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三年级下册13课《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精品)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杏儿熟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
(2)采用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对成语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杏儿熟了”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教学卡片等。
2. 教学资源:相关成语故事、例句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杏儿成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杏儿熟了”这个现象。
2. 新课教授:介绍“杏儿熟了”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判断和运用“杏儿熟了”成语。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杏儿熟了”成语编造句子,并互相评价。
5. 游戏环节: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和巩固“杏儿熟了”成语。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回家后编写一篇小短文,尽量运用“杏儿熟了”成语。
2. 查找相关成语资料,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杏儿熟了”成语的运用能力和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果园,亲身体验杏儿成熟的场景,加深学生对“杏儿熟了”成语的理解。
课文杏儿熟了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2篇)
课文杏儿熟了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2篇)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奶奶朴实、善良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学会8个生字,理解依偎、吩咐等6个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给课文分段,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激趣引路师:通过学习杨朔大作家写的《可爱的小蜜蜂》,同学们肯定会为蜜蜂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与世无争、不辞辛劳而为之震撼。
今天我们又一同来学习新的课文《杏儿熟了》(揭题),又一次登上新的心灵旅程,那么我们的心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读懂的畅所欲言,教师不必做任何评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每次杏儿熟了发生了什么事?2、给课文分段。
四、熟读课文,掌握字词1、练读,争取做到四个不,读通课文。
2、找伙伴赛读。
3、交流生字学习情况,不会的相互帮助。
五、课堂小结,抄写不会的或较难的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子:上节课我们知道《杏儿熟了》这篇课文中写了三次杏熟,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读懂每次杏熟写了什么?一、研读第二段,感受奶奶的高尚品质1、快速读课文,三次杏熟中作者主要写哪次杏熟?又写了什么?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
3、检查反馈,说说段落大意。
4、研读第二段,我和奶奶对待小淘淘偷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想想。
5、学生自由研读。
6、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重点理解:(1)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
她脚底下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淳朴善良)(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有福同享、有价值、有意义)7、小结:面对这样一位奶奶,你想说什么?过渡:前后两次杏儿熟了又写些什么?跟这一次杏熟有什么联系?二、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1、自读,每段写什么?2、说段落大意。
最新鄂教版三下《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鄂教版三下《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这篇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儿童情趣。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橙、嗬、偎、馋、揉、屁。
理解并积累8个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默读课文,复述第二件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家乡的淳朴民风,初步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复述第二件事。
2、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成熟的杏儿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揭示课题:19 杏儿熟了(齐读)课题中“熟”是什么意思?(“熟”指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了的意思)2、看到这些杏儿熟了,你最想说些什么?成熟的杏儿是多么诱人,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大杏树。
3、出示第1节,读句子。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我家大杏树上的杏儿怎么样?2、根据交流,出示第2节,指名朗读。
3、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读读这一小节,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杏儿长得好呢?预设:橙黄橙黄,说明杏儿成熟了;总忍不住,说明杏儿长得好,非常诱人……相机学习:橙、嗬;完成词句活动室第1题。
4、齐读第2节分享杏儿成熟的喜悦。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1、默读课文,思考:杏儿熟了,作者回忆了小时候与杏儿熟了相关的哪两件事呢?2、交流(数杏儿、分杏儿)3、学习“数杏儿”这部分内容(1)找找哪几节写了数杏儿这部分内容。
(2)读读“我”和“奶奶”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相机学习“偎”,动作体会“依偎”的含义。
(3)讨论:奶奶到底是在笑什么?预设:体会奶奶欢乐的心情,奶奶的笑既是对孙子爱的体现,又是对杏儿结得多的欢欣。
4、学习“分杏儿”这部分内容(1)默读课文6~8节,找找主要讲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交流,板书:小淘气、“我”、奶奶(2)深入讨论,交流体会小淘气有什么举动?(小淘气想吃杏儿所以来偷杏儿)你能理解小淘气的做法吗?说说你的见解。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杏儿熟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7个生字:麦、嗬、偎、馋、揉、屁、掬。
理解词语:依偎、不知所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根据提示,复述分杏儿的故事。
3.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初步懂得好东西要与周围的人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19 杏儿熟了2.齐读课题3.熟了的杏儿是怎样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师:夏天是杏儿成熟的季节,那熟了的是怎样的呢?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交流出示: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2)自读思考:自己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我们家杏树上的杏儿长得怎么样?说说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在读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这里有个多音字,注意读准它。
(3)交流结满、一颗一颗——杏儿多橙黄橙黄——杏儿好4.“嗬,好杏儿啊!”(1)引读杏儿长得又多又好,难怪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2)学习生字“嗬”(3)指导朗读听了这样的夸奖,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自豪兴奋喜悦)请你带着对杏儿成熟的快乐、自豪,再来读一读第二小节过渡:杏儿熟了给我带来了快乐,那作者是如何将这种快乐之情表达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回忆了小时候与杏儿相关的哪两件事?2.交流反馈(数杏儿、分杏儿)小结:作者就是回忆了小时候数杏儿和分杏儿的两件事情。
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作者通过这两件事传递了杏儿成熟时一种怎样的快乐呢?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一)学习“数杏儿”这部分内容1.快速找找哪几小节写了分杏儿这部分内容2.指名读3—5小节,随机正音。
3.学习“偎”(右半部分不要多写一撇)小朋友动作体会“依偎”的含义。
(亲密地紧靠在一起)4.师生齐数杏儿,体会杏儿之多5.讨论:奶奶到底是在笑什么?6.齐读第5小节奶奶的笑既是对孙子爱的体现,又是对杏儿结得多的欢欣。
《杏儿熟了》教案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批改及反馈
及时批改作业
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记录学生的 错误和不足之处。
提供详细反馈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供详细的反馈和建议,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互评,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 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家校沟通渠道拓展
01
定期与家长沟通
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
02
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或班级的网络平台,如学校官网、班级微信群等,发布学生的
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03
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活动
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与
的文化内涵。
跨学科知识融合策略探讨
与生物学科融合
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杏儿的生长原理、生物特性等。
与地理学科融合
探讨杏儿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杏 儿生长的影响。
与文学、艺术学科融合
选取与杏儿相关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融入课堂思考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内容。
板书设计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突出教 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 内容。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第二小学刘畅红教学目标1.学会“杏、颗、涂、饭、尝、鲜、吩、咐”8个生字,会认“偎、傻、措、馋、揉、屁、偏、搂”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含义。
3. 抓住奶奶的言行,从“我”对小伙伴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原因,感受奶奶的善良与淳朴。
教学重难点:1.抓住奶奶的言行,感受奶奶的善良与淳朴。
2.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体会“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杏儿的图片,引出课题。
学生读课题,指导读好“杏儿”。
2. 每当麦收时节,杏儿熟了,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出示杏儿成熟图)让学生观察后引出句子:到了夏天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3. 多么诱人的杏儿,这小小的杏儿又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
三、直奔重点,揣摩言行。
1.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小伙伴、奶奶之间,面对小伙伴偷摘杏,“我”和奶奶的态度迥然不同。
那“我”和“奶奶”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5——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我”与奶奶的态度,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面对小伙伴偷摘杏,“我”的态度是怎样?引导学生抓住“没好气”来体会“我”对小伙伴的不满、生气。
②小伙伴偷杏,“我”不满、生气,奶奶的态度呢?引导学生抓住奶奶的言行体会奶奶的淳朴与善良。
句子一: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
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A把描写奶奶动作的词用“△”标出来,然后,再用心体会。
B重点抓住“快步走”体会奶奶的心急、担心,抓住“扶”“揉”体会奶奶的善良、慈爱。
C奶奶这一连串的动作给小伙伴的感受。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杏儿,了解杏儿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杏儿;(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感恩生活的态度;(3)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杏儿:介绍杏儿的生长过程、外观特点、营养价值等;2. 观察杏儿:组织学生观察杏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杏儿的外貌特征;3. 实验探究:设置实验,探究杏儿的生长环境需求;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杏儿剪纸、杏儿拼图等;5. 小组讨论:围绕杏儿展开话题讨论,如杏儿种植、杏儿销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杏儿,了解杏儿的生长过程和特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杏儿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杏儿的兴趣;2. 认识杏儿:介绍杏儿的生长过程、外观特点、营养价值等;3. 观察杏儿:组织学生观察杏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杏儿的外貌特征;4. 实验探究:设置实验,探究杏儿的生长环境需求;5.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杏儿剪纸、杏儿拼图等;6. 小组讨论:围绕杏儿展开话题讨论,如杏儿种植、杏儿销售等;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杏儿,记录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杏儿的认识程度,能否正确描述杏儿的外观特点和生长过程;2. 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发言和动手制作进行评估;3. 学生实验探究、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作品展示进行评估;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4.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
《杏儿熟了》的教学教案
《杏儿熟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词语理解和运用。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杏儿的印象。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三、品词析句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金黄的杏儿”、“熟透的杏儿”等,理解其含义。
2.学生分享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深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熟透的杏儿像害羞的姑娘”等。
2.学生分享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体会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家乡的美景?2.各组代表分享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写作训练1.以“家乡的美”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关键词句,写一篇短文。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稿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欣赏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杏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杏儿熟了》。
2.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词语的朗读。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主认读。
学生读完生字词后,教师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将生字词应用到句子中,进行实际运用。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什么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6.课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以《杏儿熟了》为题,写一篇描绘家乡景色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1.课题:《杏儿熟了》2.生字词:香、熟、甜、满、压、枝、头、喜、摘、尝、酸、甜、苦、辣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课文内容:描绘家乡杏儿熟了的情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杏儿熟了》的内容,了解春天果树开花结果的变化。
2. 学习理解古诗《杏花》及其中“杏儿熟了”这句话。
3. 能够运用学过的汉字和词语,完成作文。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杏花并领会其中“杏儿熟了”这句话的含义。
2.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及语言,自由流畅地表达思想和感受。
3. 启发学生观察果树的生长变化,体验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通过古诗理解“杏儿熟了”的意义。
2. 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热身1. 导入主题“春天的果树”,请学生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春天美丽的果树,如:树上的花、果实、树的形状和大小等。
2. 了解学生对果树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学生自我感受和表达,如:自己曾经摘过哪种果子?吃过哪种果子?喜欢哪种果子?3. 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美好,从气温、气味、风景、运动等多角度了解春天的特点,如:春天气温怎么样?春天的气味是什么?春天的风景如何?春天适合做哪些运动等。
二、新课讲解1. 介绍课文《杏儿熟了》,简述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预测,“杏儿熟了”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2. 分析古诗《杏花》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杏花”的几个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其中“杏儿熟了”这句话的含义。
3. 指导学生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词语及短语,并引导学生In朗读、背诵和理解学习的词语。
4. 听读课文,让学生按照情节顺序,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5. 导读《杏花》这首古诗,并注重让学生体验美丽的“杏花”和其中的“杏儿熟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训练与演练1. 给学生一些与语文相关的练习,例如:背诵课文、填写词语、补全句子、串句子等。
2. 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注意语音语调,保持正确的朗读和语言表达的习惯。
3. 鼓励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能够用活学过的知识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四、巩固与拓展1. 导入小小科学实验环节,通过小实验,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果树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教案: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及内涵。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3.能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4.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2.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杏儿熟了》课文。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杏树长大了并且结出果实,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课文: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及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3.朗读课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品味课文: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课文背后的深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5.讨论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例如:课文中杏果成熟以后,小杏子会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描述一下。
6.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故事、诗歌、插图等形式。
7.展示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分享。
8.课堂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完成创作作业,要求努力创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六、板书设计:杏儿熟了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杏儿熟了》的内容及内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讨论问题和创作活动,有效提高了语文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展互动,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杏儿熟了》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杏树生长的条件和特性,并对杏树有更深的认识;•学习、理解并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朗读课文,抓住语音、语调、节奏;•探究杏树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进而了解生态系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真意,发现寓意;•烘托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和认识;•将知识点结合实际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准备•将课文分段,并配有适合的背景音乐;•为杏树的特点和成长过程做好背景介绍,并准备相关图片;•准备跟课文相关的题目,备用;教学过程导入1.果树与食物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并诱导学生思考,导入到杏树的生长环境与特点的讨论;2.了解杏树的生长条件和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探究与兴趣;学习课文1.分段教学,每段学习和朗读后(可借助音乐),提问学生对杏树和女孩的理解,为后面探究寓意做准备;2.对于生词和不理解的字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前理解每个词的意思;探究和讨论1.提问:女孩在这个故事中代表着什么意思?学生在文中寻找依据,让其自行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2.杏树在课文中代表什么?学生对比杏树和女孩的成长过程,探究寓意;总结归纳1.整理故事背后的寓意,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看法,并注重引导学生质问生命意义;2.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寓意,并鼓励学生响应生命的自然、自由、平等等价值观。
课后拓展1.联系杏树的特点阐述生态系统,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剖析杏子成花的环节,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对植物产生更多的兴趣;3.加强对女孩和杏树的人文关怀及人生意义。
以上就是这堂课的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引言本教案是针对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杏儿熟了》一课所设计的教学展开计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杏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对杏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杏的外观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杏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对杏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杏的外观特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课文《杏儿熟了》的课件;2.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杏儿熟了》的绘本;3.教师准备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先引发学生对杏的了解,可以谈论杏的外观特点、味道、象征意义等。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杏的了解。
第二步:课文朗读与理解1.教师播放课件,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杏儿熟了》。
2.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杏树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观察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图片,了解杏树和杏果的外观特点。
2.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杏树和杏果的形状,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
第四步:小结与展示1.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对杏的理解。
2.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赞赏。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果园,进一步了解杏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水果进行观察和描述,拓展对自然环境和植物的认知。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中杏树的象征意义,还能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杏儿熟了》这首儿歌的歌词,能够正确地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
2.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分析歌曲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和旋律。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唱一遍儿歌,让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唱,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描绘农村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歌曲意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儿歌《杏儿熟了》的背景和意义。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教学旋律:教师弹奏乐器,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音高和音准。
4. 歌曲练习:教师分组让学生练习合唱,互相纠正错误。
5.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学生扮演农村孩子,模拟摘杏、品尝杏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儿歌,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歌曲学习和情景体验。
2. 检查学生对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组织亲子活动,共同演唱儿歌,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演唱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让学生创作与《杏儿熟了》相关的故事、画作等,展示农村生活的美好。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暮春时节杏花开放带来的美景及富有生命力的春天;2.了解杏树成长及结出果实的过程,体验工作的甜美;3.领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之理,明确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4.掌握如何有序的完成工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赏图片、听取老师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和热爱;2.通过参观杏树的生长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杏树结出果实的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工作的奥妙和乐趣;3.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树立勤劳、刻苦的品质,激发求知、探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和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点鼓励学生通过参观杏树,增强了解杏树成长生态以及工作带来快乐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勤劳、刻苦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春天花开、果实成熟的生命力和工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追求的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和重视勤劳、刻苦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挖掘工具、浇水壶、剪辑器等;2.学生准备:文具、口罩、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环节一教师先通过投影仪将杏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同时,向学生讲解杏树生长情况及结出果实的过程。
学生观看并记录了解到的有关杏树的生长情况及结出果实的过程。
2. 环节二引导同学们前往校园内的杏树参观。
教师为每名学生派遣指导员,向学生讲解杏树的生长情况及结出果实的过程。
学生可以观察并记录杏树的生态内容。
3. 环节三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课文,全面了解杏儿生长的过程,并体验杏儿熟的美好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读课文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杏儿的生长过程,同时可以动手感受杏儿熟的美妙体验。
4. 环节四教师向学生讲解工作的意义,并引导学生通过帮助老师浇水、清理卫生等工作,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学生体验工作的甜美,同时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勤劳、刻苦的品质。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12杏儿熟了
奶奶
分栽教育
杏
偷数
小伙伴送我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13课《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会不会拿这份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杏儿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1)要求:
①读准生字读音。
②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主要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
(1)要求:
①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②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①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年麦收时节、这一年、每年、今年;
②每年麦收时节,我家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奶奶却给他摘杏儿吃;以后每年杏儿熟时,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给乡亲们送杏儿;今年杏儿熟了,我挑熟透了的杏儿给乡亲们送去。
小结:从开始对偷杏儿的孩子们的气愤,到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自学提示。
(l)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从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大又好?(学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结合重点词句自由谈)
指导朗读一至四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配乐朗读。
小结:正因为杏儿好,杏儿多,不仅引来了那么多人羡慕,还招来了孩子们的“偷”。
交流第二个问题: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部分理解:
①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腿,让他们别走。
(引导学生体会奶奶安慰孩子,心肠很好)
②为孩子们摘杏儿时挑熟的打,脚站不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理解“颤颤巍巍”:抖动摇晃,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样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这么弱,为什么还尽力摘杏儿?
(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真心让孩子们吃杏儿,心肠好、朴实)
③奶奶把杏儿分给孩子们,看见孩子们吃得香甜,脸上露出了微笑。
见我不高兴,教育我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否儿熟了,让乡亲们尝尝鲜。
”
思考: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纯朴、善良)课文中对奶奶动作、语言的描写,对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处?(更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奶奶的纯朴、善良)
指导朗读五至九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自由读、体会;指名分角色朗读。
(通过“我”和奶奶的态度对比进一步体会奶奶的朴实、善良)
小作者从奶奶身上受到了启示,那么我们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该怎么做呢?为什么这么做呢?谁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并说出原因:把自己家结的果子送给别人;请别人和自己一同欣赏自家美丽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绩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5.朗读全文,再一次体会奶奶说的话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提示规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总结)
我们还学会了以下学习方法:(扩展)
1.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2)结合上下文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体会重点句子的方法:
先联系上下文或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再结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3.朗读的方法:
读人物的语言时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质,读叙述性语言时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本课。
2.预习16课《信箱》。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找。
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这些趣事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选取记忆最深刻的一件,组织好语言,做好讲给别人听的准备。
2.说。
全班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讲给大家听。
3.写。
把你说的编写成文,全班可以出一本作文集,以此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