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 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注意区分脑和大脑;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
(2)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小脑维持平衡;脑干连接脑和脊髓,有生命中枢。
(3)脑神经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对,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的神经。
(4)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神经元树突(接受传导信息)突起轴突(传递信息)+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包膜=神经4.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大,对神经细胞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与反射弧(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叫做反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3)传入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小进大出;神经节(传入);突触结构。
(4)关于反射弧完整性检测(5)关于有无感觉和有无反射的情况分析:思路:感觉需要传到大脑,反射需要传到效应器,只要路径完整就可以有反射或感觉。
(6)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相对活跃状态的过程。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2)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2.1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外裹结缔组织膜组成
讨论1: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
细胞体: 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神经元
树突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髓鞘
(神经细胞) 突起 轴突 神经纤维
…
髓鞘
神经纤维 膜(结缔组织)
神经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外裹结缔组织膜组成
1.结构:
树突
树突
神经元 细胞体: 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的树突末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反
射 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
弧
神经一中起枢形成的对信息分析综合和功能的结构。
(注意和中枢神经的区别)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刺
(神经细胞)
突起
树突 :多而短,可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 :较长,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2.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轴兴奋突,传导兴奋
轴突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种类: 感觉(传入)神经元感: 接觉受刺激,产联生络兴奋,并将兴奋传运至动神经中枢
激皮做肤出应内答的。 感受器
4.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对传入信息分析 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对刺激作出 应答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神经调节-【必背知识】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梳理第二章 神经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外周神经系统:(1)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3.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聚集大量神经细胞,形成不同的神经中枢。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②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举例归类:①缩手反射、②膝跳反射、③谈虎色变、④眨眼反射、⑤吮吸反射、⑥吃食物时分泌唾液、⑦望(谈)梅止渴、⑧排尿反射、⑨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联系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①神经元:a.结构模式图 b.结构示意图(画图并标注文字)★传入、传出神经的判断: a.有神经节的是。
b.小入大出:与较小一边相连的是,与较大一边相连的是。
②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名称组成功能结构被破坏 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无感觉无效应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感受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对内外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相互联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注:神经细胞膜内、膜外K +、Na +浓度不一样,膜内浓度高,膜外浓度高系 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适宜强度的刺激;反射弧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性。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反射)
请你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反射的 一些事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 射、排尿反射
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反射弧
神经调节 1.反射弧是 的结构基础.
2.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任何一个反射都要通 过 反射弧 来完成. 4.反射是 神经调节 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 跳起来,迅速前伸——膝跳反射。这种 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反射的概念哪个更合适?
反射:指人的动作。 反射:人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3)如果D受损伤,叩击A处膝跳 反射是否还能发生? 不能 ,原因 传入神经元受损,反射弧不完整 是 。
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 [1] 感受器 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到,神经冲动沿着 [2] 传入神经元 传到脊髓里的[3] 神经中枢,由此再发出神 经冲动通过 传出神经元 传达到手臂上的[5] 效应器,引起肌肉收 [4] 缩,产生缩手反射. (2)若[2]受损,[1]受到刺激,[5]是否会发生反应? 不能 。
复 习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轴突末梢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第二课时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当你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时,会 立即缩回手臂,这一反应使你及时避开了 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缩手反射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七年级下册生物神经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神经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中枢,包括S区 - 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患运动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H区 - 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听不懂别人讲话;W区 - 书写语言中枢,受损后不能写字;V区 -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看不懂文字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重要功能区。
大脑还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 神经中枢。
-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例如,喝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就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 脑干: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
脑干受损会危及生命。
- 脊髓。
-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例如,简单的膝跳反射就是脊髓作为反射中枢完成的反射活动;同时,脊髓还能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等高级中枢。
2.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共12对,大多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 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够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二、神经元(神经细胞)1. 神经元的结构。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细胞体中有细胞核,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较短,分支较多,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往往只有一条,可将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
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2. 神经元的功能。
-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高中生物02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知识讲解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编稿:闫敏敏 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2、明确动物和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难点)4、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重点) 【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周围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从功能上可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要点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高清课堂: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00:05:37~00:11:43 1、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细胞体 集中在脑和脊髓中 神经元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3、神经元的分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围传到神经中枢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位于脑和脊髓内。
要点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2、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和功能3、反射发生的过程感受器收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在神经中枢部位,对刺激做出分析和综合,以确定是否反应和反应的轻度,然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做出相应的反应。
要点诠释:(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一个反射活动要想完成,必须保持反射弧的完整性。
(3)兴奋:是反射在反射弧中传导的方式,即神经冲动。
(4)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反射过程中,即反射的过程是: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要点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12(2011新课标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 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 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实例分析
排尿反射:
感受器 (膀胱壁)
大脑皮层
上行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脊髓)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传出神经
效应器(控制尿道打开的肌肉)
如一人从高空摔下,颈椎折断,请分析患者全身的运动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和感觉情况?
脊髓
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正常。 脊椎断面以下的躯体和四肢既 无感觉,也无法完成随意运动。 但一些非条件反射活动是可以 完成的,如排尿反射,但由于 膀胱壁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 脊髓后,无法沿上行传到神经 传导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故无尿意,也叫小便失禁。
全身,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从功
能
上
看
,
脑
神
经
主
要
管
理
头
面
部
的
感
觉
和
运
动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脊
神
经
主
要
品
管理躯体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按功能还可以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17 神经调节
脊髓等非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等
非条件刺激
非条件及条件刺激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❺ 学习和训练 建立的
2.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1)条件反射的建立
2)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3)条件反射的消退: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 性效应的信号。 4)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易混易错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皆 为学习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1.大脑和脊髓共同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 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 ) 3.小脑能够控制生物的节律。 ( ) 4.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 ) 5.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 ( ) 答案 1.✕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共同构成的,而大脑属于脑的一部分。 2.√ 3.✕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4慢
支气管 扩张 收缩
胃肠 抑制蠕动 促进蠕动
消化液 抑制分泌 促进分泌
易混易错 自主神经的“自主”是相对的,自主神经调节的活动也受到大脑皮
层(最高级中枢)的控制。如心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脑干的调节作用,而脑 干又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5.神经递质
来源 类型 受体 释放
作用 去向
举例
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具有特异性 由突触前膜释放,出胞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 的流动性
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神经递质被相应的酶降解,或被突触前神 经元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乙酰胆碱、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 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二者合称为神经纤维2、反射: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组成:(1)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传出神经(3)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构成(4)传出神经(5)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时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
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时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高二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总结【一】3、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降低;女性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OC;2、体温恒定的意义:恒定的体温能够保证酶的活性适合于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3、内环境稳态的具体内容:PH、温度、渗透压、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
如:血钙、磷含量降低会影响骨自主的钙化,导致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
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成分与血浆相近。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0C左右。
二、应会知识点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CO2+H2O└→血液CO2→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增强(呼出CO2)②、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CO3+H2CO3→NaHCO3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⑶、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可以说一个人身上细胞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包括人的衰老病变等等等等,都是因为细胞出现了问题,你应该了解细胞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 神经调节》(第一课时说课稿)
《神经调节》教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激素调节进一步学习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本节知识对其他各节的学习的深化和总结,同时神经系统中涉及到的思维活动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学好本节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唯物主义思想。
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准确、系统、严谨的神经系统知识结构,对整个人体生理的学习乃至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
2、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特征,说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对刺激的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2)通过对具体信息的接受和传导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神经元的功能。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在教材中缺少直观材料,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把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与神经元的结构定为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定为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和我校教育的实际,考虑到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充分利用图片、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并采用问题引入,合作式学习、实验、讨论等多种方法及多次评价来落实知识的学习。
学法:本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学习同伴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以上述分析为指导,将按“活动引入→了解原知→引导应知→知识拓展”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具体过程如下:[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创设复习情景: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做拍手活动,一人掌心向下,另一人掌心向上,相距一拳远打手,拍中者为胜,然后两人交换,拍中次数多的为胜。
老师让学生在上课时玩只有下课才可以玩得活动,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但要求学生在拍手时,不能拍伤同学的手。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轮知识点
⑥-e
自我检测 1.思维诊断 (1)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误。 ①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 ②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③膝跳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的结构完整。( √ ) ④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 ⑤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 ) 提示:②酸梅的形态、颜色等刺激物刺激感光细胞,经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脑干,再经传出 神经作用于唾液腺。③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 (2)关于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的叙述正误。 ①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 ②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 ③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 ) ④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 √ ) 提示: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传递。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 1.结构: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2.树突和轴突。
项目
树突 轴突
数量
多 少
长度
短 长
分支数
多 少
功能
接受兴奋 传导兴奋
二、反射与兴奋的概念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
分析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 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 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 (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组成理活动的结构。
4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 +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 +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小体神经末梢(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3)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方向:单向。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 方式
(传出神经末梢及它 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和基本方式
兴 奋 及 反 射 过 程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和基本方式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问题1.怎样识别反射弧的各部分? 答:一般来说,传出神经元中细胞体在脊髓外神经节中。
1.什么叫稳态呢?
答:正常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的稳态为什么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呢?
答:因为内环境的 稳态影响到细胞代谢原料的取得、代谢废物的排出和代谢反应 的催化剂——酶的活性。
3.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答: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 益活动 :历年 高考题PPT版 制作。 本课件 为公益 作 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 商业目 的。2012年1月 15日, 汉水丑 生标记 。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和基本方式
小结:
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 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 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 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 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的参与。
高考生物_【必修三】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2.1.1神经调节
【必修三】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2.1.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3、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4、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1)传递方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传递速度:比较慢因为递质通过是以扩散的方式(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4)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
(5)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6)突触的结构:①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中枢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习题一:(2017秋•常德期末)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外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成化学信号的过程C.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和体内反射弧中均有双向传导的特点D.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考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调节知识讲解
神经调节(二):神经调节【学习目标】1、能说出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难点)2、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4、重点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点梳理】要点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1)类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仅表现为彼此接触,局部电流沿着轴突一直传到其分支的末端,这些轴突可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两类:轴突——树突型和轴突——细胞体型两种。
(2)结构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膜。
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其上有受体。
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3)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
(4)神经递质传递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冲动的传递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
要点诠释:(1)递质传递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即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注意:有些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并不一定都是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 氨基丁酸,甘氨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使Cl-内流,下一神经元细胞膜发生超极化,不能形成兴奋性神经冲动。
(2)突触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
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
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
某些化学药品能阻止兴奋递质与受体结合,使兴奋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导致反射不能完成。
要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要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结构名称主要神经中枢功能脑大脑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水平衡、血糖平衡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2、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划分: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又称“第一运动区”一般支配对侧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编稿:闫敏敏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2、明确动物和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难点)4、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重点)【要点梳理】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要点诠释:周围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从功能上可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要点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高清课堂: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00:05:37~00:11:43 1、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细胞体集中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轴突(长而分枝少)突起树突(短而分枝多)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3、神经元的分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围传到神经中枢(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位于脑和脊髓内。
要点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2、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和功能3、反射发生的过程感受器收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在神经中枢部位,对刺激做出分析和综合,以确定是否反应和反应的轻度,然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做出相应的反应。
要点诠释:(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一个反射活动要想完成,必须保持反射弧的完整性。
(3)兴奋:是反射在反射弧中传导的方式,即神经冲动。
(4)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反射过程中,即反射的过程是: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要点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袁群将传入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将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运动只有感觉无效应(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2)许多神经纤维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静息(未受刺激)状态下,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一般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比细胞外高,很容易顺浓度梯度流向膜外,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多为大分子,不能透出膜外,在膜内形成负电位,膜外形成正电位,直到膜内外电位差的大小能够阻止K+继续外流时,离子移动达到平衡,膜内K+向膜外扩散至维持膜内外动态平衡的水平是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
(2)动作电位的形成—受刺激时兴奋产生神经细胞受刺激,膜通透性发生改变,通透性增高,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大量内流,膜两侧的静息电位急剧减小,直至形成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阻止Na+继续内流。
(3)兴奋的传导已兴奋的神经段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神经段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4)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5)传导特点:①双向性: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在受刺激的整个神经元中均可测到动作电位。
②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药或低温作用下发生机能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冲动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中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传导的绝缘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一100次的频率电刺激神经9一12h,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与突触相比较,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要点诠释: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
2.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性,Na+顺浓度梯度内流,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
3.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在不同的膜电位水平或动作电位发生过程中,Na+通道呈现三种基本功能状态:①备用状态:其特征是通道呈关闭状态,但对刺激可发生反应而迅速开放,因此,被称作备用状态;②激活状态:此时通道开放,离子可经通道进行跨膜扩散;③失活状态:通道关闭,离子不能通过,即使再强的刺激也不能使通道开放。
细胞在静息状态即未接受刺激时,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当刺激作用时,通道被激活而开放。
多数通道开放的时间很短,如产生锋电位上升支的Na+通道开放时间仅为1-2ms,随即进入失活状态。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通道才能由失活状态恢复至静息的备用状态。
通道的功能状态,决定着细胞是否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典型例题】类型一:反射的概念及运用例1、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衣藻避开过强的阳光刺激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C.在寒冷的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D.皮肤受到过热物体的刺激感到疼痛【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的概念,并考查运用概念分析、判断新情境问题的能力。
根据反射的概念可知: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衣藻避开过强阳光刺激的活动不是反射活动,是一种应激性。
草履虫虽然是动物,但它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也不是反射活动,也是一种应激性。
皮肤受到过热物体的刺激产生疼痛,这是一种感觉。
感觉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三部分神经结构共同完成的,所以不是反射活动。
在寒冷的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这是一种反射活动。
刺激是寒冷,发生反应的效应器是血管壁内的平滑肌。
这种反射活动是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结构共同完成的。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的概念,并考查运用概念分析、判断新情境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变式一】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反射弧不完整,受损的是传出神经。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兴奋可传人到中枢,进而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不能传向肌肉,因而肌肉无收缩反应。
【变式二】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答案】A【解析】“有感觉”,说明反射弧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的传导正常,冲动可传到神经中枢,进一步传到大脑皮层,从而引起感觉;“下肢运动障碍”,说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传导不正常;又由于“腰椎部受外伤”,而效应器是下肢中的神经末梢及肌肉,不属于“腰椎部”,因此效应器正常,即不可能是效应器受损伤。
因此可能的结果是:传出神经受到损伤,或神经中枢中有关冲动传出的部件受到损伤。
【变式三】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人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答案】B类型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例2、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答案】C【解析】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实质是Na+内流,即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静息电位的维持是K+外流的结果,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
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可巧记为:内涵丰富(负),外树正气(内负外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递特点可巧记为:内正外负电流显,双向推进快速传;突触传递单且慢,电化化电忙转换。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特点。
【举一反三】:【变式一】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故C项是正确的。
【变式二】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答案】D【变式三】右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