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
中风病疗效评价表

1、中医症状及体征评分
项目
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神识
0 分 3分 5分 7分 9分
语言
0分 1分 3分 4分 6分
面瘫
0分 1分 2分
眼症
0分 2分 4分
上肢瘫
0分 1分 2分 4分 6分
指瘫
0分 1分 2分 4分 6分
下肢瘫
0分 1分 2分 4分 6分
趾瘫
0分 1分 2分 4分 5分
其他症、征
瞳神异常
0分 7分
抽搐
0分 7分
呕血便血
0分 8分
二便自遗
0分 8分
目合口开
0分 8分
鼻干息微
0分 9分
脉微欲绝
0分 9分
手撒肢冷
0分 9分
总评
治疗后–治疗前 =
患者姓名_________ 填表时间_________医生签名____________
2、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
0=正常
1=轻到中度,至少有一些发音不清,虽有困难,但能被理解
2=言语不清,不能被理解
9=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解释:
□=0分
□=1分
□=2分
□=9分
□=0分
□=1分
□=2分
□=9分
忽视症:
若病人失语,但确实表现为关注双侧,记分正常。
0=没有忽视症
1=视、触、听、空间觉或个人的忽视;或对任何一种感觉的双侧同时刺激消失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0分
□=1分
□=2分
□=3分
□=0分
□=1分
□=2分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严重色淡
失眠多梦
无
偶有失眠,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整夜不能入睡,需药物才能入睡
神疲乏力
无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心悸
无
轻度心悸
心悸经常出现
心悸持续不缓解
食欲不振
无
食欲明显减退
不欲进食,进食量明显降低
厌食,极少进食或不进食
虚热自汗
无
偶有少量汗出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两目干涩
腰酸欲折,膝软站立困难
颜面潮红
无
轻微面红目赤
明显面红目赤
目赤如鸠,面赤如妆
胸闷作恶
无
偶有发生
活动时出现
反复发生,难以消失
呕吐痰涎
无
偶有呕吐及少量痰涎
时有呕吐、咳痰
频繁呕吐,痰涎多不易咳尽
纳差腹胀
无
食欲明显减退
不欲进食,进食量明显降低
厌食,极少进食或不进食
面色晄白
无
面唇无华
面唇色淡
面唇苍白
唇爪淡白
无
轻度色淡
无
偶感气短,不主动言语
常有气短懒言
气短频繁发生,不与人言语
肌肤甲错
无
手足皮肤粗糙
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
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
失眠
无
偶尔出现,多梦
每天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需服药才能入睡
心烦易怒
无
心烦偶躁
心烦急躁,遇事易怒
烦躁易怒,不能自止
心悸健忘
无
偶有心悸健忘
常有心悸健忘
频繁发生心悸健忘
咽干口苦
无
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
其中包括了上肢活动受限、口舌歪斜、语言障碍、肌力减退、面色苍白、自汗等多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
上肢活动不利、受限,肌力Ⅱ-Ⅲ级的患者得2分,而上肢略动或不会动,肌力0-Ⅰ级的患者得4分。
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肌力状况。
口舌歪斜是一种比较明显的症状,患侧口角低垂,伸舌略偏的患者得2分,而口舌歪斜明显的患者得4分。
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语言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度的话只能简单交流,得1分,而重度的则不能表达语言意思,得3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语言能力。
肌力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度的麻木明显,感觉减退,得1分,而重度的麻木较重,感觉消失,得3分。
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患者的肌力状况。
面色苍白、自汗等症状也可以通过这个量化表进行评估。
面色苍白如纸的患者得2分,而动则汗出的患者得1分。
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最后,这个量化表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中经络1风痰阻络
2阴虚阳亢
3痰瘀阻络
4气虚血瘀
中脏腑
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2痰浊蒙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3颅脑水瘀: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
4阳气欲脱: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中经络
2阴虚阳亢
3痰瘀阻络
4气虚血瘀
中脏腑
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2痰浊蒙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3颅脑水瘀: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
4阳气欲脱: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SSTCM积分评价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及SSTCM积分评价【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26-02【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
实验组30例,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
两组均治疗10d,随访10—15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第1和第10d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
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第10 d后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d后实验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即将0.5g胞二磷胆碱加入维脑路通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
实验组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即主要加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如下:熟地10g、白芍10g、当归15g、桃仁10g、川芎10g、地龙10g、红花5g、黄芪30g、丹参15g、赤芍15g、酒大黄10g,1剂每日,水煎2次,共300ml,早晚各1次分服。
1.3 疗效判定两组均治疗10d,随访10—15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第1和第10d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
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自理;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定性资料用χ 2 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0.05。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中经络1风痰阻络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主证症状上肢体活动不随下肢活动不随口舌歪斜无(0分)无无无轻度(2分)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能站立并独立行走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中度(4分)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重度(6分)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口舌歪斜明显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无正常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不成句至不能发音触之感觉减退触之感觉消失次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痛有定处咳痰口唇紫暗肌肤甲错肢体强急舌苔脉象舌质暗淡舌苔腻脉象弦滑无(0分)无无无无无无0分无无无轻度(1分)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偶有咳痰口唇暗红手足皮肤粗糙肌张力略高中度(2分)经常出现,尚可仍受经常出现,尚可仍受痰液较多,且难咳出口唇紫暗手足皮肤粗糙且起屑肌张力高,但能伸展1分有有有重度(3分)频繁出现难以忍受频繁出现难以忍受痰涎雍盛,喉中有痰声口唇青紫全身多处皮肤粗糙,鳞屑脱落肢体强痉拘急2阴虚阳亢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主证症状上肢体活动不随下肢活动不随口舌歪斜无(0分)无无无轻度(2分)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能站立并独立行走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中度(4分)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重度(6分)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口舌歪斜明显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无正常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不成句至不能发音触之感觉减退触之感觉消失次证症状头晕目眩失眠心烦易怒心悸健忘面红目赤咽干口苦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少或光剥脉象弦细数无(0分)无无无无无无0分无无无轻度(1分)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偶尔出现,多梦心烦偶躁偶有心悸健忘轻微面红目赤口微干,晨起口苦中度(2分)经常出现,尚可仍受每天失眠多梦心烦急躁,遇事易怒常有心悸健忘明显面红目赤口干少津,口苦食不知味1分有有有重度(3分)频繁出现难以忍受失眠多梦,需服药才能入睡烦躁易怒,不能自止频繁发生心悸健忘目赤如鸠,面赤如妆口感时饮水,口苦如涩3痰瘀阻络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主证症状上肢体活动不随下肢活动不随口舌歪斜无(0分)无无无轻度(2分)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能站立并独立行走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中度(4分)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重度(6分)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口舌歪斜明显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无正常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甚不成句至不能发音触之感觉减退触之感觉消失次证症状头昏沉头痛面色灰暗痰液胸闷气短肢体强急舌苔脉象舌质暗或有斑点舌下脉络迂曲舌苔白厚腻脉象沉滑无(0分)无无无无无无0分无无无轻度(1分)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偶有头痛,程度轻微脸下青黑偶有咳痰偶有发生肌张力略高中度(2分)经常出现,尚可仍受头痛经常出现,程度较严重口唇紫暗痰液较多,且难咳出经常出现肌张力高,但能伸展1分有有有重度(3分)持续难以忍受头刺痛持续存在,难以忍受口唇紫暗且面色灰暗痰涎雍盛,喉中有痰鸣持续存在肢体强痉拘急4气虚血瘀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主证症状上肢体活动不随下肢活动不随口舌歪斜无(0分)无无无轻度(2分)轻微力弱,可自行吃饭、写字能站立并独立行走鼻唇沟变迁,伸舌稍斜中度(4分)明显不遂,但抬臂可高于肩能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患侧口角低垂,伸舌偏斜重度(6分)不遂严重,甚至完全瘫痪站立困难,至完全瘫痪口舌歪斜明显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无正常言语不清,能分辨词句或言语欠连贯自觉麻木,但触之有感觉不能分辨词句或仅能说出词语,有发音,但不能说出语句不成句触之感觉减退触之感觉消失次证症状肢体痿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晄白气短自汗肢体肿胀舌苔脉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0分)无无无无无无0分无无无轻度(1分)偶感肢体痿软偶有疲乏偶感气短,不主动言语面唇无华偶有少量汗出肢体偶有肿胀中度(2分)常感肢体痿软常有神疲乏力常有气短懒言面唇色淡汗液较多肢体常有肿胀1分有有有重度(3分)肢体痿软无力持续不能缓解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气短频繁发生,不与人言语面唇苍白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肢体肿胀持续不能缓解中脏腑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中风病评定量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
患者姓名:住院号:
项目
入院评定
出院评定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评分
评分
1神识:正常0分
嗜睡 3分
迷蒙 5分
神昏 7分
昏聩 9分
2 语言:正常 0分
构音不清 1分
语句不全 3分
字词不清 4分
失语 6分
3 面瘫:无0分轻瘫1分 Nhomakorabea全瘫2分
4眼症:无 0分
二目上吊2分
目偏不瞬4分
5上肢瘫:无 0分
上举力弱 1分
上举过肩 2分
上举不到肩 4分
最多可略摆动 5分
不能动 6分
6指瘫:无 0分
力弱 1分
握拳伸指不全 2分
略动 4分
全瘫 5分
7下肢瘫:无 0分
抬高45度以上 1分
抬高不足45度 2分
摆动平移 4分
略动 5分
不能动 6分
8趾瘫:无 0分
力弱 1分
伸屈不全 2分
略动 4分
全瘫 5分
8其他症征
瞳神异常无:0分,异常:7分
抽搐无:0分,异常:7分
呕血便血无:0分,异常:8分
二便自遗无:0分,异常:8分
目合口开无:0分,异常:8分
鼻鼾息微无:0分,异常:9分
脉微欲绝无:0分,异常:9分
手撒肢冷无:0分,异常:9分
总分/医师签名
/
/
说明:1.评分:病情诊断是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为52分;
2.诊断:1-13分为轻型;14-26分为普通型;27-39分为重型;40分以上为极重型;
中风病疗效评价表

0分 7分
抽搐
0分 7分
呕血便血
0分 8分
二便自遗
0分 8分
目合口开
0分 8分
鼻干息微
0分 9分
脉微欲绝
0分 9分
手撒肢冷
0分 9分
总评
治疗后–治疗前 =
患者姓名_________填表时间_________医生签名____________
2、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
检查
□=1分
□=2分
□=0分
□=1分
□=2分
凝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
0=正常
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但无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
2=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0分
□=1分
□=2分
□=0分
□=1分
□=2分
视野:
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
0=无视野缺失
1=部分偏盲
1=轻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损,但表达无明显受限。
2=严重失语,交流是通过病人破碎的语言表达,听者须推理、询问、猜测,能交换的信息范围有限,检查者感交流困难。
3=哑或完全失语,不能讲或不能理解
□=0分
□=1分
□=2分
□=3分
□=0分
□=1分
□=2分
□=3分
构音障碍:
若病人气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碍不能讲话,记9分。
□=1分
□=2分
□=9分
感觉:
昏睡或失语者可记1或0分。脑干卒中双侧感觉缺失、无反应及四肢瘫痪者、昏迷病人记2分。
0=正常
1=轻到中度,患侧针刺感不明显或为钝性或仅有触觉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多中心测评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多中心测评招远祺;文龙龙;蔡业峰【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08(28)7【摘要】目的:评价《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
方法:运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考核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
结果:SSTCM严重程度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5-0.80,对生活的影响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6-0.80,说明SSTCM具有较好的信度;以BI和SSQOL为效标,相关系数在0.6-0.8之间,说明有较好的效标效度;SSTCM基线到各个时点测评均有较好的反应度,P〈0.05。
结论:本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评价;《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作者】招远祺;文龙龙;蔡业峰【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电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中医症征疗效评价 [J], 傅勤慧;裴建;惠建荣;尤晓欣;顾悦华;宋毅;陈宇杰2.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征影响的研究 [J], 蔡业峰;付于;郭建文;李伟峰;文龙龙;林浩;黄燕3.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 [J], 蔡业峰;贾真;何春霞;尤劲松;白小欣;郭建文;欧爱华;梁伟雄;裴建;黄燕;黄培新4.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 [J], 蔡业峰;黄燕;黄培新;贾真;张新春;招远祺;王立新;郭建文;欧爱华;梁伟雄;裴建5.基于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评价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54例[J], 孙伊婷;周莉;张喆;张勇;党晓川;陈恺;赵明智;滕驰;李宗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