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波动与光学)
波动与光学(感谢老师这学期为我们的付出,敬佩老师的教学态度,经此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真的很感谢)对于光的认识简史:光是人类和生物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最早的人们认为光是由微粒构成的,牛顿就是微粒说的创始人和坚持者,而惠更斯明确的提出了光是一种波,直至19世纪托马斯—-菲涅耳从实验和理论上建立了光的波动理论。
但他们的认识持有机械论的观点。
19世纪中叶光的电磁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于光的认识更近一步,但关于介质的问题仍是矛盾重重,有待解决。
终于于19世纪末迈克尔逊实验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出结论: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首先我们从简单的波动与振动讲起,这是光的波动说的理论基石。
关于振动的理论描述我们有它的简谐振动函数x=Acos(ωt+φ) A Φω是描述简谐运动的三个特征量,通过微分关系我们可以分别得到速度与加速度的公式。
由于简谐运动于匀速圆周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许多方面我们应用参考圆来研究他们的运动。
由简谐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得k=mω2从这里我们可以对简谐运动下一个动力学定义:质点在与平衡位置成正比而反向的合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简谐运动,由此还可以推出T A 的公式,对于简谐振动的能量我们经过一系列的微分与动力学方程推导我们得到机械能=势能与动能之和而他们的平均值各占一半。
而实际问题中常会遇到几个简谐运动的合成。
我们讨论同意直线相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合成。
经过矢量图法我们可以推得A的合成与φ的函数关系公式。
波动。
一定扰动的传播称为波动。
再此主要研究机械波的一些相关性质的理论。
如声波,地震波,水波等。
虽然各类波的性质不同但他们在形式上由许多相同的特征规律。
我们所讲的简谐波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他的传播形式都要经过介质的传播,这一点是不同于光的。
描述波的运动需要波函数,由于简谐波上的任意质元都在做简谐运动因而简谐波是有周期的,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λ=uT波形曲线可以详细描述波的运动。
高中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论文:探索光的干涉与衍射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自然界中的阳光,还是人造的电灯,都是光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光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光的奥秘,而干涉与衍射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干涉与衍射进行探索,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时发生的现象。
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性干涉两种。
构造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时,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形成亮度较大的干涉条纹。
构造干涉通常是由相干光源产生的,相干光是指光波的频率、波长和位相等特性相同的光波。
破坏性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时,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形成亮度较小或消失的干涉条纹。
破坏性干涉通常是由不相干光源或者光波经过不同路径导致相位差的光波产生的。
光的干涉可以用于解释一系列现象,如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等。
二、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或波阵面变化时,发生弯曲或弯曲现象。
衍射通常发生在光波传播的过程中,是光的一种波动现象。
光的衍射和干涉有共同的特点,但与干涉不同的是,衍射是光波的波前遇到障碍物时波阵面的变化形成了光的分布图案。
如果观察距离很远的物体,就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明暗条纹,这就是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在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光的照相机中的镜头光圈,就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控制光线进入,并调节光线的强弱。
结论:通过对光的干涉与衍射的探索,可以深入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行为规律。
光的干涉与衍射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以及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高中光学知识的运用论文
日常生活中高中光学知识的运用论文日常生活中高中光学知识的运用论文摘要: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 应注重物理学的实用性特质, 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很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多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用光学原理进行解释, 本文就高中物理光学概念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 并着重利用光学知识解释了彩虹形成原理、海市蜃楼等一些现象的形成原理。
关键词:高中物理; 光学概念; 实际应用;在高中物理课程中, 光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其具体内容主要有折射、衍射以及激光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掌握好光学知识不仅丰富了物理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 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光学现象并加以利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因此, 我们需要对高中物理光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物理光学概念及其重要性(一) 物理光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 光是一种电磁波, 其传播特性与电磁波相似, 都需要通过电磁场传播。
人类的眼睛对于大部分电磁波均没有感应, 却能够感应到光产生的电磁波, 这种感应就是感光作用, 因此, 人类眼睛可以感应到的电磁波就是可见光。
光可以在多种介质中传播, 例如空气、水等, 由于传播介质不同, 光的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 如果传播介质发生变化, 光就可能发生弯折, 不同频率的光的弯折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 物理光学的重要性物理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其中光学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物理光学知识, 因此, 光学知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好高中物理光学知识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光学现象, 并且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高中物理光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一) 彩虹形成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 雨过天晴以后经常可以看见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并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出现双彩虹、晚虹等不同形式的彩虹。
物理光学期末论文
《物理光学》课程论文题目:关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探究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关键词: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光学;谐振;摘要: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光的干涉技术被应用在许多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多光束干涉效果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更是被广泛应用于例如激光器谐振腔、精细距离的测定、信号的检测分析,计算气体折射率等。
这些应用基本体现了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两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干涉仪中两个平板间的多光束干涉,一个是光束透射出两个平板后的多光束干涉。
一.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原理光学中,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一种由两块平行的玻璃板组成的多光束干涉仪,其中两块玻璃板相对的内表面都具有高反射率。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也经常称作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并且当两块玻璃板间用固定长度的空心间隔物来间隔固定时,它也被称作法布里-珀罗标准具或直接简称为标准具,但这些术语在使用时并不严格区分。
这一干涉仪的特性为,当入射光的频率满足其共振条件时,其透射频谱会出现很高的峰值,对应着很高的透射率。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这一名称来自法国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和阿尔弗雷德·珀罗。
对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而言,其透射率随波长的显著变化是由于两块反射板之间多重反射光的干涉。
当透射光为同相时它们有相长干涉,对应着标准具透射率的峰值;而当透射光反相时则对应着透射率的极小值。
多重反射光彼此是否同相,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光线在标准具内传播的折射角、标准具的厚度及其所用材料的折射率。
图 1.1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简图法布里-珀罗标准具中,两束相邻的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在不考虑相移时的相位差为:若两个表面的反射比都为,则标准具的透射率函数由下式给出其中:。
当相邻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透射率函数有最大值1。
在介质无吸光的情形下,标准具的反射率满足:当,也就是光程差为波长的半奇数倍时透射率函数有最小值,此时对应着反射率的最大值在透射率函数上,两个相邻的透射峰值之间的波长间隔被称作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FSR),它由下式给出:其中是最近峰值的中心波长。
大学物理 光学综述论文
从学科层面审视光学概貌——我对光学的思考李明†(**大学*学院*系*班 ***学号*** 西安710049)中文摘要本文将对光学进行学科层面上的讨论和思考:首先我将简要回顾光学的发展历史,然后简要介绍近现代的光学分支和激光的重要作用。
最后以理论应用结合的角度来对光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诸如解决科学争论的折中办法;如何把握专攻与通识的关系;科学研究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有用工具和材料的研究和运用;科学是为社会服务的而不单单是满足科学家的工具。
关键字光学发展史,激光,光学分支,交叉学科PACC:0165 4290正文光学发展史*人类对光学最初的研究,主要是试图回答“人怎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之类问题。
约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的《墨经》中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
公元1590年到17世纪初,詹森和李普希同时独立地发明显微镜;一直到17世纪上半叶,才由斯涅耳和笛卡儿将一些观察结果,归结为今天大家所惯用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由此便发展起了应用性很强的几何光学。
1665年,牛顿进行了太阳光的分光实验并发现了牛顿环,同时,他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在均匀媒质内遵从力学定律作等速直线运动,从而对折射和反射现象作了解释。
惠更斯是光的微粒说的反对者,认为光像声一样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
但两种理论都被粗略地提了出来,因而当初两种学说在第一次交锋中谁也没有完全胜利。
但在19世纪初,“薄膜颜色”和双狭缝干涉现象的发现并被波动说完美解释后,菲涅耳和托马斯杨初步建立了波动光学;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观察到了光的偏振和旋光现象。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不得不承认光是纵波。
1856年,韦伯发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电流强度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
从而启示了一个伟大的论断:光是一种电磁波。
这个结论在1888年为赫兹的实验证实,到此波动论才告以结束。
然而,这样的理论还不能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到†联系人地址:******@*****.****参考了/view/47271.htm并根据本文论题做了取舍了1896年洛伦兹创立电子论,才解释了发光和物质吸收光的现象,也解释了光在物质中传播的各种特点,包括对色散现象的解释。
几个物理光学实验的改进与设计论文
几个物理光学实验的改进与设计论文高二物理光学部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在教学中,做好实验能提高教学效果。
这里,我们改进、设计了几个实验,供大家参考。
通常做双缝干涉演示实验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激光光学演示仪,使激光束透过双缝,在光屏上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其二是采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演示仪,使白光或者单色光依次透过单缝、双缝,然后经观察筒来观察干涉条纹。
两种方法都必须在较暗的教室里实验,所形成的双缝干涉条纹都较小且暗淡,教室里的大部分学生,只有靠近装置才能观察到装置和条纹。
为此,我们设计了用多媒体手段观察双缝干涉条纹实验,即用视频展示台拍摄条纹,用电视机或投影机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实验和教学效果。
装置的组合方法为:在光具座上,依次通过插杆放置灯泡、装有单缝的短圆筒、装有双缝的长圆筒,长、短圆筒套接为一体。
展示台的摄像头对准长圆筒的末端,展示台的视频输出传至电视机。
装置的调整分三步。
一是调整灯泡、单缝、双缝的位置,使三者等高共线。
二是调间距,即灯泡与单缝相距10cm,长圆筒末端与摄像头间距20cm。
三是摄像头的拍摄方位与焦距调整。
应先调焦至广角,以便能在电视机屏上观察到灯泡灯光透过单、双缝后形成的亮斑的图象。
然后逐步调焦放大图像,并微调拍摄方位,使亮斑变为干涉图样,且始终居于机屏的中央,直至彩色条纹达七条以上,并且亮度较大为止。
本演示实验的优越之处有三点:①能让教室的每位学生,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形成的放大的清晰的彩色条纹。
②在单缝前分别套上绿色、红色滤光头,观察和比较相同物理条件下形成的绿条纹和红条纹的间距差异,红纹间距略大,直观地说明红光比绿光的波长大。
③利用展示台电视机展示细小的单缝、双缝及组合装置,使学生对实验装置有清楚的了解。
此实验在湖北省物理教研会xx年年会上展示,赢得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在光的干涉衍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动手操作观察到实验现象,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自制和组织教具,不难实现下述两个随堂实验。
大学物理光学论文3000字范文
大学物理光学论文范文引言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性质、光的传播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本文对光的干涉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验验证了干涉现象与波的性质和光程差的关系。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激光器2.平面玻璃板3.透明薄膜4.透镜5.直尺6.磁铁7.实验台实验步骤1.在实验台上固定一块平面玻璃板,确保其水平。
2.将透明薄膜放置在玻璃板上,并利用磁铁将其固定在一侧。
3.将激光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使其发出一束平行光。
4.将透镜放置在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前方,调整透镜位置,使光线在透镜表面相交并汇聚到一点。
5.将透镜后方的光线分成两束,一束经过透镜并经过薄膜射到玻璃板上,另一束直接射到玻璃板上。
6.观察玻璃板上的干涉条纹,并测量不同对称中心到两侧条纹的距离。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透明薄膜干涉实验可以观察到明亮和暗淡的干涉条纹。
我们测量了不同对称中心到两侧条纹的距离,并记录了对应的数据。
我们首先观察到了明亮的干涉条纹,这是由不同光线相位差构成的。
当两束光线相位差为$\\frac{\\lambda}{2}$时,光线会加强干涉,形成亮纹。
而当两束光线相位差为$\\lambda$时,光线会减弱干涉,形成暗纹。
通过测量不同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程差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根据理论推导,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与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d的关系可以表示为:$$\\Delta L = d \\cdot \\sin(\\theta)$$其中,$\\Delta L$表示光程差,d表示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theta$表示两束光线的夹角。
通过测量不同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d,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光程差$\\Delta L$。
结论本实验通过透明薄膜干涉实验,观察并验证了光的干涉现象与波的性质和光程差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光程差,并验证了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的一致性。
光学实验论文 (戴茂松)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双棱镜干涉姓名:戴茂松学号:0908********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专业:物理学班级:2009级指导老师:孙卫真老师上课时间: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双棱镜干涉现象的研究——分波面法【摘要】:双棱镜实验是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不同的另一种分波阵面干涉实验。
在双棱镜干涉现象的实验中,干涉条纹的条纹数与双棱镜到缝光源的距离有关,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双棱镜到缝光源的距离减小时,条纹数的数目也在减少。
【关键词】:干涉条纹、双棱镜、距离一、引言在历史上,光的干涉实验曾经是确定光具有波动性的判据,由于这类实验的历史功绩,以及这类实验提供了一种用极简单的仪器测量光的波长的方法,虽然精度不高,但从教学角度考虑,足以帮助学生认识光的波动性质,因而成为传统的物理实验项目。
二、实验原理双棱镜可看作是有两个折射棱角α 很小(小于1°)的直角棱镜底边相接而成。
借助于双棱镜可使从光源S 发出的光的波阵面沿两个不同方向传播。
相当于虚光源S 1及S 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
在两束光交迭空间的任何位置上将有干涉发生,在该区域内可以接受并观察到干涉条纹。
双棱镜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方法,与扬氏双缝干涉的计算方法相同。
在图2中,若S 1和S 2发之间的距离为d ,S 至观察屏的距离为D (当用测微目镜代替屏进行观察时,则为S 至目镜的可动分划板间的距离),P o 为屏上与S 1及S 2等距离的点,在该点处两束光波的光程差也为零,因而两波相互加强而成零级的亮条纹。
在P o点的两边还排列着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二、干涉条纹的实验调节将点光源的波阵面分割为两部分,使之分别通过两个光具组,往反射、折射、或衍射反交迭加起来,在一定区域形成干涉。
由于波阵面上任一部分间可看作新光源,且同一波阵面的各个部分有相同的位相,所以被分离出来的部分波阵面可看作初相位相同的光源,不论点光源的位相改变的如何快,这些光源的初相位差事恒定的。
光学论文
浅谈光学概论【简介】光学已成为为现代科研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
光学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英文译文】Optical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for the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raditional optical only research visible light, and modern optical already expanded to whole wavelength electromagnetic wave of research. Light i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physics, electromagnetic wave by electrodynamics of maxwell's equations describ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ight has wave-particle duality, need to use the quantum mechanics expression. Optical will become future opt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关键词】光学、现代科技、应用、研究、历史、前景【正文】一、光学简介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
这些技术和工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里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优质】光学的论文-word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光学的论文篇一:光学设计论文第一章前言随着光学设计的发展,光学仪器已经普遍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光学仪器的核心部分是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光学仪器整体质量的好坏。
然而,一个高质量的成像光学系统要靠良好的光学设计去完成。
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
光的本性也是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微粒说把光看成是由微粒组成,认为这些微粒按力学规律沿直线飞行,因此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我们通常把光学分成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量子光学。
所谓光学系统设计即设计出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各光组的结构等,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设计”或者“外形尺寸设计”,即根据仪器总体的设计要求,从仪器总体出发,拟定出光学系统的原理图,并初步计算系统的外形尺寸,以及系统中各部分要求的光学特性。
第二阶段称为“像差设计”,一般称为“光学设计”,即根据初步设计的结果,确定每个透镜的具体结构参数,以保证满足系统光学特性和成型质量成像质量的要求。
一个光学仪器工作性能的优劣,初步设计是关键,当然在初步设计合理的条件下,如果像差设计不当,同样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结构设计最简单的系统。
光学设计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光学系统设计的具体过程:制定合理的技术参数,光学系统总体设计和布局,光组的设计(包括选型,初始结构的计算,像差校正、平衡与像质评价),长光路的拼接与统算,绘制光学系统图、部件图和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进行技术答辩。
初中物理光学论文800字
初中物理光学论文800字TAGS:初中有关紫外线皮肤细胞波长发生黑色地区人如题,关于声、光、电、热的各一篇,谢谢为什么紫外线可以杀菌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割分为a、b、c三种波段,其中的c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一260nm 之间,为最有效的杀菌波段,波段中之波长最强点是253.7nm。
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光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c光照射水、空气、物体表面,当水、空气、物体表面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它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细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体,达到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为什么要防紫外线近年来,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化合物滞留在地球上空,被紫外线分解形成活性氯,进而与臭氧发生连锁化学反应,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使短波紫外线有可能到达地面。
紫外线对人体长期照射,会给人体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使白内障的病人人数增加、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阻碍植物和海水动物的成长发育等等,为此人们开发了一种防紫外线穿透的纤维,俗称:“防紫外线纤维”,用这种纤维织造出的面料具有防紫外线效果,该面料对夏天野外作业时间长的人员,如军人、交通警察、地质人员、建筑工人等等穿上这种面料制成的衣物,就可以防紫外线穿透。
用防紫外线纤维制作的汽车内装饰布可减轻褪色,延长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老化的时间。
紫外线的危害人们知道,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具有调整和改善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血液、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生成的功能。
但是,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
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发布紫外线指数预报,以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物理光学论文
论光学在天文观测方面的应用李云天 1091850107航天工程系空间科学与技术一、序言天文观测中重要手段就是天文望远镜,光学的发展则大大推动了天文望远镜的改进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恒星和宇宙的研究和认识,对观测气象和准确预报天气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支持。
1609年伽利略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指向太空,从此天文观测由肉眼观测进入到了望远镜时代,几百年来人们致力于提高望远镜的贯穿本领和分辨本领,早年犹豫折射式望远镜结构简单得到较快的发展,1897年,美国叶凯土天文台简称一架口径1.02m的折射式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以后由于折射望远镜对材料要求高且透镜会严重吸收紫外线光等原因,人们开始致力于发展反射式望远镜的发展。
当代5m以上口径的大天文望远镜已经有十多个,且目前正在建造的望远镜,主要有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大双筒望远镜(LBT),以及南非大望远镜(SALT)。
除了传统的光学望远镜(观测波段300nm-900nm)外,还有红外望远镜(观测波段1.25um-28um)和射电望远镜(sub、 mm、cm和m波);在空间,原则上不受波段的限制,目前已经发射的有γ射线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如哈勃空间望远镜)、中红外望远镜和远红外望远镜。
二、光学天文望远镜2.1折射式望远镜传统的折射式望远镜大致分为两种: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
●伽利略式:以凸透镜做物镜,凹透镜做目镜。
成正像,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普通观剧镜多采用这种光学系统。
缺点是视场小、放大率小、不能在目镜端加装十字丝。
目前在天文观测中不采用这种类型的望远镜。
●开普勒式:以凸透镜做物镜,凸透镜做目镜。
是将物镜所成的实像用凸透镜组的目镜放大,获得倒像,由于其视场大,在目镜组中可以安装十字丝或动丝,天文观测中多采用此种类型的望远镜。
2.2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反射镜,为了消除镜子的像差,一般物镜做成抛物面镜或双曲面镜。
初二物理小论文〔优选9篇〕
初二物理小论文1. 《力与运动的关系》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同时,作者还讨论了摩擦力、重力等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本文以实例为载体,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能守恒、热能守恒等。
通过分析这些实例,作者加深了同学们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 《光学现象解析》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生活中的光学现象为切入点,如折射、反射、透镜成像等,对光学现象进行了详细解析。
作者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4. 《电学基础》电学是现代科技的基础,本文从电荷、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电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路、电磁感应等。
5. 《热学探究》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学科,本文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热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温、散热等。
6. 《力学中的压强与浮力》压强和浮力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压强和浮力的关系。
作者以实例为载体,让同学们了解了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潜水、气球等。
7. 《声音的传播与特性》声音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本文从声音的传播、特性等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声音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乐器、通信等。
8. 《磁学初步》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磁场的概念、磁力线的分布等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磁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实例,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电磁感应等。
9. 《物理与生活》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如物理在科技、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例和实验,作者让同学们了解了物理在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重要性。
光学论文总结高中范文
摘要: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光学原理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光学知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光学素养。
一、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光学知识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光学原理,学生可以加深对自然界光现象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光学原理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二、光学原理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1. 光的传播规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光的传播规律是基础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
同时,讲解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使学生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和衍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
教师可以结合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干涉条纹,了解干涉原理。
此外,通过实验演示光的衍射现象,如单缝衍射、双缝衍射等,使学生掌握光的衍射规律。
3.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偏振光的产生、传播和检测,使学生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此外,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偏振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液晶显示、光通信等。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师可以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如棱镜分光、光栅分光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光谱分析、光学仪器等。
三、探讨如何将光学知识融入高中物理教学1. 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光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过程,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联系实际生活光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将光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光学知识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重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光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光学实验论文
光学实验论文题目:自组望远镜及其视角放大率的测定学院:物电学院班级:10级物理3班姓名:尚飞飞学号:201072010247时间:2012年4月自组望远镜及其视角放大率的测定实验摘要:望远镜是用于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处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事物变清晰。
望远镜经常被组合在其它光学仪器中。
掌握其构造原理和调整方法,以及其放大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有助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望远镜,透镜,目镜,物镜,放大率实验仪器光学平台、刻度尺、凸透镜两个(f0=190mm,fe=70)、二维调节架(SZ-07)、三维调节架(SZ-16)、二维平移底座(SZ-02)、三维平移底座(SZ-01)、升降调整座(SZ-03)、普通底座(SZ-04)、白炽灯光源、450玻璃架、分光束。
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2、掌握望远镜的构造及放大原理,以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3、设计组装望远镜。
4、测量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
实验原理1、人眼的分辨本领和光学仪器的视觉放大率人眼的分辨本领是描述人眼刚能区分非常靠近的两个物点的能力的物理量。
人眼瞳孔的半径约为1mm,一般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25cm)处相距为0.05~0.07mm的两点, 这两点对人眼的所张的视角约为'1,称为分辨极限角。
当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小于此最小极限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它们,需借助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来增大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
在用显微镜或望远镜在作为助视仪器观察物体时,其作用都是将被观测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这就是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人眼前配置助视光学仪器的情况,某一目标通过光学仪器和眼睛构成的光具组在视网膜上成像长度为'l;若把同一目标放在助视仪器原来所成像平面上,而用肉眼直接观察,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长度为l,则'l与l之比称为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视觉放大率),如图1所示。
初二物理论文光学600字
初二物理论文光学600字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汽车上,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面镜。
它是利用凹面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的。
轿车上装有太阳膜,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太阳膜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
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放射足够的光头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反射成的像在过的前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及时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上,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相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人们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投影机的镜头上装了一块凸透镜,让原本很小的底片一下子变大了许多,让我们看着很方便。
照相机的镜头也是用一个凸透镜,人们通过调节暗箱的长度,来控制照的范围的大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
现在,人类所有令人惊叹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期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甚或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光现象的1500论文
物理光现象的1500论文【摘要】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多年来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图从微粒说的角度来简要的探讨一下光的本性,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勉。
【关键词】光、本性、微粒许多学者在解释一些现象如干涉和衍射时人们就用波动说去解释,而对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就用微粒说去说明。
这种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观念上确实叫人们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把波动和微粒统一在一个模式下。
假设有一个光源S1,在S1前放置一块屏幕,从S1发出的光(光子)会将整个屏幕均匀的照亮。
我们知道,屏幕的亮度是与落在屏幕上面的光子数的多少有关的。
严格地说,屏幕的亮度是以垂直于屏幕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变暗的。
但这种变化决不是机率问题。
证明如下:把S1放在一个半径为R1的球的中心,假设S1在单位时间里发射出N个光子则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等于光子数N除以球的总面积4R12,如果把球的半径由R1变为R2(R2>R1),则在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就变为N除以4πR22,由于R2大于R1,所以半径为R1的球在单位球面积上接受的光子数大于R2球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
这就是为什么屏幕上的亮度。
在垂直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圆环,而在平行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则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光的干涉条纹。
因为干涉现象是波动的最主要特征,所以这也就成了光具有波动性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我们知道机械波是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当有两列相干波源存在时,媒质中任意一点的振动是两列波各自到达这一点时波的叠加。
当到达这一点的两列波的相位相同时,则在这一点上的振幅最大,如果两列波的相位相差180??0?时,则振动的振幅相互抵消,这样就形成了有规则的干涉条纹。
经典光学正是套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的,而传播光的媒质以太已被证明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样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也就显得比较牵强。
量子力学在解释干涉条纹时则采用的是机率波的方法,认为亮的地方是光子出现机率多的地方,暗的地方则是光子出现机率少的地方。
大学物理论文之光学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光干涉的应用:全息照相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我们了解光的干涉无处而不在,如在日光照射下,肥皂泡的薄层色及昆虫翅膀上的彩色便是最明显的例子,还有我们实验接触的播磨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实验等等,让我们对光的干涉有了些深入的了解。
其实在它的实际应用岂不更让人意想不到。
光的干涉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满足传播方向相同、初相位恒定、频率相同。
对于光干涉最开始的意愿是为了测单色光的波长,然而现在我们熟悉的照相机便也运用了光的干涉,普通照相是把照相机的镜头对着被拍摄的物体,让从物体上反射的光进入镜头,在感光底片上产生物体的像。
感光底片上记录的是从物体上各点反射出来的光的强度。
对于利用的光的干涉原理制作的全息照相技术定然是未来的主流,那么首先了解下什么事全息照相!全息照相就是一种不用透镜而能记录和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图象的照相方法。
它是能够把来自物体的光波波阵面的振幅和相位的信息记录下来,又能在需要时再现出这种光波的一种技术。
全息照相原理: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插中带有振幅和相位的信息。
普通照相是用感光材料(如照相底片)作记录介质,用透镜成象系统(如照相机)使物体在感光材料上成象。
它所记录的只是来自物体的光波的强度分布图象,即振幅的信息,而不包括相位的信息。
因此普通照相只能摄取二维(平面)图象。
为要同时记录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信息,可借助于一束相干的参考光,利用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差,以确定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
因此借助参考光,便可记录来自物体的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信息。
全息照相记录过程:在典型的离轴型全息照相的光路布局中(原理图),由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被分光镜B分成两束光,一束经反射镜M 反射后直接投射于全息底片H(―种高分辨率的感光材料),称为参考光;另一束则照射物体,从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光,称为物光。
物光和参考光在全息底片上相互干涉的结果,构成一幅非常复杂而又精细的干涉条纹图,这些干涉条纹以其反差和位置的变化,记录了物光的振幅和相位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光学在天文观测方面的应用
李云天 1091850107
航天工程系空间科学与技术
一、序言
天文观测中重要手段就是天文望远镜,光学的发展则大大推动了天文望远镜的改进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恒星和宇宙的研究和认识,对观测气象和准确预报天气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支持。
1609年伽利略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指向太空,从此天文观测由肉眼观测进入到了望远镜时代,几百年来人们致力于提高望远镜的贯穿本领和分辨本领,早年犹豫折射式望远镜结构简单得到较快的发展,1897年,美国叶凯土天文台简称一架口径1.02m的折射式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以后由于折射望远镜对材料要求高且透镜会严重吸收紫外线光等原因,人们开始致力于发展反射式望远镜的发展。
当代5m以上口径的大天文望远镜已经有十多个,且目前正在建造的望远镜,主要有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大双筒望远镜(LBT),以及南非大望远镜(SALT)。
除了传统的光学望远镜(观测波段300nm-900nm)外,还有红外望远镜(观测波段1.25um-28um)和射电望远镜(sub、 mm、cm和m波);在空间,原则上不受波段的限制,目前已经发射的有γ射线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如哈勃空间望远镜)、中红外望远镜和远红外望远镜。
二、光学天文望远镜
2.1折射式望远镜
传统的折射式望远镜大致分为两种: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
●伽利略式:以凸透镜做物镜,凹透镜做目镜。
成正像,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普通观剧镜
多采用这种光学系统。
缺点是视场小、放大率小、不能在目镜端加装十字丝。
目前在天文观测中不采用这种类型的望远镜。
●开普勒式:以凸透镜做物镜,凸透镜做目镜。
是将物镜所成的实像用凸透镜组
的目镜放大,获得倒像,由于其视场大,在目镜组中可以安装十字丝或动丝,天文观测中多采用此种类型的望远镜。
2.2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反射镜,为了消除镜子的像差,一般物镜做成抛物面镜或双曲面镜。
反射望远镜与折射望远镜相比不会造成像的色差,可以使用大口径的玻璃材料,也可以采用多镜面拼镶技术,镜面镀铝或毒瘾后,从紫外到红外都具有良好的反射率,所以目前发展和设计的新型望远镜都是采用反射望远镜系统。
反射望远镜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焦点,由于工作焦点的不同,反射望远镜可分为以下几种系统:
1)主焦点式:反射镜为抛物面
2)牛顿式:反射镜为球面镜,加上平面镜
3)卡赛格林式:主镜为抛物面镜,副镜为凸的双曲面镜
4)R—C系统:凹双曲+凸双曲(改进型)
5)折轴式:加入几块平面镜使光束从极轴方向射出
2.3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参数
1)口径 D
物镜起集光作用的直径,口径越大收集的辐射越多越能观测到暗弱的天体。
口径愈大能收集的光量愈多,即聚光本领就愈强,口径愈大愈能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
因而,大口径显示着探测暗弱天体的威力大,这是因为望远镜接收到天体的光流量与物镜的有效面积(πr2)成正比。
2)相对口径 A
望远镜的光力也叫相对口径,即口径D 和焦距F之比, A=D/F 。
光力A的倒数叫焦比(1/A= F/D)。
师大科技楼望远镜的口径D=40cm,焦距F=4m,焦比为:F/10,则其光力 A=1/10。
3)分辨角δ ″
分辨角:两天体的像刚刚能被分开时,它们所对应的是天球上两点的角距离。
4)放大率 G
目视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焦距F1与目镜的焦距F2之比,即 G= F1/F2
一架望远镜配备多个目镜,就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率。
显然目镜的焦距越短可以获得越大的放大率。
但这样并不好,小望远镜用过大的放大率,会使观测天体变得很暗,像变得模糊。
常用的目镜的焦距为10mm左右,用它配在焦距800 mm 的望远镜物镜后面,就可获得80倍的放大率。
5)视场ω
望远镜的成像良好区域所对应的天空角直径的范围叫望远镜的视场,用角度(ω°)表示,与放大率G成反比。
tanω = tanω’ / G (目镜望远镜)
ω’为目镜对应的角直径,称为目镜视场, G为放大率。
6)极限星等(贯穿本领)m
理想条件下,通过望远镜能看的最暗的星等为望远镜的贯穿本领(极限星等)。
它反映了望远镜观测天体的能力。
对于目视望远镜,它的极限星等可以用经验公式计算:
m = 2.1 + 5log D
三、结束语
当近时代,天文观测已经进入了全波段观测的新时代,而在天文望远镜的发展过程中,光学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相信,随着光学的发展,天文观测毕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