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及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程实施的形式与内容问题 一是课堂上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 二是把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 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这一切都还给了学生, 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 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与动脑相脱节,目的 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四是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 五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 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 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六是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死的,用教材是活的。 然而,我们少数教师却走向了做课件不读书,教教材不研究的浮躁工作状态。
4
4、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灵魂: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019/1/22
5
5.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 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 ◆注重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 ◆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加强课程、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差异、联系 ◆倡导学习方式多元 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向的基本特征: 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 → 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 单一的认知性教学 → 多维的体验性教学 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 → 互动的交往性教学 2019/1/22 由单项性活动教学 → 综合性的活动教学
课程改革“回头看”
泗水县教育局 二○○八年十二月
2019/1/22
1
一、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 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
2 .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改革 就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切忌急功近利,好高 骛远。
2019/1/22 11
3.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 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为了扭转以往过 (一)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转变课程功能 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实际上,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 习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结合的。 4.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优势之一是重视“双基”教学, 这个优势永远不能丢掉。无论21世纪如何发展,重视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承担的 重要任务。 问题是,我们要赋予“双基”新的内涵,根据未来社会 的需求,丰富和扩展它的内容,而不是抛弃它。当然, 我们要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必须切实加强能力的 培养。
2019/1/22
10
三、对本次课程改革的客观认识与把握 1 . 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取 得的成绩是主要的。50年来的中小学课程基本上适应了 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 合格人才。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继承的关系,防止全盘 否定。 中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不能 丢掉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不能简单地将国外教育中某 些词当作改革的旗帜,防止全盘西化。 对有争议的问题,一定要广泛讨论,多方论证,切忌一 哄而起,走向极端。
2019/1/22 7
(二)课改的矛盾 (1)教学的矛盾。教材的广度、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 材浅而广,导致学生不求甚解。 (2)新课程的高要求与目前师生状况的矛盾。新课程向 教师提出的是大学的要求,中学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也难 以应付。 (3)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宽松灵活的学习活动的矛盾。 如:在大自然中或室外学语文,不切实际。 (4)教师工作负荷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 (5)评价体系操作性的缺失与理想化理念的矛盾。评价 体系滞后于课程理念,教学过程的评价存在盲目性。 (6)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无限的教学需求的矛盾。学生在 学校看不到报纸,收看不到电视新闻,与社会隔绝,合 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拓展式学习难以开展。 2019/1/22 8
2019/1/22
12
5.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的学者提出了以鼓励为主, 这无疑是正确的。尊重学生的个性,赞扬、关注每个学 生的闪光点,是新课改后发生的明显变化。但不少教师 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表扬,忘了批评”。 其实,赏识激励和批评惩罚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常用的评价、教育的主要手段,不可偏废。但它们都 有局限,都是一把双刃剑,要综合运用,掌握好分寸。 6.“只靠兴趣怕不行” 7.“当代中国学生缺什么?” 放眼全球,中国的学生缺乏“人文素养”。 面向未来,中国的学生更缺乏“科学素养”。
2019/1/22 14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 地理) 科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科学 语文 数学 科学 语文 数学 科学 语文 数学 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 化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外语
体育
外语
体育
外语
体育
外语
体育 与健康
外语
体育与 健康
外语
体育与 健康
6~8%
6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观念与认识问题 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在改革过程中,我 们就遇到了这方面的观念与态度转变过程中的误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将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对立起来,把传统教育与 现代教育对立起来。 2.将评价和应试教育等同起来。将闭卷考试和课改对立起来。把定量评 价与定性评价对立起来。结果把素质教育庸俗化,贴上各种形式主义的标签。 3.将高分和低能等同起来。殊不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 知识哪来的能力。 4.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立起来。认为课改就是教师靠边站, 学生唱主角,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走向对学生放任的另一个极端。 5.把因材施教和整体发展对立起来。整体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但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发展到同样水平,必须承认学生 的差异性。课改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6.搞形式化课改,新瓶装旧酒,把历史继承与理论发展对立起来。 以上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导致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要么不讲科学、全盘 否定过去,要么在课改过程中无所作为,甚至把课改庸俗化,对学生放任自 流不负教育责任。
2019/1/22
13
记住比尔· 盖茨的忠告 比尔· 盖茨曾给全美的孩子开列了一个单子,上面列有11项学 生没能在学校里学到的事情,他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它们。这 里列举其中6项: 一是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二是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 好之前要有所成就。 四是如果你认为你的教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 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八是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 做出类似区分。在某些学校已经废除不及格分,只要你想找到正 确答案,学校会给你无数次机会。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没 有一点相似之处。 九是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 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 十是电视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 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 比尔· 盖茨告诉我们,不要培养一代不知现实为何物的年轻人, 这种教育只能导致他们成为现实世界中的失败者。
10~ 11% 9~11% 16~ 20%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周课时 (节) 年课时 (节) 26 910 26 910 30 1050 30 1050 30 1050 30 1050 34 1190 34 1190 34 1122
274 9522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平均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019/1/22 2.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
2019/1/22
2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wk.baidu.com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 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 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一代新人。
(三)考试与升学问题 课改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与当前升学考试和人才 选拔制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现行升学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 局限于考学生某一方面,不能很好涵盖三个发展维度,还不能体 现对人多方面能力的测试。 现阶段,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较好方法,不能简单地给以否定。 我国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要解决教育资源问题,竞争在所难免。 竞争要求找到一个全社会都能普遍认同,而且具有可操作性以及 客观、公正、公平的刚性判定标准和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承认 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课改也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需要 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课改不能脱离实际。如果说课改后,学生反 而考不上大学,失去深造机会,成为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广大 学生家长不会答应,课改也将推行不下去。 可以预见,课改后的一段时间内,升学考试的形式仍要保留, 但要在可能范围内改革内容。考试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 学生全面能力的测试,更注重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更注重检 测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使考 试内容与新课程理念更加对应。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但仍然需 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9/1/22 9
2019/1/22
3
3、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年 级 九年课 时总计 (比例) 六 品德与 社会 七 思想 品德 八 思想 品德 九 思想 品德 3~4% 7~9% 20~ 22% 13~ 15% 7~9%
课 门
程 类
一 品德与 生活
二 品德与 生活
三 品德与 社会
四 品德与 社会
五 品德 与社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