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智慧气象解决方案(初稿)

合集下载

智慧气象系统讲解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系统讲解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系统讲解设计方案智慧气象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气象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决策制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象灾害,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设计一个智慧气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智慧气象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实时的气象数据和预警信息。

二、系统架构智慧气象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整合多个传感器设备和数据源,以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对气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

系统的架构如下:1. 传感器设备:包括气象观测站、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用于采集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

2. 数据存储和处理: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取和高效查询。

3. 数据分析和预测: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趋势分析,预测气象变化趋势和灾害风险。

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4. 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分析和预测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响应,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合理的措施。

包括灾害应急预案、交通管制、农业生产调整等。

三、系统功能智慧气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与实时更新: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气象数据,并及时更新到数据库中。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式识别。

找出气象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3. 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基于分析和模式识别结果,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指标。

4. 决策支持与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响应,帮助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和调整农业生产等措施。

同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管制建议。

5. 数据可视化与用户界面:通过图表、地图等方式,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提供直观的气象数据和预警信息。

同时,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和操作。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范文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范文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范文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气象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项目旨在构建一套气象智慧平台,整合天气预报、气象测量、气象预警、气候变化监测等多项气象数据和信息资源,提供更加精准、及时、便捷的气象服务,为社会各界决策、应对气象灾害、开展气象科普等方面提供支撑。

二、主要功能和特点1.数据整合:整合国内外气象管理、科研机构的各类气象数据和信息,包括气象测量数据、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象灾害实时监控和预测等,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分布式存储。

2.应用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和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气象预警、天气查询、气象数据分析等,同时提供气象预报播报和防灾减灾指导等专业服务。

3.信息管理:实时搜集、分析、管理气象相关的信息,构建完整的气象信息库,以支持用户的决策和应对。

4.技术架构: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确保平台的高效、稳定、安全、可扩展性和智能化特点。

三、建设方案1. 数据整合:构建国内外气象数据和资源库,提供数据采集、存储、整合、分析和展示等功能,包括气象测量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值预报数据和实况监测数据等。

支持数据加密、备份、安全传输和权限控制等。

2. 应用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气象服务和应用,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查询、气象数据分析、防灾减灾指导等。

建立相应的气象订阅、推送、反馈和评价机制,以提供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气象服务。

3. 信息管理:整合气象信息和公共信息,提供数据查询、维护、更新等功能。

建立气象检索引擎和知识图谱,以支持快速检索和自主学习。

同时开展气象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4. 技术架构: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气象智慧平台。

采用框架化的设计和开发,建立可扩展、模块化的基础设施,以应对数据规模和业务突增的挑战。

智慧气象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建设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1)1.1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 (1)1.1.2建设规模 (1)1.2 主要结论及建议 (2)第2章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4)2.1 信息化共享现状 (4)2.2 存在的问题 (4)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4 需求分析 (6)2.4.2 功能需求 (8)第3章总体建设方案 (11)3.1 总体设计原则 (11)3.2 总体目标 (12)3.3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12)3.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3)3.5 应急物资管理系统 (14)3.6 应急团队和专家组管理系统 (15)3.7 应急地理信息系统 (16)3.8 应急预案知识库管理系统 (16)3.8.1应急预案 (17)3.8.2专家知识库 (17)3.8.3应急知识库 (17)3.9 应急信息门户展示系统 (18)3.9.1预警信息&突发事件展示 (18)3.9.2政策法规 (18)3.9.3应急知识展示 (18)3.9.4应急预案展示 (19)3.9.5应急避难所信息展示 (19)3.9.6重点防护区域信息展示 (19)3.9.7应急指挥入口及预警发布入口 (19)3.10 应急发布微信服务号 (20)3.11 应急发布网络系统 (20)3.11.2 网络框架和连接方式 (22)3.12 安全系统 (23)3.12.1 系统安全规划 (23)3.12.2 安全区域划分和策略实施 (26)3.12.3 安全等级规划 (27)3.12.4 安全风险分析 (30)3.12.5 总体安全框架设计 (31)3.12.6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31)第1章项目概述1.1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1.1.1建设目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市电子政务网或宽带网连接市政府预警发布系统和市内相关部门预警发布系统,依托市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警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扩大预警范围,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和预警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把损失的程度降到最低。

智慧气象实施方案

智慧气象实施方案

智慧气象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气象技术已经成为气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慧气象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气象数据的高效采集、分析和应用,为气象预测、灾害预警等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及时的支持。

为了推动智慧气象技术的应用,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制定智慧气象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智慧气象技术的应用范围。

智慧气象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测、气象灾害预警、气象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气象预测方面,智慧气象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智慧气象技术可以实现对灾害的早期监测和预警,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更及时的应对措施;在气象服务方面,智慧气象技术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智慧气象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

1. 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气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实现对气象数据的高效利用。

2.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3. 云计算技术,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快速计算和处理,提高气象数据的分析效率。

4.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气象观测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气象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5. GIS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气象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气象预测和灾害监测提供更直观的支持。

三、智慧气象实施方案的推进措施。

1. 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智慧气象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智慧气象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2. 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建立气象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气象数据资源,为智慧气象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智慧气象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懂气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合作交流,促进智慧气象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25•【字号】咸政办发[2012]92号•【施行日期】2012.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咸政办发〔2012〕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咸阳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一、规划编制依据1、“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在陕西省气象局和咸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推进“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促进了全市气象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咸阳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建立了高科技支撑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基本建立了面向全社会、多领域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建成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防雹增雨体系;建成了功能强大、传输高速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加大气象科研开发力度,气象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气象科技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气象法制建设,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气象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农业服务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存在的主要差距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市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为: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亟待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比较薄弱,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发布时效和覆盖面亟待改进;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发达地区仍有一定差距;综合气象观测水平仍不能满足气象预报预测的需求,气候生态监测能力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气象科技整体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下更大工夫;基层台站建设和基层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成智慧气象系统设计方案

建成智慧气象系统设计方案

建成智慧气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气象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气象监测和预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决策。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智慧气象系统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智慧气象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传感器可以获取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存储;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生成气象预测结果;用户界面模块将气象预测结果展示给用户。

2. 数据采集:系统中需要部署多个传感器节点,每个节点都配备一组传感器,用于采集气象数据。

传感器节点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通信,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节点在不同地点进行布置,以获得更准确的气象数据。

3. 数据传输: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或LoRaWAN,也可以使用有线通信技术,如Ethernet。

数据传输模块可以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4. 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模块将收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存储。

对于数据的清洗,可以剔除异常值和噪声;对于数据的整理,可以将不同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对于数据的存储,可以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或云存储服务,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5. 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模块将存储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和建模。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建立气象模型,并进行气象预测。

预测的结果可以包括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降水概率、温度变化等。

6.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模块将气象预测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移动应用或其他方式访问系统,并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智慧气象实验室解决方案及案例

智慧气象实验室解决方案及案例

行业挖掘 分析引擎
数据安全 引擎
用户安全 引擎
依托坤舆强大的数据后台和算法能力,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和数据产品定制化服务!用户仅需 购买在线服务,即可享受准确、实时、权威的数据服务和风险分析服务
郎丰利于2023年8月整理制作,碳排放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驾驶舱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实验室服务领域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河南点火试验情况评估
通过火灾发生前后的极轨 卫星数据进行对比,提取 过火面积13.5公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火点能量变化过程由高到低,过火面积 400平米左右
郎丰利于2023年8月整理制作,碳排放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驾驶舱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火点监测模型:风险评估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行业主题库 农业主题库 能源主题库 ……
预警告知
天气预报
商业智能 分析引擎
行业风险 模型
天气产品
遥感产品
加工
定制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 制作时间:2023年 睿利而行
整理制作决:策郎引丰擎利1519交制互作引时擎间:2023年 睿利而行
实时产品 渲染引擎

智慧气象 方案

智慧气象 方案

智慧气象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气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一环。

智慧气象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为气象预测、气象服务和灾害预警等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智慧气象方案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2. 背景气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而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对各行业和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传统的气象观测手段往往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因此,发展智慧气象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3. 智慧气象的重要性智慧气象方案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农业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气象信息对于农业的决策和管理非常关键。

通过智慧气象方案,农民可以及时获取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合理施肥、减少病虫害等。

3.2 航空航空领域对气象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飞行安全方面。

智慧气象方案可以为航空业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帮助航空公司制定飞行计划,避免天气不良和灾害带来的风险。

3.3 城市管理城市的交通、建筑、环境等与气候密切相关,智慧气象方案可以为城市管理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例如,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可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交通拥堵等。

4. 智慧气象方案的实施方法4.1 数据收集智慧气象方案的第一步是收集气象数据。

这可以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等手段进行。

同时,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气象传感器部署到不同地点,实时监测气象变化。

4.2 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过程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

通过建立气象模型和算法,可以对气象数据进行预测、模拟和优化,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支持。

4.3 数据传输和共享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数据需要传输和共享。

这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来实现。

通过搭建智慧气象平台,各个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共享气象数据和信息,提高整体的气象服务能力。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气象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气象预测技术,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气象数据的精确度和预测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地预测未来的气象情况。

通过收集各种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再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未来的气象情况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同时,智慧气象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气象数据转化成直观的图表和图像,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气象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天气预报。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智慧气象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习惯和需求,为其定制化的气象预报服务,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决策。

总的来说,智慧气象解决方案是一种融合了先进技术的新型气象预测技术,可以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天气预报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
智慧气象解决方案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帮助。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智慧气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象服务模式,它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传统气象趋势预测分析和新型数据分析算法,对天气的演变、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等进行全天候、智能化预测与分析。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是地方气象部门走向现代化、优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气象整合服务的现代化突破口。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智慧气象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进行天气预测、气象服务的提供便利,为国家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天气、气候信息,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三、项目方案1.建设智能化、精细化的气象监测系统在重要城市、机场、码头、车站等场所建设气象监测站点,监测各类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能见度等等多类指标。

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气象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

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3D气象监测模型,实现对气象系统内部的可视化监控。

2.构建气象数据平台搭建一个公共气象数据平台,整合国家、地方气象机构的气象监测数据,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提供气象产品、数据预测等服务。

大数据技术可用于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高分辨率的气象数据预测模型,可提供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服务。

3.实现智慧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利用气象数据平台和气象监测系统,建立各类型天气预报模型和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实现对气象灾害事件进行早期预警。

同时,开发智慧气象APP和网站,提供即时、个性化的天气预报、预警和气象信息查询服务。

4.开发气象影像服务建立天气卫星、雷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气象情况。

基于高分辨率气象数据,进行3D化渲染,提供气象影像服务,向社会公众、气象服务机构提供真实、直观的气象信息。

四、项目投资本项目投资额度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硬件及设备投资、数据中心建设、软件研发及运营等方面。

五、项目预期成果本项目目标在于建设一个智慧、人性化的气象服务系统。

预计实现以下成果:1.气象产品和数据的共享共用,更加丰富、准确的天气预报。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智能气象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天气状况的系统。

该系统对于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套智能气象监测系统,实现对天气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传输。

根据项目需求,我们将完成以下工作:- 设计与建造气象数据采集设备- 安装与调试数据传输系统- 部署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开展系统测试与优化工作3. 施工步骤3.1 设计与建造气象数据采集设备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设计和建造一套可靠的气象数据采集设备。

该设备将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 风速和风向传感器- 降水量传感器- 日照强度传感器-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3.2 安装与调试数据传输系统为了及时传输采集到的气象数据,我们将安装一套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

该系统将包括以下工作:- 安装并配置数据传输设备,如无线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 进行传输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3.3 部署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在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后,我们将部署一套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该软件将包括以下功能:- 数据的实时分析和统计- 生成天气预报和警报- 数据可视化展示3.4 系统测试与优化工作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我们将进行如下测试与优化工作:- 对采集设备进行反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传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 对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4. 施工周期和成本预算本施工方案的预计周期为一个月,总成本预算为XXXXX元。

5.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为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我们将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常见的风险包括设备故障、数据传输中断等,我们将提前备份数据和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6. 结束语本施工方案旨在建设一套智能气象监测系统,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能力。

看“智慧气象”如何靶向预警

看“智慧气象”如何靶向预警

龙源期刊网 看“智慧气象”如何靶向预警作者:朱末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10期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增加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传统气象预警相比,“智慧气象”能更好地判断天气阴晴,帮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

那么,“智慧气象”的优点有什么?如何应用于防灾减灾的工作?要想了解“智慧气象”的优势,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智慧气象”。

传统的气象预警系统预测范围不够精确,遇到气象灾害预警只能大面积、广范围地进行通知,形成“一人得病集体吃药”的普遍现象,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资源。

而“智慧气象”则能依托科学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以陕西省咸阳市建成的“智慧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例,“智慧气象”实现了气象预报格点化精确到3公里,预报时间精确到小时。

系统24小时监测、计算气象数据,根据降水量、雷达等数据预报信息等情况,结合阈值设置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电话叫应和短信提醒。

由此可见,“智慧气象”实现了从粗放式警报到靶向预警。

同时,“智慧气象”还有助于决策。

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如果气象部门能敏锐感知到灾害性天气将要来临,滚动做出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提醒决策者动态调度各种资源,精准地将预警信息和建议发送给可能受灾区域的政府、部门、公众,进一步促进后续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协同,这样的防灾减灾管理也就有了“智慧”。

“智慧气象”对于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各省市利用“智慧气象”推出了不同的应用措施。

以城市积涝为例,上海气象、水务、民政、社区等联合绘制了内涝风险地图,面向特定社区分析暴雨内涝暴露度和脆弱性,建立暴雨内涝评估模型,计算不同量级的暴雨可能导致的积水深度和范围,评估影响对象的内涝风险。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气象智慧平台的建设是提高气象业务处理、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气象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日常气象预报、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下面是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

一、背景分析气象智慧平台是气象部门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大数据中心,建立气象业务信息库、专家数据库、知识图谱等,实现气象数据的共享、整合、应用。

建设气象智慧平台是当前气象科技与信息化的紧密融合,促进气象服务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必然趋势。

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多方面挑战,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提高预报准确度,实现气象科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二、建设内容1. 建设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是气象智慧平台的核心,是整合气象数据所必需的。

旨在针对气象事件区域条件的气象数据实时监测、存储、处理和分析。

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2. 建立气象业务信息库气象业务信息库是平台上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气象服务的全业务流程和知识库,融合国家、区域、专业、基层气象监测预警等各种信息,把全国各地的气象信息汇集成一个整合性的知识库,方便数据的共享、整合和利用。

3. 专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旨在建立气象服务的高端人才库,整合各地气象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

4. 设计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发布气象信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页面主要内容为气象资讯、气象预警、业务规程等信息。

可依据用户的个人需求和气象预报需要,定制不同的服务模块。

同时,知识图谱还能让客户快速获得气象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气象基础知识和气象服务与应用。

5. 建设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是智慧气象平台的重要内容。

人工智能将辅助气象人员分析、处理、预报气象数据,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误差,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三、平台优势1. 数据采集、管理、挖掘和分析的能力显著提高,提高应用效率,获得溯源、跟踪、决策等全方位服务。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智慧气象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气象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气象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气象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将气象信息与相关领域的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融合,实现基础气象服务、应急气象预警服务、区域气候环境监测评价服务等一系列气象服务的智慧化升级,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和普及推广。

本项目将通过构建智慧气象云平台,实现气象信息的快速采集、存储、分析与智能应用。

二、项目目标1. 构建智慧气象云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存储和访问;2. 实现气象信息的智能分析,提升气象预报的精度和准确性;3. 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满足公众、政府和企业的气象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三、项目内容1. 前期准备工作- 搜集气象资料,了解气象需求和应用场景- 梳理气象现有数据平台,分析存在问题和瓶颈- 制定智慧气象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技术架构- 确定项目的预算和计划2. 系统架构设计- 智慧气象云平台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访问和应用等模块-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包括气象观测设备接口、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和云端数据存储模块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包括大数据分析模块、机器学习模型和预测算法模块等- 数据展示与服务系统设计,包括可视化分析模块、移动应用端和网站端服务模块等3. 技术方案- 针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技术方案设计,考虑不同气象观测设备的兼容性和接口设计- 设计气象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预测算法等的技术选型和实现方案- 确定数据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可视化与移动应用的技术选型和实现方案4. 系统开发与测试- 进行系统的开发实现,开发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等模块- 对开发的各项模块进行联合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开发移动应用和网站平台,保证数据的多终端访问5. 项目验收- 对项目的各项目标和成果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预期效果- 获得政府、气象行业和用户的认可,完成项目的验收评估,- 向社会发布和应用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四、项目预期效果- 构建智慧气象云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存储和访问;- 提升气象预报的精度和准确性,为公众、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气象数据和服务;- 提高气象科技发展水平,使之成为新时代气象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智慧气象技术向更广泛的应用推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智慧气象工程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工程建设方案

智慧气象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气象工程逐渐成为气象科学研究的新方向。

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本文就智慧气象工程的相关概念、建设目标、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方案。

二、智慧气象工程的概念和意义智慧气象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传统气象工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对气象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推动气象事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的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有效降低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其次,它可以为各行业提供更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提供更多的气象数据和信息支持。

最后,它可以为公众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气象预警和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三、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目标根据智慧气象工程的概念和意义,我国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2. 加强气象服务的多样化和定制化3. 提高气象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4. 强化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5. 增强气象信息共享和交换能力6. 推动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四、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技术应用为了实现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目标,需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以下是智慧气象工程的建设技术应用:1.云计算技术。

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气象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气象数据的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尺度的智能化应用。

2.大数据技术。

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气象数据中的信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3.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气象观测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咸阳智慧气象解决方案(初稿)在完善“数字大气”探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精细化、无缝隙的“智慧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建设“智慧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期更准确、更智能地服务于咸阳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二、项目目标咸阳智慧气象的总体目标是以气象精细化预报、综合监测和服务以及应急联动为主要内容,以智慧咸阳作为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实现咸阳气象信息的及时监测、及时预报、及时发布,实现直观展示、深入应用,将咸阳智慧气象建设成为在西北领先、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报平台。

实现精细化到乡镇、社区的气象信息发布。

3.利用智慧咸阳信息发布系统,搭建灾害天气预警及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实现气象信息及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的一键式快速发布。

4.智慧气象网上办公及与气象惠农服务等行业应用服务平台。

5.实现咸阳气象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与40062121热线的服务转接。

第二章项目规划一、规划原则务工作效率,改善民生服务质量。

4.科技先导、创新发展信息办、气象局、第三方专业厂商联合开发,确立人才优势,实现科技创新。

5.互联互通、协作互动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推动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促进已有信息化项目和智慧气象项目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协作互动。

深化智慧气象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依托信息化服务,提高面对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气象应用及分析深度。

建立咸阳气象数据云平台,与市气象数据系统对接,获取全市气象数据,与省气象云平台及国家气象局服务平台对接,获取咸阳市相关数据,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及时获取。

同时整合市气象台站、省气象局、国家气象局相关数据,实现数据接口对接,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和统一。

咸阳气象云数据包括观测站、卫星、雷达监测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降水、温度、风力风向、地面结冰、太阳辐射、酸雨、空气能见度等30余种要素;短期、中期、长期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通过国际交换获取的全球气象观测、预报数据。

各地气象站将地面常规观测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高空探测网也将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实现临近预报,并根据地域分布结合实时监控平台(与智慧咸阳对接)和社区自动站实现时间和区域上的精细化预报。

同时,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气候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最终能够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种方法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

它已逐渐成为天气预报的基础。

天气预报系统通过分析天气图,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模型,再结合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是作出天气形势预报,如24小时内是否会有降水,然后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具体天气预报,如降水的地点及多少。

防灾减灾也是气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气象预警显得尤为重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或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2.3.3气象现场监测通过智慧咸阳平台,利用城市监控,实现实时、动态、关联式网格化气象监测,进一步建立社区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站。

以智慧咸阳实时监控为基础,结合气象站及社区自动站时间气象数据的及时、精准监测,从而为气象数据及时、精准发布提供依据。

分系统的建设。

紧紧围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的发展需求来综合考虑监测系统的项目设计,为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提供范围广、种类多、信息量大、精确度高的各种监测信息。

气象综合监测采集要实现以下功能:1、数据直接或通过智慧咸阳上传到监测系统平台。

? 2、主机实时显示采集数据,可设置数据存储和发送时间间隔。

3、远程设置功能:可通过系统设置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储存时间间隔和IP地址,无需去现场操作。

2.3.4网上办公及服务管理建立智慧气象网上办公及气象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实现一键式发布,减少人工干预,为智慧咸阳平台提供直通式信息。

同时实现一键气象政务办公系统实现公文管理、档案管理、出差管理、个人办公、综合考评、督办管理、要情管理、目标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多项功能。

2.3.5数据共享交互平台建立数据服务接口,并与智慧咸阳数据共享平台对接,实现咸阳气象数据的共享服务。

提供气象数据对接、服务对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气象数据开放共享。

建立对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的气象信息支持服务。

建设市级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以气象数据库为基础,整合水利、农业、环保等相关信息资源,明确数据的信息采集、整理、更新、现在需要建立多方的信息基础环境进行数据融合,对各个行业的数据都需要融合深度分析。

用好气象数据,必须打破各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真正做到数据共享,才能更大地实现气象数据的价值,从而更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3.6气象多媒体平台采用自助式终端、电子大屏等方式,实现气象服务的多媒体展示和交互,从而更好的实现气象社会化服务。

通过自助式多媒体平台,实现社区化、自动化交互和展示,也可以为惠农工程等行业项目提供气象支持服务。

关闭。

2.3.7信息发布平台建立社会化气象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咸阳公众服务接口,实现多样化信息发布。

基于智慧咸阳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信息的多种渠道发布,包括短信、电子政务OA、微信、网站、手机APP、热线电话等,同时实现12345与400热线的转接。

全市的“12345”便民服务热线相关气象服务转接,建立覆盖全市的号码统一、资源共享、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热线指挥调度系统,统一受理并协调全市除紧急报警外向政府提出的气象相关各类诉求、求助事项,市民对气象管理、气象公共服务的批评建议,公众对气象工作的监督等。

结合网站、预报,以及制定线路的天气实况以及气象回顾服务,对可能影响物流运输的天气给予预警等。

可以实现基于位置的天气预警服务,主要应用在包括旅行、交通、自然灾害、城市突发天气的预警等方面。

同时,有别于以往简单的气象播报,利用GIS平台将实现多维度的立体导向功能,打造“实时位置+实时天气”的服务模式,实现精准到每平方公里的天气预报。

系统可以以树状目录导航方式,在丰富的基础地理底图之上,提供对多种来源气象实况数据、预报数据的叠加显示和对比分析,包括地面填图、高空填图、自动站、区域站、雷电、污闪雾闪、雷达、云图、数值预报、精细化预报、城市预报等数据类型。

将智慧城市中建立的公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GIS功能等以接口的形式开放出来,避免基础地理数据库、GIS功能的重复建设,多媒体天气预报图件或图表。

利用GIS 技术的绘制、分析、可视化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帮助气象专家解释天气数据与天气形势,得出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

气候区划应用:以第三次全市农业气候区域划分为契机,GIS 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领域得到较好应用。

农业气候区划的基本流程是首先确定区划对象、确定区划指标、然后建立区划模型,进行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最后进行分析制图。

在整个流程中,GIS 可以管理空间上离散点(气象监测站)的基本气候资料,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辐射条件等,可以管理基本地理资料,包括各站点的地理位置、地区的区界、以及高程、坡度、坡向等数据;GIS 可以提供多种方式的从离散点到格点的插值方法;GIS还提供了多种方式制图输灾害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易发分区条件构造简明实用的预警指标以及预警标准综合判别方法。

以滑坡和泥石流发育的环境背景基础数据库和典型灾害数据库为背景,以滑坡和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为基础,分析建立滑坡和泥石流区域预报模型,以GIS 技术和数值天气预报为手段,研究建立滑坡和泥石流区域短期预报应用系统,并进行业务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

气象灾害评估分析应用:GIS 技术可以管理丰富的空间属性信息(如某一区域内的河流、铁路、商业区等),若该区域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则可以根据GIS 空间分析功能快速的计算出受灾面积,结合社会、经济信息可以进一步进行区域经济损失分析,最终完成区域气象灾害评估。

基于GIS 技术建立气候监测与灾害预警系统,它由信息采析与可视化能力与RS的结合,作为应用支撑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卫星气象的功能和潜力,进一步增强了卫星云图、探空、测风和辐射等卫星探测资料的管理与应用水平。

基于卫星气象遥感技术的全球自然和人工植被监测、灾害(水灾、旱灾、森林火灾、沙漠化等)监测以及农作物估产等方面的应用,GIS技术都较好的起了到建模分析与系统支持的作用。

除基于提供传统文件方式的卫星数据检索下载服务外,在GIS 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海量的时空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实现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发布与订购,并提供全球观测数据的二维和三维实时发布能力。

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多种基于GIS 技术的天气服务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大量涉及气象的复杂商业问题。

系统主要包括从气象算法有效的实现了各类空间分析与操作,从简单的地图量测(距离、方位、面积)到较高层的空间分析,如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可视性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统计分类等,这些均给气象信息分析提供了较强应用手段。

可视性分析表达了空间某一点所能够观察到的位置,随着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基于粗糙集技术的气象资料分析、基于关联规则的灾害天气预测和气象遥感数据挖掘也成为了可能。

从气象信息表达功能的角度,GIS 高质量的可视化表达能力,为展现各种天气、气候现象和过程提供了优秀的表现方式。

GIS 可视化表达主要依托了类型多样的符号样式、丰富的专题信息表达以及图幅配置甚至制图综合等技术来完美表现空间信息。

及时发布启动或终止相关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指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发挥气象预警信号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建立健全与水利、民政、农业、交通、地震、电力、航空、部队等部门的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联络员的信息推送体系和建立面向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的手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处置系统建设。

主动加强与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旅游、航空等运行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准确地将城市最新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城市运行部门,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确保应急指挥能力、各部门的协调联动能力和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和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应急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流程,编制简明细致的分灾种、分事件应急操作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