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利弊辩论

合集下载

大学扩招利弊反方四辩陈词

大学扩招利弊反方四辩陈词

大学扩招利弊反方四辩陈词反方四辩陈词:第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对方辩友说大学扩招是"伴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改革浪潮,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所出现的必然产物"那么请问,是在有限的大学校园里塞进越来越多的人?我方已一再强调,对于判断任何事物的利弊,我们都要经过理性的分析,从而进行量化的比较。

对方辩友一再强调大学扩招的有利的方面,少有客观的综合分析,只凭自己主观的臆断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实事求是的办大学。

大学扩招是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程,但是,这是需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

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普及率,但是否看到在人家的大学发展里也有如此规模的扩招?西方的大学教育里很多的都有相对优厚的条件,如高奖学金,甚至有免费的义务大学教育。

在我们的现在,除了每年寥寥几个国家级奖学金享受学费全免待遇,一个学校所提供的奖学金低到一百高也不过千元。

学校的发展速度有限,一个大学从三千的基数开始以每年几乎一万新生的增加,教师赶课像赶公车,餐厅里吃个饭都像战斗状态,我们能办好大学?第三何谓大学。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这里大学固然是指大的学问,但是我们用大学来翻译university,不仅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也叫"大学"(太学),而且因为古人也认为"大学"(太学)的品格在于"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规模之大,而在于精神之大。

而如今大学的扩招,已经把我们的大学置入了一个被审视被拷问的尴尬境界。

上课,点名,混时间,考试前背材料打小抄……在越来越拥挤的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茫然而不是那些曾经在小时侯一直所憧憬的圣洁和希望,如此大学,我们怎么要求他给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做我们的第一发展力。

第四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

我方已充分论证了目前我国无论从资源上还是社会环境上都不宜进行大规模的高校扩招。

大学扩招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方问题!

大学扩招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方问题!

正方:教育要公平反方:教育因为有选择的选拔人才恰恰是实现了教育公平; 正方:教育产业化反方:不能因为产业化而能教学质量下降。

正方: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方:促进人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不一定要扩招,可以通过教育方式多元化实现。

入学人数的大幅度提高,短期内造成高校教育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近几年已有所好转。

大学学费的大幅度提高,有数据表明,教育支出已成为中国城乡人民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加大。

造成青壮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大学扩招-正面评价
不可否认,扩招使大部分人拥有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

由于“扩招一代人”也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长辈正是“文革耽误的一代人”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子女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也完成了父母“望子成龙”一种心愿。

大学扩招-负面评价
有观点认为,大学扩招直接造成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加大,人力成本下降。

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并对信仰空虚、性解放等道德层面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高校扩招利大于弊

高校扩招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首先我需要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1.对方辩友认为高校扩招致使高端人才缺乏,但对方辩友是否看到高校扩招并非盲目扩招,是依据教育领域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名牌大学仍然在进行高端人才培养,二本三本高校的扩招则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对方辩友强调扩招致使高校人均占有教育资源减少,同时又反对高校收费,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我方认为,大学收费能筹集更多的办学资金,增加高等学校学位供给,满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奖学金覆盖面的扩大、入学绿色通道的建立、助学贷款的发放、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加,避免了脱贫家庭又返贫现象的发生,这两全其美的事情,对方辩友怎么就想到呢?3.对方辩友认为高校扩招、普及高等教育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难道说国民愚昧无知、鲁钝笨拙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吗?我方认为,恰恰是高校扩招,普遍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4.对方辩友指出扩招影响了教育质量,败坏了学术风气,我方认为,营私舞弊、抄袭剽窃伴随着学术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是高校扩招的特殊产物;同时,学术腐败是社会体制问题在学术上的反映,不能归咎于高校扩招。

5.关于高校扩招加剧了人才结构失衡,我方认为,信息缺失才是造成高校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称、人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高校扩招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6.对于高校扩招导致了文凭贬值,我方认为,对方辩友仅仅看到自己手中的文凭贬值,而对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视而不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剥夺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7.对方辩友一方面强调一些素质较差的人不能踏进高校大门,另一方面又宣称高等教育不公平,这岂不又是自相矛盾?我方认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有教无类,意思是指,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这样看来,高校扩招不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精神!8.当然,高校扩招目前还存在问题,但是我方认为方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克服现实中的各项困难,最终才能走向民族复兴。

考研缩招扩招辩论

考研缩招扩招辩论

考研缩招扩招辩论近年来,考研已成为中国高校学子追求深造的一条重要路径。

然而,随着报考人数的激增,考研缩招和扩招之间的辩论也日益激烈。

考研缩招能够提高研究生质量,保证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但也存在着限制学术发展的问题;而考研扩招则可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但也可能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考研缩招和扩招的利弊。

1. 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考研缩招可以确保高校招生名额掌握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

考研是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它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缩减考研录取名额可以保持高校对于考研学生的筛选要求,确保招生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如果招生名额过多,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散,影响高质量的教育培养。

2. 限制了学术招生资源然而,考研缩招也存在一个问题,即限制了学术招生资源的开放性。

研究生培养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缩减考研名额限制了学术招生资源的开放性。

有些优秀的本科生可能由于名额抢占,错失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这可能导致一些潜在学术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对学术进步产生限制。

3. 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考研扩招能够缓解当前高校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扩大考研招生名额可以让更多学子获得深造的机会,提高整体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扩招,可以使得研究生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分配。

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4. 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然而,考研扩招也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

扩大招生规模意味着高校需要面对更多的学生,导致教师资源无法适应需求。

如果教师数量和教育资源无法相应增加,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教育资源过度分散的情况。

这对于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一种挑战。

5.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考研缩招和扩招之间,我们需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考研制度的缺陷在于,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可能存在片面性,只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高校扩招利与弊辩论赛

高校扩招利与弊辩论赛

高校扩招利与弊辩论赛正方:高校扩招利大于弊高校扩招利弊的评价标准是高校扩招所产生的影响是否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下面从三方面论证我方观点:首先,高校扩招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正所谓“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

”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而高校扩招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使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趋于合理,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扩招调动了办学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高校教育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所以说,高校扩招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其次,高校扩招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完善。

高校扩招推动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之路,促使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协调,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同时,扩招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精英化走向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转变的需要。

所以说高校扩招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完善。

再次,高校扩招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扩招满足了人们对受教育的渴求,是“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一次重大实践,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是实现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需求,是实现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伴随着部分地区在短时期因为教育经费与办学硬件,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的产生。

但是,高校扩招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腾飞,全民素质的提高,显然其利处是主流,决定高校扩招的性质。

而其弊端是支流,是阻挡不了高校扩招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

许多家长和学生因扩招而打开理想之门,教育改变命运,实现社会了和谐。

所以,我方的观点是扩招利大于弊。

反方:高校扩招弊大于利我们判断高校扩招利弊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承认高校扩招有一定的利处,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起阻碍作用。

所以弊大于利,其原因有三:第一,高校扩招的确可以圆许多的大学生的梦,但却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

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

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急剧膨胀,仅1999年到2001年3年就扩招了491万人,单北京高校就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在基础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方面教师短缺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教学质量、学生质量怎能得到保证?第二,从经济方面来看,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扩招每年带动30亿内需,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算一算,每增加一个大学生,国家要补贴一万人民币,这就需要国家每年增多100亿的财政支出,如此大的缺口难以弥补,这种扩招真的能够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吗?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今天中国的确出现了“人才缺口”的现象,许多人觉得培养大学生应该能够填补人才缺口。

大学扩招的利弊谈IstheExp...

大学扩招的利弊谈IstheExp...

大学扩招的利弊谈IstheExp...大学扩招的利弊谈Is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a GoodThing?Is the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a Good Thing?大学扩招好吗?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xpanded their enrollment since 1998. The reasons for the expansion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y want to keep up with the need of the job market to produce more qualified people to take up the jobs. Secondly, the expansion has entitled many high school graduates to the right of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it can raise the intellectual standards of our nation.从1998年起许多高校就开始扩招了。

扩招的原因如下。

首先,他们想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了跟上就业市场的需求。

其次,扩招解决了许多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问题。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它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的智力水平。

However, studies show that the trend to expand has brought about many problems. For instance,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accommodation capacities of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limited and are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of an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newly enrolled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verage quality of the freshmen is declining. In the long run, hunting for a job will be a tough thing for the graduates and that will inevitably exert much pressure on the prospects of employment.然而,研究表明,有扩招的趋势带来了许多问题。

现今中国大学扩招弊大于利立论稿

现今中国大学扩招弊大于利立论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对方辩友对于“大学扩招”的叙述不够全面。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考量都不能离开纵向的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社会结构。

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大学是指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教育机构。

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那现行的大学扩招政策从何而来呢?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总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出于拉动内需、减缓就业压力的考虑,写信呈交国务院提议大学扩招。

1999年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拟定招生人数在3年内翻一番,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

这正是咱们此刻谈论的大学扩招政策的开端。

由此可见,与以往的适度发展不同,现行的扩招政策是一种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大学扩招带来的很多问题已初露端倪,对于表面性的,我们若是有时间再和大家详细谈,我先在这里讲两点根本性的。

首先,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

但是您方只看到数量上的增多,没有看到结构上的变化。

在最近8年中,大学学费增长了12倍,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

飙升的学费把贫困生据之门外。

信用制度的缺乏又让助学贷款的覆盖率极其低下,从源头上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可能。

教育是打破社会阶层间壁垒的重要手段,它使阶层间的流动成为了可能。

而大学扩招正是破坏了我们这个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自动平衡器。

其次,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结构失衡。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才的。

但是您方又只是看到了数量上的需求,没有看到结构上的需求。

根据中国网提供的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报告,当今中国制造业技术人才缺口达1000万。

由于国家对于教育资源投入的总量并不是无限扩张的,大学扩招使得职业技术学校在享受国家资源和生源竞争方面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由大学扩招加剧的职业教育环节的薄弱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瓶颈,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背道而驰。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整体上提升了全民的素质,这点我方也不能否认。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的一辩。

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应该扩招。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考研扩招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考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入口,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考研扩招可以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其次,考研扩招也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我们知道,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高等教育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础。

考研扩招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考研扩招也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

我们知道,考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入口之一,而考研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考研扩招可以降低考研的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可以减少因为竞争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综上所述,考研扩招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支持考研扩招。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的二辩。

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缩招。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考研缩招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考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入口,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但是,考研扩招过度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考研缩招可以让高等教育更加精准地投放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考研缩招也可以减少就业压力。

我们知道,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考研缩招可以让更多的人选择其他入口进入高等教育,减少考研的竞争,也可以缓解就业市场的压力。

最后,考研缩招也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需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来支撑。

考研缩招可以让高等教育更加集中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考研缩招是符合教育发展需求、就业市场需求和教育质量要求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支持考研缩招。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还是缩招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竞赛者:我作为反方的一辩,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不应该扩招,而应该适当缩减招生规模。

首先,考研扩招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我们都知道,考研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考试,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来支持。

如果我们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那么教育资源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

这将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学校和老师将不得不分散精力去应对更多的学生,而无法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其次,考研扩招也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加。

我们都知道,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找到工作。

但是,如果考研扩招,那么会导致更多的人参加考试,从而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增加。

这将会给考研学子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因为他们需要与更多的人竞争,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

最后,考研扩招也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浪费。

我们都知道,高等教育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如果我们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那么将会增加高等教育的浪费。

因为有很多学生并不是真正具备考研的条件,他们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就业竞争力而参加考试。

这将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真正有能力的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应该适当缩减招生规模,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就业压力的增加和高等教育的浪费。

谢谢!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竞赛者:我作为反方的二辩,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不应该扩招,而应该适当缩减招生规模。

首先,考研扩招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我们都知道,考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通过。

但是,如果我们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那么会出现一些学生参加考试,他们并不具备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这将会导致考研的通过率下降,同时也会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

其次,考研扩招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我们都知道,高等教育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教育资源来支持。

高校扩招的利与弊 四辩稿 黄燕

高校扩招的利与弊 四辩稿 黄燕
下面从个人、学校、社会、经济、教育、国民素质这6方面总结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二、就学校而言,扩招可以给学校创造发展的机遇
三、就社会而言,扩招为社会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四、就社会经济而言,扩招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五、就教育而言,扩招有利于完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的飞跃。
另一方面扩招也带动了国家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业出版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位推动了国内各相关产业的经济发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腾飞全民素质的提高显然其利处是主流决定高校扩招的性质
谢谢主席:
我是正方四辨,下面由我为我方总结陈词。刚才一连串的争议都起源于对方始终未能明确衡量大学扩招利弊的衡量标准、只看到局部弊端而忽视对社会的整体意义,这样以偏概全的标准能让大家信服吗?
其次,教育资源不足是“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国情决定的,而不是由扩招引起的;而解决教育资源不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而教育的大众化无疑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扩招不仅不是导致教育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却是教育资源再生产的有效途径。
再者,来分析下对方辩友的第二重推断。对方辩友就“有些大学的扩招是降低录取分数线,引起高校学生平均素质和教育质量下降”提出质量问题。我方指出:对方又犯了以偏概全、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据我方收集的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表明:扩招的比例的增加在于三本和专科,而非全方位高校的盲目扩招。扩招增加的是高考成绩一般的学生就读大学的机会和中等大学的数量。
谢谢大家!
此外,就“学生平均素质和教育质量下降”问题,请问对方辩友:你们的衡量标准是什么?难道人多就意味平均素质的较低吗?那请问:难道当今国民的平均素质还不如70、80年代国民素质吗?再者对方显然犯了混淆时空的错误,大学生的素质的高低不是永久停留在入学初,高考成绩不能成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唯一标准。大学培养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大学生的平均素质不能仅以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和唯一的标准。我方一直强调大学生的平均素质和教学质量依赖于大学的教学管理,它的下降与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

教育功能视角下高校扩招的得失当前,高校扩招正面临着众多争议,其中最多的争议点莫过于扩招会对教育造成怎样的影响了。

虽然扩招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高校扩招在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得失,并分析扩招对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高校扩招的优点1. 扩大教育机会高校扩招可以扩大教育机会,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实施高校扩招,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

2. 提高就业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逐渐增加,扩大高等教育的范围,可以使更多人掌握更加实用的职场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3. 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扩招也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水平,把中国高等教育推向世界一流的水平。

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高校扩招的缺点1. 高校教育质量下降随着扩招的推进,大学录取的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这导致许多高校的教育质量下降,一些高校招生标准越来越低,导致很多掌握基本识读写的学生也能顺利取得高中学历并获得大学录取资格。

这就使得学校逐渐失去了对入学学生的严格把控,提高了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和失业率。

2. 影响社会稳定高校扩招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冲击,一方面,扩招后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学生们就业难度加大,这就加大了社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大量的未就业毕业生也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这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 对高校的投资压力高校扩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会对高校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

国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支出,这势必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更大浪费和教育质量的巨大下降。

所以,扩招不仅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也给国家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高校扩招的未来发展综上所述,高校扩招虽然有一些优点,但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研究生扩招弊大于利反方一辩陈词

研究生扩招弊大于利反方一辩陈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和对方辩友探讨高校研究生扩招利弊这个有意义的辩题,听完对方一辩的激昂陈词,的确很精彩,但对方辩友的强词表现,不足论据的论证,更加坚定了我方高校研究生扩招对社会弊大于利的观点。

对方辩友提到………..(现场具体分析)。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高校扩招研究生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学历和文凭”社会的负面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考研动机盲目加上高校放低门槛,造成一些高校录取的研究生生源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以及探究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不足,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制约了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二,高校扩招研究生使得学校各类教育资源跟不上规模扩大的速度,教研设施、师资力量、科研经费不足,我国研究生扩招长期以来一直以政府行政约束为主导,许多学校尚未做好全面地应对研究生扩招的准备,。

在钱学森之问之后,浙江大学的一份题为《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缺失原因研究进展》的论文报道中就提出高校研究生的扩招使得每个研究生获得的科研资源更加的有限,存在发展要求与教育投入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中国研究生总体质量的提高。

《现代大学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研究生的正常发展生师比最高不应超过6:1,而我国的研究生的生师比平均水平在8.3:1,有些学校达高达15.3:1,这充分说明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已经阻碍了社会对高端人才培养的正常发展。

第三,我国近些年的高校研究生扩招拉低研究生整体的学术水平,我国一直向着教育大国的方向去发展,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后,对高等教育扩招出现了操之过急的状况,高校研究生扩招,使得各种不良现象增加。

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扩招给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

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就业压力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

最后我们要清楚我们今天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否认研究生扩招,不是为了否定研究生教育,而是对高校扩招研究生这一政策对社会的利弊大小进行探究,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高校扩招弊大于利一辩稿 2

高校扩招弊大于利一辩稿 2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高校扩招弊大于利。

首先,请允许我明晰辩题中几个重要的概念,高校,指本专科院校。

高校扩招,指本专科院校扩大招生人数的政策。

高校扩招有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大,高校资源短缺,教育水平下降等弊端,远大于扩招带来的处。

我方具体从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方不否认高校扩招为个人带来的正面影响。

但事实证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甚。

由原先万里挑一至今十里挑一的扩招致使人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考研。

在一项“你认为考研人数历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网络民意调查中。

82.6%的网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考研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是其主要原因。

透过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扩招为个人带来的学历贬值进而促成当下就业难的现状。

这二者进入了恶性循环,大学生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岗位与平台。

试问,这是否违背了高校扩招的初衷呢?其次,扩招并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自1998年至今的扩招增加了高校的毛入学率。

但其所需的高校资源并没有等比例跟进。

以湖南为例,1998——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

同样2002年北京市教委对50所高校调查显示,有86%的高校出现硬件不足与经费短缺的问题。

况且出现了学校深陷负债泥潭,基础款项不见踪影,负责人相继落马,学术论文造假,钱权交易横行校园,这一系列问题是由扩招而引起的高校资源与学生数量不相对应,海量学生分配日益捉襟见肘的教学资源,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束缚了高校的发展,降低了教学质量。

最后,从社会方面来看,扩招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扩招每年带动30亿内需,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现实真的是这样么?不妨让我们来算一算,每增加一名大学生,国家就要补贴一万元人民币,这就需要国家每年增多100多亿的支出,如此大的缺口难以弥补,这种扩招真的能够促进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下去吗?而且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VS缩招。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VS缩招。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VS缩招。

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第一辩,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考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制度,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也能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尽力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的考研制度已经很成熟,可以应对更多的考生。

虽然考研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考研的难度和标准,来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通过缩小招生规模来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看到考研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在未来五年,我们需要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到各个领域的科研和创新中,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而考研正是培养这些高水平人才的途径之一。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第二辩,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考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制度,它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尽力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考研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考研,可以提高个人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考研也是一个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扩大考研的招生规模,并不意味着放弃考研的质量和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考研的难度和标准,来筛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第三辩,我认为未来五年,中国考研更应该扩招。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考研是一个提高个人学术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途径之一。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大学扩招的利与弊

浅谈大学扩招的利与弊

浅谈大学扩招的利与弊高校扩招是近年来饱受争议也是非议的老问题,高校扩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此我就个人的看法说说扩招的利与弊。

扩招的利: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可以分配工作,因此考上大学就等于拿了“铁饭碗”,就成了国家干部,人们认为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流传几千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门槛越来越低,高中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的录取比率达到70.8%,广东省的录取比率与2002年持平,陕西达到 56.47%,江苏为70%,江西为62%,湖北为6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考录取率都是比较大的。

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大学扩招可以为社会培养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由一穷二白到初步建成,中间曲折,直至高速增长,GDP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这一过程。

大凡这个时期,需要的培养各种各样的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

这是大势所趋,1960年代的日本,1980年代的韩国都曾经经历了这一过程。

随着,我国由以粗放型、外包型经济为主的世界加工基地,到逐步转型为以科技为推动引擎的智力型输出国,这中间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所以,高校扩招既是遴选人才的一种制度,也是大势所趋,它对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具有深远、潜在的影响,它同样也在社会的不同侧面,“慢摇“着我们彼此的生活。

3、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市场疲软、消费热点消失等问题,而高等教育一直供不应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学界呼吁:应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

这一政策的实施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论高等教育扩招利弊(中外美术史)

论高等教育扩招利弊(中外美术史)

论高等教育扩招利弊(中外美术史)高等教育扩招利弊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如期完成;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所有这些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力量,扩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高校扩招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的同时,也同时也给大学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因此,采取科学的态度正视这些问题,有利于大学和谐的发展。

一、大学扩招的利弊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

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大学扩招有许多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等等。

然而,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主要有: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扩招给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

二、对高教管理的建议显然,大学扩招对大学教育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如何减少弊的影响而增加利的因素是一个巨大的课题。

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实行适度规模扩展;另一方面,要求各大学不断改善条件,扩充师资,完善管理,实现资源优化升级,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不遗余力地保证教学质量。

大学扩招弊大于利辩论稿

大学扩招弊大于利辩论稿

大学扩招弊大于利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四书五经之一《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大学做学问,体察民情顺从民意是最重要的。

从99年至今,大学扩招已经走过十六年,利弊关系争论已久,我们不妨先看看其历史形成原因,98年,政府针对经济形势进行顶层设计,国企裁员下岗,国内失业率剧增,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减缓高中生进入社会争夺工作岗位.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从十多年反应的情况看,其基本模式为建立新的校区和大学城,归根结底的改变是降低门坎,因此也对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首先,对于社会,大量人才由初中进入高中而非中专职业技校,而更多的大学生没有一技之长,眼高手低已成通病。

其次扩招容量之大,导致相应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材等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

另外,对于经济结构,大学的学生安置,软硬件问题严重,不正规的民办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兴起。

各大学把钱花在建设上,全国范围内普遍负债累累。

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我方以对全体大学生发展和对国家发展促进的作用为标准,总结大学扩招有以下三大弊端:一: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扩招的确可以圆许多人的大学梦,但是扩招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也很大,这也就导致补考现象明显增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一些学校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难以满足各类学生要求。

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出口不畅。

因为大量适龄青年被大学扩招信息吸引,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价值,放弃了原来更为适合他们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使得中国大量企业所急需的蓝领技工极度缺乏。

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的问题。

三:扩招导致高校间差异扩大,好学校聚集更优秀人才负担国家科研项目,得到更多支持,同时一般学校因为要照顾全体学生,就势必怠慢尖端科研的发展。

进而导致高校间差异扩大,引发了马太效应。

当然,我们承认十多年的高校扩招有一定的利处,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扩招延缓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大学扩招,那那些大专中专学校会不会变得更好呢?素质教育会得到重视,同样我国经济也会被推进,国民的素质也一样是提高的。

诲人?毁人?——谈高校扩招的弊大于利

诲人?毁人?——谈高校扩招的弊大于利

诲人?毁人?——谈高校扩招的弊大于利1999年,教育部宣布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继续扩大,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

高校扩招固然使得更多的人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带来了全民素质的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收入增加,提高中学的升学率等多个有利方面,但是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虽然很多舆论大肆渲染它的利处,但是在我这几年的观察和亲身体会之后,我认为,实际上,高校扩招弊大于利。

高校扩招,其弊有五弊一:高校扩招,操之过急,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

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急需拉动内需,搞活经济。

而如何拉动内需,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调查显示,老百姓肯掏腰包的,有三大消费:一是住房;二是教育;三是婚丧。

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开始掀起了地产热,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扩招,教育开始产业化。

而实际上呢,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使内需得到拉动,相反,许多家庭不得不省吃俭用,想法设法节省开支预备为子女支付高昂的学费,从中我们得出结论,高校扩招操之过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学是一个搞学问,搞科研的地方,需要一个清洁安静的环境,而改革却将大学带入市场,用市场化的思想建设大学。

而中国的市场化并不完善,并不成熟,最后的改革结果是将市场的乌烟瘴气,利欲熏心带到了纯净的“象牙塔”中,如此还能搞好教育?弊二,高校的扩招变原本的“精英教育”为现今的“普及教育”,大学生素质令人堪忧。

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实际上是以降低录取分数线、放宽录取条件为代价的,这就使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增多,其中鱼龙混杂,不可避免的造成大学生素质的平均下降。

以辽宁省为例,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1999年就骤降为465分,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足以说明两年录取新生的学习质量和人员素质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近几年“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的出现,更让我们质疑“这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素质么?”我想,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低素质学生入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同时,管理和教育上的缺失引起的。

大学扩招的利弊

大学扩招的利弊

弊端:1教育质量的下滑老师与学生的数量不成正比,导致1老师所教授学生的数量上升,精力不足,(对比导师制度)学生水平趋向大众化。

师资力量阻碍扩招2老师也在扩招老师自身水平不高纵观绝大多数师范类学校,川师均是二本类院校. 4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氛围受到影响,进一步使教育质量下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2 大学生取消工作分配不到十年,扩招就进入就业市场,扭曲课大学生就业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与薪水的降低出口不畅,就业向低层次发展.这样,人才高消费现象便产生,且愈演愈烈,人力资源被无谓浪费,出现了教育“过度”问题。

创造的价值在下降,政府与个人的投入加大3盲目开设新专业进行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培养出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就业难,浪费大学四年学习资源5由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越来越被动,普通高校不遗余力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名校则拼命扩大硕士生、博士生的招生规模。

事实上,知识水平的升级并没有与教育层次的升级成正比例,本科及本科以上三大学历层次的知识水平差距正在缩小,三者间的能力档次已不是十分明显。

6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

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

截止2007年9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

恶性循环就业率作假,被就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

扩招后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学校不断提高学费。

补贴、扶贫金的有限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追求各种诱惑增多。

这些都对整个校园的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

好处:1提高高中升学率(数字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一个争得奖金获得表扬的工具,在排名中名列前茅?),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梦源于何处,只是挣脱学业的工具,到底是自己的梦,还是家长的梦,还是与人攀比的梦?)(何为圆了,难道就是跨进大学门槛的那一步?学习是自身的事,纵然有好的平台,但学习的主体任然是自己)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何为国民素质,从教育上来看,中国的教育偏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教育改革不彻底,不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在以前上了大学等于拿到了铁饭碗。

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

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在校生、研究生从数量上上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阶段,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

如果,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

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

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

我国大规模扩招,提升教育发展阶段,是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

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些都是扩招的内容。

全国1998-2009高考录取人数1998年:录取108万人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0年:录取180万2001年:录取260万人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2年:录取320万人2003年:录取382万人2004年:录取420万人2005年:录取504万人考生867万2006年:录取530万考生880万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约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

录取比例57%。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比2008年减少3.8%,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约750万人;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数则比去年增长4%,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29万人。

在上述“一少一多”的情况下,预计2009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编辑本段历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包括成教,自考,网络教育和留学)年毕业人数(万)同比上年增长(万)2009 611 52(9.3%)2008 559 64(12.9%)2007 495 82(19.8%)2006 413 73(21.5%)2005 340 60(21.4%)2004 280 62(29.2%)2003 212 67(46.2%)2002 145 30(26.1%)2001 115 8(7.4%)2000 107[摘要] 大学扩招已有多年,且也是大势所趋。

但近几年却愈演愈烈,且已发展到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阶段。

究竟这样一种大规模扩招是否可行?本文探讨了扩招的利弊,并对高校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扩招利弊高等教育管理翻开我国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扩招并不是近几年的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除少数年份外招生数额一直呈增长趋势。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扩大。

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

其中1999-2002年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平均年递增率为42.4%,而1978- 1998年20年间,这一指标为5.1%。

近几年扩招已愈演愈烈,尽管扩招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且也是大势所趋,但针对当前盲目扩招的状况,笔者认为探讨扩招的利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大学扩招的有利因素对于大学扩招,主要有以下有利因素: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可以分配工作,因此考上大学就等于拿了“铁饭碗”,就成了国家干部,人们认为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流传几千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门槛越来越低,高中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的录取比率达到70.8%,广东省的录取比率与2002年持平,陕西达到56.47%,江苏为70%,江西为62%,湖北为6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考录取率都是比较大的。

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4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万人,成人高校559.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和103.18万人,增长25.63%和22.63%。

研究生发展较快。

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22.65%。

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8万人,增长27.41%。

从数量上衡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与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规模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

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阶段,正是人口出生率高峰期所诞生的婴儿成长时期,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

有数据表明,1995年幼儿园学生规模最大,这批人在1997年进入小学,实现了小学规模最大化,从1990年到2002年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依次递增,小学六年教育到2003年达到顶峰。

从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看,学校平均在校生依年份递增,至目前还没有达到顶峰。

这一方面反映出生高峰期学生高潮正随年龄增长逐渐上移,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教扩招的效果。

显然,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

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市场疲软、消费热点消失等问题,而高等教育一直供不应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学界呼吁:应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

这一政策的实施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

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

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因此,我国大规模扩招,也是提升教育发展阶段,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

二、大学扩招的不利因素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

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主要有:1.升学扩招。

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

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成正态分布,智商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人群比较少,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层次。

这种数量结构在一定的人群规模下是稳定的。

因此,当高智商的人被招收到大学之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只能降低质量向低层次人群发展。

以辽宁省为例,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1999年为465分,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足以说明两年录取新生的学习质量有着明显的差距。

2,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

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

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并不与扩招存在必然联系。

但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学生进校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规模扩大而造成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引发的。

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

扩招后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学校不断提高学费。

补贴、扶贫金的有限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追求各种诱惑增多。

这些都对整个校园的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

3.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

上述情况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行伪到学习指导,从学籍管理到自强自律,都要学校督促。

思想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另一个教育重点。

这实际上是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的下移,即本该高中完成的任务现在要由大学来做。

扩招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基础差的学生大幅度增加,补考现象明显增多。

为改变这种现象,一些学校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立了提高班、加强班。

这无形中给学校本来紧张的师资又增添了负担。

其他方面如教务运行规划、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考试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手段和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不相适应的问题。

4.扩招给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

目前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剧增,而教室、实验室乃至操场等教学及学生活动场地面积并没有大量增加,据不少导师和研究生反映,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程度不高,不是新书难以及时上架,就是上架的新书不见踪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