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多夫案庞氏骗局受害者的漫长重生之路

合集下载

聚焦:“庞氏骗局”主犯麦道夫被判150年监禁

聚焦:“庞氏骗局”主犯麦道夫被判150年监禁

聚焦:“庞氏骗局”主犯麦道夫被判150年监禁作者: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第07期新华网纽约6月29日电(记者王建刚陈刚)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诈案主犯伯纳德·麦道夫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现年71岁的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

审判于纽约当地时间上午10点开始,经过将近1个半小时的法庭陈述后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法官在11点30分宣布判决麦道夫150年监禁。

麦道夫诈骗案涉及金额超过600亿美元,为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截至去年11月30日,麦道夫的公司帐户内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去年12月11日,麦道夫因涉嫌金融诈骗被逮捕。

今年3月12日,麦道夫在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出庭时接受了检方11项犯罪指控,他对所有犯罪指控供认不讳,其中包括证券欺诈、洗钱、伪证等。

上海倒塌楼盘楼板价仅房价4.2%,利润或达360%随着莲花河畔景园一在建楼盘的倒塌,开发商低价拿地,高价售出的事实被网友曝光。

新民网记者29日根据现有的公开数据调查发现,该楼盘的楼板价仅为604元/平方米,而按照现在14297元/平方米的销售价格计算,该项目的利润或将高达360%。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网站上公布的2003年上海有偿使用地块一览表,记者发现“莲花河畔景苑”项目土地梅陇镇26号,地块编号闵字(2003)197号,地块面积为42342平方米,土地出让日期为2003年10月10日,出让时间为70年,项目容积率1.8,中标价格4600万元,但是数据显示,该地块当年实收出让金为只有1800万元,其余2800万元应在2004年分批支付。

如果按照4600万元的中标价格计算,土地楼板价格不到604元/平方米(土地楼板价=中标价格/出让地块面积/项目容积率),按照该楼盘网上房地产的成交均价14297元/平方米计算,仅占到目前房价的4.2%。

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以下是投资者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1. 麦道夫公司:麦道夫公司是一个庞氏骗局,违反了投资者的权益。

该公司吸引了数亿美元的投资,最终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2. 纳斯达克股市崩盘: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崩盘,数以千
计的投资者遭受损失。

崩盘揭示了一些公司虚报业绩和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3. 安然能源公司:安然能源公司于2001年因严重的会计欺诈
而破产,导致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

该案成为当时最大的企业丑闻之一。

4. 马多夫投资案:马多夫投资公司涉嫌进行庞氏骗局,损失超过50亿美元。

此案使投资者们意识到实施尽职调查的重要性。

5. 美林证券投资案:美林证券公司涉嫌误导投资者,未能披露与特定证券相关的风险。

最终,美林证券公司同意支付7.6亿
美元进行和解。

6. 贝尔恩斯财务公司:贝尔恩斯财务公司向投资者销售具有高风险的产品。

当这些产品发生巨大亏损时,许多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7. 大众汽车排放丑闻:大众汽车公司被指控将其柴油车排放数
据操纵以通过排放测试。

投资者因此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8. 西贝尔案:西贝尔公司被发现操纵其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投资者损失惨重,使该案成为投资界的重要案例。

9. 伯纳德·麦道夫案:伯纳德·麦道夫以其庞氏骗局而声名远扬。

该案揭示了投资者如何受到各种类型的欺骗行为的影响。

10. 内斯特尔公司:内斯特尔公司在1990年代中期被发现进行了严重的会计欺诈。

投资者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该案成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案例之一。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下)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下)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下)作者:路子愚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第05期卖夫金融骗局与庞氏如出一辙,也是用新投资来支付旧投资人的回报。

所不同的是操作手法更加隐蔽,投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也远远超过庞氏。

庞氏骗局只持续了8个月,而麦道夫骗局持续了数十年。

看似巧妙神秘的投资策略麦道夫首先有一个让投资者能够接受的产生投资回报的方法,即投资策略。

麦道夫宣称,他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是利用蓝筹股股票、股票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巧妙组合,产生超过正常收益的回报,同时避免了股票下跌的风险。

买入蓝筹股股票指数,卖出该指数的看涨期权(call),买入该指数的看跌期权(put)。

卖出期权的收益补偿买入期权的成本,所以,期权部分的操作除了交易成本外几乎没有别的成本。

如果市场上涨,超过了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期权被执行,他必须将股票卖出。

如果市场下跌,跌破了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期权被执行,他能收到下跌部分的补偿。

两个执行价之间,就是他的盈利空间。

这种投资组合,在上涨时封顶,在下跌时保底。

这种投资策略称为套管式(collar)投资策略。

一些分析师对麦道夫的投资策略进行了验证,发现这一策略难以产生麦道夫基金的投资回报率。

麦道夫宣称他的投资策略太复杂,以至于外人难以理解。

同时,他还有称为商业秘密的投资办法不便于对外泄露,从而给他的投资策略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的投资策略给投资者的印象是似乎很有道理,但又难以捉摸。

麦道夫深切体会到“回报是硬道理”,同时,麦道夫也了解,如果回报太高容易引起怀疑,且难以持续,回报太低则无法吸引投资。

他的策略是每年给投资者约10%左右的稳定回报,无论市场上涨或下跌,且持续数十年。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说,“这个基金的投资回报真是好,数十年来,我们都非常相信它。

任何时候我们想用钱时,我们总能在几天之内得到支票。

当知道这个投资骗局时,我们都惊呆了。

”麦道夫吸引投资者的手法也非常高明。

他很了解庞氏骗局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投资者赎回投资。

麦道夫“庞氏骗局”的教训

麦道夫“庞氏骗局”的教训

年 终红利 。麦道 夫 的两 个儿 子 因此产 的主 管,现在 是 纽约 阿斯 科特 合伙 人 理分支机构 , 利用广泛人脉 பைடு நூலகம் 骗取投资。 生 了疑 问 ,如 果 没 有 钱 支 付 给 客 户 , 证 券公 司 的资金 管理 人。 这 家公司 投 麦 道 夫 在 美 国 达 拉 斯 、 芝 加 哥 、 波 士
日 本 众 多 投 资 者 ,其 中 国 际 投 资 大 行 瑞 士 日内 瓦 的 贝 内迪 克 特 ・亨 奇 银 行 道夫 利 用朋 友、家 人和 生意 伙伴 发展 如 法 国 巴 黎 银 行 、 日本 野 村 证 券 、 瑞 因麦 氏基 金 亏 损 4 5 7 0万 美 元 。西 班 牙 “ 线 ” 下 ,有 的 人 因 成 功 “ 资 ” 而 获 引
市 篇_ 场
公 司 已 无 钱 可 用 。 但 随 后 ,他 告 诉 另 投 资技巧 高超 。J・ 兹拉 ・ 尔金原 他 1 6 埃 梅 9 0年成 立证券投 资公 司, 多年来 ,

个儿 子 ,他将 提 早给 工作 人 员发放 为 通 用 汽 车 公 司 旗 下 金 融 机 构 GMA 麦 氏通 过这 家公 司下 属的 秘密 资本 管 C
“ 得 不 切 实 际 ” 的 投 高
而 很 多年来 ,他 也确 实给 了他 们 这么 资 回报 。但 波 士顿 办 多好 处,因此 为 自己打造 出一个 稳赚 公 室 对 此 投 诉 不 了 了 不赔 的金字 招牌 ,多 少富豪 和机 构都 之 。 亨 尼 西 集 团 创 始 在他 身 上倾 注 了大量 资金 ,指望从 此 人 之一 格拉 丹 特也 曾 以后财 源滚 滚。但 麦道 夫并 非来 者不 指 出 ,一 家 证券 投 资 0 拒 ,要 想和他 做 生意 ,首 先 必须 非常 公 司 不 可 能 在 长 达 1 5年 的时间里只 有 钱 ,投 资 底 限 是 1 0万 美 元 , 其 次 年或 1 0 还 必须得到 内部人 士的 “ 邀请 ” 。这些 有 三 四个 月 亏损。 但 苛 刻 的条件 并没 有 吓退投 资者 ,反而 他 的意 见 也没 有 引起 让他们更加疯狂地把钱塞过来 。 ( )投 资策略 神秘 ,业 绩惊人 , 二

庞氏骗局里的受害者

庞氏骗局里的受害者

庞氏骗局里的受害者作者:丁爱波来源:《齐鲁周刊》2018年第02期100多年前,一名叫做祖查尔斯·庞兹的意大利人移民到了美国。

他在美国从事过各种工作,并且一心想发财,在经过美国梦最鼎盛时期的熏陶后,庞兹发现最快速挣钱的方法就是金融。

庞兹设立了证券交易公司,交易中规定:只需要45天,就可赚到投资额的50%,而3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你资产翻倍。

首批投资者获利之后形成“口碑效应”,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的投资人,以诱惑更多人上当,最终吸引超过4万名投资者。

一年后,庞兹被人举报,经调查发现庞兹的证券交易公司身背巨大的财富漏洞,最终入狱。

人们把这起事件称之为庞氏骗局。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庞氏骗局在现代商业社会一再上演,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

2017年12月27日,据平安南京官方微博透露,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7年12月26日,向南京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目前,南京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调查。

消息主人公虽然名叫小雷,但引爆的却是一个大雷:钱宝网骗局,被认为是继“e租宝”后第一大非法吸储、非法集资案件,波及人数超过千万,涉案金额可能高达百亿。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 2016 年底,钱宝网会员数已经破亿,入驻商家 50余万,日活跃用户在 1000万以上。

用户的保证金加上微商商家的抵押金,百亿并不算夸张。

每次看到类似的金融骗局被戳破、地雷被引爆,我们都不禁会问:这些受害者为何如此缺乏金融安全常识?但这次,我们不能再为这些做辩护了,因为,在无知背后,是人性的贪婪与侥幸、自私与麻木,每个人都有原罪。

钱宝网成立于 2012 年 7 月,至今已经 5 年。

宣称只要缴纳一定金额保证金,通过“看广告、赚外快”模式,每年能给投资人最低年化 40%以上的回报,超出银行定期存款 10 倍。

然后只要帮助推广,自然另有收益。

交 10 万块钱,点点广告并向朋友推荐推荐,每年就能轻松进账大约 5万。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中必有猫腻。

麦道夫庞氏骗局经

麦道夫庞氏骗局经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四、(2)反思
投资者一定要相信些什么,不妨回到最朴实的原则上。这就是,天 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确定你对风险的关注,等于甚至多过对收益 的关注。千万不要相信人能够战胜市场。 应该对对冲基金推广采用分级监管模式。应该看到不同的对冲基金 其风险程度是不同的,真正对经济有威胁的是少数大型对冲基金或 者跨国对冲基金。 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冲基金监管理论。国际对冲基金已运作多年 ,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力量,但其投机之冲击力也给 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我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存在许多制度性缺陷,新 兴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我 国金融市场很容易成为对冲基金攻击的目标,我们应该吸取商业银 行股份制改革时让外资廉价获得股份的教训,加强对对冲基金监管 的理论研究,力争从制度和机制上找出防范对冲基金投机的办法。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麦道夫出庭受审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二、(1)伯纳德 麦道夫简介
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 出生年月:1938年2月24日 籍贯:犹太人家庭 职位:麦道夫证券投资公司CEO 经历: * 创立伯纳德· 麦道夫证券投资公 L· 司(1960年) * 麦道夫成为了NASDAQ的主席 (1990年) * 公司拥有3亿美元左右的资产 (2000年) * 麦道夫的对冲基金到SEC注册 (2006年9月)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麦道夫的经济欺骗手法
4.善于营造神秘氛围 麦道夫非常善于为自己营造神秘的氛围。想成为 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 乐部,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 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麦道夫从不解释他的投资策略,而如果你问得 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麦道夫的客户包括富豪 、对冲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欧洲的一些银 行。 面对长期稳定得不可思议的盈利和自己信任的 已经赚到钱的其他投资者,这些久经沙场的老手 们还是最终被骗。

庞氏骗局造作百年

庞氏骗局造作百年

庞氏骗局是一种以借新还旧的方式进行金盘操作的金融诈骗手法。

庞氏骗局的核心是通过承诺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然后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来偿还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维持骗局的运行。

这种模式需要一个源源不断的新投资者流入,才能够维持骗局的运转。

庞氏骗局的成功依赖于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骗局的执行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欺诈能力,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和技巧,如编故事、掌握多种语言以迷惑他人,并通过高调宣传和赞助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信誉,使人们对其产生信任和向往。

其次,庞氏骗局需要足够的资金流入,这要求骗局的执行者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并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获取高额回报。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销售技巧,骗局的执行者能够让投资者对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决定投资。

此外,骗局的执行者需要维持骗局的运行时间足够长,这要求他们能够不断吸纳新的投资者,并及时偿还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以保持投资者对骗局的信心。

然而,庞氏骗局的成功往往是暂时的,因为这种模式无法永远维持下去。

当投资者开始提取资金或新投资者流入减少时,骗局就会暴露出问题。

此时,原本维持骗局运行的新投资者无法满足旧投资者的提款要求,整个骗局会崩溃。

庞氏骗局的故事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以及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漏洞。

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加强金融素养,理性投资,并警惕那些过于诱人且缺乏可靠依据的投资项目。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庞氏骗局等金融诈骗活动的发生,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 从麦道夫骗局中吸取教训

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 从麦道夫骗局中吸取教训

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从麦道夫骗局中吸取教训最近,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令整个投资界震惊。

该丑闻所导致的巨大损失使投资者强烈希望管理层能够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但是其实个人投资者利用一些常识,也可以大大减少他们在投资诈骗中所可能遭受的损失,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警惕高回报陷阱投资者纷纷把资金交给麦道夫管理,并不是因为他的投资回报特别高,而是因为他的投资回报能够连续超过平均水平。

他每年的回报一般都是10%出头一点,这是他能够长期欺骗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高的投资回报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怀疑,但是略微战胜市场则不会。

其实,他们对这样的结果也应该表示怀疑。

最好的基金经理有时也不可避免遭受惨重的损失,就像在2008年所发生的那样。

但是麦道夫据说没有一年是亏损的,这很难让人相信。

任何保证回报特别高的或者连续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都应该引起投资人的极大怀疑。

分散、分散、分散受麦道夫骗局打击最大的人是那些把所有的资产都交给他管理的投资者。

也许是麦道夫允诺的稳健回报使他们放松了警惕。

在每年可以稳定获得10%至12%回报的情况下,谁还需要分散风险呢?但是这种连续的高回报只是一个神话而已,任何有经验的投资者都非常清楚。

在现实情况下,不同的投资和资产类别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有时胜于市场,有时弱于市场。

第一年成功的投资很可能在第二年遭受失败。

比如在中国市场上,2007年股票投资的回报明显高于债券;而2008年则是债券投资的回报明显高于股票。

所以持有包含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非常重要。

部分组合基金(FundofFund)的基金经理没能遵守这条最简单的投资原则而把大部分资金都交给麦道夫管理实在让人震惊。

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部分组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没有把他们管理的资金分散到不同的对冲基金中,而是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麦道夫的对冲基金。

为什么专业的投资人会对自己客户的资金如此不负责任?一些组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从他们在麦道夫的投资中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回报,另外一些很可能直接从麦道夫那里获得回扣。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庞氏骗局,即庞氏骗局,是指一种通过诱使人们投资并向前面的投资者支付回报来不断获得资金的投资诈骗手法。

它最早由美国金融家庞蒂(Charles Ponzi)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和实施,因而得名。

庞氏骗局往往在推行初期效益良好,却最终破产,导致数以千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著名的庞氏骗局案例之一是由伯纳·马多夫(Bernie Madoff)实施的麦道夫投资公司骗局。

麦道夫骗局始于1990年代,持续近20年之久,骗取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麦道夫通过宣称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套利交易来吸引投资者,并承诺稳定且高回报。

然而,他根本没有进行实际交易,而是使用新入资金来支付旧投资者的回报,并用一小部分资金作为自己的私人开销。

这种骗局持续了多年,直到2024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许多投资者纷纷要求赎回资金。

由于无法支付这些赎回请求,麦道夫骗局最终揭穿,骗局规模庞大,投资者损失惨重。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庞氏骗局的成功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骗子的信誉和声誉。

马多夫作为华尔街的重要人物和慈善家,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信任他的经营能力。

其次,庞氏骗局利用了投资者的贪婪心理。

麦道夫承诺的高回报远超过其他投资渠道,满足了人们“快速致富”的心理需求。

此外,麦道夫还通过限制投资者赎回资金来制造了一种人为的紧迫感,使投资者觉得这是一个稀缺的机会,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庞氏骗局案例的分析还可以从监管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探讨。

在麦道夫骗局中,监管机构几次接到举报和投诉,但由于对马多夫个人和公司的影响力和声望,没有对其展开深入调查。

此外,麦道夫骗局采用了操纵账目的手法来隐藏实际情况,使其看起来更加可信。

因此,加强监管机构的能力和职责,提高对金融机构和交易的审查力度,是防止庞氏骗局的重要措施。

最后,投资者在面临庞氏骗局时也应提高警惕。

避免贪婪心理的驱使,理性投资,对高回报的承诺保持怀疑态度,并对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麦道夫骗局告诉我们的10件事

麦道夫骗局告诉我们的10件事

麦道夫骗局告诉我们的10件事博注:本文摘自王冉的博客,小兵觉得总结的非常精辟。

从一件事情中总结出如此多的感悟,这是小兵敬佩的也是要好好学习的。

上周四,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经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庞氏骗局被警方从家中带走。

据他自己估算,这个骗局给投资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亿美元。

他自己则面临长达数十年的牢狱生活。

一个星期以来,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成了全球财经媒体的兴奋中心。

它告诉了我们几件事:1.制度永远有漏洞,监管永远有缺陷。

世界上永远不存在完美的制度或者完美的监管。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被太多的人利用太多次之前堵住上一个漏洞。

2.永远不要自动假设那些成熟的、有经验的、肤色黝黑目光炯炯、腋下夹着《金融时报》或者《华尔街日报》行色匆匆的投资人一定会比大街上或者地铁里任何一个衣冠不整、目光呆滞的行人更加聪明或者警醒。

3.没有任何一个名字可以大到永远无须质疑,哪怕是巴菲特,更不用说麦道夫。

4.人都是贱的,投资人也是人,所以他们也不例外。

在他们看来,最安全的投资就是那些自己拼命往里挤还挤不进去的投资。

5.在股市里,没有人可以永远跑赢大市,至少没有人可以长期跑出一个始终不受大市影响的漂亮曲线。

6.在商业社会里,好到不真实的事情往往就是不真实的。

每年10%的回报—只要年复一年的如此—已经是“好到不真实”了,更不用说每年20%、30%的回报。

7.在投资圈里,对那些过于神秘的投资公司最好敬而远之。

因为,一个完全合法和阳光的公司是不需要那么神秘的。

8.虽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一定能够发现所有的问题(他们被骗的次数不比他们戳穿骗局的时候少),但是涉及大金额的买卖如果不用四大、而用一个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事务所作审计,那里面几乎一定有问题。

9.麦道夫骗局——无论多么结构上多么复杂或者形式上多么高级——仍然只是最普通的庞氏骗局的一个翻版。

任何骗局都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

10.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据说上周三晚上,麦道夫在向自己的儿子全盘托出这个惊天大骗局的真相的时候几近崩溃。

帝国主义的庞氏骗局

帝国主义的庞氏骗局

我们不能不正视,文化堕落的严重后果。几乎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文化复兴件)!一个民族一旦失去文明的高度和文化的个性,这个民族就将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笔者必须严肃地指出,当今中国正站在文化庞氏骗局的悬崖边上。
我们最新接触到的庞氏骗局案例就是马多夫骗局。曾任美国那斯达克主席的马多夫(Bernard Madoff)2008年12月11 日被纽约检察官以诈欺罪起诉。检调人员根据搜得的证据估计,马多夫造成投资人的损失金额可能超出500 亿美元。许多投资人在马多夫被捕之后才发觉自己是马多夫精心设 计的请 君入瓮骗局的受害者。
广大民众在动人的“发展”承诺的欺骗下(硬道理),向经济的“庞氏集团”(特殊利益集团)付出了他们的经济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而丧失了经济资本的民众,只会失去更多的经济权益。留给他们的将会是污染、愚昧、贫困和战乱。南半球已经有太多的案例了。现在就要加入“金砖四国”了。
当年,屈原面对骗子张仪,还是可以说些什么的。但是,当他面对他的同胞,那些主流而上流的社会精英们,屈原就只能《离骚》了。面对无耻的、强大的秦国“庞氏集团”,屈原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于是,他投江了。屈原的这一跳,令人惋惜了两千多年。不过,中国也有不《离骚》的英雄。屈原投江两千多年后,一个叫毛泽东的青年,发现了一个秘密:汨罗江不远处还有一座井冈山。与投江相比,上山更有意义。笔者不喜欢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废话,精英都移民了,谁亡谁呀!我还是喜欢毛泽东的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是的,面对漫天的妖雾,我们不能《离骚》,我们不能颤抖,我们更不能投江。我们要学习孙悟空,奋起千钧棒,再来一次玉宇澄清万里埃。
这是现代中国特有的现代化悲剧。普通的骗子,我们会押送司法机关,依照法律,严惩不贷。然而,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庞氏集团”,我们只能愤怒和颤抖。知道吗?在当代中国,超级骗子是合法的,他们是“文明”而“高贵”的,他们正气凌然,他们义正辞严。他们身居显赫地位,挟持强大的舆论工具,控制了立法、司法、行政资源。他们绝对有能力玩一把贼喊捉贼的游戏。并且,他们真的具备让被窃者发抖、恐惧、甚至崩溃的能力。那位东东说,被窃者99%都是神经病。任何被窃者的反抗,都会被定义为非理性的行为,甚至是不法行为。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的精英们,竟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窃贼的天堂。不要以为仅仅是管理层出了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整体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中国思想界弥漫着糜烂的夜场气息,我们越来越少见有骨气、有深度的独立思考者,我们见识的是一群群挠首弄姿的文化“小姐”,他们依附于官僚买办的身边,用灵魂和春色换取富贵的生活。对于中国当代主流社会精英,笔者只能奉献一个字:呸!

麦道夫与他的500亿美元骗局

麦道夫与他的500亿美元骗局

麦道夫与他的500亿美元骗局作者:骆姗姗来源:《资治文摘》2009年第02期2008年12月10日,这位传奇般的老人沮丧地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一切都结束了,这不过是个弥天大谎,基本上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损失嘛,大概有500亿美元。

”12月11日,麦道夫在曼哈顿的豪宅被捕,政府以诈骗罪起诉他。

瑞士一名对冲基金经理米歇尔·多米尼斯多年以后仍记得当时他是如何被来自日内瓦的朋友说服的:“他告诉我,外人是没办法成为麦道夫的客户的,但是他有法子让我接近他。

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太荒唐了。

”刚开始的时候,麦道夫在本土的乡村俱乐部和慈善晚宴上筹集资金。

那些投资者总是悄悄地把麦道夫拉到一边,然后不经意地求他帮自己投资理财。

因为他们眼看自己的朋友在麦道夫那里赚了不少钱,也急不可待要求跨入这道门槛。

接着,麦道夫把触角伸向欧洲,再次使用同样的方法,描绘一番美好的投资前景和回报,就像他刚开始在本土筹集资金时一样。

在过去10多年间,除了自营和经纪业务,麦道夫投资公司还针对富裕人士、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设立了管理着20多家企业、资产成百亿的投资基金。

许多美国知名人士、机构都是该公司的客户。

麦氏除了口碑好,诱人之处还在于其所承诺的高回报和低收费,而且似乎全然不受市场牛熊更迭的影响。

直到最近几周,金融危机恶化引发回赎大增,麦氏骗局才终于被拆穿。

2008年12月10日,这位传奇般的老人沮丧地对自己的儿子们说:“一切都结束了,这不过是个弥天大谎,基本上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损失嘛,大概有500亿美元。

”12月11日,他在曼哈顿的豪宅被捕,政府以诈骗罪起诉他。

庞氏骗局全球化由于麦道夫尚未站出来给公众一个交代,事情的原委至今仍未明朗,唯一公开的只有联邦公诉人的起诉声明。

但无论具体的经过如何,麦道夫的手法大致可称为又一次的庞氏骗局,而且是首个全球性的庞氏骗局。

这个骗案的地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

可以说麦氏的骗局青出于蓝,让闻名于世的波士顿骗子查尔斯·庞兹也黯然失色了。

(完整版)马多夫案庞氏骗局受害者的漫长重生之路

(完整版)马多夫案庞氏骗局受害者的漫长重生之路

马多夫案庞氏骗局受害者的漫长重生之路(图)弗里德曼(Neil Friedman)曾为有马多夫(Madoff)助其投资而感到幸运,直到他发现失去了自己400万美元存款中的大部分后才意识到马多夫是个错误的人选。

现年79岁并丧偶的他靠着社会保险和销售便签为生。

他说,马多夫丑闻毁掉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有人称他为“伯尼大叔”(Uncle Bernie),有人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

但伯纳德·L·马多夫(Bernard L. Madoff)名下基金的数千位世界各地的受害人却在2008年12月11日上午一起损失掉了数十亿美元的存款。

这些存款中有的是退休金,有的是大学基金,还有很多是受害人的毕生所得.这桩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东窗事发已经过去五年,马多夫的投资者说,摆脱此案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生活已被腰斩为马多夫前和马多夫后两截。

很多人经历了离婚和万念俱灰的时刻,但也有人说,他们获得了看待生活的新视角。

以下是他们中一些人的故事。

“东拼西凑”每周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城商业公园的临时跳蚤市场上,尼尔·弗里德曼(Neil Friedman)都能瞅到往昔生活的踪影。

在那些出售自制蜡烛、瓷器替代品和意大利奶酪的摊位之间,79岁的弗里德曼会努力兜售3。

5美元的便笺,上面有他和已故妻子去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旅游的照片。

过去,摄影一直是弗里德曼的一个爱好。

马多夫案曝光后,这个爱好成了他生活的必要条件。

他说:2008年到现在,我完全靠社保和卖便笺来维持生存,我竭尽所能地东拼西凑。

去年1月,他53岁的妻子康妮(Connie)去世。

弗里德曼说,他们夫妇二人本有400万美元的养老积蓄,在马多夫诈骗案中损失了大部分,生活水平的急转直下让妻子一蹶不振。

弗里德曼说,马多夫案曝光后,妻子的整个心态发生了变化.去年6月,弗里德曼自助出版了一本名为《治愈丧妻之痛》(Healing the Loss of your Wife)的80页的书.他说,书卖得不是很好。

麦道夫诈骗案的启示

麦道夫诈骗案的启示

麦道夫诈骗案的启示复旦大学屠佳琦【摘要】摘要:全球知名的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风头散去,但是其为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我们必须要吸取教训,总结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所带来的发展启示,才能不让错误重演,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尝试从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的基本脉络、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于我们下一步发展的启示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年(卷),期】2011(000)024【总页数】2【关键词】关键词:麦道夫投资骗局启示2008年12月11日早上,伯纳德·麦道夫,这位纳斯达克证交所前主席,拥有数十年在华尔街翻云覆雨的投资经历,推动证劵交易自动化的先驱,慈善基金及事业遍布全球的“金融家”,因为涉嫌欺诈顾客至少500亿美元而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拘捕,一时间,全世界被震惊了。

一、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概述伯纳德·麦道夫,前一天还被赞颂为慈祥诚信的70岁的犹太老人,转眼间多了一个头衔——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足以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强烈地震,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被无数次的提及——纽约费尔菲尔德·格林威治集团损失75亿美元,西班牙第一大银行巨头桑坦德银行损失31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损失10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损失6亿美元,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损失3.5亿欧元,瑞士私人银行损失3.25亿美元,日本东京的野村控股公司损失3.06亿美元,美国马克萨姆资本管理公司损失2.8亿美元,日内瓦私人联合银行损失4750万美元等等,还有不计其数的慈善基金、俱乐部和私人投资者,这些在投资上一向谨小慎微的银行、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们,伴随着损失的日益增长,他们在这次骗局中的受伤也更日益惨痛。

二、对于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的深度剖析伯纳德·麦道夫诈骗案并不复杂,甚至有点类似于我国目前正严厉打击的“传销”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不同的就是其拥有的金融背景,而这正是众多投资者们趋之若鹜的原因。

庞氏骗局百年漫谈

庞氏骗局百年漫谈

庞氏骗局百年漫谈百年纪念是个年年常有的话题,去年是一战停战百年,今年是五四运动百年,有位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提醒我:今年还有一个投资领域的百年事件——庞氏骗局。

这个似乎并不值得纪念,但是一个历经百年至今仍以各种名目反复出现的现象,却值得谈一下。

百年前的1919年,戴尔·卡内基出版首部作品《公共演讲》,正努力推销自己的思想与课程;可口可乐公司刚刚上市,IPO股价四十美金,实业与资本完美融合。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比如,查尔斯·庞兹。

千载难逢的倒霉蛋,却想做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查尔斯·庞兹1903年移民到美国,干过油漆工、服务员等各种工作,一心想发大财。

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

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

1919年,庞兹着手于他一生中最出名的骗局——庞氏骗局,开始兜售他的“45天期限,50%收益”的回信券投资计划。

“国际邮政回信券”通行于当时的欧洲和美国之间。

一张回信券在西班牙价值三毛钱比塞塔,在美国值5美分邮票,但当时比塞塔和美金的汇率要高于6:1,所以庞兹想到了以炒外汇套利。

理论上以美金换比塞塔,在西班牙买回信券,再回到美国换成邮票,利润可达10%。

但实际上在购买和兑换环节上存在名目繁多的常项支出,且需各级机关繁琐的层层审批,其实根本赚不到钱。

利用这个理论上存在的事实,庞齐带着职业骗子的自信,开始了游说:只需要45天,就可以赚到投资额的50%;而3个月,能让你的投资翻番。

尽管会有人心存疑虑,但利润是如此优厚,依然有大批投资者蜂拥而至。

由于整个“投资”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一张回信券出现,所以先投资的人获得的所谓的“收益”都来自于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庞兹真的让投资者赚足了钱”的消息便迅速传播开来。

庞兹滚雪球般聚集起4万多名投资者1500万美金的财富,一时间风头无两。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上)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上)

麦道夫的庞氏金融骗局现形记(上)作者:路子愚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第04期2008年12月,麦道夫被控告操纵了500亿美元的庞氏金融骗局。

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其拘捕。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庞氏金融骗局,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这场骗局的受害者中包括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等。

麦道夫是怎样在数十年间构造这一骗局,蒙蔽了机构投资者和美国政府的监管机构?要感谢金融危机让他原形毕露。

当时一些金融机构急需现金,欲从麦道夫基金中撤资,麦道夫根本无法支付,骗局终于解体。

不妨先了解一下庞氏骗局是怎么回事。

庞氏金融骗局的由来一个叫查尔斯·庞氏(Charles Ppnzi)的美国人在1920年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大众投资,最后由于无法支付投资者本金与回报而宣布破产,使得众多投资者亏损,史称庞氏金融骗局。

庞氏是怎样运作资金的?众多投资者为什么心甘情愿地给庞氏投资?庞氏的资金为什么会越滚越大?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庞氏金融骗局为什么会在历史上不断重演?这些问题需要为投资者一一解开。

简单的套利模式庞氏首先构造了一个套利模式: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买入,在另一个市场上以高价卖出,从而套取差价利润。

庞氏的投资载体是回邮邮票。

寄信人在购买一张普通国际邮票的时候,可以附带购买一张回邮的国际邮票(都使用本国货币)。

当寄信人把信连同回邮邮票寄到另一个国家后,另一个国家的收信人可以将回邮邮票贴到信封上,把信寄回,他也可以到邮局将回邮邮票兑换成该国的国际邮票。

庞氏发现在兑换过程中会产生差价,从而有套利空间。

庞氏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从美国筹集一笔资金,运到意大利,在意大利购买回邮邮票,将回邮邮票寄回美国,在美国将回邮邮票兑换成国际邮票售出,将资金收回。

庞氏发现这样将资金运行一圈以后,扣除成本,能够产生400%的利润。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的邮资非常便宜。

这个套利模式并不违法。

有了这样一个套利模式,庞氏成立了一个“证券交易公司”,开始向公众兜售这一投资计划。

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国债——《华尔街金融真相》选摘(九)

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国债——《华尔街金融真相》选摘(九)

文/陈思进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揪出了把庞氏骗局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华尔街投资专家”麦道夫。

说真的,这个几百亿美元的骗局还真不算什么,有个骗局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而且还和我们中国有直接的关系。

容我慢慢道来。

转眼间,以“We can change!”(我们能改变)而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台之时,美国民众甚至全球民众,对他都充满了希望,希望奥巴马能改变美国,进而改变全世界,兑现他竞选上台的口号。

重新走回小布什的老路,当然令奥巴马很不爽,那是他黔驴技穷的无奈。

既然大家喜欢退税,那就接着退吧,反正只剩两年的煎熬了。

然而,作为雄心勃勃、梦想成就一番伟业的总统,这不能不说是奥巴马的一大悲哀。

结果,不仅使奥巴马的支持率大大下跌,还必须执行政敌的退税政策,令他在自己的政党内越来越孤立。

众所周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如果欲望不受制约,就像美国政府,已发展成不依据腰包里有多少钱,来规划政府的花费,而是任由欲望无限膨胀,没有钱借了钱也要花,由此形成巨大的财政赤字。

没有钱花怎么办?只有两条路,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可是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开源如增加税收,节流如裁员和关闭公共设施,似乎都行不通。

那就只有再借钱,而且政府借钱开支,并不会立刻影响公民的利益,反对的呼声便相对较弱。

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美国政府早已欠下一屁股的债,用“拆东墙去补西墙”的借钱方法,前提必须是经济有起色,要表现出实力和信用,才能让别人放心地借钱给你用。

所以奥巴马政府只能先粉饰国内的经济,以减税退税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即个人获得退税增加消费,企业通过减税降低成本雇用新人。

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的说法,降低税档,不意味着国家税收收入的降低;相反,减税将提高人们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可以充实国库。

国库充实,才有更多的余地来执行赤字性的财政政策。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

但事实却是,减税是人为的税务政策,首先,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信息,比如小布什的减税政策,给房地产泡沫添加了燃料;其次,减税的同时应该控制财政赤字和压缩开支,但布什总统却拉开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军费,把巨额债务留给了奥巴马,即加重了毒瘾的程度(借贷消费)。

庞+氏+骗+局--麦道夫欺诈案

庞+氏+骗+局--麦道夫欺诈案

案情始末
• 骗术:一句“内幕消息”掩盖一切 • 从不说明投资方法,不论市场好坏每年都支付 10%以上的投资回报利润。 • 业内也有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诉,要求 调查,但是没有得到重视 • 直至金融危机爆发,资金赎回压力越来越大, 一个维持了20年,涉案650亿美元的骗局才被 揭穿。
简单的骗局,维持了 年 简单的骗局,维持了20年!
庞氏骗局
——麦道夫欺诈案 麦道夫欺诈案
庞氏骗局
◆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
◆亦称金字塔骗局 ◆非法传销多借用这招敛财 ◆“发明者”——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
◆特点:以高资金回报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
资,用后来者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
表现形式
◆万里大造林 ◆非法集资——吴英 ◆传销 ◆ 07蚁力神事件
对于普通投资者
• 监管不到位是有责任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利 益保护交给监管。 • 对社会评估机构要有一个客观认识,不要认为 对方完全按照规则办事 • 投资者贪婪的心态,导致带有光环的机构和个 人寻机下骗局,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 行家放心的将自己的钱交给了麦道夫基金,仅 因为一个诱人的数字---即使时势艰难,一年仍 有10%~15%的增长。
投资者的心理&骗子的伎俩 投资者的心理 骗子的伎俩
永远是正常的模式
风险
利益
视频: 视频:深度解析麦道夫骗局
/video/VIDE1253599121815882
THE END THANK YOU
法学07 法学07பைடு நூலகம்袁帅 王琳
资金周转顺畅 市场信心的稳定 金融市场的繁荣
制度永远有漏洞,监管永远有缺陷 直到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
美国金融监 管不力,金 融体系法规 改革势在必 行(中国差 的更远)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

麦道夫诈骗案
打造高门槛投资俱乐部
他不要少于100万美元的投资,利用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 奢华场所,在美国各大城市编织关系网,他的客户包括富豪、对 冲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欧洲的一些银行。
神秘光环包裹投资技术
他的另一个苛刻条件是,如果你想投资于麦道夫,那么请你不要 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 他可以赚钱,麦道夫则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 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 消息”这几个字轻而易举征服了。
经济泡沫是在欲望的驱动下所进行的一场大众的狂欢。择大众
的选择,一起狂欢是容易的.而真正在庞氏骗局中获得巨 额利益的人正是那群提前退出狂欢的人
-----《 经济泡沫迷局的现代性求解》
Things To Think About
在今天存在的像房市一 样的经济泡沫中,你会 是提前推出狂欢的那群 人吗?
Grazie
庞氏骗只局需要:45天传,就销可以赚始到 祖
著的名调的查金文融章投能分称资让额你析:的的专尽投5家管0资%查庞翻;伦齐番而斯为。3个投•巴月资,伦者撰兑写 换了丰厚的回报,但其本人并没有投 回资需信购要券带买购来回入信16券00,万按张照成回所立信受券证投,券资但交,实庞际齐 “流新通概念中”的回信券总数易仅公为司2.7万—— 回信券只是一个噱头,“投资”的本 质根本就是骗局。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传销始祖 麦道夫诈骗案:骗了华尔街 坑了半个世界 身边的庞氏骗局
教训与启示
身边的庞氏骗局
投机性的股票交易 牛市:
通过一轮一轮的投入不断 抬高股价,依靠后一轮的 资金投入来给前轮的投资 者提供收益,这样的游戏 一直持续着、直至没有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多夫案庞氏骗局受害者的漫长重生之路(图)弗里德曼(Neil Friedman)曾为有马多夫(Madoff)助其投资而感到幸运,直到他发现失去了自己400万美元存款中的大部分后才意识到马多夫是个错误的人选。

现年79岁并丧偶的他靠着社会保险和销售便签为生。

他说,马多夫丑闻毁掉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有人称他为“伯尼大叔”(Uncle Bernie),有人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

但伯纳德·L·马多夫(Bernard L. Madoff)名下基金的数千位世界各地的受害人却在2008年12月11日上午一起损失掉了数十亿美元的存款。

这些存款中有的是退休金,有的是大学基金,还有很多是受害人的毕生所得。

这桩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东窗事发已经过去五年,马多夫的投资者说,摆脱此案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生活已被腰斩为马多夫前和马多夫后两截。

很多人经历了离婚和万念俱灰的时刻,但也有人说,他们获得了看待生活的新视角。

以下是他们中一些人的故事。

“东拼西凑”每周日,在佛罗里达州棕榈城商业公园的临时跳蚤市场上,尼尔·弗里德曼(Neil Friedman)都能瞅到往昔生活的踪影。

在那些出售自制蜡烛、瓷器替代品和意大利奶酪的摊位之间,79岁的弗里德曼会努力兜售3.5美元的便笺,上面有他和已故妻子去南极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旅游的照片。

过去,摄影一直是弗里德曼的一个爱好。

马多夫案曝光后,这个爱好成了他生活的必要条件。

他说:2008年到现在,我完全靠社保和卖便笺来维持生存,我竭尽所能地东拼西凑。

去年1月,他53岁的妻子康妮(Connie)去世。

弗里德曼说,他们夫妇二人本有400万美元的养老积蓄,在马多夫诈骗案中损失了大部分,生活水平的急转直下让妻子一蹶不振。

弗里德曼说,马多夫案曝光后,妻子的整个心态发生了变化。

去年6月,弗里德曼自助出版了一本名为《治愈丧妻之痛》(Healing the Loss of your Wife)的80页的书。

他说,书卖得不是很好。

Natalie Edga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近来,弗里德曼为朋友的旅行社做一些零星的数据录入工作,干起了园艺活计,并且游说美国国会向所有马多夫案受害者的账户支付最多50万美元。

跟大多数通过联接基金、集合投资平台或退休账户投资的受害人一样,弗里德曼也被裁定为无资格获得此类赔偿。

授权向这些受害人支付赔偿款的议案目前在美国国会悬而未决。

弗里德曼并不是通过一个富豪投资者网络接触到马多夫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身为保险批发商的弗里德曼在纽约碰到了这个骗子,后者当时是分红型401(k)退休金计划的主管。

由于对位于华尔街1号的这家公司业务范围之广所震撼,弗里德曼说服马多夫允许他只投资100美元(远低于投资门槛),然后逐渐将全部的退休金计划、储蓄以及留给孩子的钱投入到马多夫基金中去。

但弗里德曼说,因为自己曾从马多夫管理的401(k)账户中取过款(按照法律的规定在70.5岁那年取款),所以他没有资格从托管人欧文·皮卡德(Irving Picard)那里领取任何资金。

皮卡德负责监管马多夫庞氏骗局(Ponzi scheme)剩余资产的清算。

为了多挣些钱,弗里德曼申请在一家杂货店当打包员,但说他被拒绝了。

他将自己的房子申请了反向抵押贷款,还把纳税申报单亮给一家健身房,希望获得免费年度会员的资格。

在盘算未来的时候,弗里德曼承认,自己考虑过自杀。

他说:我只是试图在有能力的时候赚点钱养活自己,我不想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这样不公平,我也不想让孩子来扛我的担子。

艾伯特(Faye Albert)在2008年12月度过了自己的66岁生日,而就在那一月,她发现自己托付给马多夫(Bernard Madoff)的80万美元存款已经全部赔光。

身为精算师的她为自己仍然能够工作感到幸运,但同时她也已经无限期地推迟了退休计划。

费伊·艾伯特(Faye Albert):我没法退休。

艾伯特到中国旅行的梦想或许永远也无法实现。

她是迈阿密一位自雇保险精算师,目前仍在工作。

虽然她今年已经70岁了,但退休对于她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这完全不是艾伯特在1981年离开芝加哥去迈阿密时的想法。

她当时希望去迈阿密后继续发展事业,然后去热带地区享受退休生活。

艾伯特将她的一艘36英尺长的帆船带到了佛罗里达州,而且会去希腊和中东度假。

1992年,她将所有的积蓄投到另一个精算师向她推荐时所说的极为保守的投资上。

艾伯特说,她没有关注细节,投资后也从未撤出过资金。

艾伯特投资马多夫的帐户增长到了80万美元左右,于是她打算退休。

但在2008年12月份,她收到康涅狄格州一家银行通过联邦快递(FedEx)寄来的一封信。

这家银行为艾伯特管理马多夫投资。

信上写着,赶紧把钱赎回来。

艾伯特也试了,但已为时太晚。

马多夫的公司已经倒闭,她的投资也打了水漂。

艾伯特回忆起那次打击时称,与其说感到的是愤怒,还不如说是悲伤。

她说:“我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想以后该怎么办?我继续工作,没办法退休。

”艾伯特并没有直接投资马多夫的公司,而是让康涅狄格州Westport National Bank帮她打理她的个人退休金账户。

这意味着她没有资格从Picard挽回的数十亿美元资产中分到任何东西。

她后来起诉了这家银行,但败诉了。

Westport在一则声明中称,陪审团认为,该行对客户的损失没有责任。

艾伯特最近才发现,她或许有资格从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监管的第二个赔偿基金回收的部分资产中获得赔偿,但她相信该基金或许只会赔偿原始本金的一小部分。

她投向该帐户的原始本金不到20万美元。

艾伯特放弃了买一栋小房子的计划,仍住在一栋她说上年纪后很难打理的房子里。

艾伯特说,她仍在做精算工作,大部分时候是当诉讼中的鉴定证人,她庆幸自己能有这份收入,尽管有时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意思。

在艾伯特起诉Westport National Bank案件的庭审中,一位银行职员在证词中承认,该行从未证实过马多夫的公司持有该行客户的资产。

后来才得知交易记录和帐单全是伪造的,马多夫从未购买过他声称买过的股票。

艾伯特称,但银行还从她这里收取费用。

艾伯特说:“我当时应该对这件事有更多的了解,大家都应该了解更多的。

”投资者:“马多夫是一个‘金融强奸犯’”夏皮罗(Richard Shapiro)是马多夫(Bernard Madoff)庞氏骗局的一名受害者,至今还为之感到震惊的他仍然对五年前失去大部分金融财富耿耿于怀。

夏皮罗称,马多夫应该去做苦工,而非在“乡村俱乐部监狱”中坐牢。

理查德·夏皮罗(Richard Shapiro):就像刚从战场归来理查德·夏皮罗是第一个承认这一点的,即在所有的马多夫案受害者中,他是幸运儿之一。

理查德现年60岁,住在洛杉矶。

他有自己的房子,在被这次诈骗卷走了几乎所有资产之后重出江湖,进行房地产投资。

他知道,别人的损失更惨重。

不过,不要指望他表达任何对马多夫或其家人的同情。

马多夫眼下正在南卡罗来纳州巴特纳(Butner)的惩教所服刑,在夏皮罗看来,这无非是又一所“白领监狱”。

马多夫的弟弟彼得(Peter)承认有罪,被判10年监禁,目前正在服刑。

伯纳德·马多夫的妻子鲁斯(Ruth)和他的两个儿子并未受到有关部门的违法指控。

其中的一个儿子马克(Mark)在2010年自杀身亡。

夏皮罗说,他的儿子自杀我没什么感觉,我觉得他们──他的弟弟、鲁斯、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共犯,要说他们不知道伯尼干的是什么事,我才不信。

五年前的这一周,夏皮罗因患慢性病正在静脉注射某种药物之时,他的经纪人打电话给他:马多夫的办公室被联邦调查局(FBI)突击检查。

夏皮罗让这名经纪人再说一遍,之后陷入了沉默。

他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个人储蓄和他的养老计划。

他的储蓄有一部分投资到了马多夫身上,而他的养老计划则完全投到了这个骗子手里。

夏皮罗回忆说,给我输液的人说,你的脸都白了,我说,把这东西都拔掉,我得走了。

夏皮罗2004年初退休,依靠马多夫的稳定回报度过退休后的生涯。

他原本在从事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赛马,并被当时的州长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任命为加州赛马理事会(California Horse Racing Board)理事长。

这样的爱好是最早一批需要放弃的东西。

马多夫被捕后三天,夏皮罗从理事会辞职。

帕金森氏病研究所及临床研究中心(Parkinson's Institute & Clinical Center)副主席、永久伤残骑师基金( Permanently Disabled Jockeys Fund)受托人等职衔也没了。

夏皮罗说,他需要集中精力赚钱谋生。

与此同时,夏皮罗14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他取得了对儿子(现年12岁)的联合监护权。

他说,马多夫事件的影响是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部分为了支付离婚的费用并保住自己的房子,他就两项索赔达成和解。

他说,和解支付的钱大概相当于他投入到这个旁氏骗局中资金数量的45%。

他还重新工作,与朋友和家人合伙投资于加州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他说,我知道这听起来相当疯狂,但这就像你从战场回来后一样,一切都如此震撼、如此深入人心、如此晴天霹雳般突如其来;很难相信已经过去五年了,因为伤口仍未愈合。

(更新完成)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