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专题-反射
最新神经生理学基础- 反射.-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神经生理学基础- 反射.-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d7ecdb9e314332396893d1.png)
1.牵张反射(strech reflex)
• 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 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 • 它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 • 引起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为:肌梭(初级 和次级感觉末梢)与高尔基腱器官。
肌梭(muscle spindle)
• 肌梭是肌肉感受牵拉刺激的感受器,是一种梭 形结构,其外层为结缔组织囊,囊内有肌纤维, 称为梭内肌,囊外有一般的肌纤维,称为梭外 肌。 • 肌梭的两端附着于肌腱上,或位于梭外肌纤维 之间,与梭外肌呈“并联” 关系。 • 梭内肌纤维的收缩成分位于纤维的两端,而感 受装置位于中间,与梭内肌呈“串联” 关系。
• 意义 屈伸肌反射有避免伤害性刺激的保护作用,对
节间反射
• • 指脊髓动物上下肢活动常常表现—定 程度的协调性,称为节间反射或长脊髓 通路反射。
这种协调性建立在脊髓各节段的中间神经元之间的 相互联系上,主要由肌梭的次级末梢及Ⅲ、Ⅳ类纤维 所支配皮肤感受器参与。如牵拉近端关节屈肌可引起 同侧肢体的反射性屈曲,当快走、跑步时该反射较明 显。 • 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也与节间反 射有关。
初级感觉末梢
• 初级感觉末梢 由I a类传入纤维的末梢与核袋 和核链纤维组成。 • 当肌肉受牵拉时,初级感觉末梢产生冲动沿Ia 纤维进入脊髓,与 α 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 系,使骨骼肌发生收缩。单突触的反射仅限于 同一脊髓节段同侧的前根。 • 另外Ⅰa 的传入冲动还可以通过 I a 纤维的侧支 与中间神经元连接,再与其它协同肌、拮抗肌 的运动神经元形成多突触联系,同时兴奋协同 肌,抑制拮抗肌,后者被称为交互抑制。 •
• 次级感觉末梢主要感受肌长度的变化.它引起 的牵张反射持久,是静态紧张性的、脊髓水平 的静态反射主要表现在肌紧张方面.它是维持 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活动,受到高位中枢的 调节而维持着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当高位中 枢病损时,肌张力失调,可表现肌痉挛或弛缓。 • 在康复训练中为改善肌肉痉挛,常采用缓慢持 续牵引的方法,可以使肌梭的活动减少且支配 的 α 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肌肉放松,血流 增加,疼痛减轻。 •
神经系统专题-反射
![神经系统专题-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fbb2d23cf111f18583d05a12.png)
阵挛
• 1.髌阵挛: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一手 的拇指和示指按住其髌骨上缘,另一手扶着膝关 节下方,突然而迅速地将髌骨向下推移,并保持 适当的推力 • 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有节律的收缩使髌骨急速上 下移动
• 踝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其小腿后使 膝部半屈曲,右手托其足底快速向下用力,使其 足背屈,并保持适当的推力 • 阳性反应: 踝关节节律性 地往复伸屈动作
肱三头肌反射
• 患者坐位或卧位,肘部半屈,检查者以左手托住 其肘关节,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 肌腱 • 反射活动表现为 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伸展
桡骨骨膜反射
• 坐位或卧位,肘部半屈半旋前位,用叩诊锤叩击 桡侧茎突 • 反射活动表现为 肱桡肌收缩,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有时伴有手指屈曲动作
浅反射
• 1.腹壁反射 • 2.提睾反射 • 3.肛门反射
病理反射PowerPoint Template Babinsk征
临床最易引出
Gordon征
释放状 态
Chaddock征
Schaeffer征
Oppenheim征
Babinsk征---锥体束损害
• 用竹签轻划患者足底外侧,由足跟向前至小趾根 部转向内侧,正常反应为所有足趾的屈曲,阳性 反应为拇指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展开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
反
射
• 反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神经活动,是机体对刺激 的非自主反应。 • 反射的解剖学基础是反射弧。
肱二头肌反射C5-6 肱三头肌反射C6-7 桡反射C5-8 深反射 膝反射L2-4 踝反射S1-2
PowerPoint Template
具体分类
腹壁反射T7-12 提睾反射L1-2 跖反射S1-2 肛门反射S4-5
神经系统反射查体
![神经系统反射查体](https://img.taocdn.com/s3/m/50250d7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41.png)
大,可视为该侧减低。 ✓两侧都低,且程度相近,较难判断。 • 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的判断: ✓一侧增强,同时伴反射域扩大,该侧亢进。 ✓两侧增强,判断是否有阵挛。
锥体束征(病理反射)
• 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 髓的抑制作用而释放出的原始保护 反射。
深反射活跃或亢进临床意义
• 锥体束在正常情况下对深反射的反 射弧起抑制作用,锥体束受损而反 射弧未中断时,深反射的抑制作用 减弱,出现深反射活跃或亢进。如 脑血管病、
反射的标记
• 反射消失(-) • 反射减低(+) • 反射正常(++) • 反射活跃(+++) • 反射亢进(++++)
如何判断反射异常
六、脑膜刺激征
• 定义:脑膜病变或其附近病变波及 脑膜时,刺激脊神经根而使相应的 肌肉发生痉挛产生的反应。
• 颈强直(屈颈试验) • Kernig征 • Brudzinski征
克氏征
布氏征
临床意义 • 脑膜炎、SAH、颈椎病等。
谢谢
• 检查法: • 反射中枢:C5~6,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反射
检查法: 反射中枢:C7~8,桡神经。
桡反射
• 检查法: • 反射中枢:C5~6,桡神经。
上肢深反射检查
膝腱反射(膝反射)
检查法: 反射中枢:L2~4,股神经。
跟腱反射(踝反射)
• 检查法: • 反射中枢:S1~2,胫神经。
下 肢 深 反 射 检 查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临床意义
• 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可产生深反 射减弱或消失,如周围神经、脊髓 前根、后根、后根节、脊髓前角、 后角、脊髓后索、肌肉的病变。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00a3b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5.png)
神经反射的分类及内容
神经反射包括以下几点:
一、浅反射,常见的有角膜反射,还有眼球的结节反射等等,浅反射还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都是比较表浅的反射。
二、比较深的反射就是叫二头肌的反射,可以敲击二头肌就是肌腱,二头肌腱是肘关节部位出现手屈曲的症状,是二头肌反射。
三、三头肌反射,可以敲击三头肌的附着处的肘关节的背部,出现手伸直的症状,表现为三头肌的反射。
四、膝跳反射,膝跳反射一般主要是敲击膝关节膝盖下方的膝经,出现膝关节伸直的症状,叫膝跳反射。
五、病理反射,可以划脚底进行检查。
神经反射包括浅反射和深反射。
浅反射检查内容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睾丸反射、足底反射和肛门反射,深度反射检查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骨反射、桡动脉筋膜反射、膝关节反射、跟腱反射和阵挛。
在浅表反射中,三叉神经病变中可见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消失,而面瘫中可见直接反射消失和间接反射存在,腹壁反射、附睾反射、足底反射和肛门反射的双侧消失可见于相应脊髓节段的损伤,单侧消失可见于锥体束的损伤。
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骨反射、桡膜反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的反射中心分别位于颈髓、腰髓和骶髓的阶段。
如果反射消失或减弱,则意味着相应的脊髓节段已受损,阳性的踝阵挛和髌骨阵挛代表肌腱反射亢进。
神经反射体检如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神经反射文档
![神经反射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bc7a8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3.png)
神经反射神经反射是指由感觉器官的刺激引发的自发运动或自发反应。
神经反射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反射的基本过程神经反射的基本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步骤:1.刺激接收: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信号,如光、声音、压力等。
2.传递刺激: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纤维将刺激信号传递到神经系统中的感觉神经元。
3.处理信息:感觉神经元将接收到的刺激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与之相关联的神经元。
4.刺激传导:被激活的神经元通过神经纤维将信号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
5.反应产生:刺激信号到达目标部位后,产生相应的运动或反应。
神经反射的分类根据神经传导路径和神经元数量的不同,神经反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封闭回路反射:刺激信号仅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传导,并不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
例如,当我们触碰到热物体时,感觉神经元接收到刺激信号后,会通过运动神经元使肌肉迅速收缩,使手部迅速离开热物体。
这是一个封闭回路反射。
2.反射弧反射:刺激信号在感觉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元之间传导。
这种反射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到反应过程中,以实现更加复杂和精确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触碰到热物体时,除了使手部迅速离开热物体外,还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疼痛感觉。
这是一个反射弧反射。
3.升级反射:刺激信号经过多个中枢神经元的级联传递,从而形成复杂的反射过程。
这种反射常见于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如呼吸、消化等。
例如,在呼吸过程中,刺激信号将通过多个中枢神经元传递,使肌肉协调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呼吸的正常进行。
这是一个升级反射。
神经反射的意义和功能神经反射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具有以下几个意义和功能:1.保护作用:神经反射可以使动物迅速产生适应性反应,以保护自身免受危险和伤害。
例如,当手部触碰到热物体时,神经反射会使我们快速离开热物体,避免被烫伤。
2.调节作用:神经反射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起到调节和协调作用。
神经系统2-反射-PPT课件
![神经系统2-反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c6d42a45177232f60a276.png)
三、反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1.时间总和
2、空间总和
作用于感受器起,到效应器发生活动 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射时(reflex time)。兴奋通过中枢所需的时间, 这段时间相对较长,称为中枢延搁 (central delay)。中枢延搁是由于突 触传递的时间延搁所造成的。据证明,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约需0.5 ms。反射 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兴奋在中枢通过 突触数量的多少。
2.反馈性抑制 兴奋自 中枢某神经元发出,通 过反馈回路,返回来再 抑制原来的神经元或邻 近神经元的兴奋,使其 活动减弱或停止,这就 是反馈性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或回 返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其主要的 生理意义是使神经元的 活动及时终止,并受到 有效控制和调节。
四、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当一个刺激发动一个反射 后,效应器的活动必然又刺 激本身或本系统内的感受器, 使其发出冲动进入中枢,这 个继发性的传入冲动对维护 与纠正反射活动有重要作用。
五、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 2、分散式 3、会聚式 4、环路式
六、中枢兴奋传布与中枢抑制
中枢兴奋传布主要通过产生EPSP来完成。
七、小结
3.反射时与中枢延搁 从刺激开始
4.后放 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
后。传出神经元往往还可以继续发放 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这 一现象叫做后放 (after discharge)。
5.局限化与扩散 刺激施与某反射有
关的感受器,如果刺激强度适当,一般 只引起较局限的反射活动,这叫做反射 的局限化(localization)。如果把刺激强 度加大(部位不变),往往引起较为广泛 的反射活动,称为反射的扩散。
中枢抑制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 就 其解剖学关系和生理意义而言,突触后抑 制分为:
神经系统中反射的名词解释
![神经系统中反射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22df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a.png)
神经系统中反射的名词解释神经系统中反射的名词解释:神经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它负责人体各个部位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其中,反射是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用以调节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反射是指对刺激的自动、无意识的反应。
在神经系统中,反射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来实现。
当人体感觉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时,这些刺激信号将通过感觉神经末梢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神经回路将反馈信息传递回身体部位,引发相应的反应动作。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元素: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感受器是位于人体各个部位的特殊感受细胞,能够感知刺激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入神经元则负责将感受器接收到的刺激信号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元是反射弧中的核心,它负责对传入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决定是否发出反射响应。
传出神经元接收到中枢神经元的指令后,将信号传递给效应器。
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来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分泌物质。
反射在人体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反应,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伤害。
例如,当我们触到热物体时,反射会引发肌肉的收缩,迅速将手臂抽回,以防止烫伤;当我们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反射会导致瞳孔缩小,以减少对敏感视网膜的光量,保护我们的视力。
值得注意的是,反射既可以是一种固有的本能反应,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形成条件反射。
例如,贝尔基于狗的唾液分泌实验发现,通过多次将食物刺激与某个特定的声音刺激同时呈现,狗能够在仅听到那个特定声音时就开始分泌唾液,即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此外,反射还可以分为脊髓反射和脑反射。
脊髓反射是指在脊髓层面上进行的简单反射,其主要机制是经过脊髓的传入神经元直接与传出神经元相连。
这类反射通常使得身体迅速做出反应,例如踩到钉子时腿部的反射性抽缩。
脑反射则是指受到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复杂反射,它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比如我们眼睛的复杂动作和面部表情变化。
健康评估:神经反射
![健康评估:神经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d2d2522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2.png)
神经反射
脑膜刺激征
为脑膜受到激惹的体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 出血和颅压增高等。
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g征 Brudzinski征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检查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检查者以一手托住其枕 部,另一手置于其胸前,做屈颈动作,观察下颏是 否能接触胸部。健康人屈颈时下颏可触及胸骨柄。 (颈部病变、部分老人或肥胖者例外)
脑膜刺激征
Brudzinski征
检查方法: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 起其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观察被动屈颈时,髋 关节和膝关节的变化。健康人无变化。
阳性反应: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
脑膜刺激征
Brudzinski征
THANKS
反应:
病理反射
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Oppenheim征
评估方法:护士用拇指和示指沿病人胫骨前 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反应:
病理反射
Oppenheim征
病理反射
Gordon征
评估方法:用手以一定力量捏紧病人的腓肠 肌
反应:
病理反射
Gordon征
病理反射
Chaddock征
评估方法:用钝头竹签在病人外踝下方由后向 前轻划至趾掌关节处
C5~6
上的护士的拇指
屈曲
肱三头肌反射 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叩击鹰嘴 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C6~7
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
桡骨骨膜反射 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护士以左 屈肘、前臂旋前
C5~6
手托住其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
垂,叩击桡骨茎突
深反射
深反射
评估方法
反应
膝反射
神经系统病理反射(图片详解)
![神经系统病理反射(图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1d0d6b6529647d272852fd.png)
1 / 3 1.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2.浅反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和跖反射3.深反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4.病理反射系指当锥体束受损时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XXX 用而释放出的踝及趾背伸反射。
有巴彬斯基征(Babinski)、奥本海姆征(Oppenheim)、戈登征(Gordon) 、查多克征(Chaddock)、霍夫曼征((Hoffmann)及阵挛(Clonus):1.踝阵挛 2.髌阵挛一岁半内的婴儿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上述反射,不属于病理性。
但成人出现上述反射时则为病理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1.巴彬斯基征:传入神经为胫神经,中枢在骶髓1的后角细胞—腰髓4-5和骶髓1-2的前角细胞,传出神经为腓深神经。
巴彬斯基征是锥体束损害相当可靠的指征,多见于锥体束损伤,亦可见于深睡、深度麻醉、药物或酒精中毒、脊髓病变、脑卒中、癫痫发作后的Todd 氏麻痹时和低血糖休克等2.查多克征:与巴彬斯基征相同。
3.戈登征:与卡道克征相同。
4.奥本海姆:与高尔登征相同。
5.霍夫曼:上肢锥体束症(损伤或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疾病等,也可见于颈椎病变。
如双侧霍夫曼氏征阳性,而无神经系统体征则无定位意义。
巴彬斯基征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
评估者手持被评估者踝部,用钝头竹签沿足底外侧划至小趾跟部足掌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缓慢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
奥本海姆征评估者以拇指和示指沿被评估者胫前自上而下加压移动,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戈登征评估者用手挤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查多克征评估者用竹签从外踝下方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霍夫曼征:评估者以左手持被评估者腕关节上方,右手中指与示指扶持被评估者中指,被评估者腕轻度过伸而其余各指自然弯曲,然后用拇指迅速弹刮中指指甲,由于中指深屈肌受牵拉而引起其余四指轻微掌屈,称霍夫曼征阳性。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 反射系统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 反射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95d0ef4ba1aa8114531d984.png)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反射系统反射弧---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即紧张性牵张反射反射类型条件反射:非先天性,必须通过大脑皮质来完成的。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
正常反射:浅反射:浅反射为刺激皮肤、粘膜或角膜等身体浅表感受器引起的反射。
深反射:肌肉,肌腱和骨膜的反射。
病理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因大脑抑制的解除,出现的一些原始反射。
习惯上,病理反射主要指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
常用反射的神经节段浅层反射(皮肤粘膜反射)腹壁反射上:T7~8 中:T9~T10 下:T11~T12 提睾反射:L1~L2足跖反射:S1~S2肛门反射:S4~S5常用反射的神经节段深层反射(肌腱骨膜反射)三角肌反射:C5二头肌腱反射:C5~C6三头肌腱反射:C6~C7桡骨膜反射:C5~C6尺骨膜反射:C6~C7膝腱反射:L2~L4跟腱反射: L5~S2。
膝腱反射:L2~L4足跖反射:S1~S2 和Babinski 征病理反射面部病理反射吸吮反射,掌颏反射。
但在婴儿和幼儿是正常现象,也见于一些无明显异常的老年人。
上肢病理反射:Hoffmann 征强握反射(grasp reflex)当以物体或检查者手指轻划病人手掌时,病人反射性地紧握住刺激物,即使病人理解不要握住刺激物,仍会较长时间后才松手。
这是对侧额叶损害后释放的一种原始反射。
但在新生儿为正常反射。
下肢病理反射:伸肌组:Babinski 征:Chaddock 征Oppenheim 征,Gordon 征,(表现脚拇指紧张性背屈或伴其它四趾扇形分开)屈肌组:Rossolimo 征:急叩脚趾下部,各脚趾跖屈。
病理反射脊髓自动反射(Marie-Foix征)在脊髓横贯性损害时,针刺病变以下的皮肤,引起单肢或双肢髋,膝,踝部的屈曲,和Babinski征样足趾动作。
脊髓总体反射:若双侧屈曲,伴有腹肌收缩,膀胱和直肠排空,及病变以下竖毛,出汗,皮肤发红,则称总体反射。
神经系统反射PPT教案
![神经系统反射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839d80b4c2e3f56276390.png)
三、反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1.时间 总和 2、空间
3.反射时与中枢延搁
从刺激开始作用于感受器 起,到效应器发生活动所 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射时 (reflex time)。兴奋通 过中枢所需的时间,这段 时间相对较长,称为中枢
4.后放 在反射活动中
,刺激停止后。传出神 经元往往还可以继续发 放5.冲局动限,化使与反扩射散活动刺持激 续施一与某段反时射间有,关这的一感现受象器 叫d,般is做如只c果引h后a刺起放rg激较e(强局a)。f度限te适的r 当反,射一活
四、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当一个刺激发动 一个反射后,效应 器的活动必然又刺 激本身或本系统内
神经系统反射
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1
一、反射(reflex)概念
•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 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中枢神 经系统调节肌体活动的基本方式。
• 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 非条件反射是的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 就具有的反射。
• 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 成的反射。具有灵活性。
二、反 射 弧(reflex arc)
2.反馈性抑制 兴奋自中枢某 神经元发出, 通过反馈回路 ,返回来再抑 制原来的神经 元或邻近神经 元的兴奋,使 其活动减弱或
3.侧抑制 一个传入神经 元兴奋时,除了引起与其 发生直接联系的神经元兴 奋以外,还往往引起邻近 神经元的抑制。这种抑制 称为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侧抑制使得
五、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 2、分散式 3、会聚式 4、环路式
六、中枢兴奋传布与中枢抑制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 反射系统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 反射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d8598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e.png)
神经病学:第五单元反射系统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反射系统是一系列迅速、自动且预定的神经传导途径,能够在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时引起肌肉或腺体的自发运动。
反射系统的工作是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重要调节机制,也是保护机体免受潜在危险因素影响的重要方式。
本单元将深入探讨神经病学中关于反射系统的各种重要概念和相关疾病。
1. 反射系统的基本原理反射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将刺激信号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主要包括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个部分,其协调合作实现反射过程。
2. 反射系统的分类反射系统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包括按传导路线分、按功能分以及按参与神经元类型分等。
不同类型的反射系统在机体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互相交织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
2.1 按传导路线分•脊髓反射系统:位于脊髓中的反射通路,主要调节机体的运动和姿势。
•脑干反射系统:位于脑干结构中的反射通路,与保证生命活动的基础功能密切相关。
2.2 按功能分•躯体反射系统:与肢体运动、姿势调节等相关。
•生存反射系统:保证呼吸、心跳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进行。
2.3 按参与神经元类型分•单级反射系统:只包含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部分,如肌腱反射等。
•多级反射系统:涉及到中间神经元的反射系统,包括复杂的控制回路。
3. 反射系统在常见疾病中的作用反射系统在神经疾病、肌肉疾病等病理情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中反射系统的相关表现:•脑卒中:脑血管病变常常导致感觉、运动反射系统功能受损。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可影响下肢和盆腔的反射,严重者导致截瘫。
•帕金森病:与运动神经元相关的疾病,常伴有肌张力增高和反射活动异常。
4. 反射系统的神经调控反射系统的活动不仅受外部刺激影响,还受到多种神经递质的调控。
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调节反射系统的强度和速度,保持机体内部平衡。
结语反射系统作为神经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不仅关乎基础科学,也关系到神经病学临床实践。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3.3.2 神经调节——反射与反射弧(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3.3.2 神经调节——反射与反射弧(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6ac1246137ee06eef91842.png)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专题3.3-2 神经调节——反射与反射弧目录 (1) (2) (4) (5) (8)1.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不同反射的反射弧不同。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4)反射弧与反射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②联系: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但是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没有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也是不会产生反射活动的。
(5)缩手反射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
这样就缩短了作出反应的时间。
因此缩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不需要后天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
条件反射能使人和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1.反射弧信息的传递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作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作反射弧。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自然状态下,在信息传导的过程中,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均不能完成。
所以反射活动必须要有反射弧的参与才能完成。
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缩短了做出反应的时间。
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因此,先缩手,再有痛觉。
10-3神经反射
![10-3神经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37f0fdf14b35eefdc8d333f0.png)
在脑桥; ③ 复杂反射中枢范围广泛,如调节
3)反射弧的中枢调控: ① 在整体情况下,感觉冲动进入脊髓 或
脑干后,除了在同一水平与传出神 经
发生联系并发出传出冲动外,还有 上
行冲动传导到高级中枢,经过高级
② 在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除直接 作用于效应器外,也作用于内分 泌腺,使其分泌激素,再间接作 用于效应器。这成为神经调节的 延伸部分。
3.中间神经元链锁状(Chain)联系:
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 空间上扩大了反应范围。
4.中间神经元环状(Loop)联系:
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 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
1)当兴奋冲动通过环状联系时,如果 环路中的各神经元生理效应一致,则 传出反应效应被加强和延续,产生后 放(After discharge)现象;
意义:使人和动物扩大了机体的适应 范围,有更大的预见性和灵活 性,更精确和完善地适应复杂 变化的环境。
3.反射弧: 1)反射弧的概念:反射的结构基础和 基本单位。 2)反射弧的组成:
① 反射的完成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 反射弧的任一环节中断,反射便
不 能完成。
② 简单反射中枢范围狭窄,如膝跳 反
③ 反射活动实际是一个闭合回路构 成的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 (Divergence):
辐散的意义: 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
神 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
大 了gence):
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 同一神经元发生总和。
如:1)瞳孔(直接和间接互感) 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反射弧详 见感官章。中枢在中脑,反射涉及 视神经(传入神经)、动眼神经(传 出神经)。临床上把其变化作为判 断中枢病变部位、 麻醉深度和病 情危重程度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睾反射
一、方法: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 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二、意义: 1.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节病损。 2.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 部病变(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跖反射
跖反射 (S 1、2)
肛门反射
肛门反射(S2-5)
1.直接角膜反射: 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 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 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 时,被检者眼 睑迅速闭合。 2.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 眼睑闭合反应。
五.角膜反射(CR) 1.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 轮匝肌作出反应。 2.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 变(传入障碍) 3.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 经瘫痪(传出障碍) 4.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5.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平面受损。
八.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 检查方法: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 反射弧: 1)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眼支。 2)反射中枢:延髓。 3)传出神经 迷走神经心神经支。 意义:此反射消失是延髓平面受损的表现。
九.掌颏反射(palmochin reflex,PC) 检查方法:刺激大鱼际皮肤引起同侧颏肌收缩 掌颏反射 反射弧为:①传入神经:正中神经。 ②中枢:颈髓5~8和第1胸髓的后角 细胞柱一脊髓丘脑束一脑桥面神经核。 ③传出:面神经。 意义:此反射的出现提示皮质-皮质下平面受累。
六.嚼肌反射(masseter reflex,MR) 检查方法:叩击颏部引起嚼肌收缩。 反射弧:①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第三支。 ②中枢:脑桥和中脑三叉神经 中脑核一网状结构一三叉神经运动核。 ③传出:三叉神经第三支。 意义:反射消失是脑桥平面受累。
七.水平性眼头运动反射 (horizontal oculocephalogyric reflex,HOC) 检查方法:水平性眼头运动反射表现为头左右 转动时双眼球呈同方向水平移动。 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下部平面受累。
球海绵体反射
脑干反射
释放 状态
一.睫脊反射(ciliospinal reflex,CS) 检查方法:疼痛刺激锁骨上区引起同侧瞳孔扩大。 反射弧:①传入神经,颈神经。 ②中枢,C8~T1的侧角。 ③传出,颈交感神经。 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损害扩展至间脑平面
二.额眼轮匝肌反射 (fronto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reflex,FOO) 检查方法: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 侧皮肤并固定,然后用扣诊锤轻扣其手 指,引起同侧眼轮肌收缩闭眼。 反射弧:①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 ②中枢:脑桥和中脑的三叉神经,中脑核 一网状结构一脑桥面神经核。 ③传出神经:面神经。 意义: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
躯干部腱反射
1.肋骨膜反射 2.腹肌反射(腹壁深反射) 3.髂反射 4.耻骨联合反射
浅反射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昏迷、麻醉、深睡时可消失,经产妇、肥胖及老人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腹壁浅反射
1.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 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
阳性反应都同Babinsk征
上肢病理反射
Hoffmann
临床最易引出
释放 状态
Schaeffer征
Gordon伸展征
霍夫曼(Hoffmann)征
• C7-T1,正中神经 • 检查者以左手握住患者腕上方,使其腕部略背屈, 右手示指和中指夹住患者中指第二指节,拇指向 下迅速弹刮患者的中指指盖。 • 阳性反应: 除中指外其余各指 的屈曲动作
特 殊 情 况
肌肉本身或神经肌肉接头处出现病变
精神紧张或注意力集中于检查部位 镇静安眠药、深睡、麻醉或昏迷时
深反射损害表现
• 2.深反射增强
上运动神经元神经元损害体征
• 神经兴奋性普遍增高的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溺 症、破伤风等也可出现腱反射增强,但反射区无 扩大
定位意义
肱二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Biceps 5,6 C5,6
下肢病理反射
Babinsk征
临床最易引出
释放状 态
Schaeffer征
Gordon征
Babinsk征---锥体束损害
• 用竹签轻划患者足底外侧,由足跟向前至小趾根 部转向内侧,正常反应为所有足趾的屈曲,阳性 反应为拇指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展开
• Chaddock征:用竹签自后向前轻划足背外下缘 • Oppenheim征:拇指和示指用力沿胫骨前缘自上 向下推移至踝上方 • 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 • Schaeffer征:用手捏压跟腱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深反射
其它下肢牵张反射
其它下肢牵张反射
下肢深反射
1.膝反射 L2-4 2.踝反射 S1 3.内收肌反射 L2-4 4.内侧腘绳肌反射L5 5.外侧腘绳肌反射S1 6.阔筋膜张肌反射L4-S1 7.臀反射L5-S2 8.拇长伸肌反射L5 9.胫骨后肌反射L5-S1 10.腓反射L4-S1
Brachioradialis
肱三头肌反射
膝反射 跟腱反射
Triceps
Patellar Achilles
C7
L2,3,4 S1
10
肱二头肌反射
• 患者坐位或卧位,肘部半屈,检查者将左手拇指 或中指置于患者肱二头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 击手指 • 反射活动表现: 肱二头肌收缩 前臂屈曲
肱三头肌反射
浅反射减弱
临床意义
可通过反射的改变判定病变部位
注意:检查时要双侧对比,一侧或单个反射减弱、 消失、增强、则临床意义更大
主要内容
深反射 躯干部反射
浅反射 脑干反射
病理反射
深反射损害表现
• 1.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反射弧径路任何一部位损伤均可出现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
脑和脊髓损害的休克期可使深反射消失
阵挛
• 1.髌阵挛: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一手 的拇指和示指按住其髌骨上缘,另一手扶着膝关 节下方,突然而迅速地将髌骨向下推移,并保持 适当的推力 • 阳性反应为股四头 肌有节律的收缩使 髌骨急速上下移动
• 2.踝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其小腿后 使膝部半屈曲,右手托其足底快速向下用力,使 其足背屈,并保持适当的推力 • 阳性反应: 踝关节节律性 地往复伸屈动作
• 患者坐位或卧位,肘部半屈,检查者以左手托住 其肘关节,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 肌腱 • 反射活动表现为 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伸展
桡骨膜反射
• 坐位或卧位,肘部半屈半旋前位,用叩诊锤叩击 桡侧茎突 • 反射活动表现为 肱桡肌收缩,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有时伴有手指 屈曲动作
指屈反射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北院 神经内科 王晓丹
反
射
• 反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神经活动,是机体对刺激 的非自主反应。 • 反射的解剖学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 reflexe
•- 消失 •+ 减弱 • ++ 正常 • +++ 增强 • ++++ 亢进,非持续性阵挛 • +++++明显亢进持续性阵挛
下肢肌深反射
1.膝反射 • 坐位时膝关节屈曲90°,小腿自然下垂;仰卧时检 查者左手托其膝后使膝关节呈120°屈曲。叩诊锤 叩击膝盖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 • 股四头肌收缩 小腿伸展
下肢肌深反射
2.踝反射 • 仰卧位或俯卧位,屈膝90°;或跪于椅面上。检查者左手 使其足背屈,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 •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收缩,足跖屈
THANKS FOR YOUR TIME!
十.角膜下颌反射 (corneomandibular reflex,CM) 检查方法:刺激角膜引起眼轮匝肌收缩、闭目, 并反射地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偏 向对侧移动角膜下颌反射。 反射弧为:①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眼支。 ②中枢:脑桥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一网 状结构一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③传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三支。 意义:此反射出现为间脑-中脑及中脑平面 受累的表现。
其它上肢深反射
1.肩胛肱骨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2.三角肌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3.胸肌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3.背阔肌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4.锁骨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5.旋前肌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6.伸腕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7.屈腕反射
其它上肢深反射
8.拇指反射
上肢深反射
1.肱二头肌C5-6 2.肱三头肌C7 3.桡骨膜C6-6 4.指屈反射C8-T1 5.肩胛肱骨反射C4-5 6.三角肌反射C5-6 7.胸肌反射C5-T1 8.背阔肌反射C6-8 9.锁骨反射 10旋前肌反射 11.伸腕反射C6-8 12.屈腕反射C6-T1 13.拇指反射
3
反射检查时可用的放松方法
舒适放松,转移注意力
• 看天花板、咬牙、咳嗽、双膝夹紧、深呼吸、数 数、朗读 • 双手掌心相对,十指屈曲相扣,检查时用力拉 • 单手或双手握拳 • 紧紧抓住椅子扶手、床边或检查者手臂
4
完整的 反射弧
反射活动
中断
反射的减弱 或者消失
高级中枢 的调节
抑制减弱
深反射增强
异化减弱
2.反应: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
腹壁浅反射意义
1.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2.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8~10节
3.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