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构型
简单剖面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 A 和 AC 层。 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
复杂剖面
基岩:D(R),如果 C 为残积物,C 与 D 有继承关系,如果 C 为运积物,C 与 D 无关。
耕作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经过长期耕作,土壤剖面性质会发生变异,常根据农民 的习用名称分为:
耕作层:表土层,熟化层,经常受耕作施肥的影响,土质疏松,含有机质多,土块 细碎,颜色暗。
犁底层:亚表土层,经常受耕犁的下压和耕作层的细土粒下移沉淀所至。颜色较浅, 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土层紧实,有保水保肥的作用(但过紧会影响根的伸展)。 土壤呈薄片或薄层状结构。
物质的转移作用
1、物质的转移作用 淋溶作用和淀积作用密切联系,是物质转移过程所导致的两种结果。土壤水携带着 溶解或悬浮的物质产生的移动,称为物质的转移作用。这种转移作用分为物理性转移和 化学性转移。 2、物理性转移 矿物质与有机物质胶粒以及其他微粒,从 A 层到 B 层而沉淀下来,使 B 层质地相对 变粘,干燥时亦可发生裂隙。 3、化学性转移 矿物在风化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盐类等,从 A 层随着下渗水下移,或停积在 B 层或 到达地下水层而流失。草原区域因易溶性盐的聚积常生成石灰质和石膏质硬盘。温带森 林区域含铁铝的有机和无机胶体可悬浮在渗漏水和毛管水中,从 A 层移动到 B 层,亦可 形成铁质硬盘。 4、潜育层 地下水位高而排水不良的地方,矿物在风化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盐类往往由剖面的 下 层 ,随 着 毛 管 水 的 上 升 到 达 地 面 ,形 成 盐 结 皮 ,这 种 物 质 转 移 的 方 向 和 一 般 情 形 相 反 。 由于通气不良,特别是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情况下,B 层的下段或 C 层的一部分,将因还 原作用变为蓝灰色或绿灰色,称为潜育层或灰粘层或简称 G 层。
编辑本段种类 自然剖面
土壤剖面(图 2)
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新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 开采,新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 剖面。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面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 范 围 比 较 宽 广 ,可 见 到 土 层 薄 厚 不 等 的 各 种 土 体 构 型 的 剖 面 ,这 就 有 利 于 选 择 典 型 剖 面 , 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 有利。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形态特 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做主要 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也可选其典型者做主要剖面;如果是形成已久的自 然剖面,则在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生土层:心土层,未经耕作熟化,只有少量植物根系。
死土层:底土层,相当于 C 层。
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的土层都会在剖面出现,发育程度高的土壤A,B,C层都具备, 而且层次分异明显,但发育程度低的土壤经常没有B层发育,受到侵蚀的土壤会发生 A层缺失的现象,在有埋藏土壤的情况下,多个土壤剖面重叠,使土壤发生层的分析 更为错综复
A3:A、B 过渡层。
淀积层:B 层,淀积由 A 层淋溶下的物质。质地粘重,具有柱状或棱柱状结构,颜 色棕或红棕色。
B1:A、B 过渡层。
B2:典型 B 层特点。
B3:B、C 过渡层。
母质层:C 层,尚未经过成土作用的物质,是土壤的前身。是岩石风化的残积物或 经水力或风力搬运的堆积物。不是土壤发生层,但习惯把它包括在土壤剖面内。
淋溶层(A2):由于雨水的淋洗作用,土体中易溶性盐类及铁、铝水化物、腐殖质 胶体受到淋失,向下移动,使该层腐殖质及养分含量减少,土色较浅。
3.淀积层(B):A 层淋溶下移物质淀积而成,矿质养分含量丰富。
4.母质层(C):位于淀积层之下,是未受淋溶和淀积作用,发育程度很低或未发 育的岩石风化层。
5.母岩层(D)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 “灰 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 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 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平 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 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 3 个最基本层次:① 表土层(A 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 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 ③底土层(C 层)。又称母质层。这 3 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 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3)堆 叠 剖 面 :原 来 的 土 壤 剖 面 多 次 被 沉 积 物 质 覆 盖 ,或 由 于 大 量 使 用 泥 肥 、土 粪 等 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 造 剖 面 :在 采 矿 、兴 修 水 利 等 活 动 后 ,将 混 杂 的 土 壤 物 质 堆 积 或 填 回 而 形 成 的 剖面。
A1:腐殖质层,腐殖质累积为主要特征,腐殖质和矿物质紧密结合,机械方法无法 分开。土壤剖面颜色最深,灰黑至黑。
A2:灰化层,由于强烈淋溶,易溶性物质和细小土粒淋失,难溶性物质如铁、铝, 也发生变化而下移,该层只剩下最难移动、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质,以石英为主, 颜色浅,灰白,土壤颗粒粗(砂、粉砂)。寒带针叶林土壤明显。
土壤发生层次
1、O 层:枯落物层 据分解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亚层。 L 层:分解较少的枯枝落叶层。 F 层:分解较多的半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H 层:分解强烈的枯枝落叶层,已失去其原有植物组织形态。 2、A1 层:腐殖质层
可分为两个亚层。 A11 层:聚积过程占优势(当然也有淋溶作用)、颜色较深的腐殖质层。 A12 层:颜色较浅的腐殖质层。 3、A2 层:灰化层 4、AB 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过渡层。 5、B 层:淀积层,里面含有由上层淋洗下来的物质,所以一般较坚实。据发育程度 的不同可分为 B1、B2、B3 等亚层。 6、BC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过渡层。 7、G 层:潜育层。 8、C 层:母质层。据盐的不同有: CC 层:母质层中有碳酸盐的聚积层; CS 层:母质层中有硫酸盐的聚积层。 9、D(R)层:母岩层。 根据土壤剖面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面介绍的模式剖面,在实 际工作中,往往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层次,而且层次间的过渡情况也会各有不同,有的层 次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是逐渐的。层次间的交线有平直的、曲折的、带状的、舌状 的等多种形式。
土壤剖面构造
土壤剖面构造:指土壤剖面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一般情况下,这些土层 在颜色、结构、紧实度和其他形态特征上是不同的。各个土层的特征是与该层的组成和 性质一致的,是土壤内在性状的外部表现,是在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淋溶作用和淀积作用
1、土 壤 剖 面 各 发 生 层 次 的 形 成 :成 土 过 程 中 ,原 生 矿 物 不 断 风 化 ,产 生 各 种 易 溶 性
1)异 源 母 质 剖 面 :土 壤 剖 面 上 部 土 层 的 成 土 物 质 与 底 部 基 岩 或 母 质 组 成 不 一 致 的 剖 面。
2)埋 藏 剖 面 :由 于 后 来 物 质 覆 盖 ,在 土 壤 剖 面 的 一 定 深 度 中 出 现 一 个 或 一 个 以 上 埋 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 2 )、 淀 积 作 用 : 指 下 渗 水 到 达 剖 面 下 层 沉 淀 其 中 某 些 溶 解 物 或 悬 浮 物 的 作 用 。 因 此,土壤剖面的下层一般称为淀积层或简称 B 层。B 层之下一般是未受淋溶或淀积作用 的土壤母质层,简称 C 层。土壤母质下面,如果是未风化的基岩,称为基岩层或简称 D 层。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 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 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 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 土壤性质。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 层)、心土层(B 层)和底土层(C 层)。 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 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 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若干大体平行于地表的层次。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一些一般是平行于地表的层次。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发生、分类和制图(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盐类,含水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铝以及硅酸等,并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不同的粘土矿物。同 时通过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产生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在降雨的淋洗作 用下引起土壤中的这些物质的淋溶和淀积,从而形成了土壤剖面的各种发生层次。
( 1 )、 淋 溶 作 用 : 指 土 壤 中 的 下 渗 水 , 从 土 壤 剖 面 的 上 层 淋 溶 或 浮 悬 土 壤 中 某 种 成 分的作用。因此一般将土壤剖面的上层称为淋溶层或简称 A 层。
母质层.亦称“C 层”。土壤发生层次之一。位于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是原来的土壤 母质,未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
自然土壤发生层
1.枯枝落叶层(A0):分解、半分解的有机物质积累的层次,木本植被下的森林土 壤最为明显。
2.淋溶层(A)
腐殖质层(A1):由于腐殖质的累积,腐殖质和矿质养料含量丰富,且结合紧密, 多呈良好的团粒结构,土色较深。
另参考: 自然土壤剖面分为四个基本层次,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覆盖层:O(F、H)层,地面枯枝落叶层。
O1:未分解的枯枝落叶层,森林土壤明显,草原土壤基本没有。
O2:半分解,肉眼难以分辨原来有机质的形态特征,有少量腐殖质累积,森林土壤 明显,草原土壤很薄或没有。
淋溶层:A 层,水溶性物质向下淋溶。该层中生物活动旺盛,进行强烈的有机物质 的转化和累积作用,土层颜色暗,一般具有粒状和团块状结构,土质疏松。
2.有机质积累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5.钙化和脱钙过程 6.盐渍化过程 7.碱化与脱碱过程 10.潜育化和潴育化过程11.白浆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
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 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来源
定界剖面
定 界 剖 面 ,顾 名 思 义 是 为 了 确 定 土 壤 分 布 界 线 而 设 置 的 ,要 求 能 确 定 土 壤 类 型 即 可 。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 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1]
编辑本段形成
人工剖面
人 工 剖 面 :是 根 据 土 壤 调 查 绘 图 的 需 要 ,人 工 挖 掘 而 成 的 新 鲜 剖 而 ,有 的 也 叫 土 坑 。
主要剖面
主要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 门 设 置 挖 掘 的 土 壤 剖 面 。它 应 该 是 人 工 挖 掘 的 新 鲜 剖 面 ,从 地 表 向 下 直 挖 掘 到 母 质 层( 或 潜水面)出露为止。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定义 1: 所属学科:
定义 2: 所属学科: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土壤 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察和研究土 壤形态特征用。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
土壤剖面(图 1)
检查剖面
检查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形态特征是否有 变异而设置的。它一方面可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 绘制者区分土壤类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 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 要剖面相同。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
简单剖面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 A 和 AC 层。 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
复杂剖面
基岩:D(R),如果 C 为残积物,C 与 D 有继承关系,如果 C 为运积物,C 与 D 无关。
耕作土壤剖面——自然土壤经过长期耕作,土壤剖面性质会发生变异,常根据农民 的习用名称分为:
耕作层:表土层,熟化层,经常受耕作施肥的影响,土质疏松,含有机质多,土块 细碎,颜色暗。
犁底层:亚表土层,经常受耕犁的下压和耕作层的细土粒下移沉淀所至。颜色较浅, 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土层紧实,有保水保肥的作用(但过紧会影响根的伸展)。 土壤呈薄片或薄层状结构。
物质的转移作用
1、物质的转移作用 淋溶作用和淀积作用密切联系,是物质转移过程所导致的两种结果。土壤水携带着 溶解或悬浮的物质产生的移动,称为物质的转移作用。这种转移作用分为物理性转移和 化学性转移。 2、物理性转移 矿物质与有机物质胶粒以及其他微粒,从 A 层到 B 层而沉淀下来,使 B 层质地相对 变粘,干燥时亦可发生裂隙。 3、化学性转移 矿物在风化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盐类等,从 A 层随着下渗水下移,或停积在 B 层或 到达地下水层而流失。草原区域因易溶性盐的聚积常生成石灰质和石膏质硬盘。温带森 林区域含铁铝的有机和无机胶体可悬浮在渗漏水和毛管水中,从 A 层移动到 B 层,亦可 形成铁质硬盘。 4、潜育层 地下水位高而排水不良的地方,矿物在风化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盐类往往由剖面的 下 层 ,随 着 毛 管 水 的 上 升 到 达 地 面 ,形 成 盐 结 皮 ,这 种 物 质 转 移 的 方 向 和 一 般 情 形 相 反 。 由于通气不良,特别是在地下水位很高的情况下,B 层的下段或 C 层的一部分,将因还 原作用变为蓝灰色或绿灰色,称为潜育层或灰粘层或简称 G 层。
编辑本段种类 自然剖面
土壤剖面(图 2)
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新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 开采,新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 剖面。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面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 范 围 比 较 宽 广 ,可 见 到 土 层 薄 厚 不 等 的 各 种 土 体 构 型 的 剖 面 ,这 就 有 利 于 选 择 典 型 剖 面 , 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 有利。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形态特 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做主要 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也可选其典型者做主要剖面;如果是形成已久的自 然剖面,则在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生土层:心土层,未经耕作熟化,只有少量植物根系。
死土层:底土层,相当于 C 层。
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的土层都会在剖面出现,发育程度高的土壤A,B,C层都具备, 而且层次分异明显,但发育程度低的土壤经常没有B层发育,受到侵蚀的土壤会发生 A层缺失的现象,在有埋藏土壤的情况下,多个土壤剖面重叠,使土壤发生层的分析 更为错综复
A3:A、B 过渡层。
淀积层:B 层,淀积由 A 层淋溶下的物质。质地粘重,具有柱状或棱柱状结构,颜 色棕或红棕色。
B1:A、B 过渡层。
B2:典型 B 层特点。
B3:B、C 过渡层。
母质层:C 层,尚未经过成土作用的物质,是土壤的前身。是岩石风化的残积物或 经水力或风力搬运的堆积物。不是土壤发生层,但习惯把它包括在土壤剖面内。
淋溶层(A2):由于雨水的淋洗作用,土体中易溶性盐类及铁、铝水化物、腐殖质 胶体受到淋失,向下移动,使该层腐殖质及养分含量减少,土色较浅。
3.淀积层(B):A 层淋溶下移物质淀积而成,矿质养分含量丰富。
4.母质层(C):位于淀积层之下,是未受淋溶和淀积作用,发育程度很低或未发 育的岩石风化层。
5.母岩层(D)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 “灰 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 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 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平 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 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 3 个最基本层次:① 表土层(A 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 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 ③底土层(C 层)。又称母质层。这 3 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 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3)堆 叠 剖 面 :原 来 的 土 壤 剖 面 多 次 被 沉 积 物 质 覆 盖 ,或 由 于 大 量 使 用 泥 肥 、土 粪 等 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 造 剖 面 :在 采 矿 、兴 修 水 利 等 活 动 后 ,将 混 杂 的 土 壤 物 质 堆 积 或 填 回 而 形 成 的 剖面。
A1:腐殖质层,腐殖质累积为主要特征,腐殖质和矿物质紧密结合,机械方法无法 分开。土壤剖面颜色最深,灰黑至黑。
A2:灰化层,由于强烈淋溶,易溶性物质和细小土粒淋失,难溶性物质如铁、铝, 也发生变化而下移,该层只剩下最难移动、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质,以石英为主, 颜色浅,灰白,土壤颗粒粗(砂、粉砂)。寒带针叶林土壤明显。
土壤发生层次
1、O 层:枯落物层 据分解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亚层。 L 层:分解较少的枯枝落叶层。 F 层:分解较多的半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H 层:分解强烈的枯枝落叶层,已失去其原有植物组织形态。 2、A1 层:腐殖质层
可分为两个亚层。 A11 层:聚积过程占优势(当然也有淋溶作用)、颜色较深的腐殖质层。 A12 层:颜色较浅的腐殖质层。 3、A2 层:灰化层 4、AB 层: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过渡层。 5、B 层:淀积层,里面含有由上层淋洗下来的物质,所以一般较坚实。据发育程度 的不同可分为 B1、B2、B3 等亚层。 6、BC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过渡层。 7、G 层:潜育层。 8、C 层:母质层。据盐的不同有: CC 层:母质层中有碳酸盐的聚积层; CS 层:母质层中有硫酸盐的聚积层。 9、D(R)层:母岩层。 根据土壤剖面发育的程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面介绍的模式剖面,在实 际工作中,往往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层次,而且层次间的过渡情况也会各有不同,有的层 次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是逐渐的。层次间的交线有平直的、曲折的、带状的、舌状 的等多种形式。
土壤剖面构造
土壤剖面构造:指土壤剖面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一般情况下,这些土层 在颜色、结构、紧实度和其他形态特征上是不同的。各个土层的特征是与该层的组成和 性质一致的,是土壤内在性状的外部表现,是在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淋溶作用和淀积作用
1、土 壤 剖 面 各 发 生 层 次 的 形 成 :成 土 过 程 中 ,原 生 矿 物 不 断 风 化 ,产 生 各 种 易 溶 性
1)异 源 母 质 剖 面 :土 壤 剖 面 上 部 土 层 的 成 土 物 质 与 底 部 基 岩 或 母 质 组 成 不 一 致 的 剖 面。
2)埋 藏 剖 面 :由 于 后 来 物 质 覆 盖 ,在 土 壤 剖 面 的 一 定 深 度 中 出 现 一 个 或 一 个 以 上 埋 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 2 )、 淀 积 作 用 : 指 下 渗 水 到 达 剖 面 下 层 沉 淀 其 中 某 些 溶 解 物 或 悬 浮 物 的 作 用 。 因 此,土壤剖面的下层一般称为淀积层或简称 B 层。B 层之下一般是未受淋溶或淀积作用 的土壤母质层,简称 C 层。土壤母质下面,如果是未风化的基岩,称为基岩层或简称 D 层。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 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 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 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 土壤性质。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 层)、心土层(B 层)和底土层(C 层)。 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 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 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若干大体平行于地表的层次。 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一些一般是平行于地表的层次。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发生、分类和制图(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盐类,含水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铝以及硅酸等,并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不同的粘土矿物。同 时通过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产生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在降雨的淋洗作 用下引起土壤中的这些物质的淋溶和淀积,从而形成了土壤剖面的各种发生层次。
( 1 )、 淋 溶 作 用 : 指 土 壤 中 的 下 渗 水 , 从 土 壤 剖 面 的 上 层 淋 溶 或 浮 悬 土 壤 中 某 种 成 分的作用。因此一般将土壤剖面的上层称为淋溶层或简称 A 层。
母质层.亦称“C 层”。土壤发生层次之一。位于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是原来的土壤 母质,未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
自然土壤发生层
1.枯枝落叶层(A0):分解、半分解的有机物质积累的层次,木本植被下的森林土 壤最为明显。
2.淋溶层(A)
腐殖质层(A1):由于腐殖质的累积,腐殖质和矿质养料含量丰富,且结合紧密, 多呈良好的团粒结构,土色较深。
另参考: 自然土壤剖面分为四个基本层次,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覆盖层:O(F、H)层,地面枯枝落叶层。
O1:未分解的枯枝落叶层,森林土壤明显,草原土壤基本没有。
O2:半分解,肉眼难以分辨原来有机质的形态特征,有少量腐殖质累积,森林土壤 明显,草原土壤很薄或没有。
淋溶层:A 层,水溶性物质向下淋溶。该层中生物活动旺盛,进行强烈的有机物质 的转化和累积作用,土层颜色暗,一般具有粒状和团块状结构,土质疏松。
2.有机质积累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5.钙化和脱钙过程 6.盐渍化过程 7.碱化与脱碱过程 10.潜育化和潴育化过程11.白浆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
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 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来源
定界剖面
定 界 剖 面 ,顾 名 思 义 是 为 了 确 定 土 壤 分 布 界 线 而 设 置 的 ,要 求 能 确 定 土 壤 类 型 即 可 。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 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1]
编辑本段形成
人工剖面
人 工 剖 面 :是 根 据 土 壤 调 查 绘 图 的 需 要 ,人 工 挖 掘 而 成 的 新 鲜 剖 而 ,有 的 也 叫 土 坑 。
主要剖面
主要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 门 设 置 挖 掘 的 土 壤 剖 面 。它 应 该 是 人 工 挖 掘 的 新 鲜 剖 面 ,从 地 表 向 下 直 挖 掘 到 母 质 层( 或 潜水面)出露为止。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定义 1: 所属学科:
定义 2: 所属学科: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土壤 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察和研究土 壤形态特征用。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
土壤剖面(图 1)
检查剖面
检查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形态特征是否有 变异而设置的。它一方面可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 绘制者区分土壤类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 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 要剖面相同。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