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三章 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三章  自我意识
虚假我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个体我:简单来说就是最独特的自我,是我与他人区分的 独立存在的自我意识。
群体我:是全体成员所共享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将内群体 和外群体相区别,与维护和增强内群体的动机相关。
关系我:关系我是处于朋友、师生、母子、恋人等一对一母是重要他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 识的形成。
4.角色扮演
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形式自己的权利,履行自 己的义务。
角色扮演成功,易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 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
角色扮演失败,会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 突,体验到焦虑、紧张,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4.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它一方面是客观事物在思维中的替 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何与周围世界 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
1.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 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的认知结构。
界观形成的基准线(个体自我意识的基准线)。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
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调节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 要原因
2.对自身人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引导人格实现 自我完善
3.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 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种的准确 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俗语: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二、心理因素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出生—1 (1)婴儿期(出生 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第四节 自我行动
一、影响自我行动的情境因素
个体所扮演的角色 互动对象的自我行动特点 要求完成任务的方式 所属群体的参照
二、自我行动的方式 1.整饰自己 1.整饰自己
第四节 自我行动
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现自己,也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 人们一般在公众场合或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整饰自己。除此之外,有几个特殊场合: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 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 。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 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考方法 ,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 , 从自己扮演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 逐渐疏 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远父母 ,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第三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一、自我认知的方式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识。 自我观察 分析外部活动和环境因素 社会比较 自我暴露 自我蒙骗

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认识的主体:意识的主人
婴儿模仿被认为是主体自我产生的重要标志,出 生2~3天的婴儿已能进行面部模仿。
研究表明,婴儿天生具有把自我从“非我”中区分 开的能力。
二、客体自我的发展
认识的客体:被观察者
婴儿期(出生~2岁)
婴儿知道自己的存在后,能否认识自己?
• 实验:婴儿的镜像测验 一旦幼儿出现自我再认,开始 用类别标记自己,分清性别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对于问卷“你会告诉他们什么”的回答(样 例)
20问回答 1.精明 詹姆斯 精神 20问回答 詹姆斯
11.绿色和平组织成员 12.计划成为一名教师
13.22岁 14.独生女 15.爱笑 16.有责任心
社会 社会(未来)
物质 社会 精神 精神
2.褐色头发
3.友好 4.意大利移民的女儿 5.华盛顿大学三年级学生 6.喜欢心理学 7.天主教徒
我很郁闷。 我很自觉。 心理自我 (即精神自我)
大致年龄: 7~11岁
一般兴趣 运用社会比较 人际特征
大致年龄: 隐藏的、抽象的 12~18岁 “心理”特征
三、自我认同感
(一)自我认同感的含义
指个体对于自己是谁,将要走向何方,在社会中 处于何种地位的一种稳固而连贯的知觉。 包括三个问题的解决: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 尧国靖
本文分享自一生范文网范文
人啊,请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箴言 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腿最多的时候, 也正是他走路最慢, 体力最弱的时候。 人,一生的身体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 认识自己 自我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  认识自己    自我成长
要做到悦纳自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信“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同等条件下,别 人行,我也一定能行”
(2)铭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领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高效控制自我
大学生要高效控制自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 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
一、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1)能够正确评价自我,有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 势。 (2)能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协调一致。 (3)能够积极地肯定自我,并与外界保持一致。
(4)能够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 积极进取,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一是独立地认识外部世界
二是产生个人价值体系 三是Hale Waihona Puke 求自我理想四是发展抽象思维
第二节 理解自我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意识的冲突
自我意识的统一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自我观察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 做什么)和“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 从自我发展状况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心理互动 与训练
一、自我描述
(一)多维度描述自己
(二)我的自画像 (三)认识想象的自己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三章自我意识

优点: 优点: 我是…… 我是 ……
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
4)学龄期 6——12岁 获得勤奋感与克服自卑感。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 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 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 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 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 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 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 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 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 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 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 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 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
8)成熟期 65岁以后 获得完满感与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 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 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 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 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 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 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 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 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

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看一看: 看一看:多大程度上符合你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的优势的能力没发挥出来,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的优势的能力没发挥出来,同时 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人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 你与人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 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作的事是否正确,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作的事是否正确,你 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 思考而自豪, 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 接受。 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内向、谨慎、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内向、谨慎、沉 2011-6-30 18 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追求身体的外表、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 等。
生理自 我 社会自 我 心理自 我
2011-6-30
对自己身体、 英俊、漂亮、 对自己身体、外 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 吸引力、迷人、 貌、衣着、风度、 吸引力、迷人、 自我悦纳。 家属、 家属、所有物等 自我悦纳。 的认识
2011-6-30
16
美国畅销书:《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 美国畅销书 《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
内容是报道两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实验。研究者向一所 内容是报道两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实验。 小学提供了一份名单,说那是从一项测验里发现的天才学生, 小学提供了一份名单,说那是从一项测验里发现的天才学生, 只不过“迟熟”罢了。其实, 只不过“迟熟”罢了。其实,这些学生完全是从该校学生名 单里随便点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学年结束时, 单里随便点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学年结束时,这些学生 的成绩果然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 的成绩果然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 研究者解释,这是因为教师期待某个学生是天才, 研究者解释,这是因为教师期待某个学生是天才,这种期待 心理会对那个学生发生影响,使他对自己“ 心理会对那个学生发生影响,使他对自己“一定会成为出类 拔萃的学生”这种愿望的实现, 拔萃的学生”这种愿望的实现,产生心理上的安慰和激励作 用。 后来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注意, 后来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注意,最终被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 尔命名为: 皮格马利翁效应” 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2011-6-30 17

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中的⾃我焦点和错觉焦点效应⼈们会把⾃⼰看作⼀切的中⼼,⾼估别⼈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透明度错觉当我们意识到⾃⼰很开⼼时,我们的脸上就会清楚的表现出这种快乐,我们认为别⼈会注意到我们快乐。

但是并不是这样。

⾃我的概念⾃⼰认为的⾃我1. ⾃我图式——构成⾃⼰我的要素和⾃我的信念(这个概念有点模糊)2. 可能的⾃我——希望⾃⼰未来会怎么样社会中认识的⾃我基因在性格和⾃我概念上有重⼤的影响,但是环境因素也起到很⼤的影响。

1. ⾃⼰在社会中扮演的⾓⾊我的理解是,例如现在我们是学⽣,社会上多数观念是学⽣只要好好学习,不要为⽣存资料担⼼也就是说不需要学⽣去打⼯。

这样当我们学⽣当久了,就⾃然⽽然的认为如此。

2. 与他⼈做⽐较和他⼈做⽐较可以很直接的认识到⾃⼰的状况,例如⽣活质量,外观,受教育程度等等。

3. 他⼈的评价他⼈的评价也是如此。

有时候我并不了解⾃⼰。

有种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的感觉。

不过别⼈的评价也只能作为参考。

要想真的认识⾃⼰还得从多⽅⾯去考虑。

因为我们很容易⾼估别⼈对⾃⼰的赞扬导致⾃我膨———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好。

不过当遇到批评的时候也不要妄⾃菲薄———其实⾃⼰也没那么差。

4. ⽂化个⼈主义个⼈主义更擅长表达⾃⼰的想法,⽆法忍受⾃⼰的利益受到侵犯。

个⼈主义会把注意⼒放在焦点⽬标上⾼兴伴随着解脱情绪——效能,出众,骄傲。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主要是以集体的利益出发。

即使做出的选择会对⾃⼰的利益有损也依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集体主义(相互依存)环境下的⼈思维更具有整体性,从⼈际关系和环境的⾓度去思考⼈和物。

⾼兴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亲密,友好,尊重。

总的来说集体主义和个⼈主义环境下的⼈们对各种事和⼈的思考⽅式都不太⼀样。

如果两种环境下的⼈们交流起来要求同存异。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主义环境中也会慢慢的诞⽣个⼈主义者。

⾃我认识解释我们的⾏为有时当我们被问你为什么去做⼀件事时,我们会给出⼀个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回答。

【精选】社会心理学 第二讲社会中的自我3

【精选】社会心理学  第二讲社会中的自我3
• 谁更能忍受?
阶段1
吃药片(心

悸、呼吸不

规律和神经
程 序
质的发抖) VS不吃药

阶段2
电击, 不能够 忍受的 时候停

结果发现:吃药的人能够忍受的点击程度是没吃过要的人的四倍。
原来真的“神马都是浮云”
• 你说你爱了不该爱的人
• 吉尔波特和威尔逊(2003、 2004)
• 心理免疫系统令我们比我们自己 预期的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 系终止、考试不及格、失去职位 和个人与团队的失败
社会比较
排名 (按照“幸福 者”在国民 中所占的百 分比排序)
1 2 3 4 4 6 6 8 8 8 8 12 12 14 14 16 17 18 18 20
国家
丹麦 芬兰 挪威 荷兰 瑞典 新西兰 哥斯达黎加 澳大利亚 瑞士 以色列 加拿大 巴西 巴拿马 奥地利 美国 比利时 联合王国 土库曼斯坦 墨西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实 学习阶段:
验 对不同类型
程 序
问题进行判 断
间隔时 间
记忆测量阶段: 对现前学习词
汇进行回忆
结果发现:与自我相关的词汇记忆最好
3.社会自我的发展
• 社会因素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 (1)扮演的角色 • (2)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 (3)和别人的比较 • (4)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 (5)其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 (6)周围的文化
• 削减税收 • 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要迷失
自我 • 爱人先爱己 • 宁可精神独处,也不要信仰共
有 • 相信你自己 • 想法与众不同
自我概念:独立或相互依赖
特性
独立自主
相互依赖

心理学第三节 社会中的自我 题库

心理学第三节 社会中的自我 题库

试题库第三章社会中的自我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1分/题,共8分)1、自我的主动性是指(C )A 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同的B “我”思、“我”觉、“我”打算都是隐私的,而不是暴露在外的C 自我会对个体的主客世界能动地起作用D 自我是始终如一的2、对自我决定理解错误的是(B )A 指人们对自己选择和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心理倾向B 指个体希望由外部奖励或压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C 自我决定具有激励作用D 课堂中教师支持学生的自我决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能感3、对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描述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14~18岁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心理自我(个体所知觉到的内部心理特性)B 7~11岁,儿童开始关注社会自我(运用社会比较,强调其人际特征)C 2~6岁,儿童自我描述主要是物质自我(物理特性,所有物)D 12~18岁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心理自我(个体所知觉到的内部心理特性)4、心理学把个体对于自己的内在心理品质、主观体验的认知和感受,称为(B )A 物质自我B 精神自我C 理想自我D 社会自我5、“人心隔肚皮”,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D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A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体现了自我的(C )A 独特性B 一致性C 主动性D 私密性8、心理学把我对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即我对于自己的更具体的想法和思考,称为(A )A 客体自我B 主体自我C 现实自我D 理想自我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2分/题,共16分)1、詹姆斯将经验自我分为哪三类?(ABC )A 物质自我B 社会自我C 精神自我D 主体自我E 客体自我2、从时间维度可将自我分为哪三类?(BCE )A 可能自我B 过去自我C 现在自我D 理想自我E 将来自我3、下列关于自我一致性说法,正确的是(ACD )A 自我一致性的动机促使人们寻求和信奉与他们自己所认为的与自我相一致的信息B 自我一致性的涵义是指自我是始终不变的C自我一致性的动机促使人们回避与自我不一致的信息D他人对个体的看法与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不相一致,那一定会个体感到焦虑和不安E 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感到舒适和安全4、个人的内外控倾向主要受哪三个因素的影响?(BCD )A 营养B 父母C 学校教育D 成败归因E 遗传5、个人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哪三个因素的影响?(ABE )A 个人自己的直接经验B 替代性经验,即效仿他人所取得的成功C 自我决定D 成败归因E 鼓励性的谈话6、自我效能感具有哪些功能?(ABCD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D影响活动时的情绪E 决定人们的成功7、个体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主要受哪四个因素的影响?(ACDE )A 认知发展状况B 遗传素质C 教养方式的不同D 学校教育的影响E 社会文化的影响8、马西亚将美国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划分为哪四类水平?(ABCE )A 认同感混乱B 提前结束C 延缓偿付D 认同感丧失E 认同感获得三、填空(共5题,1分/空,共10分)1、自我的四个特性:、一致性、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 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笛卡尔
案例导入
• 课本P79
想一想:
• 我是谁? •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 • 我生活的价值是什么? • 我能够接受自己么? • 我能够控制自己么? • 我怎样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
一、自我意识概述
镜子,都能照折射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三)根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 贝姆(D.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 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 部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 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 们的外显行为。如当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时, 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自我的认知”,也 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其内容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 (生理自我)、心理特征(心理自我)及自己与他人 的关系(社会自我)。
• 自我意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 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 系统。
• 2、自我调控的矛盾性(独立于依附的矛盾、 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的矛盾)
六、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 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 1、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 自我和自我发展。 • 2、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自我控制相协调一致的人。 • 3、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 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 • 4、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 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

第三章 自我探索

第三章 自我探索

课堂活动思考:感觉有何不同?
三、 性格与职业
性格决定命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性格: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职业性格:长期从事特定的职业活动而形成的
一些更适合从事职业的比较稳定的性格特征。
2.何为兴趣?
何为兴趣?
是人们力求 认识、掌握某种 事物,并经常参 与该种活动的心 理倾向
是人们积极探 究某种事物的认 识倾向。
兴趣

定义:人们为了乐趣或享受而做的事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当前对职业兴趣的研究主要基于分类法
3. 兴趣分类
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社会兴趣
兴趣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寸,具有以下特征:
1、价值观因人而异。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 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 为也不同。 2、价值观相对稳定。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 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改变。
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 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在职业生 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 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 等的意识。如,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 我是一个经常被人“菜”的人……
社会自我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包含 坚持性和自制力。通过社会自我的调节,可是实现整 体自我的和谐统一。
职业兴趣探索步骤
探索步骤: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 这样的过程: 有趣——乐趣——志趣

《社会中的自我》阅读练习及答案(上海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社会中的自我》阅读练习及答案(上海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上海市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中的自我戴维·迈尔斯①如果你视力不好,你就得想办法解决。

你可能会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但如果你听力不好,你有四分之三的可能会不去理睬这个问题,即不会戴助听器。

作为一个听力很差的人,我常常思考这种差异。

为什么那些听力差的人,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就不会要求配戴“耳朵的眼镜”——助听器呢?②对于美国人来说,部分原因在于助听器比较贵。

但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那里的国家健康系统提供免费的助听器,很多可以通过助听器获得益处的人也不去佩戴它。

出于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人类把无数钱财花费在染发、牙齿漂白和整容上——我们不想让任何人认为自己的听力有问题或者自己变老了。

③但是其他人是否真的关心我的耳朵上有什么小仪器呢?还是他们一心想着自己以致没有注意到那小东西?对话时,我的听力很差(不戴助听器)会不会比戴助听器更引人注意呢?④很显然,在我们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

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这种焦点效应(spotlighteffect)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⑤吉洛维奇等人(Gilovich&others,2000)演示了这种焦点效应。

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被试穿上BarryManilow的T恤,然后进入一个还有其他学生的房间,穿T恤的学生猜测大约一半的同学会注意到他的T恤,而实际上注意到的人只有23%。

⑥在我们另类的服装、糟糕的发型和助听器上出现的现象同样也会发生在我们的情绪上:焦虑、愤怒、厌恶、谎言和吸引力(Gilovitch&others,1998)。

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illusionoftransparency)。

我们假设,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快乐,我们的面容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并且使别人注意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查尔.斯霍顿.库利的自我概念
库利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 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 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1922):"自我 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 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 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
3、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自我概念(1934)
2、预测我们的行为时会犯错


1)自己是否会服从命令对别人实施强烈的电击? 2)他人在场时会不会对受害者提供帮助表现出迟疑? 针对以上问题,个体会毫不犹豫否认他们容易受其 影响。但通过实验我们却可以看到,事实上多数人还 是容易受其影响的。 人们在预测他们的关系命运时同样也会经常犯错。如 约会中的情侣往往过于乐观地预言他们的关系会天长 地久。而其朋友和家人常比他们有更好的了解。
《社会心理学》第一编:社会思维
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我
“对于人来讲,再没有比人更有兴趣的话题了。而且, 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他们自己。” ——罗伊.鲍迈斯特《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
第三讲 社会中的自我
1
2 3 自我概念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自尊 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展示
4
5
焦点效应

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 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 突出程度,即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 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Bem (1967)
提 出 的 自 我 知 觉 理 论 ( self –
perception theory )认为,在内部线索(如想 法、情绪)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根据 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特征。

但在大多时候,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 如想法、感受来了解自己

罗杰斯的“心理和谐的人”
1 2 3 4 他们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体会自己的情感
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能够达到这一种目标的人就是心理和谐的人。 —————卡尔.罗杰斯
7、马库期及其同事:可能的自我
温纳自我归因论(1972)
1
能力(内在因素)
4 2
运气(外在因素)
努力(内在因素)
5 3
身心状况(内在因素) 工作难度(外在因素)
6
别人反应(外在因素)
• 这六项因素中: • (1)、(2)、(5)三项属于内在因素, • (3)、(4)、(6)三项属于外在因素。 • 对工作成败的归因取向,将影响个人以后再从事 类似工作时动机的高低。 • 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的努力, 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归因于自己的细心或 疏忽,自需承担责任,从主观上找原因,凡事决定于 自己的主观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积极的 制控信念,可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4

社会比较(Festinger 于1954年提出)
他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 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 Wood(1989) 社会比较的动机 社会比较的方式
准确的自我评价 自我美化 自我保护 自我提高(self – improvement ) 向上比较(upward comparison ) 相似比较(similar comparison) 向下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
4、杰里.M.罗森堡的自我概念

罗森堡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 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 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 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社会的、道 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的思想和情 感的总和。


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 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 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 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 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 确定自己。




很多研究已表明,当个体的动机不同时,所采用的社会 比较方式也不同。

从以上各个渠道获得的对自我的认识片段
加工整合

自我概念

(三)自我概念的作用
1 2 3 4
自我引导作用
自我解释作用
自我期望作用
自我成败归因
1、自我引导作用
• 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 动。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 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 习投入及成绩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 生。 • 有关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也证明:学生有 关自己名声与品德状况的自我概念直接与其行 为的自律特征有关。

可能的自我指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 它包括的内容有: 1)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 2)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

1、他人的反馈 特别是当许多人对自己看法都一致时, 我们就会相信这种看法是真的。
2、反射性的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

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 及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 符 号 互 动 论 学 者 Cooley (1902) 提 出 了 “镜中我”(looking – glass self)这一 概念,认为我们感知自己就象别人感知 我们一样,镜子中的我或别人眼中的我 就是我们感知的对象。
2、自我解释作用
•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 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 的意义也是特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 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 不同。

M=f(V×E)
期望公式表明: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 决定于他获得多大的成功,还决定于他的抱负水 平,以及个人如何解释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自我概念形成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引导儿童一开始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先 定的教育定向。自我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进入 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都必须通过这一过滤器。 知觉通过这一过滤器时,它会被赋予意义,而所 赋予的意义则高度决定于个人已经形成的自我概 念。
6、卡尔·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 (1942)

罗杰斯详细阐述了自我概念。他把注意力集中 于自我概念的知觉方面和自尊的评价性成分上。 罗杰斯区分了作为实际感觉到的自我(真实自 我)和作为理想中的自我(理想自我)。理想 自我引起适当层次的自重和有关目的定向的乐 观主义,并激发成就感和对社会的适应。真实 自我强调个人主观体验的心理重要性。
集体主义文化:
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孕育 了相互依存的自我。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 归属感——他们有多个自我。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认为他所在的群 体没有那么重要;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 尊常与“别人怎么评价我和我的群体”密 切相关。(见下表2-2)
表3-2 独立或相互依赖
3、自我期望作用
心理学家伯恩斯(1982)指出:儿童对于自己 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自我 概念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概念 的性质。 自我概念引发与其性质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 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这种期望 得以实现的方式行为,因而自我概念具有预言自 我实现的作用。
5、V.吉尔斯的自我概念
V.吉尔斯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注 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 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社会系统 之中。 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 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在吉尔斯看来, 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 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 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
特性 重要的事 反对 座右铭 支持的文化
个人的,用 个人特点和 目标定义 社会的,用 与他人的关 系定义
我—个人的 成就和自我 实现,我的 权利和自由 我们—集体 的目标和团 结,我们的 社会责任和 关系
从众
“你要拥有 个人主义的 真实的自我” 西方文化
唯我主义
“任何人都 不是孤立存 在的。”
集体主义的 亚洲和第三 世界
4、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 1896— ) (1958)和温纳(Weiner)(1972)提出并建立了一 套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
温纳的自我归因论
温纳的自我归因论认为动机并非个人性格,动 机只是介于刺激事件与个人处理该事件所表现行 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已. 每当个人处理过一桩刺激事件之后,个人将根 据自己所体会到的成败经验,并参照自己所了解 的一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提出六方面的归因 解释,这就是:

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 号相互作用论"。 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 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 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 人的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 的形成。



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 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 是人类特点的精髓。 不论是在个体发生的水平上,还是在种系 发生的水平上,这种概念化是随着语言的 出现而出现的。
(四)社会自我的发展: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自我概念?



社会角色 社会同一性:包括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 社会比较:当人们获得成功和感觉不错时,通 常会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 成功和失败:成功增强自尊的原则。 其他人的评价: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 概念。
自我与文化
西方文化:个人主义 现代个人主义的声音:见下表3-1 ○做你自己的事情○追求你的幸福 ○如果你感觉好,那就去做吧○做真正的你 ○不要盲目从众○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不要限制我拥有枪,散播色情作品和做违规生意 的权利○削减税收 ○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要迷失自我○爱人先爱己 ○宁可精神独处,也不要信仰共有 ○相信你自己○想法与众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