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套袋红富士苹果园全年喷药12次左右;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3-4次,每隔10天喷1次;发芽前干枝喷1次;花露红前喷药1次。
喷克、喷富露、多抗霉素、甲托、宁南霉素、多菌灵等杀菌剂的间隔期控制在10天以内;必备、科博控制在12天左右;波尔多液控制在15天左右。
2、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非常关键,要使用对幼果安全无任何刺激农药,防止果面小黑点、果锈、皴皮裂纹、果点放大、果面粗糙等隐性药害的发生。
掌握的原则是:
①套袋前不提倡使用颗粒粗、悬浮率差的药剂。
如:硫制剂和含硫的复配剂,福美双、福美胂及其复配剂退菌特(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某些国产代森锰锌以及复配产品。
这些产品都对幼果果面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发药害。
常见几种杀菌剂的英文名及别名:多菌灵(carbendazim、苯并咪唑),福美双(thiram、秋兰姆),福美砷(asomate、阿苏妙),退菌特(thiram+ziram、透习脱或三福),硫磺(sulprofos或s)。
②套袋前不提倡使用名堂新、乱复配、对果面有刺激的复配型杀菌剂,提倡使用单剂(单一成分)杀菌剂混用。
③套袋前不提倡喷用劣质乳油类制剂,提倡使用优质粉剂、悬浮剂和水剂。
④套袋前不提倡喷用铜制剂,如使用波尔多液如果遇雨或潮湿天气,果面很易出现果锈和果点放大爆裂等药害。
⑤套袋前不提倡使用渗透剂和增效剂,以防刺激幼嫩果面!谢花后到套袋前的杀菌剂主要用喷克,配合使用多抗霉素、喷富露、纯多菌灵、甲托等,能生产高档果!
3、配制农药要采用二次稀释法
即先用少量的水把农药稀释,配成母液,再用大量的水把母液稀释成所需浓度。
这样配出的药液高效又稳定!先配好杀菌剂,再依次加入杀虫剂、杀螨剂和微肥。
4、雨前喷药效果好
病菌都是经雨水侵染和传播,选择耐雨水冲刷、粘着性强的杀菌剂在雨前喷施,是防治病害的关键!喷克内含专有耐雨水冲刷因子,粘着性好,雨前喷用,雨后不用重喷,可放心套袋。
假如雨前没有喷上,雨后喷用时一定要加用内吸性杀菌剂追杀杀菌。
5、喷药雾滴要细,要顶风喷雾,喷头不直接喷冲幼果
喷孔越细越好,保证喷出细匀的雾滴。
喷药时要站在树的侧风面,做到喷头的喷孔向上,顶风喷叶背面及枝条的背风面为主,忌喷头朝下,顺风喷雾!喷药要求周到细致,叶片正反面,整个果面,枝干表面都要着药!谢花后套袋前喷药时要注意,喷头离果面不宜太近,停留时间要短;不要用喷头直接冲刺幼果果面。
6、合理交替和配合使用农药
谢花后到套袋前的病害防治要以喷克800倍为主保护杀菌防治,配合使用多抗霉素、甲托等内吸性杀菌剂。
喷克既防轮纹烂果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这些老病害,又防黑点病、红点病等新病害。
喷克柔和不刺激幼嫩果面,安全无药害!而甲托、多菌灵只防烂果病!而多抗霉素(宝丽安)只防斑点落叶病!同样,杀虫剂和杀螨剂也要合理交替配合使用,以防抗性产生!
7、判断农药质量好坏的简易方法
①用手捻捏和观察粉剂颗粒细度,颗粒越细,质量越好!
②将粉剂捻捏成小片,投放入透明玻璃杯的清水中,水润湿的速度越快,质
量越好!
③观察药剂的悬浮率,药剂放入清水中似雾状向周围扩散,搅拌后悬浮均匀、不分层、无沉淀的质量好!总之,选用颗粒细、湿润快、悬浮率好的杀菌剂,才能确保杀菌防病效果!
(4)防止采前落果:部分苹果品种,如元帅、红星、红玉、丰艳、津轻等,采前落果严重,用茶乙酸或亲乙酸钠百万分之二十到百万分之四十(20PPm~40PPm)浓度的溶液,在采收前30~40天和20天喷布果簇1~2次,可有效地减少落果。
(5)防止果锈和防止裂果:金冠苹果的果锈是影响果实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主要发生在谢花后1个月内,降雨、相对湿度大和喷布波尔多液均会加剧果锈的形成。
套袋防锈效果虽好,但在大面积应用时有困难。
谢花后1个月内用其他药剂代替波尔多液防病,可减轻果锈形成。
此外,树势健壮也可减轻果锈的发生程度。
裂果是淮北地区国光苹果品种上普遍发生的现象,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可在果实采收前1~3周喷布0.5%~l%浓度的氯化钙(CaCl2)溶液l~2次,对防止裂果有明显的效果。
此外,可选富士等裂果轻的品种取代国光。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一次落花、两次落果的过程。
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脱落,子房未膨大。
第一次落果在花后1~2周发生,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
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后2~4周发生,又称“六月落果”,主要由于各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所引起,与树势强弱的关系较大。
此外,有的品种在果实成熟前还有一次采前落果。
六月落果是果树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
正常的、一定数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气候不良或栽培技术不当造成严重落果,则会影响产量。
据计算,在花量较多的情况下,只需5~15花量结果,即可保证丰产。
不同苹果品种每花序的自然着果数常有差异,金冠、国光常较多,
可达4~5个,元帅、红星常仅1个,红玉也仅1~2个。
一是使用杀菌剂时,要注意做到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尤其是套袋前最后一遍药,一定要加入优质内吸性杀菌剂。
用药后待药液干后再套袋,一般喷药后2天以内开始套袋,一周内套袋结束。
一、保护性杀菌剂
是指在病菌还没有接触作物或没有侵入作物之前施用的一类药剂(即在作物发病之前施用的药剂,有预防植株发生病害的作用),这类药剂施用后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其具有杀菌谱广,适用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这类药剂常见的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二、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也叫治疗性杀菌剂,是指在作物发病或感病后施用的用于治疗的药剂,它能通过植物表皮渗入组织内部,并在植物体内扩散存留,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这类药剂按作物常见病害种类来分包括:
1.霜霉、疫病。
可以使用的药剂成分有:7
2.2%霜霉威水剂,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90%三乙磷酸铝可湿性粉剂,58%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噁霜灵锰锌
可湿性粉剂等。
2.白粉、锈病。
常见的防治种类有:12.5%腈菌唑乳油,50%醚菌酯干悬浮剂,
5%己唑醇微乳剂,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25%三唑酮等。
3.炭疽、黑星病。
可选用的药剂有:45%咪鲜胺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
散粒剂,40%氟硅唑乳油等。
4.灰霉、菌核病。
主要使用含嘧霉胺、腐霉利、异菌脲等成分的药剂。
5.细菌性角斑病、溃疡病。
可用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叶枯唑、农用链霉素
等药剂。
由于植物病害在发病初期对农产品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在防治上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病菌一旦入侵,其繁殖迅速极易流行,危害极大。
所以,在病害的防治上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即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患未然。
如果已经发病或发病严重,就应该选择对症的内吸性药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不同成分药剂的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
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孢子萌发两层含意。
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孢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
有“未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
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
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
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
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
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
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孢子起毒杀作用。
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
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之对被保护的作物或者对病原菌起作用,改变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
预防重于治疗,防病的效果也优于治病的效果。
所以我国植保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根据病原对植物的侵染程度和用药方式可以把化学治疗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表面化学治疗。
有些病菌,如白粉病菌主要附着在植物体表面,使用石硫合剂就可以把病菌杀死,起表面治疗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此类病害。
一种是内部化学治疗,把杀菌剂引入到作物体内治疗已经侵入到植物体内部的病菌。
只有内吸性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有内部化学治疗作用。
内部治疗的内吸性杀菌剂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病菌直接产生毒性;另一方面是改变植物的代谢,改变其对病菌的反应或病菌的致病过程。
但多数内吸杀菌剂只具有其中一种作用,有些杀菌剂则兼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外部化学治疗,防治果树或森林病害时常常采用的“外科疗法,就是外部化学治疗。
即把树干或枝条外部被病菌侵染发病后的病斑刮去,伤口再用杀菌剂消毒,涂以保护剂或防水剂,防止侵染的进一步扩大。
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被保护作物获得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
目前比较肯定的具有化学免疫功能的化合物有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羧酸,乙膦铝和噻瘟唑等三种化合物。
其中噻瘟唑是最典型的化学免疫剂,用它处理水稻植株可诱导产生几种抗菌物质使水稻获得抗稻瘟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