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按是否即插即用:PnP、非PnP
按扩展槽: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
主板又称为母板,其中包括CPU、存储器、总线、插槽以及电源等。局部总线两种: Intel的PCI,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VESA。PCI标准有更多的优越性。
九、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芯片有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和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来自 一、计算机的四个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二、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1 大型机阶段。2 小型机阶段。3 微型机阶段。4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5 互联网阶段。
三、计算机现实分类:
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按芯片插座类型:Slot1、Slot2、Socket7、Socket8
按数据端口: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
按芯片集规格:TX主板、LX主板、BX主板
按总线带宽:66MHz、100MHz
按CPU芯片:486主板、奔腾主板、奔腾4主板
按存储器容量:16MB、32MB、64MB
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六、计算机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2 事务处理;3 过程控制;4 辅助工程;5 人工智能;6 网络应用。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1.网络基础知识1.1.OSI参考模型1.1.1.物理层1.1.2.数据链路层1.1.3.网络层1.1.4.传输层1.1.5.会话层1.1.6.表示层1.1.7.应用层1.2.TCP/IP协议族1.2.1.IP协议1.2.2.TCP协议1.2.3.UDP协议1.2.4.HTTP协议1.3.网络设备1.3.1.网卡1.3.2.集线器1.3.3.交换机1.3.4.路由器1.3.5.网关1.4.子网划分和路由1.4.1.子网掩码1.4.2.CIDR表示法1.4.3.路由表1.4.4.静态路由1.4.5.动态路由1.5.网络安全1.5.1.防火墙1.5.2.VPN1.5.3.IDS/IPS1.5.4.加密算法1.5.5.访问控制列表2.网络实施与维护2.1.网络拓扑与布线2.1.1.总线型拓扑2.1.2.星型拓扑2.1.3.环型拓扑2.1.4.局域网布线2.1.5.广域网布线2.2.网络管理2.2.1.SNMP协议2.2.2.CMIP协议2.2.3.网络监测工具2.2.4.问题排查与故障修复2.2.5.日志管理2.3.网络服务2.3.1.DHCP服务器2.3.2.DNS服务器2.3.3.FTP服务器2.3.4.Web服务器2.3.5.邮件服务器2.4.网络性能与优化2.4.1.带宽管理2.4.2.数据压缩2.4.3.QoS策略2.4.4.缓存技术2.4.5.负载均衡3.网络安全与管理3.1.信息安全基础3.1.1.机密性3.1.2.完整性3.1.3.可用性3.1.4.认证与授权3.1.5.非阻断性3.2.网络风险评估与管理3.2.1.风险评估方法3.2.2.风险处理方法3.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3.3.1.防火墙类型3.3.2.防火墙配置与管理3.3.3.入侵检测系统类型3.3.4.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管理3.4.VPN与远程访问3.4.1.VPN类型3.4.2.VPN配置与管理3.4.3.远程访问技术3.4.4.远程访问配置与管理3.5.网络安全策略与应急响应3.5.1.安全策略制定与执行3.5.2.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3.5.3.安全漏洞修复与补丁管理3.5.4.安全培训与教育附件:1.实验报告范例2.路由器配置示例3.防火墙策略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国家依法确定和组织实施的一种安全保护制度,用于保护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一、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念:网络是指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或其他传输媒介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2.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等多种形式。
3.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 TCP/IP协议:是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集合,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等。
5.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6.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7.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8.网关:在通信网络中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转发。
9.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1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二、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1. 集线器(Hub):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广播方式转发数据。
2. 网桥(Bridge):用于将不同局域网中的数据包转发。
3. 交换机(Switch):用于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提供更高的数据转发效率。
4. 路由器(Router):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具备网络寻径的功能。
5.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网络安全,限制网络访问。
6. 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用于存储和共享文件。
7. 打印服务器(Print Server):用于共享打印设备。
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在Web应用中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9.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10.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
11.POP3协议:邮局协议,用于邮件的接收。
三、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1.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系统,限制网络访问和控制网络流量。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1.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共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负责不同的数据传输任务。
2.TCP/IP协议:TCP/I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集合,它包含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等多个协议。
TCP负责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负责实现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TCP/IP协议是互联网实现通信的基础。
3.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设备之间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多种形式,每种拓扑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集线器等多种设备。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实现内部数据交换;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网关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实现协议转换和数据转发;集线器用于连接多个设备,扩展网络节点。
5.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识别网络中不同设备的唯一标识,是一串由四个数字组成的地址。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
6.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可以有自己的IP地址范围。
子网掩码用于定义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通过与IP地址进行按位与运算,可以判断所属的子网。
7.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逻辑上的局域网,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VLAN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减少网络负载。
8.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保护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9.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进行监控、配置和维护的过程。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汇编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汇编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子网划分和路由选择协议2.网络设备和协议:-网卡和交换机的功能和原理-路由器的功能和原理-集线器和网桥的功能和原理-TCP/IP协议族-HTTP、FTP、SMTP等应用层协议-ICMP、ARP、RARP等网络层协议-TCP和UDP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IP、ICMP、ARP等)-网络管理协议(SNMP、RMON等)3.网络管理和安全:-网络拓扑规划和架构设计-网络性能监测和故障排除-网络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网络访问控制和用户认证-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VPN和远程接入技术-网络域名系统(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网络地址转换(NAT)和端口地址转换(PAT)- 网络编程和socket编程4.TCP/IP详解:-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IP、ICMP、ARP、RARP、TCP、UDP等)的功能和原理-IP地址的分配和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表的维护-TCP的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UDP的无连接传输特性-TCP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TCP拥塞控制和流量管理5.网络安全:-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范措施-公钥和私钥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证书认证- 安全协议(SSL/TLS、IPSec等)-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ACL)-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原理和配置-VPN和远程接入技术的安全性管理6.其他相关知识:-网络性能优化和带宽管理-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网络支持-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IPv6的基本特性和部署实践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的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搭建和管理网络以及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都非常重要。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网络设备和协议的配置与调试、网络应用和安全等技能。
以下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详细介绍。
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3.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5.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和应用二、网络设备和协议1.网络设备的硬件和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端口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的配置与维护、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防火墙的原理、安全策略的配置-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无线网络的安全2.网络协议和数据包的格式-IP协议的地址划分和子网划分-ICMP、ARP、RARP协议的功能和应用-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DNS的域名解析和递归查询-HTTP、FTP、SMTP、POP3协议的特点和应用3.网络服务和应用-网络文件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网络打印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远程访问服务(RDP、SSH、Telnet)的配置和管理-邮件服务(POP3、SMTP)的配置与管理- WEB服务(IIS、Apache)的配置和管理- 数据库服务(MS SQL Server、MySQL、Oracle)的配置和管理三、网络安全和管理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病毒、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的特点和防范-DoS和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网络钓鱼、网络欺诈和信息泄露的防范2.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配置和管理-VPN和SSL的配置和应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安全管理-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的设计和管理3.网络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网络性能评估和性能监控工具的使用-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流程-网络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的设计与实施四、网络设计和规划1.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容量规划-网络设备和协议选择与配置-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的设计2.IPv6的基本概念和配置-IPv6的地址分配和子网划分-IPv6和IPv4的互联互通3.无线网络的规划和配置-无线网络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无线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覆盖范围控制以上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强化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以及通信协议等。
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以下是对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阐述: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按照一定的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
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 通信线路:如光纤、双绞线、无线通信等。
- 网络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如TCP/IP协议。
- 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用于管理网络资源。
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 星型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
- 环型拓扑:设备按顺序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 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连接到一条共享的通信线路上。
- 网状拓扑:设备之间有多条路径连接。
4.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基础。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包括:- 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等。
- 传输层协议:如TCP、UDP等。
- 网络层协议:如IP等。
- 数据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协议等。
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网络不受攻击和破坏的重要措施,包括:- 防火墙:用于监控进出网络的数据包。
- 入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和响应网络攻击。
- 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身份认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6.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 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 资源共享:如文件共享、打印共享等。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是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都离不开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的朋友来说,熟悉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知识点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网络体系结构。
这是理解网络运作的基础。
其中,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OSI 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职责。
而 TCP/IP 模型则相对简洁,分为四层,即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特流,比如我们常见的网线、光纤等就是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数据链路层则负责将比特流组装成帧,并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网络层的任务是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 IP 地址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常见的协议有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是网络技术中的关键知识点。
IP 地址就像是网络世界中设备的“身份证号码”,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每一台设备。
它分为IPv4 和 IPv6 两种版本。
IPv4 地址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表示,比如 19216811。
而 IPv6 地址则由 128 位二进制数组成,以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数表示。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一个 IP 地址所属的网络和子网。
网络设备也是网络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它只是简单地将接收到的信号广播到所有连接的端口。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可以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转发,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根据 IP 地址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在网络操作系统方面,Windows Server 和 Linux 是常见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3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
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
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1、OC-3,155.520 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 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在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在500 kbps~ 7 Mbps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 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
Cable Modem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12.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13.集群(Cluster)技术是向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如果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它所运行的程序将转移到其他主机,不会影响服务器正常运行,但是会影响系统性能。
14.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8.8小时;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3分钟;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分钟15.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度量系统的可靠性,用平均维修时间(MTBR)来度量系统的可维护性,而系统的可用性定义为:可用性=MTBF/(MTBF+MTBR),路由器的可用性可用MTBF描述。
16.典型的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指标应该达到:①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MTBF)大于10万个小时;②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③系统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主备用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④SDH与ATM接口自动保护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⑤主处理器、主存储器、交换矩阵、电源、总线管理器与网络管理接口等主要部件需要有热拔插冗余备份,线卡要求有备份,并提供远程测试诊断能力;⑥路由器系统内部不存在单点故障;17.用IPV6地址表示需要注意:在使用零压缩法时,不能把一个位段内部的有效0也压缩掉;双冒号::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在得到一个一个IPV6地址时,经常会遇到如何确定双冒号::之间被压缩0的位数的问题;IPV6不支持子网掩码,它只支持前缀长度表示法。
18.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通过update而不是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AS。
Open报文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UPDATE 更新分组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要撤销的多条路由。
keepalive 保活分组用来确认打开的报文,以及周期性地证实相邻的边界路由器的存在。
一个BGP发言人与其它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要交接路由信息,就是先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是以自治系统数为单位的,所以不会小于自治系统数。
BGP-4采用路由向量路由协议。
19.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RIP和OSPF协议。
BGP是边界网关协议,不是内部网关协议20.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每个范围叫做区域。
每个区域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点分十进制表示),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目不超过200个。
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一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因此区域内部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情况。
链路状态"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
21.VLAN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基础之上,第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没有路由交换功能,仅依据MAC地址完成数据帧的交换,而第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可以实现不同逻辑子网、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通信。
集线器是工作在ISO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的设备,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22.交换机具有三种交换模式:快速转发直通式,交换机接收到帧的前14个字节时就立刻转发数据帧。
碎片丢弃式,它缓存每个帧的前64个字节,检查冲突过滤碎片。
存储转发式,转发之前将整个帧读取到内存里。
23.生成树协议STP工作时,在交换机之间传递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其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不超过35个字节),另一种是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拓扑变化通知BPDU(不超过4个字节)24.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而不是MAC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25.建筑群子系统可以是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或者是这四种布线方式的任意组合。
26.HiperLAN/2标准中,一个AP所覆盖的区域称为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在室内一般为30m,室外一般为150m27.建立VLAN的命令格式:vlan<vlan_ID> name <vlan_name>为端口分配VLAN的命令格式为:switchport access vlan<vlan_num>28.VLAN name用32个字符表示,可以是字母和数字。
不给定名字的VLAN,系统自动按缺省的VLAN名(VLAN00×××)建立,"×××"是VLAN ID 29.Catalyst 6500交换机的系统时间正确的配置公式是:set time [day_of_week][mm/dd/yy][hh:mm:ss]30.Catalyst650的格式是:set port speed <mod/port> <port speed> (10,100,1000),其中速度的单位是Mbps31.用名字标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方法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的命令格式为:ip access list extended|standard access list number|name,在扩展或标准访问控制模式下配置过滤准则,命令格式为:permit|deny protocol source wildcard mask destination wildcard mask [operator][operand]32.配置uplinkfast的命令格式是:spanning tree uplinkfast max update rate<032000><cr>,其中:max update rate的值是0~32000,单位是packet/s。
33.配置交换机Catalyst 6500管理IP地址命令格式:Switch-6500> (enable)setinterface sc0<ip_addr><ip_mask><ip_addr>(broadcast address)34.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虚拟终端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 line vty 0 15Router (config line)#35.进入接口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封装ppp协议:Router (config if)#encapsulation ppp配置异步串行接口IP地址:Router (config if)#async default ip address <ip_addr>配置同步串行接口IP地址:Router (config if)#ip address <ip_addr><ip_mask>36.全局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access list <accesslist_num><deny|permit><ip_addr><wildcard_mask> log配置应用接口:Router (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Router (config if)#ip access group <access list_num><in|out>37.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access list access listnumber{permit |deny} source wildeard mask38.passive interface命令指定一个路由器接口为被动接口,在被动接口上可以抑制路由更新信息,防止端口发送路由信息39.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标号为1~99,1300~1999,100~199,2000~2699为扩展控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