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1篇)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篇1一、开设目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国防、环境保护的知识、国学启蒙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文化的优美。

2.通过名人长廊,让学生了解古代名人的卓越才能。

3、通过名胜佳境,让学生了解我们山东的名胜古迹,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和谐校园、和睦相处,诗经、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姜尚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四、教学重点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五、教学措施:1、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动画录音等手段,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2、对国学启蒙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

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结合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雷防震等安全知识教育。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教材特点《人自然社会》主要有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5个主题的内容。

浙江沿革主题:《大禹治水》、《秦始皇游会稽》、《卧薪尝胆的故事》浙江环境主题:《天气和我们》、《台风登陆》、《梅雨时节》浙江文化主题:《毕升和活字印刷》、《贺知章的故事》、《名人鲁迅》、《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浙江工艺》、《江南丝绸》、《南宋官窑》、《浙江木雕》、《青田石雕》、《王星记纸扇》、《湖笔甲天下》浙江经济主题:《美丽的浙江》、《千年古刹》、《避暑圣地莫干山》、《诸暨五泄》、《我的家乡》、《浙江绿茶》、和谐浙江主题:《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等《人自然社会》是和浙江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对浙江、杭州的人文、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材的特点: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4、教师和孩子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38位学生,绝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浙江、杭州的一些景点,但对浙江、杭州总体的交通要道,历史变迁比较陌生。

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从小生长在杭州,对杭州有比较深刻地了解,也去过杭州的各主要景点,知道杭州的一些基本历史文化。

其余的学生是主要随来杭务工的父母在杭州就读,对杭州的认识比较浅显,有些片面。

本学期选择了杭州的一些主要的知识内容,结合录象等进行授课,让学生喜欢杭州,认识杭州。

《我与杭州》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小组交流、播放录象等形式,学生学习的氛围较好。

《人自然社会》中选择和浙江关系密切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对浙江、杭州的人文、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1、了解杭州的概况,知道自己所在的行政区域,知道大杭州和本地的代表性景观;知道杭州的市花、市树和常见植物。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1.1 教学目标地方课程是特定地区开设的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其相关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的认知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社会情感。

1.2 课程内容地方课程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2.1 故事与历史通过探究本地区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感受历史的变迁和影响。

1.2.2 地域与地理通过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2.3 文化与传统通过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立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借助合作学习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计划2.1 教学时间地方课程三年级的教学时间为一学期,共22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总计44节课。

2.2 教学内容和进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如下表所示:时间教学内容计划进度第1-2周本地区的历史故事完成第3-4周本地区的地理特征完成第5-6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利用完成第7-8周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完成第9-10周本地区的节日与习俗完成第11-12周人文景观及其历史渊源完成第13-14周城市和乡村发展完成第15-16周人口、移民和社区完成第17-18周交通和通讯完成第19-20周本地区的体育文化和教育完成第21-22周本地特色产业完成2.3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最新三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大全15篇)

最新三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大全15篇)

最新三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大全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三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大全15篇)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

小学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滨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道滨州主要的江、河、湖、海的名称,了解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调查该河的今昔情况,感受家乡的水美。

2、初步了解滨州城市公园的概况。

3、在体验学习活动中,熟识滨州的特色水果,了解家乡特色水果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

通过开展讨论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家乡水果的种植、营养和药用价值以从物产丰富中。

三、教学措施:1、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乡土课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如:地名导入、人物导入、导入等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练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内完成,不占课外时间。

学生反映:地方课程真实而又亲切,总是以家乡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2、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乡土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习素材,乡土内容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地方情况又在不断发展之中,于是当教师的要有很高的辨析力,保持高度的机动性。

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又可能不比教师差,因此担任该科目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把争议性和动向性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直接灌输答案,有利于学生在讨论或调查澄清的过程中,开动脑子,处处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等。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年级:三年级学科:地方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各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2. 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的热爱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方文化的学习兴趣;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方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北方地区1. 江北水乡:介绍江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饮食文化;2. 红河谷地区:介绍红河谷地区的地理特点、农业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化;3. 黄土高坡:介绍黄土高坡地区的地理特点、黄土地貌和农田治理;4. 教学活动:制作北方地区的地图和介绍册。

第二单元:东方地区1. 东海之滨:介绍东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渔业资源和海洋文化;2. 长江之畔:介绍长江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3. 山东半岛:介绍山东半岛的地理特点、饮食文化和名胜古迹;4. 教学活动:观看东方地区的旅游宣传片和制作海报。

第三单元:南方地区1. 珠江三角洲: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2. 华南水乡:介绍华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和农田利用;3. 云贵高原:介绍云贵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4. 教学活动:进行南方地区的地理实地考察和拓展阅读。

第四单元:西部地区1. 青藏高原:介绍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2. 西南腹地:介绍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多民族文化;3. 新疆边陲:介绍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边疆文化和旅游资源;4. 教学活动:制作西部地区的地理模型和展示作品。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对地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完成地方课程相关的作业和小项目;3. 学生参与地区实地考察的记录和总结;4. 学生的综合评价和班级展示成果。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文化特点、著名景点等。

2. 培养学生对自己地方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表达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和实施改进地方环境的建议。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我的地方简介a.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行政区划等。

b. 教学活动:观看地方的宣传视频、查阅相关资料,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所在地的特点。

2. 单元二:地方的特色风景a. 教学目标:了解和描述所在地区的著名景点、名胜古迹等。

b.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地方的看法和特色景点的资料。

3. 单元三:地方的人文历史a.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地方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名人故事。

b. 教学活动: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了解地方的历史演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4. 单元四:改变地方环境的创新a.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地方环境的建议。

b.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地方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视听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音频资料,增加学生对地方的了解。

3.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地方景点和重要地标,感受地方的实际特色。

4. 小组合作学习法:根据任务的不同,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5. 讨论引导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扩展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条理清晰,参与积极,合作学习表现良好。

2. 作品展示:准确传达信息,展示独特见解,呈现注重创造性。

3. 课后小结:能够总结所学内容,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疑问。

五、教学资源1. 地方简介视频和资料。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通用3篇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通用3篇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网络资源,学会利用网络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开设电脑动画与绘画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如下:一、参加人员:六年级八个班17名学生,七年级八个班22名学生。

要求思想品德好,文明礼貌,热爱集体,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二、时间及地点:时间:六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七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

地点:微机教室三、对教师的要求:1、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得力工具。

2、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

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自的独立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

3、充分开发、组织、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扩展教育及学习的资源,使学生有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4、采用个别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对学生的要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将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编制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1、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自己打分,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3、每堂课有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在学期结束时安排学生的操作汇报课。

4、以正面引导为主,在学生自由操练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

5、做好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6、每堂课中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共享获得的’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五、课程教学设计:1、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要突出活动性和实践性。

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单元目标,根据不同的活动单元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册地方与学校计划

三年级下册地方与学校计划

2011 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石门口联校南坪学校三年级地方与学校学科教学计划表单元课题内容课时划分起止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拟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阅读每周一节3.1至6.15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

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3、“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

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1、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2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

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1、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

2、阅读浅近的文学语言类读物,如童话、儿歌、寓言、故事。

3、要阅读一些数学读物;自然、社会科学类读物。

如:《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选读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声读物”。

4、提倡课内阅读为辅,课外阅读为主的方式。

5、组织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

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小组的阅读进程。

2012 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石门口联校南坪学校三年级地方与学校学科教学计划表单元课题内容课时划分起止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拟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软笔16课时3.1至5.31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正确的毛笔书写姿势,培养学生正确的毛笔书写方法,掌握书写要领,做到:身正、笔直、腕松这三个基本要求。

2、加深对中国汉字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能体会到单字的笔画粗细、长短、俯仰、向背等对立统一的关系。

3、加强对书法中章法的训练,使学生对各种书法的形式有一定了解,并能使用条幅和横幅的书写方式进行临帖。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三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以满足日常交流和学习需要。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基本认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语文:阅读、写作、语法、常识、文学欣赏等。

2.数学:整数、小数、分数、几何、数论等。

3.英语:听说、阅读、写作、单词、语法等。

4.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科学探究等。

5.社会:历史、地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讨论、研究为主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际能力。

3.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4.任务驱动:以任务为主题,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18周)课程章节进度语文识字、翻译、阅读第1-6周数学整数、小数、分数第7-12周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第13-18周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第1-9周社会历史、地理第10-18周2. 第二学期(18周)课程章节进度语文写作、语法、文学欣赏第1-6周数学几何、数论第7-12周英语听说、阅读、写作第13-18周科学地球科学、科学探究第1-9周社会历史、地理第10-18周五、教学评估1.考试测验:定期进行的考试测验,包括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

2.课堂表现: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包括听讲质量、参与互动、思考能力等方面。

3.作业完成: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六、教学资源1.语文:语文课本、语文辅导书、课外读物、电子课件等。

2.数学:数学教材、数学试题、数学辅导书、电子课件等。

3.英语:英语教材、英语试题、英语辅导书、电子课件等。

4.科学:科学教材、学生实验手册、科学辅导书、电子课件等。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次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3.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

4.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授、练习、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引导学生了解课堂内容,解释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练习: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自己地理识别能力。

3.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场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3.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1.讲解中国的地理形态和其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介绍中国各自然地形特征。

3.配合地图作业,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面积以及河流、湖泊分布情况。

3.2 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1.简介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情况。

2.介绍各地的主要矿产和资源分布情况。

3.配合240分钟时间以内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3.3 中国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1.介绍中国不同地域的特征风情和历史文化。

2.学习各地区的名胜古迹及其地理位置。

3.探究不同省、市的地方文化特征。

4. 教学安排1.第一次课: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2.第二次课:自然资源分布情况3.第三次课: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每堂课的具体时间分配如下:•讲授 (20分钟)•课堂练习 (15分钟)•探究练习(20分钟)•互动场景模拟部分 (15分钟)5. 教学评估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课堂随机问答:教师可在课程中随机提问学生,检测试学的掌握情况。

2.课堂练习:每堂课都设置一些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3.作业评价:每堂课后布置地理作业,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等。

6. 结语本次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孩子了解中国地理、资源分布和文化,增强孩子的国家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一环,其开发与利用在全球化、信息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针对我校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在三年级阶段融入安全、环境保护及探索活动等教育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学生总数为____名,整体展现出较高的素质水平,对周遭世界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

他们性格活泼,但自我约束能力尚显不足。

因此,教师应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旨在触动学生情感,激发其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安全教育鉴于全国安全事故频发,导致学生生命损失惨重的严峻现实,安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遵循“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的指导思想,本课程将重点教授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确保学生安全无虞。

2. 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及领略民族文化,本课程倡导探究、合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学生将在阅读、诵读、古文翻译及诗歌欣赏等活动中,深刻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持续感悟与传承。

3. 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具体事例与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程旨在通过安全、环境保护及探索活动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与周边事物的紧密联系,培养其关注社会、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措施1. 教师需深入研读教材,精心准备教案。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并主持活动,以发挥其自主性与创造力。

3. 注重实践观察在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

4. 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5.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创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将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计划一、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学年地方课程教学实施,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课程理念,根据上级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当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几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有部分学生有时存在不受课堂约束的情况,显得“自由”,所以这期还要加大课堂常规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材分析:本年级地方课程主要包括陕西省省情学习、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中华大家庭三部分内容,教学时按进度兼周进行。

教材具体分析如下:(一)陕西省省情: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陕西省,有着几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陕西人名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地方课教学计划三年级下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地方课教学计划三年级下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地方课教学计划三年级下三年级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地方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使用、地球的构造、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居住地方的认知和热爱,增强对家族、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1. 第一单元:家乡的地理位置- 学习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以及地理位置。

- 学习如何使用地图标识家乡的位置。

- 通过讲解家乡的地理特点、气候、土地利用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

2. 第二单元:中国的四大地理板块- 学习中国地球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

- 学习中国的四大地理板块:东北板块、华北板块、华南板块、西南板块。

- 通过对每个地理板块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分布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中国的地理格局的认知。

3. 第三单元: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水系- 学习中国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祁连山、昆仑山、天山、云贵高原等。

- 学习中国的主要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 通过对每个山脉和水系的特点和地理位置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4. 第四单元:中国的名胜古迹- 学习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黄山、九寨沟等。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评估方式:1. 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学生作业等方式进行日常评估,了解学生对地方课的掌握程度。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如制作地图、做实地考察等,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3. 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设计单元测试,测验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提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情境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地方课的知识。

3. 视觉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方课的内容。

三年级下册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地校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三年级2018年2月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天真活泼、性格开朗、热爱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同时,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这些都是本学期教学的不利因素,必须努力克服。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和《传统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地方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一门新课程。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一整合为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环保意识、从小树立中华大家庭、民族大团结为目标。

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民族教育是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通过地方课程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和社会的急切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1.安全教育方面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小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2.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环境知识和吧技能。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课程(下册)计划一、指导思想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学年地方课程教学实施,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课程理念,根据上级教育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当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环境、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几学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出错的学生有个别的是知识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小组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有部分学生有时存在不受课堂约束的情况,显得“自由”,所以这期还要加大课堂常规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材分析:本年级地方课程主要包括陕西省省情学习、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中华大家庭三部分内容,教学时按进度兼周进行。

教材具体分析如下:(一)陕西省省情: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陕西省,有着几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陕西人名迅速崛起。

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

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三下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三下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乡土情怀和创新能力。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家乡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

但在地方课程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深入,对地方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掌握相关历史、地理、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

2.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等。

3. 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介绍家乡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

五、教学措施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3. 举办主题班会,分享家乡故事。

鼓励学生讲述家乡的趣事、好人好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家乡报告。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家乡的实地调查,撰写家乡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举办地方课程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完成度等。

三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材《我们的家乡》第二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三节“家乡的河流”。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河流特点以及河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和河流特点,提高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和河流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图、河流模型学具:笔记本、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乡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河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和河流特点。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家乡河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家乡的河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河流附近的村庄,调查河流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制作成PPT进行展示。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板书设计:家乡的河流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河流特点: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作业设计:1. 根据教材,绘制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图。

2. 写一篇关于家乡河流的小作文,描述河流的特点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家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和河流特点,提高了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家乡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资源的意识。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1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好奇心,但关注能力观察能力欠缺,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课上想更多地体现自主性还是有难度的。

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资料诱发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究显得很重要。

总体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

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教育目标实施原则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

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特点:(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习目标: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地校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
2018年2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天真活泼、性格开朗、热爱学习、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同时,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这些都是本学期教学的不利因素,必须努力克服。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和《传统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地方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一门新课程。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一整合为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环保意识、从小树立中华大家庭、民族大团结为目标。

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民族教育是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
家,通过地方课程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和社会的急切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小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环境知识和吧技能。

3.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以及学生课下阅读《传统文化读本》,通过网络等形式搜集传统文化知识,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

四、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精神,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深挖
教材,选择适当灵活的教学方法,并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掌握本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虚心向本学科老教师学习,认真探讨科学课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3.针对本年级学生特点,扎实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开展好互帮互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4.树立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信心,开展好比学赶帮的热潮。

5.有效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效果,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多做实验,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规律。

五、每周进度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