浅谈瑶族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浅谈瑶族建筑及其发展

课程名称:《建筑赏析》

班级:建筑131班

姓名:谢添宇

学号:201300503025

指导老师:梁晓慧

浅谈瑶族建筑及其发展

摘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丰富的建筑文化极具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自《山海经》中就描述了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和

神秘部落。

建筑史即是文化史。建筑风格的形成是与地域、文化、经济等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少数民族,更是与

民族起源,宗教信仰关系密切。所以,本文从瑶族的起源切入,详细分析瑶族各类建筑形式,并且以广西

恭城为例,探讨瑶族建筑的发展。

瑶族是炎帝神农氏后裔,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之一。从周朝初年起,南迁于南岭山脉和西南边境。从唐末乾宁四年(897)到宋熙宁五年(1072)的时间里,瑶族先民与南方土家族、苗族、畲族等共同在梅山地区进入了一个多民族安定共处、和谐发展的时期。1995年,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发现的明清时代的

瑶族文物画卷《梅山图》,记录了瑶族先民在梅山地区生活的场景,向世人展示了唐宋瑶族社会经济、生活、生产、文化、宗教信仰的情况,这说明瑶族在梅山地区已发展了自己的灿烂文化。

但是,自宋以后,瑶族先民在民族歧视的政策下离开梅山地区,在都庞岭千家峒地区开始分化,向南深迁,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求生生活,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不高,最终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因此建筑也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在长期的分化和迁徙过程中,虽然存在与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交流,却始终同而未合,归而未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一般而言,依深山密林而居的瑶族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居住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岭地带的瑶族,多采用“吊楼”式建筑;居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与壮、汉族住宅相同,聚居山地的瑶族讲究村寨整体,房屋建筑多为层叠式,幢屋毗连,层次分明。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

瑶族房屋建筑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住房、粮仓、寮房。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这种住房的形成多是因为经济落后及交通闭塞,直接就地取材,结构形式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湿润的气候条件。但是茅草杉皮等植物类建筑材料容易腐蚀,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被舍弃,“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

平原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一般也是

一栋三间,中设厅堂,卧室设在两侧或中

一般设在屋外或村旁,甚至有的设在

数十里的山野田间。寮房多数是建在村寨

旁边,用茅草搭盖,用以存放柴草或储存

物件等。

按照围合形式来说,瑶族建筑有“半

边楼”、“全楼”和“四合院”之分。“半

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瑶家古吊脚楼

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例如龙胜瑶族民居,多数就是半边楼。半边楼多依山而建,劈山为平台,以平台为屋基的后半部,前部则立柱悬空为楼,上铺楼板,与平台齐,成为半边楼。每座房多半为四排三间两层楼的瓦房,两头增建偏厦,正屋前为廊檐,居中一间多作厅堂,安置祖先位兼作会客;壁后为老人卧室兼存食具,左间里格置火堂作煮食,取暖、进餐之地,右间装房作儿媳宿舍,外格左右厢房作青年室或客房。楼上储存粮食,烘炕红术、芋头,楼下或增建偏夏一方置放农具,另一方堆柴、筑灶煮销,熬酒、礁房,中户以上每家置冲粑粑木槽,中户以下置有冲蕨根木槽,或沉蕨根淀粉之大小木桶。楼底杀养牲畜和堆放草粪。大门多在屋头上层屋场偏厦间。此种建筑多为红瑶所建。“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同。花瑶、盘瑶多居“全楼”。“四合院”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红瑶富裕人家所居。

按建造材料来说,瑶族民居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砖瓦式的,二是泥瓦式的,三是干栏式的,四是围篱式的。屋顶均为“人”字型。房屋的坐向,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异,一般以坐西朝东或坐北朝南的居多,也有坐东朝西或坐南朝北的。四种不同的类型的民居的出现主要基于地域及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同一村寨中可能会出现几种类型同时出现的情况。而砖瓦式由于起材料的耐久性比较好,现仅保存比较完好的,仍有很多百年以上的在使用当中。

砖瓦式的结构是下为砖,上为瓦。分为有飞檐和无飞檐。飞檐式的结构,主要分布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瑶民村落。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富川县

瑶族居民村发现有一些具有战略防

御的建筑群。这些村落设有一道道

重门、关卡,外来之敌难以入内。

这种带有防御性的建筑群体,与兵

荒马乱、人心不安的旧社会有关,

也是原始部落的遗存。

泥瓦式的结构,下以泥为墙,

上为瓦(或杉皮)。

干栏式的结构,一般在林区盛

行。下围木板,上盖瓦(或杉皮)。

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放杂物,

中层住人,下层畜牲口、家禽之类。

在中层檐下,设干栏和长板凳,

供人砖瓦式围篱式

泥瓦式

乘凉及活动等。

围篱式的结构,下围竹篱笆或小木条,上覆茅草(或杉皮)。其中,又有坐地式和楼房式两种。坐地式,是挨着地基建筑;楼房式,是四个柱子落地,楼板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前者比较普遍,后者见于广西西部布努瑶地区。居住这种围篱式房子的瑶民,一则经济困难,没有能力盖较为讲究的房子,二则因经常进得游耕,居无定处,所以也不需要盖造价高的房子。

瑶族的“叉叉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正房上方设有阁楼。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烟之苦,但很干燥。瑶族村寨一般依山傍水,

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村落布局,充分借助传统风水理论,

借用自然景观来装饰建筑,选址与建设都与山水相协调,体现了与

生态和地理环境矛盾与和谐的统一,富有地

方特色和建筑艺术特色。人数较少的村寨布

局不像安徽宏村那样有完整的规划,基本上

是宗族之间自发地聚在一起,相互倚靠又留

有适当的私人空间,菜园、水果树等夹杂其

间,四周是田园果树,一派典型的江南田园

风光。人数较多的村寨屋舍鳞次栉比,紧紧

相连,中间是粗犷的石板,或依山而建,或

引水而居。村寨中有集会休闲

的广场,宗族祠堂坐落正首

位。瑶族人敬畏神灵、敬重祖

先、尊重传统,每家每户都设

有‘堂屋’,在处于房屋北方

上位,同样作为客厅只用,供

奉天地、先人,香火不断,屋

外奉各路神明,逢年过节必三

生与酒供奉。

广西虽然是壮族自治区,

但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瑶族

聚居区,比如富川、恭城、金

瑶族的“叉叉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