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历史与展望(2020完整版)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SWORD
Coplen等 Nattel等 Moonoe等
d-Sotalol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丙比胺、索他洛尔
MI后伴LVD
治疗AF 治疗AF 治疗心脏停搏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 总死亡率↑ 停搏率↑
与安慰剂比
奎尼丁、普酰胺与经验治疗比
CAST实验是评价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水岭,试验显 示患者并未从Ⅰ类AAD中获益, Ⅰ类AAD应用开始衰落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类
普罗帕酮
为ⅠC类药,钠通道阻滞作用强,有良好广谱抗心律 失常作用,应用广泛。
有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在AMI和心功能 障碍者中更常见。不宜用于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 Brugada综合征患者。 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正常者下列情况可用:终 止阵发室上速、房颤复律、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处理心律失常不能只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类
临床研究
CAST1 CAST2 MPACT
药物
氟尼卡、英卡尼与安慰剂比 莫雷西嗪与安慰剂比 美西律与安慰剂比
治疗对象
MI室早患者 MI 室早患者 MI 室早患者
结果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猝死率↑ 总死亡率、猝死率↑
——已有其他指征使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发生
房颤需要加用胺碘酮,一般无需停用-受体阻滞剂
明确胺碘酮与-受体阻滞剂的定位和联合的 安全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胺碘酮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2008指南)
--室速的急性治疗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
首选
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未能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
室性心律失常
3.多形性室速
(1)急诊处理原则: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多形性室速应按室颤处理,应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 ②血流动力学稳定或 短阵发作者,根据QT 间期变化,分为 QT 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QT 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和短 QT间期多形 性室速。 (2)尖端扭转型室 速:QT 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称为TdP。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阿斯综合征,重者导致 SCD。心电图显 示 QT 间 期 延 长,可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LQTS。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应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若疗效不满意,
应先审查用药是否规范、剂量是否充足。一般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 若心律失常仍需立即处理,宜考虑采用非药物方法如电复律等。序贯或联合应用两种以上静脉抗心律失 常药物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及致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速/室颤风暴状态时 才考虑
IHD患者的致心律失常基质通常位于心内膜,心内膜标测和 消融一直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经完全血运重建和最佳药物治 疗后仍频繁发作室速/室颤的患者,可考虑行导管消融治疗。
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4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选择更有效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对非威 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需要更多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过度治疗反而可导致新的风险。 4 治疗与预防兼顾
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后易复发,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采用预防措施。需要评估药物、射频消融及 ICD治疗 适 应 证。同时也需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诱发因素。 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及基层版解读精选全文
▪ 药物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必要 时可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以排除 结构性心脏病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
定义与分类
1、NSVT:指连续3个及3个以上的室性心律,频率>100次/min,持续时 间<30 s,能够自行终止,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SMVT:指单形性室速持续时间≥30s,或持续时间虽<30 s但室速发 作时伴随血流动力学障碍需早期进行干预; 3、PMVT:指QRS波形态可清楚识别但连续发生变化、频率>100 次 /min,持续时间≥30 s,或虽然<30 s但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须立即终止 的室性心律失常。
▪ 不同于2020版专家共识, 基层版将PMVT与室颤分 开阐述。
▪ PMVT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表现和心电图特征,心电 图特征表现为QRS波形态 不一、无明显等电位线和 (或)电轴多变。
室性心动过速
▪ 治疗原则 ①治疗基础心脏病, 纠正诱因; ②ICD是不可逆性原因所致PMVT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再发 PMVT且暂不适合植入ICD的患者,可考虑穿戴式ICD治疗;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④由室早触发的PMVT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此类患者的室 早进行密切心电监测,以利于触发灶的成功消融; ⑤自主神经系统干预。无条件开展上述非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可考虑转诊至上级医院 进一步治疗。有或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发生PMVT的原因与治疗措施见表6。
特殊情况下的室性心律失常
▪ 治疗原则 ①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②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血流动力学稳定的TdP 患者可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尝试静脉应用镁剂, 临时超速起搏或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等进行心率调控、应用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补钾治疗等; ④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若室速发作时可经心室临时起搏电极行程控刺 激,若为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室速可试用胺碘酮治疗,若为洋地黄中毒 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治疗。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定义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室早是指希氏束及其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在普通人群中, 其发病率为1%~4%。通过普通心电图筛查发现室早患病率约为1%,而通 过 24h 或 48h 动态心电图检测则高达 40% ~75%。室早的发病率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增 加,在<11岁 的 儿 童中,其发病率<1%;而在>75岁的 人 群 中,其 发 病 率 可 高达69%。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NSVT是指 连 续 3个 及 3个 以 上 的 室 性 心 律、频 率 >100次/分、持续时间<30s、 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自行终止。典型的 NSVT一 般 由 3~10个室性心律组成,心 室 率多 在100~200次/分。
• 急性心肌缺血和LQTS有关的 NSVT,常常表现为多形性。在有明确的持续性室速病史的患者 记录到 NSVT 时,其形态可能与持续性室速相同。大 多 数 无 QT 间 期 延 长 的多形性室速存 在冠状动脉病变。左室功能异常患者中,频发而复杂的室性异位心律更为常见(包括 NSVT)。
• 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能提供额外的诊断和预后信息。尽管没有大样本研究证实哪些患者应行 MRI检查,但 MRI可指导管理多种合并室早的结构性心脏病,包括扩张性心肌 病(DCM)、肥 厚 型 心 肌 病(HCM)、心 脏结节病、淀粉样变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等。对于这些患 者,延 迟 钆 增 强 MRI发 现 室壁 运动障碍或心肌瘢痕有助于判断预后。
• 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NSVT 发 生 率 也 较 高,尤 其 是 主动脉瓣 狭 窄,明 显 二 尖 瓣 返 流 的 患 者 NSVT 发 生 率 可 达
2024年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PPT)
2024/3/1
21
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处理
01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利尿剂、ACEI/ARB 、β受体拮抗剂等,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
02 器械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心 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03 生活方式干预
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
2024/3/1
18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室性早搏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
室性早搏患者往往因担心病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24/3/1
23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1
24
本次汇报内容回顾
室性早搏的定义、分类和
01 流行病学特征
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和标
03 准
2024/3/1
室性早搏的治疗原则和常
02 用药物
室性早搏的并发症和预防
04 措施
25
室性早搏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室性早搏的发病 机制,为治疗提供更精确 的理论依据
钙通道阻滞剂
对于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 䓬等。这类药物可抑制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从而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症状严重、发作频繁的室性早搏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 帕酮等。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潜在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附共识解读)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有些室早不用治疗)室性早搏(室早)很常见,室早在动态心电图上的检出率高达40%~75%,在75岁以上人群中69%的人可见室早。
多数室早因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引起,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建议及时干预。
病因室早,一般指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正常人在情绪激动、紧张、过度劳累、饮酒、吸烟或熬夜时都可能出现室早。
室性期前收缩更多见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钾等患者。
症状一般偶发的期前收缩不引起任何不适。
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听诊时可听到突然提前出现心搏,第1心音较正常响亮,第2心音微弱或听不到,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
脉诊可以触到提前出现的微弱脉搏,随后有一较长的代偿间歇。
处置对有症状者,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期前收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室性期前收缩应按Lown分级,评定良性(LoWn分级<ΠI级)、恶性(LOWn分级>ΠI级)。
频发的期前收缩可并发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
①频率平均25/分钟;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I类和In类药。
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或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需紧急静脉给药。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修订)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修订)
概述
本文档是2022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的修订版(2023)。
此共识是基于中国专家在室性心律失常领域的临床经验
和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室性心律失常定义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室起搏点或心室传导组织异常产生激动,
导致心室收缩节律紊乱的情况。
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脏监测结果,可以诊断室性心律失常。
诊断室性心律失常时,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
电图评估。
治疗原则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治疗目标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和减少心室功能障碍。
根据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心室异位节律的发生、改善心室传导,并调节心率来达到治疗效果。
预防和管理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的
暴露。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对于
高危患者,应采取定期随访、心电图监测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结论
2022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修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指南。
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专家共识,我们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修订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判断。
*。
2020年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最新课件)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1病因2临床表现3检查4诊断5治疗6预防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感谢聆听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感谢聆听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2。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目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施加高频电流,使异常传导径路或异位起搏点被破坏,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机能。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药物调节心脏电活动,阻断异常传导途径或抑制异位起搏点的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但究竟哪种治疗方法更有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方面的效果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的优缺点、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旨在找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比较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束。
2. 正文2.1 射频消融术的原理与方法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射频能量来摧毁异常心脏组织的方法,从而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其原理是利用射频导管传输的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使异常的心脏组织局部受热、凝固、坏死或焦炭化,最终实现导管尖端与心脏组织的精确接触并实施靶点的热消融。
射频消融术的方法包括导管插入、定位、螺旋导管放置、心房内心室电图检测、刺激试验、有无节律的鉴别、解剖结构定位、靶点确认、绝对位置定位、射频消融等。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对导管插入技术、射频消融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同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
2.2 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升级版发布,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规范的指导。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由心室起搏点或传导组织异常激动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临床上常见并且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因此制定共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
共识升级版对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定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例如,在室性早搏方面,共识升级版明确了早搏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指出早搏的频率、形态、偶发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共识升级版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流程,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个阶段的选择。
在共识升级版中,专家们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指导原则。
首先,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和心脏磁共振等辅助检查。
其次,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脏功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应根据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某些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共识升级版还提到了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康复护理。
预防是室性心律失常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避免诱发因素、生活方式改善、心理疏导等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康复护理是关键,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心理支持、合理用药等方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共识升级版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规范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
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历史与展望(2020完整版)
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历史与展望(2020完整版)1.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史: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心室颤动(室颤)。
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正常的人群也并非少见。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能无症状,也可能有明确的心悸或黑蒙,甚至心脏性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正常自律性增加、异常自律性、由早期与晚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和折返[1-2]。
室性心律失常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阜外医院华伟与张澍等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年[3]。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
尽管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从经济学、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上,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我国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索他洛尔和胺碘酮等。
尽管β受体阻滞剂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效果并不好[4],但因不良反应低,因此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
普罗帕酮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引进中国市场,常被应用于治疗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患者。
索他洛尔可明显延长QT间期,国内一些医生与患者因过度担心该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应用谨慎,导致进口的索他洛尔退出中国市场。
胺碘酮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5],虽然有明确的心外不良反应,由于其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目前仍是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药物。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中药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007—2008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SSCAT)”、2012—2014年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良合并频发室早研究”和2012—2015年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症状性室早研究”均为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6-8]。
2020ESC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选择节律控制、室率控制(全文)
2020ESC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选择节律控制、室率控制(全文)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能明显增加死亡、中风、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生活质量下降和住院的风险。
阵发性房颤可以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由于房颤相关的不适症状、加重心脏功能恶化、引发缺血性卒中和/或抗凝所致的严重出血事件,均可导致患者反复住院或门诊治疗,不仅增加医疗费用,同时也可增加患者致残和致死风险,故房颤是一个重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
房颤的处理包括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节律和室律控制症状、治疗合并疾病和危险因素等。
本文主要讨论房颤的节律和室律控制相关内容。
一.房颤的节律与室律控制的药物治疗比较:房颤的节律控制指在充分室率控制、抗凝治疗和综合心血管疾病和/或危险因素预防治疗基础上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心脏电复律、导管消融治疗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房颤的节律与室律控制的优劣之争在AAD治疗时代长期没有定论,关于房颤AAD节律控制和单纯室率控制相比较的几项临床试验(如AFFIRM、RACE、STAF、AF-HeFT等研究)结果显示,AAD维持窦律的比例不高,与室率控制相比无明显获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AD进行节律控制的临床研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AAD成功维持窦律比例较低,且维持窦律改善临床结局被AAD的毒副作用所稀释。
而在AFFIRM等临床试验中,患者若能维持窦律,则能改善临床结局。
(2)随机临床试验存在患者选择偏倚,如仅纳入具有治疗意愿的患者,其中包括较多维持窦律失败的患者,此类患者长期维持窦律的可能性较小。
(3)随机临床试验的随访时间均偏短,有研究显示节律控制组直到第五年才体现出临床获益。
(4)部分临床试验中,由于节律控制组停用口服抗凝药的比例较高,导致缺血性卒中事件增多。
总之,维持窦律策略之所以未显示出优势,很可能在于缺乏真正安全、有效的节律控制策略。
二.房颤导管消融与AAD室律控制比较: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一些小规模临床试验如CACAF、RAAFT、APAF以及4A等研究结果表明,导管消融比传统AAD 明显减少房颤复发。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已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
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受关注。
近年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共同组织专家组,结合我国2001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及近20年的研究进展,以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改变为基础,以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与规范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宗旨,制定本版专家共识。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一、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不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
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预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预后。
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心律失常。
二.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心律失常多与其他疾病伴发。
除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外,多数情况下,基础心脏病、心功能或心肌缺血是决定预后的因素。
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基础疾病已有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基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凝治疗等。
三.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需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重点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合电复律7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要点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要点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中并非少见。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也可有明确的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SCD)。
在许多基础心脏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多伴随出现,而在有些心脏异常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为患者最早或唯一的临床表现。
由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复杂,因此,治疗策略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1 室早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室早是指希氏束及其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4%。
1.2 病因和机制任何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为室早的病因。
不良生活方式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烟、酒、咖啡摄入等均可诱发室早。
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和瓣膜性心脏病等亦是室早的常见病因。
其他如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也可诱发室早。
1.3 临床表现室早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偶发室早也可引发严重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等。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室早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需要除外室上性早搏伴差异性传导、间歇性心室预激等。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瓣膜形态与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等,这在室早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价值。
偶发室早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个体,而频发室早常是潜在的心脏基质异常的标志。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因频发室早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且室早根除后心功能改善、心脏扩大逆转,排除其他原因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后,可诊断为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对于此类患者应积极推荐导管消融根除室早。
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处理策略(2020完整版)
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处理策略(2020完整版)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 ES)是最危险的临床情况之一,2006年ACC/AHA定义ES为:室速发作频繁,24h>2次;或者室速发作持续超过12h。
ICD电风暴是指需要ICD正确治疗(ATP和shock)的室性心律失常,24h≥3次,每次间隔5min以上(AVID研究);其中ICD误放电不计算在内、ICD不能转复VT不能计算为2次。
2017年AHA/ACC室性心律失常管理指南中明确定义ES为:24h持续性VT/VF 发作≥3次,或需要ICD正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次。
在既往文献中ES 也称为交感风暴、室速风暴、儿茶酚胺风暴。
ES发作是基础心脏病、触发因素(包括电解质紊乱、感染、药物作用、心功能恶化)、其他疾病的影响的综合结果,在不同的观察人群中,发生率在10-28%,但无论是何种人群,ES的发作均意味着死亡率增加,2007Sesselberg等观察了719例患者发现,ES发生后的前3个月病死率增加18倍,在3个月后死亡率比没有ES的患者增加3倍。
ES的处理:1、明确基础疾病及ES诱因:明确基础疾病、正确处理诱因(缺血、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是极其关键的,离子通道疾病和心肌病的处理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2.镇静药物的使用:正确使用咪达唑仑、杜冷丁、安定、非那根、氯丙嗪、佑美托咪定等药物,镇静药物对于抑制交感兴奋,减少电风暴的发作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其对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影响。
3.电转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结合使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VF,及时电转复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但是频繁的电复律事件可致心肌细胞损伤凋亡,加重心衰和心律失常发作,并可能引起情绪方面问题。
正确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防止VT/VF反复发作的基础。
无论是2015年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还是2017年AHA/ACC/HRS室性心律失常管理指南均推荐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作为ES的首选(长QT患者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历史与展望(2020完整版)
1.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发展史: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心室颤动(室颤)。
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诊断明确的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患者,但在心脏正常的人群也并非少见。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能无症状,也可能有明确的心悸或黑蒙,甚至心脏性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正常自律性增加、异常自律性、由早期与晚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和折返[1-2]。
室性心律失常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阜外医院华伟与张澍等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年[3]。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
尽管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从经济学、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上,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我国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索他洛尔和胺碘酮等。
尽管β受体阻滞剂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效果并不好
[4],但因不良反应低,因此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
普罗帕酮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引进中国市场,常被应用于治疗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患者。
索他洛尔可明显延长QT间期,国内一些医生与患者因过度担心该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而应用谨慎,导致进口的索他洛尔退出中国市场。
胺碘酮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5],虽然有明确的心外不良反应,由于其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目前仍是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药物。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中药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007—2008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SSCAT)”、2012—2014年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良合并频发室早研究”和2012—2015年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症状性室早研究”均为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6-8]。
3项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控制无或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尤其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早和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症状性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有效减少室早负荷,且可改善心功能和有限度地提升窦性心律患者的心室率。
我国应用器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始于1991年,该年4月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为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蒋文平与汪康平等与心外科合作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胸手术植入了中国第1台植入型心律转
复除颤器(ICD)[9]。
1996年阜外医院华伟首次报道经静脉植入ICD 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0]。
自此,我国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了该项技术,且植入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
中国大陆近2年每年约有4000例以上患者接受了ICD治疗。
我国人口众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接受ICD的治疗率仍然很低。
全皮下ICD(S-ICD)于2014年在我国开始临床应用,华伟与张澍等于当年的12月23日为1例三尖瓣下移伴狭窄和关闭不全行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植入了S-ICD[11]。
据有关信息表明,全国目前有110多例患者接受了S-ICD治疗。
可穿戴式除颤器(WCD)是提供短期体外自动除颤功能的可穿戴装置,毋需手术植入,方便移除。
临床上主要用于有高心脏性猝死风险,但短期内无ICD植入适应证,或有适应证但短期内不能新植入或更换ICD的患者。
2018年6月28日,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率先在国内将WCD应用于临床[12]。
至今国内超过60例的患者短期接受了WCD治疗。
我国应用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开始于1990年。
陈湛和张英川[13]当时采用导管电灼治疗持续性室速患者4例,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和室壁瘤患者,2例消融获得了成功。
1994年杨延宗等[14]报道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成功治疗5例特发性室速。
2001年阜外医院报道的190例资料显示,特发性室速消融成功率达90.2%[15]。
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不同,结构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成功率较低。
三维标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了结构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成功率。
在亚太地区,我国是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较早的国家。
目前国内
能开展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医院大多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或非接触
标测系统[16-21]。
接受ICD治疗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患者导管消融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国内有些心脏中心对于ICD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患者采取基质消融和/或心外膜消融,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2]。
在亚太地区我国是应用磁导航技术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最早
的国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资料显示,磁导航指导右心室流出室早与室速的消融治疗,其疗效与常规消融技术相似,但X线曝光时间短[23]。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交感神经激活在室性心律失常及其电风暴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采用肾动脉消融方法去交感神经有助于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其电风暴发作[24]。
Jiang等[25]对ICD、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联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室速和电风暴患者试用肾动脉消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中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展望:
不同病因、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对人们的危害程度不同,其治疗策略也不相同。
遵照相关指南,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科学的危险分层,以确定治疗方案十分必要。
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有部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无症状且低负荷的室早患者长期给予胺碘酮治疗等;人们对心脏性猝死的危害认识不足,有些非心血管专业和非心律失
常专业的医生对ICD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意义了解不够。
因此,广泛解读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根据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策略,规范化治疗宣传与培训非常重要。
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大力支持下,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16年编写了国内首部《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共识》)。
为了保证指南的先进性,该版指南目前正在由编写专家组升级更新。
期望更新版的《共识》所推荐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在中国更趋规范化。
自2008年起由CSPE、CSA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该学术会议已成为参会者与国内外知名专家交流的良好平台,对于提高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随着标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成功率逐步提高,适应证不断扩大,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级别提升[26-29]。
然而在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技术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需加强学习与培训。
室速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室速的导管消融是在有丰富消融手术经验的心脏中心进行,在这些中心优化患者来源和转诊患者及其重要。
为
此,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第三方室速消融转诊中心和区域性转诊中心网,称为“室速网”。
这有利于患者转入心脏消融中心,以便早期得到消融治疗。
有些第三方室速消融转诊中心还建立起了“室速监测单位”,以监测转运过程中的室速患者[28]。
毋容置疑,“室速网”和“室速监测单位”的建立有助于室速患者的治疗,降低病死率。
我国是否需要建立“室速网”和“室速监测单位”,值得探讨。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方面有不小的差距。
可喜的是由张澍教授牵头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心脏性猝死的1.5级预防研究(ImproveSCAclinicaltrial),研究证实心脏性猝死ICD的1.5级预防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30]。
然而这样的临床研究在中国太少了。
我们不仅要加强探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也要多组织全国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和注册研究。
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年轻患者,但更常见于老年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室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在不断增加,对人们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室性心律失常基础与临床研究力度,提高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能力,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