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指任何改善了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 他人的福利的变化。
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2
2012-10-1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垄断与寻租
1.
垄断导致低效率
市场势力:企业在市场上影响价格的能力。
市场势力引起市场的无效率。 寡头垄断 市场势力逐渐从大变小 垄断竞争
完全垄断
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和更少 的产出,社会总福利降低。
科斯定理
定义:只要财产是明确的,并且交易费用为 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 谁,都能克服外部性,实现最优状态。
产权: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利。 交易费用:交换所有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
科斯定理的例证:P294
科斯定理的应用条件:产权的界定和交易费 用的大小。
11
2012-10-17
负面作用:收入分配不公、管理低效率、创新动 力不足、寻租行为。
3
2012-10-1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垄断与寻租
2.
垄断导致寻租
寻租: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ABPcPm中的一部分, P 甚至全部会成为寻 租活动的经济损失。 Pm
经济租 A B MR
Qm Qc
二、外部影响
2.
外部影响的后果
只要存在外部经济,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 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只要存在外部不经济,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 高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不管外部效应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从社会 的角度来看,都会导致社会资源配臵的失当。
西方经济学11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法治原则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合法性 和稳定性。
ABCD
公平与效率原则
政策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既要保障社会公平和福利,又 要提高经济效率。
灵活性原则
政策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和社会需求。
03
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
竞争政策概述及意义
01
竞争政策定义
竞争政策是政府为了保护和促进 市场竞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
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品,导 致公共品供给不足。
市场垄断
市场中存在垄断力量,使得市场价格偏离边际成本,导致资源配置不 合理和市场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必要性
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通过政策手段引导资源配置、调整收入分配、解决外部效应 问题、提供公共品和打破市场垄断等。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表现
资源配置失当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价格机 制不能准确地反映商品和服务的 真实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导致 资源配置失当。
竞争失效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 的竞争机制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 用,导致市场失效。
社会福利损失
外部性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例如,污染企业排放废气导致周 围居民健康受损,这是负外部性 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反垄断法立法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行为逐渐成为阻 碍市场竞争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制定反垄断法来规范市场秩序。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 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通过禁止或限制垄断协议、滥用市场 支配地位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秩序。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8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7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图8-3 (a)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 图8-3 (a)说明私人物品的最优数量决定
• 假定社会上只有甲和乙两个消费者。将甲和 乙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 得市场需求曲线D。 市场需求曲线D 与供给曲线S 相交于H 点, 决定该私人物品供求数量为Q0 , 均衡价格为 P0 。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竞用性
排他性
具体实例 食品、衣服、鞋帽、电视机、 洗衣机、电冰箱、轿车、 火车上的铺位、飞机上的座位等 国防、道路、公共图书馆、电视、 公园等
私人物品
是
是
公共物品
否
否
公共物品的特征:
•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例如:天气预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 • 非排他性:不能够将那些没有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 消费过程之外; 例如:国防一旦建立之后,就不能把那些不付钱 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 垄断市场
• 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C 点垄断企业产出量为
Qm, 并决定该产量的价格为Pm。
图8-1中,假定完全竞争和垄断行业在长期中成本均保持不变。
P D
MCm
B ACm
Pm
P*
C
A MRm
Sc, AC=MC
Dm Q* Q
0
Qm
哈伯格(A. Harberger)对垄断成本的研究:
1954年,利用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衡量了垄断的
– 均衡数量Q0 是该私人产品的最优数量。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图8-3 (b)
图8-3 (b)说明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是如何决定的
– 假定两个消费者甲和乙,将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 加,得公共物品市场的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31页
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经济学家对灯塔一直情有独钟。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指 出,虽然海中的船只可以从灯塔的指引而得益,但若要向他 们收取费用,就办不到。除非政府用强迫抽税的方法,否则 灯塔就会无利可图,以致无人建造。稍后另一位英国经济学 家西奇威克发展了穆勒的观点,认为在像灯塔这种情况下, 以市场收费来鼓励提供服务的观点大错特错,因为这些服务 为社会需要而又无法收费。20世纪剑桥学派代表庇古则以灯 塔说明了市场失灵。萨缪尔森也有类似的观点。
x** a 1000 (1 k)b
解决公地悲剧的方式
1. 该乡村作出集体决策来规定在公地上放牧 的奶牛的数量,任何个人不得超过所规定 的数量进行放牧。
2. 乡村的公地由某个个人所有。
与牛共舞:印第安人的牧场
早在英国清教徒移民美国之前,整个美洲大陆都是印 第安人的天下。印第安人的生活以狩猎为主,比方说, 吃野牛的肉,穿野牛皮的衣服。由于野牛属于共同财 产,任何人都可以狩猎,大家都希望多捕猎一些。经 过经年累月的狩猎,野牛的数量逐渐减少。
2. 在竞争市场上,厂商只能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来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来获取超额利润,而垄断厂商却可以依仗其 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从而使改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大 大下降。
3. 在一些国家,垄断权力的取得,往往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赋 予特权,因此,一些厂商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以获得垄 断利润,而向政府官员行贿,或向政府官员游说即寻租。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还使许 多资源浪费在非生产活动上。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
P
PMC SMC
D=MR
0
q1
q2
Q
有关外部影响的微观经济政策
税收和津贴:使企业能够按SMC进行生产决策。 企业合并:将产生外部影响的企业和受到外部 影响的企业合并,使SMC=PMC 明确产权:
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
交易成本为0,则不论开始时将产权赋予 谁,市场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律表明:在明确产权的情况下, “看不见的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科斯定律的问题:产权能否明确、如何 明确,明确后是否都能转让,转让能否 实现最优。
第七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一词,是1958 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 巴托(Francis M· M. Bator,1925-)在《市场失灵的剖析》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一文中提 出来的,有的译做或称为市场障碍、市场失效、 市场失败等。 在《现代经济学辞典》中的解释是:“市场 失灵是指私营市场完全不能提供某些商品或不 能提供最合意或最适度的产量。 ” 斯蒂格利茨把市场失灵区分为两种:“新的 市场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的有偿性以及不完 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 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
TC=5Q2+20Q+1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 试求: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价格 及利润。
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80元,用于购买两种
商品X、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且 PX=2元,PY=3元,求: (1)效用极大时,他购买X、Y的数量 各为多少? (2)若PX下降25%,但购买的X、Y的 数量为多少?此时总效用变化多少?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垄断的积极作用: 公司合并,没有减弱竞争,而是更有效率的降低成本 虽然可以垄断国内市场,但却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
区别对待不同 产业。
重工业:适当垄断, 轻工业:竞争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7
三、外部性 externality
1.外部性: 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收益。
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导致实际 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规定产权。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 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如果给下游用水者使用一定质量水源的产权,则上游的 污染者将因把下游水质降到特定水平以下而受罚。 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其他方案。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不扔乱垃圾。捐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2
四、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 济政策
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二、市场势力 三、外部性 四、公共物品 五、帕累托最优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
一、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1.市场失灵 理想市场,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导致供给太少甚至没有。 即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 但这种物品又是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
公共物品影响到几乎所有居民,而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 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1章 15
4.公共物品的集体选择政策
私人产品的均衡取决于市场机制运行。 公共产品的供给作出公共选择,取决于政治运行机制。
“认可”意味着明确 赞成或至少不反对; 如果有一个反对,则 相关议案即被否决。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导致贫富不均、机会不公平、资源分配失衡等社会问题。
3 公共物品
商品的特性导致难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进行 有效供给。
4 信息不对称
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导致不完全信 息的交易。
政府的角色与微观经济政策
1 政府干预的原因
确保社会公正、促进经济稳定、纠正市场失灵等。
2 政府的目标
提供公共物品、调节市场失灵、维护自由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3 常见的微观经济政策措施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中,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状态的情况。了解常见的市 场失灵形式以及政府的角色是实现经济效率的关键。
市场失灵的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不完全竞争
市场中存在少数几家或者一家独大的情况, 导致供需不能完全平衡。
2 外部性
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影响,正面或负面的 外部效应未被纳入市场交易中。
价格管制、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
市场失灵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1
市场失灵对经济效率造成的影响
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导致浪费和低效。
2
通过微观经济政策提高经济效率
政府干预市场,纠正市场失灵,促进资源的更加有效和公平的配置。
3
成本与效益的权衡
政府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衡。
社会公正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外部性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01 02
排污权交易制度
该制度允许企业之间买卖排污权,从而控制污染排放。这种制度可以使 企业有动力减少污染排放,因为减少排放可以节省购买排污权的成本, 或者可以将多余的排污权出售获利。
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
政府可以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以减少其有害行为。例如,对污 染企业征收环保税,可以迫使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价格管制的方法包括最高限价、最低 限价、指导价制度等。最高限价是指 政府规定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高售价 ,以防止价格过高损害消费者利益; 最低限价是指政府规定某种商品或服 务的最低售价,以保护生产者利益; 指导价制度是指政府通过发布价格指 导信息等方式,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 成。
价格管制效果
价格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市场 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生产 者利益。但是,过度的价格管制也可 能导致市场信号失真、资源配置效率 低下等问题。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市场失灵与 微观经济政策
目
CONTENCT
录
• 市场失灵概述 • 微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 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 • 价格管制与价格歧视 • 外部性理论与治理措施 • 公共品供给与搭便车问题 • 信息不对称与微观经济政策调整
01
市场失灵概述
市场失灵定义及原因
定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失效或低效现象 ,导致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反垄断法立法背景及意义
02
01
03
反垄断法的意义 打破市场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秩序;
反垄断法立法背景及意义
01
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福 利;
02
推动经济创新和发展,增强国家 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2.均衡产量不能出现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上的原因 垄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之间难以 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例如,垄断厂商和消费者 之间在如何分配增加产出所得到的收益问题上可能存 在很大分歧,以至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又例如,消 费者本身之间在如何分摊弥补垄断厂商利润损失的一 揽子支付问题上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后,还可能 无法防止某些消费者不负担一揽子支付而享受低价格 的好处,即无法防止“免费乘车者”。
图11—4 资源配置失当: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1.使用税收和津贴 比如,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向其 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 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 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 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5.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 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6.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 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图11—2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垄断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2.递减成本下的管制 如果政府管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则达到帕累托 效率,但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出 现亏损,需要政府补贴垄断厂商;如果制定零经济利 润的价格即P=AC,该价格会高于边际成本。
微观经济学类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特写:经济学家话灯塔
• 经济学家对灯塔一直情有独钟。19世纪英国经济 学家穆勒指出,虽然海中旳船只能够从灯塔旳指 导而得益,但若要向他们收取费用,就办不到。 除非政府用逼迫抽税旳措施,不然灯塔就会无利 可图,以致无人建造。稍后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 西奇威克发展了穆勒旳观点,觉得在像灯塔这种 情况下,以市场收费来鼓励提供服务旳观点大错 特错,因为这些服务为社会需要而又无法收费。 20世纪剑桥学派代表庇古则以灯塔阐明了市场失 灵。萨缪尔森也有类似旳观点。
• 灯塔之所觉得经济学家津津乐道,就在于它是一
2、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旳最优数量:
p dA dB p0 e g
o c f q0
p dB s t dA
D
n l
o
s D r
MRA=MRB=MR=MC MRA+MRB=MR=MC
•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 单个消费者不能精确得出需求与价格旳关 系;不会如实地说出来。
假如有CP<VP<CS,则个人会采用行动,但从 社会来看,存在帕累托改善旳余地,即不采
用行动。因为:
不采用行动旳个人旳损失为(VP—CP) 而社会由此防止旳损失为(CS—CP) (CS—CP)>(VP—CP) 在外部不经济下,私人活动旳水平高于社会
所要求旳最优水平。
社会边际成本不小 于私人边际成本
二、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外部经济:某一种体(厂商,消费者) 旳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组员带来好处, 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1)生产旳外部经济
(2)消费旳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某一种体旳一项经济活动给 社会上其他组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 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旳成本。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1)生产旳外部不经济 (2)消费旳外部不经济
微观经济学第9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在信息不对称本身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前提下,减轻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的主要办法是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代理成本。
1
所谓激励机制,将代理人的收益(或风险)与委托人的利益(或风险)联系在一起的,以防道德风险的机制。
2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总结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
第三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私人成本 [Private Cost] 社会成本 [Social Cost] 负外部性导致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MC
MR
D=AR
P
Pm
Pc
Pz
Qm
Qz
Qc
Q
AC
教材P372 图11-2
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MC
MR
D=AR
P
Pm
Pc
Pz
Qm
Qz
Qc
Q
AC
教材P373 图11-3
03
02
01
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egislation]
——取缔垄断行径、贸易限制和那些旨在抬高价格或取消竞争的厂商勾结行为的各种法律。
04
逆向选择的结果
01
04
02
03
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是信息不对称,所不同的是,它并不是由签约前就给定的外生信息分布不对称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签约后交易一方的行为不被另一方准确地观察或臆测到,从而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所以,与逆向选择相关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之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相关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之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图11-2 正外部性的影响
如图11-2所示,由于正外部性的作用,市场主体的私人需求小于社会需求,导致实际的市场均衡点 EP 偏离理想 的市场均衡点 ES ,其后果是实际的均衡数量 QP低于理想的均衡数量 QS。市场机制导致的这种结果是缺乏效率的,因 为在数量 QP 上,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图11-3
三、外部性及其治理 1.外部性的含义及分类 (1)外部性的含义 一般来说,当一个消费者的福利或者一家企业的生产可能性直接受到经济中的另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影响时,就 说该经济中存在着外部性。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对于外部性,要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直接受到”。即个人A的福利“直接受到”个人B的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不是通过市场价 格机制的中介而施加的。 第二,外部性存在于消费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第三,外部性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2.寻租理论 从理论上分析,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垄断厂商总经济福利减少图11-1中
abc 的面积。但是,事实上,垄断的
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deadweight loss)三角形,因为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享受 垄断的好处,垄断厂商常常需要进行“寻租”活动。寻租(Rent-seeking)是指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活动。 3.垄断治理与反垄断政策 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 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其中包括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以及直接经 营),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图11-5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5
第四节不完全信息
• 信息:对接受者有价值的东西。
• 不完全信息:一指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
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 要发生的任何事情;二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获取信息 是要支付成本的,如果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人们就会放弃 信息的搜集和拥有。
• 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占有量是不相同的,通常
2003-12-23
18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 二、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 • 三、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 • 四、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 • 五、信息调控
第16讲 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2003-12-23
19
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第16讲 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2003-12-23
8
第三节 公共物品( The Public Goods)
• 共用物品的特点
▪ 非竞争性(Nonrivalry in consumption)
➢ 对任何生产水平来说,提供给增加的消费者的边 际成本为零;
▪ 非排他性(Nonexclusive in consumption )
第16讲 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2003-12-23
10
公共物品
• 并非所有政府生产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 有些是竞争性的但却是非排他性的。例如:
➢ 教育 ➢ 公园
• 搭便车(free-rider) : ▪ 共用物品使用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第16讲 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2003-12-23
产出量
第16讲 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由外部条件或 内部原因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 不足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
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 配置使经济社会在不影响其它成员境况下改善 某些人的状况。(也就是说具有经济效率的。)
本MPC不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
私人收益: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获 得的收益。 (边际)
社会收益: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包括了私人收益。 (边际)
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边际)私人收益MPB不 等于(边际)社会收益MSB。
P
MCp
MCs P
MCs
MCp
Pe
Pe
O
Qp
Qs Q O
二、公共物品(Public good)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既有竞争性,
又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或)非排他性.
1、 非竞争性 :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排斥
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 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不拥挤的公路;有线电视信号。
即消费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 MC=0
2、 非排它性: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
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免费乘车者/搭便 车者)排除在某种公共物品的收益范围之 外。或者技术上虽然可行,但是排他成本 很高,以至于经济上不可行。
如:开放性的公路
根据以上两个标准,我们可以将物品具体分为:
1、私人物品(Private good) 2、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
4、明确产权和谈判
产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而 是人们行使所有权时的行为约束,或者说 是界定人们对财产能做什么的法律规则。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合并企业,内部化处理
合并企业,使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处理,如钢铁厂与下游养殖场 之间的关系。
企业合并后,企业将会以整个合并后的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从而将外部性问题转化为企业内部决策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1)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量的决定原则
假定产品有公共产品X与私人产品Y两种,每个人的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
际替代率MRSXY往往不同。公共产品可以供许多人使用,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是 所有个人边际效用的总和。因此,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原则为:所有个人的X对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加总以后的社会的对的边际替代率( SMRSXY )等于对
(2)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初始的产权 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或市场交换将消除外部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 存在交易成本,在产权明晰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也要高于产权不明晰下的资源 配置效率。
(3)科斯定理的缺陷:并不是所有的产权都可以明确的:很多共有财产 例如国有资产、环境、空气、阳光等的产权无法明晰。已经明晰的产权也不 一定能够交易:有时交易成本很高,使得某些产权的交易无法进行。
在自然垄断行业,对新厂商进入行业所必须 具备的条件、产品标准与价格等方面进行管制
政府管制(regulation)是指政府制定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 控制厂商的价格、销售与生产决策,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管制分 经济管制与社会管制两类。经济管制是指对产品价格、市场进入与退出条 件、产品与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的管制。社会管制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 保证劳工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政府管制经济的原因有3个:
8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广义旳市场失灵:涉及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旳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 分配原则而造成旳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 垄断是怎样造成市场失灵旳 ❖ 外部效应是怎样造成市场失灵旳 ❖ 公共物品是怎样造成市场失灵旳 ❖ 信息不对称是怎样造成市场失灵旳
垄断
❖ 垄断没有实现经济效率
自然垄断(规模经济): 价格控制 价格和产量双重控制 税收、补贴 国家经营
外部效应
❖ 外部效应 又称外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旳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 所施加旳“非市场性旳”影响。
“非市场性旳”影响:一种活动所产生旳成本或利益未能经 过市场价格反应出来旳,而是无意识强加予别人旳。施加这 种成本或利益旳人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利收益。而被强 加予别人身上旳成本或收益并不需要偿付。
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 私人领域 ----“私人物品”(私人产品) 公共领域 ----“公共物品”(公共产品)
私人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旳产品(商品和劳务) 公共物品是供集体共同消费旳物品(私人不乐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
一类是纯公共物品 :国防、警务、消防、教育、空间研究、气象服务
二类是只具有非竞争性旳公共物品:道路、桥梁、公共游泳池、电影院 三类是只具有非排他性旳公共物品:
❖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旳一种形式
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低效率
协议前旳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造成旳市场低效率---次品车市场(柠檬市场)
协议后旳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造成旳市场低效率(保险市场)
信息不对称
❖ 应对信息不对称旳措施
❖ 经过市场手段处理信息不对称 1.信息优势一方旳信号传递 2.信息劣势一方旳过滤筛选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其他信息不对称和逆淘汰的例子
保险
为什么超过一定岁数的人几乎难以以任何价格买到 医疗保险?
解决方法——政府出面,提供医疗照顾方案。
信贷市场
信用卡公司和银行如何区分高质量借款人和低质量 借款人?“柠檬”问题出现了
解决方法——信用史
经验商品的收益矩阵
高质量 卖主
买主
支付高价
支付低价
情况更好
垄断者的MC线不会因限价而变化。问题是,限价 后垄断者的边际收益线是什么呢?答案是图中断 开的蓝色线
所以,在Q1之前,MR>MC,厂商应该增加产量; 在Q1之后,MR<MC,厂商应该减少产量,Q1是最 优产量。
反托拉斯法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 ,1890) 克莱顿法(the Clayton Act ,1914)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如果厂商能够识别人们的生产率,就会向工人 提供与他们边际收益产出相等的工资,甲组每 年会得到10 000元,乙组为20 000元,如果厂 商不能识别,就会向所有的工人支付等于他们 平均生产率的年工资-15 000元。
不拥挤的桥梁就是这种东西,因为多一个人通过既 不影响桥梁的牢固,也不影响别人通行。
P
私
Da Db
S
人
物 品
D
0 Qa Qb Q
Q
公
P
共
物 品
P
S
Pb
D
Db
Pa
Da
0
Q
Q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如果一种东西不具有排他性,即无法收费,那么,谁愿 意占有这种东西呢?又有谁愿意生产和提供这种东西呢? 别忘了,当我们说让市场提供某种东西时,那是指,由 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来提供这种东西。如果一种东西 的使用无法收费,自然没有或很少有人交费,即人人都 倾向于成为免费搭车者,生产者也就不能从这种东西的 生产中得到收益,因此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不会生产这类 东西。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精]
3、消费的外部性
例如,如果消费者更喜爱酒后开车并危及别人的性 命,酒的消费就引起了负外部性,同样,教育的消 费也引起了正外部性,因为受教育的人增加会产生 一个好政府,好政府有利于每一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而且,社 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
权的执照 B、第二层次:争夺主管官员职位 C、第三层次:各个社会利益团体争夺财政收入的
分配 D、寻租行为导致的后果:政策扭曲——市场扭曲,
政府往往有政治创租和抽租的行为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1、平均成本向右上倾斜:当P=MC时,价格 较高,产量较低;当P=AC时,零经济利润, 价格太低,产量太高。
1、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低效率 的资源配置状态
市场有效率的标准是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不存在一 种再配置能够在不影响他人境况的条件下使得某些人的境况 得到改善。在垄断市场的均衡状态下,典型的特征是价格高 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对应,从社会的意义 上讲,价格反映了消费者的边际福利,而边际成本反映了社 会生产这一单位的边际成本。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 生产数量则可以增加社会的福利,从而存在帕累托增进的可 能。即垄断市场的均衡是缺乏效率的。
对产量的影响:供给不足或过量。
2、消费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1)外部经济使私人产量低于社会所要求的 水平: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 于社会收益。
(2)外部不经济使私人产量高于社会所要求 的水平: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 大于社会收益。——造成产品生产过多,超 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二、名词解释★1.私人成本私人成本也称为私人费用。
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
私人成本是从厂商私人角度来看的成本,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价格均应计入私人成本。
★★2.社会成本是与私人成本相对的概念,等于私人成本加上对别人没有补偿的损失,是一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的机会成本。
社会成本考察的是当生产一种产品时的投入改为该产品之外的其他最优用途时的收益以及因此而给别人带来的损失。
★3.信息的不对称性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有些市场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
★★4.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
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5.公共物品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
★6.代理成本指制订、管理和实施契约的全部费用,包括所有承接契约的费用,如交易费和信息费等。
詹森和麦克林将代理成本视为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的担保费和剩余损失三部分。
★★7.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8. 隐藏行动指签约时双方都了解有关信息,但签约后有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的信息给对方带来损失的行为,比如偷懒或不尽力行为。
隐藏行动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特殊情况,签订合同时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订合同后,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无法管理、约束,这是内生的,取决于另一方的行为。
隐藏行动容易导致“道德风险”。
三、重点剖析★★1.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2.市场失灵的含义与成因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
如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公共部门的健全和发展;许多市场属于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无法靠市场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均衡不能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控制或消除各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外在效应等等。
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3.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
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垄断。
垄断行业缺乏效率,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
★★4.政府管制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
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其中包括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以及直接经营),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5.外部性(1)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支出成本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3)外部性与经济效率外部性影响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看不见的手”在外部性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在存在外部性影响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种:(1)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
以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问题为例,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小,即污染者只对少数其他人的福利造成影响,则此时污染者和这些少数受害者可能在如何分配“重新安排生产计划”所得到的好处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如果污染涉及面较大,即污染的受害者众多,则此时污染者和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之间要达成协议就更加困难。
(2)很难避免“免费搭便车”的现象。
(3)势力的不对称性。
即使污染者与受害者有可能达成协议,但由于通常是一个污染者面对众多受害者,因而污染者在改变污染水平上的行为就像一个垄断者。
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影响产生的垄断行为也会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
★★★6.产权与科斯定理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
其内容就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7.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的特征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与之相对应,公共物品通常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
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
只是非竞争性而不是非排他性的物品为非纯公共物品,如道路。
(2)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为了考察公共物品生产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需要比较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情况。
在私人物品的市场上,供求均衡决定商品的最优数量,此时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已经知道,该项商品的供给曲线来源于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曲线横向相加得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既定的价格下,两个消费者想实现效用最大化,那么他们只能分别购买各自的商品数量来达到,商品的总销售量就是这两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
与私人物品一样,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也是由市场供求均衡所决定的。
从生产的角度而言,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私人物品的生产并无区别。
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一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
与私人物品不同的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消费者可以共同消费既定的数量。
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得到的,即对于既定的数量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由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可以决定市场的最优数量。
★8.公共物品与经济效率(1)无法排他的公共物品常有供给不足的现象对于无法排他的公共物品,私人大多不愿提供或充分提供,因此,其产量常低于最大社会福利产量,影响经济。
(2)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常有利用不足的现象非排他性并不代表所有公共物品都不能排他,有些公共物品是可以排他的。
一种可以排他的公共物品如果只供付费的人享用,则常会使利用率偏低,造成浪费而影响效率。
★9、非对称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非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
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3)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
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其后果不仅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因为在不发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较高质量的产品。
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
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
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10、政府的经济职能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政府有许多经济职能,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促进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则在于维持经济公平。
四、难点释疑1.消减外部性的对策(1)课税与补贴对产生外部成本者课税,对产生外部利益者补贴,其目的在于使外部效果的产生者自行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收益。
(2)合并企业合并企业的目的就在于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
如果生产Y商品的厂商对生产X商品的厂商施加了外在性,那么这一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厂商不考虑其行为对第一家厂商所产生的成本或者收益。
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将这两家企业合并在一起。
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赋予财产权对能排他的公共财富或无主物赋予财产权,这样就能对享用者收取费用,对破坏者要求赔偿,使外部性削减,而提高经济效率。
(4)政府直接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加以管制。
例如,对污染的管制。
2.公共物品的处理方式(1)公共物品的兴办主体与经费来源一般说来,对人民福利影响深,并且范围较广的公共物品,如国防、治安及重要的交通设施等,通常均由政府兴办,其他仅让少数人受惠或影响不大的公共物品则鼓励私人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