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浓缩技术解析
第四章-浓缩技术.

冻干设备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产最主要的设备为食品用真空冷冻干 燥机组,该机组的性能,能耗和操作自动化程度 的高低决定了冻干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的高 低,食品用冻干机分间歇式和连续式。连续式机 组在国内企业尚属少见。间歇式冻干机由干燥箱 体、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制冷系统、控制系统 等5部分组成。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冷冻浓缩
是利用冰与水溶液之间的固液相平衡原理的一种 浓缩方法。采用冷冻浓缩方法,溶液在浓度上是 有限度的。当溶液中溶质浓度超过低共熔浓度时, 过饱和溶液冷却的结果表现为溶质转化成品体析 出,此即结晶操作的原理。这种操作,不但不会 提高溶液中浓质的浓度,相反却会降低溶质的浓 度。但是当溶液中所含溶质浓度低于低共熔浓度 时,则冷却结果表现为溶剂(水分)成晶体(冰晶) 析出。随着溶剂成品体析出的同时,余下溶液中 的溶质浓度显然就提高了,此即冷冻浓缩的基本 原理。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工业化使用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实验型冷冻干燥机
福州大学图书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Library of Fuzhou University
浓缩工艺原理

浓缩工艺原理浓缩工艺是将液体中的水分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去除,使得液体中的固体物质含量增加的方法。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浓缩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液体中的水分转化为蒸汽,从而实现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缩。
浓缩工艺的分类根据浓缩工艺的不同原理和方法,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蒸发浓缩法蒸发浓缩法是将液体加热使其蒸发,形成水蒸气,再通过冷凝器将水蒸气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液体中水分的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液体。
2. 冷冻浓缩法冷冻浓缩法是利用水分在低温下的冷凝和结晶特性将液体中的水分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低的液体。
3. 膜分离浓缩法膜分离浓缩法是利用特殊材料的渗透性和分离性将液体中的水分和固体物质分离开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中含有高分子物质的情况。
4. 溶剂萃取浓缩法溶剂萃取浓缩法是利用溶剂与液体中的物质之间的相溶性差异将液体中的水分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液体。
浓缩工艺的应用浓缩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1.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浓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原料、化工中间体、化工成品等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浓缩工艺可以实现化工产品的提纯和浓缩。
2. 食品行业在食品行业中,浓缩技术被应用于果汁、乳制品、调味品等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浓缩工艺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延长其保质期。
3. 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浓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浓缩工艺可以实现药物的纯化和浓缩,从而提高其药效。
4. 环保行业在环保行业中,浓缩技术被应用于危险废物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通过浓缩工艺可以实现废物的减量和污水的净化。
总结浓缩工艺是一种实现液体中固体物质浓缩的重要方法,其原理和分类多种多样。
浓缩工艺在化工、食品、制药和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浓缩工艺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浓缩的方法

浓缩的方法众所周知,浓缩是一种将液体或气体中的成分减少至一定比例的方法。
浓缩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食品加工到化学工业,从环境保护到能源开发,都离不开浓缩技术的支持。
本文将从浓缩的基本原理、浓缩方法的分类以及浓缩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浓缩的基本原理浓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少液体或气体中的溶剂,使其溶质的浓度增加。
在液体浓缩中,通常采用蒸发、蒸馏、冷凝、离子交换等方法;在气体浓缩中,通常采用吸附、膜分离、压缩等方法。
浓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溶液或气体中溶质的浓度,减少体积或体积成本,便于储存、运输和加工。
二、浓缩方法的分类1.蒸发法蒸发法是一种常用的液体浓缩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热量将液体中的溶剂蒸发掉,使溶质浓度增加。
蒸发法通常分为自然蒸发、真空蒸发和强制循环蒸发三种形式。
自然蒸发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液体,真空蒸发适用于高浓度液体,而强制循环蒸发则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液体。
2.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蒸馏法通常分为简单蒸馏、分馏、萃取和萃取蒸馏等几种形式。
简单蒸馏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分馏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萃取适用于分离不同物质之间的亲疏性差异,而萃取蒸馏则是将萃取和蒸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离。
3.冷凝法冷凝法是一种将气体或蒸汽冷却成液体的方法。
冷凝法通常分为冷凝、冷凝分离、冷凝吸附和冷凝压缩等几种形式。
冷凝适用于将气体或蒸汽冷凝成液体,冷凝分离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冷凝吸附适用于分离不同物质之间的亲疏性差异,而冷凝压缩则是将冷凝和压缩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离。
4.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液体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吸附和释放的方法。
离子交换法通常分为阴离子交换、阳离子交换和混床交换等几种形式。
阴离子交换适用于去除液体中的阴离子,阳离子交换适用于去除液体中的阳离子,混床交换则是将阴离子交换和阳离子交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离。
5.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对液体或气体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方法。
浓缩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

浓缩可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一、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常见的浓缩方式,通过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特性来实现浓缩。
首先,将待浓缩的溶液加热至其挥发性成分开始汽化,然后将气态的成分收集并冷却,使其重新变为液态。
这样,挥发性成分就被分离出来了,从而实现了溶液的浓缩。
蒸馏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杂质,但同时也存在着能耗高、操作时间长的缺点。
二、透析法透析法是一种通过渗透作用实现浓缩的方法。
透析是指通过半透膜将溶液分成浓度不同的两部分,使溶剂和小分子溶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
透析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对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不会造成损伤,但同时也存在着浓缩速度慢、半透膜的选择和维护的困难等问题。
三、气体吸附法气体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材料吸附气体从而实现浓缩的方法。
吸附材料通常是选择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材料,比如活性炭。
将待浓缩的气体通过吸附材料,利用吸附剂对气体成分的选择吸附特性,从而完成气体的浓缩。
气体吸附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无需能量供应,但同时也存在着吸附剂选择的难题,以及吸附饱和后的再生问题。
四、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来实现浓缩的方法。
通过在待浓缩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溶剂,使其中的目标物质溶解于溶剂中,而非目标物质则保持在原始溶液中。
然后,采用适当的分离和回收方法,将目标物质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
萃取法的优点在于对目标物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溶剂的选择和回收问题。
五、冷冻浓缩法冷冻浓缩法是一种利用溶液在冰冻过程中形成冰晶而实现浓缩的方法。
通过将待浓缩的溶液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其冷冻,冰晶形成时会排除其中的溶剂,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
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冰晶与液相分离,并回收液相部分,从而浓缩溶液。
冷冻浓缩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无需能量供应,但同时也存在着溶剂的选择和回收问题,以及冷冻过程对某些溶液造成的影响。
以上就是浓缩可以通过的几种常见方式。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四章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第一节浸提浸提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剂与设备将中药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
浸提是多数中药制剂的必须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浸出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物质和有害成分的浸出,以便简化后期的分离精制工艺,降低服用量,确保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1)浸润与渗透浸提溶剂能否润湿药材,并渗透进入药材内部,是浸也其有效成分的必要条件。
药材能否被润湿取决于所用溶剂与药材的性质。
通常中药浸提采用的水和不同浓度乙醇等极性溶剂能润湿多数药材。
加入表面活性剂、多脂成分的脱脂处理等,可加快润湿过程,有利于浸出。
(2)解吸与溶解药材干燥后,可溶性成分固结吸附于组织细胞内,浸出溶剂渗透进入药材需克服化学成分之间或化学成分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吸附力,才能将其溶解形成溶液。
化学成分能否被溶剂溶解,取决于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溶剂的性质,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能溶解极性大的生物碱盐、黄酮苷、皂苷等,也能溶出高分子胶体。
由于增溶和助溶作用,还可溶出某些极性小的物质。
高浓度乙醇能溶出少量极性小的苷元、香豆素和萜类等,也能溶出蜡、油脂等脂性杂质。
溶剂中加入适量的酸、碱、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有效成分的解吸与溶解。
(3)扩散进入药材组织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化学成分后,药材内外出现浓度差。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药材内渗透,药材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直至内外浓度相等。
浓度差是扩散的推动力,扩散速率可以Fick扩散定律来说明:式中,dt——扩散时间;ds——在dt时间内物质(溶质)的扩散量;F——扩散面,代表药材的粒度与表面状态;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D可由爱因斯坦公式求出:式中,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N——阿佛伽德罗常数;r——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η——液体黏度。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扩散速率(ds/dt)与扩散面(F)、浓度梯度(dc/dx)、温度(T)成正比;与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r)、液体的黏度(η)成反比。
发酵:浓缩技术—孙欢欢解读

吸收浓缩法
吸收浓缩法:是一种通过吸收剂 直接吸收出去溶液中溶剂分子使 溶液浓缩的方法。
应用吸收浓缩法时要求吸收剂不 与溶液起化学反应,而且对大分 子类的发酵产品不起吸收作用, 易于溶液分开,吸收剂除去溶剂 后能重复使用。
Appreciate your listening!
浓缩技术
浓缩技术概括 蒸发浓缩法 冷冻浓缩法及吸收浓缩法
浓缩技术概括
浓缩过程是发酵 工业提取与精制过 程常用的单元操作。
机酸、氨基酸、核 苷酸、酶制剂及抗 生素等发酵工业产
浓缩的目的是将低
溶质浓度的溶液通 过除去溶质变为高
品的提取分离过程。
常用的浓缩技术有 蒸发浓缩法、冷冻
溶质浓度的溶液。
它广泛用于有
干燥法、吸收浓缩
法。
浓缩技术
浓缩技术概括
蒸发浓缩法 冷冻浓缩法及吸收浓缩法
蒸发浓缩法
蒸发浓缩法概念及原理
蒸发是工业发酵生产过程中常 用的发酵产品浓缩方法之一。蒸 发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在一 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后汽化除 去,从而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这里所指的溶液是由不挥发的溶 质与液体溶剂所组成,蒸发过程 只有溶剂汽化而溶质不汽化。
蒸发浓缩法
蒸发浓缩装置的设计
蒸发是溶液表面的溶剂分子获得 的动能超过了溶液内溶剂分子间 的吸引力脱离液面进入空间的过 程。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 及液面蒸汽分子密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蒸发浓缩装置常按照加热、 扩大液体表面积、减压、和加速 空气流动等因素而设计
蒸发浓缩法
蒸发浓缩装置的分类
常用的蒸发浓缩过程可分为常压 蒸发浓缩和真空减压蒸发浓缩过 程。按照结构型式不同,常压蒸 发设备有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横管式蒸发器、夹套式蒸发器、 夹套带搅拌外循环蒸发器、强制 循环蒸发器等.真空减压蒸发设备 根据二次蒸气的利用的情况,可 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中药化学第四章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技术

K=CU/CL CU:上层浓度,CL:下层浓度。 若有两种成份时(A,B),则A,B各有其分
配系数KA,KB,则两者差别越大,分离效果越 好。
如,KA=10说明振摇一次平衡后,A则有90 %以上溶于上层溶液中。
而KB=0.l时,振摇一次平衡后,B则有90% 以上溶于下层中,过样A和B两成份就有较大程 度分离,连续分离萃取几次,就可能达到A,B 的全部分离。
仪器装置
该装置有3个部分组成。 输液部分。包括微型泵、移动相溶剂储槽和试样
液注射器。 萃取部分。由300~500根内径约2 mm、长度为
20~40 cm的萃取管连接而成。 收集检出部分。包括检出器及分步自动收集仪。
适用范围
目前DCCC法广泛用于皂苷、生物碱、酸性成分、蛋 白质、糖类等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特别是用于 皂苷类的分离,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铅盐沉淀法
原理 此法是利用中性醋酸铅和碱式醋酸铅在水和 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成 难溶性的铅盐或铅络合物沉淀的性质,使有 效成分和杂质分离。此法既可使杂质生成铅 盐沉淀除去,又可以使有效成分生成铅盐沉 淀。
铅盐沉淀法适用范围
中性醋酸盐(Pb(Ac)2)可用于沉淀天然药物成 分中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黏液质、 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苷、蒽醌 苷、香豆素苷和某些色素等具有羧基、邻二 酚羟基的酸性或酚性物质。
氯仿:乙醚 由 某些苷类,如强心苷
乙酸乙酯
小 某些苷类,如黄酮苷
正丁醇
到 某些苷类,如皂苷,黄酮苷
丙酮、乙醇 大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某些生物
碱盐
水
蛋白质、黏液质、果胶、糖类、无机盐
(强亲水性)
二、适用范围
此法是早年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一种最重要的 方法,主要用于分离提纯含有极性不同的各种化 学成分的中药提取液。目前仍是最常用的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四章 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第四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1~2.5分14大考点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1续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2续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3第一节浸提学习要点:1.中药浸出的3个过程2.影响浸提的9大因素3.常用浸提溶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4.常用浸提辅助剂及其应用5.6大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4浸提:采用适当的溶剂与设备将中药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过程。
浸提的目的:提取物的形式?流、浸、干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5有关浸提的几个概念:单体化合物: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苷类等。
有效部位:混合物,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等。
辅助成分: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的作用,或利于浸出,或增加制剂稳定性的物质,如鞣质缓和大黄泻下,皂苷促进洋地黄毒苷溶解吸收。
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与有效成分共存,如蛋白质、鞣质、淀粉、树脂、叶绿素等。
组织成分: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6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1.中药的浸出过程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7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82.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09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实际生产中药材粒度不宜太细?答:①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②大量组织细胞破裂,浸出的高分子杂质增加③药材粒度过细则提取液分离操作困难2.如何增大浓度梯度?答:不断搅拌、更换新溶剂,或强制循环浸出液,采用动态提取、连续逆流提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0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浸提辅助剂1.浸提溶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12.浸提辅助剂酸:H2SO4、HCl、HAc、酒石、枸橼生物碱,有机酸(钙盐→游离)碱:NH3.H2O→甘草酸NaHCO3→土槿皮酸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2三、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3煎煮法特点:溶剂:水,加热煮沸浸提范围广,可杀死微生物和酶浸出杂质较多,为后续工艺带来不便水煎出液易霉败,应及时处理适用: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4100000114浸渍法溶剂:乙醇、白酒分类:冷~:室温热~:加热重~:溶剂量一定,分多次浸提,减少因药渣吸附浸出液所致药效成分的损失,一般浸渍2-3次,次数过多无实际意义。
浓缩工艺技术

浓缩工艺技术浓缩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将液体中的溶质浓缩的技术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用于提取和分离溶液中的目标物质。
浓缩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通过控制蒸发速度和冷凝温度,使溶液中的溶质浓缩。
蒸发是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溶液中的溶质随着水分子一起蒸发,形成蒸汽。
冷凝是指将蒸汽转化为液体,通过降低温度将蒸汽中的溶质重新溶解在溶剂中。
通过不断重复蒸发和冷凝的过程,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浓缩。
浓缩工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工领域,它常用于制备高纯度的化学品或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例如盐酸、硫酸等。
在制药领域,浓缩技术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原料、提取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在食品加工领域,浓缩工艺技术可以用于提取果汁、浓缩牛奶等。
浓缩工艺技术有多种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浓缩、膜分离浓缩等。
真空浓缩是通过减压蒸发的方式进行的,可以降低溶剂的沸点,加快蒸发速度,提高浓缩效率。
喷雾干燥浓缩是将液体喷雾成细小颗粒,通过热空气的吹流使其快速蒸发,从而实现浓缩。
膜分离浓缩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作用,将溶剂中的溶质分离出来,达到浓缩的目的。
浓缩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浓缩方法。
不同的溶液和目标物质适用于不同的浓缩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控制浓缩工艺的条件。
包括控制蒸发速度和冷凝温度等参数,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此外,还需要注意浓缩后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总之,浓缩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实现液体中溶质的浓缩。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浓缩工艺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化学浓缩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浓缩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浓缩的原理浓缩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两个重要物理性质,即溶液的沸点、冰点、蒸气压等。
通过改变这些物理性质,可以实现溶液的浓缩。
1. 沸点:在同一大气压下,溶质的存在会提高溶液的沸点。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掉,实现浓缩的目的。
2. 冰点:在同一大气压下,溶质的存在会降低溶液的冰点。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冷却的方式将溶液中的溶剂结晶出来,从而实现浓缩的目的。
3. 蒸气压:溶质的存在会降低溶剂的蒸气压。
因此,当溶质浓度增加时,溶剂的蒸发速度会减慢,从而实现浓缩。
以上几种原理的相互作用,为浓缩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二、浓缩的方法1. 蒸发浓缩:将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出去,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常见的设备有罐式蒸发器、真空蒸发器等。
2. 结晶浓缩:在溶液中降低温度,使溶剂结晶出来,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常见的设备有冷冻结晶器、冷却结晶器等。
3. 过滤浓缩:通过过滤的方式,将溶质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4. 膜分离浓缩: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过滤或分离,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5. 结合使用:有时也会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如结晶浓缩与过滤浓缩相结合,以达到更佳的浓缩效果。
不同的浓缩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溶液性质和操作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三、浓缩的设备1. 罐式蒸发器:利用加热的方式将溶剂蒸发掉,得到浓缩后的溶液。
2. 真空蒸发器:在罐式蒸发器的基础上,加上真空系统,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蒸发浓缩,避免溶质受热而分解的情况。
3. 冷冻结晶器:通过降低溶液温度,使溶剂结晶出来,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4. 冷却结晶器: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进行大量结晶分离操作的设备。
5. 膜分离设备: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通过半透膜对溶液进行过滤或分离,得到浓缩后的溶液或固体。
以上设备各有特点,根据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溶液性质进行选择。
四、浓缩的应用1.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浓缩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如有机溶剂的回收、废水处理等。
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操作,是均相混合物中溶质和溶剂的

3 冷却水 4
二次蒸汽
2 原料液 5 1 加热蒸汽 6
冷凝水
水 完成液
§ 2 冷冻浓缩
冷冻浓缩是利用冰和水溶液之间的固—液相 平衡原理来实现浓缩的操作方法。当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浓度低于最低共溶浓度时,冷却 的结果使溶剂结成晶体(冰晶)析出,使溶质 浓度提高。
图示为蔗糖水溶液的固—液 t (° C) 相平衡图。平衡图中纵坐标t 20 表示温度,横坐标x表示蔗 糖的百分比浓度。AE是冰点 10 曲线,也即冰和溶液的平衡 t 线,其中A点为纯水(溶液浓 0 t' 度X=0)的冰点;EB是溶解 t 度曲线,即固体溶质和溶液 -10 的平衡线;E点是最低共溶 -20 点,即固体溶质和溶液的平 衡点,代表了冰和固体溶质 共同熔化的最低温度,称最 低共熔点。
二、蒸发浓缩操作的方式
单效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直接被冷凝而不 再利用; 多效蒸发:二次蒸汽被引入另一蒸发器作为 热源利用的多个蒸发器串联的蒸发操作。 蒸发是在常压下进行称为常压蒸发。
蒸发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称真空蒸发。 蒸发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称真空蒸发。 真空蒸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蒸发操作, 真空蒸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蒸发操作,主要优 点是:低压下使溶液的沸点降低, 点是:低压下使溶液的沸点降低,溶液可在较低温度 下沸腾,使溶剂蒸发。 下沸腾,使溶剂蒸发。在传热量一定情况下节约传热 面积,防止热敏性溶液在高温下的分解或变质。 面积,防止热敏性溶液在高温下的分解或变质。 如葡萄汁采用真空蒸发浓缩,对果汁风味影响很小, 如葡萄汁采用真空蒸发浓缩,对果汁风味影响很小, 比常压蒸发风味好得多, 比常压蒸发风味好得多,浓缩的葡萄汁含糖量可达 60-80%。 60-80%。
第6 章
浓 缩
化学浓缩知识点总结

化学浓缩知识点总结化学浓缩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溶液中所含物质的含量提高的过程。
化学浓缩可以分为物质的升华、结晶、沉淀、蒸发、干燥、过滤、蒸馏等多种方法。
化学浓缩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取决于所含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操作中,化学浓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化学浓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化学浓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化学浓缩方法、常见的化学浓缩实验、化学浓缩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一、化学浓缩的方法1. 蒸发法:蒸发法是最常见的化学浓缩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溶液中水分的蒸发,使得其中溶解物质的含量得以增加。
蒸发法可以分为自然蒸发和加热蒸发两种方式。
2. 结晶法:结晶法是通过溶液中溶质的结晶过程来实现化学浓缩。
在结晶过程中,一部分溶质被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其浓度。
3. 蒸馏法:蒸馏法是通过液体的升华和冷凝过程来实现化学浓缩。
在蒸馏中,通过加热溶液使得其中的溶质汽化,然后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浓缩。
4.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得溶液中的一部分溶质形成沉淀,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浓缩的目的。
5. 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使用过滤器将溶液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化学浓缩。
二、常见的化学浓缩实验1. 溶液的蒸发浓缩:将溶液置于洗瓶中,用蒸发器进行加热浓缩。
2. 溶液的结晶浓缩:通过结晶法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化学浓缩。
3. 溶液的蒸馏浓缩:将溶液进行蒸馏,以去除其中的水分,从而实现化学浓缩。
4. 溶液的沉淀浓缩:加入沉淀剂,使得溶液中的一部分溶质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化学浓缩。
5. 溶液的过滤浓缩:通过过滤器将溶液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化学浓缩。
三、化学浓缩的原理1. 溶液中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中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一般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来表示。
2.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化学技术中常见浓缩技术的应用研究

化学技术中常见浓缩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其中,浓缩技术在化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化学技术中常见浓缩技术的应用研究。
浓缩技术是一种将液态或溶液中的溶剂去除或减少以增加溶质浓度的过程。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环保等领域,对于溶剂的回收和溶质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令人熟知的浓缩技术之一是蒸发浓缩。
蒸发浓缩利用溶剂的挥发性差异,通过加热溶液将溶剂蒸发出来,达到提高溶质浓度的目的。
蒸发浓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行业,例如果汁生产中的浓缩。
在果汁生产过程中,通过蒸发浓缩将水分蒸发掉,以提高果汁的浓度和口感,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其次,还有萃取浓缩技术。
萃取浓缩是指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提取剂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萃取到另一相中,实现浓缩效果。
这一技术在化学合成、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针对浸出液中的有机酸分离纯化过程中,可以利用萃取浓缩技术将有机酸从废水或废液中萃取出来,达到资源回收和废弃物治理的目的。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浓缩技术,还有逆渗透浓缩技术。
逆渗透浓缩是一种利用逆渗透膜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过滤分离的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制盐等领域。
例如,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过逆渗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实现海水淡化的目标,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气体浓缩技术也在化学技术中得到了应用。
气体浓缩利用吸附剂或冷却方法将气体中的目标成分凝聚、浓缩。
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和提纯过程中,例如空气分离中的氧气、氮气提取,以及天然气中的甲烷提取等。
浓缩技术在化学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创新,更高效、更绿色的浓缩技术将会诞生,为人类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机会。
综上所述,浓缩技术在化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蒸发浓缩、萃取浓缩、逆渗透浓缩和气体浓缩等技术。
这些浓缩技术在食品、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冻浓缩的主要缺点
❖(1)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受到溶液浓度的限制,而 且还取决于冷晶与浓缩液可能分离的程度。一般而 言,溶液粘度愈高,分离就愈因难;
❖(2) 因为加工过程中,细菌和酶的活性得不到抑制, 所以制品还必须再经热处理或加以冷冻保藏;
❖ 传统蒸发,就是加热使液料沸腾而使汽体飞入空 间。而现代蒸发则改用低温、低压蒸发的方法, 以免损坏有效成分。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蒸发浓缩
❖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器)和分离室(器)两部分组成。加热 室的作用是利用水蒸气为热源来加热被浓缩的料液。加热 室的型式随着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发展。最初采用的是夹套 式和管式,其后有卧式短管加热室和竖式短管加热室。为 了强化传热过程.采用强制循环代替自然循环。也有采用 带叶片的刮板薄膜蒸发器等。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授课教师:林向阳 博士 2009-10
明德至诚 博学远志
目录
1
酶工程技术
2
干燥技术
3
沉降、分离技术
4
分子蒸馏技术
5
浓缩技术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目录
6 提取技术 7 射流破碎冷杀菌技术 8 膜分离技术 9 微胶囊技术 10 冷杀菌技术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浓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授课教师:林向阳 2009-11-25
明德至诚 博学远志
前言
❖ 浓缩是保健食品生产中常用的工艺之一,用溶剂 进行有效成分或营养成分提取后,回收溶剂一般 用浓缩方法;物质的提取液由于固体物含量过低, 需要经过浓缩达到一定的含量;提取液进行后续 处理时,也常需要提高浓度,如结晶、喷雾干燥 等,都要设计浓缩这道工艺。
冷冻浓缩
❖ 是利用冰与水溶液之间的固液相平衡原理的一种 浓缩方法。采用冷冻浓缩方法,溶液在浓度上是 有限度的。当溶液中溶质浓度超过低共熔浓度时, 过饱和溶液冷却的结果表现为溶质转化成品体析 出,此即结晶操作的原理。这种操作,不但不会 提高溶液中浓质的浓度,相反却会降低溶质的浓 度。但是当溶液中所含溶质浓度低于低共熔浓度 时,则冷却结果表现为溶剂(水分)成晶体(冰晶)析 出。随着溶剂成品体析出的同时,余下溶液中的 溶质浓度显然就提高了,此即冷冻浓缩的基本原 理。
冷冻浓缩的主要优点
❖ 由于溶液中水分的排除不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 而是靠从溶液到冰晶的相间传递,所以可以避免 芳香物质固加热所造成的挥发损失。
❖ 冷冻浓缩就可以充分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将 这种方法应用于合挥发性芳香物质的食品浓缩。
❖ 冷冻浓缩能够很好保持果汁的色泽、风味、香气 和营养成分。因为在全过程中,果汁处于低温条 件下(一般-3℃~-7℃),果汁中几乎不发生可能 产生的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反应。
❖(3) 过程中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溶质损失; ❖(4) 成本高。到目前为止,冷冻浓缩法尚有许多技
术问题未获满意解决,特别是在成本高,溶质损失 严重这些问题上,致使这项新技术还不能成为广泛 的应用。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工业化使用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实验型冷冻干燥机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台式冷冻干燥机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冻干设备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冻干设备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备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间歇式冻干机
❖ 冻干食品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为食品用真空冷冻干 燥机组,该机组的性能,能耗和操作自动化程度 的高低决定了冻干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的高 低,食品用冻干机分间歇式和连续式。连续式机 组在国内企业尚属少见。间歇式冻干机由干燥箱 体、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制冷系统、控制系统 等5部分组成。
❖ 浓缩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工艺,但采用工艺不当, 也会造成一定损失。在工厂中浓缩主要有蒸发浓 缩、常压浓缩、真空浓缩等方法,近20年来,又 出现了反渗透膜浓缩等新技术。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蒸发浓缩
❖ 蒸发,是使浓状物料浓缩的方法之一。凡是液体 或水果、蔬菜压汁均可用蒸发的方法进行浓缩。
❖ 蒸发器分离室的作用是将二次蒸汽中央带的雾沫分离出来。 为使这些雾滴下落回到液体中,分离室须具有足够大的直 径和高度以降低蒸汽流速,并有充分机会使其返回波体中。 分离室的型式,最切是将其置于加热室之上并与后者成为 为一体。其后,出现了外加热型加热室(加热器),分离室 也就独立成为分离器。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
冷冻浓缩两个步骤
❖ 冷冻浓缩的操作包括两个步骤: ❖ 首先是部分水分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 ❖ 而后将冰晶与浓缩浓加以分离。 ❖ 冷冻浓缩方法特别适用于热敏食品的浓缩。
生物L科ibra学ry 与of F工福uz州h程o大u学U学n院图ive书rsi馆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