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成本计算流程

合集下载

用友ERP成本核算操作手册

用友ERP成本核算操作手册

成本核算操作手册成本核算步骤:一、总账系统中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费用类凭证填制完毕,审核,记账二、存货核算中对材料类(材料仓库)出入库单据进行记账,期末处理,生成凭证,审核记账。

注意:恢复卷积时,需要将相关凭证全部删除,取消记账。

重新进行存货核算处理。

三、检查成本管理设置(设置账套时用,平时不用进行操作)1、选项2、定义费用明细与总站接口-确定取数公式(添加取数部门)3、定义分配率除在产品成本分配率外,其他全部为按定额公式分配四、定义产品属性(刷新订单)成本管理—设置—定义核算对象(U812)五、定额分配标准(每月月初进行检查一下,对新入库产品补工时)设置—定额分配标准—导入或增加工时(不需要取数)六、期初余额调整(平时不用操作)设置—期初余额调整。

调整完毕后,进行记账处理七、共耗费用取数数据录入—共耗费用表—取数八、人工费用取数数据录入—折旧费用表—取数九、折旧费用取数数据录入—折旧费用表—取数十、制造费用取数数据录入—制造费用表—范围设定—执行十一、完工产品日报表-取数完工产品日报表与库存管理中成本中心,成本仓库的产成品入库数量一致。

若数据不一致,查询原因十二、月末在产品处理表数据录入—月末在产品处理表—1、取数—填写在线盘点数量(若不需盘点则拷贝)--全选成本中心—执行2、拷贝--全选成本中心—执行十三、完工产品处理表—取数录入完工未入库数量(数量与完工产品日报表数量一致))十四、产品材料定额每月变动表展算子件---全选----执行副产品未办理入库,生产订单状态为审核,此表作用是确认完工定额用的十五、卷积运算—检查、计算十五、检查无误,卷积完毕后,生成凭证对相关凭证(在制仓采购入库单;主机仓产成品入库单;自制半成品出库单;出库调整单生成凭证)进行生单业务(存货核算生单)出现问题处理方式:1、错误帐套参数:零成本入库选项不能选择,手工输入和取结存成本处理措施:进入存货核算,修改选项录入—核算方式全部为按照参考成本进行核算2、BOM不准,使用数量为0.0001KG处理措施:修改子件信息建议:搭建BOM时人员确定,搭建BOM后要及时检查其准确性3、工时为零处理措施:补录工时建议:及时维护工时信息4、参考成本为零处理措施:补录参考成本建议:及时维护参考成本5、生产订单没有子件(算出来成本为0)处理措施:删除订单建议:及时关闭货删除异常订单6、将只计算材料成本改为按完工定额倒挤原因:若是只计算材料成本,会将所有投料成本按照完工订单数量之比分配在制品、完工产品。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一、ERP生产管理流程1.生产计划制定企业首先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等确定生产计划。

在ERP系统中,可以通过生产计划模块输入产品的生产数量、交货日期等信息,完成生产计划的制定。

2.物料管理在ERP系统中,可以建立物料清单,即明确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等物料的种类和数量,并设定各种物料的存储地点、安全库存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设定原料的采购周期,以便根据库存情况进行采购。

3.生产订单下达根据生产计划生成生产订单,并进行下达。

ERP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订单的相关信息,如产品种类、数量、交货日期等,自动生成生产订单,并将其下达给相应的生产车间。

4.生产过程管理ERP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车间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人员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产品的生产进度等。

通过ERP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生产情况,进行调度和协调,以确保生产进度的达成。

5.成品入库当生产完成后,通过ERP系统进行成品入库。

ERP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自动更新库存,并生成相应的成品入库单,以便进行后续的销售。

6.库存管理ERP系统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进行库存管理。

通过系统的库存管理模块可以实时了解库存情况,包括库存数量、库存成本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设定安全库存、最大库存等参数,以便进行库存的控制和管理。

7.计划执行情况分析ERP系统可以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报告,根据生产订单的完成情况、生产进度等信息,生成各种报表,以便进行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1.财务科目设置在ERP系统中,需要设置企业的财务科目。

财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用于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分类和记录。

2.财务凭证录入根据企业的财务活动,将相应的财务凭证录入到ERP系统中。

财务凭证包括收入凭证、成本凭证、费用凭证等,通过ERP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财务凭证的录入和管理。

3.财务凭证审核录入财务凭证后,需要对其进行审核,以确保凭证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ERP成本核算流程

ERP成本核算流程

ERP成本核算流程一、成本要素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和分类产品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2.定义和分类费用成本要素,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产品和成本中心等。

2.定义和分类产品成本中心,如销售分类、产品分类等。

三、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1.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等。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收集1.收集产品成本的基础数据,包括直接材料的采购价格、直接人工的工资和制造费用的发生额等。

2.收集费用成本的基础数据,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发生额等。

五、成本核算的数据录入与管理1.将收集的成本数据录入ERP系统,包括产品成本和费用成本等。

2.设定成本核算的数据管理规则,包括数据录入规则、数据调整规则和数据审核规则等。

六、成本核算的计算和分析1.根据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和费用成本等。

2.分析成本核算结果,包括产品成本结构分析、费用成本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七、成本核算结果的报表生成1.生成产品成本和费用成本的报表,如成本计算表、生产成本明细表和费用分析表等。

2.根据企业的需求,生成其他相关报表,如成本偏差分析报表和成本控制报表等。

八、成本核算结果的使用和决策1.将成本核算结果用于管理决策,如产品定价决策、成本优化决策和制定预算等。

2.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的分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合理参考和科学依据。

九、成本核算结果的监控和调整1.监控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偏差。

2.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发展需求,对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ERP成本核算流程的一般步骤,不同企业的具体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ERP系统,建立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流程,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ERP成本计算方法

ERP成本计算方法

ERP成本计算方法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是一种信息系统,旨在集成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集中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ERP系统的实施和运营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

本文将从ERP成本计算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实施成本和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

一、实施成本的计算方法:1.人力成本:包括系统实施人员、培训人员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通过人员的工作时间、工资水平和实施周期来计算。

2.硬件成本:包括购买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设备的数量、配置和价格来计算。

3.软件成本:包括购买ERP系统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的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软件的许可费用和数量来计算。

4.培训成本:包括对员工进行ERP系统使用培训的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培训课时、培训人员的工资和培训设施费用来计算。

5.数据迁移成本:包括将企业已有的数据导入ERP系统的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数据的数量、复杂性和数据迁移工具的费用来计算。

6.运营支持成本:包括ERP系统的维护、更新和技术支持的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ERP系统提供商的服务费用和技术支持费用来计算。

7.项目管理成本: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的时间、工作量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来计算。

8.其他成本:包括一些杂项费用,如差旅费、材料费等。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估和计算。

以上是实施成本的计算方法,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二、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1.运维人员成本:包括ERP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营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通过维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工资水平和维护周期来计算。

2.基础设施成本: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费用。

这部分成本可以根据设备的数量、配置和维护周期来计算。

ERP成本操作流程

ERP成本操作流程

一.成本核算流程1.確認應付憑單完結,所有費用入總賬,固資折舊計提完畢a oou702無未確認之單據.2.廠租,水電費分攤作業. 傳票需確認過帳后再去做分攤作業3.料件儲位異動統計9-8-54.料件負庫存查詢如存在負庫存料號,需請倉庫做調整5.查核料件主檔(aimi100)之成本分群,會計科目是否正確無誤. 如有不符需在(aimi105)中修正會計科目6.7.雜項異動單價維護作業(axct500),包含雜收雜發單,單價由系統自動產生. 單價與金額可點單價產生抓上個月資料產生單價(注意事項:理由碼為YPP4料號時,需找出對應的雜收與雜發單,如雜收與雜發數量不等,則此雜收發單存在問題.在產生YPP4理由碼的雜收發單價時可以用當月加權平均單價,雜收單單價需與雜發單單價相同。

8.依據雜項進出月報(axcr770)在總帳系統做會計分錄,並依據雜收發部門及理由碼區別入帳會計科目.9.查核非制造部門入賬之制造費用是否合理,並按一定比例歸集至制造部門.可以用aglr159部門費用收集查看是否有64*的費用列入管理部門。

另需將品保部門的製造費用按部門審核后的比例重新歸入各製造部門,衝壓模具與塑膠模具的直接人工需按公司規定比例重新分配.在做完上術的費用比例重歸類后,曉紅需導出部門費用明細帳。

最後還需將衝壓模具與塑膠模具製造費用分別歸入衝壓製造與塑膠製造。

10.以此跑出應付賬款統計更新作業aapp101&應付賬款統計(依單號)更新作業aapp103可重系統中抓出成會檢核表上半部數據,核對採購入庫+委外入庫存貨科目金額是否=ADJ前試算表,如不相等則需檢查是否有應付憑單未拋傳票或未過帳11.低階碼計算時需勾選所有料件重新計算12.料件成本階數設定作業13.工單重工自動設定作業14.工單結案自動設定作業(需將檢視結果存出備查)15.每日工時維護作業必須都確認16.人工/制費收集維護作業axct211,在收集制費前需確認所有制費類傳票已確認過帳。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一、ERP成本核算流程:1.成本对象明确:确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产品、部门、工序等。

2.成本要素确定:确定需要进行核算的各项成本要素,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3.成本计量:通过ERP系统对各项成本进行计量和记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成本分配: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进行成本分配,确定各项成本的归集对象。

5.成本归集:将各项成本归集到对应的成本对象上,形成完整的成本信息。

6.成本计算:根据各项成本的计量和归集数据,进行成本的计算和核算。

7.成本分析:通过ERP系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成本控制和优化的方向。

8.成本报告: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生成成本报告,向企业管理层和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9.成本控制:根据成本报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实现成本的减少和控制。

二、ERP成本核算要求:1.准确性:ERP系统应能够准确记录和计算各项成本,并确保成本的准确归集和分析。

2.及时性:ERP系统应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成本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及时的成本信息。

3.完整性:ERP系统应全面地覆盖企业各项成本,并能够将各项成本进行完整的归集和计算。

4.灵活性:ERP系统应具有灵活的成本核算设置,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成本计算和核算需求。

5.分析性:ERP系统应提供成本分析的功能,能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企业优化成本结构。

6.统一性:ERP系统应实现企业内各个部门的成本管理的统一,确保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7.控制性:ERP系统应具备成本控制的功能,能够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8.报告性:ERP系统应能够生成准确和清晰的成本报告,向管理层和部门提供成本分析和评价。

以上是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的简要介绍,通过合理运用ERP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erp 成本核算流程

erp 成本核算流程

erp 成本核算流程ERP 成本核算流程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已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精度的重要工具。

其中,成本核算流程是ERP 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制定以及盈利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ERP 成本核算流程。

一、基础数据准备这是成本核算的前置工作,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一样。

首先,要确保各类物料的主数据准确无误,包括物料编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维护好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数据。

工作中心是指完成特定作业的场所或设备,而工艺路线则规定了产品在各个工作中心的加工顺序和消耗的工时。

另外,员工的薪资数据、设备的折旧费用等间接成本的相关信息也不能有差错。

二、成本中心的设置成本中心是企业中能够归集成本的单元。

可以按照部门、车间、生产线等进行划分。

通过合理设置成本中心,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部门或环节的成本消耗情况。

比如,生产部门可以设置为一个成本中心,用于归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行政管理部门则可以作为另一个成本中心,归集管理费用。

三、成本要素的定义成本要素就像是把成本进行分类的标签。

常见的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其成本容易直接追溯到具体的产品上。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相关福利。

制造费用则是那些无法直接追溯到产品上的间接生产费用,如车间水电费、设备维修费等。

四、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常见的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船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等。

五、材料成本核算当原材料被领用投入生产时,ERP 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计算材料成本,并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生产订单上。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最佳步骤和技巧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最佳步骤和技巧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最佳步骤和技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来管理各种业务流程,包括成本核算。

作为一名会计师,了解如何正确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最佳步骤和技巧,以帮助您在工作中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步骤一:设定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之前,会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具体成本核算方法。

这包括确定收入和成本的账户结构,分析成本对象,以及确定成本分摊的依据等。

根据这些信息,会计师可以配置ERP系统的成本核算模块,确保系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核算。

步骤二:建立正确的数据框架ERP系统需要准确的数据输入才能进行成本核算。

会计师需要建立正确的数据框架,包括建立合适的会计科目和成本中心等。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并能被系统正确处理。

此外,会计师还应确保系统中的数据与实际业务活动保持同步,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以反映业务的变化。

步骤三:正确处理原始数据在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之前,会计师需要正确处理原始数据,这包括准确地录入财务凭证、处理成本数据等。

会计师应遵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会计师还应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以便系统能够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步骤四:运行成本核算模块一旦配置好ERP系统的成本核算模块,并准备好原始数据,会计师可以开始运行成本核算模块。

通过运行系统自带的成本核算程序,会计师可以获得涉及成本的各种报表和分析结果,如成本费用分配表、成本差异分析报告等。

这些报表和分析结果有助于企业做出及时的决策,并优化成本管理。

技巧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ERP系统只能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成本核算结果,前提是会计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因此,会计师应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培训员工、定期进行数据验证等方式来实现。

ERP成本核算流程

ERP成本核算流程

1.目的强化成本核算的规范性、有序性;确保作业产出的及时准确率,加强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细则。

2.范围2.1公司使用ERP系统各职能部门及操作人员.2.2办公用纸、印刷表格、包装纸品的生产及销售成本。

3.职责3.1材料会计负责每月3日前完成所有材料采购入库单据采购结算及完成相关凭证制作。

3.2销售会计负责每月1日前完成所有送货单生成销售发票及相关凭证制作。

3.3成本会计负责每月1日前完成所有费用凭证录入。

每月3日前完成ERP系统产品完工产品数量录入。

产成品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系数、参考成本的维护。

检查当月产品投入产出的损耗.每月6日前完成ERP系统成本核算作业.3.4生产部门负责每月1日前完成所有材料领用单据检查,将当月车间领用尚未生产的材料办理退料手续.3.5 客户部负负责每月1日完成所有送货单单据的检查.3.6 物流部负责每月1日完成当月录入单据的检查,并对当月生产的成品全部办理好入库手续.3.7 资讯部门负责对ERP系统当月所有单据的检查。

负责物品存货档案的建立。

3.8 工程质量部负责所有自制产成品的BOM清单的建立与审核.3.9 其它使用ERP系统的各职能部门的操作人员负责每月1号前对当月录入的所有单据进行检查。

4.ERP系统的数据检查与审核:4.1加强ERP系统存货库存实物与账物相符率,材料成本会计每月底对仓库存货进行实地抽盘,事前在ERP系统库存管理模块转出库存现存量,对各产品大类货号随机抽取(每类不少于10个),盘毕填写“物料盘点表”报财务主管。

4.2成本会计每月对每个车间的材料领用及产成品入库进行核查。

核对产品投入产出的损耗.4.3产成品入库单录入时注意单据类型、入库类别、生产部门。

4.4材料出库单录入时注意单据类型、出库类别、领用部门、材料领用重量与数量。

4.5调拔单及形态转换的录入时注意单据类型、仓库。

4.6送货单录入时注意客户名称、单价、销售类别。

4.7单据的录入、审核时间与系统时间必须一致.不允许跨月审单.5. 成本核算的流程5.1材料成本核算5.1.1材料采购成本:物流部根据采购到货单、采购订单生成采购入库,材料成本会计依据材料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及原料验收单等单据通过ERP系统【采购管理】模块将材料采购入库单与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核算材料成本。

ERP成本会计操作程序

ERP成本会计操作程序

ERP成本会计操作程序第一篇:ERP成本会计操作程序ERP成本管理模块:一、分配标准设置――在产品成本分配标准设置,平时要多关注有无新产品增加而没有参与分配的,如有要进行设置。

二、分配标准数据录入――1、自定义部门间费用分配标准数据录入其中:用电量要输入各部门实际用电量各部门期间工资的录入部门产量系数录入(化工产品不用录入分配系数)三、自定义费用分配标准数据录入――部门产量乘系数四、约当系数(分成本项目)录入――注意新增加产品五、产量归集(一)、投入产量录入――引入-生产任务单(记下数量)后到生产模块中与生产任务单-维护――投入产量录入核对一致。

(二)、完工产量录入――引入-生产任务单(记下数量)后到仓存管理模块中与产品入库-维护核对一致。

(三)、在产品盘点数据录入:月末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实际盘点数据录入在产品盘点数据录入。

六、费用归集:(一)、部门间共耗费用录入23037在费用归集之前做好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其他出库――重新设置,选择条件――名称:产品长代码大于或等于原材料第一项(生铁)并产品长代码小于等于低值易耗品最后一项,选红蓝字为全部,记下金额与数量到仓存管理模块中――领料发货――其他出库-维护-选择条件和上面一样,核对后做费用归集。

即23037――引入K/3总账系统点一下可以了。

人工费用、折旧费用(之前先录入本月新增加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费后在减少固定资产)、其他费用录入同上七、费用分配从23052---23054进入点自动进行成本费用分配。

八、成本计算:进入23068检查,通过后进入23069,产品成本计算引出成本计算单到桌面进行筛选打印后做产品入库凭证。

九、生成凭证1、其他出库原材料到低值易耗品(其中设到共耗部分)计算成本进行分配。

化工出库,各部门领用核对后生成凭证其中化工领用该成共耗,然后重新做费用归集。

并重新进行费用分配。

2、产成品领用出库凭证,直接进入费用。

3、生产领用凭证,生成前要核对一致。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全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全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全一、ERP生产管理流程1.销售订单生成与下达:当销售人员与客户达成销售协议后,ERP系统将销售订单生成并下达给生产部门。

2.物料需求计划(MRP):ER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需求量及库存水平,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需求量。

3.采购计划生成与下达:根据物料需求计划,ERP系统将生成采购计划,并将采购计划下达给采购部门。

采购部门根据计划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订单的生成。

4.生产计划制定与下达:ER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和物料需求计划,生成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将根据生产能力、生产资源的利用率等因素进行优化,然后下达给生产车间。

5.生产订单生成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将生产订单生成并下达给相应的工人。

生产订单包含了生产的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类型、数量和完成时间等。

6.生产执行与监控: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订单进行生产。

ERP系统对生产车间进行监控,实时了解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并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7.生产过程记录与报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实时报工。

ERP系统将根据报工信息,实时更新生产进度和完成情况。

8.质量检验与控制:生产完成后,质检部门将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ERP系统将记录质量检验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

9.成品入库与库存管理:通过质量检验的成品将被入库,ERP系统将实时更新库存信息,包括成品库存量和成本等。

10.产能分析与改进:ERP系统将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掌握生产能力和利用率等信息,为企业提供改善生产效率的建议。

二、ERP财务成本核算流程1.成本编制:根据生产订单的成本信息,财务部门根据erp系统提供的数据,编制成本账户。

2.成本分配:将成本按照不同的成本项目(如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进行分类,并分配到相应的成本中心或成本对象。

3.成本核算:财务部门对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计算成本的实际金额。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

ERP成本核算流程及要求一、ERP成本核算的概念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了企业核心业务功能的综合管理软件系统。

企业通过ERP系统可以对自身的各项资源如物料、资金、人力等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

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本的明细分析和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ERP系统的成本核算功能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成本信息,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二、ERP成本核算流程1.成本预算: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制定成本预算,确定预期的成本收入和成本支出。

2.成本分配:将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准则进行分配,将成本分摊到各个生产环节或部门中。

3.成本计提:根据生产过程或项目进展情况,按照一定的计提规则和方法,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提取出来,准备计算和分析。

4.成本核算:将预算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得出成本偏差和原因。

5.成本控制: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对成本进行控制和调整,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成本效益。

6.决策分析:基于成本核算结果,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决策分析,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ERP成本核算的要求1.数据准确性:ERP系统的成本核算功能需要依赖准确的数据支持,包括物料、工资、费用等各项成本数据。

因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之一2.过程自动化:ERP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成本核算也不例外。

通过建立自动化的成本核算流程,可以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3.统一标准: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和项目可能会有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准则,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需要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和指标体系。

4.及时性和实时性: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实时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需求之一、ERP系统可以实现对成本的实时追踪和分析,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问题并及时调整。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技巧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技巧

会计师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技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过去,会计师通常使用繁琐的手动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但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出现,这项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本文将介绍会计师在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时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之前,会计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成本核算的重点,以便正确地设置系统参数和指标。

其次,会计师需要检查ERP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供应商、物料和财务数据的正确性,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二:设置成本核算模块**在ERP系统中,成本核算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存在,会计师需要正确设置该模块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首先,他们需要明确核算对象,例如产品、项目还是成本中心。

然后,会计师需要设置成本的分配规则和方法,例如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比例或算法。

此外,会计师还需要确定各种成本元素和成本账户的设置,以便正确记录和分类成本。

**步骤三:采集成本数据**成本核算的关键在于准确采集成本数据。

在ERP系统中,会计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收集成本数据:1.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会计师可以通过物料管理模块和人力资源模块来追踪和记录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

例如,通过扫描物料和员工的条形码,系统可以自动记录相关的成本。

2. 间接成本:对于间接成本,会计师需要建立合适的分配规则和方法。

通过设定适当的分配基础和关键因素,例如人工工时、设备使用时间或销售额,ERP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规则和方法自动分配和计算间接成本。

3. 资本化成本:对于长期资产的成本,例如房屋、机器和设备,会计师需要将其适当地资本化并进行折旧计算。

通过设置合适的资本化规则和折旧方法,ERP系统可以自动计算资本化成本和折旧费用。

**步骤四:计算成本**在完成数据采集后,会计师需要使用ERP系统来计算各种成本指标和报表。

ERP成本核算流程

ERP成本核算流程
的“材料出库单”
机加材料(总账) 机加材料(总账)
转播车材料费用(成本) 转播车材料费用(成本)
工时、产量报表(成本) 工时、产量报表(成本)
产成品成本分配(存货) 产成品成本分配(存货)
入库单记账、制单、 存货) (存货 入库单记账、制单、 存货) (
查询选择半成品 借:钢板费用 铝型材 完工产品日报在 贷:原材料 单据记账 产品耗用表 产品处理表 产成品 取价分配 材料及外购半 产品盘点表完工 全取或取价分配
借: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ERP 财务管理系列 — HCO 公司全程案例 财务管理系列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 每月由财务相关人员在【总帐】模块编制计提工资福利分摊凭证;在【固定资产】模块 生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日常业务在【总帐】模块编制凭证,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的凭 证(外协加工费用、水电费、差旅费用) 。 2、 上述凭证打印后,在【总帐】模块中执行审核并记账。 3、 财务成本会计日常在【存货核算】模块中对原材料库房的机加钢板领用、机加铝型材领 用、生产领用的材料出库单进行单据记账,生成相关凭证,每月末在结账日之前确认所 有涉及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业务完成后,对该仓库进行月末处理。 机加的材料费通过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归集:
借:制造费用—钢板费 ---铝型材费 ----机物料消耗 贷:原材料
具 体 描 述
车体改造、系统集成、工程部的材料领用通过【成本核算】模块直接从【存货核算】模 块读取: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4、 总账会计在【总帐】进行凭证审核、记账。 5、 车间统计手工上报本月完工工时、完工产量、在产品盘点数量、机加钢板铝型材消耗分 配表、工序产品耗用表由成本核算会计输入到【成本管理】模块。 6、 财务成本会计确认当月相关费用凭证在总帐已经记账后,确认相关仓库已经月末处理, 执行【成本管理】模块中的料、工费取数功能。 7、 成本核算会计执行【成本管理】模块的成本计算,以计算出半成品的单位成本。 8、 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中进行产成品取价。对产成品仓库进行记账,核算产 成品入库、产成品销售出库成本。 9、 【成本管理】模块中生成结转制造费用的凭证;在【存货核算】系统进行成本取价,读 取产成品成本,核算产成品入库、销售出库成本,生成相关凭证。 10、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成本系统(一)成本参数设定1:成本分类方式使用时机:打印[直接原料明细表]时,会按照此处定义的分类显示2、半成品投入归成上阶材料成本成本计算时,若领用的下阶材料有半成品,其半成品的材料成本、人工和制费直接视为领用的材料成本;打勾分部步结转法,不然就是平行结转法。

3、材料在制约量⑴ 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计算步骤1、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需耗用的材料每单位材料成本=(工单单身需领用量*月档单位成本)/工单的预计产量2、计算出工单的约单产量约当产量=工单实际领用材料金额/每单位材料成本3、计算出工单的在制约量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量+破坏量)注意事项:a:领料超领太多时,造成在制约量高估计b:领料少领时,造成在制约量低估,若工单有入库则可能会呈现负数。

c:成会人员须定期检视工但用料的合理性或调整当期材料的在制约量d: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在制约量会比较接近实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适用对象:整批领料、制造前置时间短、领料日与投料日比较相近计算逻辑:期初在制约量+已领套数– (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或者在制成本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4、人工制费在制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极大部分,或标准成本无法收集者⑵按投入套数计算⑶无在制约量当期投入的人工及制费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有设定标准工时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工时若无工时则需维护[录入品号信息]的[单位标准人工成本]与[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人工制费成本。

若公司有标准公司为依据,还需用考虑[工资率与制费分摊]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计算逻辑:半成品归上阶If 工艺管理子系统->录入工单工艺->标准工时 <> 0 thenBeginIf 成本计算子系统->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工资率与制费分摊依据= 标准 then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制费分摊率Else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制费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人工*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约当产量=(本期投入人工成本+本期投入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在制约量= 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End ElseBeginIf 产品结构子系统->录入产品工艺路线->标准工时 <> 0 then计算原理同上ElseBegin必须输入 存货管理子系统->录入品号信息->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 =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End;End;5、加工费用在制约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制造成本的大多数,或标准加工费用无法收集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加工费用全数分摊到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标准成本加工费用计算每单位加工费用计算时会抓取[录入品号信息]的[会计]页签字段几个条件:[半成品投入归上阶材料成本]是否勾选及工单是否有走工艺管理子系统计算逻辑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须加工费用If 有使用工艺系统 then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 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不归上阶材料成本因此也要同时计算在制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而需要计算在制 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因此没有下阶加工费要计算 每单位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End Else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加工费用已经全数入库了,所以只需要计算下阶的在制就可以了下阶的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费用已经全数入库,所以已无在制 ,而下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又因为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所以也没有下阶的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 0End;End;约当产量=工单实际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范例:1Z--1X、1Y 若预计外包生产100Z,Z的单位标准加工为35元,当月份支付加工费用为2000元,且无完工进货数量,则加工费用在制约量?使用工艺系统且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答:每单位加工费用=品号信息[标准加工费用]=35约当产量 = 2000/35 = 57.14在制约量 = 0 + 57.14 – 0 = 57.146、委外工单分摊人工制费委外工单基本产生加工费用,但是一产品大部分是委外的,由外协厂产品生产完送回时,再由内部人员做简单的包装或贴标签在入库,但最后一程序不开工单,如果要把内部所消耗的人工或费用可以直接摊到这张委外工单时,可以把这工作中心的人工与制费分摊到这张委外工单(二)成本计算前置作业流程1、检查未完工工单(成本人员、生管人员)位置:打印[工单委外子系统\报表管理、生产进度表] (工单状态=未生产、已领料、生产中)目的:检查当月还有多少未完工的工单,检查应该完工或需指定完工却仍未完工的单据,如果存在已发料记录又不需要生产了的,需把余料退回仓库,在指定工单结束。

ERP成本计算月结流程

ERP成本计算月结流程

九、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填写工作 中心及成 本年月
由总账会计提供 的人工制费按工 作中心分摊完成 后,录入到相应 工作中心
录入相应人 工成本和制 费
选 择
十、计算低阶码

☆ 操作步骤﹕生产管理子系统→批处理→计算低阶码
选 择
起止为空即 可,直接后 台处理
十一、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搜集→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选 择
所需月结的 最后一天
设置完成 后保存, 冻结完成
四、确定库存资料的正确性

☆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重计现有库存
所需月结月份
需时较长﹐ 自定义时间 (建议晚上做)
4-1
单据异常检核
☆ 注意事项:1.如有异常需处理完后才能继续月结(错误信息定义:E .错误:数据错误,
需全部排除后才可开始计算成本。W .警告:经检测后可选择是否一定要处理此警告讯息。

2. 财务管理→应付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应付账款月 结 2. 财务管理→总账管理子系统→结账→会计月结
选 择
选 择
选 择
2.选择单据日期﹕所需月结月份的起止﹔3 .下面的选项全选
所需月结 月份的起 和止
此处需 全选
选 择
五、月底成本计价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月底成本计价(材料成本月加权)
选 择
六、自动生成工单工时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收集→自动生成工单工时
☆生成方式: 按实际产量 当工时生成

☆ 1-1 要求应付管理子系统的采购发票当月已完成,并做应付账款月结。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

易飞ERP高级成本计算成本系统(一)成本参数设定1:成本分类方式使用时机:打印[直接原料明细表]时,会按照此处定义的分类显示2、半成品投入归成上阶材料成本成本计算时,若领用的下阶材料有半成品,其半成品的材料成本、人工和制费直接视为领用的材料成本;打勾分部步结转法,不然就是平行结转法。

3、材料在制约量⑴ 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计算步骤1、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需耗用的材料每单位材料成本=(工单单身需领用量*月档单位成本)/工单的预计产量2、计算出工单的约单产量约当产量=工单实际领用材料金额/每单位材料成本3、计算出工单的在制约量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量+破坏量)注意事项:a:领料超领太多时,造成在制约量高估计b:领料少领时,造成在制约量低估,若工单有入库则可能会呈现负数。

c:成会人员须定期检视工但用料的合理性或调整当期材料的在制约量d: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在制约量会比较接近实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适用对象:整批领料、制造前置时间短、领料日与投料日比较相近计算逻辑:期初在制约量+已领套数–(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或者在制成本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4、人工制费在制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极大部分,或标准成本无法收集者⑵按投入套数计算⑶无在制约量当期投入的人工及制费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有设定标准工时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工时若无工时则需维护[录入品号信息]的[单位标准人工成本]与[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才可预估生产一单位产品的人工制费成本。

若公司有标准公司为依据,还需用考虑[工资率与制费分摊]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计算逻辑:半成品归上阶If 工艺管理子系统->录入工单工艺->标准工时 <> 0 thenBeginIf 成本计算子系统->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工资率与制费分摊依据= 标准 then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制费分摊率Else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单位人工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单位制费 = [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制费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机时*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If 基本信息子系统->录入工作中心->制费分摊依据 = 人时Begin每单位人工制费=[(标准人时*单位人工)+(标准人时*单位人工*单位制费)]/工单的预计产量End;约当产量=(本期投入人工成本+本期投入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在制约量= 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End ElseBeginIf 产品结构子系统->录入产品工艺路线->标准工时 <> 0 then 计算原理同上ElseBegin必须输入存货管理子系统->录入品号信息->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每单位人工制费 =单位标准人工成本+单位标准制造费用End;End;5、加工费用在制约约量⑴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适用成本要素中材料成本占制造成本的大多数,或标准加工费用无法收集者⑵ 按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⑶ 无在制约当产量当期投入加工费用全数分摊到当期入库数量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⑷按标准成本加工费用计算每单位加工费用计算时会抓取[录入品号信息]的[会计]页签字段几个条件:[半成品投入归上阶材料成本]是否勾选及工单是否有走工艺管理子系统计算逻辑计算工单生产一单位所须加工费用If 有使用工艺系统 then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不归上阶材料成本因此也要同时计算在制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可能还在其他工艺尚未入库而需要计算在制而下阶段所投入的加工费用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因此没有下阶加工费要计算每单位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End ElseBegin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加工费用已经全数入库了,所以只需要计算下阶的在制就可以了下阶的每单位加工费用= 标准加工费用- 本阶加工End;If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勾选 thenBegin说明:本阶所发生的费用已经全数入库,所以已无在制,而下阶投入的加工费用又因为已归上阶材料成本了,所以也没有下阶的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 0End;End;约当产量=工单实际加工费用/每单位加工费用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约当产量-(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范例:1Z--1X、1Y 若预计外包生产100Z,Z的单位标准加工为35元,当月份支付加工费用为2000元,且无完工进货数量,则加工费用在制约量?使用工艺系统且半成品归上阶材料成本未勾答:每单位加工费用=品号信息[标准加工费用]=35约当产量 = 2000/35 = 57.14在制约量 = 0 + 57.14 – 0 = 57.146、委外工单分摊人工制费委外工单基本产生加工费用,但是一产品大部分是委外的,由外协厂产品生产完送回时,再由内部人员做简单的包装或贴标签在入库,但最后一程序不开工单,如果要把内部所消耗的人工或费用可以直接摊到这张委外工单时,可以把这工作中心的人工与制费分摊到这张委外工单(二)成本计算前置作业流程1、检查未完工工单(成本人员、生管人员)位置:打印[工单委外子系统\报表管理、生产进度表] (工单状态=未生产、已领料、生产中)目的:检查当月还有多少未完工的工单,检查应该完工或需指定完工却仍未完工的单据,如果存在已发料记录又不需要生产了的,需把余料退回仓库,在指定工单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成本计算及其常见问题解答.ppt 共计68页
成本计算及其常见问题解答
利用手工计算成本,所要搜集的资料繁多,而且成本计算公式复杂,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信息化的生产成本系统,会自动计算每张工单的成本,并且逐阶计算出每一阶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耗费的时间。

结合[工单/委外子系统]使用,可结算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存货成本
共计有如上20个步骤
每个步骤详细描述如下,本文档中有一些步骤只描述一下,没有展开。

生产成本计算是结合库存系统的成本计价和财务生产成本计算
月底成本计价这支作业再次强调一下
《月底成本计价》
在20个步骤中,有一些和库存中成本计价之介绍重合,或者本次文档遗漏,总之,本文档单提出8个步骤详解。

一、设置成本子系统参数
设定成本系统的缺省参数如:成本默认计算方式等
标准:取[录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资率及标准制费分摊率实际:取[录入工作中心成本]的单位人工及单位制费
若委外工单须分摊人工制费,须输入工作中心用于后续产生工单工时,分摊人工制费
若选择「N」则下阶半成品投入之料工费归属至上阶成品时,材料归材料,人工归人工,制造费用归属制造费用。

若选择「Y」则下阶之半成品投入之料工费归属至上阶成品时全部列至上阶之材料成本。

二、录入工单工时
统计当月各工单的人工小时和机器小时信息
按生成记录生成
适用:使用工艺管理子系统,且使用报工单或转移单记录实际工时
来源:按[报工单]或[转移单]输入的实际工时为工单的工时
按工单工艺标准工时生成
适用:使用工艺管理子系统,且[录入工单工艺]的标准工时有建立
来源:按 [转移单]的(验收数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预计产量*工单工艺准工时
按产品工艺路线标准工时生成
适用:无工艺管理子系统,且[录入产品工艺路线]的标准工时有建立
来源:按[生产入库单](验收数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预计产量*工单工艺准工时
按实际产量当工时生成
适用:直接以生产入库数量均摊人工制费
来源:[录入品号信息]中[会计]栏的[工时底数]*生产入库数量
三、汇总工作中心工时
将录入工单工时的使用人时和使用机时汇总到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本作业执行后,若[录入工单工时]有新增或调整时,须重新执行此作业。

四、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将人工、制费成本依工作中心归属并录入系统
由系统自动计算出
单位人工=人工成本/人工小时
制费分摊依据=人时:单位制费=制造费用/人工小时
=机时:单位制费=制造费用/机器小时
=人工:单位制费=制造费用/人工成本
五、异常检测
成本计算之前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异常信息(无效工单领料明细表和成本异常检测表) 无效工单领料的定义:
工单空白:领料单单身的工单工单单号空白者。

工单不存在:领料单单身有输入工单单别单号,但此工单已不存在于[录入工单]。

工单无产出:领料单单身有输入工单单别单号,但此工单不存在于[维护工单成本] 注:此处非常重要
报表----成本异常检测表
本报表于[成本计算前]及[成本计算后]检查使用
六、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每月根据工单单身,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供成本计算使用
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批次作业
根据工单BOM(不包括返工工单)计算出品号加工顺序(成本年月低阶码);
不考虑返工工单;
计算结果可以通过“维护成本年月抵阶码”维护;
计算生产成本作业,将按照成本年月低阶码作为成本核算的顺序
维护成本年月低阶码作业
可以通过【状态】字段,查看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状态:0:正常 1:BOM循环或超过20阶.
七、计算生产成本
计算当月工单的生产成本
在制约量的定义
针对当月未结束工单,为使其单位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对于在制品的认定——预估完成约量即现场WIP (Work in Process),视同完成品
举例来说:有一张工单当月开始开工生产,月底完工生产100PCS,总共耗用1,000 元人工成本,制造费用300 元,领料成本为5,000 元,所以我们可计算出产品之单元成本= (1,000+300+5,000)/100 =10+3+50=63 元
而如果该工单当月开始开工生产,月底只完成了60PCS,而该月份确实领料了100套,人工成本投入了900 元,制造费用280元,领料成本为5,000 元,现场尚余40 PCS未完工,完工程度80% (表示在投入些许之工时即可全部完成),您认为该产品之实际成本为何?
按前之计算基础,…….(900+280+5,000)/60 =103 元
您认为103 元合理吗?
将计算基础调整=(900+280+5,000)/(60+40*0.8)=67.2 元
在制约量=(40*80%)=32
工单当月未完工才可能会有在制
系统提供多种在制约量计算方式
约当产量:即现场的在制品量,视同多少完成品。

约当产量=实际生产入库数量+在制约量
约当产量=60+(40*80%)=92
材料在制约量-按实际投入材料成本计算
材料在制约量-投入套数计算(领料套数)
适用对象:
整批领料
制造前置时间短
领料日与投料日相近
计算逻辑:
在制约量=期初在制约量+已领套数-(生产入库量+委外进货量-委外退货量+报废数量+破坏数量)
材料在制约量-无在制约当产量
当期投入材料成本全数分摊至当期入库数量
适用于:当期投入当期完工者,或者在制成本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计。

人工制费在制约量-按实际投入工时计算
加工费用在制约量-按标准加工费用计算
八、维护工单/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这两支作业查看各工单、品号的成本情况
若工单有跨月生产时,上一期的[期末在制]结转至本期[期初在制] 数据无法修改
工单当期的产出及各项投入成本。

数据无法修改
本期投入-生产入库:取自该工单当月所有入库单上数量总和
本期投入-委外进货:取自该委外工单当月所有委外进货单上的数量之和
本期投入-报废数量、破坏数量:取自入库单或委外进货单上的报废数量、破坏数量
材料成本:当期该工单所有领退料单写入交易明细的材料金额;如果半产品投入归入上阶材料,那么这个值要加上“下阶投入人工”和“下阶投入制费”
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来自工作中心成本分摊到该张工单的人工和制费(录入工作中心成本中的单位人工、单位制费*该工单工时)
加工费用:该工单本期委外进货单上的委外加工费的本币税前金额
若半产品的投入归成上阶材料成=‘N’
本期投入-人工、制费、加工,会包含下阶的相应费用
本期投入-下阶人工成本、下阶制造费用、下阶加工费用:工单所领半成品的人工、制费以及加工费用
当期残留的期末在制数量及金额
依据[计算生产成本]的在制约量计算方式算出
从[产品]角度检视当期各项成本,数据来源于维护工单成本的资料
问题一:
成本异常检测表报错:‘工单成本不等于领退料成本’
解答:
材料品号低阶码小于产品品号低阶码,可能会造成此状况。

问题二:
一张工单的全部报废了,即生产入库和委外进货都为0,但报废数量不为0,成本该如何调整?
解答:
将期初在制+本期投入的金额在存货中通过调整单调整到对应产品中,调整单需切凭证,相关科目为库存商品与生产成本。

问题三:
一张工单上个月领料,没有生产入库,本月没有退料就指定完工了,存在期末在制该如何调整?
解答:
通过维护工单成本作业,将此工单锁定生产成本,把期末在制都调整为0,然后把金额在存货中做调整单,调整单需在总账中切凭证,相关科目为存货与生产成本。

问题四:
维护工单成本中的下阶人工成本是不是本期投入人工成本,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解答:
下阶人工成本是指该工单所有半成品的人工成本的合计,人工成本是指产成品的人工成本,如果半产品投入不归成上阶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包括了下阶人工成本。

低阶码从99->00,代表了从材料->成品的顺序.* d0 `6 y( P( n; b/ ~* X; V% i6 U
80之前的版本,阶次都是按照BOM的,80开始增加了按每月实际生产的领用产出顺序排列.( W \2 [' f. i8 p# r
至于, "材料品号低阶码小于产品品号低阶码" 和"非返工工单材料与产品低阶码相同". U7 R" {2 \) |9 Z3 L
应该会自己分析原因了吧?
......
至于, "材料品号低阶码小于产品品号低阶码" 和"非返工工单材料与产品低阶码相同"8 e: r4 v3 e4 t
应该会自己分析原因了吧?
材料品号低阶码小于产品品号低阶码====>如果在80之前, 代表返回前道工序返工,半成品领成品. " W' t7 J0 R" d
非返工工单材料与产品低阶码相同=====>如果在80之前, 代表临时领用在BOM中没有关系的同阶半成品来返工或拆解.. S, M; ` W' E8 X4 [2 W- w# w% ?
如果在80中,就是根本没有计算当月阶码, 或生产过程和顺序纠缠不清;
如果非常必要可以手改阶次码.5 L$ O$ @! P. A" W( m( U' u1 e
; q+ L0 V! j7 \" y2 u) N
另外一个,99%的人都不知道的,编码原则对这个有影响. 特别是报同阶XXX, 编码要考虑加工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