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课件: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课件:宏观经济政策
作简单分析。
【引入案例】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一、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含义和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
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 策目标。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 中有意识的干预。政府总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一定 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 策目标。而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宏观经济政策 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
总水平的稳定。
•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 (4)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5)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 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个层次。中间目标又包
括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并且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又是宏观经济领域,因此,货币政策的目 标应该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决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 点和归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简称为货币政策目标,也与宏观经济 政策的目标相一致,由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 衡四个目标构成。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概述
•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 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二、财政政策的手段
• 财政政策的手段是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 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财政支出、公债和政 府预算。

《宏经经济政策》课件

《宏经经济政策》课件

0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影响 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水平的经济
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 障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 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手段
存款准备金率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改 革市场机制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02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 和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 。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 持物价稳定和平衡国际收 支等。
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包括税收、 政府支出、国债和预算等 。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 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 平衡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
01
02
03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 收和支出等手段来调节经 济活动的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 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等 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 策。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 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 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 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与案例
中国的“一揽子计划”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 经济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 和区域政策的协调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欧盟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欧盟成员国之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等,以促 进欧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编辑ppt
6
政府预算平衡
• 政府预算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年度预算的收入等于年度预 算的支出。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正时, 政府预算盈余;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负时, 政府预算赤字。
编辑ppt
7
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 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 自动的财政政策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编辑ppt
48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
编辑ppt
49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编辑ppt
50

编辑ppt
51

编辑ppt
52
中间区域

编辑ppt
53
中间区域

编辑ppt
54
中间区域

编辑ppt
55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编辑ppt
政策组合(一)
56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编辑ppt
43

编辑ppt
44

编辑ppt
45

编辑ppt
46

编辑ppt
47
古典情况
• 古典情况也被称做货币主义特例(monetarist case)。 与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正好相反,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 政策有很好的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认为财政政策缺乏 稳定经济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货币主义者的下 述两个假设: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大。
• 在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政策工具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 货币政策。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供给构成
M0:流通中现钞 狭义货币供给(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给(M2):M1+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央行与商业银行
央行 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 管理商业银行 代理中央政府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 通过创造存款过程影响货币供给量 负债业务:吸纳存款 资产业务:发放货款,投资购买债券 中间业务:代客结算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TR)
萧条期 Y↓→失业率↑→TR↑ 繁荣期 Y↑→失业率↓→TR↓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期 Y↓→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 繁荣期 Y↑→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
10.2.5 财政政策的特点
优点
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 在调节公平分配、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效果明显
10.2 财政政策
10.2.1财政政策的定义 10.2.2财政政策工具 10.2.3财政政策的运用 10.2.4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10.2.5财政政策的特点
10.3 货币政策
10.3.1货币政策的定义 10.3.2货币基本知识简介 10.3.3货币政策工具 10.3.4货币政策的运用 10.3.5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10.4 相机抉择 复习与测试
教材P218~219 练习题
10.1.1 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
是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的总体经济目标对经济 干预所采取的经济手段和经济措施的总称。
10.1.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充分就业 教材P196 ➢ 稳定物价 ➢ 经济持续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课件

M=2200。若政府投资增加100亿元,分别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IS-
LM模型计算该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并比较它们的差别。
解:
(1)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计算
政府购买乘数为KG=1/(1-b)=5,若政府投资增加100亿元,则产出效应为
100×5=500亿元。
(2)用IS-LM模型计算
政府投资增加前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分别为:
使用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减税(免税、退税、降低税率)。 增加政府开支(增加公共品购买,提高转移支付水平)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增税 减少政府开支
张忠根制作
Chapter10 12
10.2.4 财政政策的调控效应
Macro-econ.1 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为C=1000+0.8Y,I=2000-10r,L=0.3Y-5r,
张忠根制作
Chapter10 9
10.2.2 自动稳定器
Macro-economics
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减 少各种干扰因素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 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 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张忠根制作
Chapter10 10
Macro-economics
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符合救 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它福利开支相应增加, 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的下降。反 之,则反是。
张忠根制作
Chapter10 11
10.2.3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Macro-economics
又叫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指政府 为了达到预定的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而采取的变动政府 税收和开支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PPT22页).pptx

宏观经济政策(PPT22页).pptx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2时39分52秒下午2时39分14:39:5220.8.8
谢谢观看
来怎样的影响? ---中央银行是通过什么工具来改变货
币供给量从而调节经济活动的?
分析框架:货币政策的原理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 币与金 融体系
一、货币与金融体系
(一)中央银行 --用以监督银行体系并控制
经济中货币量的机构 基本特点: 1、不以赢利为目的 2、不从事商业银行和其他金
具体工具: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转移支付。
关于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的评论
判断: 1、既然内在稳定能够自动对经济进行调
节,就不需要政策有意识的运用财政政 策来调节经济。 2、内在稳定器能够自动的消除通货膨胀。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研究问题: -----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是由谁决定
的? ---当货币量发生改变时对经济活动带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来压抑总需求,以 实现物价稳定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包括减少政府支出 与增税。
二.内在稳定器
1、什么是内在稳定器? 2、内在稳定器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为什么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转 移支付能起到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
3、如何认识内在稳定器的任用?
二.内在稳定器
指政府没有作出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 决策情况下,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特 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 制,称为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经济周期。其他目标有:快速 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均等、最大的经济福利。这些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重迭着,有的彼此对抗,有的则互为补充。 为了避免应付多目标的复杂性,通常只把经济活动在充分 就业水平上的稳定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
编辑ppt
11
(二)财政政策手段
• 收入政策手段:改变税率、公债制度;
• 第二个阶段: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经济的运行完 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立法手段 来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
• 第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开始的现代市场经济 阶段。这时,国家已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的职能已经渗透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内部。政府的职能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参入微观经济活动;二是调控宏观经 济活动;三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14
第二个模型:
• 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的模型。
税收净额 税收总额 政府转移支付, 即:T TD R
CS T Y CI G
Y 1 (a bT bR I G)
1b
从上式可以看出: 1 G b R
1b
1b
这是因为: 政府购买全部变成总支出,
而转移支付只有一部分变成消费支出, 另一部分
• 货币政策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 定、经济增长,它主要是通过对总需求 从而对货币收入水平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编辑ppt
27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 1、货币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 2、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传统的观点认为:
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是负向的:
低失业伴随伴而
• 支出政策手段: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 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是保持经济稳定,避免经 济波动对社会发展造成负 面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 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 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平衡供需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节总 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供求 关系,保持市场稳定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关税壁垒
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措 施,如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壁 垒等。
05
宏观经济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 大调控工具,二者的协调配合对于稳 定经济、促进增长至关重要。
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政策应加大支出 ,增加公共投资和福利支出,而货币 政策应降低利率,刺激贷款和消费。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总结词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详细描述
在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加速,企业盈利增加 ,消费者信心高涨;在高峰阶段,经济增长 达到顶峰,但物价开始上涨,通货膨胀压力 加大;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 利下滑,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在 谷底阶段,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政府和 央行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复苏。
在经济过热时,财政政策应适当收紧 ,控制支出和减税,而货币政策应提 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需要综合 考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 际收支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政策组 合。
失业与就业问题
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的 重要挑战之一,政府需要采取
措施促进就业、减少失业。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业、发展 服务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措施 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完善社会 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

宏观经济政策(PPT 81页)
• 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 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幅度超过收 入上升幅度,可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
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
• 当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 的人数增多,转移支付增加,减少y与yd的 差距,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
• 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福利支出减 少,使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不至于过度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 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以支持价格(较 高价格)收购农产品,维持农民收入与消费水
平。
繁荣时,国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都上升,政府 将减少农产品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以限制农产
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一、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 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
(1)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劳务的购买,是 实质性支出,能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
GDP的组成部分。 (2)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
2、价格稳定
•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 念。
• 通过价格指数来考察。 • 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
数,可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序列来表 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 化程度。
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 (WPI)、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
在国际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全球化程度迅速提 高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 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
的稳定程度。
当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会对国内经 济形成冲击,影响该国国内就业、价格水平和

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1、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是政府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的货币政策进行最终控制的机构。
(2)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第一,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 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领导和监 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第二,代表国家发行纸币; 第三,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提起美国的中央银 行——联邦储备委员 会(FED),20世纪 90年代以来,提起美 联储,就不能不使人 想到——格林斯潘!
23
(二)LM曲线的斜率
图8-2 LM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力果国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 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 或者降低贴现率、降低法定 准备率从而引导市场利率下 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 加,从而抑制衰退。
总失支业出率公不 提足 高开市场中买业央进银债务行券的操作商 卖业 出银 债行 券
增加商业银行 的超额准备金
票据清算 中央银行付支 票给商业银行
活期存款 多倍增加
货币供 给增加
投资 增加
抑制 衰退
收入提高 就业增加
2、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贴 现;这种贷款利率叫做贴现率。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 行贴现贷款,可以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和 主要为大部分工商企业提供短期 贷款的金融组织。
其业务活动包括: 吸收存款、发放贷 款、代客结算。
二、货币创造
1、法定准备金 2、商业银行的活期存 款 3、银行的贷款转化为 客户的活期存款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最初某商业银 行A所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该商业银 行则可放贷80万元,得到80万元贷款的客 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B,B银 行可放贷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贷款的客 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C,该商 业银行又可放款51.2万元……

经济学原理-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经济学原理-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三节 货 币 政 策
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 其他中间业务的营利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 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 即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是指 代客办理支付事项及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一定 费用的业务。
R 1 D R r r
1
(10-1)
令 K r ,K就是货币创造乘数,简称货币乘数,在这里, 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第三节 货 币 政 策
四、货币政策手段
(一)再贴现率政策
一般而言,企业将其商业票据除去一定费用后 出售给商业银行的行为称为贴现。商业银行当资金 周转不畅时将商业票据再出售给中央银行的行为称 为再贴现。当商业银行将商业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 时,并不能够获得全额的商业票据资金,需要扣除 一定的未到期利息和费用,这些扣除的利息和费用 与商业票据资金总额的比率称为再贴现率。
第二节 财 政 政 策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二)按照调节经济总量的要求划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或刺 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一般在总需求不足时 采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减少或抑 制社会总需求,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促进供求平衡。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保 持中性影响,既不扩张总需求,也不抑制总需求,使 经济运行维持稳定增长。
灵活 方便
主动权在 中央银行
第三节 货 币 政 策
四、货币政策手段
(二)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 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于经济的主要途径 第一,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第10讲宏观经济政策.ppt

第10讲宏观经济政策.ppt

行政管理支出
其他支出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33930.28 28486.89 24649.95 22053.15
18902.6 15886.5 13187.7 10798.2 9233.6 7937.6 6823.7 5792.6

信 有中 方华 保 养 国 中 中 中 中 中

用 限国 证夏 险 老 家 国 国 国 国 国

合 公国 券证 公 基 开 进 农 银 保 证

作 司际 等券 司 金 发 出 业 监 监 监
社 等金 、
银口发会会会
等 融南
行银展
行银

四大国有银行
农行、建行、中行、工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 交行、中信、华夏、光大
全国性商业银行 广发、招商、深发展、浦发、兴业
29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份
货币供应量 单位:亿元
货币和准货币(M2)
298755.7 254107
221222.8 185007
6672.66 5341.14 4669.4 3645.77 2262.26 1777.87 1390.47 1152.92 945.43 717.87 577.96
4991.061
国家财政支出结构(费用) 单位:%
年份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
10--宏观经济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
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
• 为何调控----- 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 • 拿何调控----- 财政政策两个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 如何调控----- 运用
萧条时扩张 繁荣时紧缩
10--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 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 如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10--宏观经济政策
银行有创造货币的机制。准备金率一个百分比的变动都会造成 货币供应量成百上千亿的增减。
轮次
最初存款
累计存款总额
1
20
20
2
16
36
3
12.8
48.8
4
10.24
59.04
5
8.192
67.232
6
6.5536
10--宏观经济政策
二、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
1、内容
财政支出 ----政府工程支出:兴建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
财政收入 ----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其他税收(财产税)
10--宏观经济政策
2、运用
• 在经济萧条的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税和 增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 加消费和投资;政府支出的增加则直接刺激总需求,从 而可能使经济走出萧条。
10--宏观经济政策
• 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
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 度是有限的。所以在关键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 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配套作用。
10--宏观经济政策
4、赤字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 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凯恩 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 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10--宏观经济政策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 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其目的:为了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 也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 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更为 了通过对准备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直接目标是利息
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 -----------------
利息率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为中心,通过物价水平影响生产。
10--宏观经济政策
3、运用
• 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
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严格 贴现条件,就能起到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 降低通货膨胀率。 •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公开市 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 现条件,就能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 条,增加就业。
• 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 增税和减支的方式,增税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 投资,减少政府支出则直接使总需求下降。
10--宏观经济政策
3、内在稳定器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各种转移支付具 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 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
小结
政策组合
产出变动 利率变动
轻微萧条 严重通货膨胀 轻微通货膨胀
严重萧条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降
不确定 上升
上升 不确定
下降 不确定
10--宏观经济政策
10--宏观经济政策
四、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等。
2、指数化政策
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3、人力政策
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等。
4、经济增长政策
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计划 化和平衡增长等。
10--宏观经济政策
面临的状况
73.7856
7
5.24228
79.02348
8
4.194304
83.222784
….
……
…...
0
100
R(最初存款) 20
- D=(存10款0 总额) = -------------------- = -------
10--宏观r经(法济政定策 准备率)
20%
3、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息率就称贴现率。 • 政策有:变动贴现率,变动贴现条件。
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 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反之。
10--宏观经济政策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道义劝告 垫头规定(规定证券交易的自有资金比例) 利息率上限 规定分期付款的比例及期限
上述工具有一定的作用。
10--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购买债券,债券 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增加,起到 刺激总需求的目的。反之。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 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 无逆差也无顺差。
10--宏观经济政策
四大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
支的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 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它会造成通货 膨胀。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10--宏观经济政策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主要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 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