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心得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心得汇总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下面是为您收集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首先提醒大家一下,这个书电驴有下的,没必要买的。
看完全书后对一下三点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
美国法律禁止成年人自愿义务加班、封杀超瘦模特以及强制规定儿童入学年龄都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恶性军备竞赛。这让我想到了国内可怜的莘莘学子。本来人人都不进行所谓的“培优”是很好的,结果班上有一个人去培优了,第二个第三个人觉得自己相对就落后,也就必须去培优,周而复始,所有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放在了培优上了。尽管某些开明的家长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但迫于现实压力,仍然只有送自己的孩子去培优。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人人为了不落后都要去培优。设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培优,考试对大家来说仍然是公平的,考的就是大家共用相同的学习时间,即上课时间的效率。但就因为少数人打破了这个平衡,逼迫所有人都陷入这个圈子
里。据说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小学生课外补习,但我5年级的弟弟一到周末仍然疲于奔命。
二、“回归平均”理论
任何人和集体在达到不正常的成绩(无论好坏)后,就会回归自
己的平均水平。这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效应,让人们误认为批评比表扬有用。当一个人发挥超常而得到表扬后,依照客观规律他的表现会回归自己的正常水平,在外人看来即退步了,会让人产生表扬让其骄傲退步的假象。而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发挥失常且得到批评后,根据“回归平均”其成绩会上升至正常水平,让人产生批评使其进步的假象。
也就是说,批评和表扬并不对成绩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然
对那些情绪化较强容易受影响的人除外,而真正起作用的仍然是客观规律。例如在一支球队表现很差的时候,老板若利马解雇教练,随即而来的成绩上升只是客观规律,并不一定是新换的教练有多强,也许原来的教练这个时候带队能取的成绩更好。安切洛蒂就是个例子,换做其他的队伍,当初冠军杯被惊天翻盘后他早就被解雇了。可是贝卢斯科尼把他留下来了,也就等来了又一座冠军杯。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例子都这样,比如今年的托特纳姆热刺要是没换教练估计就真的挂了。
三、独立音乐发展
“为什么独立音乐人,尤其是那些最有天赋的,偏爱音乐共享
程序,而已经成名的艺人则往往反感这些程序?”答案显而易见。已
成名艺人往往能通过卖CD获得极大的利润,所以他们当然对下载及
其反对。而反观独立音乐人,他们没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期待通过CD的销售额获得大量的提成。因此对独立音乐人来说,“成名”远远比“赚钱”重要,因为唯有“成名”才能让他们“赚大钱”。当他们成名后,即使他们的歌曲仍然在被下载,但CD的销售量因为那些死忠的歌迷却在上升。正是这样一个非法的流通渠道,促使了这些独立音乐人的走红。没人会愿意买一张自己从来没在电视上听过也没看过宣传的CD,但正是网络大大的普及了他们的流行度,也随即建立了一个个小众圈子。而流行歌手则相反。因为他们的歌迷往往都是盲从性很高的小朋友,他们听蔡依林的同时也会听SHE、杨丞琳、王心凌、潘玮柏、吴克群、王力宏。要他们花钱把每个人的CD都收集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对他们来说音乐只是快餐,吃一口爽一下就好,没必要保存,因而许多这样的粉丝从来都不会买CD的,流行歌手的销售量仍然需要他们的死忠粉丝来维持。
陈绮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她的歌,但我确定是在网上。她的作品就这样在网上一传十、十传百的流行开了。在毫无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唱片销量让主流歌手汗颜。早期专辑一张难求,甚至连早期的图文写真集已经在网上卖到了800块一本。演唱会更是爆满,encore的时间都够人家再开一场了。小众、小资、文艺的陈绮贞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培养了一大批死忠,他们就像我一样,也许硬盘里有下载过的歌曲,但仍然会到唱片行把与她有关的一切东西扫荡一空。我想这就是音乐涵养的厉害,陈绮贞永远不需要像主流歌手一样站出来对着歌迷大喊“打击盗版”,当一
个人的作品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我们歌迷是不愿意下载或买盗版的,虽然现在回忆起来如果没有下载我也许都不认识陈绮贞这个人。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花生米?”“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
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是在右边?”。在支部开展的"三个一"读书活
动中,我读到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有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例被其巧妙的引用来阐明那些乏味、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使我不由的对该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
的密码》,书中提出了100多个问题,全部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分析、人际关系、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书中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全书阐述了作者认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机会成本是指为从事某活动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意为唯有当行动
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才值得这么做,它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
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所有的事物,如果你从理论层面去解读,就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化,而你运用人们熟知的事例去理解说明,就会让人一目了然。就如同与人沟通时,要让对方理解我们所表达意思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用对方熟悉的事物来举例。比如在统计
工作交流中,如果单纯的给企业人员解释报表中指标含义,由于每个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个人理解也有差异,很难让企业人员正确掌握。假如我们针对每个单位的特殊性做出解释,或是利用常见的情况举例,对方理解起来就会容易许多,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增强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理论实践,又指导实践。生活中许多的小例子都可以用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理解释清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的技巧方式也不尽相同,要想全面的自如应付,就必须对本行业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领悟。
学习领悟原理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过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时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当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可能往往会被问题的表象所蒙蔽,其实抽丝剥茧,拨开云雾看本质,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让我们随时都处于思考与收获之中,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更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看到书名就直觉是一本“投我所好”的书,因为“牛奶”与“可乐”皆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好东东。看完之后,确实大感过瘾,上瘾之处如下,愿与各位共享:
1.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期间就有大文章。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酒吧里白开水比花生卖得更贵?”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却少有人再深
一层去追根溯源,作者引用这些例子来印证他的诸多“折扣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