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打下良好的听说读写的基础,最终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近些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大大地弥补了过去传统教学中轻听说重读写的不足,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小学阶段存在过分强调听说教学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导致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其读写能力较之听说能力比较薄弱。中学教师反映: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英语口语能力比以前大幅度提高,而阅读和书写的能力却相对滞后。
由于一些教师一味的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他们读写能力的培养,已经造成学生书面理解能力、英语书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如:不会认读单词,写不出完整的句子,看不懂文章等,最终影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不能真正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有的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文盲英语”。
由于教学的偏差,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目前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方面亦存在不足,从写来看,一是缺
乏写作素材;二是没有合适的写作方法;三是运用英语写作的意识微弱。从读来看,一是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二是无配套的阅读教材;三是运用英语写作的意识薄弱。
2、研究的意义:
阅读是和写作是语言综合技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读写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受教师的重视。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小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的要求,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起始阶段的教学中听说比重要大些,此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读写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有所侧重。在贯彻新课标中,我们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同时着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研究当前的教学现状,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小学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理论假设
1、以新课标、新教材为依据,通过对小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为其进一步深造和继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新教材突出了以语言运用作为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则必须改进学习方法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在“教什么,怎样教”与“学什么,怎样学”的积极适应之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英语运用习惯。
2、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3、充分重视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的互促功能,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解决长期存在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听得懂,读不懂”或“说得出,写不出”等“费时多,收效低”的问题而探求新的教学路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界定
(一)“读”的界定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的要求为: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在中,低年级阶段已经开始认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高年级英语在读的方面应逐渐过度到阅读故事,短文或者其他语言材料,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二)“写”的界定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的要求为: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书写基础,能够正确抄写单词和句子.写作是写的高级要求,用笔头表达意思。所以写作将作为小学高年级写的重要部分.
四、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读写是一个接受语言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技巧。读写的理解作为解码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书写的词与口头的编码匹配或从图形编码转为口头编码,不是音位与字母的匹配。阅读者是一个运用多种技能、策略来促进理解的主动计划、下判断的个体。只有当意义与书写符号联系以及作者欲与读者共知的意义被读者接受时才产生解码。读写也是一个感知过程,一个解释过程,一个理性的和思考的过程,它起始于作者将信息编译成语言的表层体现,终止于读者建立起来的意义。第二语言学习心理学不仅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理论上不再拘泥于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倾向于博采众长,有机地结合有关方面的有用部分。为外语读写教学提供了更现实可靠的心理学论据。
语言理解包括对语句、段落和文章的理解。是把字面上的语句转换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感知阶段,即对输入的书面信息的印象进行早期加工,识别字词;分析阶段,包括语句分析和语意抽取;使用阶段,理解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词语信息的意义制定应用的行动计划、组织中介反应。从语言信息输入的角度看,
阅读者是个主动者,他可以决定何时、何处、以何种模式输入或输出语言信息。从语言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读写中视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是可逆的,具有循环性和反复性。这是认知心理学对读写理解的基本理论陈述。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知识的获得是靠同化、顺应新知识,以达到平衡。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结合。接受学习主要是靠分析思维和聚合思维,发现学习是靠直观思维和发散思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获得。
阅读理解过程既是信息的输入、传递、加工和存贮过程,又是高度复杂的可控制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读者的控制之下。从学生阅读理解的环节看,首先是语言信息的输入、传递、浅层次加工与感觉存贮、中层次加工与短时存贮、深层次加工与长时存贮和信息的输出与文意重建。
二)图式论等
图式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图式论强调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影响,认为阅读是一个对文章的意思进行积极预测、选择、确认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读者的语言知识,同时也涉及读者过去的生活经验以及头脑中对事物所固有的抽象观念。古德曼(K.S.,Goodman)指出,阅读是一个在读阅读者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过程。图式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图式是记忆结构,具有层次性。大的图式中包含诸多小的图式,因而,图式本身就是一种结构,他们相互作用。图式论与奥苏贝尔(D.P.,Ausubel,1963)提出的“认知同化论”或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具有共通之处,都要求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而图式论更加结构化。就读写而言,高层次图式常由文章的标题、主题、主旨句等所激发,读者拥有包括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知识;低层次图式由主题的细节、常识、规程等所激发。图式不仅能使旧知识复现,产生刺激-反应过程,而且能描述认知中的概念,揭示由共性到个性,个性到共性的动态反应规律,所以具有创造性的能动作用。
综上,学生通过训练,基本达到阅读的主要目的;接下来,再经过创造性读写这一读写的升华阶段,使学生不仅深度理解读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发展,从而达到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是系统论的有序、整体、反馈原理的有机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