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中考考点解读历史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如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2.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
早的原始人类。
3.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
山山顶洞穴里。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7000年的
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草。
5. 半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死后,王
位继承实行世袭制。
2. 商朝时,出现了甲骨文。
3. 西周时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平民、奴隶。
宗法制规定,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婚姻关系方面,同姓不婚。
4.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
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
变法。
历史初一一二单元知识点
历史初一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7上历史知识点考点全归纳
7上历史知识点考点全归纳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全归纳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现代人类。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生存工具,学会使用火,开始狩猎采集生活。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农耕,定居形成村落,出现了最早的农业文明。
文明的特征:城市、农业、手工业、贸易、社会分工、文字、宗教信仰等。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等。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建造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宏伟建筑。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城市规划科学、印度教产生。
黄河流域文明: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出现了最早的中国文字——甲骨文。
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出现了众多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罗马文明: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法律制度健全,建筑工程壮观。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夏朝:夏朝是传说中的朝代,夏桀暴虐,被商汤所灭。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有众多商王和商王后的铜器。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开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周公制定了许多制度。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有君主、贵族、农民、奴隶等不同的阶层。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纸张的制作使信息传播更加方便。
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对航海和军事有重要作用。
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对战争和烟花爆竹有重要作用。
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使书籍的制作更加快捷和广泛传播。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归纳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归纳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包括古代文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等。
为了更好地复习初一上册历史知识,下面将对各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等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
我们了解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并制作石器工具,青铜时代的人类则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辉煌古代文明的辉煌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等。
我们了解到,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伟大的金字塔和神庙,古希腊文明以城邦制度和奥林匹克运动会闻名于世,古罗马文明则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和制度。
第三单元: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见证。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等重要历史事件。
我们了解到,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文艺复兴则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转折点,大航海时代则开启了欧洲列强探索和殖民的新篇章。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辉煌。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了解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我们了解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音乐文化和书法绘画等。
我们了解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强调尊重和谦虚,音乐文化以古琴和笛子为代表,书法绘画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填空(第一--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一、远古时代:北京人(2011版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里。
3.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
4.工具及用火: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由于生存环境险恶,北京人过群居生活;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二、农耕时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2011版课标要求: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3.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前,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他们住的干栏式房屋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还使用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已经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4.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6000年。
该地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
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中最具特色的为彩陶;还有装饰品,乐器。
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一、二单元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默写1、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能够,知道使用。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使用石器(旧石器时代)等;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着生活。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3、山顶洞人使用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技术,有爱美意识;懂得取火,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4、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5、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哪些共同之处:6、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示:、、8、炎帝和皇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海内外的华人自称“”)9、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表,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的特征。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他死后其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取代。
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西周根据关系远近和制。
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服从周王调兵,进献贡物、朝觐、拱卫王室。
诸侯可再次分封,从而形成、、、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的影响: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给我们什么启⽰?4、春秋时期,随着农具和出现,逐步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竞相称霸,________、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实际上取代了的地位。
春秋争霸的利与弊:5、战国七雄名称(方位),战争性质:战争特点:6、公元前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政治上,确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 ;军事上,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意义:商鞅变法的启示:7、社会性质: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
南京某校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被发现,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3、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的头骨化石。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4、北京人还保持古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5、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6、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地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一大进步。
7、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8、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还运用雕刻等技术,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11、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的半坡原始居民,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
B.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
C.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进址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
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复习.doc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袓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能否制造工具2、劳动在从猿人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3、我国境内远古人类: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由采集狩猎生活,到原始农耕生活。
2、我国原始农耕代表:三、华夏之祖1、华夏族由来: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大败蚩尤。
2、黄帝——人文初祖衣:制衣食:挖井住:建造宫室行:发明舟车3、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4、嫘祖(炎帝的妻子)——养蚕缫丝仓颉——文字伶伦——乐谱5、禅让制——尧舜禹民主推选首领的办法为禅让制6、大禹治水: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变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
第二讲从青铜时代到百家争鸣一、夏商周的更替(-)政权变动1、2、夏朝建立意味着:我国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夏朝建宫殿,组军队,定刑罚,设监狱,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商朝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5、商纣王:酒池肉林6、武王伐纣:牧野之战,7、西周分封制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古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
②目的:巩固周的统治。
③权利:享有地方上的统治权。
④义务: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述;交纳贡品;随从作战(二)、青铜文明1、手工业(1)青铜制造:①出现:原始社会末期②灿烂:商朝③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④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成都平原)(2)陶瓷业:我国是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3)玉器业2、农业:五谷商周齐备(稻、粟、黍、麦、豆)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一)春秋1、特征:争霸原因:周天子地位下降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最先称霸原因①经济富庶②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富)改革军制扩充军队4、晋文公楚庄王:城濮之战晋f楚公元前7世纪5、战争的影响①消极:灾难②积极:加速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二)战国1、特征:兼并2、三家分晋:赵、魏、韩3、田氏代齐4、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5、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使东方六国无力抵抗秦国三、大变革时代(一)含义:舂秋战国社会性质变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二)实质:确立封建制度(三)表现:1、经济上①生产水平提高——铁器牛耕出现:春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重点内容梳理
一、二单元复习的重点内容(结合教材复习)注意::粟就是小米,注意写法。
房屋样式看图片,是重点。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夏商西周的更迭。
★5.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作用:1.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确立了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6. 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注意:看课本上的图片,能够认识,以及会写。
7.甲骨文。
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8.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9.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实力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10.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2)时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
(3)内容:(4)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12. 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历史1-2单元知识点复习 (1)
●东周(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和____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 国不断进行战争,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___________, 他称霸原因①自然条件是齐国处于山东北部______, , 。 ②齐桓公任用____为相,改革______,发展_______;改革_ ③以“_____”为号召,____。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4、晋文公是春秋时期另一个霸主,他称霸原因与齐桓公称霸原因相同的是整 顿 ,发展 、训练 。 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 战役是_____,_____的成语出自此战役。而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是 ,"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出现 5、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____、____、___三家瓜分了晋国,稍后齐国大 夫___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 __ __、 __、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个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 ___。 战国末期,强大的_______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_________与 _______之间发生的________(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 攻。______ 的成语出自此战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难点突破】1.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沿江、沿河分布(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
)2.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3.化石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什么作用?①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②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4.北京人的进化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保留了猿的特征)5.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①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人类怎样的智慧?①南北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②适应自然,因地制宜。
7.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彩陶8.中华文明的特征?多元一体9.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的历史依据。
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都出现了宫殿等大型公共建筑。
同时根据遗址墓葬区的随葬品可知已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10.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1.分封制有何特点?①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
③等级森严,臣属关系明确。
2.礼乐制度的作用?它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体现了严格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
3.分封制有何消极影响?地方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4.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分别是谁?他们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都是因统治者实施暴政而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化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3、北京人身体发展的特征,说明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了制造石制工具,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5、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连结起来的氏族组织。
6、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村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村落。
7、半坡村落,距今约五六千年,是黄河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8、半坡村落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9、半坡村落时期,人们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用木石制成的耒耜等工具翻掘土地,用石镰收割庄稼。
10、半坡人还饲养猪、狗。
还在窑场烧窑,制瓷器。
11、河姆渡村落,距今约七千年,是长江流域氏族村落的代表。
12、河姆渡村落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13、河姆渡村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
14、半坡居民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15、大汶口氏族村落,距今约四五千年。
16、大汶口村落时期,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
17、炎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8、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19、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方法。
20、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阪泉大战,最后炎帝战败,并入黄帝部落,构成华夏族。
21、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21、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联盟领导的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禅让制)22、禹采用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成功,史称“大禹治水”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夏启继承父位以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南京市历史中考考点整理
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炎帝、 黄帝 的传说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
第二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 的兴亡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221 年) 约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建立者禹,都城 阳城;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朝建立,建立者 汤,盘庚时迁都殷;公元前 1046 年西周建立,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 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孔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成就) :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 ;③学习方 法: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 。 《论语》是由其弟子整理,记载孔子言论编成一书;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汉) ,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 15 课 汉通西域 和丝绸之 路
造纸术的发 第 16 课 昌盛的秦 汉文化 (一) 明和蔡伦改 进造纸术; 华佗、张仲景 和《伤寒杂病 论》
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 纸,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大大促进了文化的 传播。 东汉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 禽戏” 。 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 3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第一单元(1-3课)1、我国境内己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会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他们会人工取火,生活方式是氏族公社。
4、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劳动工具。
5、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种植水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
6、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种植粟,居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7、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8、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9、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10、禹领导人民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11、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禅让”。
其主要依据力德。
1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13、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4、黄帝的贡献有:黄帝———发明舟车、制作衣裳、嫘祖———养蚕缫丝仓颉———文字伶伦———乐谱第二单元(4-9课)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禹建立夏朝后,把都城建在阳城,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是桀。
5、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后来盘庚迁都到殷,商最后一个国君是纣。
6、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于镐。
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灿烂时期,代表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2、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其后还有晋文公、楚庄王。
13、战国七雄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
蚩尤
蚩尤族的首 领。传说他 铜头铁额, 打仗非常厉 害。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 后人将众多古代发明归结于黄帝, 他被尊为“人文初祖” 。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 族—→汉族—→中华民族 尧、舜和禹是黄帝之后我国黄 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 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011年湖南株洲中考] ( C )
[11年四川眉山中考]
二、探究题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者亡。商鞅以 “至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2)这次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 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吞并 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 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0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 ( D )
6、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大国之间展开 争霸战争,最先称霸的是( A )(2008中考题) A、齐桓公 C、楚庄王 B、晋文公 D、越王勾践
复习重点:( 2011年南京考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北京人(识记) 2、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识记) 3、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识记)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识记) 2、夏朝、商朝、西周三代的更替 (识记) 3、西周的分封制 (识记) 4、司母戊鼎 (识记) 5、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识记) 6、都江堰(识记) 7、商鞅变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 8、甲骨文、金文 (识记) 9、孔子、“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识记)
南京市历史中考考点解读历史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南京市历史中考考点解读历史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6:动荡的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诸侯争霸)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 8:百家争鸣(老子、孔子、百家争鸣)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 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七上P3—5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名称 时间 地点 特征 认识北京人(北京直立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会使用天然火、长期保存火种;(改善生存条件)③群居生活 1、我国是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对北京人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七上P6—10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认识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多元性。
名称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距今七千年左右距今约六千年所处流域长江流域(浙江余姚)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对古典建筑产生重要影响)、木结构水井(迄今年代最早木构水井)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灶坑、木头柱子)种植作物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植)粟(世界上最早种植)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农业工具);磨制石器;耒耜;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雕刻(中国最早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制造彩陶;会纺织、制衣(纺轮);乐器(陶埙)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七上P12—141.炎黄联盟:(1)时间:四五千年前(2)位置:黄河流域(3)战役:涿鹿之战(4)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013南京中考历史考点-七上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3.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发现地点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地位观念元谋人属于晚期猿人阶段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打制石器天然火,用于取暖,照明,驱赶野兽,吃上熟食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属于晚期猿人阶段)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具备人的基本体质特征,保留一些猿类的特点。
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
打制粗糙的石器()成为旧石器)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群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懂得爱美死后埋葬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其他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猪狗牛羊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干栏式房屋制造陶器学会纺织挖掘水井、制造玉器、原始乐器半坡原始居民(北方)距今5000-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尖底瓶)会纺线、织布、制衣2河姆渡人懂得挖井,用井水3.半坡人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发展第3课 华夏之祖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黄子孙(华夏族)的来历:1.黄帝和炎帝:是距今年代:四、五千年(时间)黄河流域(区域)的著名部落首领(身份); 【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强大】2.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主干(“炎黄子孙”的含义);3.“人文初祖”所指――黄帝。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生产生活状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对比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P7-1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也是最早发明瓷第三课、华夏之祖1、涿鹿之战: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地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2、黄帝————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3、尧舜禹的禅让: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4、原始社会的终结: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5、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开始了6、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7、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8、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他们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标志: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南京市历史中考考点解读(一)
目录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中国古代史: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楚、西汉、东汉)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2: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3: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夏商周更替、西周分封制)
5:青铜器与甲骨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
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阶段特征:
总特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政治: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分封制逐渐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6:动荡的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诸侯争霸)
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
8:百家争鸣(老子、孔子、百家争鸣)
产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