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总复习)

合集下载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全等判定一: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全等判定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全等判定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全等判定四: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专题一、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相等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例题2:如图1,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7cm ,DM=5cm ,∠DAM=39°,则AN =____cm ,NM =____cm ,NAB ∠= .【仿练1】如图2,已知ABC ADE ∆≅∆,AB AD =,BC DE =,那么与BAE ∠相等的角是 . 【仿练2】如图3,ABC ADE ∆≅∆,则AB= ,∠E= _.若∠BAE=120°,∠BAD=40°,则∠BAC= .、图4EDCB A图2 图3M DA NBC 图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相关几何语言考点∵AE=CF ∵CM 是△的中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或 ∵A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B ( )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例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例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求证△ACD ≌△CBE .BFECAFE DCB ACMBA B A例3.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练习1..如图,AB=CD,AD=C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 B.AB=AD C.AD∥BC D.AB∥CD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判定()A.△ABD≌△ACD B.△BDE≌△CDEC.△ABE≌△ACE D.以上都不对3.如图,AB=AC,BD=CD,则△ABD≌△ACD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D.HL4.如图,AB=AC,D为BC的中点,则△ABD≌_________.5.如图,已知AB=DE,BC=EF,若要使△ABC≌△DEF,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6.如图,AB=AC,BD=DC,∠BAC=36°,则∠BAD的度数是°.7、.如图,AB=AE,AC=AD,BD=CE,求证:△ABC≌ADE。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总复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总复习

AB=A´B´
BC=B´C´
∴Rt△ABC≌ Rt△A´B´C´(HL)
B
B′
A
C
已知:如图,在△ABC和△ABD中,AC⊥BC,
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
(1)求证: △ABC≌△BAD.
(2)求证:BC=AD
(1)解: ∵ AC⊥BC, BD⊥AD D
C
∴ ∠C=∠D=90°
在Rt△ABC和 Rt△BAD中
例子1:如图,在△AEC和△ADB中,已 知AE=AD,AC=AB,请说明△AEC ≌ △ADB的理由。
解:在△AEC和△ADB中
C
_A_E__=__A_D_(已知)
D
∠A= ∠A( 公共角)
A
E
B
_A_C___=_A__B_(已知)
∴ △AEC≌△ADB( SAS )
例2:如图,AC=BD,∠CAB= ∠DBA,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和△DEF中
∠A=∠D (已知 )
AB=DE(已知 )
∠B=∠E(已知 )
B
∴ △ABC≌△DEF(ASA)
A
D
CF E
例1: 已知如图,O是AB的中点,∠A=∠B,
求证:△AOC≌△BOD
证明:
∵ O是AB的中点(已知) C
∴ OA=OB(中点定义)
在△AOC和△BOD中 A
,有
AB=AB,
A
B
AC=AD. ∴ Rt△ACB≌Rt△ADB (HL). (2)∵ Rt△ACB≌Rt△ADB (HL). ∴ BC=AD
例2. 如图,AC=AD,∠C,∠D是直角, 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求证BC=B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用(总复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用(总复习)
3
6选3
边边边 (SSS)
两边一角
两角一边
角角角
两边和它的夹角(SAS)
两边和它一边的对角
两角和夹边(ASA)
两角和一角的对边(AAS)
×
×
*
三角形全等的4个种判定公理:
SSS(边边边)
SAS(边角边)
ASA(角边角)
AAS(角角边)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5
A
B
O
D
C
*
11. 如图,M是AB的中点 ,∠1 = 2 ,MC=MD.试说明ΔACM ≌ ΔBDM
A
B
M
C
D
(
)
1
2
证明: ∵ M是AB的中点 (已知) ∴ MA=MB(中点定义) 在ΔACM 和ΔBDM中, MA=MB(已证) ∠1 = ∠2 (已知) MC=MD(已知) ∴ΔACM ≌ ΔBDM (SAS)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用法:∵ QD⊥OA,QE⊥OB,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 QD=QE
二.角的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
2.角平分线的判定: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老师提示:这个结论是经常用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根据之一.
A
C
B
P
M
N
如图, ∵AC=BC,MN⊥AB,P是MN上任意一点(已知), ∴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
(一个角、一条边对应相等)
=
=


可见:要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应至少有 组元素对应相等。

全等三角形复习资料(搜集整理版)

全等三角形复习资料(搜集整理版)

特别鸣谢资源原创者,本人仅仅便于自己的备课整理排版了一下。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一、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第十二章轴对称一、轴对称图形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4。

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教学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种)1 边角边(重点)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原因:如图:在∆ABC和∆ABD中,∠A=∠A,AB=AB,BC=BD,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例1 如图,AC=AD,∠CAB=∠DAB,求证:∆ACB≌∆ADB.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CB,AB=DC,AE=DF求证:BF=CE.例3.(1)如图①,根据“SAS”,如果BD=CE, = ,那么即可判定△BDC≌△CEB;(2) 如图②,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例4.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理由是;△ABE≌,理由是.例5.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只要找出∠ =∠或∥,就可得到△ABC≌△DEF.例6.如图,已知AB∥DE,AB=DE,BF=CE,求证:△ABC≌△DEF.例7.如图,点B在线段AD上,BC∥DE,AB=ED,BC=DB.求证:∠A=∠E例8.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2.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例1.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例2.如图,已知AD平分∠BAC,且∠ABD=∠ACD,则由“AAS”可直接判定△≌△.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那么AE= cm.例4.如图,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例5.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例6.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 (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 (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 你添加的条件是:;(2) 证明:例7.如图,A在DE上,F在AB上,且BC=DC,∠1=∠2=∠3,则DE的长等于 ( ) A.DC B.BCC.AB D.AE+AC【基础训练】1.如图,已知AB=DC,∠ABC=∠DCB,则有△ABC≌_______,理由是_______;且有∠ACB=_______,AC=_______.2.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_______,理由是_______;△ABF≌_______,理由是_______.3.如图,在△ABC和△BAD中,因为AB=BA,∠ABC=∠BAD,_______=_______,根据“SAS”可以得到△ABC≌△BAD.4.如图,要用“SAS”证△ABC≌△ADE,若AB=AD,AC=AE,则还需条件( ).A.∠B=∠D B∠C=∠EC.∠1=∠2 D.∠3=∠45.如图,OA=OB,OC=OD,∠O=50°,∠D=35°,则∠AEC等于( ).A.60°B.50°C.45°D.30°6.如图,如果AE=CF,AD∥BC,AD=CB,那么△ADF和ACB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O,∠CAB=∠DBA,AC=BD.求证:(1)∠C=∠D;(2)△AOC≌△BOD.8.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DC于F,BD分别交CE、AE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DBC=∠DCB.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A BC DEF角角边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例1、如图,在△ABC 中,∠ABC =45°,H 是高AD 和高BE 的交点,试说明BH =AC .例2、如图,∠ACB=90°,AC=BC ,BE ⊥CE ,AD ⊥CE 于D ,AD=2.5cm ,DE=1.7cm . 求BE 的长.例3、如图, 在△ABC 中, AC ⊥BC, CE ⊥AB 于E, AF 平分∠CAB 交CE 于点F, 过F 作FD ∥BC 交AB 于点D. 求证:AC =AD.例4、如图, 在ABC中, ∠A=90°, BD平分B, DE⊥BC于E, 且BE=EC,(1)求∠ABC与∠C的度数;(2)求证:BC=2AB.边边边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B,AD=CD.你能说明∠C=∠A吗? 试一试.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E为AC上的一动点(不与A重合),在E移动过程中.BE和DE是否相等? 若相等,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例3.如图,AB=CD ,AE=CF ,BO=DO ,EO=FO .求证:OC=OA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全等三角形复习(精华)

全等三角形复习(精华)

如图: △ABC中, ∠B=2 ∠A,AB=2BC,
试说明:AC ⊥ BC A
B
C
三、活动探究:
例1、把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问 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分别指出。
F
O P Q
A

B
D
△ABC≌ △FED △BPD≌ △EQC △FPO≌ △AQO

C
E
例2,把以上两块三角板先拼成如图,再连接AO, 则图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任选一对加以证明。
解:∵AE=CF ∴AE-FE=CF-EF 即AF=CE 又∵ ∠AFD=∠CEB,
DF=BE 根据“SAS”,可以得到 △AFD≌△CEB
A
D
F
E
C
B
5.如图(5)∠CAE=∠BAD,∠B=∠D, AC=AE,△ABC与△ADE全等吗?为什么? B
E D A
解: ∵ ∠CAE=∠BAD 即∠BAC=∠DAE 又∵∠B=∠D AC=AE 根据“AAS”,就可以得到 ∴ △ABC≌ △ADE
C
O
C
O
D
D
A 图1
B A 图2
B
中考链接:
(06年嘉兴市)如图,矩形纸片ABCD,AB=2, ∠ADB=30°,沿对角线BD折叠(使△ABD和△ EDB落 在同一个平面内),则A,E两点的距离是---------。 E(C)

A
D
B
C
知识回顾
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 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图形 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 高线分别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总结全等三角形判定的规律和技巧;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全等三角形判定题目,活动卡片;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5分钟)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来复习和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引发思考:请回顾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什么?二、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法(15分钟)1.复习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复习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两个角度分别相等(这个边是两个角的夹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复习AS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边分别相等(这个边是两个角的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复习A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和一边分别相等(这个边不是两个角的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总结全等三角形判定的规律和技巧(15分钟)1.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本规律:要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只需对应两边相等且夹角相等即可。

2.技巧一:当给出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度时,先比较三边的长度是否相等,再比较夹角是否相等。

3.技巧二:当给出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时,先比较两边的长度是否相等,再比较夹角是否相等。

四、小组合作活动(30分钟)1.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个学生,每组发放一组活动卡片。

2.活动内容:每组成员轮流拿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组给定的边长和角度。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据,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给出理由。

其他组员通过提问和讨论来验证判断的正确性。

3.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要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总结。

五、展示与总结(2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分析判断的过程,并给出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2.全班一起讨论和比较不同小组的判断结果和理由,总结全等三角形判定的规律和技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SSS、SAS、ASA、AAS、HL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推理和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含义,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详细讲解SSS、SAS、ASA、AAS、HL 等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应用。

3. 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不可到达的距离、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通过各种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量角器、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应用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进行设计,通过图表、示例和关键词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 综合应用:设计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考典型例题及练习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考典型例题及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知识点复习: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在△ABC和△DEF中②: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在△ABC和△DEF中③“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④“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 )⑤“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在△ABC 和△DEF 中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边与三个角,你是否想到这样一问题了:除了上述四种识别法,还有其他的三角形全等识别法吗?比如说“SSA ”、“AAA ”能成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二、常考典型例题分析第一部分:基础巩固1.下列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三边对应相等2.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A.∠B=∠C B.AD=AE C.BD=CE D.BE=CD3.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4.如图,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A=∠D,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A.AB=DE B.DF∥AC C.∠E=∠ABC D.AB∥DE5.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6.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OC,作法用得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SAS B.SSS C.ASA D.HL第二部分:考点讲解考点1:利用“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1.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AEF ≌△BCD .2.如图,AB=AC ,AD=AE ,∠BAC=∠DAE .求证:△ABD ≌△ACE .考点2:利用“SAS ”的判定方法解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综合问题3.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 ∥DE ,且AB=DE ,求证:FEC CBF ∠=∠考点3:利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4.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 、B 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 、B 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考点4:利用“ASA”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5.如图,已知AB=AD,∠B=∠D,∠1=∠2,求证:△AEC≌△ADE.6.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求证:△AEC≌△BED;考点6:利用“ASA”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7.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考点7: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8.如图,A、D、B、E四点顺次在同一条直线上,AC=DF,BC=EF,AD=BE,求证:△ABC≌△EDF.考点8: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或角)相等9.如图,AE=DF,AC=DB,CE=BF.求证:∠A=∠D.考点9:利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10.如图,在△ABC中,AB=AC,BD⊥AC,CE⊥AB,求证:△ABD≌△ACE.考点10:利用“AAS”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证边相等11.(2017秋•娄星区期末)已知:如图所示,△ABC中,∠ABC=45°,高AE与高BD交于点M,BE=4,EM=3.(1)求证:BM=AC;(2)求△ABC的面积.考点11:利用“HL”证明两三角形全等1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本文讲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边角边和角边角。

边角边指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SAS”。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例如,在图中的△ABC和△ABD中,虽然有一个角和两边相等,但是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但是在例1中,如果AC=AD,且∠CAB=∠DAB,则可以证明△ACB≌△ADB。

在例2中,如果AD∥BC,且∠ABC=∠DCB,AB=DC,AE=DF,则可以证明BF=CE。

角边角是指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ASA”。

例如,在例2中,如果AD平分∠BAC,且∠ABD=∠ACD,则可以直接判定△ABD≌△ACD。

在例3中,如果在Rt△ABC中,BC=2cm,CD⊥AB,且EC=BC,EF=5cm,则可以求出AE的长度。

除了边角边和角边角外,还有三种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在例5中,如果在△ABC和△DEF中,AB=DE,BC=EF,且有一个角相等,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6中,如果AB∥DE,AB=DE,BF=CE,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7和例8中,分别是通过角平分线和垂线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总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于解决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DC,∠ABC=∠DCB。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CB=∠DCB。

又因为AB=DC,所以BC=AC。

因此,根据SSS(边边边)相等可知,△ABC≌△DCB。

同时,∠ACB=∠DCB,AC=BC=DC。

2.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D和ABF中,已知AD=AE,∠1=∠2,BD=CE。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又因为AD=CE,所以BD=BE。

因此,根据SAS(边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同时,∠ABD=∠BCE,AD=CE=BE。

全等三角形判定总复习

全等三角形判定总复习

回顾反思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ASA,AAS, SAS,HL
注意:SAS中的A一定为两边夹角;
HL只对直角三角形适用 .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困惑?



4、已知AB=AC,P是△ABC内部
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 Q,使∠QAP=∠BAC,连接BQ, CP,求证:BQ=CP。
Q P B C


P C
5、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4题 的分析,证明了△ABQ≌△ACP,从而证 得BQ=CP之后,将点P移到△ABC之外, 原题中的条件不变,发现“BQ=CP”仍 然成立,请你给出证明。

达标检测:
1、如图7,已知∠ACB=∠DBC,且△ABC中,AB=6,AC=8,要使 △ABC≌△DCB,则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BD=8
B
B、BC=6
C A
C、CD=6 B D
D、AD=8
A F 1 2
E D
C
A
图7
D
E 图8
C
B 图9
2、如图8,用AAS来判断△ACD≌△ABE,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ED=∠ABC,∠C=∠B B、∠ADC=∠AEB,CD=BE C、AC=AB,AD=AE D、AC=AB,∠C=∠B 3、如图9,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 应给出的条件是( ) A、∠E=∠B B、ED=BC C、AB=EF D、AF=DC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知识总结和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1.判定和性质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边角边( SAS)、角边角( ASA)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角角边( AAS)、边边边( SSS)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夹角( SAS)已知两边找直角( HL )找第三边( SSS)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任意角( AAS)找已知角的另一边(SAS)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已知边的对角(AAS)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ASA)找两角的夹边(ASA)已知两角找任意一边(AAS)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 以上可以简称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运用1、性质中三角形全等是条件,结论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

而全等的判定却刚好相反。

2、利用性质和判定,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是关键。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把对应的顶点,角、边的顺序写一致,为找对应边,角提供方便。

3,当图中出现两个以上等边三角形时,应首先考虑用 SAS找全等三角形。

4、用在实际中,一般我们用全等三角形测等距离。

以及等角,用于工业和军事。

有一定帮助。

5、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做题技巧一般来说考试中线段和角相等需要证明全等。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复习

全等三角形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基本性质: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5.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6.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7.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通关精选1.如图,△ABC≌△EFD,且AB=EF,EC=4,CD=3,则AC=() A.3 B.4 C.7 D.8,第1题图)2.如图,AC=BD,AO=BO,CO=DO,∠D=30°,∠A=95°,则∠AOB 等于()A.120°B.125°C.130°D.135°,第2题图)3.如图,已知AB∥CD,AD∥CB,则△ABC≌△CDA的依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第3题图)4.(2015·六盘水)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第4题图)5.如图,△ABC和△EDF中,∠B=∠D=90°,∠A=∠E,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增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EDF的是()A.AB=ED B.AC=EF C.AC∥EF D.BF=DC,第5题图)常考例题精选1.(2015·绥化中考)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90°,AB=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EAB≌△BCD.2.(2015·临沂中考)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则AE= cm.3.(2015·武汉中考)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6.(2015·昆明中考)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OA=OD,AB∥CD.求证:AB=CD.7.(2015·大理中考)如图,点B在AE上,点D在AC上,AB=AD,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DE(只能添加一个).(1)你添加的条件是.(2)添加条件后,请说明△ABC≌△ADE的理由.8.(2015·随州中考)如图,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ABC=∠DE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C≌△DEF?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C≌△DEF,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①AB=DE;②AC=DF;③AC∥DF.9.(2015·河源中考)如图,已知AB=CD,∠B=∠C,AC和BD相交于点O,E是AD 的中点,连接OE.(1)求证:△AOB≌△DOC.(2)求∠AEO的度数.7.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DE⊥AB于点E,点F 在AC上,BE=FC,求证:BD=DF.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求证:AC=DF.。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教学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种)1 边角边(重点)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原因:如图:在∆ABC和∆ABD中,∠A=∠A,AB=AB,BC=BD,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例1 如图,AC=AD,∠CAB=∠DAB,求证:∆ACB≌∆ADB.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CB,AB=DC,AE=DF求证:BF=CE.例3.(1)如图①,根据“SAS”,如果BD=CE, = ,那么即可判定△BDC≌△CEB;(2) 如图②,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例4.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理由是;△ABE≌,理由是.例5.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只要找出∠ =∠或∥,就可得到△ABC≌△DEF.例6.如图,已知AB∥DE,AB=DE,BF=CE,求证:△ABC≌△DEF.例7.如图,点B在线段AD上,BC∥DE,AB=ED,BC=DB.求证:∠A=∠E例8.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2.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例1.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例2.如图,已知AD平分∠BAC,且∠ABD=∠ACD,则由“AAS”可直接判定△≌△.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那么AE= cm.例4.如图,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例5.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例6.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 (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 (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 你添加的条件是:;(2) 证明:例7.如图,A在DE上,F在AB上,且BC=DC,∠1=∠2=∠3,则DE的长等于 ( ) A.DC B.BCC.AB D.AE+AC【基础训练】1.如图,已知AB=DC,∠ABC=∠DCB,则有△ABC≌_______,理由是_______;且有∠ACB=_______,AC=_______.2.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_______,理由是_______;△ABF≌_______,理由是_______.3.如图,在△ABC和△BAD中,因为AB=BA,∠ABC=∠BAD,_______=_______,根据“SAS”可以得到△ABC≌△BAD.4.如图,要用“SAS”证△ABC≌△ADE,若AB=AD,AC=AE,则还需条件( ).A.∠B=∠D B∠C=∠EC.∠1=∠2 D.∠3=∠45.如图,OA=OB,OC=OD,∠O=50°,∠D=35°,则∠AEC等于( ).A.60°B.50°C.45°D.30°6.如图,如果AE=CF,AD∥BC,AD=CB,那么△ADF和ACB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O,∠CAB=∠DBA,AC=BD.求证:(1)∠C=∠D;(2)△AOC≌△BOD.8.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DC于F,BD分别交CE、AE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DBC=∠DCB.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A BC DEF角角边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例1、如图,在△ABC 中,∠ABC =45°,H 是高AD 和高BE 的交点,试说明BH =AC .例2、如图,∠ACB=90°,AC=BC ,BE ⊥CE ,AD ⊥CE 于D ,AD=2.5cm ,DE=1.7cm . 求BE 的长.例3、如图, 在△ABC 中, AC ⊥BC, CE ⊥AB 于E, AF 平分∠CAB 交CE 于点F, 过F 作FD ∥BC 交AB 于点D. 求证:AC =AD.例4、如图, 在ABC中, ∠A=90°, BD平分B, DE⊥BC于E, 且BE=EC,(1)求∠ABC与∠C的度数;(2)求证:BC=2AB.边边边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B,AD=CD.你能说明∠C=∠A吗? 试一试.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E为AC上的一动点(不与A重合),在E移动过程中.BE和DE是否相等? 若相等,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例3.如图,AB=CD ,AE=CF ,BO=DO ,EO=FO .求证:OC=OA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全等三角形判定-专题复习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专题复习50题(含答案)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判定、选择题:1-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B.SASC.AASD.ASA2•方格纸中,每个小格顶点叫做一个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

如图,在4X4的方格纸中,有两个格点三角形△ABC、ADEF,下列说法中成立的是()A.ZBCA=ZEDF CoZBAC=ZEFDB.ZBCA=ZEFDD.这两个三角形中,没有相等的角3•如图所示,△ABD9A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厶CDB的面积相等B.AABD和厶CDB的周长相等C.ZA+ZABD=ZC+ZCBDD.AD〃BC,且AD=BC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6•如图,在AABC和厶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则Z AACB等于(B.ZBEDC.寺ZAFBD.2ZABFA.ZEDBBA B C DB.ZA=ZDC.AC=DD.ZACB=ZF7.在AABC 和厶A /B /C /中,已知ZA=ZA /,AB=A /B /,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A. 若添加条件AC=A /C /,则厶ABC^^^A /B /C /B. 若添加条件BC=B /C /,则厶ABC^^^A /B /C /C 。

若添加条件ZB=ZB /,则△ABC^^^A /B /C /D 。

若添加条件ZC=ZC /,则△ABC^^^A /B /C /8•如图,AABC 和厶DEF 中,AB=DE 、ZB=ZDEF,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厶ABC^^DEF ()9•如图,在△ABC 中,ZABC=45°,AC=8cm,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则BF 的长是()A.4cmB.6cmC.8cmD.9cm1°.在如图所示的5X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ABC 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个数是()11.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且EC=2AE ,直角三角形FEG 的两直角边EF 、EG 分别交BC 、DC 于点M 、N.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 的面积为( A.AC 〃DF12-在连接A地与B地的线段上有四个不同的点D、G、K、Q,下列四幅图中的实线分别表示某人从A 地到B地的不同行进路线(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则路程最长的行进路线图是(C、填空题:I3•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的镜子,小明不小心弄破裂成1、2两块,现需配成同样大小的一块.为了方便起见,需带上—块,其理由是.14.如图示,点B在AE上,ZCBE=ZDBE,要使AABC^AABD,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15•如图,已知Z1=Z2,AC=AD,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C9AAED,你添加的条件是16-如图,Z1=Z2,要使△ABD9A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添一个条件即可).17•如图,在△ABC中,AB=AC,AD丄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对.18•如图,△ABD9ABAC,若AD=BC,则ZBAD的对应角是.19-如图,已知AB丄BD,垂足为B,ED丄BD,垂足为D,AB=CD,BC=DE,则ZACE=_度.2°・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三、解答题:21•如图,ZDCE=90°,CD=CE,AD丄AC,BE丄AC,垂足分别为A.B.试说明AD+AB=BE.22.如图,E、A.C三点共线,AB〃CD,ZB=ZE,,AC=CD。

全等三角形总复习(知识点+基础应用+能力提高)

全等三角形总复习(知识点+基础应用+能力提高)

全等三角形总复习(知识点+基础应用+能力提高)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梳理(一)、基本概念1、“全等”的理解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相等。

(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5)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二)灵活运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 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3)题目开放性问题,补全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老师误区提醒:(1)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不能正确使用判定公理。

全等三角形常见题型分类练习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应用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同的两个三角形C.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 如图1,ΔABD≌ΔCDB,且AB、CD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ΔABD和ΔCDB的面积相等B.ΔABD和ΔCDB的周长相等C.∠A+∠ABD =∠C+∠CBDD.AD//BC,且AD = BC3.(2009海南)如图所示,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A.72°B.60°C.58°D.50°第2题第3题4.(2009陕西)如图,ACB A C B'''∠的∠'=30°,则ACA'△≌△,BCB度数为()A.20° B.30° C.35° D.40°5.如图,△ABC≌△AEF,AB和AE,AC和AF是对应边,那么∠BAE等于 ( )A.∠ACB B.∠BAF C.∠F D.∠CAF.6.已知△ABC≌△EFG,有∠B=70°,∠E=60°,则∠3BCC=( )A . 60°B . 70°C . 50°D . 65°7.(2009清远)如图,若111ABC A B C △≌△,且11040A B ∠=∠=°,°,则1C ∠= .8.△ABC 中,∠A∶∠B∶∠C =4∶3∶2,且△ABC≌△DEF,则∠E=______.第4题 第5题第7题9.(2009邵阳)如图,将Rt △ABC(其中∠B =340,∠C=900)绕A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1 C 1的位置,使得点C 、A 、B 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 )A.560B.680C.1240D.1800ABC CABCB B 'A '第9题第12题1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__________.11.已知△ABC≌△DEF,△DEF的周长为32 cm,DE=9 cm,EF=12 cm则AB=________,BC=______,AC=__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⑴在网格中作一个与它全等的三角形;⑵如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面积是.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基础应用】1.(2009年江苏省)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②AB DE B E BC EF③B E BC EF C F,,;④AB DE AC DF B E∠=∠=∠=∠,,.==∠=∠其中,能使ABC DEF△≌△的条件共有()A.1组 B.2组 C.3组D.4组2.如图,在△ABC与△DEF中,已有条件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F,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E,BC=EFB.BC=EF ,AC=DFC.∠A=∠D ,∠B=∠ED.∠A=∠D ,BC=EF3.(2009广西)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C 、BD 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第1、2题 第3题4.如图:AB=DC ,BE=CF ,AF=DE 。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含练习讲评)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含练习讲评)

一、全等三角形注: 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 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例1: 如图, 在△ABE 中, AB =AE,AD =AC,∠BAD =∠EAC, BC.DE 交于点O.求证: (1) △ABC ≌△AED ; (2) OB =OE .例2: 如图所示,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BC.CD 上分别有点E 、点F, 且BE +DF =EF, 试求∠EAF 的度数.AD F例3.在△ABC中, ∠ACB=90°,AC=BC, AE是BC的中线, 过点C作CF⊥AE于F,过B作BD⊥CB 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E=CD, (2)若BD=5㎝,求AC的长。

例4:如图, △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 若∠1: ∠2: ∠3=28: 5: 3, 则∠a的度数为例5: 如图: 在△ABC中, ∠ACB=90°, AC=BC, D是AB上一点, AE⊥CD于E, 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求证: AE=EF+BF。

练习:1.已知: 如图5—129, △ABC 的∠B.∠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过D 作MN ∥BC 交AB.AC 分别于点M 、N, 求证:BM +CN =MN2.如图(13):已知AB ⊥BD, ED ⊥BD, AB=CD , BC=DE ,请你判断AC 垂直于CE 吗? 并说明理由。

3.如图(14),已知AB=DC , DE=BF, ∠B=∠D , 试说明(1)DE ∥BF (2)AE=CFFDCABE(14)4.如图: 在△ABC中, ∠BAC=90°,∠ABD= ∠ABC, DF⊥BC, 垂足为F, AF交BD于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C
A
即∠BAC=∠DAE 在△ABC和△ADE中, ∠B=∠D(已知) ∠BAC=∠DAE(已证) AC=AE(已知) ∴△ABC≌ △ADE (AAS)
12
典型例题:
例6 :如图,已知,AB=CD, CE=DF,AE=BF, 则AE∥DF吗?为什么?
A B C D F E
证明: AE∥DF,理由是: ∵AB=CD(已知) ∴ AB+BC=CD+BC, 即AC=BD. 在ΔACE和ΔBDF中 AC=BD(已证) CE=DF (已知) AE=BF (已知) ∴ ΔACE≌ΔBDF(SSS) ∴∠E=∠F(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角相等) ∴ AE∥DF(内错角相等,两 直线平行)
友情提示:添加条件的题目.首先要 找到已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有些是 题目已知条件 ,有些是图中隐含条件.
9
三、熟练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A
F 6如图,AE=CF,∠AFD=∠CEB,DF=BE, △AFD与△ CEB全等吗?为什么? 解答 7.如图(5)∠CAE=∠BAD,∠B=∠D, AC=AE,△ABC与△ADE全等吗? 解答 为什么? E A B
例、如图,已知AB=AC,AD=AE,AB、DC相交
于点M,AC、BE相交于点N,∠1=∠2,试说明: (1) △ABE ≌ △ACD (2)AM=AN A
D M
1
2
E N
B
C
创造条件! ?
7
一、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1.如图(1),AB=CD,AC=BD,则 △ABC≌△DCB吗?说说理由 B
AC=DC
A
B
∠ACB=∠DCE
C
E D
BC=EC △ACB≌△DCE(SAS) AB=DE
典型例题:
例8 :如图在 ΔABC中, AD⊥BC于D,BE⊥AC 于E,AD交BE于F, 若BF=AC,那么∠ABC 的大小是( ) A.40° B.50° C.60° D.45°B
A
解: ∵AD⊥BC,BE⊥AC
AF=CE(已证) ∠AFD=∠CEB(已知) DF=BE(已知) ∴△AFD≌△CEB (SAS) B
A
D
E C
11
7.如图(5)∠CAE=∠BAD,∠B=∠D, AC=AE,△ABC与△ADE全等吗?为什么? B 解:∵ ∠CAE=∠BAD(已知) D E ∴ ∠CAE+∠BAE=∠BAD+∠BAE
实际运用
9. 测量如图河的宽度,某人在河的对岸找到一参照物 树木A,视线 AB与河岸垂直,然后该人沿河岸 步行10步(每步约0.75M)到O处,进行标记, 再向前步行10步到D处,最后背对河岸向前步行20 步,此时树木A,标记O,恰好在同一视线上,则 河的宽度为 米。 15
A
B
O
C
D
14
如图是用两根长度相等的拉线固定电线杆的 示意图.其中一根拉到 B ,另一根拉到 C 。那么 C 、 B两端点到D的距离DC和DB的大小有何关系?说明 理由。
25
一.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二.添条件判全等
三.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26
证明:在AB上截取AF=AD,连结EF. ∵ AD=AF,∠1=∠2,AE=AE B C ∴ ΔA FE≌ΔABE ∴ ∠AFE=∠D 4 又∵ AD//BC ∴ ∠C+∠D= 180° 3 而 ∠BFE+∠AFE= 180° E ∴ ∠C=∠BFE 1 又∵ ∠3=∠4,BE=BE 2 A D ∴ ΔBFE ≌ ΔBCE ∴ BF=BC ∴ AD+BC=AB 点评:证明一条线段是其它两条线段的和,一般可在较 长线段上截一线段,使它与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相等,再 证剩下的线段与另一段相等,这种方法叫截长法;或将 两线段中的一条延长,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线段,再证 它与较长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叫补短法。
形, 点D在AE的延长线上。 求证:BD + DC = AD
A E B
分析:∵AD = AE + ED ∴只需证:BD + DC = AE + ED ∵BD = ED ∴只需证DC = AE即可。
C
D
18
例3 已知AD ∥BC , ∠1=∠2, ∠3=∠4, 直线DC过点E交AD于D,交BC于C.求证: AD+BC=AB
小明的设计方案:先在池塘旁取一个能 如图线段 AB是一个池塘的长度, 直接到达A和B处的点C,连结AC并延长至D 现在想测量这个池塘的长度,在 点,使AC=DC,连结BC并延长至E点,使 水上测量不方便,你有什么好的 BC=EC,连结CD,用米尺测出DE的长,这 方法较方便地把池塘的长度测量 个长度就等于A,B两点的距离。请你说明理 出来吗?想想看。 由。
∴∠ADB=∠ ADC=
∠BEC= 90°∴ ∠1=∠2
在ΔACD和ΔBDF中 ∠1=∠2(已证) AC= BF(已知)
∠ADC=∠ ADB (已证) ∴ ΔACD≌ΔBDF(ASA) ∴ AD=BD(全等三角形对
1
F
2
应边相等) C ∴ ∠ABC=45 °.选D D D
E
14、已知:ΔABC和ΔBDE是等边三角
18. 如图,AB=DE,AF=CD, EF=BC,∠A=∠D, 试说明:BF∥CE
AC=DB, 你能说明图 中∠1=∠2的理由吗?
A D


2 C
21
20.如图,AB∥DC, AD∥BC, 说出△ABD≌ △CDB 的理由。
A B


22
21.如图AB=CD,AD=BC,O 为AD中点,过O点的直线分 别交AD、BC于M、N,你能 说明∠1=∠2吗?
SSA不能 判定全等
B
D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点B在AE上, ∠CAB=∠DAB,要使 ΔABC≌ΔABD,可补充的 CBA= C= CBE= ∠D ∠DBE DBA 一个条件是 ∠AB=AC .
C A B E D
分析:现在我们已知 A→∠CAB=∠DAB S→ AB=AB(公共边) . ①用SAS SAS,需要补充条件 AB=AC, ②用ASA ASA,需要补充条件 ∠CBA=∠DBA, ③用AAS, AAS 需要补充条件 ∠C=∠D, ④此外,补充条件 ∠CBE=∠DBE也可以(?)
D C O


23


22如图AB=AC,∠B=∠C, 点D、E在BC上,且BD= CE, 那么图中又哪些三角形全等? A 说明理由。




24
感悟与反思:
1、平行——角相等; 2、对顶角——角相等; 3、公共角——角相等; 4、角平分线——角相等;
5、垂直——角相等;
6、中点——边相等; 7、公共边——边相等; 8、旋转——角相等,边相等。
第4讲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知识点
定义:能够
全 等 三 角 形
的两个三角形 、对应 。 、 。 也对应相等。 、 。
对应元素:对应_____、对应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的 、 判定: 、 、
全等三角形的画图: 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 、 、 的 方法都可画出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4个种判定公理:
D E C B D
C 8.“三月三,放风筝”如图(6)是小东同学自己 做的风筝,他根据AB=AD,BC=DC,不用度量, 就知道∠ABC=∠ADC。请用所学的知识给予 说明。 解答
10
6.如图(4)AE=CF,∠AFD=∠CEB,DF=BE, △AFD与△ CEB全等吗?为什么?
解:∵AE=CF(已知) ∴AE-FE=CF-EF(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F 即AF=CE 在△AFD和△CEB中,
图(1) B D
C
学习提示:公共边,公共角, 对顶角这些都是隐含的边,角相等的条件!
8
二.添条件判全等
B
4、如图,已知AD平分∠BAC, A D 要使△ABD≌△ACD, • 根据“SAS”需要添加条件 AB=AC ; C ∠BDA=∠CDA • 根据“ASA”需要添加条件 ; • 根据“AAS”需要添加条件 ∠B=∠C ;
SSS(边边边) SAS(边角边) ASA(角边角) AAS(角角边)
有两角和及其中 有三边对应相 有两边和它们的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 一个角所对的边对 等的两个三角形 夹角对应相等的 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全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 形全等.
3
知识梳理:
A
B
A
C A
B
D
C
A
D
2.如图(2),点D在AB上,点E在AC上,CD与 A O BE相交于点O,且AD=AE,AB=AC.若 E ∠B=20°,CD=5cm,则 C 5cm 20 ° 图(2) ∠C= ,BE= .说说理由. A D 3.如图(3),AC与BD相交于O,若OB=OD, 3cm ∠A=∠C,若AB=3cm,则CD= . O 说说理由. B C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