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1. 引言1.1 概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相比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加精细和准确,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和经营情况。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和作业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资源消耗情况。
这种精细的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领域。
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企业都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更准确地了解成本构成,找出成本的优化空间,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精细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经营效率,保持竞争优势。
2. 正文2.1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决策中。
其原理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
作业是一个独立的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单位,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部件或一项服务项目。
成本是与作业相关联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以便准确地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它通过设立作业成本池,将不同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然后按照作业量或其他相关的基准来分配这些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
通过准确地分配成本到每个作业,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经济性,从而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生产计划。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作业成本法在A企业的应用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A企业的应用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旨在计算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从而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并进行合理的定价和决策。
本文将以A企业为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其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一、A企业概况A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公司,拥有自己的生产线和工厂。
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A企业需要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等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A企业引入了作业成本法作为其管理会计方法。
二、A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1. 划分成本池A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相关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而间接成本则包括制造费用等。
A企业利用作业成本法将这些成本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其纳入不同的成本池中。
2. 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在A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作业成本法帮助企业确定了作业成本的驱动因素,即影响产品成本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和识别这些驱动因素,A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3. 计算作业成本A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将各项生产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上,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样,A企业便能够了解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结构,为产品的定价和销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4. 产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还帮助A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控制。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详细分析,A企业可以发现不同产品的成本差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针对成本过高的产品,A企业可以加强生产流程的优化,降低材料浪费等,以提高产品的成本效益。
5. 决策支持作业成本法为A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对产品成本的全面分析,A企业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定价决策,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以及开展产品组合优化等重要决策。
1. 成本控制效果显著2. 决策更加科学作业成本法为A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使企业能够采取更加合理和准确的经营策略,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作业成本法是指按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来核算成本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以便了解和控制企业的成本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思想是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作业上,从而实现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管理。
1. 作业指派: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每个作业都进行详细的指派和描述,包括作业的目标、工作内容、所需资源等。
通过对每个作业进行明确指派,可以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
2. 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核算。
这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等。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本结构,合理控制成本,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3. 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法注重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可以找出成本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包括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4. 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设定作业成本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等,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 作业成本决策:作业成本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控制,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安排、产品定价、订单接受等决策提供参考。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作业对成本和收益的贡献,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成本情况,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业成本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生产活动分解成一系列可计量的单独操作或作业,确定每个作业所需的成本,并将这些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或订单中,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计算成本和利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带来多个方面的益处,下面将重点讨论其中的几个:1. 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作业成本法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它所生产的各个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全部成本及成本分配。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系统地分析成本结构、掌握成本构成和分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良生产和管理因素,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
2. 为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包括各项人工、材料和间接费用等成本。
这些数据是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产品定价、新产品开发、生产量决策以及平衡成本和效益等决策。
由于成本数据来源于可靠的实际发生成本,因此可以更准确地估算项目或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3. 提高产品竞争力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正确的产品成本,进而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了解每个作业的生产成本和成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做出更清晰和明晰的决策,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价值并同时控制成本。
这样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可以快速地调整产品价格、产品增值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4. 综合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综合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
企业可以按照所生产的不同产品或订单,分配不同的资源和成本,例如人员、材料和设备。
此外,使用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减少或避免浪费,控制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确保所有成本都被恰当地分配和使用。
总之,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计算和分配成本,更快速做出决策并了解到生产产出构成。
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利润分析,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
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介绍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及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上,更体现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上。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其对成本动因的深入分析和对资源消耗的精确计量,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控制成本。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应用作业成本法。
然而,由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企业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的矛盾、成本核算的复杂性等。
因此,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实践,探索其在我国特定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研究目的:阐述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效果。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积极寻求更为精确、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企业成本管理、产品定价、决策制定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本动因的明确界定。按照有关精神 : 有 关的行业发展需要相关 的产业 。
而 反 过 来 也需 要 其 他 资源 的支 持 。 由 此 导 致 了一 个 循 环 过 程 , 即生 产 过 程 的 发 展催 生 了作 业 的发 展 .而 作 业 的 发 展 反 过 来 也 导 致 了直 接 和 间
实 施 的 关 键 环 节 的确 定 , 可 以从 两 个 方 面 来 人 手 。首 先 . 必 须 确 定 作 业
算. 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 的市场核 心优 势 . 从而在 日趋激烈 的市场
竞 争 中 立 于 不 败之 地 二、 作 业成 本 法 的计 算 原 理 和核 算 步 骤
( 一) 作业 成 本珐 的计 算原 理
意义 。
一
来 看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相 关 的调 研 来 对 各 部 门 的 作 业 有 一 定 的 了 解 和 掌
握, 那么在此基础上 , 可 以 写 出 总结 报 告 。 将 作 业 归 集 的 成 本 分 配 计 入
最 终 产 品作 业 成 本 库 的 成 本恰 当 地 追 溯 到 产 品 成 本 中 去 .是 产 品 成 本 核 算 的关 键 。这 一 步 骤 的 分 配 基 础 就 是 资 源 动 因— — 资 源 耗 用 量 与 作 业 量 之 间 的关 系 .如 何 正确 地 确定 资 源 动 因 是 正 确 地 将 各 类 资 源 耗 费 分 配 计 入 各 作 业 成 本 库 的 关 键 。建 立 同质 成 本 库 。 明确作业动因。
作 业 成 本 法 的计 算 基 本 原 理 是 作 业 消 耗 资 源 , 产品消耗作业 : 生 产 导致 作 业 成 本 的发 生 。 把 企 业 资源 集 中分 配 到各 作 业 成 本 库 , 再 分 配 到 具体 操 作 . 运行成本 , 经营成本按 产品标准 的分布 , 得 到 最 终 产 品 的 成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而言, 作业成本法面对更多的计算对象, 有着更加复杂的核算程 序 。同 时 , 生产 产 品的 多 样 化 和技 术 的进 步 , 使 得 作 业 量 不 断增
加, 而 作业 成 本 核 算应 收 集 各 个产 品 、 各 个 作 业在 耗 费资 源 时 的 全 部 数据 和 信 息 ,并汇 总计 算 出作 业 成 本 和产 品直 接 成 本 。 因 此, 企业 应提 高 信 息化 水 平 , 一 方 面减 轻作 业 成本 法 计 算工 作量 ,
本 存在 虚 增 或 者 虚 减 的情 况 。而 作业 成 本 法 使 用作 业 为 成 本 动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间接 费用的分析, 而当企业是劳动密集型时, 企业人工成本、 材料成 本等直接成本 占比较大时, 作业成本法则无法体现优势。因此 ,
企 业 应 加 强科 技 创 新 , 提 高 企 业 科 技 水平 , 采用 先进 的设 备 , 提
高产品技术水平, 实现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 , 提高间接 费用在 企 业 成 本 费用 中的 比重 , 以提 高 作 业 成 本法 的核 算适 用 性 , 提 高 核算准确性, 充分发挥作业成本法 的作用。 ( 四) 提高信息化水平 , 加 强成本核算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收集大量准确 的作业成本信息, 并对
业 产 品成 本 , 能 否 提 高 企业 收益 , 提 高 成 本 效 益 。 因此 , 应 充 分 的分 析 和 考虑 企 业 实 际 , 根 据 企业 自身 的 具体 情 况 , 合 理 选择 成
算单位成本的成本核算 方法 。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的主要差异在于 以作业 为成本计算的核心,并根据作业对资源 的耗用来分析成本,并由作业追踪到产品的成本核算和分配过 程 。作业成本法考虑了引起 制造成本发生的各种成本动 因, 因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挑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odels of enterprises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as an advanced cost management metho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enterprise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in the late 1980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analyze its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and inspiration for cost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本文将回顾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介绍其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和成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研究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完成日期:2016年3月22日指导教师: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研究摘要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
它源于美国,在欧美企业有一定的实施广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引入我国后,我国的企业却对此却难以实施,或者是实施效果一般。
本文将就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意义和使用条件进行说明,并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使用情况,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对现阶段企业应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As a new accounting method, activity based costing is a kind of new accounting management mode. It com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certain ext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 China's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is,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eral effect.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concept, significance and conditions of use is described. An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st calculation method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in our country,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of enterprises at this stage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 calculation of extracting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Key words: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pplication research1.引言...............................5 1.1研究背景.............................5 1.2研究意义.............................5 2.作业成本法概述..........................52.1作业成本法概念..........................5 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5 2.2.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5 2.2.2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6 2.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7 2.3.1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特点.......................7 2.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特点.......................8 2.3.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8 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 3.1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现状.....................9 3.2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10 4.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建议....................104.1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部环境...............10 4.1.1管理层认可,管理制度配套....................10 4.1.2良好的财务基础........................10 4.1.3全员参与,贯彻始终........................104.2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外部环境...............115.作业成本法的案例分析..........................11 6.结论..............................14 参考文献..............................151.引言1.1研究背景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我国的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和过程费用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加工制造业无法绕开的痛。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已经不能为决策者们提供更为精确的战略决策数据依据了,从国外引进的作业成本法在国内企业中不断引起关注,特别是加工制造企业。
为此,有必要把作业成本计算法拿来进行分析研究,使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国内企业使用该方法而有所帮助。
1.2研究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业成本法来到我国。
引入国内之初,作业成本法只是为了解决加工制造业的成本计算,为决策者提供成本控制的数据依据和定价依据,发展到现在,作业成本法已经被运用在产品制造、物流、医药、加工、服务、贸易、金融等方方面面,而且使用还会更加的广泛[1]。
在使用的过程中,企业主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运用作业成本法所汇集的成本数据对企业的财务成本分析更具有现实作用,对优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都有很好的数据支撑依据。
还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所产生的综合信息进行全员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对预算编制、作业管理也更有明确的指向帮助,从而更加有抓手的达成企业目标。
总之,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研究有非常现实的实际意义。
2.作业成本法概述2.1作业成本法概念作业成本法又被称为作业成本计算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在企业中,把作业成本法也叫作“ABC成本法”,因为作业本法的英文全称叫: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
它是指以生产中或劳务活动中所进行的作业为成本归集中心,将成本归集到各项作业上,再经由作业将成本归集到单位产品或单项劳务中的一项会计制度[2]。
其特点是,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的追踪,对成本进行动态反映,是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有效手段[3]。
2.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2.2.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它是先将产品消耗进行作业处理,再将作业处理的消耗资源进行成本汇集。
理论推进程序是:产品生产使作业发生,作业使成本发生,作业是成本管理的归集重点。
即产品形成过程消耗作业,生产费用应根据其生产形成的全要素成本汇集到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作业,将作业成本汇总计算出产品成本。
以此思路,作业成本计算的过程既能反映产品的直接成本,也可以反映产器哭形成过程中的管理成本。
相对传统成本计算方式而言,作业成本法使用中分解的标准更多、更具体,其计算的产品成本更为准确,对决策更为有价值[4]。
作业成本法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运用非常广泛,很多企业都采纳这一务实的财务技术,利用作业成本法汇集的数据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相对准确”的信息,弥补原有成本会计的不足。
2.2.2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也不是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能完美地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财务成本分析,能使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通常要具备如下的条件[5]:首先,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多的企业。
这个很好理解,企业规模大,机器的分工和人员的分工都更加细化,也更加专业化。
这如同在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上,每道工序都很专业也很固定,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工人和机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使得单位产品的直接成本大大降低。
还有就是当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多时,其采购部门的大规格采购也能使单位产品的采购成本有大幅度的降低,摊销的销售成本、研发成本、管理成本等间接成本都会同时降低。
这都是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推广使用。
企业大规格生产,其产品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产品所耗用的作业量是不可能相同的,如果采购传统计算法,就显得非常不方便。
利用作业成本法,将各种产品名目繁多的制造费用按相应作业中心归集,然后根据各种产品消耗作业量的不同比例向产品进行分配,这样就能计算出相对准确的单位产品成本,从而为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制造费用比重大的企业。
这就是为什么作业成本法引入我国之初,最先运用的行业居然是制造业的原因。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使用的科技手段不断增加,产品成本中间接费用的比重较越来越高,而且产品的成本与产品的生产工时已经没有必然的正相关了。
比如目前国内,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大规格生产企业都在采用机器人和独立的研发团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改进,如果还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必然造成成本计算不正确,进而影响企业主的决策结果。
再次,产品工艺复杂,作业环节多的企业。
就像现在的手机生产企业,一部手机仅在组装过程中,车间共需设计17道工位流程,每个工位又要完成多个动作,才能把成百上千的零部件组合完成。
一个企业又要生产多个型号甚至多个品牌的手机,那么从主板升级、装配、测试、耦合、包装等这么多的工作中,怎么计算成本?怎么为每个岗位上的员工设计薪资?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如果使用成本法,把17个工位的成本比例按总量进行分配,这样,不管你组装的是苹果手机、还是三星手机,你的工序成本是固定的,你只要优化每个工序岗位的动作,就能再节约成本。
最后,作业成本法对会计电算化程度要求较高。
为了有效地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得到企业最高管理层与各总门中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该制度。
而且,企业也要具备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所需要的财务资源。
主要包括时间、合格的会计人员、硬件设备及营运人员等。
同时,企业也要有相应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与作业成本计算法配套使用,把企业目标与作业成本法的方法要一致,作为企业全员奋斗目标和企业终期的考核标准。
当企业基本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就能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2.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2.3.1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是以产品本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比如生产一台空调,空调成本就是把从接单到打包完成的全过程费用的总和,是与空调生产有关的全部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