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反射)

合集下载

宝宝有哪些先天反射

宝宝有哪些先天反射

宝宝有哪些先天反射孩子在刚刚出生的时候,伴有各种各样的先天反射,通过这些先天反射,孩子可以不自主地活动自己的肢体。

那宝宝有哪些先天反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宝宝的先天反射,希望能帮到你。

宝宝的先天反射1.先行性反射,也叫做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当孩子头扭向身体一侧的时候,比如说扭向身体的左侧,那么他们左侧的手臂就会自然的打开,当头扭向右侧的时候,右边的手臂就会自然的打开。

借助这样的先天反射,孩子的肢体部位就可以无意识的移动。

2.推移反射,也叫及时反射,当你把宝宝放在床上或者是地面上,让他们爬着,当肢体受到刺激的时候,孩子的双脚就会用力的踢,向后蹬踹地面或者是床,使身体移动。

借助这样的先天反射,孩子就可以感受到向前移动是什么样的。

借助这样的先天反射,孩子可以认识自己的肢体部位;通过这样下意识的移动,孩子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肢体,从而使他们的运动变成自主移动的运动。

3.抓握反射,你可以注意一下,当你的食指放在非常年幼的宝宝手中的时候,他们会紧紧地抓住你的食指不放。

当你喂宝宝的时候,你可能会注意到,当宝宝吸奶的时候,他的一只手会不自主的张开—抓握—张开,如此循环,这也是一种先天反射,通过这样的运动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双手,就能够自主控制自己的双手了。

先天性反射的影响这些先天性反射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都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得以抑制,如果这些先天反射在孩子入学之后还没有得到完全抑制,那么他们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

在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很多的运动机会,比如说俯爬、翻身、俯卧行走等等,这些运动对于他们抑制原始反射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当这些原始反射得到抑制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发育他们的姿势反射,这对于他们保持平衡以及良好的体态非常的重要。

在运动过程中,配上有节奏的乐音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有助于刺激孩子大脑学习,建立学习通路。

原始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婴儿具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这些反射说明了人类进化过程的某些情况,即人类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

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优秀篇)

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优秀篇)

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是在新生儿期存在许多特殊反射,它是大脑皮层未发育成熟的暂时表现,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尽管反射消失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但长期缺失、不对称或持续存在都应视为异常。

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一、觅食反射如果用手指轻触新生儿的面颊,他会把头转向你的手指并把口张开。

二、吸吮反射只要在新生儿的口内放点东西,如成人的小拇指,他会吸吮,并且吸吮的动作极其强烈,甚至在用指或乳头等的刺激已经移开后,吸吮动作仍会继续一段时间。

三、抓握反射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新生儿的掌心,他人用手指紧握笔杆不和,甚至可以把他的身体悬挂起来。

四、巴宾斯基反射用手指由新生儿脚跟部轻轻向前划足掌外侧,新生儿的表现是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

因为这种反射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故得此名。

五、步行反射双手失在新生儿双臂的下面,使之处于直立状态,并让他的双脚接触坚实的表面时,新生儿会移动他的双腿,做出走路或迈步的动作,好像迈步要走的样子。

六、爬行反射当新生儿腹部朝上即俯卧时会表现出爬行反射。

这是因为他的双腿还像在母亲子宫时一样,仍然朝向他的躯体蜷曲,看真情为好似爬姿势在慢慢挪动身体。

七、防御反射新生儿在出生后头几天能对温度刺激或痛刺激产生泛化反应,即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当眼睛受到强光刺激即引起眨眼动作;舌根被搅动便引呕吐动作;异物进入鼻腔毛细管壁会引起打喷嚏等。

这此行为在心理学上统称为无条件防御反射。

八、与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有关的反射动作例如新生儿的身体失去支持时,会伸出双手做拥抱状。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有颅内出血或其他脑疾病,上述反射就会受阻。

因此,这些新生儿反射可视为判定新生儿脑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标志,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后,当脑神经发育较成熟时,这些反射自行消失。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原始反射,随着中脑神经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矫正反应),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出现大脑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射原始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延髓、脑桥立直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间脑平衡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1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这些反射在应该出现是不出现或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均属异常,有临床意义。

01吸吮反射 0-3月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

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

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

持续存在(6-8月后)或消失后重新出现,提示脑损伤。

02觅食反射0-3个月,一般1月左右消失。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3-4月后婴儿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觅食反射就慢慢消失了。

意义:同吸吮反射。

生后3月仍然存在为不正常,会导致易张口,舌肌后缩,颈立直差,1岁以上存在提示摄食障碍。

03拥抱反射(Moro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

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

检查方法:共五种①落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手放在小儿后头部,将头抬起离床面30度,然后将手下落10-15度(手不离开头部);②拉手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拉小儿两手上提,当小儿肩部离开床面是(头不离开床面)然后突然松开。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反应:分两型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

十二个新生儿本能反射

十二个新生儿本能反射

1、吮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碰到嘴唇,新生儿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2、觅食反射
奶头、手指或其它物体并未直接碰到新生儿的嘴唇,只是碰到了脸颊,他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做吃奶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3、怀抱反射
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有些人会很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哭,这是人类的本能还是条件反射?是不是有的宝宝一出生就会走路等称为神童的一些行为?真的有吗?其实,有的行为是宝宝本能的条件反射,通过这些反射能表现出宝宝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是否健全。那新生儿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有哪些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的先天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有以下12种:
10、巴布金反射
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放松时,他会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姿势。如果让他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12、蜷缩反射
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7、击剑反射
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8、迈步反射
大人扶着新生儿的两腋,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动作,好像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
9、巴宾斯基反射
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使五个脚趾变成扇形。
总结来说,上述的这些婴儿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有的一些反射会对维持宝宝的生命和保护自己虽然没有现实的意义,但却是反应出宝宝的机能健康的标志。一般来说,当宝宝成长到几个月之后,这些无条件反射就会相继消失,并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和完善会形成更多的条件反射。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5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一、被动肌张力
• 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力,也 是指静息状态肌肉的紧张度,需在安静觉醒状态 下检查 • 检查方法:1、通过伸展肢体判断抵抗程度及回 弹的量和程度 • 2、握住前臂、小腿摇晃,判断手、足 摆动程度
6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被动肌张力
围巾征 前臂弹回 下肢弹回 腘窝角 正常下肢比前臂对伸展有更大抵抗 评估两侧肌张力是否相等
11
运动神经系统检查
• 三、原始反射: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踏步反射
12
其他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方法
• 1、ABR
• (1)是声刺激引起听神经和脑干各级神经核的反 应 • (2)其反应分五个成分,形成五个波:Ⅰ波:耳 蜗神经 Ⅱ波:耳蜗核 Ⅲ波:上橄榄核 Ⅳ波:外 侧膝状体 Ⅴ波:下丘。 • (3)其中新生儿Ⅰ、Ⅲ、Ⅴ波分化发育最清晰, 最易确定,其潜伏期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并伴波 幅增加及反应阈减低( 28w 阈值 50 ~ 60dB, 足月儿 20~30dB)
15
2、头围 : 男
5
32.6
50
34.8
95
37.2

5
32.1
50
34.3
95
35.9
增长速度为:足月儿每月增长1.1cm 早产儿每周增长0.5cm,至纠正胎龄40周 前囟: 饱满、紧张、隆起、凹陷 颅缝:顶颞缝分开2~3mm有意义 头部外形: 3、头颅B超 4、头颅CT 5、脑电图 6、脑脊液
16
• NBNA检查的注意事项
1、适用于足月儿,早产儿需纠正胎龄满40周 2、7天≤35分为轻度脑损伤,14天≤35分为 重度脑损伤 3、重度窒息是行为(格格声反应、说话人脸 反应、红球反应)和主动肌张力(竖头、牵拉、 直立反应)扣分多,恢复慢,动态检测可帮助判 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7天时的觉醒度、哭、活 动度、吸吮反射恢复正常多数无后遗症

新生儿原始反射

新生儿原始反射

05
新生儿原始反射的临床意 义
判断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反射的存在与消失
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存在和适时消 失是判断其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 常的重要指标。
反射的对称性
观察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对称性可 以判断其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或 发育异常。
预测新生儿未来的运动能力
运动发育的基础
新生儿原始反射是其运动发育的基础 ,反射的正常表现预示着未来运动能 力的正常发展。
原始反射与大脑发育的关系
促进大脑发育
新生儿原始反射是大脑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反射动作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馈,促进大脑 神经元的连接和突触的形成,为大脑发育提供基础。
反映大脑成熟度
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存在和消失与大脑的成熟度密切相关。随着大脑的发育成熟,一些原始反射会逐渐 消失,而一些高级反射会逐渐出现。通过观察新生儿原始反射的表现,可以间接了解大脑的发育状况 。
原始反射的生理意义
新生儿原始反射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例如,吸吮反射有助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立 即开始吸吮母乳或配方奶,从而获取营养;握持反射和拥抱反射则有助于新生儿在受到惊 吓或刺激时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避免受伤。
原始反射的消失与异常
随着新生儿的成长和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原始反射会逐渐消失。然而,在某些情况下, 原始反射可能持续存在或出现异常表现,这可能提示新生儿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发育异常 。因此,对于新生儿原始反射的观察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新生儿耳边轻轻发出声 音,观察其是否有明显的 反应,如转头、眨眼等。
视觉刺激
用鲜艳的玩具或图片吸引 新生儿的注意,观察其是 否有明显的反应,如注视 、追踪等。
评分法
1 2 3
阿氏评分法(Apgar评分)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说明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说明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新生儿期行为神经测定可以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有利于早期开发智力,并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将大大促进受伤大脑的可塑性,以达到良好的功能代偿,防治伤残。

一、新生儿神经系统特点:新生儿神经系统在解剖上极不成熟,在化学成分和生理方面与成人显著不同,功能不成熟,神经系统功能相当大部分由脑干和脊髓控制,如婴儿期的反射,如拥抱、握持、踏步、放置等均代表不受高级大脑的约束的原始神经细胞功能释放。

因其后脑行使主要功能。

产前或围产期所造成的前脑损伤在新生儿期并不显著,当小儿逐渐成熟而具有更复杂行为时才逐渐表现。

出生后的环境对脑发育影响是肯定的,即脑功能的发育具有可塑性。

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故强调早发现、早干预。

经Wolf等人研究发现新生儿从睡眠到觉醒可分为深睡、浅睡、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6个意识状态,每个状态都有一些特定的行为,并发现新生儿在视觉、听觉以及嗅、味、触觉方面都具有一定感受能力,而且有手足协调的运动能力和外界如母亲等一定的模仿能力。

如安静清醒状态下新生儿注视人的面部,向声音处转头,模仿性伸舌,随外界语音节律扭动身体等。

二、新生儿行为1、新生儿有很多惊奇的能力,会哭、笑、吃,能听、看、嗅,有味觉和触觉。

1.1 视:胎龄28周对光有反应,37周随微光动眼,强光可引出新生儿眨眼反射。

生后即有视力。

生后数分钟注意人脸图形的时间比白纸要长。

生后即可追随红球(8-10cm直径球,在前面20-25cm处摆动)注视90°角度。

1.2 听:生后几天内主要通过脊髓组织传导听觉刺激。

巨大声响引起眨眼、或拥抱反射,并可由安静转啼哭或由啼哭转安静。

在觉醒状态下用眼和头去找声源。

胎儿在宫内就能听到母亲体内的各种声音,说话声和外面的音乐,生后仍保持记忆。

1.3 嗅:嗅觉发育较早,如寻找母乳,可用鼻辨出哪个乳垫是其母亲的,而向这方向转头。

对强烈气味表示不悦,生后1月未形成香味引起的食物条件反射。

新生儿反射

新生儿反射

2.拥抱反射: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 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 的手下移 4~5 厘米,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 10°~15°。正常新生儿会出现两上肢外 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 态。
3.觅食反射:觅食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 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 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时,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 源并做吸吮的动作。如果将婴儿头部置中,手放在 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口角及上 F 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
10.眨眼反射:刚出生的宝宝面对强光刺激会 主动闭上眼睛,如果正在睡觉的时候遇到光的刺 激,会把眼睛闭得更紧。一般到了 2~4 周时,婴 儿就可以注视一件物体;到了 6~9 周,如果突然 把某种东西放到他的眼前,他就会本能地眨眼或是 闭方,婴
儿会伸出睑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
臂和腿。 6.掌抓握反射:掌抓握反射是新生儿为了避 免摔落的本能反射。轻触新生儿手掌的晤,他就会 立即紧握拳头;如果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的话, 他会立刻抓紧你的手指,同时还可借此将婴儿提升
在空中停留几秒钟。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在第 1 个 月时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 2 个月仍持续握拳, 那么则表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7.蜷缩反射: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 会主动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蜷缩动
新生儿反射
z0b6e
1.摩罗反射:当婴儿的头部突然移动,或向
后跌倒,或因某种原因吃惊时,他的反应是手脚张 开,颈部伸直,然后快速将手臂抱在一起,开始大 哭。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 时候看得最清楚。摩罗反射是婴儿对外界突然的刺 激所作的反应,一般 34 个月时就会消失,如果超 过 6 个月依然存在的话,则表示有神经病变。

新生儿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

新生儿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

新生儿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新生儿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陈蓉这几天发现朵朵爱上了洗澡,一到水里就表现得很愉悦,既然这样,何不让她开始学习游泳呢!于是在暖暖的浴室里,她给朵朵套上游泳圈。

嗨!还没等她帮忙朵朵居然扑腾开手脚要游泳了。

“建业,咱家朵朵这么一点大就会游泳了,有培养前途!”她惊喜在对老公说。

“小陈同志,这可是小宝宝的游泳反射,不知道了吧?以后你这做妈妈的一定得多了解些常识呀!” 最近积极了解新生儿有关知识的方建业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沾沾自喜起来。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一些暂时的原始神经反射行为,这是新生儿特有的本能,是宝宝的肌体是否正常的标志。

您知道吗?原始反射指人类婴儿具有的先天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原始神经反射分别在出生2-5个月内逐渐消失,这一过程,说明了人类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

☆新生宝宝常见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

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

用手指或乳头轻触新生儿的口角或面颊部,小儿就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可并有张嘴和吸吮动作。

这个重要的反射,能使新生儿找到和吃到食物。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3~4个月时消失。

吸吮反射。

将乳头或手指放在小儿两唇之间或口内,即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4个月左右时消失。

握持反射。

将手指或笔杆触及小儿手心时,小儿马上将其握紧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

如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几秒钟。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3个月时消失,以自主抓握取代。

超过4个月还有就可能是神经病变。

婴儿在第一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呼吸反射。

持续性吸气与呼气。

怀孕20周的胎儿会有不规则的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出生时,健康的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在出生第一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三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简述小儿神经反射发育的类型

简述小儿神经反射发育的类型

简述小儿神经反射发育的类型
神经反射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自动反应。

小儿神经反射发育是指从出生到婴儿期,婴儿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自动反应逐渐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的神经系统会不断发育成熟,神经反射也会不断变化,直至成年后基本稳定。

本文将简述小儿神经反射发育的类型。

1. 本能反射
本能反射是指婴儿出生就具备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保证新生儿的基本生存需要,如吸吮、咳嗽、呼吸等。

本能反射的特点是无条件且不受意志控制,例如婴儿的吸吮反射,只要婴儿嘴里有东西,就会自动吸吮。

2. 引导反射
引导反射是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受意志控制的反射。

这些反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觉和运动经验逐渐形成的,例如婴儿学会掌握头部的运动,可以通过转动头部来寻找声源。

3. 联合反射
联合反射是指两种或以上反射同时出现而形成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在婴儿的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例如婴儿在吃饭时,通过舌头的反射和喉部的反射协同作用,可以完成吞咽的动作。

4. 抑制反射
抑制反射是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学会通过意志控制和运动
经验来抑制某些反射的出现。

例如婴儿在学会站立和行走后,需要通
过抑制膝盖反射来保持平衡。

总之,小儿神经反射发育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不同类型的神经反射在不同阶段逐渐形成和发展。

了解小儿神经反射发育的类型,对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早期干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1. 引言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是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估和评估的过程。

神经系统在婴儿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神经系统的及早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出任何异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2. 检查方法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2.1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眼睛和视觉系统的功能。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眼睛外观,包括观察眼睑是否有异常、眼球运动是否正常等。

此外,医生还会对新生儿的视觉反应进行测试,例如观察他们对光的反应和目光追踪能力。

2.2 听力检查听力检查旨在评估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功能。

医生通常会进行常规听力筛查,例如通过观察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和观察耳朵外部是否有异常来检查婴儿的听力。

2.3 运动功能评估运动功能评估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运动系统和神经肌肉功能。

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自发运动,包括手臂和腿部的运动范围和频率。

此外,医生还会测试新生儿的肌张力和反射反应,例如检查新生儿是否有踝反射、反射抓握等。

2.4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意识水平、反应性和神经系统的相关反射。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和评估新生儿的对称性和肌力。

3. 检查时机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小时至数日内进行。

早期检查可以发现并干预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医生通常会在新生儿的随访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些定期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检查结果及处理根据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做出以下处理方案:-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医生会建议家长继续监测婴儿的神经系统发展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

-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推荐进一步的治疗或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新生儿原始反射ppt课件

新生儿原始反射ppt课件
• 特征 • 当婴儿的眼前闪过一道亮光时,他会
扭转颈部,显得要尽力避开亮光。
新生儿原始反射
5
5 瞳孔反射 Pupilla Reflex
•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 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该反射
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
前区,效应器是虹膜。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 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
• 特征

持续性吸气与呼气。

存在期

怀孕20周的胎儿会有不规则的呼吸节律,每
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怀孕6个月
后,胎儿呼吸动作变得连续且持续;出生时,健
康的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
在出生第1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3个月转变到与 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新生儿原始反射
7
7 觅食反射 Rooting Reflex
婴儿反射
婴儿反射指人类婴儿固有的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es )
原始反射是的先天反射,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一 生下来就具有的。婴儿具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这些反 射说明了人类进化过程的某些情况,即人类是从比较简 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在婴儿身上发现的这些原始 反射现象,反映了婴儿的神经系统是受皮层下控制的, 因为大脑皮层的成熟能够抑制这些反射现象。其中,有 些反射行为在的第一年内就消失了,而那些虽然是保护 人体组织的反射,如瞳孔反射、打噎和打喷嚏等,却不 会消失。通过对婴儿反射行为的观察,可以判断婴儿皮 层机能的成熟程度,断定他们神经发育是否正常。[1]

消失时间

3~4个月会慢慢消失。新生儿原始反射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综述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综述

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一、清醒度新生儿的清醒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最敏感的指标。

胎龄28周以前的小儿很难分清是清醒还是入睡。

胎龄28周后,有明显的变化,用轻轻摇动的方法,能把婴儿从睡眠中唤醒,持续几分钟。

胎龄32周左右,不需要刺激婴儿可以频繁地睁开眼睛,并能自然地转来转去。

胎龄37周的婴儿,清醒时能哭喊。

足月儿除上述表现外,对某些刺激能看或听。

用清醒度正常,木僵和昏迷三个术语来表示不同的清醒度。

木僵和昏迷在新生儿可能见于双侧大脑损伤及网状结构间脑、中脑和脑桥病变时。

但详细的解剖学部位,尚未完全确定。

二、颅神经(1、5、6)(一)嗅神经在新生儿期很少做此项检查Sarndt观察到胎龄大于32周的婴儿对薄荷油棉拭子有反,说明新生儿期的婴儿已有嗅觉反应。

另一证据是能辨别自己妈妈乳房的气味。

嗅觉缺失可见于嗅球、嗅束缺失。

由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嗅球、嗅束发育不完善,可用此种试验进行检查。

(二)视神经1.视觉:胎龄28周的婴儿对光刺激能闭眼或凝视。

胎龄32周的婴儿只要光刺激存在,能持续地闭眼。

37周胎龄的婴儿,能转动眼睛朝向柔和的光。

足月儿能明确地随着目标而转动,并能诱发眼球震颤。

足月儿在清醒时眼睛如不能明确地随着一个物体目标而转动,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

失明在新生儿少见。

2.瞳孔:新生儿期瞳孔直经约2~3m m,早产儿比足月儿稍大。

胎龄29周的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光反应。

比较恒定的对光反应在胎龄32周的婴儿才能出现。

双侧瞳孔增大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内出血等。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扩大见于硬膜下血肿及其他肿物,第3颅神经麻痹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侧瞳孔缩小见于Horner氏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眼球内陷,患侧面部少汗。

3.眼球运动:自发的眼球转动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可以出现。

胎龄30周以上的婴儿可以出现眼球的跟随运动要。

注意眼睛的位置。

在生后6~12周内,大部早产儿和一些足月儿,可见到垂直或水平的双眼位置不协调。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与反应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与反应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与反应检查1 原始反射1.01觅食反射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时期:0-5个月。

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

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

1.02吸吮反射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

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

时期:0-5个月。

意义:同觅食反射。

1.0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

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检查方法:共五种①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厘米后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拉手法:拉小儿两手上提,然后突然松开。

反应:分两型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检查时可见小儿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稍有不快感觉,多见于3个月以上的幼儿。

时期: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

意义:①反射减弱或缺失:说明脑干机能低下。

多见于处于休克期的新生儿或窒息、产伤婴儿。

②反射亢进:多见于早产儿、低钙、核黄疸。

③左右不对称或一侧缺失:提示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

④反射残存:脑损伤或感觉运动障碍。

1.04手握持反射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检查方法:小儿取仰卧位,上肢呈半屈曲状态,检查者把自己的拇指从尺侧放入小儿手掌中并压迫手掌不要触碰手背。

新生儿的反射

新生儿的反射

新生儿的反射当触摸新生儿面颊时,婴儿会把头转向触摸的方向,做出寻找和吮吸的动作;当父母触摸新生儿手掌时,婴儿会紧紧抓住他们的手指……新生儿最突出的能力之一是:从出生开始,他们就具有一整套有用的反射系统。

新生儿的反射分为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两大类:生存反射生存反射不仅能保护婴儿避免不良刺激的伤害,还能帮助他们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一整套完整的生存反射系统可以让我们知道新生儿已经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作好了积极的准备。

呼吸反射:反复的吸气和呼气。

眨眼反射:闭眼或眨眼。

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和外界刺激的伤害。

瞳孔反射:遇强光瞳孔收缩,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瞳孔变大。

保护婴儿眼睛免受强光刺激,使视觉系统适应低亮度环境。

觅食反射:把头转向刺激的方向。

帮助婴儿寻找乳房或奶瓶。

吮吸反射:吮吸放入口中的物体。

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

吞咽反射:吞咽。

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

原始反射正常情况下原始反射在出生时存在,在几个月后就会消失。

原始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是婴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证明。

巴宾斯基反射:当足底被抚摸时,婴儿会张开并弯曲脚趾。

一般在8个月到1岁时消失。

手掌抓握反射:婴儿会弯曲手指去抓接触自己手心的物体。

一般在3~4个月之内消失。

摩罗反射: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会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背呈弓形,然后两只胳膊合抱,好像去抓什么东西。

胳膊动作和背部弓形变化在4~6个月消失。

游泳反射:浸入水中的婴儿四肢会主动划动,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一般在4~6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使婴儿身体直立,脚触到平面,他们能像走路一样向前移步。

一般在出生后8周消失。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2.脊髓旳发育
• (1)时间:脊髓在出生时具有功能,脊髓 旳成长和运动功能旳发育是平行旳,随年 龄而加长增重。
• (2)位置: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 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作腰椎 穿刺时应予以注意。
• (3)重量:出生时重2~6g,成人时可增 至4~5倍。
• (4)髓鞘发育:脊髓旳髓鞘按由上向 下旳次序逐渐形成,为其成熟旳重要标志。 约于3岁时完毕髓鞘化。
– 我国1986-1987年作为国家攻关课题进 行了大规模旳出生缺陷调查,对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旳945所医院124万多围产 儿进行了监测,发现出生缺陷旳总发生 率平均为1.301%
– 某些流行病学调查成果显示某些出生类 型旳缺陷,发生率与地理条件有亲密关 系。山西省出生缺陷总发生率最高,湖 北省最低
• (4)条件反射:出生后2周左右形成第一 种条件反射,即抱起喂奶时出现吸吮动作。 这是由于每次母亲抱起小儿时所产生旳皮 肤触觉,关节内感觉,三半规管平衡等这 一系列复杂旳刺激组合与随之而来旳食物 性强化相结合而产生旳。
• 生后2个月开始逐渐形成视觉、触觉、味觉、 听觉、嗅觉等条件反射;3~4个月开始出 现兴奋性和克制性条件反射;这意味着小 儿大脑皮层鉴别功能旳开始
• 例如:视觉信息处理机制是后天形成旳, 把刚出生旳猫,用竖条纹旳物品把眼睛遮 上,食养几种月后,检查其大脑皮质视区 神经元旳性质。成果表明,对竖条纹发生 反应旳神经数目增长,对横条纹发生反应 旳神经元相对减少。这是由于小猫在竖条 纹环境中长大旳,因此逐渐看不清横条纹 了。
• 脑旳发育时一种及其复杂旳过程,其基本 构造是由遗传决定旳,但人脑诸多部分旳 功能仍有也许随外界刺激而变化。实际上, 人群中存在着旳多种能பைடு நூலகம்及知识旳个体差 异几乎所有源于这种后天旳变化。

新生儿原始反射

新生儿原始反射

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 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
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 拥抱状。
• 动作显示意义

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反应,目的在于观察婴儿
神经传导路径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
常。因为有些婴儿可能会有臂神经丛麻痹,使得反射反应
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
体束受损害的表现。

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

消失时间

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
16 嘴角反射 Rooting
• 出现时间

0~4个月

动作显示意义

类似寻乳反射。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
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
• 觅食反射,又名寻乳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

将婴儿头部置中,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
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
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垂下。

动作显示意义

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
• 出现时间 • 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克的新生儿均有
此反射。 • 特征 • 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
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 作。 • 消失时间 • 出生后6~8周消失。
24 旋转反射 Rotation Reflex

简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是指出生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产生的一系列自发性反应。

这些反射行为是无需学习或意识参与的,它们起到了保证新生儿存活和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作用。

了解和研究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及其机理和意义,对于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早期干预和相关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新生儿无条件反射进行了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第二部分将介绍不同种类的新生儿无条件反射行为,并提供总体介绍以及具体描述两个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不同的反射行为。

第三部分对无条件反射进行概念解释,包括定义与特点、神经生理基础以及影响因素。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种无条件反射的机理和意义,以帮助读者理解其功能和作用。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概述,介绍和解释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概念以及其机理和意义。

通过阐述不同种类无条件反射的特点和作用,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生儿发展过程中的自主运动模式,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种类2.1 总体介绍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满月期间的婴幼儿,无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天生具备的一些自主的、无需学习的基本反应。

这些反射动作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并与身体的发育程度息息相关。

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观察和评估他们的健康状态以及神经系统功能。

2.2 反射行为一简述该种类反射行为一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例如,在触碰到新生儿手掌中心部位时,会发生手掌抓握反射;在刺激到皮肤周围时,会出现踵部握拳等。

2.3 反射行为二简述该种类反射行为二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例如,在刺激到新生儿唇角时,会发生吮吸反射;在触碰到眼睑边缘时,会出现眨眼反射等。

通过对这两种反射行为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新生儿无条件反射是如何进行并持续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有这些反射都是对触摸、声
音或动作的反应。
除了爬行和降落伞反射出现 于生后几周外,其他反射都可在婴
儿出生时引出。
随着婴儿的成熟,这些反射 都将退化消失。如果反射不能引 出,或持续时间过长,都是神经系 统异常的表现。 正常新生儿反射纯属正常, 不需任何治疗。
新生儿反射不能引出的处理
如果正常新生儿反射不能引 出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存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应尽快评 估。
新生儿神经系统 反射
常见于出生或出生后12 个月的新生儿。
新生儿的反射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和全身 的神经纤维间绝缘层发育还不完 善,就如同一捆无绝缘的电线一 样。所以,一根神经受到刺激,不 论刺激大如巨声,还是小如刺痒, 都会引起临近的神经一同出现反 应。
有时,出现伸胳膊、踢腿、哭 闹等混杂的异样反应;有时,会引
起相应部位的可重复出现的肌肉 运动—反射。
无论是哪种形式,缺少绝缘 的神经都会使生后几周至几个月 内的婴儿由舒适安静的状态,突 然变成伸胳膊、踢腿,并开始哭 阔。婴儿经常会于即将睡醒的时 候,出现这样的动作,
反射是婴儿对外界某一刺激 出现的本能的反应。婴儿出生时 具有的一系列反射,随着生长,大 约于生后几个月后,这些反射就 会逐渐退化。 这些反射包括:吸吮、拥抱、 握持、强颈、踏步、觅食、爬行 和降落伞反射等。
O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