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芣苢》的文学特色,如韵律、修辞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芣苢》。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分析《芣苢》的文学特色。
(2)把握诗歌中所表现的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芣苢》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
(2)收集与《芣苢》相关的资料,如注释、译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芣苢》。
(2)了解作者杨洪基的背景及创作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杨洪基及《芣苢》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芣苢》,感受其韵律美。
(2)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芣苢》的文学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表现的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
(2)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芣苢》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芣苢》。
2. 写一篇关于《芣苢》的感悟文章。
3. 收集其他杨洪基的诗作,进行比较阅读。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思考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讨论《芣苢》的内容,以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美。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芣苢》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
《芣苢》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诗意和主题,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3)了解芣苢的植物特点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通过植物观察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自然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大自然的依赖,培养对农民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1. 《芣苢》的诗意和主题。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 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芣苢》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准备植物芣苢的实物或图片,以便进行观察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提问:你们对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有什么印象?2. 新课导入:(1)介绍《芣苢》的背景和作者。
(2)朗读《芣苢》全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文本分析:(1)逐句解析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意思。
(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特点。
(2)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芣苢的实物或图片,观察其植物特点。
(2)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实地考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6. 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强调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芣苢》。
(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 paritive Reading:(1)给学生提供其他描写农民劳动或自然景物的诗歌,如《观刈麦》、《江南春》等。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芣苢》的背景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芣苢》的作者、时代背景及作品特点。
分析《芣苢》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解读《芣苢》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芣苢》的内容和结构。
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芣苢》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
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邀请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文化背景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芣苢》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芣苢》创作时期的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分析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探讨作品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和文化资料。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邀请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第四章:文学鉴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感受《芣苢》的艺术魅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芣苢》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探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欣赏作品中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鉴赏。
邀请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或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欣赏和评价。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活动,表达对《芣苢》的理解和感受。
《芣苢》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
《芣苢》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芣苢》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 能够解读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芣苢》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写了一种纯朴的田园生活。
2. 诗歌内容分析:通过解读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美。
3. 解读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意象和修辞手法。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教材:《芣苢》诗歌文本。
2. 多媒体课件: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评论等。
3.2 教学材料1. 诗歌文本:提供《芣苢》的全文,供学生朗读和分析。
2. 注释:提供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问题:提供相关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的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欣赏的写作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提问、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
2.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诗歌背景介绍:1课时2. 朗读诗歌与解读诗句:2课时3. 讨论与分享:1课时5.2 时间安排1. 诗歌背景介绍:第1课时2. 朗读诗歌与解读诗句:第2-3课时3. 讨论与分享:第4课时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1. 诗歌背景知识:《芣苢》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芣苢》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芣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
2. 诗歌意象分析:通过对芣苢的描写,展现农村的生机与美丽。
3. 修辞手法解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4. 情感表达探讨:理解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芣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解读: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寓意和意义,分享各自的见解。
5. 总结: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进行讲解。
2.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诗句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相关内容。
2. 参考书籍:关于白居易和《芣苢》的学术论文、评论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的诗歌鉴赏网站、论坛等。
3.2 教学材料1. 打印的诗句:将《芣苢》的诗句打印出来,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2. 视频材料:关于白居易和《芣苢》的纪录片或讲座视频。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2.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芣苢》全文;(2)了解诗文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文的意义和主题;(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芣苢》的诗意和主题;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意的深入解读;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文、背景知识、修辞手法等;2. 学生准备《芣苢》全文的背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芣苢》的背景知识;(2)学生齐背《芣苢》。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意;(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进行讲解;(2)讲解诗文的意义、主题、修辞手法等;(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诗文填空练习;(2)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1)背诵《芣苢》;(2)写一篇关于《芣苢》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芣苢》为例,分析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诗文的思考和兴趣;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的意境。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意象,理解诗意;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 解读诗文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4. 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芣苢教案板书
芣苢教案板书这是芣苢教案板书,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芣苢教案板书第1篇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重章叠唱、对比及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
3、通过诗歌感知古人的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
学生回顾关于劳动的诗歌,引入《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二、新课。
(一)《芣苢》的学习教学主线:读——想象——感悟古人云: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自由朗读,描述想象的画面,并谈谈感悟。
引导性问题: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说明:(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
(个人读、齐读、二重唱式齐读)(2)适时引入材料,辅助诗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细读。
结合汉字字形,想象人们采芣苢时的动作表情,体会“掇”“捋”“袺”“襭”等动词变换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收获喜悦。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任务驱动: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作为编导,说说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导性问题:剧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设置?时间?(麦收季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雨后初晴……)地点?(苏辙家的院子,还是田间地头?)主角是谁?动作、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诗歌的主题?说明:(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
(2)立足文本,文本细读。
结合汉字字形知识,体会“赖”“替”“舞”“急”“多”等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小结。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鉴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芣苢教案板书第2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芣苢》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芣苢》。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芣苢》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深入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谈论对古诗的印象。
(2)提问:《芣苢》是什么类型的诗歌?作者是谁?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芣苢》,了解诗歌大意。
(2)布置学习任务:查找关于《芣苢》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芣苢》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芣苢》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芣苢》的感悟。
(2)组织学生朗读《芣苢》,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芣苢》。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拓展1. 比较《芣苢》与《诗经》中其他篇目的异同,探讨《芣苢》在《诗经》中的地位和价值。
2.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古代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芣苢》的主要特点和价值。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杨万里的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与诗人相遇1.导入新课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
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
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杨万里的《插秧歌》,和古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2.走近《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芣苢》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芣苢》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3. 能够分析和欣赏《芣苢》的诗歌艺术。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芣苢》的背景和意义。
2. 《芣苢》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3. 《芣苢》的诗歌艺术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1. 《芣苢》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2. 《芣苢》的诗歌艺术分析和欣赏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或教案。
2. 相关参考资料和阅读材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芣苢》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芣苢》的学习兴趣。
二、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10分钟)1. 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和结构。
2. 引导学生关注《芣苢》的语言特点,如用词、句式等。
三、诗歌艺术分析和欣赏(10分钟)1. 分析《芣苢》的诗歌艺术,如意象、情感表达等。
2. 引导学生欣赏《芣苢》的诗歌美,培养审美能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芣苢》,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2. 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芣苢》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分析和欣赏诗歌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六、深入分析诗中的意象(10分钟)1. 解读《芣苢》中出现的具体意象,如“采采芣苢”、“采采卷耳”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七、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10分钟)1. 分析《芣苢》中的主题思想,如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等。
2.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芣苢》全文。
(2)了解《芣苢》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及文学常识。
(3)分析并掌握《芣苢》的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芣苢》的思想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领会团结协作、勤劳致富的精神。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及文学常识。
(3)分析《芣苢》的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芣苢》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2)鉴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芣苢》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芣苢》,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芣苢》的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欣赏《芣苢》。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芣苢》。
2. 结合课文,分析《芣苢》的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芣苢》这首诗的背景、作者以及基本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默写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2.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2 诗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理解。
2.3 诗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3.1 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2 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4.1 讲解法:讲解诗的背景、作者、内容、意象、表达技巧等。
4.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3 默写法:要求学生默写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芣苢》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诗文:要求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5.3 讲解诗文:详细讲解诗中的字词、句式、意象、表达技巧等,解答学生的疑问。
5.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分享学习心得。
5.5 默写练习:要求学生默写诗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巩固所学知识。
5.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重点和难点。
5.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诗文,准备下一节课的讲解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默写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7.1 教材:《芣苢》及相关注释、译文。
7.2 参考资料:有关《芣苢》的背景资料、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古典诗词鉴赏技巧等。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芣苢》。
(2)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芣苢》。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1. 《芣苢》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理解《芣苢》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芣苢》的诗歌形式和韵律特点的解读。
2. 分析《芣苢》中的修辞手法。
3. 深入理解《芣苢》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芣苢》的原文、注释、译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芣苢》,了解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芣苢》的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杨万里和《芣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芣苢》,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主翻译《芣苢》,理解诗歌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芣苢》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解读《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3)深入理解《芣苢》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芣苢》。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其他描写农民劳作或大自然的诗歌,如《观刈麦》、《江南春》等,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点拨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诗歌。
二、文化常识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
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风:土风、民谣。
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
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
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表现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铺陈叙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芣苢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教案
芣苢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芣苢》的背景、文化内涵和诗意解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吟咏、朗诵等手段欣赏《芣苢》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芣苢》,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芣苢》的背景、文化内涵和诗意解释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 教学难点:通过吟咏、朗诵等手段让学生感受《芣苢》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展示《芣苢》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形式。
2.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教学道具: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材料,如音乐器材、古诗词书籍等。
4. 教学场地:选择适合进行教学的场地,如图书馆、教室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芣苢》的文化内涵和诗意解释。
2. 吟咏法:组织学生进行吟咏、朗诵等活动,让他们感受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3. 互动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感受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4.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芣苢》的背景、作者和作品概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新课学习:详细讲解《芣苢》的背景、文化内涵和诗意解释,并通过吟咏、朗诵等手段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吟咏、朗诵等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学生的表现,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吟咏、朗诵等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家长协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芣苢》的文化背景和诗意解释等。
必修语文《芣苢》教案2篇
必修语文《芣苢》教案必修语文《芣苢》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解读古文《芣苢》教学目标:1. 了解《芣苢》的作者、出处和背景;2. 掌握《芣苢》的基本意思和涵义;3. 学会分析《芣苢》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材料:《芣苢》课文;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3. 辅助教具:黑板、粉笔;4. 学生参考书籍:《古文观止》。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课文:通过展示诗词中的美丽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了解古文《芣苢》的背景。
2. 激发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芣苢?”,以引发对课文的思考。
【讲授】1. 介绍作者和作品:通过讲解《芣苢》的作者王之涣和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背景和写作目的。
2. 理解课文主旨:通过分段解读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芣苢》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3. 分析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芣苢》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4.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实践】1. 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鉴赏: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并与课文原音对比,让学生感受诗意和语音融合的美。
3. 课文赏析:讨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并结合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4. 作品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悟,创作一篇类似《芣苢》的短文或诗歌。
【总结】1. 知识回顾:通过问答和讨论,巩固学生对《芣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总结: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点评学生的表现和创作。
【拓展】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文,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文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选择合适的习题进行完成,巩固对《芣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阅读相关古文作品:选择一篇古文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芣苢》全文;(2)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并掌握《芣苢》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从文学角度欣赏和评价《芣苢》;(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芣苢》;(2)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芣苢》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文背景及作者创作风格的了解;(3)从文学角度欣赏和评价《芣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及其创作风格;(2)讲述《芣苢》的创作背景;(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芣苢》,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背景及作者创作风格;(2)分析诗中的意象、手法和艺术特色;(3)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和评价《芣苢》。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诗句,巩固诗文内容;(2)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学手法,让学生进行分析;(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2)强调背诵和文学鉴赏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芣苢》;2. 结合课下注释,复习诗文内容,巩固知识点;3. 选取一首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4.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芣苢》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芣苢》。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芣苢》;(2)理解《芣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3)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芣苢》;(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2)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芣苢》的字词释义和诗句理解;2. 诗歌的形式、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3. 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韵律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识别;2. 诗歌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芣苢》的原文及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芣苢》,了解作者背景及诗歌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芣苢》的作者杨万里及创作背景;1.2 学生齐读《芣苢》原文,感受诗歌韵律。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探究《芣苢》的字词释义和诗句理解;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芣苢》的诗歌形式、韵律和修辞手法;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4.1 学生朗读《芣苢》,体会诗歌的美感;4.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5. 拓展延伸5.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主题的理解;5.2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6.2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7.1 背诵《芣苢》;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芣苢》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点拨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诗歌。
二、文化常识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
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风:土风、民谣。
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
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
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表现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铺陈叙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以彼物比此物。
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起兴、发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了解四言诗: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
盛行于西周。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
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
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
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4.了解时代背景《周南·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
5.解题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
《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芣苢..(fú yǐ)掇.(duō)捋.(luō)袺.(jié)襭.(xié)(二)初读课文1.划分节奏,标划重音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自由朗读,感悟情感四、文本研究【思考1】感受“韵律美”(一)这首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体现的?明确①通过大量的重章叠句和回环往复,产生了明快的音乐感。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②运用了双声叠韵之手法。
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
第一句中的“采”(cǎi)和第二句中的“有”(yǒ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ō),第四句中的“捋”(luō),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思考2】感受“画面美”(一)解释下面的词语,并解释整首诗歌的意思。
①采采:茂盛的样子。
②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③有:取得,获得。
④掇: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⑤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⑥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译文: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二)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明确①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②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拾”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
③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
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
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繁复,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
【思考3】感受“艺术美”和“情感美”(一)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明确艺术特色:①运用赋的手法,铺陈造势,重章叠句;②四言句式,节奏感强;③动词细腻且富于变化。
情感: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
(二)拓展练习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问题:分析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明确艺术特色:①用词丰富,富于变化。
②四言为主,间或杂言,错落有致。
情感:写青年男女幽会,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歌颂与追求。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2.问题:分析概括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明确艺术特色:①四言句式、重章叠句,更富有韵律感。
②用词富于变化,名词、动词多样性。
情感: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思考4】对比阅读任务活动:《十亩之间》与《芣苢》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明确①呈现诗经时代女子劳动场面的窗口《芣苢》写的是周地妇女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季外出采集芣苢的场景。
芣苢,即车前子,在各地方言中又称车轮菜、车前草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可食用,实可作药,有清热、明目、止泻、祛痰之效。
整首诗直接用首句重复的手法,大量突出妇女们在采集芣苢时的动作,让人透过那些既简单又丰富且步步递进的动作,来看出劳动的紧张、热烈与心情的欣喜、欢快。
《十亩之间》妇女们的采桑劳动似将结束,在疲劳与满足之中,自有一种悠闲与宽缓的闲情。
当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后,她们以平静而满足的心情呼唤同伴回家作息。
在桑林中,她们闲闲地归还,在桑林外的田野上,她们背篓携筐,迟缓地消逝在田野的深处,留给我们后代读诗者一个闲淡的背影。
②展示女子情感世界的舞台《芣苢》在《毛诗序》中,被说成是彰显“后妃之美”的诗篇,而《诗三家义集疏》更是讲出一个血肉丰满、情感充溢的爱情故事。
《十亩之间》显现的是一种夫唱妇随、夫妇偕隐的幸福爱情世界。
清代文学家方玉润认为,《十亩之间》其实是一首隐者之歌,是隐者携带家眷隐于桑林,其妻与“妇女之勤于蚕事者相为邻里,然后能妥其家室,以成一代淳风” 。
③省略与留白的典范《芣苢》一诗,省略了时间、地点、人物,甚至省略了劳动者除了手之外的其他部分,而只突出了采集劳动中手的丰富动作,但就是这一系列丰富、准确、互为关联的动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诗经时代的劳动场景,同时把我们的思绪自由地引向了奇妙之境。
《十亩之间》虽有人物,但没有明显的动作,没有具体的活动,只突出了一种宽闲而迟缓的情状,以及一种归还家园的向往与抒情。
但就这寥寥四句虽无关具体的哼唱,却勾画出一个阔大的情感的存在,两情相悦者在其间自有天地,得大欢喜。
【思考5】《芣苢》运用了赋的手法,除改换了六个动词外,其他字词和句子全部相同。
这样处理诗歌是否太单调了?是否影响了主题的表达?袁枚曾经说:“均非后人所当效法。
”你同意袁枚的观点吗?明确观点一:不赞成。
《芣苢》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
观点二:赞成。
《芣苢》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唱,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这种至为简单的歌谣,难免显得简单重复,缺少诗歌应有的韵味,不值得后人效法。
五、技巧点拨—如何读懂《诗经》的作品【任务引导】《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要想真正读懂《诗经》中的作品,既要对其艺术特色有准确的把握,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艺术特色①内容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对客观事物有充分认识;掌握了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
②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或杂言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③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