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合集下载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定位功能及按摩方法
阳池穴,又称胃俞穴,是人体背部的一个穴位,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
方隆凸的凹陷处。

阳池穴的定位:阳池穴位于人体背部,具体位置为第7胸椎棘突下方,其凹陷处。

找到该穴位的方法是从颈部的第七颈椎棘突,沿着肩胛骨内侧
的骨缘下滑至第七胸椎棘突,再从该点向下找约1寸的距离即可找到阳池穴。

阳池穴的功能:阳池穴是胃经的经穴,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摩阳池穴可以改善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缓解胃部疼痛和胃酸
反流等症状。

此外,阳池穴还具有疏肝和胃经气血的作用,可以帮助舒缓
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按摩阳池穴的方法:按摩阳池穴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来实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方法:
1.双手自然垂放,在阳池穴位置上交叠,指尖自然弯曲。

2.用中指按压阳池穴,以适中的力度,按压时间约为1-2分钟。

可以
采用适当的旋转按摩,来增加刺激穴位的效果。

3.按摩时可采用深呼吸,放松身体,帮助缓解胃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4.每天按摩1-2次,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频率,可获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总结:阳池穴位于人体背部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按摩阳池穴可以缓
解胃肠功能不良、胃部疼痛等症状。

按摩时可用指尖适度按压穴位,采用
旋转按摩可增加刺激效果。

每天按摩1-2次,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频率,可
获得良好的按摩效果。

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按摩方法。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一、引言神阙,也被称为重要的穴位之一,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

神阙位于人体背部,具有重要的功能主治作用。

本文将介绍神阙的正确位置和功能主治。

二、神阙的正确位置神阙穴位位于人体背部,具体的位置为: - 位于背部正中线上; - 第7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 - 脊柱两旁的两条肌肉之间。

三、神阙的功能主治神阙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舒缓疲劳神阙的刺激可以有效地缓解人体疲劳,改善身体状况。

对于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后的人群来说,刺激神阙可以帮助身体放松,恢复精力。

2. 缓解背部疼痛神阙穴位的刺激对于背部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因长时间坐姿、劳动等引起的背部疼痛,可以通过按摩神阙来减轻疼痛感。

3. 改善睡眠质量神阙的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的松弛和睡眠,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人来说,按摩神阙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缓解压力神阙的刺激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对于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的人来说,按摩神阙可以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感。

5. 增强免疫力神阙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对于经常感冒、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刺激神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刺激神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确保找准位置。

按摩神阙时,需要准确找到神阙的位置,避免误刺激其他穴位。

2.运用适当的力度。

按摩神阙时,需要运用适当的力度,过重或过轻的刺激都可能产生不良效果。

3.注意卫生。

进行神阙按摩前,需要清洁双手,确保按摩过程的卫生。

4.避免长时间按摩。

神阙按摩一般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对穴位产生过度刺激。

5.对于身体不适者慎用。

某些身体状况不适合按摩神阙,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应慎重选择是否进行神阙按摩。

五、结论神阙位于人体背部,具有舒缓疲劳、缓解背部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功能主治作用。

在进行神阙按摩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文章目录*一、后背什么穴位可按摩1.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2. 背部按摩有什么好处3. 后背按摩有哪些手法*二、后背上按摩穴位要注意什么*三、后背上按摩穴位有何禁忌后背什么穴位可按摩1、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1.1、肩井穴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1.2、肩贞穴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1.3、肩中俞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

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1.4、三焦俞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

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5、风门穴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

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

1.6、心俞穴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

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

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

1.7、肺俞穴该穴位位于人体第三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开1.5寸位置。

如果肺俞穴有隆起的情况,多为胸中有肺热、且伴随呼吸道疾病镜框。

经常按摩肺俞穴能够缓解皮肤肿痛、气喘咳嗽等病症。

1.8、小肠俞小肠俞位于人体第一节骶椎棘突下方,旁侧1.5寸位置。

小肠俞如果出现气泡转动感,一般为女性子宫下垂的表现。

而有椭圆形结节,则多半为头晕、颈部疾病的前兆。

2、背部按摩有什么好处按摩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时还有主治心脏。

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按摩下背部时,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按摩背的侧部,可以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尽量挺胸,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中医按摩养生背部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按摩养生背部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按摩养生背部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背部是人体经络的重要部位之一,通过按摩背部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运行以及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中医按摩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的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按摩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理经络,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一、按摩背部穴位的作用背部穴位按摩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及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按摩能够刺激身体的敏感神经末梢,增进正常的血液循环,帮助流通气血。

穴位按摩还可以调理经络,疏通经脉,平衡阴阳,使得气血畅通,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背部穴位按摩还能够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疲劳。

在现代高强度工作生活节奏中,背部肌肉常处于紧张状态,按摩能够有效缓解舒张肌肉,帮助肌肉得到放松,减轻疲劳感。

二、常用的背部穴位按摩方法1. 腰阳关穴:位于脊柱两侧第4腰椎棘突下1.5寸处。

按摩该穴位可以舒缓肠胃气滞、腰腿酸软的症状,并能够调节肾气,促进腰腿的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合力,轻轻按摩该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

2. 膈俞穴:位于脊柱两侧第7胸椎棘突下方。

按摩该穴位可以舒缓气郁胸闷、胃脘胀满的症状,并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合力,以适当的力度按摩该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

3. 脊中穴:位于脊柱两侧第3腰椎棘突下方。

按摩该穴位可以舒缓腰膝酸软、尿频尿急的症状,并能够调节肾气,促进腰腿的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合力,以适当的力度按摩该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

4. 太溪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小腿抬起时,足踝关节内侧凹陷处。

按摩该穴位可以舒缓腰腿酸软、足踝水肿的症状,并能够调节肝气,促进腰腿的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适当力度按摩该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

三、按摩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背部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按摩要适度,不可过度用力。

按摩力度过大可能会引发疼痛或受伤,应根据自身感受调整按摩的力度。

背部下肢穴位_198

背部下肢穴位_198
腰背部穴位
(1)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 腑,增元气,
(2)大椎: 作用:清热解表, 通经活络。
(3)肩井穴:
位置: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 作用:发汗解表。
(4)风门穴: 位置:第二胸椎旁开1.5寸。 作用:止咳平喘。 (5)肺俞穴: 位置:三胸椎旁开1.5寸。 作用:止咳嗽,调肺气
(4)委中穴: 位置:腘横纹中点 作用:治腰腿痛
(5)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 陷处第2、3趾趾缝纹 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三分之一处。 作用:引火归元,退 虚热
(6)脾俞穴: 位置:11胸椎旁开1.5寸。 作用:健脾胃助运化。
(8)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与龟尾成一 (7)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旁开1.5寸。 作用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直线。 作用:温阳止泻,泄热通便。
(9)龟尾: 位置位
(1)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 作用:多用于消化道疾病。 (2)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上3寸 作用:通血脉,活经络, 健脾助运化。 (3)丰隆穴: 位置:外踝到外膝眼正好 是十六寸,外踝与外膝眼 两个连线的中点 作用:和胃气,化痰湿

(整理)第一节背部穴位

(整理)第一节背部穴位

第一节背部穴位腰背部所有穴位: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大椎穴位置: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处而得名。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为人体阳经之汇所有阳经在这里交汇的一大要穴。

穴位名解(1)大椎。

大,多也。

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2)百劳。

百,数量词,多之意。

劳,劳作也。

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汇聚而成。

理同大椎名解。

大椎穴(3)上杼。

上,上行也。

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

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

理同大椎名解。

(4)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阳危诸证。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调理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第四节 腰背部穴位

第四节 腰背部穴位
大椎
【位置】第一胸椎棘突上 方。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或 按,称揉大椎、按大椎。 【次数】揉或按1-5分钟。 【功用】清热解表。 【主治】外感发热、项强、 咳嗽、咽痛。
【应用】揉大椎有清热解表的作用,主要 用于感冒、发热、项强等症。此外用提捏 法,以屈曲的食、中两指蘸清水在穴位上 提捏,至局部皮下出现轻度淤血为止,对 百日咳和多种干咳均有一定的疗效。
本法操作时旁及足太阳膀胱经脉,临床应用时可根 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能加疗 效。
(2)推脊柱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河水、退六 腑、推涌泉等合用。
注意事项:捏脊法有较强的补益作用,能助阳生热, 所以对有些疾病应慎用,如:急性热病、某些严重的 心、肝、肾脏疾病等。
(九)七节骨(七节)
(十一)八髎
【位置】骶骨第一、二、 三、四对骶后孔处。 【操作方法】用手掌面 擦至局部发热,称擦八 髎。 【次数】擦至局部发热。 【功用】温补下焦、回 阳止泻。
【主治】腹泻、脱肛、遗尿、尿频、疝气、腹 痛、腰痛。 【应用】擦八髎常与按揉百会、补脾经、补大 肠、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疝气、 腹痛、遗尿等症效果较好。
【应用】
(1)脊柱穴属督脉经,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 统摄真元。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 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得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 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 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 性疾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不仅 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胃 肠病、月经不调等病症。
(十二)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操作】用指端揉或按。 【次数】1-3分钟。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腰痛,泄泻,尿频,遗尿。 【临床应用】补肾要穴。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背部按摩手法有哪些?上班族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颈背部常出现问题,这时候就求助中医按摩。

须知道,背部有很多穴位,学会正确的按摩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解决病痛。

按摩四个穴位解决背部疼痛1、按揉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按揉肩贞穴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以上背部按摩需要别人来帮助按摩,有种按摩手法自己也可以做哦。

自己按摩:背蹭门框法在中医看来,人的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其上分布着一些重要穴位,当相应内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这些穴位表现出来。

如果能在身体没有感觉痛时就按压穴位,将有保健之效。

由于针灸理论中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说法,所以,人们可以不知穴位的确切位置,只要按压经脉大概位置就可以了。

因此,作为日常保健,建议可以试试背蹭门框法。

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

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并连续几天在此处由轻到重地按压。

在脊柱两旁各1.5和3寸处重复上述动作。

只要持之以恒,就将体现出一定的保健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最好改用手按压;如压痛点长时间不消失,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第一节 背部穴位

第一节 背部穴位

第一节背部穴位腰背部所有穴位: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大椎穴位置:穴在第七颈椎棘突起最高最处而得名。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为人体阳经之汇所有阳经在这里交汇的一大要穴。

穴位名解(1)大椎。

大,多也。

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2)百劳。

百,数量词,多之意。

劳,劳作也。

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汇聚而成。

理同大椎名解。

大椎穴(3)上杼。

上,上行也。

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

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

理同大椎名解。

(4)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阳危诸证。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调理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人体背部经脉穴位

人体背部经脉穴位

人体背部经脉穴位【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宽胸理气,清热利湿,健脾调中。

【主治】:①急性胃疼。

②黄疸。

③胸胁胀痛,咳嗽,背痛。

灵台【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①急性胃疼。

②疔疮。

③咳嗽,脊背强痛。

神道【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养心安神,熄风止痉,清热通络。

【主治】:①心悸,心痛,失眠,健忘。

②咳嗽,噎膈。

③脊背强痛。

身柱【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祛风退热,宣肺止咳,宁心镇痉。

【主治】:①咳嗽,气喘。

②癫痫。

③脊背强痛。

陶道【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宣肺解表,熄风止痉,镇惊安神。

【主治】:①热病,疟疾。

②头痛,脊强。

【类别】: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大椎【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主治】:①热病,疟疾,骨蒸盗汗。

②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③癫痫。

④咳喘。

【类别】:督脉、手、足三阳脉交会穴哑门【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二颈椎棘突下缘【作用】:熄风止痉,通络开窍,疏风活络。

【主治】:①情志变化引起的精神障碍、乏力。

②聋哑。

③中风,舌强不语,暴瘖。

④癫狂痫。

⑤后头痛,项强。

⑥鼻衄。

【类别】:督脉与阳维交会穴风府【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作用】:疏散风邪,清心开窍,通利机关。

【主治】:①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

②颈痛项强,眩晕,咽痛。

【类别】: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脑户【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作用】:散风清热,开窍止痉。

【主治】:①头晕,项强。

②癫痫。

【类别】: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强间【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作用】:散风通络,宁心安神。

人体背部穴位的认识及背部疏通按摩的重要性

人体背部穴位的认识及背部疏通按摩的重要性

背部穴位的认识及背部按摩的重要性第一节背部认知背部图背部反射区背部反射区对应的三焦(1)上焦不通1)对面部的影响:心理压力过大,心火过重会引起发际线暗疮,太阳穴长斑,皮肤晦暗,无光泽,粗糙,眼尾长斑。

肺热重会引起额头、下巴暗疮,皮肤干燥脱皮。

2)对身体的影响:心肺功能失调会引起口干咽苦,口腔炎、鼻炎、咽喉炎、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全身发热、烦躁不安。

(2)中焦不通1)对面部的影响:肠胃脾不调,虚弱会引起鼻子长斑,下巴长斑、暗疮,额头、嘴周长暗疮。

肝气不足,肝气郁结会引起眼睛四周长斑,面颊长斑,肝功能失调会引起皮肤发黄。

2)对身体的影响:肠胃、脾、肝功能失调会引起贫血、消化不良,胃痛、便秘、舌根痛、腹胀、厌食、全身疲倦无力、急慢性肠炎。

(3)下焦不通1)对面部的影响:妇科疾病会导致发际线斑点、额头斑点,女性荷尔蒙不平衡、人流、子宫疾病、卵巢疾病会引起眼皮斑点,肾功能不足会引起肤色黑黄、松弛、干燥、粗糙、皱纹、额头斑点、眼周斑点。

背部按摩的重要性背部能量疏通人体背部是人体经络最集中的地方,人体五脏六腑之系以及其俞穴和主一身阳气的督脉,贯穿全身的膀胱经均在于背,背部按摩提升人体自身机能,使气血运行通畅,有效排除体内的毒素。

使身体三焦之气运行畅通,元气和水液运行畅通,脏腑组织机能的提升,达到阴阳协调,而百病不生。

背部脊椎的疏通的重要性脊椎是全身的中轴枢纽,内涵督脉、总督诸阳经,脊椎、督脉病变也会涉及到五脏六腑。

第二节背部穴位2、胸椎1)胸椎1T供应部位:手臂以下部位、食道、气管;神经受压后果:支气管性气喘、咳嗽、呼吸不顺、手腕疼痛2)胸椎2T供应部位:心脏、包括冠状动脉及瓣膜;神经受压后果:功能性心疾、胸痛3)胸椎3T供应部位:肺、气管、胸膜;神经受压后果:支气管炎、肺炎、肺充血(胸膜炎)、流行性感冒4)胸椎4T供应部位:胆囊、胆管;神经受压后果:胆囊疾病、带状疹、黄疸5)胸椎5T供应部位:肝、太阳神经丛、血液;神经受压后果:肝疾、发热、低血压、贫血、循环不良、关节炎6)胸椎6T供应部位:胃;神经受压后果:神经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灼热胸椎7)胸椎7T供应部位:胰脏、十二指肠;神经受压后果:糖尿病、胃炎8)胸椎8T供应部位:脾;神经受压后果:抵抗力减低9)胸椎9T供应部位:肾上腺;神经受压后果:过敏症、荨麻疹10)胸椎10T供应部位:肾;神经受压后果:肾病、倦怠、肾盂炎、肾炎11)胸椎11T供应部位:肾、输尿管;神经受压后果:痤疮、小丘疹、疖等皮肤病湿疹12)胸椎12T供应部位:小肠、淋巴系统、输精管;神经受压后果:风湿痛、气痛、不孕症3、腰椎1)腰椎1L供应部位:大肠、腹股沟;神经受压后果:便秘、结肠、痢疾、腹泻、疝气2)腰椎2L供应部位:盲肠、腹部、大腿;神经受压后果:盲肠炎、痛性痉挛、呼吸困难、静脉曲张3)腰椎3L供应部位:生殖器官、子宫、膀胱、膝;神经受压后果:膀胱病、月经不调、小产、膝痛4)腰椎4L供应部位:前列腺、腰部肌肉坐骨神经;神经受压后果:坐骨神经痛、腰痛、排尿困难、频尿5)腰椎5L供应部位:小腿、踝、脚;神经受压后果:腿部血液循环不良、腿无力、足踝肿痛4、骶骨荐椎S1~S5供应部位:骨盘、臀部、摄护腺;神经受压后果:荐骼关节病变、脊椎弯曲尾骨Co4供应部位:直肠、肛门;神经受压后果:痔疮、搔痒症、尾骨疼痛分享:多数人脊椎都有弯曲不正,平常生活上累积的习惯造成,像翘二郎腿,没事滚滚背可以帮助矫正,记得地上要铺垫子以免伤到,别在沙发或弹簧床上滚。

人体穴位图背部

人体穴位图背部

人体穴位图背部
以下是人体背部的一些重要穴位:
1. 大椎穴(GV14):位于颈椎第7椎骨棘突下凹陷处。

有舒肝理气,开窍醒脑的作用。

2. 风池穴 (GB20):位于颈椎大椎穴下方两侧,约在头颈交界处。

有舒肝解郁、消除头痛、眩晕的作用。

3. 膀胱经穴 (BL23):位于脊柱两侧第2、3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强肾壮阳的作用。

4. 肾俞穴 (BL23):位于腰椎第2椎骨棘突下凹陷处。

对肾脏有保健作用。

5. 大肠俞穴 (BL25):位于脊柱两侧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

6. 三焦俞穴 (BL22):位于脊柱两侧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有健脾益气、调理内分泌的作用。

请注意,这里列举的穴位仅供参考,使用中应谨慎,并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或指导。

背部的经络穴位

背部的经络穴位

背部的经络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

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

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

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

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

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

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穴位的作用。

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

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

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

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

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

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引言在中医学中,穴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其中,八髎穴是一种常用的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八髎穴的临床价值。

八髎穴的定位八髎穴位于人体背部,具体位置为腰椎的两侧,即脊柱旁肌肉的两侧凹陷处。

具体而言,从第一腰椎开始,向下数第三个椎间隙,即可找到八髎穴的位置。

在按摩或针灸治疗中,通常需要按压或刺激此穴位。

八髎穴的主要作用八髎穴被认为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活络通络:按摩或针灸八髎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活络筋脉,消除气血淤滞,达到通络的效果。

2.祛风除湿:八髎穴被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阳气升发,祛除体内风寒湿邪,缓解疼痛。

3.活血化瘀:按摩或针灸八髎穴有助于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减轻疼痛。

4.调理脏腑:八髎穴对脏腑功能具有调理作用,可以促进肝胆气机的畅通,缓解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八髎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其主要应用:1.治疗腰痛: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缓解因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

此外,对于腰椎关节病变引起的腰痛,也可以借助八髎穴来缓解疼痛。

2.缓解肩颈痛:八髎穴对于因颈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肩颈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肩颈疼痛。

3.改善失眠:八髎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

通过对八髎穴的刺激,可以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舒缓经期不适: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痛经等经期不适症状。

通过活络经脉,调理生殖系统,可以缓解疼痛,平衡经血。

5.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八髎穴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6.缓解痔疮:针灸八髎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疼痛。

此外,对于慢性痔疮,也可以在八髎穴周围进行穴位贴敷,以起到缓解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分布和作用背部穴位在中医理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督脉穴位、膀胱经穴位、华佗夹脊穴、膏肓俞、魄户穴和神堂穴等。

了解这些穴位的分布和作用,有助于提高按摩、针灸等理疗手段的疗效,促进身体健康。

督脉穴位督脉是人体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胞宫,沿着脊柱向上走行,最终到达脑部。

督脉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百会、神庭、风府、大椎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在按摩、艾灸等理疗方式中,常利用督脉穴位来调和气血,温煦脏腑。

膀胱经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从头到脚贯穿身体,其上分布着诸多穴位。

在背部,膀胱经主要沿着脊柱两侧走行,其上的穴位如肺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具有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

同时,膀胱经还主司人体之阳气,按摩、艾灸膀胱经穴位可调和阴阳平衡。

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是位于脊柱两侧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脏腑、平衡气血的作用。

华佗夹脊穴对于改善各种脊柱病变、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内科杂症有显著效果。

在背部,华佗夹脊穴位于膀胱经和督脉之间,对于缓解背部疼痛、改善循环不畅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膏肓俞膏肓俞是位于背部的一组穴位,具有调理免疫系统、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

膏肓俞对于改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症状有良好效果,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在临床理疗中,膏肓俞常常用于治疗久病体虚、气喘吁吁、神经衰弱等症状。

魄户穴魄户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调理肺脏的重要穴位。

魄户穴具有宣肺平喘、滋阴养肺的功能,对于改善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同时,魄户穴还能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入能力,提高肺功能。

在临床理疗中,魄户穴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

神堂穴神堂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神堂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能,对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同时,神堂穴还能改善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在临床理疗中,神堂穴常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等脾胃相关的病症。

极泉穴的位置功能主治

极泉穴的位置功能主治

极泉穴的位置功能主治1. 极泉穴的位置极泉穴是人体中的一处穴位,位于身体背部以及足心的特定位置。

具体来说:•背部位置:极泉穴位于人体背部,与第7颈椎椎体正下方的背阔肌的凹陷处。

•足底位置:在足底,位于第1、2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2. 极泉穴的功能极泉穴是人体中的一处重要穴位,具有多种功能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舒筋活血极泉穴是筋经交会之处,按摩极泉穴能够舒筋活血,促进经络气血的循环,缓解筋骨疼痛,增强肌肉的灵活性。

2.2. 清热解毒极泉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减轻炎症反应,加速伤口愈合,有助于治疗局部热毒引起的疾病。

2.3. 调节阳气极泉穴是阳刺激经络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极泉穴可以调节人体阳气的运行,增强阳气的功能,对阳气虚弱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4. 缓解疲劳极泉穴位于背部,按摩极泉穴可以缓解肩颈背部的疲劳和紧张感,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 极泉穴的主治极泉穴具有多种主治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和缓解以下疾病和症状:3.1. 肩颈疼痛极泉穴位于背部,按摩极泉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特别是因为肌肉疲劳或劳累引起的肩颈部不适。

3.2. 腰背疼痛极泉穴位于背部,按摩极泉穴可以缓解腰背疼痛,特别是因为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

3.3. 颈椎病极泉穴位于背部,按摩极泉穴可以改善颈椎病的症状,缓解颈椎疼痛、颈肩部僵硬等不适感。

3.4. 失眠极泉穴位于足底,按摩极泉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舒缓身心,有助于缓解失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3.5. 湿疹极泉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按摩极泉穴可以改善湿疹的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

3.6. 疲劳缓解极泉穴位于背部,按摩极泉穴可以缓解疲劳感,提高精神状态,改善身体的免疫能力。

3.7. 养生保健按摩极泉穴可以促进全身经络气血的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对于养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极泉穴的位置、功能和主治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背部经络穴位

背部经络穴位

背部经络穴位关于《背部经络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应当对按摩穴位不容易觉得到生疏,中医药学上医治许多病症的情况下,全是采用的按摩穴位的方法。

穴道关键就是指每一根经脉相互连接的地区,因此在将来很多遍布的地区也是有穴道很多遍布。

人的身上就会有许多经脉遍布,因此背上的穴位也是十分多的。

下边就一起来看一看身上经穴的遍布部位。

1、背部的经脉名字及部位十二经脉对称性的遍布于身体的两边,各自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里侧或两侧,每一经络各自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而,十二经脉中每一经络的名字,包含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一部分。

手进行于上肢,足进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里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两侧,属腑。

在其中腰背部共2条经和5条脉,督脉坐落于后正中心线,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心线1.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属,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心线3寸,沿锁骨内侧线下滑。

2、背部经络疏通的益处背部经络疏通是一种健康保健性的医治,关键适用感染医治、背部疾病治疗等,根据背部经络疏通能医治许多病症。

应用该项医治益处也是许多的,病人做此医治多是拔火罐医治,医治时根据背部的穴位刺激性,应用身上的经脉所有开启,就会有输通的作用。

背部正中间的脊柱是督脉的循行线,它省长一身之阳经,有统领、调整、联系其他阳经的功效,影响力十分关键。

而脊柱两边的膀胱经又全线贯通浑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是有相对的反映点,五脏六腑功能产生的生理性转变,都可以在背部俞穴上反映出去。

假如常常在背部正中间或两边拔火罐。

这类独有的刺激性,不但有益于迅速经络疏通、均衡阳阴,并且能调整五脏六腑,推动血液循环系统,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传输功效提高内分泌作用,激话细胞免疫,提升本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性工作能力,降低病症的产生。

由此可见,背部拔罐好处多多的,爱好拔火罐的盆友,何不在背部拔火罐。

拔火罐背部经络疏通的益处有什么呢?可医治疾患也可预防传染病,拔火罐是中医学里很經典的治疗方式,大部分人都开展应用。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后背上有什么穴位1. 八髎穴是后背上的穴位2. 肩中俞是后背上的穴位3. 三焦俞是后背上的穴位4. 风门穴是后背上的穴位5. 心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6. 胆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7. 膏肓穴是后背上的穴位*二、穴位按摩要注意什么*三、如何正确找到穴位1. 先搞懂中医所说的“寸”2. 利用按压的感觉来找穴位3. 利用特殊姿势定位置4. 通过体表的标准找穴位后背上有什么穴位1、八髎穴是后背上的穴位位置:骶椎。

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2、肩中俞是后背上的穴位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

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3、三焦俞是后背上的穴位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

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风门穴是后背上的穴位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

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

5、心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

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

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

6、胆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胆俞穴其位于人体第十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1.5寸位置处。

胆俞穴有疼痛感多为黄疸病病症反应,其也多为下肢麻木反射区域。

7、膏肓穴是后背上的穴位膏肓穴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节胸椎椎突下侧,大椎侧3寸左右。

膏肓穴主治人体肩膀僵硬、酸软等症状,长期按摩能够缓解肩颈肿痛等症状。

穴位按摩要注意什么1、对重、危、急病患者,不宜单用穴位按摩,应送医院综合治疗。

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

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

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说起背部按摩穴位,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一种只有成年人才适合的按摩方法,诸不知儿童一样可以采用背部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治疗一些疾病,比如说按摩儿童脊椎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食积、呕吐便秘等问题,因此各位宝妈如果说害怕孩子吃药打针对身体不好的,不放了解一下儿童背面穴位按摩。

具体作用和按摩穴位如下:★脊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从尾椎骨捏到颈椎为补法,从颈椎向下捏到尾椎穴为清法,每天可捏一到两次,每次捏5~10遍。

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推七节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

用拇指着力,自下而上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

各100~300遍。

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若与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症。

★揉尾尖(龟尾)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缘。

每天一至两次,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

龟尾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

多揉尾尖(龟尾)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揉大椎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每天用中指或食指或拇指揉30~50遍。

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发热、项强。

此外,用拇食指或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此穴位上作拧法至皮肤轻度充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大椎穴为人体气血的总开关,每天揉一次如同打开气血的总阀门。

综上所述相信您对于儿童背面穴位按摩的作用已经非常了解了,不过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因为需要精准的找准穴位才可以起到效果,因此并不建议各位宝妈宝爸在家自己做,最好是可以找专业的中医推拿师来进行推拿按摩,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它原本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1.夹脊穴:位于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
0.5寸,一侧17个穴位,左右两侧共34穴
作用:舒筋活络,调理气血
2.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
作用:改善头颈疼痛,神疲乏力,感冒,落枕,颈椎病
3.肩颈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作用:开窍通经,理气活络,振奋阳气。

用于头颈疼痛,肩背疼痛,麻木,上臂抬举困难,高血压,感冒,风湿病,颈椎病。

4.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的中点凹限处
作用:颈项,肩背及上肢的疼痛,麻木,肩背风湿症,外感风寒等病症5.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
作用:补肾壮阳,强壮腰脊。

改善肾虚腰痛,阳痿,闭经,尿频,腹泻,神经衰弱等病症
6.腰眼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作用:强腰健肾,养阴润肺
7.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用于咳嗽气喘,感冒,风寒,盗汗,背痛,宣肺理气,平喘止咳8.心俞穴:第五胸椎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

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失眠,背痛等
9.肝俞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疏肝利胆,宽胸和胃,清头明目,理气通经。

用于情志不畅,胸肋胀闷,头晕眼花,烦燥易怒,肝气郁结,黄疸,脊背痛等
10.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健脾化湿,和胃止泻。

用于消化不良,溃疡病,糖尿病,呕吐,泄泻,乏力,脾胃虚
11.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

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月经不调,神经衰弱,不孕,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