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快速测量金矿中金含量的方法

合集下载

浅析野外金的快速分析方法

浅析野外金的快速分析方法

4 泡塑 的吸附原理
本 法是 采 用 聚 氨酯 泡沫 塑 料对 金 进 行 富集 。聚
氨酯泡塑是一种多孔性 、 比面 积 很 大 的高 分 子 有 机
荡3 0 ai r n , 取 出泡 沫 用 水 冲 洗 干 净 , 挤干水 分 , 放 入 3 0 mL 瓷 坩埚 中 , 加 少 量 无 水 乙醇 , 点燃 , 待黑烟 冒 尽, 放 在 汽油 炉 上 灰化 彻 底 ( 无黑 色 ) , 取 下放 冷 , 加4
2 0 l 4 年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7 1
盐酸 1 mL蒸 f , 向坩埚 中加 入预先加 热至 6 0 磷 酸一 磷 酸 二 氢 钟 缓 冲溶 液 5 mI , 滴加联苯胺指示剂 1
3 试 样 的 分解 原 理
试 样 采 用 王 水 分解 。王 水 ( H C 1 : HN O 3 = 3 : 1 ) 的 溶 解 能力 很 强 , 它 可 以溶 解盐 酸 和硝 酸 所不 能溶 解 的物 质, 是 金 和金 矿 物最好 的溶剂 :
Au + HNO3 + 3 HC I = Au C 1 3 + NO+ 2 H2 O
金标 准 溶 液 ( 1 . 0 0 0 0 m g / m L ) : 取分析纯金 1 . 0 0 0 0 g , 置于 5 0 mL 烧杯中 , 加 入新 配 制 的王水 2 0 mL和氯 化钾 1 g , 加热 溶解 , 低温蒸发 至小体积 , 移入 1 0 0 0
m L容 量 瓶 中 , 加盐酸 1 6 5 m L, 用 饱 和 氯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摇匀备 用 。
王水 的溶 解 主要 是 由于 硝 酸和 盐 酸 发生 氧 化 还 原 反应 而游 离 出氯 和亚 硝酰 氯 , 氯离 子 的络合作 用, 加 速金矿样 的溶 解, 并 提高 了被分解 物质 的还原 电位 。

金矿中痕金野外快速测试方法

金矿中痕金野外快速测试方法

金矿中痕金野外快速测试方法关键词:快速分析法痕金泡沫塑料富集 tmk1、引言随着地质勘探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黄金的价格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金矿的勘探和开采行业,使金矿企业走向繁荣,为地质勘探(查)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国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含金的异常点(区)。

在对这些异常点(区)进行预查(普查)阶段工作中,野外快速分析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其意义不仅在于可加快勘查工作的步伐,而且对现场工作中认识上在的问题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1]。

笔者在原实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总结出一种分析操作简便、省时、省料,仪器简单,检出效果较好,而且节约试剂、缩时简便的金野外快速分析方法。

2、分析器具和主要试剂(1)分析器具10 ml吸液滴管2支;1ml吸液滴管1支;25ml配塞盖比色管1-6支;橡皮吸耳球1个;小烧杯1-6个;白瓷反应板3个。

(2)主要试剂(1+1)王水:量取浓盐酸150 ml,浓硝酸50 ml,水200 ml,混匀于矿泉水瓶中。

混合掩蔽剂:由三种溶液组成,按等体积混合:400g/l柠檬酸浓液;300g/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10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每100ml加15ml氨水。

缓冲溶液:称取77g乙酸铵于烧杯中,加入59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

显色剂:1g硫代米氏酮溶于90 ml无水乙醇中,移入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盖紧后,制成饱和溶液,用黑纸或黑布包裹,放在阴凉处保存。

200g/l脲素溶液:称取200g脲素加入1000ml水中溶解。

泡沫塑料:将市售泡沫切割成1.5cm×1.5cm×0.5cm,用水洗净,风干备用。

3、试验方法(1)试样溶解把干燥矿石用铁锤锤碎后,置于铁钵内进行细碎研磨,粉碎后200目筛,将筛下的样品用四分法称取1g样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5ml(1+1)王水,然后将比色管盖塞好,用食指压住塞盖,振摇20 min,进行过滤。

野外快速测金新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野外快速测金新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野外快速测金新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本文介绍的又是一种野外快速测金新方法一TMK泡塑比色法.其原理是王水溶矿?泡塑吸附,TMK显色具有易学,测试快,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经济省时等特点?是金异常检查,金矿普查与开发比较理想的野外快速测试新技术.1TMK泡塑比色法概述1.1仪器设备一(1)微型碎样机1台;(2)称样天平1台;(3)20ml比色管i0~20支}(4)5ml 和lml吸管各1支;(5)洗耳球1个}(6)样勺1个}(7)50ml棕色瓶1个;(8)泡塑1块;(9)镊子1个}(1O)提包1个.,1.2化学试剂(1)1l1王水250ml;(2)DNG100ml}(3)DAPS0mI~(4)无水乙醇100ml;(5)TMK储存液10∞1;(6)TMK工作液,即配即用,先取1份TMK储存液,加9份无水乙醇摇匀即可.以上化学试剂可测试100个样品.1.3操作程序原样烤干一破碎缩分(相当于200目筛)一称样2g置于比色譬中一加1:1王水2?5mI一加热至沸腾一加DNGlml~gT~.Sml(Tl’~rN自来水)一加入泡塑小块一震荡200次一取出泡塑洗净挤干一置于玻璃扳或白纸上一加DNG至温透挤干一加TMK 工作液0?5ml~约一分鲫后比色.1.4标样及注意事项标样是指已作过化学定量分析,取得了定量结果的样品.在测试样品时,每批插入1个或几个不同品位的标样(以同一矿区样品为佳),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试,一方面可以根据标样结果进行比色定量}N--~Ng检查操作是否有误或试剂是否失效.在操作过程中;①要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②要按标定的量加入试剂,否则将导致测试结果不准:③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2TMK泡塑比色法的灵敏度与精度2.1灵敏度本方法以指导寻找金矿体为目的,因此其灵敏度是以能检测出AU>O?5g/t(金矿最低边界品位)的样品即可而对Au<0.5g/t(非矿)的样品的测试,目前我们尚未进行研究.2.2精度本方法的测试结果是半定量的,不能替代化学定量分析.对Auto?5g/t 的样品没有进行青{卑地质科技情报研究,故不宜用于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化探扫面金含量>0.5g!t的样品均可测定.一般情况下,Au含量0.5g/t显浅红色,1.Og/t显玫瑰红色,>5.0g/t显大红,深红,褐红,黑红等色?品位越高,红色越浓黄色,绿色.均说明不含金.因此本方法适用于金异常检查,金矿普查评价和金矿开发3TMK泡塑比色法自勺应用效果本方法1993年研制成功来.已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先后发现了多个矿床(点).其中衡东东江金矿的发现就是成功的实例.1994年我们仅用几天时间,就评价了衡东东江异常,发现了金矿体,并大致查明了矿床规模.继而进行了地表及深部普查,目前正在边探边采.几年来,已用本方法测试上千个样品,其结果与化学定量分析结果对比基本吻合,能在野外快速准确的区分金矿与非金矿(表1)+大大缩短了评价周期.为我队金矿普查工作做出了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表1某金矿区TC采样测试结果对比摘自《湖南地质》.1991?V ol?16,No?2。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在进行金矿化验时,我们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金矿的含金量和品质。

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金矿的化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些基本的化验设备,包括玻璃瓶、试剂瓶、酸、碱等。

接着,我们将采集到的金矿样品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酸液。

在加入酸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酸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造成伤害。

接下来,我们将待测样品与酸液充分混合,并加热反应。

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待反应结束后,我们将样品溶液进行过滤,得到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

然后,我们需要利用试剂进行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通过逐步加入适量的试剂,可以将金属离子逐渐沉淀下来。

在沉淀反应结束后,我们将沉淀物进行过滤,得到含有金属沉淀的固体物质。

最后,我们将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干燥和称重,计算出金矿的含金量。

通过这种简单的化验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确定金矿样品的含金量和品质,为后续的加工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化验金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利用酸溶、沉淀和干燥称重的步骤来进行。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适合于初步的金矿化验工作。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化验操作的准确性,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化验金矿的最简单方法,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进行化验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祝大家工作顺利!。

金矿石中金的测定方法

金矿石中金的测定方法

活性炭吸附原子吸收法测定金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视样品的均匀性而定)的样品。

用HNO3-KClO3硝化除炭、硫以及有机物。

最后用王水溶解;动物胶凝聚沉淀硅酸后,在稀王水介质中,用布氏漏斗过滤分离残渣。

AuCl4-被装有活性炭-纸浆吸附柱动态吸附,与绝大部分基体组分分离。

活性炭经灰化后,用王水溶解,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本法适用于一般试样中ω(Au)/10-6=0.01~100的测定。

2.试剂2.1.氯酸钾,分析纯。

2.2.盐酸(p1.19g/mL),分析纯。

2.3.硝酸(p1.42g/mL),分析纯。

2.4.氟化氢铵,分析纯。

2.5.动物胶溶液:称取5g动物胶于1000mL水中,加热溶解氢钾;2.6.活性炭-纸浆:将粒径为0.074mm的活性炭在20g/LNH4HF2溶液中浸泡3天,过滤,用HCl(2+98)及热水各洗涤7~8次。

将处理后的活性炭与纸浆以干时的质量比按比1+2混匀。

2.7.活性炭-纸浆吸附柱的制备:将吸附柱紧密装在抽滤筒的圆孔中,在吸附柱内加入纸浆,开动真空泵,抽干压紧,纸浆约为4~5mm厚,在加少许稀纸浆,抽干,加入活性炭-纸浆混合物(绝对防止活性炭渗漏),上面覆盖一层纸浆。

装上布氏漏斗,铺上滤纸即可过滤。

2.8.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 99.99%的金粉于250mL烧杯中,加50mL王水,用水浴溶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金为1000ug/mL。

2.9.金标准溶液:移取50.00mL金标准贮存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 加50mL王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金为100ug/mL。

2.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灵敏度:在与测量样品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金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10u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金矿现场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

金矿现场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
(b)试剂加入的次序或方法不适当,例:加 EDTA、氟化氢铵的加入后没有搅匀容器壁沾有的少量杂质未与掩蔽剂接触,不能使杂质充分掩蔽,三价铁等杂质也可以使碘还愿,得出不正确结果。操作者必须按规程仔细操作,每加一种试剂必需混匀。
(c)错误地将掩蔽剂EDTA、(NH4)HF2和还原剂KI一起加、更有甚者先加还原剂KI后加掩蔽剂,造成掩蔽剂失去效力,导致试验基本失败分析数据错误。建议加强分析人员素质教育,提高操作技巧加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分析实验。
优点:㈠测定允许酸度范围较宽,pH = 0~3.8
㈡选择性好,少量铜、银、镍、铅、锌、镉不影响测定,1mg以上的锑使联苯胺变红干扰测定,一般金矿中少见锑可不于考虑(经灼烧的试样在灼烧时锑、砷、硒、碲、汞已除去),如含量高时应除去。钯和联苯胺生成红色络合物影响测定,但金矿中一般含量甚微,一般可不于考虑。
㈡氢醌标准工作溶液极不稳定,易氧化为对苯醌,浓度为3.8×10-4mol/l的氢醌溶液在避光、密封和15℃室温只能稳定2~3天。室温高于20℃更不稳定。所以每次使用时必须重新标定。加入乙醇可以稳定氢醌标准工作溶液,如含05~2.5%乙醇可稳定15天,如含5%乙醇可稳定4个月,加入>10%乙醇滴定终点略带蓝色。乙醇的加入不仅不影响氢醌滴定,相反使终点更敏锐。
㈢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终点变化敏锐微克量的Au3+也可见明显的黄色,但还原的单质金也是黄色,所以金量多时也会影响终点的判定,一般滴定金量不超过4mg。另外指示剂可被大量金破坏影响终点,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金含量在0.5~0.xx 10-6范围可得到准确测定结果。
缺点:㈠氢醌和联苯胺同Au3+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缓慢,常有回头现象,易出现滴定误差,所以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指示剂褪色后,应放置数分钟不再出现黄色为终点。这是因为金和氢醌的反应是分为两步:

矿石中金检测方法

矿石中金检测方法

矿石中金检测方法矿石中金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传统、最常用的金矿石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分析金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湿法和干法。

1.湿法化学分析法:湿法化学分析法是将金矿石样品溶解在一定的化学试剂中,然后通过溶液的化学反应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湿法化学分析方法有火法和氰化物法。

-火法:将金矿石和一定量的助熔剂一起加热,使其熔融,然后将熔融物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根据金在酸性介质中的溶解性,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金的含量。

-氰化物法:将金矿石样品溶解在含有氰化物的碱性溶液中,形成金的氰化物溶液。

然后通过电化学法等方法,测定溶液中金的含量。

2.干法化学分析法:干法化学分析法是将金矿石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反应中的气体生成和固体残渣的性质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干法化学分析方法有铅按钮法和硫化法。

-铅按钮法:将金矿石样品和一定量的铅一起加热,使其反应生成金铅合金。

然后通过溶解铅,从中得到金,并通过称重分析等方法,测定金的含量。

-硫化法:将金矿石加热到高温,使其与硫化剂反应生成硫化物,然后通过测定硫化物中金的含量来确定金的含量。

二、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矿石的物理属性,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密度法和磁性法。

1.密度法:测定金矿石的密度,通常使用比重瓶或密度计进行测量。

因为金的密度相对较高,所以含有金的矿石比重一般会比较大,通过测定比重来初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金。

2.磁性法:通过测定金矿石的磁性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金。

金的磁性非常低,几乎不被磁化,在磁场中不会显示明显的磁性。

因此,通过磁性测定可以初步判断金矿石中是否含有金。

三、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矿石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光谱特性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金银铂矿石化验方法

金银铂矿石化验方法

金银铂矿石化验方法一、金的化验方法:1.酸浸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金化验方法。

先将金矿石细碎,然后将其与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金矿石中的金会被氧化为氯金酸溶液,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氯金酸溶液。

最后,通过添加硫酸还原金离子,产生金粉,并用称量器称量金粉的质量,从而计算金矿石中金的含量。

2.火焰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金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金矿石细碎,然后通过高温加热,使矿石中的金熔化。

熔融金通过冷却形成金珠,并称重。

然后,通过测定金珠的质量和密度,计算金矿石中金的含量。

二、银的化验方法:1.碘溶液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银化验方法。

将银矿石细碎,与稀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银矿石中的银氧化为溶于水的银盐。

然后,将溶液滴加含碘的溶液,产生黄色的沉淀。

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银矿石中银的含量。

2.氨水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银化验方法。

将银矿石细碎,与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银矿石中的银氧化为溶于水的银盐。

然后,将溶液滴加含氨的溶液,产生白色的沉淀。

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银矿石中银的含量。

三、铂的化验方法:1.溴化铂:这是一种常用的铂化验方法。

将铂矿石细碎,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铂矿石中的铂氧化为溶于水的铂酸。

然后,将溶液滴加溴化铵溶液,产生棕色的沉淀。

通过连续滴定的过程,可以确定铂矿石中铂的含量。

2.气相色谱法:这是一种高效的铂化验方法。

将铂矿石细碎,并与盐酸混合。

然后,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铂矿石中的铂会被分离和检测出来。

通过仪器分析,可以确定铂矿石中铂的含量。

以上是金、银、铂矿石的常用化验方法。

这些方法可根据矿石性质和所需的精度来选择。

无论是通过酸浸法、火焰法、碘溶液法、氨水法、溴化铂法还是气相色谱法,都旨在准确测定金、银、铂矿石中金、银、铂的含量,为后续加工和使用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技师综合评审
化学检验工职业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论文
文章题目: 野外快速检测金矿中金含量的方法
*名:***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
工作单位:湖南省永和磷肥厂
野外快速测量金矿中金含量的方法
湖南省永和磷肥厂刘志友
摘要:本文通过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泡沫塑料富集硫化米氏酮(TMK)法对比,选用一种野外快测量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

(以下分别简称碘量法与TMK法)
1前言
本人是1994年从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毕业,工作地为湖南省浏阳市永和镇省永和磷肥厂,从事化工工艺与化工分析工作。

与本人工作地相距十多公里的七宝山镇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发现了金矿,该矿的特点是分布浅(甚至在地表上露出)、分布不均匀、含量也不均匀(富矿10~100克/吨,贫矿0.1~1克/吨),且该矿是以泥土状存在而不是以矿石状存在。

本人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此地金矿进行了不少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泥质金矿石含量的方法,整个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只用40分钟左右就能测出金矿中是否有金,金含量大致多少。

2 试验部分
2.1碘量法
2.1.1仪器与试剂
分析天平(精确至0.1mg),马弗炉(0—1000℃),瓷坩埚,水浴箱,抽滤泵,布氏漏斗,电炉,烧杯,移液管。

硝酸,分析纯。

盐酸,分析纯。

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00g/L。

硫代硫酸钠,分析纯。

氟化氢铵,分析纯。

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冰醋酸,分析纯。

碘化钾,分析纯。

淀粉溶液,质量浓度为10 g/L。

活性炭,二级。

金标准溶液,0.1000 g/L。

2.1.2原理
矿石经高温灼烧,除去其中的硫、碳及其它有机物质,用王水溶解,经活性炭吸附分离,灼烧除碳,再用王水溶解,在稀醋酸介质中,用氟化氢铵、EDTA掩蔽铁、铜、铅等。

用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10-6,测定范围(0.1—100*10-6。


2.1.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配制: A液:称取分析纯硫代硫酸钠52g溶入少量水中,加入已溶解碳酸钠20g的溶液中,稀释至20L,摇均匀。

此溶液1 ml约相当于1mg金。

B液:取A液稀释10倍后,按每1000ml溶液加碳酸钠0.1g,此溶液1ml 约相当于100微克金。

标定:吸取0.1000 g/L的金标准溶液10ml于50 ml的瓷坩埚中,加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5 ml,以下步骤同2.1.4分析步骤加氟化氢铵、EDTA、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按下式计算:
T=C*V1/V2
式中 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金的滴定度,微克/毫升;
C——金标准溶液浓度,微克/毫升;
V1——金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V2——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2.1.4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于650℃灼烧1.5h后,取出后转入400 ml的烧杯中,加(1+1)王水100 ml,盖上表面皿,在电热炉上煮沸1h至矿样分解完全,用温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稀释至250ml,将试液和残渣分次转入活性炭吸附柱上端的布氏漏斗中进行抽滤及吸附,然后用热的5%王水洗涤6次,用20 g/L的氟化氢铵洗吸附柱6次,又用5%热HCL洗6次,再用热水洗2次,最后用20 g/L热草酸洗2次,抽干,取下载金炭转入瓷坩埚中时行灼烧除碳,一定要灼烧完全,坩埚中的活性碳要全部灰化,不能有残留黑色的碳。

冷却后加5滴200g/L氯化钠溶液和2 ml王水在水浴上加热溶解,蒸干,滴加盐酸赶硝酸二次,蒸至无酸味,,加入热的7%的乙酸3 ml,冷后加2滴40 g/L的氟化氢铵,6滴20 g/L的EDTA、0.1g碘化钾,加5滴10g/L的淀粉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按下式计算:
w(Au)=T*V/10
式中:
w(Au)——金的质量分数,g/t;
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金的滴定度,微克/毫升;
V——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碘量法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是吸附柱清洗不彻底,其他金属离子残留在活性碳中,致使结果偏高。

该法要两次使用马弗炉进行灼烧并冷却,因此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且时间较长。

2.2 TMK法
2.2.1仪器与试剂
手持式便携式称重仪(0.01 g),空矿泉水瓶,比色板,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

金标准溶液(10mg/L)。

王水(1+1)。

TMK0.002%乙醇溶液。

2.2.2原理
金离子在一定的酸度下能被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所吸附,从而达到与其他元素分离,金与硫化米氏酮(TMK)生成配合物而产生颜色。

将矿样置于空矿泉水瓶中,王水分解,封闭溶矿,泡沫塑料富集,用硫化米氏酮(TMK)在泡沫塑料上显色。

2.2.3分析步骤
称取10g矿样于矿泉水瓶中,加王水(1+1)25 ml及1厘米*1厘米*1厘米的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一块,将瓶盖拧紧,振荡30分钟,打开盖子,取出泡沫塑料,在水中冲洗拧干,置于比色版上,均匀地滴加TMK显色剂3滴,3分钟后与标准系列同时比色。

金标准系列的配置:分取折合5微克、10微克、20微克、30微克、40微克金标准溶液及25ml5%盐酸溶液于矿泉水瓶中,分别加入一块1厘米*1厘米*1厘米的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将瓶盖拧紧,振荡30分钟,打开
盖子,取出泡沫塑料,在水中冲洗拧干,置于比色版上,均匀地滴加TMK 显色剂3滴,3分钟后观察其颜色。

若矿样中含有金则泡沫塑料呈红色,普遍来说1 g/t含量呈浅红色,低于1g/t呈较浅红色,再低的是微红色,1-8 g/t红色逐步加深,8 g/t 以上呈紫色。

注意事项为该法受汞的影响较大,汞易挥发,因此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除去。

3.结果与讨论
3.1检测结果
取4个样分别用碘量法与TMK法检测结果如下表:
3.2讨论
3.2.1碘量法
检测结果较准确,能精确到0.01 g/t;
检测时间较长,平均分析一个样要327分钟;
需要较多的仪器及在专门的化验室中进行。

3.2.2 TMK法
检测结果较模糊,但也能较准确地分辨出样品中金含量在0.5-4 g/t 之间,若碰到含量大于4g/t的矿样需将样品重10 g改为1-2g,再用
TMK法检测一遍,则也可较准确地测出矿样中的金含量。

检测快速,平均分析一个样仅需38分钟;
检测方便,仪器少,不需专门的化验室及通风设施,在野外很便利就可检测,并且可批量检测;
便于检测泥质金矿,若要检测矿石状样品,需增加一台手动-电动微型球磨机,检测时间则要增加磨矿的时间。

4,结论
TMK法能方便快速的检测出矿石中是否有金,金含量大致多少,并且不需要专门的化验室及通风设施,非常适宜在野外快速检测。

参考文献:1,GB/T7739-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2,《金银珠宝生产加工与鉴赏》唐松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