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上海奉贤新郊区

合集下载

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毫无疑 问, 上海在发展和建设 中, 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 郊区城镇 、 工 业 区 的功 能地 位相 对 农 村地 区 也是 如此 。改 革开 放 后 , 别 是 上 世 纪 9 特 o年代 以来 , 海 坚 上 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 坚持 以城带 乡方针 , 集中力量加快市中心城 区和郊 区城镇建设 , 推进了 上海高起点 、跨越式大发展 。20 05年底 ,上海城市化率达 到 8 %以上 ,郊区城市化率 近 0 6 %, 区小康水平达到 8%, 0 郊 5 在全 国居领先地位 。 而 , 然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 在上海总体发 展加快的同时 , 市区和郊区、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某些方 面出现拉大的趋势 , 尤其是城 乡之 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因此 , 加强农村地区建设 , 既是建设新郊区新农村 的重点 , 也是当前上 海建设发展的重点 。要在加 强市 中心城 区和郊区城镇建设 的同时 , 要更加注重郊区农村地 区的建设和发展 。 10 万人 口的市中心区、0 万人口的郊区建成区和 30 00 50 0 万人口的农村地区, 形成上海城
布局体系。 并从 20 年起 , 01 上海实施 “ 一城九镇 ” 试点工作 。0 5 20 年底 , 上海城镇规划体系明 确提出 “96 的 目标 , 16 ” 都体现 了上海统筹城乡发展 、 加快郊 区城市化的方 向。实践证明 , 城
乡一体化 、 区城市化符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的规律 , 郊 符合中央对上海发展的要求 , 也符合 上海发展的实际 , 是上海城市发展必须坚持的方 向, 也是上海在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中应该坚
上海城市 “ 多心组团” 的发展模式 。 0 2 世纪 9 0年代初期 , 市委市政府提 出郊 区发展实行 “ 三
个集中” 方针。20 年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 01 进一步明确 济 20 年第 9 06 期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奉贤区四团镇十村村为例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奉贤区四团镇十村村为例
对 新农 村建 设 的主 要 目标和 任 务做 了相 关规 定 ,要 求每 个
十村村是奉贤区的经济薄弱村 .村级年可支配收入不 足5 0万元 .低于奉 贤区平均 水平 村级 财务入 不敷 出, 负担较重 .严重依 赖于财政拨款 。20 06年十村 村农民人 均纯收入仅为 5 9 元 ,远低 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并低于 91 奉贤区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看 ,20 06年十村村三次产
劳动力的负担系数较高 ,家庭压 力较大 。解决镇保问题成 为广大村民的迫切要求 。
22 . 十村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
十村村现状的有关资料主要通过 向相关部门索取、实 地调查、访谈还有发放问卷等形式获得。调查问卷采取随
223 .. 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 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村
随 着村 民 收入 的提 高 , 分 能人 ”进 城 买房 、 商 , 部 经
化 问题严重 。据问卷显示 ,有 2 %的受访居 民中有老 28
人要赡养 i有 70 .%的居 民中既有子女上学 ,又有老人需
人.耕地面积 207 公 顷.总产值 91 0 2 4 万元 村集体资
产 余额 16 7 万元 。 2 .5
要赡养 。而资料显示十村 村参加 镇保的人数仅为 5 人, 7 几乎全部老人的医疗、养老 问题均需自理 .这样导致成年
功能
1 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 . 为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 输 224 .. 家庭收支水平层次不一 ,但开支均以生活必需品为

血” 。政府整合资金资源.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村集 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 并视财力逐年增加 . 形成财政支农
按土地使用方式将十村村受访对象分为以农业生产为 主、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兼非农生产等三类 。在受访 对象 中有 3 %的居 民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家庭平均月 07 收入为 60元左右 j .%的居民以非农生产为主 ,部分 0 1 7 6 有土地承租行为 , 或者在私企或事业单位 .或者 自己搞个 体经营 ,家庭平均月收入 30 元 左右 :剩下的 5 %的 00 26 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有其他产业 , 包括房屋出租 、 经济作物种植 、贩卖农产 品等 ,家庭平均月收入 20 00元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摘要: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是上海实现新阶段突破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当前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仍面临诸多瓶颈问题,亟待从土地整理及集约利用、建筑特色和景观格局等维度予以应答。

本文结合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李尧村(下文简称“李尧村”)的实践案例,试图聚焦总体规划布局、建筑及景观建构两大维度,拓展规划策略、把握建设过程,来朝向一种本源驱动、特色建构、城乡共赢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关键词:上海;新农村建设;李窑村;策略Abstract: Shanghai suburba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to realize the new Shanghai stage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the breakthrough. However the current Shanghai suburba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till faces many bottleneck problems, to be from land consolidation and intensive use and buildings and landscape pattern, etc dimension to the response. Combining with the Shanghai fengxian green town LiYaoCu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LiYaoCun “) practice cases and try to focus on the overall layout,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wo big dimensions, expand the planning strategy, grasp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a source driv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urban and rural win-w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attern.Keywords: Shanghai;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ee kiln village; strategy1. 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出现了积极变化,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上海奉贤新郊区

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上海奉贤新郊区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三、奉贤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4、创新农业组织形态,从分散经营到集中规模 经营。
在实践中,奉贤区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 手,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农民承包地入股 等组织模式、构建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架构。目前,全区共有98 家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1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组织化、规 模化程度日趋提高。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第一方面 认识新农村
一、主题:
2006年,上海 和全国提法不一样。 全国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上海是 建设上海市新郊区, 也提建设上海市农 业先行区。现在是 建设现代农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 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要从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 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 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 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 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 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 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农村 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 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 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从今年起, 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0 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 多亿元。
重点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庄行柘林青村海湾四个农业园区联动发展的一核四园农业先行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二建设现代农业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定位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研发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基地农产品加工研发企业孵化基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二建设现代农业庄行现代农业园区定位为种源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乡村风情旅游区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建设上海新郊区的若干思考

建设上海新郊区的若干思考

建设上海新郊区的若干思考中共上海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上海将建设现代化新郊区的宏伟目标,为上海郊区的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郊区,是上海“十一五”发展中新的亮点。

认真回顾上海“十五时期”郊区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和特色,将对下一步新郊区的建设会产生有益的思索和建议。

“十五时期”,上海郊区的试点城镇建设和推行“三个集中”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十一五”时期建设新郊区奠定了扎实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对照以往上海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过程,这些经验和成效概括为:一是规划领先并考虑到总体与专业规划的衔接与健全。

在规划中注重公开招标,凸现城镇建设的现代化特色。

二是注重市政基础设前期开发建设,营造独特城镇风貌。

三是高质量开展住宅建筑与公共设施配套,开发了一些颇有规模的大型居住区,并注入高科技含量。

四是在政府主导下,尝试多种开发管理模式。

如有的将土地一级开发和二级建设,统一交由政府掌控的建设公司进行开发;有的将政府运作实体与股份制企业联营,分别开发不同的城镇区域;又有的将住宅建设开发与物业管理,统一交由建设开发公司一并管理。

总的来说,郊区城镇的基本开发模式是:一级市场由政府调控,二级市场由企业运作。

五是宅基地置换有条不紊,为郊区资源集中腾出发展空间。

归并自然村数量和迁移农村人口,都比去年增长7%左右。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的因住宅建设的品种、结构和价位引起市场销售不畅;有的城镇形态建设快,但大交通建设慢或产业培育缓慢,支撑作用不明显,使得人气难以向新城镇集聚;有的开发投入成本过大,投资回收空间又小,开发压力不断增大;有的总体布局不够严密,再加上先天不足因素较多,建设进度与开发质量有所缓慢和下降;自然村归并和宅基地置换任务还相当艰巨,不能一蹴而就等。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一年。

当前正在大力建设的“1966”(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村镇体系,是推进郊区各方面工作包括和谐村镇建设的载体,体现了郊区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先进经验、借鉴成功做法,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水平,5月11日至13日,由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副局长吴延利带队,市农委和怀远县政府、县农委有关同志,赴上海市奉贤区考察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考察团与奉贤区农委相关同志进行了交流座谈,听取了当地农业发展情况介绍,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实地参观了上海申亚乡村度假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山合集团。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基本情况奉贤区地处上海市南郊,区域面积720.44平方公里,辖8个镇、5个开发区,常住人口近100万人,户籍人口52.28万人,农业人口18.45万人,其中从事纯农业劳动力4.8万人。

奉贤区耕地面积37.4万亩,占全市的11.4%。

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4.5万亩,小麦、油菜、绿肥种植面积12.5万亩,蔬菜7万亩,花卉林地11.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4.67万亩),全区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场1900个,存栏生猪40万头、禽300万羽、奶牛4000头。

2010年奉贤区水稻产量8.55万吨、蔬菜总产47万吨;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285家,实现销售额18亿元,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达6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3180元,增幅连续6年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考察中,我们边听、边问、边看、边学,精神振奋,感慨万千。

奉贤人敢闯敢试,积极探寻符合上海都市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点上有精品、块上有特色、面上有提升”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创意农业、从单一农业到融合农业、从低端农业到高效农业、从城郊农业到都市农业的跨越,形成了功能多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组织化、布局园区化、服务体系化、安排制度化为内涵特征的“高效、生态、创意”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被誉为“奉贤模式”。

此次考察虽然时间很短,但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益尝试——奉贤区新叶村启动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益尝试——奉贤区新叶村启动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21161万元。

市、区、镇三级财政补助村庄改造资金为1688万元,新居民点建设农民自付费为2687万元,资金来源三项合计为25536万元。

844户新建165000平方米,宅基地归并的成本也是三项,一是新房的建安成本17325万元,二是配套费7260万元,三是土地垦复整理627万元,合计25212万元,尚节余324万元。

资金得到了平衡,村委会就有胆气大力推进宅基地归并了。

为了确保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新叶村对“农民自愿建新房,农民自付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在多次征求农民意见后,村委会确定,农民建新房自付部分占新房建安费的15.5%,即平均每户农民自付3万元多一点,这点钱农民能负担,再多有些农民家庭会有困难,不能因搞新农村建设而增加困难户。

(三)广泛宣传发动,确保村民主动新叶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总体做法是:“农民主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

“政府推动"3z要指政策扶持、行政支撑、舆论支持。

“社会联动’’主要指社会各方,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基础设施配套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政府推动、社会联动”是实施这一重大工程的外因,没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因素,工程是无法实施的。

而‘‘农民主动’,是新叶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内因,是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新叶村领导认为,只有群众觉悟了,清醒地认上海农村经济2011年第5期。

一额一雯疆至盈识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是为自己得利,为群众谋福,是为新叶村的未来长远发展着想,把村庄归并作为自己自觉的行动,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积极投入,才不会出现“你们要我做”的被动局面。

为此,新叶村在实施过程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三讲”:一是意义讲明白,讲清土地综合整治将会给农户个人、给集体、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二是账目讲清楚,讲清建新拆旧的收支账目,讲明要使资金平衡,农民本人也必须出资一部分;三是政治讲透彻,实施这一工程不仅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上海,新郊区——上海市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上海,新郊区——上海市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调查

3 6
2 哪
维普资讯
仅在产 品质量和生产能 力一 实现 了新 卜 的跨越 , 只还 走 出 “ 团” 在周边 而 . 大 ,
适 生地 区扩大 了生 产规 模 。 汇绿 蛋品
农业科技 服务体 系则以“ 汇绿 蛋鸡场 ”
为载体 , 使市 ̄ 6%以上的禽蛋产品 Bo
新 产 业 ,新 生 态
练塘 是 上海 的老 区和 边区 , 一 是
扶持在农业生产 中, 技术领先的经 个农业大 镇 , 同时又是 著名的 茭白之
科研型转变 , 以带 乡 , 今年 已被正式命名为 “ 上海名牌” , 集团 、 江南重工等一批大型企业都以科 营性 机构向服务型 、
这是近几 上海市场上的芟白十有八九出 自 技项 目为切 入I, : 积极投身于市郊现代 领千家万户的科技兴农工作, 】 练塘。
贡献。 在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同 不凡的贡献 。 时 ,农业市场的 巨大商机也 在 日益显
合作社在 资金 、 农业保 险等方面予 以
支持 , 从而 有效 带动一方 农民致富 。
露 , 工业 “ 为 反哺” 农业 创造 了很好的 氛 围。目前 , 明乳业 、 电气 、 光 大 轻工
青浦 区科技部 门扶持农业的一种 为 了实现 菱 白品种 的提纯 复壮 , 产品 农业 , 火批物化 了的科技成果 , 都 年 来, 一_ 如“ 新 的尝试 。 建设科技示范工程 , 培育科 的前伸后 延 , 白研 究所设 立了3 亩 茭 O 技兴农的带头羊 , 让广大 农户跟着能人 实验基 地 , 别从武汉 、 分 无锡 、 杭州等
此外青浦充分利用了水乡资源优
天绿 ”有机液 肥、“ 三淼生物” 势 , 面, 扶持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 业 , 这些 机肥 ,“ 创建新 型合作经济组 织 围绕本地 在 企业在带动农民致富、 促进农业生产工 的有机肥智能化生产线等, 国内市场 已形成 的农业 主导 产业和 特色产业 , 农业科技型企业在农业 鼓励 农民以 龙头企业 、 养大户为领 种 业化的同时 , 也在为所在地 区新农村建 均 占主导地位 。 上海服务全 国” 在做 出卓 而 头羊 , 正 创办 农民专业 合作社 , 政府则对 设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具有实质 意义的 领域 为“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我们对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奉贤区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奉贤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奉贤区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奉贤区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这些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2、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奉贤区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品种。

例如,智能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技术、优良种苗繁育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随着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的兴起,奉贤区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和休闲农业园区。

这些新业态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

二、奉贤区新农村建设成果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奉贤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了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和升级改造。

农村道路宽敞平坦,水电供应稳定,通信网络畅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奉贤区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行动,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绿化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3、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奉贤区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交通设施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 农村交通便捷性和安全性 。
农村水利设施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 求。
农村电力设施
完善农村电力设施,提高 农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农村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 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农村卫生
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村 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教育、医疗等 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强农村 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村的 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05
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总结词
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 村产业升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方向。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 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 和专业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 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留 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结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 题之一。

城市郊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郊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郊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世纪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解除经济“颈瓶”、促使国内经济质量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

城市郊区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站,其效率与效果如何将对推进更大规模、更具挑战性的广大农村腹地新农村运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1、扩大内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看,扩大内需的政策是今后相当长期内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国内从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从国内居民消费的结构看,2003年占我国总人口40%的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占全国的70%,而占60%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仅占3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因此,扩大内需关键在农村。

农村的市场潜力是很大,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农村农民收入低,需求量小,层次低,主要是最为低层次的日常生活消费品,包括粮食及农地生产肥料等,而对耐用消费品(如电视、冰箱等)、现代通讯产品(如手机、电脑网络等)消费量还很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广大农村还处于“最低标准的小康水平”,甚至很大部分农民刚刚脱离绝对贫困线,如果用国际标准来衡量,农村大部分地区还远远没有脱离贫困生活线,农民对物质欲望大,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还处于萌芽状态。

开发农村物质市场的同时,精神产品市场也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新农村建设为启动和开发农村的两个市场,扩大内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政府转移投资增加,扩大宏观需求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扩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投资,政府必须从城市偏向思维转为农村与城市统筹协调发展思维。

要改变60%的国民近8亿农民的生活状态,进行新农村建设,没有政府大量的投资是无法想象的。

据估计,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上每年预算资金达300亿元以上,这仅仅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农民培训、农村教育投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基金等,这些都是构成内需的重要部份。

【doc】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

【doc】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

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建筑规划与设计1.2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园林绿地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尤其是一个城市的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的园林建设状况,往往是给新到这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因此,说园林是城市的大门毫不为过.若以上地段园林绿地装点丰富, 绿荫覆盖.花草成片,且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绿化形式,由不同的树木花草构成各异的道路景观,处处郁郁葱葱,花香袭人,给人以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受,不仅感到这个城市自然,美丽,而且觉得整个城市生机盎然, 富有内涵.要想使城市景观做到如此花园式效果,规划中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2.1宽厚的绿化网络.街道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的骨架,其宽度要占街道总宽度的32%以上,并与临街单位的庭院绿化相结合,形成宽厚的绿化网络.这一网络向郊外延伸,与防护林体系相互连通,促进市区与郊外气流的交换,以利于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稀释扩散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高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效应.1.2.2丰富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足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问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问艺术.利用文学,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1.2.3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C02, 分泌杀蔚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2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地位2.1圈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援嗣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2.2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2.2.】必须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了解群众的爱好和需要,为他们创造洁净,美丽的环境,引导群众去欣赏那些美丽动人的景观和进行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视为己任. 2.2.2贯彻通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问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艺术的水准,失去吸引力;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考虑"适用"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 园林没计工作必须在"通用"和"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2.2.3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园林建设.从2O世纪6O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科学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公园的出现和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13?2.3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3将园林设计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3.1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和理念.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 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3.2以人为本是2l世纪城市规划的主旋律.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与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随着现代环境运动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景观环境内容,其要点是要从人类的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的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创造令人舒适的物理环境.特别要研究在绿色环境中的大众行为心理,如何随着人口增长,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内涵两莺性,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内涵则是城市的灵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的支撑系统,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33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学要求."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3.3.1整体优化原则.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足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舰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3.32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问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33.3景观个性原则.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4结束语以上是本人在工作中的上些总结与见解,还望各位同行共同学习和指正.参考文献[i]何叶枫.创建深圳城市中心区"活的绿色自然物馆"——莲花山公园总体规划思想.中国园林,2008,6:~l3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邓勤(上海市金山区城乡规划管理所,上海,200540)【摘要】对当前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背景进行介绍,针对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主要对策措施.【关键词】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图分类号】TU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0)12—0013—0021引言建设新农村是全党在新世纪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努力把上海郊区农村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栩适应的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一直是上海市发展和建没的重要努力方向.本文针对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上海郊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2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背景简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规划建设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村域的规划和建设.村域规划主要根据乡镇域的总体规划,通过评价村庄的发展条件,明确村庄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对村庄的经济组织合作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农民增收的措施等等提出规划.第二,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是指由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对乡镇行政区域的村庄分布点,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以及本地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做出一定期限内的综合布置和具体安排.第三,近期建设整治规划.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的重点是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对见效快,对提高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的道路,基础设施等制定近期实施的具体方案,确定项目内容,提出相应措施.3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基本策略3.1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农村建设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规划建设水平与城市的建设不相匹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上海郊区的部分农村存在村庄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建设乱等问题,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村庄建设无序,导致建筑品位不高,缺乏人文内涵,与上海城市建设不相匹配.第二,农卡4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近年来,上海明显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但总体上看,基础设施建设依旧滞后于城市化区域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第三,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工业和污染工业不断外移至郊区,使郊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32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科学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结合当前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状,确定以下指导14?建筑规划与设计思想:第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上海郊区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因此需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的思路,以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第二,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上海郊区的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的特征,因此,需要因地制宜落实区域的功能定位,努力协调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力促进薄弱地区的发展水平.第三,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必须基于规划的思路,依据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高水平地科学谋划上海郊区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第四,坚持集约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3.3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对策措施.推进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可以从以下措施着手:第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凸现新农村发展特色.镇(乡)域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上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重点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对镇(乡)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和合理布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其中包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在镇(乡)域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村庄分布的调整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村庄规模;合理确定镇(乡)域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体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问布局,明确功能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建共享,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康发展;以布局优化, 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统筹规划村庄布局等等.通过统筹制定镇(乡)域规划,达到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突出地方特色,创造体现新农村建设特色的镇(乡)域规划.第二,合理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方面,要按照村锁规划建设标准,以提高生活安全质量为主线, 配套搞好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栩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硬化,能源清洁,环境美化,防灾减灾,信息畅通等问题.尤其要建成方便快捷,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乡镇集中供水,联村或单村供水,提高水源保证率;完善供电供气体系,优化能源结构,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目前,郊区农村最紧缺的资源是社会事业方面的优质资源,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将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导人和辐射郊区农村的机制,要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和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居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科学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配置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资源.充分考虑行政区戈设置,社区地域,服务半径,人口分布状况等因素,完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第三,大力抓紧生态环境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和城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生态环境规划,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要尊重和悉心呵护自然环境,突出保护历史风貌和自然生态,严格控制村庄周边土地使用与开发强度.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结束语海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实行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使郊区农民与全体上海市民一样充分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加快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建设.参考文献[1]张万方.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简明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2]姜广辉,张凤荣,颜国强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4):60—65.小议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赵家禾(江苏省无锡蕴力装饰装潢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浅要的分析,希望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促使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想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TU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0)12—0014—0011悬挑粱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在悬挑梁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只验算了悬挑梁的强度和刚度,对其梁挠度却不加重视.悬挑梁的梁高常常因为选用过小,而导致悬挑梁截面的受压相对过高,随着梁挠度的不断增大,悬挑梁截面的受压区也随之发生变形,引起建筑梁板裂缝的出现,裂缝宽度也不断加宽.同时,悬挑梁的截面选用过小也会导致悬挑粱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增加,致使悬挑梁的延性减小,一旦遇到竖向地震发生,极易受到破坏而失去承载力,不利于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2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一些建筑工程为了方便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或者受到建筑尺寸的限制,或者出于建筑美观的考虑,为避免墙体表面出壳过大,常常会把承重柱截面的高度设计过小,并接轴心受压计算,同时,简化梁为铰支梁.这种做法忽略了梁柱问的刚结作用,由于柱截面的配筋很小,一旦受力,必然导致柱顶的抗弯强度不足,导致水平裂缝情况的出现.这样不但影响了房屋的实用性和耐久性,而且一旦遭遇地震影响,建筑就会面临倒塌的危险.3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要把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做到合理安全,设计人员就必须在进行地质勘察后方可进行设计.但是目前很多建筑并没有地质勘测报告资料,仅有的只是建设单位的口头数据以及周围建筑物的部分参考资料,设计人员的施工图仅凭盲目取小的地耐力数据进行设计;另外,在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时,设计人员并不进行相关换土垫层的设计,只凭经验处置,忽略了对换土垫层宽度和厚度的计算;另外,设计人员在计算基础负荷时,并没有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计算荷载值,这样导致设计既不全面,又不安全,也不经济.4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分别计算两个主轴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但是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纵向框架的设计.部分设计人员在对非抗震设计时将纵向梁按普通连续粱设计,致使无法符合框架对柱节点与纵筋,箍筋的配置要求.同时,梁柱在框架结构的抗震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人员若考虑不到纵向地震的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会导致支座负筋,纵筋及箍筋配鼍均不足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在考虑空间作用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纵筋和增大箍筋.5构造柱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共同形成对墙体的约束,可以防止墙体裂缝,保证承载力,增强抗震性能.但是在当前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兼作承重柱使用,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造成构造柱对墙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降低,而且一旦遭遇地震,在构造柱的位置上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遭到破坏.这样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成为薄弱部位;另外,通常情况下,构造柱一般不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一旦柱底基础发生冲切,弯曲或局部承压强度过大就会导致裂缝出现.6楼板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楼板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承担承重作用,楼板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必将影响到梁,墙和柱等的安全性能,甚至会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往往简单地将双向板按单向板进行计算,导致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不符,导致一方配筋过大,一方配筋不足,致使楼板出现裂缝;二是在民用建筑的楼板设计中,某些设计人员常常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该板块的总面积,造成非承重隔墙配筋不足,也导致其它部分的配筋过大,造成隔墙处楼板出现裂缝;三是双向板在两个方向都会产生弯矩,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有效高度.但是有的设计者仅仅采取同样的有效高度进行配筋计算,致使双向板的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导致开明缝现象的出现.7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秉着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运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技术,不断提高结构设计人员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才能使得建筑结构设计向着更加合理,经济和适用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向更高水准的跨越.参考文献[1]王颖波牛天宝.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王艳辉.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李伟罗虎.谈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4]汤龙辉.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09.[5]王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6]杨帆.王蕾.吴鸣.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浅析[J].河南建材.2010.。

上海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

上海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思考

的 建设 , 应该 围 绕 建 设 资源 节 约 型 、
环 境 友 好 型 城 市 的 目标 进 行 , 中 其 节 约 和 集 约 利 用 土 地 是 面 临 的 重 要 问题 , 这是 实 现 人 与 自然 、 与 经 人
土地 资 源属 于 不 可再 生 、 不 可替 代 的稀 缺 资源 ,需 要我 们 实 行 节 约集 约用 地 ,否则 会遭 到 客 观规 律 的惩罚 。我们 建设社 会 主

项 基本 任务 ,具 有重 大 战略 意
新 郊 区 新 农村 建设 和 谐 发 展
土地是 人类 生存 和发 展 的载 体 ,没有 土地 就没有 人类 的生 存
和发 展 。马 克思指 出 , 土地是 “ 一
义 。按 照中 央提 出 的“ 产发 展 、 生
的 基 本 精 神 结 合 上 海 的 实 际 情
近4 %。 与发 达 国家相 比, 为 O 但 仅
1 ; 均 耕地 约02 亩 , 0人 . 6 只有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的 15 / ,可 利 用 的用 地 规 划 指 标 已十 分有 限 , 备 的 土 后
它 们 的 产 出 率 水 平 的 15 l /到 /
l 。 同时 看 出 , 业 用 地 产 出率 0 工 的 增 长 速 度 比 农 业 用 地 产 出率
天津 是 上海 的 1 倍 , 庆是 上 海 . 8 重 的 1 倍 。人 均 占有 土 地量 很 低 , 2
19 年 的 l . 亿 元 / m。 高 到 96 24 5 k 提
用 地 , 依 法 严 肃处 理 。按 照 上 应 海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郊 区 新 农 村 的具 体 要 求 ,在 土 地 利 用 方 面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保障体制治理机制精神生活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达451亿元。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

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1.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建设新郊区与上海新发展——访上海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以星

建设新郊区与上海新发展——访上海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以星
4 ]海农村经济 20 二 06年第 1 期
维普资讯
第一 , 建设新郊 区, 是上海统筹城 乡发展 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 , 特别是上世纪九 十年代 以来 ,上海通过浦东 开发开放和中心城 区建设改造 ,上海经济取得 了跨越式 的发 展。 应该看到 , 未来上海发展 的空间在郊区 因此 , 必须统 筹城 乡发展 , 把郊区作 为上海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发动机和火车头 。建设新郊 区。 就是要整体提升郊 区的发展水平 , 从经
第三 , 建设新郊区, 有利于加快推进“ 三个集 中”解决“ , 三农” 问题。 目前 , 上海已进入了城
乡一体化发展 的新阶段 。 “ 但 三农” 问题依然存在 , 突出表现在 :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自然村落分布散、 规模小 、 数量多、 环境状况不协调;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转移就业难度大 ; 农 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等。 建设新郊 区是破解“ 三农” 难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组合 拳, 是破解这些难题 的总抓手 , 有利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 , 促进郊 区经济社会持续
“ 重整山六
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 加快建设 与上海现代化 国际大都市要求相适应 的社会主义新郊区。因此 , 我们认为 , 上海建设新郊区应该体现在四个“ 字上 : 新”
第一 , 新在经济增长方式和 实力水平上。 转变郊区经济增长方式 , 走集约型、 节约型发展道
质条件。此外 , 上海郊区在文化 、 教育 、 卫生、 环境等方面也有了良好 的发展基础。
本刊记者 : 问袁主任 , 请 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对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袁以星’建设社会主义新郊 区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向郊 区转移的重大 战略部署 , : 对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奉贤展现新农村新面貌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奉贤展现新农村新面貌

上海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年来,奉贤区坚定不移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经济增速;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全覆盖;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十八大”以来,奉贤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逐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能级,实现农业发展提升,为推进奉贤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大力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稳定粮食生产5年来,奉贤区坚持立足“稳定粮食生产”的基本方针,扶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

其中粮食家庭农场发展迅猛,从2012年的31家发展到目前的565家,粮食家庭农场总面积已经达到8.45万亩,平均种植规模150亩。

目前,奉贤区粮食规模经营比重已达到76.9%,其中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62.6%,合作社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占14.3%,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不断加大。

(二)打造特色,提升产业能级作为上海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奉贤拥有特种珍禽、特色林果、特种水产和特色食用菌四大农业支柱产业,2016年四大产业实现农业总产值12.60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1.2%。

其中,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不断扩大,更加夯实了其支柱产业的地位,全区拥有5家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工厂化食用菌年产能达4万吨以上,占全部食用菌产量的95%以上;特色林果实施农产品地址登记保护,“奉贤黄桃”和“庄行蜜梨”在2015年获得农业部认定的农产品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适度规模水平达到70%以上近几年,奉贤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率从2012的30%提高到目前的73.6%。

寓上海“新农村”建设于“新郊区”建设之中

寓上海“新农村”建设于“新郊区”建设之中

作者: 陈国权
作者机构: 上海市农委
出版物刊名: 上海党史与党建
页码: 55-57页
主题词: 新农村建设 上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郊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 结构特征
摘要:地区不同,“新农村”建设特点不同,“新农村”建设在上海同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就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

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基于以下两个判断: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但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还非常明显,要达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

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

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

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

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

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

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

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第一方面 认识新农村
一、主题:
2006年,上海 和全国提法不一样。 全国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上海是 建设上海市新郊区, 也提建设上海市农 业先行区。现在是 建设现代农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 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要从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 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 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 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一、近几年来奉贤农业亮点。
三个突破:
2002年,我区农产品品牌认证实现“零”的突破,至今已有23个 农产品通过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有1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奉贤农产品品牌认证走在了市郊前列。
2004年,水产“异地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南美白对虾从奉贤 游到了新疆吐鲁番,新疆人终于吃到了当地自产的鲜活虾。如今,我 区在新疆吐鲁番、五家渠等地建立了500亩养殖基地,成为上海对口 支援新疆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建设现代农业
2、一核四园:
柘林绿都农业园区定 位为集农业综合开发、旅 游、观光、生活于一体的 “新型农业社区”。
强调六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第二方面 了解新农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回顾过去三年可知,中央在三个以“三农” 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中显示了清晰的逻辑思 路:2004年农村工作以“农民增收”为重点, 2005年将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上,2006年则着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上海市奉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农业委员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 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要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 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 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 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 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2004年,在市郊率先组建农业行政许可“一门式”受理中心,集中受理以前分散在 农委各基层的18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到目前为止 ,共接待农民近2万人次,办理受理农业行政业务11700余份,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 评。
2005年,在全国率先组建跨地区合作联社(沪哈南北粮食合作联社),同年10月, 沪哈两地合作结晶——“哈哈木兰大米”进入上海市场,广受市民的青睐。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奉贤概况
面积704km,户籍人口51万,常住人口80万,辖8个镇, 5个 开发区,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委员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奉贤概况
奉贤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奉贤概况
奉贤区已形成以机电、服装、箱包、建材、机械、橡塑、 化工、纺织等八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
二、建设现代农业
2、一核四园:
奉贤现代农业园 区定位为农产品深加工 基地、研发中心,国际 农产品贸易基地,农产 品加工研发企业孵化基 地。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建设现代农业
2、一核四园:
庄行现代农业园 区定位为种源基地、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乡村风情旅游区、农 业循环经济试点区和 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建设现代农业 1、优势产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二、建设现代农业
2、一核四园:
以现代都市农业 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构 建“一核四园”发展格 局。重点建设以现代农 业园区为核心,庄行、 柘林、青村、海湾四个 农业园区联动发展的 “一核四园”农业先行 区。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 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 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 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农村 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 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 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从今年起, 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0 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 多亿元。
2005年,虾类繁殖突破区域限制,“南繁北养”获得全面成功。 海南虾苗基地培育出来的优质虾苗,全部返回奉贤,且单位面积增产 增效达30%以上。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一、近几年来奉贤农业亮点。
六个率先:
2003年,在市郊率先组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农资执法、农机执法、林政执法、 动物检疫执法、渔政执法等功能综合在一起,有效地规范了我区农业生产秩序,维护了 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05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农产品新经济组织联合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新经济组织的 监督、管理和协调,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
2005年,在市郊率先成立了农用土地管理中心,通过协调土地流转过程出现的各种 纠纷,帮助农户实现二次增收。
2005年,在上海率先成立农业旅游协会,为有效整合我区农业旅游资源、全面实施 “一票通”方案提供了保障。
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上海奉贤新郊区
-奉贤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员 夏根龙-
二○○七年七月
奉贤概况
奉贤因相传孔子弟子言偃来 境讲学,后人为敬奉贤人而得名。 2001年8月24日,奉贤撤县设区。 奉贤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 地处上海市南部,南临杭州湾, 北枕黄浦江,与闵行区隔江相望, 东与南汇区接壤,西与金山区、 松江区相邻。境内有31.6公里杭 州湾海岸线,13公里黄浦江江岸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