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教案1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中的《天狗》。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详细描绘了一只神异、威武的天狗形象,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神话传说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天狗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通过天狗形象所表达的豪放、奔放的情怀。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天狗形象的分析。
难点:诗人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神话传说。
(2)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课题《天狗》。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节奏、语气、情感。
3. 精读课文(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描绘天狗形象的关键词。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蹲踞高冈,仰天长啸”中的修辞手法。
(2)解释“天狗食日”的传说,了解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仿写一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天狗的形象。
6.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天狗形象的感受,引导他们体会诗人的豪放、奔放情怀。
(2)拓展:介绍其他有关天狗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天狗》神异、威武蹲踞高冈,仰天长啸天狗食日豪放、奔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分析诗句“蹲踞高冈,仰天长啸”中的修辞手法。
2. 答案:(1)见课本注释。
(2)拟人、对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天狗形象的特点,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放、奔放情怀。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海拾贝》,主要教学内容为郑振铎的《天狗》。
本文通过描绘天狗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赞美。
具体章节内容为:课文第13自然段,详细内容为对天狗的外貌、习性、生活环境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郑振铎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能力,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诗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赞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星空和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2. 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语气。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4. 分析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天狗的形象特点,感悟作者的情感。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诗歌创作。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为题材的诗歌。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生字词:盘踞、狡黠、狂吠、皎洁、傲慢等。
3. 天狗形象特点:神秘、自由、独立、勇敢。
4.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自然为题材,创作一首诗歌。
答案:示例:《星空》星空浩渺,璀璨夺目,银河蜿蜒,宛如仙子舞动长裙。
流星划过,点亮希望之光,勇敢追求,心中自由梦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诗歌创作能力。
《天狗》教案1
《天狗》教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天狗》教案1学习要点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 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作品背景《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
《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
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要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吃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天狗》。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1.生字词的学习;2.了解诗文背景,体会作者情感;3.分析诗文结构,理解诗意;4.领悟诗歌的表达技巧,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诗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天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诗文的结构,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通过学习《天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文结构的分析,诗意理解。
难点:诗歌表达技巧的领悟,作者情感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天狗》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诗文,标注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背景了解: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天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4.诗文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结构,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诗歌表达技巧领悟:教师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6.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狗》生字词:结构:诗意: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2.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天狗》的作者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对诗文结构的分析、诗意的理解也有所提高。
但在诗歌表达技巧的领悟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深入了解《天狗》的作者,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天狗》教学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并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钟卫执教《天狗》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钟卫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抒发的浓烈情感。
2.反复品读,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天狗形象象征意蕴。
3.悟读,探究诗人张扬个性突破革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天狗形象的象征意蕴,体验诗歌抒发的浓烈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吗?2009年7月发生的天文现象日全食,这里面有一个神话故事,传说逃出地狱的恶狗痛恨找不到玉帝,就追赶吞吃月亮太阳,天上人间昏天黑地、阴风惨惨,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吓得恶狗只好吐出来。
神话食日的天狗和郭沫若诗歌中的天狗都是邪恶力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诗歌《天狗》。
一、诵读,初步体味1. 余光中说“读诗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的生命演奏出来。
”老师给大家演奏,请同学们体会怎样传达诗歌的情感。
2.同学,你现在就是诗人郭沫若,让我们尽情的演奏吧!全班齐读。
教师纠正字音。
啮niè:咬脊髓jǐsuǐ脑筋nǎo jīn Energy [ˈenədʒi] n. 精力; 活力; [物] 能量; 精神;二、品读,鉴赏形象请同学谈你从刚才的朗诵中体会到了诗歌怎样的情感?(学生可能说到的关键词:奔放、急速、激越、亢奋、焦躁、热烈)这么热烈奔放的情感是通过哪个抒情主体抒发出来的?(“我”,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艺术形象?天狗)诗人给我们塑造了怎样一个天狗形象呢?我们先用缩写的方法来探究。
(一)ppt :缩写句子抓要领,着重品味动与名。
我是天狗!我吞,我吞,我吞,我吞。
我是我!我是光,我是光,我是光,我是光,我是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燃烧!我狂叫!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食,我吸,我啮,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是我!我要爆!缩写后诗句主要是动、名、代词,我们从这些主要词语入手鉴赏形象。
诗人给我们塑造了怎样一个天狗形象呢?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分成六大组品味缩写后的词语鉴赏形象回答问题,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作好记录并发言。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郭沫若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学习并鉴赏《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象征意义;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分析《天狗》诗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天狗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a. 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b. 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
5. 例题讲解:讲解《天狗》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随堂练习。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板书内容:a. 作者:郭沫若b. 背景介绍c. 诗歌象征意义d. 艺术特色e.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
b. 请举例说明《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
2. 答案:a. 《天狗》诗歌通过描绘天狗的形象,象征了民族觉醒的力量。
b. 《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雄浑、豪放、激昂的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天狗》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天狗教学设计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天狗》。
本课主要内容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狗故事,通过讲述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故事,展现了天狗的勇敢和善良。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狗的传说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学会欣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狗的传说故事。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学会欣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黑板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天空没有了太阳和月亮会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天狗吞日、吞月的传说,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课文中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中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狗传说吞日吞月勇敢善良七、作业设计(1)天狗吞日、吞月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2)天狗为什么要吞日和吞月?(3)天狗吞日、吞月后,天地万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 作业答案:(1)天狗吞日、吞月的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
(2)天狗吞日和吞月是为了拯救百姓,因为那时的人们过着痛苦的生活,天狗为了给人们带来光明,决定吞掉太阳和月亮。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天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对该篇课文的解析,以及对郭沫若创作背景的介绍。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重点分析诗中天狗形象的寓意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天狗形象的特点,领会诗人所表达的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天狗形象的寓意,理解诗人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现代诗歌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与天狗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辅导。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讲解天狗形象的寓意,以及诗人所表达的创新精神。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天狗形象特点寓意2. 郭沫若创作背景时代精神3. 现代诗歌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课文中的天狗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课文,谈谈郭沫若的创新精神。
2. 答案:(1)天狗形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创新精神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郭沫若在创作中打破传统束缚,勇于创新,表现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狗形象寓意的分析。
2. 郭沫若创新精神的领会。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具体内容为郭沫若的《天狗》。
本文通过对“天狗”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以及对旧道德、旧传统的彻底否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天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课文:a. 分析“天狗”形象:让学生找出文中描绘“天狗”的语句,分析其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
b. 赏析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课堂讨论: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形成共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天狗》的阅读理解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道关于《天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内容:a. 天狗形象:自由、解放b. 艺术特色:意象、语言、结构c. 创作意图:否定旧道德、旧传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谈谈你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2. 答案要求:a. 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象征手法的作用。
b. 结合实际生活,表达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b. 组织一次关于“自由、解放”的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狗形象的理解2. 艺术特色的赏析3. 创作意图的把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天狗形象的理解1. 天狗的形态:文中描绘的天狗“目光如炬,毛发直立”,展现出其勇猛、不屈的精神。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生命的花朵》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郭沫若《天狗》诗歌的背景、主题、意境、艺术特色等,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郭沫若的文学成就。
2.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自由、创造力等主题,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会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月亮、太阳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诗歌,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诗歌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并分享感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8.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郭沫若的其他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诗歌主题:生命、自由、创造力4. 艺术特色:意象、象征、夸张5. 名句:我是一条天狗啊,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中的“天狗”形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创造力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2. 作业题目: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花朵”主题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描绘天狗吞日月、星辰等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1)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天狗》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诗句的解读,意象的分析,以及诗歌主题的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狗》的背景、意境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天狗》中意象的解读和主题的探讨。
教学重点:诗句的解读和诗歌背景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代诗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为深入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3. 诗句解读: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的主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狗》意象分析的题目,指导学生答题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天狗》主题分析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内容:作者:郭沫若背景:现代诗歌意象:天狗、月亮、太阳等主题:追求自由、独立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并探讨其主题。
答案:意象分析:天狗象征自由、独立的精神;月亮、太阳象征理想和光明。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天狗》。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诗歌原文、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诗歌主题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天狗》诗歌;2.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3.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原文阅读与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分析。
难点: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句子翻译,以及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天狗》诗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诗歌原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3. 词语解释: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句子翻译:对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5. 诗歌主题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天狗》板书内容:1. 诗歌原文2. 重点词语解释3. 句子翻译4. 诗歌主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天狗》诗歌;2. 根据诗歌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3. 写一篇关于《天狗》诗歌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的原文阅读、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诗歌主题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全面理解了《天狗》诗歌。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诗歌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诗歌深层含义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郭沫若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文学地位和影响。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天狗》。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天狗》,让学生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激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4. 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天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 简介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查阅生字词,理解诗意。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中的难点。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2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欣赏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分享欣赏心得。
5.2 师生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2 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7.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作业,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欣赏与评价:评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评价方面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审美观点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狗》原文及注释。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诗歌:抒发激情与思考哲理》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郭沫若的诗歌《天狗》全诗解析,通过对诗中描绘的“天狗”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狗》的文学形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解读现代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和内涵美。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思考个性解放和民族精神觉醒的深刻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方面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天狗的画作,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好奇,从而导入新课。
2. 诗歌朗读(5分钟):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解析(20分钟):教师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例如:“‘我是天狗,/我是万物的主宰。
’这两句诗表现了天狗怎样的精神特质?”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天狗》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诗歌结构:象征、抒情、哲理3. 重点词汇:天狗、万物、主宰、自由、觉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并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答案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 拓展阅读:阅读郭沫若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天下”中的《天狗》。
文章详细描绘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天狗在山间自由奔跑的壮观画面,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领悟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等。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6. 随堂练习:要求学生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课文内容概括:描绘天狗形象,赞美大自然力量4. 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生动形象的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天狗的形象;(2)运用象征手法,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
2. 答案示例:(1)天狗形象:威风凛凛、自由奔跑;(2)仿写: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宽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诗歌》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对诗歌内容的详细解读,对诗歌形式的分析以及对作者郭沫若创作风格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的诗歌内容,领会其象征意义。
2. 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3. 了解郭沫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诗歌朗诵录音。
2. 学生准备:教材,《天狗》预习笔记,诗歌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 诗歌解读:详细解读诗歌内容,分析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
4. 形式分析:讲解诗歌的形式美,如韵律、节奏等。
5.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背景介绍:创造社,象征主义4. 诗歌内容: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5.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6. 鉴赏方法:意象分析、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
2. 诗歌形式美的分析。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1. 天狗吞噬日月、星辰,象征着诗人对权威的挑战和破坏。
郭沫若天狗教案
郭沫若天狗教案教案标题:郭沫若天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贡献,特别是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2. 理解并分析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天狗》的主题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一首类似于郭沫若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郭沫若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郭沫若,了解他的一些作品和贡献。
主体活动:3. 分发郭沫若的诗歌《天狗》,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主题。
4. 进行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探讨郭沫若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利用诗歌分析的结果,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6.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要求他们以郭沫若的《天狗》为灵感,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句子作为引导,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7.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创作,并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启发。
总结活动:8.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郭沫若和《天狗》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课堂总结。
9. 引导学生思考,郭沫若的诗歌如何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
10.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郭沫若的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价。
- 学生创作的诗歌评价,包括创意、表达和主题的准确性。
- 学生对郭沫若和《天狗》的理解和分析的书面作业评价。
教案特点:- 结合郭沫若的生平和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成就。
-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狗》教案1学习要点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 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作品背景《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
《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
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要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吃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
《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
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
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马纳瓜母(Managarm),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思想内容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1. 比喻新颖生动。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
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
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2. 想象大胆奇特。
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
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大胆奇特。
3. 感情奔放激越。
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
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4. 讲究韵律和节奏感。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
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
《天狗》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天狗”这一形象的含义。
2、通过“三步阅读法”的学习,学会鉴赏新诗。
教学方法:1、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感情2、通过拓展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
这是我们的节日。
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
这节课能和在座的青年人,又是我们焦作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近距离接触。
老师感到莫大荣幸。
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吧我们青年的智慧和活力彰显相出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
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
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天狗》。
(板书课题)二、解题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郭沫若先生的生平2.出示多媒体投影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明确:啮(niè)脊髓(jǐsuǐ)2、学生自由诵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明确:可能是焦灼的、三、三步阅读法(一)整体感知,初读感受躁动的、疯狂的3、教师提问:这首诗美吗?像不像诗?4、学生思考,交流(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2、出示多媒体投影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即:⑴、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⑵、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3、教师重点介绍诗人创作本诗时期的思想状况,做到“知人论世”,出示多媒体投影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
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
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
1928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
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
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4、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
那么,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出示投影)5、学生再次自由诵读,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6、大家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合作成果。
明确:“吞”表现“天狗”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天狗”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飞奔”、“狂叫”、“燃烧”、“剥”、“食”、“吸”、“啮”表现“天狗”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天狗”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
“爆了”表现“天狗”自我新生的生命特征。
小结:郭沫若借助“天狗”这一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
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
前边思考题“这首诗美吗?”(美),“像不像诗?”(像),这正是郭沫若汪洋恣肆时代情感的自由宣泄。
(三)置身诗境,我诗共鸣1、本诗每句以“我”字为领字,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
《天狗》的抒情气氛犹如疾风骤雨,犹如火山爆发。
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
2、思考“我”是谁?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明确:大“我”: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新人.小“我”:是大时代中热忱、坦荡、叛逆的诗人。
3、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四、课堂练习利用“三步阅读法”,赏析郭沫若另一首诗《炉中煤》。
(出示投影)1、首先大家用心齐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
明确:抒发爱国情怀,眷恋祖国的情绪2、诗歌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像花的芬芳寄托于花朵一样。
本诗有哪些形象?象征意义是什么?明确:(1)年青的女郎炉中煤(2)年青的女郎象征受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祖国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火热激情3、大家再次齐读,感悟作者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结束语:郭沫若虽已逝去,但他那不朽的爱国精神却流传下来,我们青年人,不仅要发扬光大这种爱国精神,还要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豪情壮志,敢做新时代的“天狗”。
五、布置作业1反复有感情的诵读《天狗》、《炉中煤》。
2课下阅读《女神》诗集板书设计时代↗ ↖↗ ↖天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