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正文定稿)综述
浅析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姓名:周燕指导教师:黄英)科举考试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自科举建立时起,就存在一些弊端,也招来很多批判,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八股取士确立以后,士人的批判浪潮更是迭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的六次争论或改制”①。
争论的结果是科举考试数次被废,不过少则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便重新复活。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科举制自身的弊端日益暴露,再加上其考试内容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严重与国际脱轨,国内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改革、完善科举制的建议,终于在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宣布废除科举,“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亦即停止”。
②至此,在古代中国社会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向了它的末路。
本文是对科举考试制度在晚清时被彻底废除的原因、过程以及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晚清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原因科举考试制度从创立以来就表现出很多弊端,在康熙时期还曾下令废除八股文,可不久又被迫恢复。
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深刻感受到了科举的不可行之处,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深蒂固的地位。
可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却走到了它的尽头。
这其中有科举制自身的弊端不断暴露以外,也和当时那个时代紧密相连。
(一)自身原因1 封建制度的腐朽我们所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
而自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带有严重保守封闭色彩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
这将导致整个封建王朝对外面的世界孤陋寡闻,只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里。
可是鸦片战争一声巨响,打破了作着天朝美梦的清王朝,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科举制度废除影响
科举制度废除影响引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时期。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不仅对教育、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人才选拔、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遭到废除,这一决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教育制度、官员选拔、社会流动等方面。
一、教育制度的变革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科举制度依靠考试选拔人才,注重的是功利性的知识学习。
然而,科举废除后,新的教育体制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传入中国,学校教育、普及教育等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意味着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科举制度注重经典文献的研读,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限制了人们的学识广度。
然而,科举废除后,知识的开放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这对于知识的传播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官员选拔机制的改变科举制度废除对官员选拔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以考试的表现为依据,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并没有考虑官员的实际能力和才干,而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废除科举制度后,新的官员选拔机制逐渐建立起来。
选拔官员注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强调实践经验、处理问题能力以及领导才能。
这种官员选拔机制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更具能力、胜任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社会流动性的变化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而其他阶层的人则难以通过这种途径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科举废除后,社会流动性有了一定的增加。
人们不再被科举制度所束缚,可以通过劳动创业、学习进修等方式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教育制度、官员选拔机制和社会流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浅析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摘要: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关键词: 科举制;学制;教育行政体制;妇女教育;留学教育教育的近代化是整个社会近代化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近代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西方教育认识的双重过滤和选择中艰难推进的。
清末新政期间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学制的颁布为主要标志的清末教育改革标志着封建教育体系的全面崩溃,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试图从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颁布学制、确立近代学校制度、设立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等几个方面探讨清末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历史意义。
(一)废除科举制度、推行近代教育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迫切,全国废科举的呼声因而日益高涨。
不要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强烈要求,就连许多封疆大吏也深知科举积弊太深,纷纷要求废除科举制。
严复曾指出:“虽然学堂立矣,办之数年,又未见其效也!则哗然谓科举犹在,以此为梗”[1]张之洞提到“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
[2]袁世凯也上奏清廷,“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
[3]科举制度的废除势在必行。
1901年,清廷谕令从1902年起各省科举考试要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和“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和武科考试。
随后,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建议“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
[4]1903年张之洞又与张百熙、荣庆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5],到1905年,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人又联名奏请立停科举,他们认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晚清的知识点总结
晚清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知识点总结1. 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晚清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是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统治下,政局混乱,国内外战争不断,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光绪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尝试受到了八国联军的打击,政治改革的道路更加艰难。
2. 光绪维新运动光绪维新是晚清时期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光绪皇帝在1898年发动了一场改革运动,试图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国内外的干扰,光绪维新最终失败,光绪皇帝也被囚禁。
3.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继光绪维新失败后,慈禧太后执政下的一次政治改革尝试。
戊戌变法主要是以废除科举、设立学堂、设立议会、取消八旗和总理各国事务等一系列改革条例。
然而,由于慈禧太后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
4. 辛亥革命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5. 清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清朝的覆灭。
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结束,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清朝的覆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也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拉开了序幕。
二、经济知识点总结1. 晚清时期的经济困境晚清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当困难。
由于战争和外国侵略的影响,中国经济陷入了衰弱和落后的境地。
国家财政困难,国库空虚,国家外债增加,对外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2. 对外贸易晚清时期,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对外贸易极不平衡。
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不利的贸易条件,中国的贸易顺差流失极大。
外国商品和资本的涌入,不仅加剧了中国商品市场的断崖式下滑,而且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困难和国家的经济腐败。
3. 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晚清时期中国农村的困境日益加剧。
饥荒、天灾、人祸使得农民生活无法维系,无力缴税,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清朝的教育制度及其改革
清朝的教育制度及其改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部压力的增大,清朝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清朝的教育制度及其改革。
一、清朝的教育制度在清朝,教育主要分为官方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种。
官方教育主要采取科举制度,以贡生、会元、进士等一系列考试来选拔官员。
民间教育则主要由私塾和书院组成,培养的对象是士人子弟和富户子弟等。
官方教育中的科举制度是清朝教育制度的核心。
它采取的方式是从乡试、会试到殿试,按照排名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一方面保证了朝廷官员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活力和进步。
与此同时,清朝的民间教育也相当发达。
在民间教育中,私塾和书院是主要的教育机构。
私塾主要是以培养文化人为主,书院则是以培养宗教学者和哲学家为主。
在清朝民间教育中,还出现了一些以特定技能为主的学校,例如针灸学校等。
二、清朝的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清朝的教育制度也开始逐步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康有为主导的“变法”运动。
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培养人才。
他提出了改革教育内容、教材、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案,并试图将中国教育推向近代化。
在康有为的倡导下,清朝开始注重培养新型人才。
首先,清政府成立了讲武堂和顺天府第一中学等新型学校,以培养现代化的官员为主。
同时,还采取了进修式的学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其次,在教育内容和教材方面,康有为提倡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在教学方式上,康有为主张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例如集体讨论、实验等。
然而,清朝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稳定的成果。
一方面,康有为的改革没有获得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一支持也是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康有为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一些保守的势力还不断地反对他的改革思路。
最终,康有为的改革运动以失败告终。
总的来说,清朝的教育制度及其改革是一个历史的缩影。
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 新政教育改革学制一、教育改革的背景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
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
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
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
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
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
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事实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
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
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看,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 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
毕业; 分科类, 3 年毕业; 加习科, 1 年毕业。此外, 与高等学堂平 它直接导致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行的还有进士馆, 3 年毕业; 译学馆, 5 年毕业。
的进程, 是历史的进步。废除科举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制的
势, 诏准“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
试亦即停止”[6]。自隋朝以来施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废科举、兴学堂
至此寿终正寝。 伴随着科举制的颓废与终止,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逐步兴起。
清 沿 明 制 , 取 士 仍 由 科 举 , 但 科 举 制 度 的 腐 败 已 彰 显 出 来 。 最早的是 1862 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此后, 洋务派兴办了 30 多
要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首 先 , 学 制 突 出 体 现 了“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功能; 学堂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私塾、书院
的思想。封建性课程在初等、中等学堂占三分之二以上, 初等小 生徒只读儒家经书, 知识结构单调、狭窄, 而学堂不单纯读经, 还
学 堂 的 读 经 课 每 周 多 达 12 小 时 ; 同 时 , 学 制 也 规 定 了 各 级 各 类 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其次, 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限长, 达 29 至 30 年。第 三, 该学制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更为周密和完备, 实业 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 式, 对以后学制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留学, 开辟了一条与科举取士不 为 政 事 之 本 ”“, 除 京 师 已 设 大 学 堂 , 各 府 及 直 隶 州 均 改 设 中 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大事年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历史上,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重要的转折点,下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大事年表。
1. 公元605年- 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隋文帝杨坚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以辅佐他的统治。
他设立了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出人才。
2. 公元701年- 开创进士及第制度:唐玄宗时期,进士科考试结果称为“及第”,合格者被授予官职。
这标志着进士及第制度的确立。
3. 公元960年- 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北宋宰相王安石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引入"新法"以改善科举制度的弊端。
这个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但对后来的科举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公元1067年- 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宋神宗继位后,在王安石的影响下进一步推行科举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贡举制度,实行宣科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5. 公元1241年- 元朝科举制度改革:元朝设立了制取士员,取消了高分及第和乡试,使科举制度更加重视实用性。
6. 公元1370年- 明朝科举制度改革:洪武帝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科举制度,重新恢复了明朝科举制度,创设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7. 公元1905年- 晚清科举制度废止:清朝政府废止了科举制度,引入了新式教育系统,结束了科举千年的历史。
从隋文帝到晚清废止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它既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机制,也是一个影响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制度。
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官员,让社会上的人才有机会通过考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科举制度也不乏争议。
早期的制度对官员的出身和门第有较大的影响,使得社会上的平民百姓难以进入仕途。
而后来的改革虽然增加了贫民的机会,但仍然很大程度上被腐败和权贵阶层垄断。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代表。
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分析
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分析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凝聚了大量的思想家、学者、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挽救中国的教育危机,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分析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以期挖掘出历史背景对教育深刻影响,教育形式的转变和教育内容的变革,为我们深入了解晚清时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历史背景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不少。
一方面,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开放让中国面对西方强国的逐利打压,导致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落后;另一方面,封建社会的制度约束和观念束缚让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和现代精神缺失,基本教育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这样的教育现状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教育改革成为了晚清时期中国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思考的核心问题。
二、教育形式的转变在晚清时期,教育形式的变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于中国社会的制度和观念造成的教育落后,民间的教育活动开始兴起。
有许多名教育家和文化人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开设私塾,免费或者收取较低的学费,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这些私塾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读写算学的知识,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现象。
第二个阶段,是以洋务运动和康有为等教育家为代表的新教育派的运动。
新教育派提倡“舍旧立新、新学为体、新东西为用”,推广“集体教育、新式教育、专业教育”等新教育形式,力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的落后状况。
同时,新教育也大力推崇师范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大力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三、教育内容的变革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在晚清时期的中国,对于传统的科举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和改革。
同时,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渐渐的渗透到中国,使得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理解发生了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对于传统的科举教育的应试狭窄性,新教育提倡多层次多方面发展多方面才能,开始发展对于综合素质的教育。
晚清教育改革的理解
晚清教育改革的理解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教育改革成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晚清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和内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晚清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晚清教育改革的背景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社会动荡和科技落后等问题。
传统的科举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体制亟待改革。
同时,西方列强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传入,也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二、晚清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 教育体制改革:晚清时期,中国开始尝试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兴办学堂成为一项重要举措,各地纷纷设立新式学堂,提供现代教育。
此外,还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教育机构,如翻译馆、洋务学堂等,培养人才以应对国家的需要。
2. 教育内容改革:晚清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实用人才和国家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在教育内容上,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外语等现代科学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教育思想改革:晚清教育改革倡导新学与旧学的结合,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上强调实用主义,提倡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晚清教育改革的影响晚清教育改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晚清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一批具备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培养了新一代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晚清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思想家和改革者,他们接受了现代教育的熏陶,具备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国际视野,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觉醒:晚清教育改革的推行,为社会进步和民族觉醒提供了重要动力。
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袁世凯与清末教育改革
1 9 0 5 年8 月,由袁世凯主稿 ,联合盛京将军赵尔 1 8 9 5年 1 2月 ,袁世 凯 到小 站后 ,立 即提 出应 以 巽、 湖广总督张之洞 、 署两广总督岑春煊 、 署两江总督 “ 设立 学 堂 为练 兵 第 一要 义 ” ,并 着 手建 立 了炮 兵 、 步 周馥 、湖南 巡抚 端 方等 六督 抚大 臣 ,联衔 向清 廷上 了 兵、 骑兵 、 德文四所随营学堂 , 统称行营武备学堂 , 次年 《 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 ,反复陈述了废 5月开学 。 1 9 0 1 年 清政府 推行 “ 新政” , 要求在 全 国范 围 内改革 旧军 制 , 编练新 式 陆军 。袁 世凯积 极 响应 , 他在 除 科举 的 紧迫 性 : “ 臣等 默 观 大局 , 熟 察 时趋 , 觉 现 在
二、 袁 世 凯 与 直 隶 新 式 教 育 的 建 立
( 一) 袁世 凯 与军事教 育
甲午战争 前后 , 经 过多 年历 练 , 袁 世凯 对 军事教 育
之额 , 豫计 匀分 , 按年 递减 , 学 政岁 科试 分两 科减 尽 , 乡 有 了进 一步 的认识 。他 认 为 : “ 此 次 兵务 , 非 患兵少 , 而 会 试分 三科 减尽 , 即 以科 场递 减之 额 , 酌量 移作 学堂 取 患在 不 精 , 非 患兵 弱 , 而 患 在 无术 , 其尤足患者 , 在 于 中之 额 。 ” 四 他 恳切 要求 清廷接 受他 的建议 , 袁世 凯此折 军制冗 杂 , 事 权分歧 , 纪 律废 弛 。” 嘲 他 指 出要 改变这 种 上呈后 , 光 绪皇帝 朱批 : “ 政务 处会 同礼部 妥议 具奏 。 ” 网 状况 ,必须通过创办军事学堂尽快培养有近代军事知 但 袁世 凯 的建议 得到 了张 之洞等 人 的肯 定 和赞 同。 识 和军 事能力 的教 官和 士兵 。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作者:路阳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05期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个多世纪前,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科举制度与八股文的危害科举制始于隋朝。
隋文帝首先下诏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取士。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科举制度从此正式诞生并沿用。
明成化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大为变更,不仅继承北宋改试经义之法,而且格式固定,据此形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的文体,即“八股文”。
清承明制,教育及应试重心都在八股文上。
这种死板的特殊文体使试子无自由发挥之余地,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才华,造成举国人才匮乏的局面。
八股文使学子埋首故纸堆中,多不事科技,不知世界大势,误国误民,成为晚清一切危机的根源。
直到鸦片战争,此种腐朽的取士制度受到西方近代教育思潮的冲击。
无奈之下,清王朝实行教育改革。
二、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分为三个阶段,即洋务教育、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教育辛酉政变后,为适应“中外和好”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开明士大夫掀起以“自强”为目的希图御侮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随之出炉。
1.兴办新式学堂。
“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为洋务教育的重要方针之一。
洋务学堂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其中,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即其时的外语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为最早的军事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著名的技术学堂。
这些学堂均中西兼学,引入物理、数学、外语等西学,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
这恰是其时科举与学堂并行的原因之一。
2.京师同文馆之争。
洋务运动使中国官僚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
巧记我国学校制度的演变
一、清末学制(1840年-1911年)1. 废科举,兴学校: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学校。
2. 壬寅学制(1902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3. 癸卯学制(1904年):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承袭了日本学制,分为三段五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二、民国时期学制(1912年-1949年)1. 壬戌学制(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采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 九年义务教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三、新中国成立后学制(1949年至今)1. 学制改革(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2. 义务教育法(1985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责任。
3. 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年):确定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四、巧记方法1. 谐音法:将学制名称的谐音与重要事件或人物相结合,如“壬寅”谐音“银元”,代表近代银元经济的兴起。
2. 顺口溜法:将学制演变过程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
例如:“清末废科举,壬寅癸卯起;民国壬戌制,新学制兴起;新中国成立后,义务教育普及。
”3. 时间线索法: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学制演变过程,形成清晰的脉络。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大家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清末民初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与局限
清末民初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与局限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运动。
这些改革运动,有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变革,但是有些却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清末民初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与局限。
一、影响(一)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石,但是在清末,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个负担,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1898年,戊戌变法爆发,废除了科举制度。
通过取消科举,改革了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为新式知识分子的出现和士人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自由、科学进步、人性解放,反对封建主义和重社会规范。
新文化运动的主导者鼓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反思,以发展和促进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思想。
(三)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清朝末期,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却面临着重重的阻碍。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的工业技术,使得工业和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清末民初时期,大量的私营企业、股份公司和外商投资的企业先后在中国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教育的普及和改革清朝末期,中国的教育制度非常落后,只有一小部分人有受教育的机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育改革成为了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间办学和私立学校逐渐兴起,新式教育开始普及,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涌现和城乡教育的普及。
(五)民主政治的呼声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内部存在着种种弊端,需要形成一个新的治理体系建立及法治的基础,这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近代较为著名的政治新思潮有:孙中山三民主义和共产党等,他们基于自由、平等和民主信念,在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局限尽管清末民初的社会改革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成果的实际影响并不如人所愿。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
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排外行动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
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
戊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
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大二《中国教育史》-晚晴科举制改革与废除
二、改革与废除历程
1、洋务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等对晚清教育改革发挥了举足轻
重的影响。张之洞等在《妥议科举新章程折》中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第 一场试以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此为中学经济;… …二场以时务策 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 …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取其学 通而不杂,理纯而不腐者… … ”这一改革建议、措施为礼部所采纳。光绪二 十四年六月礼部颁布的《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就是根据张之洞等人 的建议拟出的改革科举的章程。这是科举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晚清的 整个科举改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重的影响。张之洞等在《妥议科举新章程折》中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第 一场试以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此为中学经济;… …二场以时务策 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 …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取其学 通而不杂,理纯而不腐者… … ”这一改革建议、措施为礼部所采纳。光绪二 十四年六月礼部颁布的《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就是根据张之洞等人 的建议拟出的改革科举的章程。这是科举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晚清的 整个科举改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维新派在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变法诏令中的在文教方面就提到了
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即为废八股改试策论。但是好景不长,光绪 的改革很快就被慈禧太后所废除。这阶段进行的只是改革。也可算作 废科举的初级阶段,摸索、初探。康有为《公车上书》中指出 这些改革科举的举措,从考试内容上已经完全摒弃了《四书》、《经》 限定的范围,初步具备了现代科学的内容。文科科举虽然还要求考 《四书》、《五经》,但考试内容也大大拓宽,增加了国内外历史等。 尤其是取消了八股文体的格法限制,作答内容也不再限定在《四书集 注》等书内,甚至取中名额也不再限定,及格即取。
:45-49. [3]刘绍春.晚清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J].社会科学辑刊,2001(05):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
科举制始于隋代,以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整合凝聚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公平,是中国传统社会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有序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过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流变,科举制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批判,终于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废除。
后来各种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主要由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和颁布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此学制因自身不够完备以及满清权贵对张百熙的猜忌而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并实施的近代学制,较“壬寅学制’等更为系统完备。
两个学制在指导思想上均强调“中体西用”,在内部体系上都是西化的产物。
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清政府也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学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但是清政府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措施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近代学制;启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呈现出中西文化冲突、社会思潮多元等倾向,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的震撼。
为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顺应国际潮流,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在这种“不变亦变,变亦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无奈地开出了“新政”这趟列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在清末的新政中,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主要
包括“废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
1.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政府规定从1902年起废除八股文章。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宣告废除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教育体制,在全
国范围内兴办新式学堂。
12月设立学部。
科举制度的废除,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的退出,而且是一种政治制度的终结。
2.设立学堂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为大、中、小学堂。
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制度,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
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三级。
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兴办,从幼
儿园到研究院,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
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规定学制的文件,又称壬寅学制。
由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1902年颁布。
他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高等教育,全学制共20年,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简易实业学堂;与中学学堂平行的的有中等实业学堂,师范
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仕学馆,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
该学制的颁布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民国学
制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基础,虽正式公布,但未付诸实施。
1904年为癸卯学制颁布后废止。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又称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草拟。
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方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
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
为9年,中学为5年,高等学堂及大学6至7年,入学年
龄为六岁。
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为法令公布并
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3.奖励留学: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4.科举制度废除的负面影响:首先是新教育出现贵族化倾向。
其次是新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最后是新教育依然
没有脱离科举陋习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