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土壤剖面地观察与记载

合集下载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颜色、质地等特征,从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门塞尔比色卡3. 土壤坚实度测定仪4. 皮尺5. 剖面刀6. 铅笔7. 塑料袋8. 采样器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实验基地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最好是一片耕作过的农田。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在选定的地点挖取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和记录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记录其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土壤剖面中,每隔10厘米采集一次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6. 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观察结果:(1)颜色: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颜色逐渐变深,表层土壤呈灰棕色,底层土壤呈黄棕色。

(2)质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质地逐渐变细,表层土壤为沙质土,底层土壤为粘质土。

(3)结构: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逐渐变差,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底层土壤为块状结构。

(4)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耕作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含水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20%,底层土壤含水量约为15%。

(2)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2%,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

(3)pH值: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pH值逐渐降低,表层土壤pH值约为7.5,底层土壤pH值约为6.5。

(4)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1%,全磷含量约为0.05%,全钾含量约为1.5%;底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05%,全磷含量约为0.02%,全钾含量约为1.0%。

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土壤剖面实习是土壤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了解土壤的形成、结构和特性。

本次实习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某地区进行,实习期间,我们小组共完成了3个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观察。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土壤剖面结构。

2. 学习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方法,了解土壤剖面特征。

3. 熟悉土壤剖面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4. 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土壤剖面挖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首先学习了土壤剖面挖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合适的挖掘地点,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挖掘:(1)确定挖掘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如耕作土壤、森林土壤等。

(2)挖掘剖面:使用铁锹、剖面刀等工具,沿垂直方向挖掘土壤剖面。

(3)分层记录:在挖掘过程中,记录每一层的土色、质地、结构、含水量等特征。

2. 土壤剖面观察与记录挖掘完成后,我们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内容包括:(1)土色:记录每一层的土色,并与标准土色卡进行对比。

(2)质地:观察土壤的粗细程度,记录质地类型。

(3)结构:观察土壤的团粒结构、片状结构等。

(4)含水量:使用手捏法或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5)有机质含量:使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3. 土壤剖面样品采集与处理根据实习要求,我们对土壤剖面样品进行采集和处理。

采集样品时,注意以下事项:(1)采集样品:使用环刀或土钻采集土壤样品。

(2)样品编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编号,以便后续分析。

(3)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研磨、过筛等处理。

4. 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进行以下分析:(1)pH值:使用pH计测定土壤pH值。

(2)有机质含量:使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3)养分含量: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土壤剖面实习,我们小组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中学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中学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的特性、土壤剖面结构以及土壤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土壤剖面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实地操作,让学生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土层划分、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 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 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 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 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三、实习内容1. 野外剖面点的选择与确定实习第一天,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了调查剖面的位置。

选择剖面点时,主要考虑了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因素。

2. 土壤剖面挖掘与土层划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挖掘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成功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按照土层划分的原则,将土壤剖面划分为不同的土层,并记录了各土层的厚度、颜色、质地等特征。

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分别采集了各土层的原状土壤和环刀土样。

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对样品进行了容重、含水量、pH值、速效钾等指标的测定。

4. 土壤剖面特征分析通过对土壤剖面样品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特征。

例如,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较轻,而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质地较重。

四、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土层划分、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等基本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

土壤的实习报告

土壤的实习报告

土壤的实习报告土壤的实习报告集合八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土壤的实习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几天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户外进行了土壤学实习,这次实习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

一月十一日早上,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土壤学实习。

我们学校的后山即是我们的实习的第一站。

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后山,后山有一处天然的土壤剖面。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学校后山的土壤是属于黄红壤,可以观察到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有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个层次的分割线,但在这处切面我们没有观察到,只能看到各个层次的逐渐递减。

下午我们去了上甘林场,也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二站。

去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外面就开始白了起来,而更让我们措手不及地是我们去的竟然是--墓地。

到了那里,经过一条长长地石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据说上甘林场原本是一片荒地,后经我校领导和政府的联合调查发现了其利用价值,于是在其上种树:有南酸枣,元柏等。

这里虽是石灰性土,且大多为岩石,但这些树木顽强地从岩石缝里汲取营养,并生活得很好。

后被当地的政府看中,将中间一块选为墓址。

那里的土为石灰性土,土壤分层明显,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有机质层与淋溶层的分界线。

林场的对面生长着一些灌木和一些草本,无明显高大乔木的痕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青山毛竹林,这里是我们实习的第三站。

然而就是这里,成了这次实习最惊险的地方。

由于我们的实验点选在山顶,没办法,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山顶爬,这里的山路非常难走,根本没有向上甘林场那样铺好的石阶,全是泥地,但又由于下雪天,路变得异常的泥泞。

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壤粘性很大,所以才会是这里山路这般难走。

我一步三滑,和同学手拉手,才勉勉强强安全到达了山顶,但仍有一些同学不能幸免,摔得一身泥。

有关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

有关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

有关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意义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

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二、实习要求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

三、实习过程1.实习目的:(1)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土壤剖面观测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测方法。

2. 通过土壤剖面观测,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 掌握土壤剖面描述的基本技巧,提高野外调查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市XX县XX镇XX村四、实验器材1. 土壤剖面观测记录表2. 铁锹3. 剖面刀4. 皮尺5. 研钵6. 电子秤7. 门塞尔比色卡8. 铅笔五、实验步骤1. 选择观测点:在实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如田地、林地、草地等。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沿观测点挖掘土壤剖面,挖掘深度根据土壤层次厚度确定,一般为1米。

3. 观测土壤剖面:记录土壤剖面各层的颜色、质地、结构、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每个土层采集土样,用于后续分析。

5. 分析土壤样品:将采集的土样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如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根据观测记录,该土壤剖面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A层:0-20cm,黑色,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为壤土,结构良好。

(2)E层:20-40cm,棕色,有机质含量中等,质地为壤土,结构较好。

(3)B层:40-60cm,黄棕色,有机质含量较低,质地为砂壤土,结构较差。

(4)C层:60-80cm,红棕色,有机质含量极低,质地为砂质土,结构差。

2. 土壤剖面特征分析:(1)颜色:土壤剖面各层颜色由上至下逐渐加深,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2)质地:土壤剖面各层质地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反映了土壤母质和成土过程的影响。

(3)结构:土壤剖面各层结构由上至下逐渐变差,反映了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生长条件。

3.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A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为25%;B层土壤含水量最低,为15%。

(2)有机质含量:A层有机质含量最高,为5%;B层有机质含量最低,为2%。

(3)pH值:土壤剖面各层pH值在5.5-7.5之间,呈中性。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土壤剖面的性质和组成。

3. 学习利用土壤剖面的特征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划。

实验材料1. 铁铲、尺子、手帕、对数表等。

2. 正常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壤剖面。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并用铁铲挖出一块直立的土壤剖面样品,尽量保持完整。

2. 观察土壤剖面的外观,记录颜色、质地、土壤层的厚度和分界面的性质等。

3. 用尺子测量每个土壤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4. 用手帕沾水轻轻擦拭每一层土壤的表面,观察有无结壳、密度、孔隙度、透水性、透气性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5. 用对数表测量每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6. 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分析土壤剖面的性质,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力水平、适用作物等方面,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验结果样品一:正常林地土壤剖面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粉砂质土层和粘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大,从黑色、暗棕色到黄色,质地也有所不同。

各层土壤具有一定的厚度,分界面也比较明显。

经过擦拭比较,枯枝落叶层较轻,透水性、透气性好,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导致pH 值偏酸。

淋溶层是粉土和黏土的混合层,密度较大,有较高的肥力,但透水透气性差。

粉砂质土层是较为肥沃的土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粘土质土层质量较为粘稠,透气透水性更差,适用性较差。

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稻草层、稻壳层、粘土质土层和黏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小,基本都是浅褐色,质地相对较为粘稠。

经过擦拭比较,稻草层和稻壳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透水透气性。

粘土质土层适用性较好,肥力水平也较为平均,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土质土层虽然粘稠但较为肥沃,容易培育作物。

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常林地土壤肥力较好,适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土壤剖面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土壤剖面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土壤剖面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加剧,了解土壤剖面的特性和分布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方法,了解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性质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5月10日至5月15日实习地点:某地区农田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土壤剖面的选取:在农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共选取5个剖面进行观察与采样。

(2)土壤剖面观察:详细观察每个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土壤样品采集:在每个土壤剖面不同层次采集土壤样品,共采集样品20份。

(4)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 实习方法(1)现场观察:在实地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记录土壤层次结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

(2)采样:按照土壤剖面的层次结构,从每个剖面不同层次采集土壤样品。

(3)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特征通过对5个土壤剖面的观察,发现土壤剖面主要由表土、心土和底土三个层次组成。

表土层颜色较深,质地较为松软,结构较为紧密;心土层颜色逐渐变浅,质地较硬,结构较松散;底土层颜色最深,质地最硬,结构最松散。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pH值:所采集的20份土壤样品中,pH值范围在5.5~7.5之间,平均值为6.5。

表明该地区土壤酸碱度较为适宜。

(2)有机质含量: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范围在1.5%~4.0%之间,平均值为2.5%。

说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

(3)养分含量:土壤样品养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氮、磷、钾含量均处于适量水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土壤剖面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并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实验室分析。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三篇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

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1、测容重和含水量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1、野外调查分析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

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剖面野外观察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野外观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土壤是地球表面覆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地表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土壤剖面作为土壤研究的基础,是了解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野外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土壤剖面的结构和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对土壤学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学习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土壤样本的采集、描述和记录。

(2)识别不同土壤层次的标志,了解土壤层次分化和土壤形成过程。

(3)分析土壤剖面中各种土壤指标的变化规律,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含水量等。

(4)探讨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了解土壤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来到了实习地点,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了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后,我们开始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样本。

我们发现土壤剖面可以从上到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是最接近地表的一层,颜色较深,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质地较松软,结构复杂,包含有植物残体和根系。

心土层位于表土层下方,颜色较浅,质地较硬,结构较简单,主要由较细的颗粒组成。

底土层是最底层,颜色最深,质地最硬,主要由矿物质和粘土组成。

我们还发现土壤质地在整个剖面中呈现出由细到粗的变化规律,即从表土层到心土层再到底土层,颗粒逐渐变大。

这可能与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在表土层,含水量较高,土壤较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而在心土层和底土层,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较干燥。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描述和记录。

同时,我对土壤剖面各层次的标志和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识别不同土壤层次和分析土壤指标的变化规律。

我还发现土壤剖面特征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土壤实习报告总结(实用13篇)

环境土壤实习报告总结(实用13篇)

环境土壤实习报告总结第1篇一、实习目的意义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____年11月9日—10日指导老师: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宝成实习工具:背包、地质锤、大小铁锹、剖面刀、软尺、盐酸瓶、比样标准盒、比色卡、PH混合指示剂、点滴板、滴管、记载表等我们的行程为两天,路线是: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沂源“九天洞”—鲁山风景区。

对两处都要用挖剖土的方法:A.剖面点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B.剖面挖掘与修整: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米。

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

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

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

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

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C.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调查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学会用简单方法认识土壤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农业生产性状,从而认识土壤,并联系土壤生成环境,分析其与土壤形成及利用改良方面的关系。

二.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形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土壤的外部形态,也能了解土壤的性质及农业生产价值。

在田间观察土壤时除观察土壤的自然环境外,还要借助于土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土壤的一切特性。

(一)土壤剖面位置的选择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沟边、肥堆及土层经过人为翻动或堆积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样品。

在选择有代表性地点后,挖长约2米,宽1米,深1~1.5米的土坑(如地下水位较高,达到地下水时即可),将朝阳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与之相对的坑壁挖成每阶为30~50厘米的阶梯状,以便上下操作。

(如图)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二)剖面观察记载1、层次的划分与深度首先站在剖面坑上大致观察,依据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根系的分布情况将剖面分成几层,然后再进入剖面坑内,详细观察,进一步确定层次,最后用剖面刀将各层分别划出,用测量尺量出各层深度。

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坡面深度注意三个指标:①以一米为标准②挖到潜性水的深度③挖到基岩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

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土壤专业实习周记【六篇】

土壤专业实习周记【六篇】

【导语】实习能帮助⼤学⽣树⽴正确的⽴业观,适应市场,顺利就业。

通过实习,⼤学⽣能提前了解社会,认知⾃我,准确定位,树⽴正确的⽴业观和择业观,迈出⾛向社会的第⼀步。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壤专业实习周记【六篇】,供您阅读学习!【篇⼀】⼟壤专业实习周记 实习第⼀周,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然剖⾯的优缺点。

这次实习中我们利⽤了较多的⾃然剖⾯,⾃然剖⾯是因修路、开矿、兴修⽔利等⼯程建设,在施⼯挖⽅地段*露的⼟壤垂直断⾯,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壤调查中可以利⽤的现存剖⾯。

⾃然剖⾯的优点:垂直⾯往往开挖较深,延伸⾯较⼴,连续性较好。

缺点:不是因⼟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壤类型上,位置也不⼀定具有代表性;其次,⾃然剖⾯长期露在⼤⽓中,⽇晒⾬淋,⽣物滋⽣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变化。

【篇⼆】⼟壤专业实习周记 本周实习内容: 1、⼟壤剖⾯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较平稳,即有⼀个相对稳定的⼟壤发育条件,否则⼟壤剖⾯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近等⼀切⼈为⼲扰较⼤⽽没有代表性的地⽅挖掘剖⾯。

(3)如果发现⼟层中有炭⽚、砖⽚等⼈为⼲扰的侵⼊体,除了研究熟化⼟壤外,⼀般应改变剖⾯点位,或重新增设剖⾯。

(4)⼭地丘陵区的⼟壤⽐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的和精度选择不同⾼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

2、剖⾯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观察⾯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和底⼟应分别堆放在⼟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上⽅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壤,也不宜在其上⽅⾛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进⾏⼟壤剖⾯观察时,剖⾯的观察⾯应垂直垄沟⾛向,使剖⾯垂直⾯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实习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

实习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

实习1 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一、目的与意义土壤剖面是土壤内部性质的外在表现,是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现阶段的标志。

研究土壤剖面,现场观察土壤的各种形态特征,可以了解成土因素的影响和土壤特性,是土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生产实践中,在进行各种自然资源调查时,土壤条件是必不少的调查内容。

为了取得必要的土壤资料,必须首先对土壤进行现场观察。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土壤剖面的选择与挖掘1. 土壤剖面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

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

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 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的点选定后,即可开始挖掘,规格一般为:1.5~2m,宽0.8~1m,深度以达到母质、母岩或地下水面。

观察面上方不要踩踏和堆土,以保持植被和枯落物的完整,观察面应向阳,丘陵山地的观察面应与坡向同向。

较平坦的地方,观察面对面应修成阶梯状。

以利于观察者上下土坑。

在山坡上挖掘剖面时,应使剖面与等高线平行(与水平面垂直)。

农田、苗圃、果园等种植园挖掘剖面时,应将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在剖面两侧,观察结束填埋土坑时,不应使土层搅乱。

剖面挖好后,应用小锄修理观察面,尽量使土壤的自然结构面表现出来,以便正确判别土壤特征。

三、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通常包括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记载、简易化验、现场讨论等。

1.观察点基本情况的记载(1)对剖面编号,可按所调查的一系列剖面顺序编号,也可自行编号。

土壤学实习报告【三篇】

土壤学实习报告【三篇】

【导语】⼟壤学实习教学作为⼟壤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对学⽣能⼒培养以及科研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和意义。

本⽂是为⼤家整理的⼟壤学实习报告【三篇】,仅供参考。

⼟壤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 ⼟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和浅⽔域地的⼟壤所组成的⼀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物质能量的交换。

⼟壤是地球陆地表⾯具有肥⼒能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壤与⼈类关系⼗分密切,⼈类⽣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部分来源与⼟壤,故了解⼟壤,分析⼟壤,创造良好的⼟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长发育,是提⾼⼈类物质⽂化⽣活⽔平的重要⽅⾯! 野外教学实习是⼟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壤剖⾯性状观察的⽅法,了解⼤明⼭和弄拉⾃然保护区主要⼟壤类型的分布、成⼟条件、剖⾯特征及改良利⽤措施和实现⼟壤的可持续开发利⽤。

⼆、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武鸣县、上林县、⼤明⼭⾃然保护区、弄拉⾃然保护区。

2、实习时间:xx年x⽉x⽇到xx年x⽉x⽇ 3、实习器材:铁铲、PH指⽰剂、软卷尺、⽐⾊卡、⼟⼑、标杆、蒸馏⽔等。

4、实习⼈员:⼴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科学全体学⽣共120⼈和指导⽼师2⼈。

5、指导⽼师:周兴⽼师、罗献宝⽼师。

三、实习基本理论依据 1、⼟壤剖⾯形态观察分析 ⼟壤剖⾯是指从地⾯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坑,⼟坑深度按实际需要⽽定,标准剖⾯要⼀⽶宽两⽶长,⼀直挖到基岩。

挖出的表⼟、⼼⼟分别放置在两旁,挖好⼟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为观察的⼀⾯,观察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壤。

观察剖⾯时,应先从上⽽下划分若⼲层次(⼀般以层颜⾊、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壤的形态、特征,并做好记录。

观察项⽬主要有:⼟层厚薄、颜⾊、质地、结构、酸碱度、松紧度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的基本结构及各层土壤的特征;2.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描述和记录方法;3. 分析土壤剖面各层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土壤分类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各层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体。

土壤剖面是土壤形成、发育和分布的基础,反映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类型、肥力状况、分布规律以及土壤资源潜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剖面样品(挖掘自实验基地)、剖面刀、皮尺、门塞尔比色卡、土壤筛、天平、塑料袋、记录本等;2. 实验仪器:挖掘工具、剖面挖掘铲、土钻、土壤样品分析仪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剖面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要求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条件相似。

2. 土壤剖面挖掘:使用挖掘工具沿剖面线挖掘土壤,挖掘深度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一般为0.5m~1.0m。

3. 土壤剖面描述: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形态特征,对土壤剖面进行详细描述。

a. 观察土壤颜色:使用门塞尔比色卡对照,记录各层土壤的颜色;b. 观察土壤质地:观察土壤颗粒组成,记录各层土壤的质地;c. 观察土壤结构:观察土壤孔隙、裂纹等结构特征,记录各层土壤的结构;d. 观察土壤层次: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划分土壤层次,记录各层土壤的厚度;e. 观察土壤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记录各层土壤中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的特征。

4. 土壤样品采集:在土壤剖面中采集各层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和资源潜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描述:a. 土壤颜色:表层土壤为棕色,下层土壤为黄色;b. 土壤质地:表层土壤为壤土,下层土壤为砂壤土;c. 土壤结构: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下层土壤为块状结构;d. 土壤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层、B层和C层;e. 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各层土壤中均存在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

土壤剖面的观察和记载

土壤剖面的观察和记载

土壤剖面示意图
(三)土壤剖面的观察和记载 对土壤剖面观察之前,要在观察面上用小刀修 一毛面,先观察土体构造,然后观察土壤的性态。 土体构造即土壤剖面中各种土层,组合的总称。观 察记载土体分几层及其各层的厚度,此外要特别注 意土层中有无障碍层次,及其位置和厚度。另外要 注意土壤质地层次及其排列。
六、实习结果与收获:
土壤肥料学实习
土类识别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
指导教师:李志军 姚志龙 李 科 张述强
一、实习意义
土壤剖面可反映各种成土因素和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 响;也可反映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所处的状态和性质。土壤 剖面的观察和研究是土壤分类、命名、合理施用、改良、分 区等的科学依据。因此,观察研究土壤剖面是土壤调查中最 重要、最基本的方法。
(一)认识了那些土类,有何区别?
(二)学会了土壤剖面的设置和挖掘方法。
(三)掌握了黄绵土及黑垆土土体构造、性态、 质地层次及其排列状况。 用图说明 黄绵土 黑垆土
二、实习要求
通过土类识别及土壤剖面观察,掌握甘肃面积较大的 两种土壤类型,即黄绵土及黑垆土的景观和面特性。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10月19-21日,西峰董志、西峰温泉。
四、实习用具
土壤整段标本盒、铁锹、镐等。
五、实习内容:
(一)土类识别 观察黄绵土及黑垆土的地面景观,注意区别地 被差异和土壤的外观特征。 (二)土壤剖面的设置和挖掘 土壤剖面点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应选在一 个地形部位的中心典型地段,使其能反映所研究的 土壤的性态。 土壤剖面要挖成长1.5米,宽0.8米,深1.5米。 使观察面向阳,对面修成阶梯状,以便上下观察方便。 挖出的土堆于两则。观察面上方不要堆土,亦不要 在上面走动,保持土壤的自然状态。土壤剖面的挖 掘和格式见图。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

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内容的完整。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土壤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土壤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在实际环境中充分熟识、辨识、了解土壤,生疏土壤的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剖面特征、农业性状等内容,丰富理论学问。

2、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挖掘土壤剖面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识别土壤类型和层次。

3、学习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土壤学学习打下基础。

4、了解陕西境内土壤分布的总体趋势,熟识各种土壤类型。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从陕西渭北旱塬到关中盆地以及秦岭北麓一带主要环境要素自然变异规律、地质与地貌特征和土壤剖面类型的综合调查,把握土壤剖面的分异规律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准时间之间的关系,了解区域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及其土壤演化趋势。

二、实习时间20xx年7月16日——20xx年7月23日三、实习地点1、洛川县城工地2、安塞生态站3、火地沟4、火地塘林场后山坡5、高山草甸6、天坑草甸7、平河梁8、宁陕县红褐土剖面9、宁陕县寨沟村10、周至县马召镇四、实习用具1.试剂:土壤学实习所用试剂有:10%的稀HCl、酸碱混和指示剂、比色盘、比色卡及试纸,蒸馏水瓶。

2.仪器:GPS(或海拔仪)、地磁仪。

3.工具:手铲、镢、铁锨、剖面刀、皮尺(2米左右)。

4.小型土壤剖面盒及记载表格。

五、实习内容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体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

它是一个多孔多相系统,具有垂直分层性。

土壤是自然演化的活化石,是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过程的最有力也是最易猎取的证据。

本次实习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依据地形气候等因素所导致的陕西境内的土壤分布总体趋势,二是观看学习各种土壤类型的形成因素、成土过程、剖面特征、基本性质等具体内容。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质地、颜色等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土壤剖面特征与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土壤剖面刀3. 皮尺4. 铅笔5. 塑料袋6. 门塞尔比色卡7. 土壤坚实度仪8. 土壤样品盒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确保剖面具有代表性。

2. 使用铁锹和土壤剖面刀挖掘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并记录土壤剖面的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等特征。

4. 使用皮尺测量各土层厚度,并记录数据。

5. 采集各土层样品,放入塑料袋中,标注土层深度。

6. 使用门塞尔比色卡测定土壤颜色,记录颜色编号。

7. 使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土壤坚实度,记录数据。

8.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层次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A层:耕作层,厚度约20cm,颜色为黄棕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团粒结构,湿度较大。

(2)B层:过渡层,厚度约3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3)C层:心土层,厚度约4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4)R层:母质层,厚度约1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砂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小。

2. 土壤颜色根据门塞尔比色卡测定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颜色分别为:(1)A层:5YR5/2(2)B层:5YR4/2(3)C层:5YR3/2(4)R层:5YR2/23. 土壤质地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质地分别为:(1)A层:壤土(2)B层:壤土(3)C层:壤土(4)R层:砂壤土4. 土壤结构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结构分别为:(1)A层:团粒结构(2)B层:块状结构(3)C层:块状结构(4)R层:块状结构5. 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肥力指标如下:(1)A层:有机质含量2.5%,全氮含量0.15%,碱解氮含量100mg/kg,速效磷含量10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

采集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采集土壤剖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土壤剖面采集实习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剖面的采集和分析方法,掌握土壤剖面挖掘技术,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通过土壤剖面采集实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科研外业习惯。

此外,实习还有助于增强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 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3. 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4. 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土壤剖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土壤剖面采集的工具和方法,为实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实习地点:实习地点选择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资环实验基地。

在这里,我们进行了土壤剖面的挖掘和分析。

3. 实习过程:(1)剖面点的选择: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剖面点。

避免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穴等)进行剖面挖掘。

(2)剖面挖掘:使用地质锤、铁锹、剖面刀等工具,从地表开始,垂直向下挖掘土壤剖面。

注意观察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并做好记录。

(3)土壤样品采集:在挖掘过程中,从不同深度采集土壤样品,以便后续分析。

(4)剖面观察与记录:观察土壤剖面的整体形态,记录土壤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根系等特征。

(5)样品处理与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容重、含水量、速效钾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五、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壤剖面的采集和分析方法,掌握了土壤剖面挖掘技术,了解了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使我们更加熟悉了彼此,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六、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们对土壤剖面采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1 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一、目的与意义土壤剖面是土壤内部性质的外在表现,是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现阶段的标志。

研究土壤剖面,现场观察土壤的各种形态特征,可以了解成土因素的影响和土壤特性,是土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生产实践中,在进行各种自然资源调查时,土壤条件是必不少的调查内容。

为了取得必要的土壤资料,必须首先对土壤进行现场观察。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土壤剖面的选择与挖掘1. 土壤剖面的选择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

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

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 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的点选定后,即可开始挖掘,规格一般为:1.5~2m,宽0.8~1m,深度以达到母质、母岩或地下水面。

观察面上方不要踩踏和堆土,以保持植被和枯落物的完整,观察面应向阳,丘陵山地的观察面应与坡向同向。

较平坦的地方,观察面对面应修成阶梯状。

以利于观察者上下土坑。

在山坡上挖掘剖面时,应使剖面与等高线平行(与水平面垂直)。

农田、苗圃、果园等种植园挖掘剖面时,应将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在剖面两侧,观察结束填埋土坑时,不应使土层搅乱。

剖面挖好后,应用小锄修理观察面,尽量使土壤的自然结构面表现出来,以便正确判别土壤特征。

三、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通常包括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记载、简易化验、现场讨论等。

1.观察点基本情况的记载(1)对剖面编号,可按所调查的一系列剖面顺序编号,也可自行编号。

(2)观察点要写明观察剖面的详细位置。

(3)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上标高点或海拔仪指示的高度来记载,也可根据附近已知海拔高度来估算。

(4)地形可分为大地形和小地形两种类型。

大地形指相当大面积内,某一种地形占据很大的地段,海拔高度变化可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以上。

小地形则指某一种地形面积较小,相对高差10米以下,可分为平坦(高差1米以下),较平坦(高差1-2米),起伏(高差>2米)等。

(5)坡向、坡度都根据手持罗盘仪确定,坡向均用方向角表示,方向角的读法为自南或北起读偏东或偏西若干度。

如南偏东35°应写成“南35°东”或“S35°E”,北偏西60°写成“北35°西”或“N35°W”,方向角均不超过90°。

(6)地类指土地现在的利用情况。

如林地、迹地、农田等。

(7)地面侵蚀情况:自然侵蚀主要有水蚀、风蚀、重力蚀三种。

一般主要记载水蚀情况,如遇风蚀和重力蚀则另行详细记载。

水蚀分为片地(土壤流失)和沟蚀(冲刷)两类。

侵蚀程度标准分级:①片蚀等级:无侵蚀:枯落物保留完整;轻度:枯落物部分流失;中度:A 层部分流失;强度:B层部分流失;剧烈:母质或母岩层出露。

②沟蚀等级:轻度:侵蚀沟占地面积<10%;中度:侵蚀沟占地面积10—20%;强度:侵蚀沟占地面积20—50%;剧烈:侵蚀沟占地面积>50%。

(8)地下水位可根据剖面挖掘地下水出露的深度来记载或从附近水井中观测。

(9)排灌情况:土壤排水根据地表径流、土壤透水性及土内排水情况分为:①排水不良:在土壤中地下水面接近地表,土质粘重,呈兰灰色,或具有大量锈纹锈斑。

②排水良好:水分在土壤中容易渗透,多为质地较轻的土壤。

③排水过速:在较陡斜的山坡或丘顶,水分沿地表流失,很少进入土壤中,或在某些砂土及砾质土壤中,大孔隙较多,水分一经渗入即行排出,土壤常干燥,植物因缺水面临生长不良。

土壤灌溉情况指有无灌溉条件,以及灌溉方式(沟灌、畦灌、漫灌、喷灌或滴灌)和种类(井水、河水、污水、湖水)等。

(10)土壤母质可分为①残积母质:未经搬运残留原地的母质,多分布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的顶部,风化产物磨圆度差,层次较薄,且表层细,下层粗。

②洪积母质:山洪夹带的砂石、碎屑、粘土、沿山脊的陡坡下泻到山前的平缓地带形成的洪积物,其分布与冲沟相联,多呈扇形。

③冲积母质:河流上游受雨水冲刷,其夹带的泥沙在下游沉积而成,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古河道。

④湖积母质:大湖四周湖水涨落的沉积物,沉积物在嫌气或还原条件下呈青灰色。

⑤海积母质:海水带到岸上或回移到江河岸上的沉积物。

⑥风积母质:风力般运土粒,减速时沉积形成,如沙丘、沙漠等。

⑦冰积母质:风化的母质随冰川移动,当冰川溶化后沉积形成,与冲积物不同的是卵石上有冰擦痕,多分布在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

⑧坡积母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坡积物。

多分布在坡的中下部,土层厚,无分选性。

在客土或人为堆积情况下,应注明物质种类及来源。

(11)剖面位置:可用绘制断面草图示意(12)植被情况:包括天然植被及栽培作物的主要种类,生长情况及复盖度等各项内容。

乔木树种应按各树种数量由多至少,依次记载。

自然植被总覆盖度是指所有植物的冠幅投影面积的百分数。

图1土壤剖面分层示意图(选自北林主编《土壤学》)(13)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土地经营管理、种植、耕作、灌溉、施肥、抛荒等情况。

2.土壤剖面形态的记载(1)层次深度及其代表符号: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紧密度及根系分布状况等综合表现,把土壤剖面划分成若干层(如图1),然后根据层次量出各层的厚度,从地面开始算起一直往下量,如0~5cm,5~12cm,12~38cm,38~84cm,84cm以下至110cm为母质层等,把各层厚度逐层记载下来。

当遇有上下两层综合特征的层次时,可用过渡层的符号表示,如AB、BC、C(潜育化的母质层)等。

耕作土壤层次没有代表符号,一般分为四层;耕作层(表土层或熟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半熟土层)、底土层(死土层)。

森林土壤的层次还须标明代表符号:土壤层次层次特征亚层符号层次符号枯枝落叶层分解较少的新鲜枯枝落叶层A01A0分解较多,用手易于搓碎的枯枝落叶层A02分解强烈,枯枝落叶已失去原有形态A03淋溶层(腐殖质层) 泥炭质的泥炭层A(r) 颜色较深的腐殖质聚积层A11(A1) 颜色较浅,有淋洗过程的腐殖质层A12灰化层颜色灰白不稳固的片状结构变化层A2淀积层紧实,具有柱状,棱柱状或核状结构的淀积层B1B2B母质层无明显成土过程 C字母的方式来表示区别,如:A层可细分为:Ah(自然土壤的表层腐殖质层),Ap(耕作层),Ag(潜育化A 层)、Ab 埋藏腐殖质层;E 层可细分为:Es 或A2(灰化层)、Ea(白浆层或漂洗层);B层可细分为:Bt(粘化层)、Bk(钙积层)、Bn(腐殖质淀积层)、Bin或Box(富含铁、铝氧化物的淀积层)、Bx(紧实的脆盘层)、BFe(薄铁盘层)、Bg(潜育化的)。

C层可细分为:Ca(松散的)、Cca(富含碳酸盐的)、Ccs(富含膏的)、Cg(潜育化的)、Cg(强潜育化)、Cx(紧实、致密的脆盘层)、Cm(胶结的)。

土层划分之后,采用连续读数,用钢卷尺从地表往下量取各层深度,单位为厘米,将量得的深度记入剖面记载表,并将土体构型画成剖面形态素描图。

各发生层次的形态观测与描术记载:按剖面记录表所列项目,分层进行描述与记载。

(2)颜色:颜色是最易辩别的土壤特征,也是区分土壤最明显的标志。

颜色可以反映某些土壤的肥力状况。

土壤的主要颜色为黑、红、黄、白等色。

除单色外,还有许多复色。

命名以次要颜色在前,主要颜色在后,如“红棕色”是以棕色为主,红色为次。

土壤颜色是十分复杂而多样的,绝大多数呈复合色彩,其基本色调是红、黑、白三种,其复合关系可用土壤颜色三角图式来表示。

加以每人对颜色的分辨力和理解不同,因而对土壤颜色的描述上存在的分歧也较大。

为了使土壤颜色的描述科学化(避免主观任意性),真正能反应土壤颜色的本质,目前普遍采用以门塞尔颜色系统为基础的标准色卡比色法,它包含有428个标准比色卡。

命名系统是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hue)、亮度(Value)、彩度(Chroma)来表示的。

色调:是指土壤所呈现的颜色,又叫色彩或色别,它与光的波长有关。

包括(红)、黄(Y)、绿(G)、蓝(B)、紫(P)五个主色调,还有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等五个半色调或补充色调,每一个半色调又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等级,如2.5YR、5YR、7.5YR、10YR等。

亮度:也叫色值,是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

以无彩色(Neutral color·符号N)为基准,把绝对黑作为0,绝对白作为10,分为10级,以1/、2/,3/、4/……10/表示由黑到白逐渐变亮的亮度。

彩度:指光谱色的相对纯度,又叫饱和度,即一般所理解的浓淡程度,或纯的单色光被白光“冲稀”的程度。

土壤彩度在0-8范围内按间隔一单位分级,以/1、/2、/3、/4、…/8表示,由浓到淡。

土壤颜色命名法是:颜色名称+门塞尔颜色标量,如淡棕(7.5YR5/6),暗棕(7.5YR3/4),5/6和3/4不是分数关系。

土壤颜色的比色,应在明亮光线下进行,但不宜在阳光下。

土样应是新鲜而平的自然裂面,而不是用刀削平的平面。

碎土样的颜色可能与自然土体部的颜色差别很大,湿润土壤的颜色与干燥土壤的颜色也是相同,应分别加以测定,一般应描述湿润状态下的土壤颜色。

土层若夹有斑杂的条纹或斑点,其大小多少和对比度,影响到土色时,亦应加以描述。

如根据明显度(即按土体与斑纹之间颜色的明显程度)划分为:不明显:土体与斑纹的颜色很相近,常是同一色调。

清晰即相差几个色值和彩度;明显:即不仅色值和彩度相差几个单位,而且具有不同的色调。

根据丰度即按单位面积内斑纹所占面积的百分数,可分为少即少于2%;中即2-20%;多即多于20%。

根据大小按斑块最长轴直径分为:细即﹤5mm;中即5-15mm;粗即﹥15mm。

(3)结构:结构是由土粒排列,胶结形成的各种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团聚体,观察土壤结构时可在自然湿度下,将一棒土在手掌中轻轻揉散。

然后观察其大小、形状、硬度以及表面情况等,常见的土壤结构种类可参阅表2。

但在野外条件下还是比较可行的。

鉴定者经过长期训练,也可达到基本鉴别质地类别的目的。

土壤质地的鉴别应注意“细土”部分的鉴定和描述。

土壤质量的观测和鉴别标准如下表所示。

土壤质地目、手测法标准表(根据卡琴斯基分类)鉴定质地时,应一边观察,一边手摸,以了解在自然湿度下的质地触觉。

然后和水少许,进行湿测,再按上表判定质地,定名,填入记载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