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3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不适合普查的疾病应是( )。
A.人群患病率较高的疾病
B.对该疾病可以通过有效措施预防的疾病
C.疾病自然史不清楚的疾病√
D.疾病后果严重的疾病
E.易于诊断的疾病
普查的目的: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病人,如妇女的宫颈癌普查;②了解慢性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分布,如高血压普查和针对疫区开展的普查;③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调查;④了解人体各类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如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测量调查。其缺点是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2.对于标化比的叙述中,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当研究对象的数目较少时使用该指标√
B.当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时使用该指标
C.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该指标
D.标化比实际上就是标化率
E.在队列研究中,标化比实际上是一个效应测量指标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预期发病(死亡)人数之比,得到标化发病(死亡)比,即标化比。其虽然是在特殊情况下用来替代率的指标,但实际上不是率。
3.以下关于现况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设计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B.可以探讨因果联系
C.可计算患病率
D.可描述各特征人群疾病分布
E.资料分析时研究对象不需要分组√
现况研究的特点:①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在资料处理和分析阶段需根据暴露特征的状态或是否患病的状态进行分组比较;②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③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④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
4.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
A.某人群HbsAg筛查
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相关关系的研究
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其特点是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有干预措施。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
5.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导致混杂产生的因素称为混杂因素,它是疾病的危险或保护因素,并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相关。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处理方法予以控制,具体方法有:①分层分析:所谓分层分析就是把暴露与未暴露人群或病例与对照放在匀质或较为匀质的范围内进行比较;②多因素分析:如果欲控制的混杂因素较多,往往受样本量的影响,分层分析常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可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予以控制,如多元协方差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
6.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
A.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B.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程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
D.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
E.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①关联的时间顺序;②关联的强度;③关联的可重复性;④关联的合理性;⑤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一个因果研究必须达到第1、2条标准(前因后果,关联强度),第3、4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第5条标准(论证强度)决定了因果关联结论的把握度。
7.以下属于传染病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临床症状期√
D.症状消失期
E.恢复期
传染病病人病程阶段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其中临床症状期的传染性最强,因为此期病人体内病原体数量多,同时又有诸多利于病原体排出的症状。
8.以下哪项属于分子生物标志( )。
A.突变的DNA
B.功能变异的蛋白质√
C.基因异常表达
D.头发中某微量元素含量高
E.尿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
生物标志是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即可检测)的物质特征。
9.目前对疾病预后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存分析√
D.生态学研究
E.数理研究
预后研究是关于疾病各种结局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疾病预后研究包括预后的评价及预后因素的研究,疾病有多种转归,转归又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预后研究是多因多果的。疾病预后评定研究包括描述疾病的治愈率、病死率、缓解率、复发率、致残率、生存率等,其基本设计方案是纵向的描述性研究;进行两组病例预后评定比较,如两组生存率比较,其基本设计方案是队列研究。通常要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在一定年限内的生存或死亡情况,这就是生存分析。
10.以下关于筛选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
B.某幼儿园的一次食物中毒的调查
C.对个别发生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
D.调查某学校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该校的全部学生
E.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