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古诗
《江南可采莲》诗词原文及译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译文] 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
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出自] 西汉无名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1: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译文2:江南水乡有莲可采,荷叶多么茂盛,还有鱼儿嬉戏于其间。
一会儿出现在莲叶之东,一会儿游到莲叶之西,一会儿欢跃于莲叶之南,一会儿玩耍到莲叶之北。
赏析: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
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
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详解(1)《江南》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江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今天读的这首《江南》,是汉代的乐府诗。
你知道什么叫乐府诗吗?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就得先明白什么叫做乐府。
乐府这个东西啊,是汉朝的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个官府机构,在这里上班的人,就是掌管音乐。
他们不但要把文人们写的给皇上朝廷歌功颂德拍马屁的诗歌配上音乐演唱,还要到民间老百姓那里去采集百姓创作的民谣、民歌。
后来,乐府里的这些歌词等就被叫做乐府诗了,也简称为乐府。
咱们这首《江南》,就是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歌。
它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采摘莲子的哪个女子,她们采摘了很多的莲子,所以很开心,很高兴,所以唱出来的歌也是很轻快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江南可以采莲的时候,莲塘里的莲叶长得是多么的茂盛啊!“何”就是“多么”的意思。
“田田”是“莲叶长出水面,茂盛的样子”。
在这么茂盛的莲叶下面,还有什么东西吗?鱼戏莲叶间。
还有鱼儿在莲叶之间自由自在地快乐地嬉戏。
这些鱼儿们玩得很开心: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们一会儿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在西面嬉戏,一会儿到了南面嬉戏,一会儿又到了北边嬉戏。
鱼儿们玩得很开心,采莲的人看着也很开心,也很快乐。
【拓展】莲花:又叫荷花、芙蕖、菡萏(hàndàn)、藕花、水宫仙子、红蕖等。
荷花在传说中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叫玉姬的侍女变成的。
据说玉姬看见人间的人们成双成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偷溜出了天宫,来到杭州的西湖边。
美丽的西湖让玉姬流连忘返,喜欢上了这里。
她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了也舍不得离开。
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
王母娘娘很愤怒,就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美丽的花儿。
而且,这种花虽然生在淤泥里,长出来之后却非常干净,非常美丽,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江南可采莲古诗ppt课件

江南 赏析
江南
朝代: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 了,莲叶层层叠叠繁茂,鱼儿在 莲叶间嬉戏。
鱼儿一会在莲叶的东边嬉戏, 一会儿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 儿在莲叶的南边嬉戏,一会儿又 在莲叶的北边嬉戏。
注释: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 的意思 何:多么 田田:长得茂盛相连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在乐 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 人唱和,或一个人唱众人和的歌曲。因此“鱼 戏莲叶东”后面的四句可能为和声,前两句可 能为一人领唱,后三句众人合唱。如此,采莲 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
江南可采莲

《可见之诗》色彩创作文案一、原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诗句详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这首诗分“唱”、“和”两个部分。
前三句是一人领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是众人和唱,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变化描绘出鱼儿们在荷叶间嬉戏游弋的动人情景,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三、创意说明构图、色调、参考风格等设计意图(不少于500字)构图缘由: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但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引发了我对这首诗作画的冲动和我对这首诗的创造灵感。
色彩缘由: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一年级古诗

悠悠古韵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助学园地注释: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阅读贴士: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活动长廊:这首诗你能背出来了吗?如果已经能熟练地背出来了,就请你用绿笔把莲成绿色,用红笔把荷花涂成红色,使它更漂亮!悠悠古韵2、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助学园地注释: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阅读贴士: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
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自两汉的《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
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幺秀丽的江南风光!多幺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南可采莲古诗_请问江南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好在哪里

江南可采莲古诗_请问江南(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好在哪里?江南可采莲古诗好背这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很多是写民风民俗的,也算当时的民歌。
单从诗本身来看,并无太大艺术价值。
但文字之间的较量,并不一定单从文笔比较。
这首诗就像是那个并不精致但笑容甜美的女子,你不必用一般的标准来考量,只是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明白是她,就是她了。
这首诗胜在灵动有情,置身于无边莲叶之间,看鱼嬉戏,鱼从东游到西,又从南游到北,写出了江南的安闲恬适这是无声而细小的美好。
就像某个平常的日子,也说不上有什么高兴,但身边的一切都令人舒心,说不定下一刻钟,还能遇见个可爱的少女。
一个字趣回环往复,很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没有直接写美人,但是你能读出一个漂亮的采莲女在低头弄莲子,然后就是谐音啦,一语双关,莲子,怜子这是一首典型的乐府民歌,典型的劳动歌曲,把江南妇女采莲的情形写的活泛多情,意趣生动,欢快满满。
这首民歌好就好在用了复沓的形式,写出了喜悦欢快的劳动场面。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叶,叶戏人,处处是叶,处处是鱼,处处是人,处处是戏,处处是情,处处是爱。
虽劳动而不累,因劳动而生情,因劳动而欢乐。
这就是民歌的质朴情感,写出了如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种妙趣。
简练朴质的词语勾勒出跃然于上的画面本身就是一种很高明的写作手法,代入感很强,让人觉得鱼戏莲的画面就在眼前。
不管是从当时作词伴曲来看,都是民家可广为流传的题材虽说到现在古曲已经丢失。
但最近的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下的这首江南可采莲下似乎也能看见那采莲之景况且这诗也是大诗人写的啊哈哈哈泻药。
我觉得这类古诗能够传颂开来,在当时是因为通俗和贴近生活。
而现在我们觉得雅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语言系统和古时候的语言系统发生了改变,但是人的审美可能有差别,但是对于美的感悟却是殊途同归的,所以看到这类古诗会觉得雅,觉得美,觉得心旷神怡。
鱼儿水中游的古诗

鱼儿水中游的古诗
以下是鱼儿水中游的古诗及其意思和出处: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的意思是: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叶茂密,重重叠叠,鱼儿在莲叶底下欢快的嬉戏玩耍。
一会在莲叶东边,一会在莲叶西边,一会在莲叶南边,一会在莲叶北边。
这首诗出自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集》,是一首采莲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诗中通过朴实的语言和清新欢快的格调,描绘出一幅动感的画面,刻画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快乐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古诗江南可采莲意思

古诗江南可采莲意思
江南,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醉人景色,那里恬静小憩,故事往往安放在记
忆中,渲泻着每个人心间喜悦的画面。
这首古诗《江南可采莲》是宋代人苏轼所写,充满着乡愁与心殇,不难从文字里感受到诗人丰沃的情怀。
苏轼在诗中描述了江南芳草的热闹与和谐,画面被恰如其分的绸缪营造,采莲
的少女背负满怀的希望与新的生活,从中流露出一种温柔而充满朝气的气氛。
充满着美丽景色,这首诗里还有诗人心中那份乡愁与浅思:“采莲南塘秋,芙蓉上青冢”,诗人用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又惬意的江南景让人们痴迷,假期里也是一种对追寻美景的人类追求。
江南可采莲,生机勃勃,山有芳草,水有清泉。
走进江南,淡雅碧水,青绿山林,流水潺潺,弹拨出一曲清婉动人,带着一种芳香穿越历史,让人心旷神怡。
让我们有朝气,有活力,让自己知晓,人生常有坎坷,山高水低,对抗不败的信念以及对美的憧憬、追求。
江南的情怀就如这首古诗,七言绝句,却能蕴涵深刻的道理,用细微的情思与
温婉的调韵,勾勒出一个高大上的人生风景线,让人吸取余醉感受季节的变化,去追求凛冽怡人的江南画面。
循着这抹淡淡的乡愁,走进这片江南丝竹细雨中,心无旁骛,勇敢的去拥抱美好的事物,充满正能量、充满希望,让自己活得清贵而有尊严。
江南,可以携着淡淡的乡愁,去采莲、去追寻,清晰的湖水,清新的芬芳,古
朴的山林,声响在耳边,让人犹如一个境界一样温暖而甜蜜,去向着幸福还有不舍之情出发。
这就是江南,就是一种美好的记忆,一种醉人的乡愁,一股温暖的思念,依稀还有桃花绽放。
《江南》的原文及翻译

《江南》的原文及翻译《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江南》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江南》注释:何:多么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江南》赏析: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
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
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
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
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
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
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
一年级古诗必背75首

一年级古诗必背75首1.江南[两汉]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长歌行[两汉]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
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百川:大河流。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3.敕勒歌[南北朝]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注释】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必背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原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向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敕勒歌(北朝民歌)【原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像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3.咏鹅(骆宾王)【原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
”——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风(李峤)【原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贺知章)【原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像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原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原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原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理解】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经典汉乐府古诗赏析精选

【篇一】经典汉乐府古诗赏析精选江南两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
“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
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
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
“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
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
古诗首古诗和释义

古诗⾸古诗和释义1、江南(汉乐府)【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会⼉游向东,⼀会⼉游向西,⼀会⼉游向南,⼀会⼉游各北,⽆拘⽆束,怡然⾃得。
2、长歌⾏(汉乐府)【原⽂】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光辉。
常恐秋节⾄,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徒伤悲。
【理解】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地,所有⽣物因此都呈现出⼀派繁荣⽣机。
常常担⼼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河奔腾着向东流⼊⼤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年头发花⽩,⼀事⽆成,悲伤也没⽤了。
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敕勒川,阴⼭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理解】敕勒⼈⽣活的原野在阴⼭脚下,这⾥的天幕象毡帐篷⼀样笼罩着辽阔的⼤地。
苍天浩渺⽆边,草原茫茫⽆际,每当⼤风⼉吹来草⼉低伏的时候,放牧的⽜⽺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浮绿⽔,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的⽑,碧绿的⽔,⼀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清清的⽔波。
5、风(李峤)【原⽂】解落三秋叶,能开⼆⽉花。
过江千尺浪,⼊⽵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林时可把万棵翠⽵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原⽂】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理解】如⽟雕⼀样的新柳碧⽟婆娑,⽆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的春风就是⼀把神奇的剪⼑。
7、回乡偶书(贺知章)【原⽂】少⼩离家⽼⼤回,乡⾳⽆改鬓⽑衰。
写莲的经典古诗文

写莲的经典古诗文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江南》2.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王勃《采莲曲》3.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李白《采莲曲》4.斜阳十里烟芜,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陈著《祝英台近·小盆池》5.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王勃《采莲曲》6.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王勃《采莲曲》7.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王勃《采莲曲》8.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王勃《采莲曲》9.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张籍《采莲曲》10.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杨果《小桃红·采莲女》11.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12.浣纱中争艳冶,采莲女斗蝉娟。
——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13.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14.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15.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许浑《夜泊永乐有怀》16.贪乘摘花马,乐搒采莲舟。
——寒山《诗三百三首》17.采莲泾红芳尽死,越来溪吴歌惨凄。
——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吊古》18.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陆龟蒙《记事》19.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
——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20.云行风静早秋天,竞绕盆池蹋采莲。
——和凝《宫词百首》21.因君奏采莲。
——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22.看花摘不得,屈作采莲人。
——《铜官窑瓷器题诗》23.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
——张元凯《采菱词》24.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萧纲《采莲曲》25.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秦观《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26.静逢竺寺猿偷橘,闲看苏家女采莲。
——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27.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形容鱼的诗句唯美古诗

形容鱼的诗句唯美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解析:这是一首非常经典且唯美的描写鱼的古诗。
诗的画面感超强,就像一幅灵动的江南水乡图在眼前展开。
“江南可采莲”,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江南水乡嘛,采莲是常见的活动。
然后“莲叶何田田”,田田这两个字用得太妙啦,就像我们看到那莲叶一片连着一片,长得特别茂盛,层层叠叠的样子。
重点来喽,“鱼戏莲叶间”以及后面的鱼戏莲叶东、西、南、北,这几句把鱼的活泼劲儿写得活灵活现。
你看那些鱼啊,在莲叶之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游到西边,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在莲叶这个大游乐场里嬉戏玩耍,充满了生机和趣味。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赏析:这首诗描写鱼的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句,但却相当出彩。
前面几句先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特别美的环境,你看那弯弯的月亮像眉毛一样挂在柳湾的上空,整个越中的山色就像在镜子里一样清晰可见,这已经够美了吧。
然后又说兰溪下了三天的桃花雨,这时候啊,半夜里鲤鱼就顺着水流上滩啦。
这鲤鱼就像是被这美好的环境吸引了,也像是趁着涨水的时候来凑个热闹。
半夜里鲤鱼上滩这个场景,让整个画面都动起来了,就好像那些鲤鱼也充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索一番呢。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解析:李白的这首诗很有趣味呢。
“黄河三尺鲤”,一下就把鲤鱼的出处和大小给交代清楚了,黄河里的三尺大鲤鱼,感觉很有气势。
“本在孟津居”,孟津是黄河的一个地方,这鲤鱼原本就在那儿生活。
后面“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就更有意思啦。
传说鲤鱼要是跳过龙门,点额成龙就能飞升啦,可是这鱼没成功,没变成龙,那就只能回来和普通的鱼一起混啦。
这里面李白好像是用鲤鱼自比呢,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但又有点幽默,就像在说自己本来想干一番大事业,像鲤鱼跃龙门一样一飞冲天,结果没成功,只能继续和大家一样平凡度日,这鲤鱼的形象也变得很有内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