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或许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家思想。
其中,他所倡导的“逍遥游”精神境界更是闻名于世,因为它被认为深刻地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和人生观。
而“小大之辩”作为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其“逍遥游”思想息息相关的。
今天我们从“小大之辩”这一方面来分析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小大之辩”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庄子的哲学思想之中。
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小大”已经渗透至宇宙万物之中,万物彼此之间的大小并无高下之分,整个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
这就是庄子哲学中的“比比皆是”思想。
而这种“比比皆是”的思想,必定会引发人们思考,即那些“小”是否真的比那些“大”更加重要。
在庄子看来,大和小的价值无所谓的,只不过它们各有不同的存在意义罢了。
因此,当人们不再把事物划分成“大”“小”,不再进行评判、比较时,他们就可以摆脱生死之苦,获得真正的自由与逍遥。
而这也是庄子所倡导的“逍遥游”精神境界,他认为“逍遥游”不仅仅是要突破万物之间的大小区别,还要透彻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自由不拘束地拥抱生命。
在庄子看来,“逍遥游”的基本要素是放弃世俗五蕴之扰,而培养一个超越生死之苦和乐的自在心态,从而得到一种自由、无拘束和超越自我的赞美,最终获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同时,“逍遥游”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庄子看来,人们必须摆脱自我的束缚,接受真正的现实和生活,才能理解自己的真正意义。
这也是“小大之辩”思想在“逍遥游”中的重要作用。
在庄子看来,许多人在平日里总是渴望更多的荣华富贵,努力去追寻更大的目标和更高的境界。
而这正是他不同于其他哲学思想家的一个重要点,因为他认为这种“大”的追求是错误的,会让人们陷入其中难以挣脱。
因此,他强调人们要学会放弃这些虚幻的成就和追求,而要像他所说的那样,“小有所成,大则不能”。
总而言之,“小大之辩”是庄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庄子所倡导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庄子最精华的84句哲言
庄子最精华的84句哲言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理应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
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生硬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庄子是最难得的开悟者之一。
庄子名言85句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庄子·知北游》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子·杂篇·列御寇》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
显则明。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不过已。
《庄子·知北游》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在庄子的哲学作品中,有一篇著名的《小大之辩》,通过其中的对话展现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和精神境界。
《小大之辩》以小王和大王的对话为主线,探讨了大小、有无、死生等哲学问题,通过这些讨论展现了庄子的超然境界和逍遥游的精神。
小王和大王的对话反映出了一种超然的看待世界的态度。
从一开始小王和大王的对话就呈现了庄子的独特哲学思想。
小王代表了有限的个体意识,追求胜利和权力,追求更大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而大王则代表了无限的宇宙意识,超然于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在对话中,大王一直在引导小王思考有无、大小、死生等问题,并最终劝说小王要放下功利心,追求心灵的逍遥自在。
这种超然的态度与逍遥游的精神相契合,体现了庄子的超然境界和逍遥游的精神。
庄子的逍遥游精神通过《小大之辩》中的对话得以展现。
在对话中,大王通过自己的言辞和态度,让小王认识到自己追求权力和胜利的欲望是一种无限的要求,追求再大、再多永远得不到满足。
而大王通过金之舍而终日乐也的故事,让小王明白了逍遥之道,即通过超然的态度和领悟,能够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这种逍遥游的精神,是庄子对人生价值的高层次追求,是一种达到精神自由、心灵深处的满足和平静的境界。
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和逍遥游的精神。
在对话中,大王并不是通过强制压制小王的观点,而是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小王自己明白了逍遥游的精神,并最终主动选择了逍遥游的境界。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庄子的超然态度和逍遥游的精神。
通过对话的形式,也展现了庄子的教化方法,即通过启发与引导,让人自主领会逍遥游的境界,从而实现精神的自由与满足。
通过《小大之辩》,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在逍遥游的思想中,庄子抛弃世俗的功利主义和欲望追求,提倡超然的态度和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庄子的超然境界和逍遥游的精神。
这种境界不仅表现在庄子的哲学著作中,也是庄子对人生境界的高层次探索,是一种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摘要】本文将探讨小大之辩的哲学内涵,介绍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小大之辩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事物的大小、无限与有限等对立。
庄子认为万物皆大,皆小,皆同。
他主张超越对立,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庄子认为逍遥游是一种内心的自在与解放,不被外界所羁绊。
他通过放弃功名利禄,超越世俗纷扰,获得心灵的安宁与自由。
对于现代人,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提供了一种解决现代社会压力与焦虑的方式。
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小大之辩对其产生了影响,庄子的思想为人类带来了智慧与启示。
【关键词】小大之辩、庄子、逍遥游、哲学内涵、精神境界、实践方式、现代人、启示、重要性、影响、智慧贡献。
1. 引言1.1 探讨小大之辩的意义小大之辩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宇宙间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微小的微粒还是宇宙的星辰,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微小和巨大的对应关系。
通过思考小大之间的对立与统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种种现象和规律。
探讨小大之辩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微妙运行规律,还能启发人们思考自身与宇宙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1.2 介绍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是他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其理想生活状态的表现。
逍遥游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一文,描述了庄子在太虚无间的境界中自在自由地徜徉游玩的状态。
庄子认为,逍遥游是在物我两忘、心无挂碍的状态下,实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达到心灵自由、超然自在的境界。
逍遥游精神境界包括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对人生矛盾的超越,对自我的解放,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与契合。
庄子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自由自在,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
在逍遥游的境界中,人可以超越生死、喜怒哀乐等对立对等的矛盾,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幻想,更是一种对人生境况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高度把握。
逍遥游代表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名利至上的境界,提倡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注重自我修养与心灵境界的提升。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篇著名的哲学论文,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由和幸福。
《逍遥游》提出了“小大之辩”的概念,强调了“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平衡,以及通过逍遥
游的方式实现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小大之辩”是庄子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指把自我解放出来,融入宇宙的
整体中,超越“小我”的局限,走向更广阔、更深邃的“大我”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里,
人们所爱、所思、所求都已不再只是狭隘的个人情感和利益,而是拓展到了宇宙的全部,
成为“大我”的一部分。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不再烦恼于无聊之事,也不会被名利所困扰,而是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巨大的、完整的宇宙中。
当人把自己过多地看成“小我”,它就会被局限在某种狭隘的视角里,难以脱离自我
束缚。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成宇宙的一部分,那么他就能够超越个人利益的限制,开阔心灵,走向“大我”的自由世界。
庄子提倡的逍遥游,正是指通过一种能够使我们澄明自觉,超越自我的精神旅程,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自然和宇宙的关系。
在逍遥游的境界中,一个人不再被所谓的名利和地位所束缚,也不再被琐事和烦恼所
烦扰。
相反,他从现实的局限中走向逍遥的自由体验,同时也将自己与宇宙联系在一起,
感知到一个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实在世界。
在这个境界中,我们思想开阔,情感平和,生命
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的来说,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旨在通过超越个体利益和自我的局限,走向
与宇宙共鸣的境界,实现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这种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一切束缚,
让我们实现自我实现和探索人生的最高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重要篇章,被誉为道家思想的精髓。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以飘逸自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逍遥游的心境和精神境界。
与此庄子在文章中也透露出了对于大小事物本质的辩证思考,这反映了庄子对于自由、随性、无为而治的追求和思考。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逍遥游的精神境界是一个超脱世俗扰攘的境界。
庄子说自己“于世随形,形随心境”,他将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外界的束缚和限制,自由自在地随心所欲。
庄子没有官位,没有名利,他明确地拒绝了世俗的扰乱和困扰。
他比较自己的境地,称之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我而已”,显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思维和自由境界。
在庄子看来,人们常常过于追求物质和权力的满足,盲目追逐名利利益,却容易迷失自己。
而庄子通过逍遥游的境地,告诉人们只有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真正获得自在和满足。
在《逍遥游》中,庄子也通过“小大之辩”来表达自己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
庄子说:“物固有所必然,而人为义所拘。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庄子认为,物质世界中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规律,而人则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拘束和追求,容易迷失自我。
庄子把小和大作为对立的概念,来表达他对于喧闹世界和安静自在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常常追逐名利胜过他人,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而庄子提倡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就是要超越这种差异,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他通过对小和大的辩证思考,告诉人们应该超越物质的束缚,重新审视和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
他通过诗意的表达,呈现出一种对于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在其中包含了对于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
庄子以逍遥游的境地来比喻真正追求道的人生道路,表达出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认为自然的运行是自觉自愿的,而人们过度追求权力和控制,反而会破坏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庄子看来,只有摆脱外在的环境和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才能真正体验到逍遥游的快乐和境地。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庄子》,书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他以《逍遥游》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以庄子的《逍遥游》为基础,从庄子的“小大之辩”观点出发,探讨其所倡导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庄子提出了“小大之辩”的观点,在《逍遥游》中有明显体现。
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相对和绝对之间的关系,即“小大之辩”。
他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大声音难以得到宁静,大的形象无法完全呈现。
庄子认为,人们往往追求无止境的追求,希望得到更大、更多的东西,忽略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失去了生活的趣味。
他主张人们应该放弃传统的评判标准,重新审视事物的本质,并且逍遥游于其中。
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到了很多与自然相处的例子,通过与鸟、鱼等自然界的生物相比较,来展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人应当以逍遥游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不受外界的影响,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行动。
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就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
他认为人们应该拥有一颗自如自得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不应感到困扰,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
庄子又通过倡导“无为而治”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他认为,人们不应该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以无为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事物。
他说:“吾介然有所属,而知也尽。
吾无所求,则庸人自至;吾无所长,则庸人自钧。
据于道,兼爱众,而亦无所施其巧,”意思是当人们没有追求的时候,庸人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当人们没有独特的才能时,庸人也会与你同等重视。
庄子认为,只有放下自己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意境,才能够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他通过“小大之辩”的观点,提示人们要重新审视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外界的冲动所影响。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热20已有928 次阅读2010-06-09 09:25内容提要: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子描绘的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从其基本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从人生的角度来诠释,就是指人的理智所面对的那个客观世界里,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所达到的层次,或者说人的主观理智超越客观存在的能力。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逍遥游》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的代表之作。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逍遥游》的文风最能体现庄子的这种风格。
当然,文以载道,《逍遥游》最精华的还在于文章的哲理性。
全文的主旨是论证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当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牵挂、无阻碍的境地。
全篇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比喻的方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使人的精神活动入乎优游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必须顺其自然,超脱现实,明“无用之用”,臻于“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将自己与万物混为一体,而切不可为外物所役,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所束缚。
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来阐述他的逍遥境界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哲学文章,通过对“小大之辩”的论述,表达了他的逍遥自在、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以诙谐幽默的方式,通过描述小人和大人的不同态度和追求,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文章一开始,庄子就以小人和大人的对话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小人问大人:“将军任公卿,图像天下,拔乎不群;然而将军何以不骈游?”这句问话表达了小人对大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疑问。
而大人则回答道:“夫秃发陋室,守一担石,无以逾乎山一毛之辩,且夫行将出师也,冯唐易作,而脱无恢恢之臂,上无膺铠之行,背虽有仇,不得上丹坛。
然则世之奇人圣贤君子之所以异不群者,岂独将军哉!此亦神农、黄帝之所以笑文王也。
君亦大焉哉!”通过这段对话,庄子提出的问题是,追求功名利禄,并不一定能够让人超越尘俗,真正的伟大之人,是能逍遥自在、超越世俗的。
而后庄子通过一系列诙谐幽默的描写,对小人和大人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
小人追求功名利禄,凭借权谋战争,殚精竭虑,为的是能够得到世间的称赞和权势。
而大人则自在逍遥,无欲无求,与自然合一。
庄子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大人“乘云气而上九重之天”、“驰骋九万里”、“游无穷之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人的超然境界。
庄子借用这些夸张而诙谐的描写,来表达了大人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境界。
庄子强调的是,真正的逍遥并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和权势的目标,而是在于超越这些尘俗的欲望和烦恼。
在文章的庄子以大人与小人的对话作为结尾,展示了大人超然的态度。
小人问大人:“请问其方?”大人回答:“河汉洛八河之外。
”这句话表明大人已经超越了尘世间的一切,逍遥自在,无欲无求。
通过对“小大之辩”的论述,庄子提出了一种超越尘俗的精神境界,即逍遥自在的状态。
庄子并非反对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的成功,而是强调追求这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真正的逍遥是在超越这些欲望和烦恼,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庄子用诙谐幽默的方式,通过描述小人和大人的对话和行为,生动地表达了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重要篇章,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态度。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长幼之时,皆以游戏;然而其中也丧其乐。
虽有千万人,吾犹游焉”。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游戏的追求和对人生乐趣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人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乐趣。
庄子在《逍遥游》中借游戏之名寓言社会现实,批判了当时人们对权力、地位和利益的追逐,以及对名利和物质欲望的沉溺。
他认为这些都是虚幻而束缚人心的,而真正重要的是追求灵魂的自由和精神的快乐。
在《小大之辩》一篇中,庄子以小为大、大为小,来阐述他对观念和境界的思考。
他以小小的小名物,比如蝼蚁、蛇、黄雀等与大的显赫的名物,比如盈庙、橘枳等相对立。
庄子通过比较小和大的不同,强调小的微观事物同样有其存在和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浮华的虚幻中。
他认为放下对权位地位的执着,关注那些平凡而渺小的事情,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庄子在《逍遥游》中也提到“…是以志闲也者,为大世纪牛羊之间;视亲亲,故为犹然;视货财,如堆然。
何以及其其尤?」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以宽松的心态对待事物,不要被物质和利益所困扰,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他认为只有放下一切烦恼和欲望,超越一切的时候,才能真正游离于尘世之外,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庄子通过对小大之辩的讨论,表达了他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他强调人们应该超越物质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人们应该像游戏一样,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束缚住。
只有放下一切烦恼和欲望,超越一切的时候,才能真正游览于尘世之外,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的思想深受后来的文人墨客的推崇和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和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为后来诗人和文人提供了灵感和追求。
他的思想也在容易迷失于物质世界中的现代人中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人们都追求一种心灵的平静和快乐,希望超越物质的束缚,拥有自由和逍遥的境界。
庄子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主要内容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庄子学派”,主张人应该摆脱外在的物质追求,回归到自我内心深处去寻求真理。
庄子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无为庄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自由无为。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与自然趋于一致,不应该追求物质的欲望。
只有放弃追求外在物质,心灵才能得到自由的解放。
人应该放下自我,跟随自然的道,活得轻松自在。
二、心静自然庄子主张,心灵应该静下来,与自然融为一体。
人的心灵需要沉淀下来,才能够窥探到自然的真谛。
在庄子看来,必须具备静、深的内在,才能够体悟到自然的真实和谐。
三、悟空悟无庄子认为最高境界是“悟空悟无”。
悟空,就是对无限的空间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虚幻世界的看透。
悟无,是对万物的了解,洞悉人生境况,产生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庄子认为只有通过悟空悟无,才能真正了解自然的真谛。
四、天人合一庄子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类应该与自然达成和谐,将个人的行为融入到自然的法则中。
获得一种自然的境界,将人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成和谐的整体。
五、得道无患庄子的哲学思想,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修炼自我,获得真正的道。
只有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寻求真相,才能够得道无患,纵享自在而不受生命的纷扰。
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深刻而且广阔,丰富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
他的思想的核心内容表达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之一,鼓励人们要尝试透彻理解道、天、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的主张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提醒人们应该追求性命自在,回归到内心的静谧领域,以此实现自我和谐。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在一系列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在战国时期的中国,秦国正在逐渐统一六国,这种动荡的政治局面,不仅促使了各种学派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各种思想流派,其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学派。
儒家思想尊崇礼仪,讲究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注重社会秩序;道家思想则强调个体的内在精神发展,讲求自由自在、无为而治的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品《庄子》一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可能要数《逍遥游》一篇,“逍遥”二字表明了庄子对人生境界的独特理解。
而在《逍遥游》中所涉及到的“小大之辩”,更是体现了他独特的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可以展现出他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和特立独行的哲学态度。
我们可以从庄子的“小大之辩”中窥见他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在《逍遥游》一文中,庄子提到了“且赤乎矣,辩而且神,与世推而焉,过之而不改。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庄子认为世间事物以及人们相互间的争论纷争,其实都是小事,不值一提,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能够超然于世俗之外,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保持内心的沉静与超然。
这一观点表现了庄子对于世界的深邃洞察,他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来看待纷扰的世俗,展现了他内心超然逍遥的精神境界。
庄子在“小大之辩”中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在他看来,天地万物与自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创造者所赐予的,是同一个宇宙运行规律的一部分。
所以,庄子认为,人应当学会与整个宇宙和谐相处,领悟其中的奥妙,超越自我而融入宇宙之中,享受和谐的逍遥境界。
这种超脱于物我之辩的境界,可以说是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的一种表现。
庄子在“小大之辩”中以“鱼为喻”来阐释逍遥游的境界。
他提到了一个故事,有人问鱼,当鱼乐乎?鱼说:我生乎水中,离之则死,无乐也。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哲理,即每个生命都有其所依赖的环境,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
庄子以此来表达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他倡导人们应当顺应自然,顺势而为,适应环境,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逍遥。
这也是他逍遥游精神境界的一种具体体现。
庄子在“小大之辩”中提到了“不出乎”和“物化为虚”的观点。
他认为,逍遥游不在于远离世俗,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调整,通过内心的变化来达到超然无欲的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之一。
他的思想以逍遥游为核心,倡导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在《庄子》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小故事,其中有一则名为“小大之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
故事中,庄子和他的朋友齐物常常在一起讨论道德伦理的问题。
一天,他们在一起辩论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齐物认为山是大,而草是小。
庄子却反驳道:“你只是纯粹从物体的大小来判断,而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
”于是,庄子给齐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他问齐物,若将山磨细成沙子,那么沙子是大还是小?齐物说沙子是小。
庄子又问,若将沙子压成碾子,那么碾子是大还是小?齐物说碾子是大。
庄子继续问,若将碾子煮成汤,那么汤是大还是小?齐物沉思片刻,再次回答说汤是大。
庄子以问道:“可见,物体的大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单纯地用眼睛去判断事物的大小,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强调超越物体的大小,追求事物的本质。
“逍遥游”正是庄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超越外在的世界,摆脱世俗的琐碎和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无私的,而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常常束缚了个人的自由。
他主张无为而治,即放弃功利和计较,顺其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行动。
在逍遥游的境界中,庄子追求的是一种超然自拔的境界,既无欲无求,又宁静自由。
他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不是追逐外界的名利和功利。
他提倡的无为而治,是希望人们不要为功名利禄而劳累,而是要积极回归本真,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去生活。
逍遥游的精神境界中,庄子提倡超越分别,超越善恶,并进一步提出了破除对万物的固定观念。
他认为,事物无终无穷,万物相生相克,世事无常,没有绝对的善恶。
他主张超越善恶的界限,放松对于名利、荣辱等的追求,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逍遥游的境界中,庄子要求人们放下执念,不要刻意追求和计较,要以宽容和接纳的心态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
解析《庄子》的精神境界
7神州文学解析《庄子》的精神境界张矩红山西省忻州市忻州粮校摘要:《庄子》书中包含着非常深邃的思想,给人们展示出无比广阔的精神自由境界,即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
“道”是追求生命的最基本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方式;“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心灵境界。
《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精神修养有其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逍遥游;精神修养.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正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中,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正进行着殊死的激烈斗争。
一方面,长期的诸侯割据,造成连年的战祸,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是人们像发疯一样追逐财富和权利,物欲横流。
我认为《庄子》的本意只有一个,即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个《庄子》一书无疑都是围绕这个观点而展开的。
安命无为的目的,是要达到“逍遥而游”的境界,庄子的“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中的最高境界。
所谓“逍遥”,是要达到彻底的解放,即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
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但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如生死、疾病、春夏秋冬等,而且还受到社会条件的约束,如道德、法律等。
但作为人具有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
“逍遥”指超越形体,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心灵上的彻底逍遥。
要实现自由与逍遥,其首要前提是要除去心灵所受的物质束缚。
庄子将心灵所受的束缚,称之为“有待”,有所依赖或有所期待。
解除束缚便是破除“有待”。
庄子用四种不同境界的人来描绘由“有待”进入“无待”的过程。
“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庄子·逍遥游》)对于第一种人,可以说是为社会事物与名誉所束缚者,所以宋荣子笑他们;但宋荣子虽然对世俗的荣誉无动于衷,但他也只是能够很好的把握在己之德与身外之物的区别而已;正是他有所区分,故仍未摆脱世俗之束缚,因为有区分则有限制,只有无区分才能超越限制;列子虽又高了一个境界,他不在有所区分,但因有所依赖,即“御风而行”,故不能进入逍遥。
《庄子》基本概念
《庄子》基本概念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著作,被誉为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庄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 道:《庄子》中的核心概念,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体。
道是无形无象、无声无味的,但它包含了一切事物的规律和道理。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超越感官和思维的限制,去体悟道的存在。
2. 无为: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不为外物所累,让心灵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3. 逍遥游:庄子提倡的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思考。
4. 齐物论:庄子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们应该超越对事物的偏见和执着,以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物。
5. 坐忘:庄子提出的一种修行方法,指的是通过静坐冥想,忘记自己的身体和意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6. 真人: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指的是那些能够体悟道的存在,超越世俗的欲望和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人。
7.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形容得道之人的精神状态,指的是外表看起来毫无生气,但内心却非常平静和自由。
总之,《庄子》中的基本概念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
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极富深刻,尤其以其代表作《庄子》而闻名于世。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境界。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他提出了“小大之辩”的观点,用以揭示人生的规律和价值,反映出了他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的“小大之辩”。
庄子引述孟子的言论:“人为刀俎,虚位以待。
”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物则最大最小”,“道则转变相推”两个观点。
他认为,万物都各自存在着大小之辨,而道就是一种可以转变的存在,它不仅可以被称为最大,也可以称为最小。
庄子的“小大之辩”可以理解为,人们所关心的东西常常是大小事务,即表面的利益、功名和地位等。
而这些东西在庄子看来,并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因为它们都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价值。
人们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内心的丰富和博大,是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
因为“对道轩昂,则青阳不足以为门”,只有达到了对道的理解和追求,才能够真正的领悟人生的真谛。
庄子的“逍遥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他对“小大之辩”的回应。
通过“逍遥游”,庄子表达了他对世俗的脱离,对自由与自在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极致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逍遥游》中,庄子描述了自己在自然界之中,超然的境界和心境,超越了尘俗的烦恼和纷扰,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境界。
逍遥游不仅仅是对世俗的脱离,更是一种内在的超脱和精神的升华。
在逍遥游中,庄子展示了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心态,在面对世俗沉浸于功名利禄、名利和权势之中的人们时,他更多的是诚邀他人一起去随心所欲,超然物外。
逍遥游是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是一种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极致追求。
“逍遥游”的精神境界体现在庄子的多个思想理念中。
逍遥游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深刻反思。
庄子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功名利禄等世俗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悟道与得道—庄子的自由之路
悟道与得道—庄子的自由之路*导读:在庄子看来,得道的方法就是忘和虚。
忘……在庄子看来,得道的方法就是忘和虚。
忘即忘记外物及物我关系;虚即心灵进入虚无的境界。
忘针对外在之物,虚针对内心中的障碍。
内虚外忘,实即内外两忘,一旦虚、忘兼备,大道自成。
忘如同一个人经历一个洗脑的过程,把一切既有的东西从大脑深处洗干净;而虚的过程是人用心去领悟道,再把道装入自己的大脑中,与道融为一体。
当然,忘与虚并无先后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没有至上人格神的存在,庄子将虚拟化的道当成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庄子哲学的中心是道,一切以道为根据。
道是灯塔,是方向,也是归宿。
庄子对道的描述,从本质上说是为其以人生论为核心的人学理论服务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庄子对于人生困境的追溯,对人的自由境界逍遥状态的刻画。
人生的苦难与逍遥在于道的得与失。
道无处不在,得道便是与道合一,就是个体回归人的本质存在,就是融入大道之中。
只有以道观物、以道观天下才能解除人生的烦恼与痛苦,最终达到自由逍遥的境界。
因而,只有识道、悟道与得道才能真正地走向自由。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人们识道、悟道与得道呢?从外部原因看,人生在世,人们总是受到世俗中的各种欲望的驱使,导致了人的不自由状态。
庄子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人的意志受到了外在力量的制约,并且对此茫然不知,这就是人们对于人生本质认识上的芒。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齐物论》)。
人一旦禀承形体的存在,生命就会存在于形体之中,直到生命的尽头。
它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而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终身劳苦忙碌,却看不到什么成功;困顿疲惫不堪,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不是很悲哀吗?这种人就算是不死,(活着)又有什么益处!他的形骸逐渐衰竭,心也跟着迟钝麻木,这还不算是大悲哀吗?人生在世,真是这样茫然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如此茫然吗?而别人也有不茫然的吗?从内部原因看,人类已有的文化思想内化在人心中,成为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即所谓的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
中国先秦各家学派皆有自己的理想人格,一般皆称之为“圣人”,但其内涵或精神境界却甚有不同,如儒家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者为“圣人”,墨家眼膺“形劳天下”、“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者为“大圣”。
《庄子》中描述的理想人格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1)《庄子》中理想人格的不同名号及其精神境界的描述《庄子》中称谓能免除内外之刑或超脱生死、时命、情欲之限的理想人格的名号甚多,有“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德人”、“大人”、“天人”、“全人”等,其中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真人”: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傈,入水不儒,入火不热,是知之能假于道者也着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睡,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隘言若哇,其耆欲深眷,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大宗师》)这段对于理想人格“真人”的精神状态或境界的细腻描述,实际上可以分解、归纳为两方面内容:超脱与神异。
显然,“真人”精神境界的最主要内容或特征是对构成人生困境的三种界限的超越,“不知悦生,不知恶死”是齐一生死的表现;“不逆寡,不雄成,不谟事”是顺应时命的态度,“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是无情无欲的表征。
同时,这段描述还表明“真人”似乎有某种奇特的、神异的超人性能,能“登高不傈、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庄子》中的理想人格还称之为“至人”、“神人”、“圣人”,所谓“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其中“圣人”、“至人”出现的次数比“真人”还多,但所表述的精神境界的内容,也主要还是超脱、神异这样两个方面。
(2)《庄子》中不同名号的理想人格的境界同异问题《庄子》中的理想人格名号不同,这给养所表述或体现的精神境界是相同的呢还是不同的呢?或者说是同一层次的呢还是不同层次的呢?在这个问题上,《庄子》本书的记述存在着矛盾和混乱,可以从中归纳出两种不同的、对立的回答。
这也是从一个具体问题上证明《庄子》一书绝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第一种回答是不同说,即认为上面所述的《庄子》中的不同名号的理想人格在精神境界上是不相同的,是处于不同层次的。
这在《庄子》中有明确的记述为证,举例如下:可见,“不同说”的特点是认为存在着多种的、不同层次的精神境界;上面所述不同名号的理想人格就分布在不同的境界层次中;哪种名号的理想人格体现、代表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没有一定的说法,但“圣人”肯定不是最高境界。
第二种回答是同一说,即认为《庄子》中的理想人格名号虽然不同,但其所表述的超越人生困境或世俗的那种精神境界是相同的,处于同一层次的。
例如成玄英在疏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句时说:“至言其体,神言其须知,圣言其名。
故就体语至,就用语神,就名语圣,其实一也。
”(《庄子注疏·逍遥游》)从《庄子》中行文的前后连贯和词义的相互借代的情况来看,“同一说”也是可以得到证明的。
亦举例如下:可见,“同一说”的特点是认为只存在两种境界,即众人的境界和得“道”人的境界。
这种得“道”人的名号有“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大人”,等等。
其名虽异,而实相同。
《庄子》中不同名号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相同的,又是相同的;两种所见皆有根据,皆可成立。
这一矛盾不是二律背反的理性思辨性质的矛盾,而是一种客观地存在于《庄子》中的两种论事实之间的矛盾,它是庄子学派或庄子思想在先秦的历史发展中前后期理论观点发生演变的反映。
在这里存在着可以清晰地分辨庄子和他的后学在思想上差异的两个判别点:境界的如何划分和“圣人”是否属于最高境界。
一般说来,“同一说”所依据的《庄子》中的记述,反映的是庄子学派早期的、也就是庄子本人的观点。
这是因为:第一,“圣人”本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人格概念,《论语》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例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请。
”’(《雍也》)可见,“圣”是比“仁”还要高的境界。
孟子说,”主人,人伦之主也”(《孟子·离娄》上),所以“圣人”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境界。
庄于把它情移过来,加以改造(“圣人无名”),成为自己人生哲学思想中具有和“至人”、“神人”同义的理想人格。
这一情况正反映了早期庄学和儒学的关系,即一方面把它作为批评对象,另一方面又常以它为理论背景和观念渊源。
第二,庄子也正是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两种:无待和有待。
《庄子·逍遥游》写道: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末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句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末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显然,庄子是以是否实现无任何负累的自由(“逍遥”)来划分人生境界的。
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恶乎待”(无待)者是自由的;其它虽有情境的差别,但皆是不自由的“犹有所待”(有待)者,这实际上也就是认为‘只存在“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和“众人”两种精神境界。
“不同说”所根据的《庄子》中的记述,可能是先秦庄学后期,也就是庄子后学的观点。
这是因为:第一,在庄学后期,庄学有了自己的观念体系,在学和儒学在理论上除了开始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外,相互对立的关系显然是主要的,庄子后学把自己观念体系中的理想人格(“神人”、“至人”、“天人”、“全人”)置于儒家理想人格(“圣人”)之上,也是很自然的了。
第二,如后面还要论及的那样,后期庄学具有明显的人俗倾向,这种生活态度的改变,使后期庄学不再简单地把人生境界分为“无待——有待”,即“圣人——众人”两种境界,而是具体地审视和描述了人世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或生活方式,认为它们一方面是各自独立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又构成了多层次的人生精神环境。
(3)《庄子》中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特征从《庄子》对“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等的精神状态的具体描述中,可以看到庄子思想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对人生困境的超脱,它同时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的三重特征。
首先,庄子理想人将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
在庄子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时命之围、哀乐之情都是人的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摆脱由此产生的精神纷扰,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应该说是对这一人生情境的真实的反映和理智的态度。
在庄子这里,这一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主要包含着这样三个思想观念。
第一,“死生无变乎己”。
《庄子》在描述“真人”的精神境界时说:“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已”以田于方》)也就是说,纷扰心境安宁、囿域精神自在的死生界限对于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不存在庄子对于死生大限的突破,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
庄子的“通天下一气也”(知北游))是这一观念的自然哲学基础。
按照这一自然哲学观点,“人之生,气之聚也;来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大宗师》)。
所以,当人把对死生的观察点从人本身移到超越人的个体之上的另外一个更高的、更普遍的存在时,死生的界限就消失了,故《庄子》写道: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得与之遗。
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俞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德充符》)死生的观念界限被超越,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即对死生的不同情感界限也就不再存在,如《庄子》中所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大宗师》人彼以生为附资悬疣,以死为决疯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生?(〈大宗师》)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至乐》)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这样,死生的实际界限和感情界限都被庄予以一种独特的哲学观念突破了。
克服伴随死亡而产生的恐惧感,对于古代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十分迫切的、十分有益的。
和庄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270年)在致友人美诺寇的书信中说:“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
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所以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
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6页)比较而言,伊壁鸠鲁主要是从感觉论的角度来“征服”死亡的恐惧;而庄子则是依据他的自然哲学基础,从本体论的角度来实现对死生大限的观念的突破。
他们的理论和方法虽然不同,旨趣却颇有相同,都是努力于消除死亡恐惧的纷扰,形成一种安宁、恬静的心境。
在古代,死亡恐惧的祛除是具有精神解放意义的。
我国清代学者熊伯龙说;“畏死心迫,神明说兴。
”(《无何集》),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139页)现代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
我认为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页)庄子对生死大限的观念上的夹破,对死的恐惧的精神上的克服。
对中国固有文化史宗教因素的滋生起了有力的制作用。
第二,“游平尘垢之外”。
《庄子》描述“至人”的精神境界说:“芒然仿惶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愤愤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名耳目哉!”(〈大宗师〉)、〈天道》)庄子理想人格这种超脱世俗事务和规范的生活态度,蕴藏着和体现着一种安宁恬静的“定”的心境。
如《庄子》中写道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乙素。
义下奋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围也。
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
(《天道》)庄子这种。
外天地,遗万物,退仁义,摈礼我”的“游平尘垢之外”的精神境界或“定”的心理环境,就其哲学基础来说,也是在“通天下一气”(《知北游》)的自然观或“道通为一”(〈齐物论〉)的本体论观念基础上形成的。
故《庄子》说: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
得其所一而问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能滑,而说得丧祸福之所介乎!(《田子方》)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储念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