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符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课件

《传播的符号与意义》PPT课件

引申意义:暗示性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 分
2021/4/24
12
符号的基本特性
指代性(任意性)
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
社会共有性(约定性)
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 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
组合性(发展性)
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 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受传者意义:受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 和解释所接收的符号
场景意义:上下文意义
场景:符号系统自然的环境、传受双方的已 知信息背景、系统存在的社会环境
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而衍生出来 的意义
2021/4/24
17
符号与意义
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符号是具体和有 形的。
意义是可以通过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符号都有其特定的
——日本 永井成男
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的 ,但符号却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
2021/4/24
6
在传播学中,符号具有广泛的含义。 符号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符号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 自然界和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
系统性、传授性和跨越性等
2021/4/24
13
组合性事例说明
天很冷 天上下着小雪 天渐渐变得暗起来 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 天知道什么时候一切才会改变 天哪!
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在形式。
2021/4/24
14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
符号然的或意社会义事物的认识,

《网络传播学》课件

《网络传播学》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口碑传播是指受众在接收到传播内容后,向他人 推荐或分享的行为,口碑传播的效果往往比传统 广告更为显著。
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信息泛滥Βιβλιοθήκη 01网络传播的便利性和快速性导致了信息的泛滥,大量无用的、
虚假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给受众带来困扰。
社交变革
02
网络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习惯,人们可以通过社
交媒体等平台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实施处罚措施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网络传播行为,依 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撤销资质等 。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 打击跨境网络传播违法行为。
网络传播的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组织
企业自我约束
成立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自律规范 和标准,引导会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伦 理准则。
网络传播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自律意识。
详细描述
网络传播学的跨学科性表现在它融合了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实践性则体现在它 关注网络信息传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性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传播方式不断 变化,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02 网络传播的原理与技术
网络传播的原理
信息的高速流动和广泛覆盖。
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技术,包括 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 等,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互联互 通。
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 存储、分析和可视化,为网络传播提 供了更加精准的目标用户分析和个性 化推荐。

04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04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3
②银川市境内贺兰山东麓,分布着极为丰富 的岩画遗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 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 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 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 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 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5、特点:符号有三大特点:①指代性;② 随意性;③约定性。
6、类型:符号从符具和符指的关系来分可 以分为图象性符号、标志性符号和象征性 符号;从符号的性质和功能上可以分为逻 辑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
12
7、符号和信号的区别与联系 ①符号不是信号,信号仅仅表示某事、某物、某
条件存在与否,受时间、空间、地点和其他条件 的限制。 ②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就是说,只有人类才能 理解符号的意义。符号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 ,而信号则是物理存在世界的一部分; ③ 信息和符号虽然都是一种载体,但它们在传播 者和受传者中引起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
9
环球时报11月27日报道 曾因用太极旗覆盖中国大陆图案而引
起不小争议的韩国“独岛”舰舰徽将被替换。韩国《朝鲜日报》
26日报道称,取消中国大陆图案的新“独岛”舰舰徽已被安置
在该舰军官室等处。该报说,虽然韩国海军方面表示,并非因为
中国抗议才作出更换决定,而且重新露面的新舰徽只是研究方案
之一,但“其更换背景仍然受到质疑”。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1、认识符号 2、理解符号 3、语言符号 4、非语言符号
1
一、认识符号
1、符号与传播
在传播活动中媒介所运载的其实是各种不同的符 号,受众所接受的也是各种不同的符号,通过对 符号的解读才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完成对 信息的分享过程。

常用网络图标PPT

常用网络图标PPT
该图标通常用于标识网页地址或网络 连接状态,表明一个网页或服务是使 用HTTP协议进行传输的。
HTTPS图标
HTTPS图标通常呈现为一个带有锁定 图标的“S”,表示安全超文本传输 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 间进行加密通信。
该图标用于标识一个网页或服务是安 全的,通过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 密,保护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隐 私和完整性。
果,方便用户快速识别并使用相应的互联网服务。
02
社交媒体图标
微信图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词
微信图标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标识,采用 简洁的线条和明亮的颜色,呈现出现代感和科技感。
详细描述
微信图标由一个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代表着微 信作为社交软件的核心功能——即时通讯。同时,微信图标 采用明亮的颜色,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符合年轻人的 审美需求。
电子邮件图标
总结词
电子邮件图标是用于表示电子邮件服务的图形符号,通常用于指示用户可以通过 该服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详细描述
电子邮件图标通常由一个简洁的图形和文字组成,图形可能包括一封打开的信件 或一个邮箱的形状。文字部分通常包含“邮件”、“Email”或品牌名称等字样 。常见的电子邮件图标包括Gmail、Outlook和Yahoo Mail等。
03
网络安全图标
防火墙图标
总结词
该图标通常用于表示防火墙,用于保 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详细描述
该图标通常由一个盾牌或类似的形状 组成,中间有一个横线或斜线分隔, 表示防火墙在网络中起到隔离和保护 的作用。
加密图标
总结词
该图标用于表示数据加密,以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及发展

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及发展

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及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传播符号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网络传播符号,就是指在网络通信中用来代表事物、情感和抽象概念的各类符号,如表情符号、emoji、网页符号等。

这些符号以其简洁直观的表达方式,成为了用户快速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我们将就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及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已经成为了网络交流中的常见现象,它们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在文字交流中,使用表情符号可以增加信息的丰富性和情感的表达。

“ ”可以代表微笑,“ ”可以代表悲伤,“ ”可以代表赞同,“ ”可以代表不同意,这些表情符号能够让人们在沟通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对方的情感和意图,有效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表达的准确性。

emoji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们不仅丰富了文字表达的方式,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中,用户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emoji,这些简洁直观的符号成为了用户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使得文字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除了表情符号和emoji,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还包括了网页符号、特殊符号等。

在网页设计中,网页符号可以用来丰富页面的排版和内容呈现,提高页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而特殊符号的应用则更加多样化,它们不仅用于图文排版美化,还可以在数学公式、编程语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网络传播符号的运用丰富了网络交流的表达方式,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使得人们在网络交流中能够更加轻松地沟通和交流。

网络传播符号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趋势。

从最早的简单颜文字到现在的表情符号、emoji,网络传播符号的形式不断更新换代,迎合了用户对表达方式多样性的需求。

在表情符号方面,原本只有简单的笑脸、悲伤等符号,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丰富多彩的表情符号库。

无论是各种萌萌哒的动物表情,还是不同肤色的人脸表情,用户都能够找到最符合自己情感表达的表情符号。

《网络表情符号》PPT课件

《网络表情符号》PPT课件
2.分小组讨论网络表情符号 出现的利与弊,并总结该如 何更好的运用才能做到扬长 避短。
①作比较:作者将中国、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表 情符•符号单号可•击第对 能此二比 有处级, 不编说 同辑明 含母了义版在的文不特本同点样的。式文化背景下,同一表情 ②举例子• :第三“级日本人还在笑脸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作为 修饰物,表•现第更四级为丰富的表情,······很受欢迎。”运 用举例子的说明• 第方五法级 ,说明了日本人的表情符号更为 丰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字词积累
•重单点击字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衍生•(第y二ǎn级) 受窘(jiǒng)
• 第三级
纳闷(nà)• 第四• 级第五级 囧(jiǒng)
瞠目结舌(chēng) 尴尬(gān gà)
形近字
风靡(mǐ) 荒诞(dàn) 独树一帜(zhì)
糜烂(mí) 垂涎(xián)
编织(zhī)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6 网络表情符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习目标
•1单.认击识此作处者编,辑积母累版重文要本字样词式。
• 第二级
2.理清• 文第三章级结构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教学 重点) • 第四级
• 第五级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www.
讲授新课
1ppt.
单自击主预此习cP课nP件T处编辑母版标毕题业于样南式京邮电学
/kejia
院,现任新华网党组成
n/

网络传播符号ppt课件

网络传播符号ppt课件

(一)恶搞历史
来自日语的Kuso,发泄不爽情绪时的口头语。
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了台湾BBS 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然后再 经由网络传到香港,再传到中国大陆。
1、前恶搞时代
1995《大话西游》票房惨淡。1998年前后的 国内校园BBS上,以清华学子为首的大学生 们用“认真看烂片”的KUSO精神对《大话西
(一)利用一个或几个熟悉的母本重新建 构
1、挪用——基本的恶搞叙事技巧 挪用其他文本事实以形成文本间的互文
(intertext)性 对母本的要求:一定要是正在流行或者作为经
典内容。 2、反串——潘冬子参赛记 3、戏仿——千手观音、梨花体、新闻联播等
26
“戏仿”由这样几个构成要件:第一, 它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主要是借用原 作的题材、人物等内容;第二,它的美 学形态是滑稽的、喜剧性的,而不是严 肃的、悲剧性的或崇高的;第三,模仿 的目的是批评原作,因为具有滑稽、喜 剧性,这种批评表现为对原作的讽刺。
网络传播符号
1
网络传播所利用的符号,从本质形 式上看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多差异。
但是,在应用方式上出现了很多变 化,这些变化有些是“量”的,有 些则是“质”的。目前,在文字与 图像符号方面,网络传播所带来的 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它们也是 本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2
一、网络传播中的文字符号
规范的语言符号——个性化体现 在什么地方?
10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 一种“语言污染”,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11
12
二、网络中的图形、图像符号
(一)网络情绪的图形化
13
(二) 网络ID 的图形 化—— 传播形

14

传播符号与意义_图文_图文

传播符号与意义_图文_图文

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 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
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 和文化背景
象征性社会互动/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人与人关系赖以成 立和发展的机制
个人的主体意识 “主我”
个人与社会之间相 互作用的纽带
“客我”
“自我”
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象征性互动理论:考察象征与现实社会生活、与人类传播的关系。 其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个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 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象征性社会互动/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 来交流或交换意义
交换双方必须要有 共通的意义空间


体态符号/体态 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语言

物化、活动化
仪式、习惯、旗帜、服装、饮食、音乐

、程式化的符 号
、舞蹈、建筑、手艺、庭园、城市、消 费方式等
符号的功能
表达和理解功能 (编码和译码)
传达功能
思考功能
柯日布斯基 :普通语义

语言符号
语 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言 的

陷 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
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
网络社会的崛起
象征符过滥提 供和过频变动
对信息的误读(译码)举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消费化(娱乐化):
职场励志格言、QQ 签名、房产广告等
“他人是地狱” ——萨特

传播符号与意义_图文_图文.ppt
电 视 台 台 标

从符号学理论看网络传播

从符号学理论看网络传播
符 号 学 是 构 成 传 播 学 的基 础 理 论 , 它 研 究 一 切 “ 可以用 于交际 的东西 : 字 、 象 、 通标志 、 卉 、 文 意 交 花 音 乐 、 学 上 的 症 状 等 , 且 还 远 不 止 这 些 。 号 学 还 对 医 而 符 上 述 一 类 符 号 交 际 的 方 式 以及 制 约 符 号 使 用 的 规 则 进 行 研 究 。 ① 格 鲁 ・萨 克 逊 人 的符 号 学 , “ 介 ” ”盎 以 媒

个 网 页里 可 能包 含 语 言符 号 、 像 符 号 、 图 动
画 , 至声 迹 等 等 , 给 多 样 的 符 号 形 式 提 供 了 可 能 甚 它 的 表 现 空 间 。 传 播 者 的 角 度 来 看 , 个 网 站 的 盈 利 从 各
方 式 不 同 , 对 的 受 众 不 同 , 以 他 们 采 用 的符 号 也 面 所
这 种 媒 介 的 传 播 活 动 进 行 分 析 , 使 我 们 了 解 网 络 能
如 何 依 赖 符 号 系 统 来 达 到 交 际 的 目 的 , 了 解 是 什 并
个 网 页 页 面 的 长 度 是 没 有 严 格 限 制 的 , 为 这
么使 网络成为 了一种 独具特 色的媒体 。

存 储 大 量 信 息 提 供 了 承 载 空 间 , 容 纳 无 限 的 信 息 为
提 供 了 可 能 性 。 量 的 符 号 能 同 时 出 现 在 一 个 网 页 大 里 , 一 个 原 因 是 网 络 的本 身 的 滞 留 性 。 就 是 说 , 另 也


信 息
信 息 , 是 携 带 着 一 定 的 意 义 并 以 符 号 的 外 在 总

第二讲 传播符号

第二讲 传播符号

•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逻辑学角度)
• 外延——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 内涵——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二)语言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下面有一段关于“送礼”的对话,颇有意思。你 试着分辨一下“意思”一词不同的意思。 小王给乔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 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 象征符的特点:
–人工符号; –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后天习得; –与事物关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
语言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语言(包括再现语言的文字)是人类最基 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一般将人 类使用的符号分为两大类: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二、 语言符号(verbal sign)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 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 由于象征符和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 者也将之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 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 义空间。
一 颗 永 流 传
• • 钻 石 恒 久 远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去世 之后出版的论文和讲稿集《精神、社会 与自我》(1934年出版)对这一理论的 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60年代以后,美 国学者布鲁默、西布塔尼等学者进一步 发展了这一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 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 一个积极地、创造性的过程,而且对理解 现实的社会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传播学理论-传播与符号PPT课件

传播学理论-传播与符号PPT课件

一、皮尔士的现代符号学
一级存在:感觉 二级存在:时空经验 三级存在:中介、记忆、再现
类像符号 指示符号 抽象符号
符号的三元组合:符号、对象、解释
2021/4/8
15
二、罗兰巴特的神话分析 罗兰巴特指的神话是什么? 人造奶油、马戏团、葡萄酒、时尚、原住民的舞蹈 “嘉宝的脸蛋是一种理念,赫本的脸蛋是一种事件”
2021/4/8
3
PART
TWO
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2021/4/8
4
一、符号的特性 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 二、符号的功能 指代、表义、自律、显示、认识、交流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
2021/4/8
5
猫 cat ねこ
2021/4/8
6
PART
THREE
语言符号
2021/4/8
2021/4/8
12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真实性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补充、替代、强调、否定、重复、调节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
2021/4/8
13
PART
FIVE
传播的符号学研究
2021/4/8
14
2021/4/8
9
四、语言的误用
1、死线上的抽绎 语言传播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和文体特点,沿着抽绎阶梯做上下波
动。
2、潜意识的投射 语言和文字的区别
3、误认为同一 e.g 红颜祸水
2021/4/8
10
4、估计极端化 非此即彼
5、语言与实际混淆
6、推论与事实相乱
2021/4/8
11
PART

网络语言——虚拟符号传播

网络语言——虚拟符号传播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而其传播信息的载体——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

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符号,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

关键词:网络语言符号虚拟性交互性20世纪末,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诞生促使人类生活产生了又一次深刻的革命,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己经来到我们身边,随之诞生了一群新兴的人群——网民,他们在网络表达、交流中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网络语言”。

这种语言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符号的传输与交换也不再受到时空的制约,语词的表征功能日益削弱,语言的表征危机日渐显露,言说主体和言说客体在电子交流过程中也被重新构建,形成了~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虚拟符号传播。

一、罔络语言的含义如今网络已不是新鲜事物,新鲜的是网络语言。

电脑网络形成之初就有网络语言或者网络用语,但它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网络语言的不同层次或许是网络语言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的共时反映。

中国网民使用的语言仍然是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并未形成与现代汉语迥然不同的完整体系。

可是,与日常生活语言相比较。

网上的语言从内容上看,有些与网络技术有关《如服务器、IP 地址等),有些与网络生活有关{如电子邮件、0I C Q等),从传输方式上看,网络语言是依靠键盘输入、电脑屏幕显示的。

例如“笑”的情绪,用汉字输入,只有“哈哈”、“呵呵”等为数不多的方式,而在电脑上可以用键盘敲出各种图形来表情达意。

这些因素构成了新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出现在网络上的、网络上常见的以及跟网络有关的语言。

对于“网络语言“的真正内涵国内的研究学者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1、劲松、麒珂在<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中指出:网络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络时代、e 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自称网民、特称网虫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恶搞历史
来自日语的Kuso,发泄不爽情绪时的口头语。
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了台湾BBS 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然后再 经由网络传到香港,再传到中国大陆。
1、前恶搞时代
1995《大话西游》票房惨淡。1998年前后的 国内校园BBS上,以清华学子为首的大学生 们用“认真看烂片”的KUSO精神对《大话西
22
(二)恶搞分类
图片恶搞(图片移植、动作模仿、人物模仿)
23
文字恶搞
24
音频恶搞
叶良辰同名神曲新 单《叶良辰》 震撼 出炉!
《我叫叶良辰》
恶搞吉祥三宝
视频恶搞
一风之音:孙悟空 国庆出游被打 唐僧 化身叶良辰奉陪到 底
25
(三)恶搞的策略:颠覆和拼贴 恶搞的无厘头叙事策略
3
4
P108网络新闻的语以言超文本形 式存在
屏幕阅读速度比媒体速度慢25%
网络新闻标题与原来印刷新闻标题有什么 不同?Βιβλιοθήκη 行字 数数整
结构
内容表现: 吸引眼球
齐 完整 压力……
性性 5
6
(二)非规范的网络语言
1、聊天等特殊用语(p109看构成)
1.1汉字的变异使用 ——谐音、别字、 缩略
(视频恶搞始于2000 年《大史记》)
20
闪闪的红星之潘冬 子参赛记2006.4— —网络恶搞大讨论
梨花体事件2006.8
21
3、泛恶搞时代
恶搞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不再是 一味简单的佐料,一些经典恶搞片段充斥着人 们的生活,导致恶搞已经成为一种言语习惯和 生活方式。
新型的恶搞文化与传统流传于民间的恶搞在表 现手法上、载体上及参与制作者的文化水平上 均有所区别
置换叙事是恶搞最为原始的叙事,几乎所有恶 搞都存在置换的叙事方式。
28
(二)按照自身的叙述逻辑进行文本 的布局与建构
恶搞影像创作中,作者的创意很重 要。
创意的源头有两类: 一类是是针对具体影像母本而产生
出来的。 一类是创意先出来以后,再寻找合
适的影像作品作为母本。 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创意,母本是
(一)利用一个或几个熟悉的母本重新建 构
1、挪用——基本的恶搞叙事技巧 挪用其他文本事实以形成文本间的互文
(intertext)性 对母本的要求:一定要是正在流行或者作为经
典内容。 2、反串——潘冬子参赛记 3、戏仿——千手观音、梨花体、新闻联播等
26
“戏仿”由这样几个构成要件:第一, 它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主要是借用原 作的题材、人物等内容;第二,它的美 学形态是滑稽的、喜剧性的,而不是严 肃的、悲剧性的或崇高的;第三,模仿 的目的是批评原作,因为具有滑稽、喜 剧性,这种批评表现为对原作的讽刺。
2.1降低网络交流成本 2.1彰显个性 2.3表达情绪 2.4昭示态度 2.5形成网络社交圈
9
3、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的社会 动力
3.1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推动网络语言的 发展;
3.2网络文化的反主流基调刺激网络语 言的发展;
3.3网络与一般大众文化的互动推动网 络语言的发展;
为创意服务,而不是束缚其创作的。
29
(三)融入诸多的流行元素,获得反讽 的传播效果
这些流行的元素包括:名人,重大新闻或娱乐 事情,流行术语、概念、口头禅、广告语,家 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影视情节,典型的社会潜 规则,著名丑闻等。
《闪闪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 《中国队勇夺世界杯》
30
娱乐性自然是恶搞文化的根本话语属性。 在对一种意义颠覆和对另一种意义追寻的
10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 一种“语言污染”,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11
12
二、网络中的图形、图像符号
(一)网络情绪的图形化
13
(二) 网络ID 的图形 化—— 传播形

14
(三)网络文字符号的图形化

15
四、网络图形符号的动态化
16
(五)网络图像的“PS”与“恶搞”
17
三、恶搞语言及其思维
1.2方言
1.3数字谐音
1.4汉语拼音或英语缩略、谐音形成 的符号
1.5标点符号等构成的表情符号
7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的形式, 虽盛行于虚拟的网络,但与现 实血肉相连,体现着人们对现 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影响着 人们的日常表达,甚至对现实 社会起一定的推动和改造作用。
8
2、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的直接 动力
游》进行了细致解读,周星驰的无厘头从此
风靡大陆。
《大话西游》only you
18
2、恶搞时代 PS时代——2003网
络小胖—“网络PS” 不是始于斯,却因 其而发扬光大,形 成第一次全民PS恶 搞热潮
19
flash时代:《大话 三国》(闪客)
视频:2006年恶搞 元年——一个馒头引 发的血案——将恶搞 时代推向巅峰
27
4、变形——ps图片等 5、反讽 6、置换
利用数字化的音频、视频、图片制作技术打碎 原有作品的七宝楼台,通过镜头剪辑、配音制 作、夸张修辞等蒙太奇的编辑手法重新组合并 赋予作品完全不同于原作品的表达主题,从而 创作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并形成冲击人们 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事实认定的效果,我们把这 种现象称之为置换。
语境中,恶搞呈现出自身的话语质性。 作为技术时代的社会风景和边缘状态中生
命意识的爆喷,恶搞暴露了后现代性中的一 种边缘生活,它根本上源自大众对文化话语 权的渴望,也是大众媒体碎片化的结果。它 在浓烈的反讽社会的色彩中所隐蕴的对社 会现实的关注究竟赋予了自身以现实需要 的存在主义价值。
31
(四)“恶搞”——狂欢的外衣
“狂欢化”是20世纪著名思想家巴赫金提出的 一个文学理论——实指的是“是一种打破现存秩 序、实现个性自由的审美价值取向。”
“狂欢化”理论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 期的狂欢节文化。
网络传播符号
1
网络传播所利用的符号,从本质形 式上看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多差异。
但是,在应用方式上出现了很多变 化,这些变化有些是“量”的,有 些则是“质”的。目前,在文字与 图像符号方面,网络传播所带来的 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它们也是 本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2
一、网络传播中的文字符号
规范的语言符号——个性化体现 在什么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