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导读:《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己放点歌情谊非常深厚、重情重义、知音难觅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供参考借鉴!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山高峻的样子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伯牙绝弦
翻译课文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
翻译课文: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善”:善于。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 • “志”:想。“善”:好。“若”:好像。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念”:想。“得”,懂得。
我会背
伯牙善______,钟子期善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 “_____,_____!”志在______,钟子 期曰:“____,______!”伯牙____,钟 子期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______, ______乃_______,终身_______。
资料袋: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 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 牙曾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 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 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 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 尺瑶琴为君死!
与伯牙绝弦有关的诗文: 借问人间愁寂寞,伯牙弦绝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知音: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与本课相关的词语或成语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 妙。 • 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 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 •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 曲高和寡: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 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 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来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篇传奇故事,描写了一位音乐家为了纪念已故的乐伴而弹奏琴曲,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哀思。
这篇文章是汉族民间文献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对《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进行详细解析,带领读者领略这篇经典之作的精髓。
一、原文《伯牙绝弦》原文如下: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
得无人于此乎?”伯牙曰:“是何人也?”子期曰:“时越乐正也。
”伯牙曰:“是夫子与?”子期曰:“然。
”伯牙神而喜,起而谒之。
既见,乃拜赐之,曰:“先生乐吾妻子死无成音,今吾伐木而为呼,得成此音。
子何以至于斯?”时越曰:“昔者有人於吴,善鼓琴,而好听卫飞廉,飞廉卒,归葬於其门,彻其琴,而弦犹挂。
夜半之时,忽闻其门中有声,若黍离离,如有慨者,奋楫而前以窥之,见一人形若飞廉,垂白髪,若有所思。
已,上而复下,然后去之。
既而闻其门中有音酌之声,发其门而入,阆苑之内,皆有弦死者。
果于其门中得一琴师,长如之久方领其义焉。
故蒋子横死,子期得业焉。
今先生感于飞廉之绝调,长夜独坐,并弃约旧,乃能如此。
至于汝之问,乃夫子不暇之论;据知系罕有之音者。
”二、译文《伯牙绝弦》的译文如下:伯牙在弹琴,钟子期说:“不错,难道在这里没有别人吗?”伯牙问道:“那是谁?”子期说:“是时越的乐正。
”伯牙兴奋地说:“他是老师吧?”子期回答:“是的。
”伯牙灵光一闪,起身来拜访时越。
相见时,伯牙对时越拜礼,并送给他礼物,说:“老师,我为我的妻子弹琴已经很久没有像刚刚这样感到有所成就了。
今天我刚才砍柴时,无意中弹奏出了这段旋律。
老师,你为什么要成就于此?”时越这样回答:“从前在吴国有个人非常善于弹琴,最喜欢听许市卫飞廉的音乐,可惜卫飞廉去世了,葬在他的门前,当时门前有一把琴,依旧挂着它的琴弦。
半夜里,忽然听到门里发出哀婉动人的音乐,听起来非常像卫飞廉的音乐,还有细碎的,忧虑的声音。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是由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传说创作的。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吧!伯牙绝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伯牙绝弦的成语故事
伯牙绝弦的成语故事伯牙绝弦的成语故事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琴。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伯牙绝弦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伯牙绝弦的成语故事篇1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我的老师万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
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
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时,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
”说完,成连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
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
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
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很少。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游。
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
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
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
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
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伯牙绝弦
成语读音:bó yá jué xián
成语解释: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的故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Boya vast string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伯牙绝弦成语接龙: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弦外之响比喻言外之意。
弦外之意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无虚发指射箭百发百中。
弦外遗音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俞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欣赏。
(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泰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俞伯牙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一辈子再没有弹琴,(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为他而弹琴的人了。
(课文)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āi)[4],峨峨[5]兮(xī)[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译文)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刚刚弹琴,琴义在于赞美泰山,子期说:琴弹得好似巍峨的泰山;琴义在叙说流水,子期说:洋洋水很大的琴声好似流水,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子期必定会知道。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说明)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伯牙绝弦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吕不韦_文言文大全翻译
复:再,又பைடு நூலகம்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相关阅读返回顶部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又称《伯牙绝弦图》,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故事。
该故事
源自于中国的古代传说,也被后人传颂于竹林七贤之一的伯牙。
原文:
伯牙依山而弦自絕焉,故于斯弦义葬于山。
传於世曰:“葬弦之山者,非
弦之故也,以伯牙之道弦焉;葬父母之言者,非父母之故也,以世俗之道言之也。
故王子者,其言亦可以弦,其课亦可以赖,其德亦可以知,则道同而归焉。
弦之胜也,直而至也,猛而有饰也;而善弦者不能得也。
人之世也,亦不可得
而弦也乎?岂其言邪?人见其貌而处之,未闻其名邪?世之騃者,猗不知王子
之善弦也?人之所存者,所以为有名也。
齐物者,唯物也,王子之所弦;弁象者,德也,王子之所守也。
”
翻译:
伯牙依山而断弦,因此在此山葬弦。
世人传说:“葬弦之山,并非因为弦
的原因,而是为了表达伯牙的道义。
葬父母之言,并非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是
为了迎合世俗的言谈方式。
因此,王子的言谈可用来弦,其教课可被依赖,其
品德也可被认知,从而使道义相通而归于一致。
弦的优势在于贯通,直接而至,剑拔弩张而又有修饰。
然而,对弦艺熟练的人不能得到这一境地。
人世间,岂
能获取到弦呢?难道只看到其外貌与其相处,却未听闻其姓名吗?世间的愚昧者,真的不知道王子的妙弦之技吗?人存活的意义,就是其有名有姓。
齐物者,就是物自身本身,也是王子所弦的;弁象者,是品德,也是王子所保持的。
”
第1页/共1页。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伯牙绝弦课文、知识拓展。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千古绝唱。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俞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欣赏。
(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泰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俞伯牙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一辈子再没有弹琴,(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为他而弹琴的人了。
【课文】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āi)[4],峨峨[5]兮(xī)[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译文】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刚刚弹琴,琴义在于赞美泰山,子期说:琴弹得好似巍峨的泰山;琴义在叙说流水,子期说:洋洋(水很大)的琴声好似流水,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子期必定会知道。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说明】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伯牙绝弦的意思和注释
伯牙绝弦的意思和注释
“伯牙绝弦”是一个成语,常用来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其中“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擅长弹琴;“绝弦”则指断绝琴弦,不再弹琴。
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便说:“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高山!”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不管俞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琴声了,于是他便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中,“伯牙绝弦”表达了俞伯牙失去知音后的痛苦和决绝。
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失去知己后的悲伤和孤独。
【文言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文言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余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钟子期: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揭题导入(课件出示插图,插图上写有文章的题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
)流水依依,千折百回。
高山伫望,恍然如梦。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何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绝弦》。
(学生齐读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
)(二)、整体读文(课件出示课文)1、同桌检查读课文情况,互读正音。
2、指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然后指名点评。
教师适当指导。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然后学生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初解绝弦1、理解文章的题目:教师提问:所谓书读百遍,奇意自见,我们也读了很多遍了,谁知道“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学生会说:就是伯牙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学生马上就会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就能说出句子的意思: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破把琴弦弄断,从今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及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初步了解了伯牙绝弦的原因。
)(四)、再解绝弦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想想句子的意思,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为学生默读,思考,和批书留有一定的时间。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这句话中的“善”字,是“善于”的意思,除了“善于”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擅长”“喜欢”“爱好”等。
然后分别让回答的学生把自己对“善”字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然后接着引导,短文中还有两个“善”字,在哪句话中?学生会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话。
这两个“善”也是善于,擅长的意思吗?学生可能会说,不是,这两句话中的“善”应理解为“好啊”。
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学生会说“真棒”,“太妙了”。
也同样让回答的同学把自己的理解带到句子中说一说。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感觉到了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这样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口述句子意思的检查与训练。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中想着高山,琴声就会传达出高山,钟子期就会说:“好呀,真高大呀,仿佛是巍峨的泰山!”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就会说:“妙呀,洋洋洒洒,仿若是滔滔江河!”从这也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当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我会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故琴志在流水,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江河,我会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可以是各种方式的读,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全都知道。
从这能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教师引导: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很自然地脱口而出“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学生会说“善哉,皎皎乎若明月!”这正是(引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
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再次引读)“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这就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2、相遇相知:课件出示伯牙与子期在生活中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相关资料: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
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
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
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苦学三年。
学得了高超的技艺后,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为他祝贺。
让学生浏览,然后指名读。
读后引导:读了这份资料,你认为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学生可能会说,也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等。
(这是对课文的拓展,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绝弦的原因,从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师小结:是呀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相融,板书心。
(课件出示课文前四句)然后接着引导:遇到了这样的知音,伯牙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欣喜若狂,接着让他读出欣喜若狂,学生可能说激动不已,就让他读出激动不已……接着启发:他们在一起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彼此都因为遇见了知音而倍感幸福,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感再来读这几句话。
(此时学生定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间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像这样反复的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激发想象,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充分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3、知音之死: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1)出示句子并引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吗?学生说孤独,就让他读出孤独,学生说寂寞,就让他读出寂寞,学生说苦闷,就让他读出苦闷……(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回味绝弦(播放《高山流水》乐曲,同时课件出示整篇课文)教师引导: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高山流水》就是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而编写的,请学生轻闭双眼,静静的去欣赏,去品味。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感悟。
同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想象,渲染情境。
)接着请学生睁开双眼,带着此刻的感受,伴着这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篇课文。
(使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六)、延伸悟绝弦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诗歌,教师配乐朗诵: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读后引导学生在课下试着品味这首短歌,或写一写对伯牙安慰,赞美或鼓励的话语。
(这一环节的设计生华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在课外学习文言文培养兴趣,打下了基础。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教。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二、如题(出示标题)师:一起读!(伯牙绝弦)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大家读得这么好是不是老师提前给大家在班上不断说,是xian,而不是xuan,不要读错啦。
说实话,我不告诉你们老师。
生:是的。
师:老师要表扬你们,全班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把这个字读错。
行,这就是咱们今天说的课题。
三、出示伏羲图片师:知道他是谁么?生:伏羲师:那你们又知道伏羲是谁吗?(不知道) 大家知道在原始社会咱们人都是不穿衣服的,是这个伏羲发明了衣服。
(出示八卦图)师:这个又是什么,知道么?(八卦)是呀,八卦也是伏羲发明的。
牛吧!那么,伯牙弹的琴,被伯牙摔碎的琴,也是他发明的。
(出示瑶琴图)师:给大家看看伏羲是怎样发明瑶琴的?(出示文字)哪位同学来挑战挑战?(生答)师:非常了不起,完全没有预习过,就能读得这般流利。
想听听它的声音吗?声音到底有那么美妙吗?还如天籁。
(生:想)你们现在也许觉得还不那么美,等你们到老师这个年纪了,就会觉得好听了。
四、读通课文(出示两个版本的《伯牙绝弦》)师:通常对待智商高的学生我就给他读这个版本,(没有断句、没有标点、竖着读)对于智商低的同学,我一般给他们读这个版本。
(书上内容)你们想选第几个版本?(生:第一个)你们的智商实在太高了。
师:自己读课文,什么时候你觉得课文读通了,读正确了,你就坐好,不用读了。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挑战读)(师范读)师:我也来读读,看看咱们谁读得好。
认为老师读得好的请举手。
指名,师:你认为老师哪里读得不好呢?(生:“我觉得你有个字没读准。
”“我觉得你读得像在讲鬼故事!”……)师:好的,谢谢同学们,那么我来做个总结。
你的声音好听,我的声音有磁性,咱们打个平手;你的智商高,我的情商高,咱们打个平手……虽然我们每个方面都打成了平手,但是我还是赢了。
(生疑惑)师:因为你们都是朗读,而我是诵读!”四、尝试背诵课文师:你们比我年轻,记忆力比我好,希望你们三五分钟能把这篇小课文背下来,好吗?开始——(生自由背诵)师:真了不起啊,看样子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强。
过渡:这篇短文很简单的,只要一看就明白了,有不明白的词语,你看看底下的注释,你也明白了。
不信,你们看看——五、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大意1、生自学2、同桌互考师小结:一般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会读了、会背了、能翻译了就可以啦。
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初中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两个选择,一、愿意学的留下,二、觉得可以不用学习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回家啦。
第二课时一、板书:伯牙绝弦(为教学埋下伏笔)师:如果按照正常的,我会和普通老师一样,小朋友们,伯牙绝弦的“绝”是什么意思呀?我可不愿意侮辱你们的智商。
我要问的问题是,谁能用“绝”字来组词呢?(生:绝技、绝望、绝唱……)师相机板书。
师:山峰搭好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攀登高峰吧。
智商低的同学,只能从中读出绝弦,智商高的同学能读出绝技、绝望、绝唱。
二、找“绝技”师:能从这篇课文中找到三个绝技普通,能找出七个绝技就是高智商了。
(生自己批注,找绝技)指名回答: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若泰山、若江河、念得。
由翻译“志在高山”引出直译、意译。
三、找“绝望”师:还有一个我就不多讲了,这是什么呀?(生:绝望)谁能读出绝望的味道呢?先练练——(指名朗读)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你们的感情始终只停留在表面上,因为你们不知道伯牙在子期的坟前那悲怆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