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仿真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b06f3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5.png)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班级:12通信(1)班姓名:诸葛媛学号:Xb12680129实验⼀S-函数&锁相环建模仿真⼀、实验⽬的1.了解S函数和锁相环的⼯作原理2.掌握⽤S函数建模过程,锁相环载波提取仿真⼆、实验内容1、⽤S函数编写Similink基本模块(1)信源模块实现⼀个正弦波信号源,要求其幅度、频率和初始相位参数可以由外部设置,并将这个信号源进⾏封装。
(2)信宿和信号显⽰模块实现⼀个⽰波器⽊块,要求能够设定⽰波器显⽰的扫描周期,并⽤这个⽰波器观察(1)的信源模块(3)信号传输模块实现调幅功能,输⼊⽤(1)信源模块,输出⽤(2)信宿模块;基带信号频率1KHz,幅度1V;载波频率10KHz,幅度5V实现⼀个压控正弦振荡器,输⼊电压u(t)的范围为[v1,v2]V,输出正弦波的中⼼频率为f0Hz,正弦波的瞬时频率f随控制电压线性变化,控制灵敏度为kHz/V。
输⼊⽤(1)信源模块,输出⽤(2)信宿模块2、锁相环载波提取的仿真(1)利⽤压控振荡器模块产⽣⼀个受10Hz正弦波控制的,中⼼频率为100Hz,频偏范围为50Hz到150Hz的振荡信号,并⽤⽰波器模块和频谱仪模块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构建⼀个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解调系统。
载波频率为10KHz,被调信号为1KHz正弦波,试⽤平⽅环恢复载波并进⾏解调。
(3)构建⼀个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解调系统。
载波频率为10KHz,被调信号为1KHz正弦波,试⽤科斯塔斯环恢复载波并进⾏解调。
(4)设参考频率源的频率为100Hz,要求设计并仿真⼀个频率合成器,其输出频率为300Hz。
并说明模型设计上与实例3.26的主要区别三、实验结果分析1、⽤S函数编写Similink基本模块(3)为了使S函数中输⼊信号包含多个,需要将其输⼊变量u初始为制定维数或⾃适应维数,⽽在S函数模块外部采⽤Simulink基本库中的复⽤器(Mux)将3⾏的信号矩阵。
MATLAB-SIMULINK讲解完整版
![MATLAB-SIMULINK讲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0d5b38e518964bce847c61.png)
图3-5 模块的基本操作示例
、按键 、按键 和按键 。
(5) 窗口切换类:包括 6 个按键,分别是按键 、按键
、按键 、按键 、按键 和按键 。
工具栏中各个工具图标及其功能说明见附录 B。
3.2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3.2.1 模块及信号线的基本操作
1. 模块的基本操作 模块是系统模型中最基本的元素,不同模块代表了不同 的功能。各模块的大小、放置方向、标签、属性等都是可以 设置调整的。表3-1列出了SIMULINK中模块基本操作方法 的简单描述。
善模型的外观
标左键
可改变折线的走向, 选中目标节点,按住鼠标左键,拖曳到目标位置,松开鼠
改善模型的外观
标左键
从一个节点引出多 条信号线,应用于不同 目的
方法 1:先按住“Ctrl”键,再选中信号引出点,按住鼠标 左键,拖曳到下级目标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松开鼠标左键;
方法 2:先选中信号引出线,然后在信号引出点按住鼠标 右键,拖曳到下级目标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松开鼠标右键
如图3-6所示,在模型中加入注释文字,使模型更具可 读性。
图3-6 添加注释文字示例 (a) 未加注释文字;(b) 加入注释文字
3.2.3 子系统的建立与封装 1. 子系统的建立 一般而言,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都比较复杂,规模很大,
包含了数量可观的各种模块。如果这些模块都直接显示在 SIMULINK仿真平台窗口中,将显得拥挤、杂乱,不利于用 户建模和分析。可以把实现同一种功能或几种功能的多个模 块组合成一个子系统,从而简化模型,其效果如同其它高级 语言中的子程序和函数功能。
Matlab系列之Simulink仿真教程
![Matlab系列之Simulink仿真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b170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0.png)
交互式仿真
Simulink支持交互式 仿真,用户可以在仿 真运行过程中进行实 时的分析和调试。
可扩展性
Simulink具有开放式 架构,可以与其他 MATLAB工具箱无缝 集成,从而扩展其功 能。
Simulink的应用领域
指数运算模块
用于实现信号的指数运算。
减法器
用于实现两个信号的减法 运算。
除法器
用于实现两个信号的除法 运算。
对数运算模块
用于实现信号的对数运算。
输出模块
模拟输出模块
用于将模拟信号输出 到外部设备或传感器。
数字输出模块
用于将数字信号输出 到外部设备或传感器。
频谱分析仪
用于分析信号的频谱 特性。
波形显示器
控制工程
Simulink在控制工程领域 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设计 和分析各种控制系统。
信号处理
Simulink中的信号处理模 块可用于实现各种信号处 理算法,如滤波器设计、 频谱分析等。
通信系统
Simulink可以用于设计和 仿真通信系统,如调制解 调、信道编码等。
图像处理
Simulink中的图像处理模 块可用于实现各种图像处 理算法,如图像滤波、边 缘检测等。
用于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如傅里叶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等。
03 时域变换模块
用于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如逆傅里叶变 换、逆拉普拉斯变换等。
04
仿真过程设置
仿真时间的设置
仿真起始时间
设置仿真的起始时间,通 常为0秒。
步长模式
选择固定步长或变步长模 式,以满足不同的仿真需 求。
matlab教学PPT第7讲MATLAB仿真SIMULINK
![matlab教学PPT第7讲MATLAB仿真SIMULINK](https://img.taocdn.com/s3/m/2f048654ba0d4a7303763a8a.png)
第7讲 SIMULINK 图2-18 通过命令启动Simulink仿真
第7讲 SIMULINK
可见,仿真完成之后,工作空间中出现了“ScopeData” 结构变量,其中包含了示波器显示的全部波形数据。通过 “plot”命令可以作出这些数据对应的波形,
组建用户自定义模块库如果建立了许多自定义的子系统并且已经封装好了而这些已经封装的自定义模块又是会反复使用的就像simulink提供的模块库中那些模块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这些自定义的重用性较好的模块进行建库以方便管理和反复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专业库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
第7讲 SIMULINK
第7讲 MATLAB仿真_SIMULINK
第7讲 SIMULINK
• Simulink全方位地支持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它支持连 续系统、离散系统、连续离散混合系统、线性系统、非 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的建模仿真,也支持 具有多采样速率的多速率系统。可以说,在通用系统仿 真领域,Simulink是无所不包的。
• 结合MATLAB编程和Simulink可视化建模仿真各自的特 点,可以构建更为复杂的系统模型,并进行自动化程度 更高的仿真和仿真结果的数据分析,这是MATLAB的高 级应用方面。
第7讲 SIMULINK 图2-15 仿真结果
第7讲 SIMULINK
• 更换信号源为Sources子模块库中的SignalGenerator,并设置 信号源为0.2Hz的方波,幅度为1,如图2-16左边对话框所示。
• 设置示波器显示窗口的属性(Parameters),使之成为双踪 显示,然后将示波器第二输入节点与信号源输出相连,这 样我们就可以同时观察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了。系统建模 如图2-16中间窗口所示。
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2)
![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f9127e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c.png)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数字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2.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3.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4.能够设计数字通信系统并进行仿真。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数字通信系统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历程2. 数字通信系统建模方法•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采样、量化和编码的基本原理•数字调制技术•误差控制编码技术3.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技术•Simulink仿真环境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设计方法4.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常见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参数及其定义•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分析方法5.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主题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授予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逐步领悟和掌握学习内容。
2.实验: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数字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实验。
3.课堂讨论:设计选题和应用实践案例的课堂讨论。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
1.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数码通信系统理论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覆盖课程中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2.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数字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并撰写学习笔记和所完成实验的结果分析。
3.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根据课堂讨论和布置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教师将为本课程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选取优秀的课程设计案例,供学生进行仿真和分析;2.为学生提供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的操作指导和优秀的资源链接。
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
![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7a0cba1b31b765ce0508147a.png)
实验三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用Matlab simulink实现通信系统的仿真的使用;4、掌握数字载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1. Simulink简介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个建立系统方框图和基于方框图的系统仿真环境,是一个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仿真结果可视化分析的软件包。
Simulink采用基于时间流的链路级仿真方法,将仿真系统建模与工程中通用的方框图设计方法统一起来,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并且仿真结果可以近乎“实时”地通过可视化模块,如示波器模块、频谱仪模块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模块等显示出来,使系统设计、仿真调试和模型检验工作大为简便。
SIMULINK 模型有以下几层含义:(1)在视觉上表现为直观的方框图;(2)在文件上则是扩展名为mdl 的ASCII代码;(3)在数学上表现为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4)在行为上则模拟了实际系统的动态特性。
SIMULINK 模型通常包含三种“组件”:(1)信源( Sources):可以是常数、时钟、白噪声、正弦波、阶梯波、扫频信号、脉冲生成器、随机数产生器等信号源;(2)系统( System):即指被研究系统的SIMULINK 方框图;(3)信宿( Sink):可以是示波器、图形记录仪等。
2. 通信常用模块库及模块编辑功能简介通信中常用的MATLAB工具箱有:Simulink 库,Communications Blockset(通信模块集),DSP Blockset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集)。
其中对单个模块的主要编辑功能如下:1) 添加模块:模块库中的模块可以直接用鼠标进行拖曳(选中模块,按住鼠标左键不放)而放到模型窗口中进行处理;2) 选取模块;3) 复制与删除模块;4) 模块名的处理模块命名:先用鼠标在需要更改的名称上单击一下,然后直接更改即可。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b8f7d24028915f804dc296.png)
陕西理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II题目基于SIMULINK的模拟通信系统的仿真(线性调制)摘要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数字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变为频带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后恢复成数字信号。
MA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
![MA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352b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d.png)
设计应用TLAB/Simulink通信仿真案例设计王明慧(陆军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233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其技术手段日益成熟。
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系统性能,做好系统的有效调制工作,成为通信技术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议题。
结合通信技术的发展形势,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通信仿真,从而对通信技术的有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以推进通信技术的长远发展及进步,使通信息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平台;通信仿真;技术分析MATLAB/Simulink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Case DesignWANG Minghui(Army Armored Force Academy, Bengbu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its technical means increasingly mature.The main purpose图1 仿真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在开展仿真分析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仿真建模、仿真实验以及仿真分析3个步骤,突出螺旋式推进过程,有效把握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结合仿真分析结论对系统做好有效改进,使改造后的系统性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2-4]。
在开展通信仿真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进行有效地构建,反馈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有效地分析通信系统的情况,有效把握系统性能水平,以实现系统功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在进行数字通信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了信号源的编码和译码、信道编码和译码、数字调制与解码、同步及加密和解图2 数字通信系统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内容来看,在进行通信仿真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通信系统模型的有效把握,分析数据通信系统,从而有效把握数字通信性能,以提升系统仿真的效果及质量。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仿真—通信工程课程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仿真—通信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46823ed1f34693dbef3e39.png)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仿真—通信工程课程设计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 SIMULINK仿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学号年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〇一四年一月三日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SIMULINK仿真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利用Matlab/Simulink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详细的讲解分析。
同时为了方便理解也对其原理进行了相关的说明,做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透彻明了。
本文也做了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Simulink的接收机的仿真,也介绍了在加入干扰后扩频通信仿真。
读者可以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对直接序列扩频的相关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会了解到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各种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抗干扰,从而提高通信性能。
关键字: 扩频通信;SIMULINK;直接序列扩频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扩频通信的应用及仿真的意义 (1)1.2 扩频通信的背景 (1)1.4 扩频通信主要特点 .................................. 2 第2章MATLAB/SIMULINK简介 . (4)2.1 Matlab的简介 (4)2.2 Simulink的简介 .................................... 4 第3章直接序列扩频的原理 .. (7)3.1 扩频通信的定义 (7)3.2 扩频通信的分类 (7)3.3 直接序列扩频的定义与原理 (7)3.4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特点: ....................... 10 第4章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设计 (13)4.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13)4.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接收机的设计 ................. 14 第5章仿真的系统与结果 (17)5.1 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17)5.2 基于Simulink的接收机的仿真 (19)5.3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23)第6章结束语 (27)I参考文献 (29)II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1章绪论1.1 扩频通信的应用及仿真的意义目前,我国电网中应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明线、电力线载波、电缆和新兴起的一点多址微波等。
MATLAB Simulink系统仿真 课件第11章
![MATLAB Simulink系统仿真 课件第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820f2c1510661ed9ad51f340.png)
(5)射频调制器和解调器 射频调制过程是将一个低通信号通过载波转化成带通信号,而解调过程是 将一个带通信号还原成一个低通信号的过程。带通信号在仿真时可以通过 其低通复包络来代替。首先介绍代替带通信号的低通复包络表示。 一般的带通信号,如在调制器的输出端所看到的,可表示如下:
搭建随机整数产生器模型,如图11-4所示。 “M-ary number”选项为8,“Initial seed”选项为37(系统默认),运行仿 真文件,输出图形如图11-5所示。
设定“M-ary number”选项为12, “Initial seed”选项为2,运行仿真 文件,输出图形如图11-6所示。
“Lambda”选项:泊松参数
,如果输入一个标量,那么输出矢量的每一个元素共享相同的泊松参数。
“Initial seed”选项:泊松分布整数产生器的随机种子。当使用相同的 随机种子时,随机整数产生器每次都会产生相同的二进制序列,不同的随 机数种子产生不同的序列。当随机数种子的维数大于1时,输出信号的维 数也大于1。 “Sample time”选项:输出序列的采用时间,一般采用系统默认设置。 “Frame-based outputs”选项:指定整数产生器以帧格式产生输出序列, 即决定了输出信号是基于帧还是基于采样。该选项只有当“Interpret vector parameters as 1-D”选项未被选中时才有效。 “Interpret vector parameters as 1-D”选项:选中该复选框,则以泊松 分布整数产生器输出一维序列,否则输出二维序列,本项只有当“Framebased outputs”选项未被选中时才有效。 “Out data type”选项:决定模块输出数据类型,默认为double双精度类 型,下拉菜单有single、int8、uint8、int16、uint16等类型,用户可以根 据自己需要进行设定输出数据类型。其 number”选项必须是2。 搭建泊松分布整数产生器模型,如图11-9所示。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教程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bc89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2.png)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教程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教程如下:
1. 导入Simulink和Communications Toolbox。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扩展,用于建模、仿真和分析动态系统。
Communications Toolbox
是用于通信系统仿真的附加工具箱。
2. 创建通信系统模型。
在Simulink中,可以使用各种模块来创建通信系统
模型,例如信号源、调制器、解调器、信道和噪声源等。
3. 配置模块参数。
根据所需的通信系统参数,配置各个模块的参数。
例如,在调制器模块中,可以选择所需的调制类型(如QPSK、QAM等),并设
置相应的参数。
4. 运行仿真。
在Simulink中,可以使用“开始仿真”按钮来运行仿真。
Simulink将自动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并显示结果。
5. 分析仿真结果。
使用MATLAB中的各种工具和分析函数来处理仿真结果,例如频谱分析、误码率计算等。
以上是Matlab通信原理仿真教程的基本步骤,具体实现过程可能会因不同的通信系统和仿真需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Matlab官方文档和相关教程进行学习。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2386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d.png)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imulink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Simulink的常用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Simulink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对动态系统的仿真和分析。
3. 学生能掌握Simulink与MATLAB的交互操作,实现数据传递和模型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2. 学生能通过Simulink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系统的仿真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Simulink系统仿真产生兴趣,提高对工程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在仿真实践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MATLAB基础,对Simulink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系统仿真项目,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Simulink基础操作与建模- 熟悉Simulink环境,掌握基本操作。
- 学习Simulink常用模块,如数学运算、信号处理、控制等模块。
- 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Simulink建模的基本过程。
2. 系统仿真与分析- 学习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掌握仿真算法和步长设置。
- 利用Simulink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系统性能。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掌握系统性能分析方法。
matlabsimulink课程设计
![matlabsimulink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4c8a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c.png)
matlabsimulink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atlab Simulink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功能模块与操作流程。
2. 学生能运用Simulink构建简单的系统模型,并实现仿真。
3. 学生了解Simulink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并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模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进行Simulink操作,包括模块的选择、连接、参数设置等。
2. 学生能通过Simulink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模型分析和优化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Simulink进行数据可视化,并能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Matlab Simulink学习的兴趣,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实用价值。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Matlab基础,对Simulink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Simulink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Simulink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Simulink基础操作与功能模块介绍:涵盖Simulink的启动、界面认识、模块库的浏览和选择等基础操作。
- 教材章节:第1章 Simulink基础2. 建立和仿真简单系统模型:学习如何构建、修改和运行简单的Simulink模型。
- 教材章节:第2章 搭建Simulink模型3. Simulink子系统和条件执行:介绍子系统的创建、封装以及条件执行的概念和应用。
详解matlab simulink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详解matlab simulink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e66a60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详解matlab simulink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MATLAB Simulink是一款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工具。
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设计和测试通信系统,使得工程师可以更快地开发出高质量的通信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MATLAB Simulink在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方面的应用。
一、MATLAB Simulink的基本概念MATLAB Simulink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界面的建模和仿真工具。
它可以通过拖拽和连接不同的模块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型。
每个模块代表了系统中的一个组件,例如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每个模块的参数来调整系统的性能。
二、通信系统建模在MATLAB Simulink中建立通信系统模型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模块。
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信源:产生数字信号,例如文本、音频或视频。
2.编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例如调制信号。
3.信道:模拟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4.解码器: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5.接收器:接收数字信号并进行后续处理,例如解码、解调、解密等。
在MATLAB Simulink中,每个部分都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模块来表示。
例如,信源可以使用“信号生成器”模块,编码器可以使用“调制器”模块,解码器可以使用“解调器”模块等。
三、通信系统仿真在建立通信系统模型后,可以使用MATLAB Simulink进行仿真。
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系统的性能,例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仿真还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系统的设计,例如调整滤波器的参数、改变编码器的类型等。
在MATLAB Simulink中,可以使用“仿真器”模块来进行仿真。
用户可以设置仿真的时间范围、仿真步长等参数。
仿真器会根据系统模型和参数进行仿真,并输出仿真结果。
用户可以使用MATLAB的绘图工具来可视化仿真结果,例如绘制误码率曲线、信号波形等。
四、MATLAB Simulink的优点MATLAB Simulink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直观易用:MATLAB Simulink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图形化界面,使得工程师可以更快地建立和调整系统模型。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2107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c.png)
控制系统设计:用于设计、分析和优化控制系统
信号处理:用于处理和分析信号,如滤波、变换等
通信系统设计:用于设计、分析和优化通信系统
电力系统仿真:用于模拟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基于模型的仿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真实系统的行为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Simulink支持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仿真
实践应用:完成了多个仿真项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Simulink,提高仿真能力,为实际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课程设计目标:掌握Simulink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Simulink的基本操作、模型搭建、仿真分析等
课程设计成果:完成一个完整的Simulink系统仿真项目
确定仿真参数:根据仿真模型确定所需的参数,如时间、空间、物理量等
确定仿真环境:根据仿真模型和参数确定仿真环境,如实验室、现场等
明确仿真目的:确定仿真的目标和需求,如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
确定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如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确定系统模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系统模型
建立数学方程:根据系统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方程
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的结果和数据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
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性
课程内容:包括Simulink基础、建模、仿真、优化等
学习成果:掌握了Simulink的基本操作和建模技巧
重复仿真:重复步骤1-3,直至得到满意的仿真结果
线性控制系统:由线性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a5ee0b61a0116c175e0e4825.png)
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原理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组成结构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各模块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信源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信源编码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QPSK调制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信道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QPSK解调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误码率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班级:信息工程1班姓名:寇路军学号: 3指导教师:周玲成绩:2019 年 3月 23 日目录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2)一.绪论 (2)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2)三.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 (3)3.1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基本原理 (3)3.2 2PSK信号的调制 (3)3.2.1模拟调制的方法 (3)3.3 2PSK信号的解调 (4)3.4 2PSK的“倒∏现象”或“反向工作” (5)3.5功率谱密度 (5)四.数字调制技术设计 (7)4.1 2PSK的仿真 (7)4.1.1仿真原理图 (7)4.1.2 仿真数据 (7)4.1.3 输出结果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在社会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Internet,ATM机等通信设备都离不开通信系统。
随着通信系统与我们生活越来越密切,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对通信系统的性能也越高。
另外,随着人们对通信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不得不缩短通信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提高系统性能。
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必需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
自从现代以来,计算机科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实现了可视化的仿真软件。
通信系统仿真,在目前的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当中。
已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它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本论文主要针对模拟调制系统中的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技术进行设计和基于Simulink进行仿真。
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理论中的结论。
本论文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熟悉Matlab软件。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
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
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 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模拟系统2PSK调制和解调原理及设计方法。
2.熟悉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
三. 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3.1 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基本原理相移键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
在2PSK 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0”和“1”。
因此,2P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cos(A )(2PSK n c t t S ϕω+=式中,ϕn 表示第n 个符号的绝对相位:⎩⎨⎧=”时发送“”时发送“,01,0πϕn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图1⎩⎨⎧-=-P P t t t S c c 1,cos A ,cos A )(2PSK 概率为概率为ωω由于两种码元的波形相同,极性相反,故2PSK 信号可以表述为一个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载波的相乘:()tt f t S c ωcos )(2PSK = 式中: ∑-=ns n nT t g a t f )()(这里,g(t)是脉宽为Ts 的单个矩形脉冲,而an 的统计特性为:⎩⎨⎧-=-P P n a 1,1,1概率为概率为 即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an 取+1),S2PSK(t)取0相位;发送二进制符号“0”时( an 取 -1), S2PSK(t)取π相位。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相移方式。
3.2 2PSK 信号的调制 3.2.1模拟调制的方法 图2 图31t1sTs 乘法器)( 2 S PSK 双极性不归零 t 0ω cos ) ( t f 码型变换 单/双3.2.2键控法图43.3 2PSK 信号的解调2PSK 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因为发”0”或发”1”时,其采用相位变化携带信息。
具体地说:其振幅不变(无法提取不同的包络); 频率也不变(无法用滤波器分开)。
图5图6图7 a b c d e2 S a b c d e3.4 2PSK 的“倒∏现象”或“反向工作”图8 图9 波形图中,假设相干载波的基准相位与2PSK 信号的调制载波的基准相位一致(通常默认为0相位)。
但是,由于在2PSK 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为“0”,“0”变为“1”,判决器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
这种现象称为2PSK 方式的“倒π”现象或“反相工作”。
这也是2PSK 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随机信元序列中,信号波形有可能出现长时间连续的正弦波形,致使在接收端无法辨认信元的起止时刻。
3.5功率谱密度比较2ASK 信号的表达式和2PSK 信号的表达式: 2ASK :()t t f t S c ωcos )(2ASK =2PSK :⎩⎨⎧-=-P P t t t S c c 1,cos A ,cos A )(2PSK 概率为概率为ωω 可知,两者的表示形式完全一样,区别仅在于基带信号f(t)不同(an 不同),前者为单极性,后者为双极性。
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引用2ASK 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公式来表述2PSK 信号的功率谱,即:{a n }2PSK 信号本地载波z(t)tt t t t x(t)t t t 定时脉冲抽样值2PSK 信号本地载波z(t)t t t t t x(t)t t t 定时脉冲抽样值(b)(c){n a '{n a '{a n }[])()(41)(2c s c s PSK f f P f f P f P -++=应当注意,这里的Ps(f)是双极性矩形脉冲序列的功率谱。
双极性的全占空矩形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为: ())()0()21()()1(42222f G P f f G P P f f P s s s δ-+-=将其代入上式,得:[][])()()0()21(41)()()1(222222PSK c c s c c s f f f f G P f f f G f f G P P f P -++-+-++-=δδ若P =1/2,并考虑到矩形脉冲的频谱:)()(S S T f Sa T f G π= S T G =)0( 则2P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222)()(sin )()(sin 4)(s c sc s c s c sPSK T f f Tf f T f f T f f Tf P ππππ功率谱密度曲线图10 图11从以上分析可见,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的频谱特性与2ASK 的十分相似,带宽也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
区别仅在于当P=1/2时,其谱中无离散谱(即载波分量),此时2PSK 信号实际上相当于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
因此,它可以看作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调幅信号。
()ff c c f -c s c s四.数字调制技术设计数字信号在信号处理、传输、再生、交换、加密、信号质量等许多方面比模拟信号优越,因此数字通信发展很快,而且在许多领域取代了模拟通信。
数字调制是数字通信中的重要部分。
数字调制又可分成基带调制和频带调制。
把频谱从零开始而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用的频率围叫基带频带,简称基带。
利用基带信号直接传输的方式称为频带传输。
4.1 2PSK的仿真4.1.1仿真原理图图124.1.2 仿真数据参数名称参数值2PSKM-ary number(元数) 2Initial seed(初始化)12345Sample time(采样时间) 0.001参数名称参数值BPSK Receive delay(接受延迟) 1 Communication delay(计算延迟)0Computation mode(计算模式)Entire frame Output data(输出数据)Port4.1.3 输出结果频谱仪结果图13 星座结果图14示波器结果图15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我这学期所学的2PSK的调制和解调的原理的进一步熟悉,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这次还学习到了利用MATLAB的仿真,使得我在学好理论知识的时候应用于实际中的去,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遇到问题,使得对于通信原理的知识更加的深刻,同时也增加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能培养我们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兴趣。
从这次设计的仿真结果分析可以知道,结果与预想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仍然感觉以前学过的很多知识没有理解渗透。
通过本次仿真设计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我对信息的查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生涯和未来的工作都是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
参考文献【1】徐明远邵玉斌编著《MATLAB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第二版)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2】樊昌信丽娜编著《通信原理》(第七版)国防工业,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