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三重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声环境舒适宜人的佳构随处可觅。但像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将声音美自觉融入景观营造过程,并同哲学原则、艺术手法,以及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为一,并最终成就出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声音意境来的,实属罕见。王世仁先生曾经指出:“利用音响来创造美的环境,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开掘得最深的

国家了。”[1]这恰当地点出了中国与西方园林在声环境营

造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声景观营造特征。

在长期的景观实践中,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声景观营造思想,成就出一大批以声音美为主题的景观佳构。光杭州西湖就有“曲院风荷”、“南屏晚钟”与“柳浪闻莺”三个景点直接以声音美为欣赏对象;苏州拙政园则有“听松风处”、“留听阁”、“听雨轩”、“梧竹幽居”等多处景观分别以风声、雨响、竹韵、梧音为营造主题;承德避暑山庄更有“远近琴声”、“风泉清听”、“万壑松风”等二、三十处声音风景……这些声音景观一方面构成了园林的物理听觉环境,同时更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特有的领悟与理解,由此而产生的声景观艺术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特色的艺术成就之一。下面,本文就从自然风景、诗画意境以及人生至境三个层面,就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声景观境界特征进行阐释。

1自然风景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一直指导着古代中国人对待自然的行为方式,培育出一种“道法自然”的风景欣赏品味。在这种“道法自然”的风景审美

意识下,“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2]

等一切自然属性,均具有“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2]的

风景意义。正所谓“天地大园林,园林小天地”。因此,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将声音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欣赏,并在景观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声音风景营造经验。

首先,那些借助风与水的流动,或依赖草木丛集触机而发的园中天籁,自有一种时间性的稍纵即逝与

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的三重境界

袁晓梅 吴硕贤

终而复始,可以为园中深沉静默的房屋山石平添几分活泼的生气。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所体验到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次,自然界四季交替,风雨显隐等又带来了园林声环境的应时变换,使其恒定的物质空间具有了流动、变化的时间维度,从而将原本有限的物质空间体验拓展到时空四维境界,更加深化和拓展了园林的空间感受。清初陈扶摇所著《秘传镜花・卷六》指出:“花开叶底,若非蝶舞蜂忙,终鲜生趣;至于反舌无声,秋风萧瑟之际,若无蝉噪夕阳、蛩吟晓夜,园林寂寞,秋与何来?”就是对声音这一独特时序特征的风景价值的肯定。

再者,由于“我们能占有的最大空间以我们的听觉

范围为极限。”[3]

故一个良好的声音环境是可以使视觉空

间的物理有限性得以突破,从而拓展出更加丰富的景观层次来的。试读两则古诗: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4]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

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5]在这里,诗人正是借助了一片化实为虚的蝉声起伏与玉人箫声,将园林景观由眼前的绿柳红亭以及清波亭桥,引向了更为辽阔无垠的境界。明代计成《园冶》中曰:“萧寺可以舶邻,梵音到耳”,就是对声音所具有的空间拓展价值的认同。

另外,人们记忆中典型的环境气氛往往极易被经验中的听觉经验刺激所引发,以至闻声忆旧,随处佳境。张潮《幽梦影》“闻鹅声如在白门;闻橹声如在三吴;闻滩声如在浙江;闻羸马项下铃铎声,如在长安道上”的说法,就很好地展现了声音富于联想性的风景价值。唐代诗僧贯休所作《风琴》:“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清竹四弦风。寥寥双耳更深后,

如在

其他景观要素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因而成为园林景

观拓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试读明代李东阳的一段文字:

静观子既辟北轩作亭,……亭之前杂植群卉,而

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常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

错有声,琅琅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

坐,或酒醒梦觉,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肃然以

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

也![6]

在这里,诗人只借着亭前小小的荷池听雨,就能

使思绪遨游天地之间,从而摆脱尘世的烦劳纷扰而获

得身心安顿,以至费元禄在描写嘉兴南湖烟雨楼胜景

时道:“其妙在烟雨

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图1 [南宋]马麟.静听松风图

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在这里,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从物理空间上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渔翁那自得的“

有无声息,更在观

者内在超越的欲

望。艺术家要打乱

现实的感知逻辑,

来建立自己的生命

逻辑。所谓“无听

之以耳,而听之以

心;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气。”[15]苏

州拙政园“依玉轩”原名“听香深处”,艺圃内有“响

月廊”(图5)。镇江金山寺大雄宝殿侧有“听月”洞门,

《金瓶梅》内花园有“听月楼”,……这些都不是说景

物本身会发出什么声音,或者说景物的视觉形态使人

联想到什么声响形式。而是要启示人们以内在的心灵

体验代替表象的功能享受。显然,“听”在这里已经不

是一种纯粹的耳目感知经验,而是与“悟”一样的心灵

体验。在这个凭悟性建构起来的心灵天地中占主导地

位的,并不是某种神秘经验或者抽象精神,而是寓于理

性与情感意味的主、客体间的审美融合。A.H.Maslow

曾经对艺术欣赏所引发的最高审美体验有过这样的描

述:“在某种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中,人与世

界同一而无特定的情感。”[16]这正是中国园林“听于无

声”境界所要向人们昭示的,也是中国哲学“天人合

一”理想的本质精神所在。赵志军先生曾就中国哲学与

艺术在境界层面上的内在一致性作过阐释:“一个人的

精神,沉浸消解于最高艺术境界之中时,也是‘物我为

一’、‘物我两忘’,可以用‘人欲尽去,天理流行,随

处充满,无稍欠缺’这类的话去加以描述。”[17] 在这种

超越的境界里,一切都自在圆成,“万物自生听,太空

恒寂寥[18]。”

在长期的生命实践中,中国古典园林正是籍着这

种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抒情、想象,将他们所敏感的宇

宙情怀付诸声音美的营造实践,将一种基于本能的声

音听觉经验发展得极其复杂、细致而深刻。人们从风声

雨响中体验到的,已不是纯粹听觉的

声音美经验,更是人生真谛与宇宙幽

韵,从而将人生引向生命的自由与高

蹈,实现了对人生至境的把握。

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

人类文明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这种危

机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的物质生活

与精神生活失去平衡,物质追求在社

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

位。中国古典园林以声音自然美现象为依托,融诗心画

境为一炉,最终引导人生走向生命至境的声景观境界

追求,无疑为当前以声音物理感知经验,以及心理学、

生理学舒适度为核心的西方声环境理论的发展提供了

一个全新的视界,同时也为现代高质量人居环境的建

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把握并拓展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6.

[2][清]张潮.幽梦影

[3](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

出版社,1958:143-144.

[4]转引自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2002:23.

[5]望江南百调

[6][明]李东阳.听雨亭记

[7][清]费元禄.晁采馆清课

[8][明]王稚登.寄畅园记

[9][北宋]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10]宗白华等.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1985:33.

[1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210.

[1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79:49.

[13]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

[14]老子.道德经

[15]庄子.人世间

[16]转引自李泽厚著.华夏美学[M].南宁: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4.

[17]赵志军.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9.

[18][唐]韦应物.咏声

图4 狮子林“燕誉堂”

(a)“读画”砖额(b)“玉堂富贵”景观(c)“听香”砖额

图5 艺圃“响月廊”匾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