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税收的“福利”效应
第三章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税收之所以能产生乘数效应,关键在于它的变动会影 响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而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又是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国家采取增税的 措施,将会减少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个人 的消费和企业的投资,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和投资总 量萎缩,进而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减少;那么,如果国家采 取减税的措施……? 举例见书本P.5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的作用
【考核形式:领会】
国家财政收入形式: 国家财政收入形式: 税、利、债、费
之一:组织财政收入, 之一: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 需要 国有企业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 家上缴利润,为什么后者不如前者那样 思 稳定可靠?
考
1.利润是企业有所盈利的情况下才 1.利润是企业有所盈利的情况下才 上缴的,亏损就没有。 上缴的,亏损就没有。 2.税收是国家凭政治权力,依法征 2.税收是国家凭政治权力, 税收是国家凭政治权力 收的,不论盈亏,都必须纳税。 收的,不论盈亏,都必须纳税。
二、税收的微观作用 【考核形式:领会】 1、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的概念
【考核形式:识记】
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是指征税对纳税人所产生的效 应。(主要反映在征税对纳税人的劳动投入、储蓄、消费 和投资的影响。)
2、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的具体内容
【考核形式:领会】
先了解两个概念: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通过两个基本 效应来发挥其作用,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征税导致了纳税人可支配 收入的减少,从而产生对纳税人的影响。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 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而产生的影响。
(1)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
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 发挥作用。现代福利经济学认为,,个人的福利总水平不 止是由个人收入所决定的,而且包括个人所享受闲暇的多 少。 对纳税人劳动收入的征税,不仅使得劳动的收入减少, 而且也降低了劳动相对与闲暇的“价格”。由于劳动收入 的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减少(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个人在劳动投入的决定时就不得不因此而增进劳动投入, 以此来弥补由于征税而损失的个人收入,增加自己的总收 益。同时,由于劳动和闲暇这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发 生了变化(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使得纳税人在两种商品的 税收的替代效应 选择上更加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闲暇,而减少对劳 动的投入,典型的如北欧的福利国家。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三、替代效应
1、概念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
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 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机制
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
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会影响
商品的相对价格
纳税人减少
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增加
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
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进口高档化妆品 • 有关税、消费税 • 用国货替代进口高档化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免税店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乍看这朵“海棠花”已然让人心醉,再看,7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大概十个足球 场那么大, GUCCI、CHANEL、Dior、Cartier、ROLEX、Hermès、Burberry…… 近300个国际知名品牌,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香水、化妆品、手表、太阳镜、 小皮件等21个品类,各路大牌汇聚于此,搭配吃喝玩乐,绝对一站式满足你的所有畅 想!更重要的是→_→一大波优惠正在策马扬鞭,纷沓而至!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与物价稳定
• 1、物价稳定 • 一般物价水平稳定 • 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
通货膨胀率的状态 • 什么是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2、税收与物价稳定的一般关系 • 降低税率、减少税收 国民收入变大
总需求变大 物价水平上升 •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020/11/26
公共经济学 税收效应
政府课税造成课税商品产量减少,社 会福利损失(税收额外负担)
产量由q减少至q
*
税收总成本:A+B+C+D 税收总收益:A+C 税收的净效益: -(B+D)
政府课税,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 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 替代可税或重税商品
X 政府对商品 X 征税, 的边际成 本升高,边际替代率提高,均衡 点C 沿TT线移动至C 点. X X 产量下降, 产量增加, 即 X 的生产相应替代了一部分X 的生产。
1 2 2 2
L1
劳动时数
三、税收与劳动投入:无差异曲线分析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人方面的两种效应是反向的。因此,要分析税收对劳动投 人的总效应或净效应,将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010所示
,
(1)假定收入不变,课税使AB线调整 为DF线, 考察替代效应 L L2 P1 P2 , 1 (2)在(1)基础上课税使收入改变, DF线调整为CB线,考察收入效应 ,
10.3 税收与劳动投入
(1)对劳动投入的研究,不仅研究人们如何实现劳 动投入最大化,而且研究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和 闲暇之间的选择上有何影响。 (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 曲线的形状,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 会使其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当劳动供给曲 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闲暇。
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的效应不尽相同,图10-11揭示了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对纳 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效应区别
人头税: P
1
P3 , L 1
1
L3
, L
1
比例所得税: P
P2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税收制度,旨在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是探讨个人所得税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一项研究。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可以通过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来体现。
个人所得税对于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而对低收入者征收较低的税率,这种差别征税的制度可以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平等与公平。
通过适度调节个人的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可以促进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所得税对于社会的福利效应还体现在社会保障方面。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保障。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的稳定。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减少其他税种对经济的扭曲,提高税收的效率和稳定性。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需要合理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以防止富人避税和贫富差距扩大。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税基的确定也需要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相匹配,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的激励作用也需要加以考虑,避免对个人努力和创业的抑制。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也需要合理的税收制度和政策来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个人所得税的社会福利效应,可以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关税的福利效应
关税的福利效应
关税的福利效应
1、引言
关税是国家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以保护国内产业,调节贸易和收税为目的。
然而,关税对经济产生了福利效应,本文将详细介绍关税的福利效应。
2、关税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2.1 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
2.2 关税对国内产业竞争能力的影响
2.3 关税对国内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
3、关税对贸易的影响
3.1 关税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
3.2 关税对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影响
3.3 关税对国内生产者的福利影响
4、关税的经济效应
4.1 关税收入对财政的影响
4.2 关税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
4.3 关税对就业的影响
5、关税的社会效应
5.1 关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5.2 关税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5.3 关税对环境的影响
6、关税的国际影响
6.1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6.2 关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3 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7、结论
关税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工具,在保护国内产业和收取税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关税也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增加商品价格、减少消费者福利等。
因此,需要在制定关税政策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最大化的福利效应。
附件:
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报告、数据和图表,以支持本文所述的观点和结论。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关税:国家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收。
2、国内产业:指本国的各类工业和农业部门。
3、贸易:国家和国家、个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3章税收的“福利”效应
第三章税收的“福利”效应本草讨论货物税、所得税对福利的相对效应问题。
本章表明,关于所得税优越性的所谓“证明”根本就不是什么证明。
然后,本章勾画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分析。
然而,本章表面的内容与其主要目的仅有间接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例揭示出两种经济分析方法的区别。
从这点上讲,本章是《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刊登过的一篇文章的扩雇了的脚注。
在那篇文章里,我就需求曲线的两种定义进行了分析对比——一个是通常的定义,该定义假定货币收入与其他货物的货币价格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不同点相同;另一个替代性的定义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研究的结果,它假定实际收入是相同的。
我当时提出,通常的定义产生于并反映出对经济分析的实质上是运算的和描述性的处理方式;那个替代性的定义则是一种分析的和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因此,通常的定义对多数问题都用处不大。
假如花费在所讨论商品上的收入百分比数目小,正像实际应用中通常发生的那样,这两条需求曲线在定量上的差异也就小,并且,当这一百分比趋于零时,定量差异也接近零。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概念的差异确实反映出方法上的根本差异,所以,此概念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的讨论表面上并没有使用需求曲线。
然而,可以看到,被广泛使用的对所得税和货物税的福利效应的错误的分析方法与需求曲线的通常定义如出一辙——两者都反映出对经济分析的运算式的处理方式。
当然,没有一种方法是非犯错误不可的。
一个分析家尽管其方法和工具有欠缺,仍可以成功地获得正确的结论。
然而,能干、老练的分析家被愚弄的事实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表明这一缺陷并非无足轻重。
关于所得税优越性的所谓“证明”图3.1概括了一种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经常被用来“证明”:在获得相同收入的条件下,所得税要优越于货物税。
如果一个世界只有X和Y两种货物,设横轴代表X量,纵轴代表Y量,再画出一个消费者(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
设AB表示开始时的预算线,因此,P1处于初始均衡位置。
关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大国最优关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佳关税率等于外国向进口 国供应商品的供给弹性的倒 数。即T*=1/ex, ex为外国对本国出口的供给 弹性 其含义是:外国的供给对价 格的变动越是没有反应(弹性 越小),关税税率就越可以提 高;相反,如外国的供给弹 性无限大(如小国模型), 使进口国面临一种固定的国 际价格,进口国的关税只会 造成损失,所以小国最佳关 税等于零。
关税 关税的含义、特点、作用 关税的种类
关税含义特点及作用
关税: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臵的海关向 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 关税的特点: ①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共性) ②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③ 课税主体是进出口商人,课税客体是进出口货物 ④ 具有涉外性 关税作用: ① 财政关税:募集国家财政资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 保护关税: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国内市场。保护关税一个 重要问题是税率的确定。 ③ 消极作用:增加消费者负担、抑制国际贸易发展、保护低 效率以及引发走私活动等
关税福利效应——具体效应含义
(7)贸易条件效应:在大国条件下,征税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本 国进口商在世界市场上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要降低,如果出口价格 保持不变,则进口价格下跌意味着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即征收关 税后,在国际市场上,征税国用一个单位的本国商品现在可以换取 更多的外国商品,此时,对大国来说,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外国 的贸易条件却恶化了 (8)净福利效应:把关税对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和外国出口商即贸 易条件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具体计算出关税对整个进口国的 净福利效应。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减少+政府财政收 入+贸易条件效应 =a-(a+b+c+d)+c+e=e-(b+d).(见后图) 对于小国而言,贸易条件效应为0,即e=0, 对于大国来说,其净福利效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保护成本之对比
税收的收入效应的名词解释
税收的收入效应的名词解释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通过税收政策对于经济收入产生的影响。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征收税收可以为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发展。
税收的收入效应在经济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个体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收入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收的收入效应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税收是针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和收入进行征收的,不同的征税政策会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
例如,对高收入人群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他们增加努力工作的动力,提高劳动收入。
相反,对高消费品征收高额消费税,可能会降低个体的消费水平,导致需求的减少。
税收的收入效应因此会影响到个体的劳动供给、消费选择等经济行为。
其次,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经济的生产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对不同的产业和行业产生分配效应,从而影响到经济的产出结构。
例如,对某些生产资料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行业的减少或萎缩。
而对于某些鼓励发展的产业征收低税率,可以加快其发展速度,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税收的收入效应对经济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再次,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产生影响。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通过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对收入高的人群征税然后用于社会福利的补贴,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社会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的公平性。
税收的收入效应对于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税收的收入效应还会对经济的总体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属于财政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通过税收政策可以有效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经济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通过降低消费税或企业所得税,可以刺激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提高资本利得税或土地出售税,可以抑制投机性行为,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
税收与经济的福利效应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福利效应分析税收是国家通过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不仅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途径,还能对经济产生福利效应。
本文将对税收与经济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一、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税收作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税收可以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提供,如道路建设、教育卫生等,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税收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竞争力。
最后,税收可以用于调节经济结构,引导资源向高效益和高附加值领域转移,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二、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对于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税收的方式,政府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例如,对某些高碳排放产品征收环境税,可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绿色发展。
此外,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三、税收对经济公平性的意义税收的征收是在强调纳税人对国家的公平负担。
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应注重纳税人的能力和纳税道德,确保税收征收的公正性。
同时,税收的纳入方式也是重要的,应尽可能避免对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
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税收负担的增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例如,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通过税收的调节,也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税收与经济福利效应的衡量税收的福利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提供上。
通过税收征收,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税收收入的再分配也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经济福利均衡。
六、税收优化和创新的需要为了提高税收对经济的福利效应,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税收制度。
关税的福利效应
关税的福利效应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货物设立的一种税收措施。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福利效应。
本文将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探讨关税的福利效应。
正面效应1. 保护国内产业关税可以帮助国内产业竞争和发展。
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关税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这对于弱势产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往往无法与国外大型企业竞争。
2.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关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可以为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
这些收入可以用于国内的公共投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从而提高国内的整体福利水平。
3. 促进技术创新关税还可以激发国内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面对外国竞争,国内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可能会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这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负面效应1. 提高消费者价格关税往往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当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后,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也会增加,这将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关税可能会使得他们无法承担一些必需品。
2. 减少消费者选择由于关税的存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的范围变小。
因为关税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可能会减少国内市场上的进口商品种类和选择,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体验。
3. 引发贸易战当一个国家采取关税措施时,其他国家往往会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体系的破裂,进一步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
关税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具有一定的福利效应和不利影响。
在制定关税政策时,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国内产业的竞争力、消费者利益和国际贸易关系,以实现最佳的福利效应。
国际合作也是解决贸易问题的关键,各国应共同努力推动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税收的收入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 新的变化。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 3.06%,扣除20%的利息税之后,实际利率 为2.448%,低于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3.4%的涨幅。换言之,存款实际利 率已相当于负利率。 [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 2007-07-13]
2007年8月15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 按5%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自2008年10月9日 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三、减税政策评析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 Arthur B Laffer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
1.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2. 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 3.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一)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
甲产品 A F i1 D i2
C
E O B i2
税收改变预算线斜率 若税收量为FE,则: 福利从i1下降到i3。 由于收入效应造成的 福利下降为i1到i2; 由于替代效应造成的 福利下降为i2到i3。 ——税收的超额负担
i3
乙产品
甲
同等税后福利水平条件下税收收入不等
G U2 U1
E1
E2 E3 乙
人均收入 (按1979年美元 计算)
税收收入占 GDP 比重 (%)
11.8 21.5 15.1 21.2 11.7 22.7 10.3 14.4 18.6 23.8 14.2 22.4 17.1 20.0
1970-1979 年GDP实 际增长 ( %)
6.3 -0.7 5.4 1.8 7.7 1.5 8.3 3.1 8.2 -0.9 10.3 1.9 8.7 2.5
第三章__税收原则(补充版)
8
一、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
• 积极意义:①平等原则主张国民都应纳税,废除免税特权,对削弱封建 地主阶级的势力,巩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积极意义。②为后来的比例 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③要求政府课税要考虑纳税人的便利,法令 不得随意变更,防止税吏贪污中饱现象等,这些对消除当时欧洲各国由 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包税制等税吏扰民的陋习,促进资本主义税制建设, 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四)经济稳定原则
内在稳定器
• 通过所得税与国民收入的函数关系,使税收随经济 活动的变化而自动发生增减变动。 • 主要通过累进所得税制的自动调节,减轻经济波动。 • 当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也增加,税收 也随之增加。这时税收产生了一种拉力,防止经济 过度繁荣与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 不足之处:现代观点看,其税收原则并不是全面的,而是比较单纯的消 极理则原则,这是由当时客观情况和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德国19世纪下半叶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主张运用政府权力解决社会问题,也 称为社会政策学派。税收原则被称为“四项九端”原则。 • 财政收入原则 收入充分 弹性原则
(六)管理原则
即“税务行政费用”和“奉行纳税费用”最省,要求税 制明确,易于稽征、管理,便于纳税人理解。
24
第二节 我国税收原则
一、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二.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原则
25
、我国古代税收原则思想
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
• 周公“勤政裕民”、管仲“治国必先富民”,等等。
4
一、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
• 威廉· 配第最早间接提及税收原则,他主张税收应当遵循 公平、确实、便利、节省等原则,其中心是公平原则 。 • 配第指出:“这些税收并不是依据一种公平而无所偏袒的
关税的福利效应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中,美国养羊生产商强烈地呼吁政府 取消羊肉进口来保障本身利益,虽然政府并未采用 取消进口计划,但是政府实施旳对进口羊肉征收关 税旳贸易限制措施中,其仍取得了收益;而消费者 则必须为羊肉价格旳上涨而多支付或降低消费,其 利益受到损害。正如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所宣称: 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不论什么时候,只要 生产者一说稳定,消费者就要遭受宰割。
▐ Pw为自由贸易下旳国际价格
P
,也是商品旳国际供给曲线
A
Sw。
Sh
▐ 在自由贸易下,Q1Q4为进口
E
P*
B
F
Pt
t
abcdG
PW
C
量;当征收关税t之后,产品 国内价格上升为Pt,而供给 St 曲线变为St。此时进口量为
Sw Q2Q3。
D
M2
Dh ▐ 注意:此时关税t是固定旳。
0 Q1 Q2 Q3 Q4 M1
小国情形
关税多种福利效应旳净值 = 生产者福利增长 -消 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c =-(b+d)<0。所以,对于小国而言,关税会降 低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旳净损失为(b+d)。
案例分析
羊肉关税损害了美国消费者
在美国,几乎全部旳羊肉进口都来自于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在农业上拥有绝正确优 势。美国羊肉产业联盟非但不采用措施与这些国家 竞争,反而在1974年旳贸易法案中写入了一条 “逃离条款”,为受到进口冲击旳产业提供临时旳 喘息空间。
A
▐ 当征收关税t之后税
E
后旳国内价格。
P*
B
F
P2
▐ 此时,该国旳进口量为Q2Q3。
税收的产出效应名词解释
税收的产出效应名词解释税收的产出效应是指税收对经济产出和发展的影响。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公共事业、调节收入分配、平衡财政收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税收的产出效应是衡量税收政策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涉及到税负、经济增长、就业、投资等多个方面。
首先,税收的产出效应与税负息息相关。
税负是指纳税人支付的税款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税收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负担加重,从而抑制经济活动和投资意愿,限制了生产和消费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的产出效应是负面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税收的产出效应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税收收入可以用于许多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和支出,例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公共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进而增加国家的财富和经济增长率。
因此,适度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税收的产出效应。
然后,税收的产出效应与就业也有关联。
税收收入可以用于政府提供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例如培训、就业中介等。
这些服务可以增加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就业机会的丰富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税收的产出效应因此与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率的提高相关。
此外,税收收入还可以用于刺激投资和创新。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动经济创新和改革。
这种方式下,税收的产出效应是积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最后,税收的产出效应还涉及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税收收入可以用于公共事业的投入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从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种方式下,税收的产出效应是具有社会公正性的,并且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税收的产出效应是指税收对经济产出和发展的影响。
它与税负、经济增长、就业、投资等方面紧密相关。
适度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推动投资和创新,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然而,如果税收过高或者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经济产出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税收效应》PPT课件
精选PPT
2
• 税收理论上来讲,应该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 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不改变纳税人在生产、 消费、投资和储蓄等方面的经济决策。
• 但是,税收中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判定标准。现 实中的税收实际上都是“非中性”的。
• 既然,税收是“非中性”的,那税收对经济行为 产生何种经济效应或经济影响就值得深入研究。
精选PPT
20
X2 A
I1 I2
E
B
X1
精选PPT
21
• 收入效应:征税令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降, 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
精选PPT
22
X2 A
C I1
B I2 D
X1
精选PPTຫໍສະໝຸດ 23四、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精选PPT
24
如果角色换成政府的税收 会更加真实趋近于社会现 实么?
精选PPT
11
商品B
T
P’ C2 I2
X2A
替代效应
C1
I1
P
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X1A 商品A
精选PPT
12
• 收入效应 • 征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生产要素收入减少,从而
减低商品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生产水平。
精选PPT
13
商品B
X1B
C1
X2B
• 国家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或 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 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情况。
精选PPT
6
• 例如所得税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 益减少,劳动者就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 又如对某种商品征收消费税而使价格提高,从而 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
公共经济学税收与福利
公共经济学税收与福利税收是国家从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收取的一种强制性财政资源,用于满足公共支出、改善社会福利和实现经济调控的目的。
在公共经济学中,税收与福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税收的合理设计和执行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到社会福利的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一、税收与福利的联系税收和福利在公共经济学中通常被视为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税收作为对个人和企业收入或财产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负担,旨在满足政府的财政需求。
而福利则是国家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的结果。
税收和福利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税收的重新分配功能来实现。
通过税收对高收入个人或企业征收更高的税率,政府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弱化社会财富的不平等。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入来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二、税收对福利的影响税收对福利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税收设计的公平性和适度性。
如果税收征收方式不公平或税率过高,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最终削弱社会的福利水平。
1. 公平税收原则公平的税收原则是税收设计的基础。
公平税收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意味着相同的纳税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即税负公平。
纵向公平则意味着收入较高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以实现收入再分配。
2. 税收与经济增长税收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是由于税收降低了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抑制了消费和投资,从而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
间接影响则是通过税收收入支持了公共支出和提供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了经济增长。
3. 税收与就业税收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就业水平。
对企业征收高税率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降低企业利润和竞争力,进而减少就业机会。
因此,税收政策的合理设计需要平衡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
三、税收与福利的影响因素税收与福利之间的关系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1.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税收与福利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
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
0
C1
结论:征税引起可支配收入减少后,消费和储蓄 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个人对消费和储蓄的偏好。
22
(二)同时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利息税对家庭储蓄 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对个人的一般收入征收税率为t的比 例所得税后,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 少。 • ★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使得个人的 未来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储蓄对 个人的吸引力,继而影响了个人第一阶段 或第二阶段的消费决策和储蓄决策,使其 不得不降低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的消费和 储蓄。
23
第 二 阶 段 的 消 费
A
D
C2 C2〞 C2′
F E0 E2
E1
I0 I1 G
★AB的斜率为1+r ★BD的斜率为1+r(1-t) ★收入效应: 从E2到E1点的变化,可 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 人就会同时降低第一阶 段和第二阶段的消费 ★替代效应: 从E0点到E2点的变化, 相对较便宜的第一阶段 的消费来代替价格较昂 贵的第二阶段的消费。
32
• (二)企业生产成本的扣除范围和标准对 私人投资成本的影响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税收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 第二节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的影响
• 第三节 税收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 • 第四节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1
2
第一节 税收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 ★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者财产征税时, 使市场的供求数量较征税前有所下降,造成 生产者或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 ★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者财产进行选 择性征税时,生产者或消费者降低了对原有 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的偏好,转而用另一种 行为或选择进行替代。 •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之和构成了税收对微 观经济主体的总效应。
3 最优税收理论分析
2021/1/16
15
互补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说明无弹性需求 的商品是闲暇的互补品,那么这两个法则就 不会存在矛盾。
总结而言,拉姆齐法则所讨论的基础是基 于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家庭经济。此后,研 究者逐渐放宽拉姆齐研究的限制条件。戴蒙 德(P. Diamond)和莫里斯(J. Mirrlees) 将拉姆齐法则推广,由单一家庭扩大至多个 不完全相同的家庭。由此得出,税收效率的 要求应当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征收高税率;公 平要求对穷人购买的商品征收较低的税率。税 收制度的设计应当兼顾效率与公平。
2021/1/16
23
T=-G+Y×t(3-14)
T、G、Y和t代表税收收入、政府一次性总额 补助、个人收入和边际税率,政府一次性总 额补助和税率均为正数。利用图示表示如下:
2021/1/16
24
图3-3 线性税
如图,纵轴表示税收收入,横轴表示个人收入,纳税人收入为0时,他从
政府获得补助G,当纳税人的收入大于0时,每获得1美元所得,他从政
26
在有关最优税收的理论分析中, Vickrey(1947)最早提出了最优收入税的框架, Mirrlees在1971年完善了这个框架,形成了 一般收入税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 Sheshinski在1972年同样完善了这个框架, 形成了一般线性收入税的理论分析。Ebert在 1992年改进了Mirrlees的分析框架,形成了 更一般的理论分析。当能力SH有界时,高收 入者的边际税率为零,即 。
2021/1/16
10
2021/1/16
11
(二) “逆弹性命题”的形成
2021/1/16
12
二、最优商品税的发展
商品税不对劳动所得课征,故一般不会像 所得税那样直接影响劳动供给。然而,若将 闲暇视为一种特殊商品,我们就会发现,由 于一般商品并不把闲暇这种特殊商品作为征 税对象,而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并不具有弱 可分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商品与闲暇有替 代或互补关系。此时若课征单一商品税,
东道国税收激励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
际投资对母国、 东道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他的研究认 为, 从总体上讲 , 国际投资对母国 、 东道
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改善都是有利的。其中 , 东道国是国际资本流人最大的收益者。
在图 1 纵轴表示资本的边际产出值 , 中, 横轴为资本存量 , R M P是资本边 际产量曲线, 即在其他投
配。F I D 的资金来源通常是国际信贷市场或母国资本市场 , 其成本是由国际市场 的利率水平所决定的。
这样 ,D 在东道国投资 R D的回报将全部返还母 国或国际资本市场 , FI & 而东道国仅能获得从事低端劳 动生产的收益 , 从而造成福利水平进一步下降。 本文将对经典的 M cogl adua 福利效应模型做进一步拓展 , l 引入税 收激励来分析外商直接投 资对福 利效应的影响。从分析的结论出发 , 对我国当前 的税收激励政策的福利效应 进行评述 , 最后提出构建新 型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 。
其中,B M 为外资的利润 , A D则为东道国国民的净收益。这表 明, 资流入后 , DN 而 B 外 尽管外资获得 了
一
定的利润 , 但东道国的国民经济福利也改善了。
那么 , 东道国的国民经济福利 的改善来 自于哪里呢?这来 自于外 资流入所导致 的非资本生产要素 收入的增长。外资流入后, 由于东道国国内资本供给总量增加 , 资本 的边际利润下降 , 国内资本 的总利 润由原来 的 WA O下降为 V M , M D O 下降额为 WA V D 。但与此同时 , 其它生产要素的收入则增加, 由原来 的 C W 增加为 C V, A B 增加额为 WA V B 。由于 WA V大于 WA V 即其它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额大于资 B D ,
一
、
模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税收的“福利”效应本草讨论货物税、所得税对福利的相对效应问题。
本章表明,关于所得税优越性的所谓“证明”根本就不是什么证明。
然后,本章勾画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分析。
然而,本章表面的内容与其主要目的仅有间接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例揭示出两种经济分析方法的区别。
从这点上讲,本章是《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刊登过的一篇文章的扩雇了的脚注。
在那篇文章里,我就需求曲线的两种定义进行了分析对比——一个是通常的定义,该定义假定货币收入与其他货物的货币价格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不同点相同;另一个替代性的定义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研究的结果,它假定实际收入是相同的。
我当时提出,通常的定义产生于并反映出对经济分析的实质上是运算的和描述性的处理方式;那个替代性的定义则是一种分析的和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因此,通常的定义对多数问题都用处不大。
假如花费在所讨论商品上的收入百分比数目小,正像实际应用中通常发生的那样,这两条需求曲线在定量上的差异也就小,并且,当这一百分比趋于零时,定量差异也接近零。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概念的差异确实反映出方法上的根本差异,所以,此概念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的讨论表面上并没有使用需求曲线。
然而,可以看到,被广泛使用的对所得税和货物税的福利效应的错误的分析方法与需求曲线的通常定义如出一辙——两者都反映出对经济分析的运算式的处理方式。
当然,没有一种方法是非犯错误不可的。
一个分析家尽管其方法和工具有欠缺,仍可以成功地获得正确的结论。
然而,能干、老练的分析家被愚弄的事实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表明这一缺陷并非无足轻重。
关于所得税优越性的所谓“证明”图3.1概括了一种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经常被用来“证明”:在获得相同收入的条件下,所得税要优越于货物税。
如果一个世界只有X和Y两种货物,设横轴代表X量,纵轴代表Y量,再画出一个消费者(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
设AB表示开始时的预算线,因此,P1处于初始均衡位置。
如果说向X商品征收包括税收在内的相当于价格的50%的货物税(称此为“货物税A”),并让其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么,消费者获得的X的价格就翻了一倍。
如果假设(这些假设支承着通常的需求曲线)在分析价格变化的影响时,货币收入和其他价格保持不变,则预算线移到AC,而均衡位置移到P2。
现在假设,为获得同样的收入,征收所得税(“所得税A”)以取代货物税。
既然假定价格不受影响,则与此所得税相应的预算线与AB线平行,而且,假如从所得税中得到的收入与货物税中得到的收入相等,它必然要通过P2;在货物税项下,个人把自己的全部货币收入用于P2所示的一组货物;不论征收什么税,全部货币收入被认为保持不变,这笔开支等于税款加上税前价格P2的成本。
因此,如果在所得税项下交付同样数额的税款,他便可以用余下的收入,以税前价格购买P2所示的一组货物。
所得税项下的预算线便是DE。
但是,依此预算线,个人实际上不会购买P2表示的货物组合,而是将购买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P3所表示的货物组合。
因此结论是,所得税比之产生同样收入的货物税可使消费者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这也就是,(1)所得税A优越于货物税A。
到目前为止,我们仅涉及到了一个个人。
这类分析一般也就到此结束了。
但其结论和直接推广到整个社会,以便得出这样的命题:如果取消货物税而征收所得税,每个社会成员交付以前作为货物税所交付的同样金额的所得税,所有社会成员都会(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富裕起来。
所谓“证明”中的谬误这个“证明”包括两个基本步骤:第一,关于一个孤立的个人的命题1的推导;第二,该命题对整个社会的推广。
对于一个孤立的个人来说,这种分析完全站得住脚,如果仅向许多人中的一个人征收货物税A或所得税A,它们将具有一些图3.1总结出的内容以外的无关紧要的间接影响,而该图可以适当地说明所讨论的那个人最终达到获得的位置。
其算法是无可指摘的,而且在这个实例中,仅有算法是适当的。
在另一方面,将上述分析直接推广到整个社会是站不住脚的。
尽管图3.1是对只向一个人征税时的最终位置的一种恰当的说明,即在向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同样征税时,该图的说明就不恰当了——除了对那些习惯于由需求曲线的通常方法而形成的思维方式的人来说以外,这点确实会是十分明显的。
例如,考虑图3.1中的预算线AB和AC。
十分明显,不使用无差异曲线,在预算线为AC时,可供消费者做出的选择要比预算线为AB时明显差一些。
预算线为AB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得到在预算线为AC时可以得到的任何一种选择,再加上三角形ACB中的各种商品组合。
因此,把对一个孤立的个人的分析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是假设:只征收货物税,就缩小了提供给每个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而且这种缩小的程度可以用简单算术的方法计算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征收货物税本身并没有改变任何从技术上看的生产可能性;它本身并不减少可提供给社会的物质资源。
如果在国家指导下,把收入用来生产以前没有生产的产品(称产品Z),它可能减少用于生产X和Y的资源量。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要增加另一个数轴来表示产品Z,图3.1就根本不适用了,因此,更重要的是,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数量的减少,要依靠各种物质与技术的可能性,如国家要生产的产品所需的那些资源以及类似的因素;利用图3.1总结出来的知识中的简单算术方法是计算不出其减少量的。
上述分析根本没有谈到货物税所得收入的目的问题;如果所得被储备起来,或用作给一单位Y商品的补贴,或对消费者的收入补贴,事情不会有什么改变。
但在所有这些情况里,税收都不会缩小技术上可行的选择范围。
如果价格暂时不变,除税收引起其变化外,货币供应保持固定,而且,如果税收所得收入被储备起来,则在短期内当然可能出现失业现象(虽然这里假设世界上仅有商品X和Y存在是相当含糊的做法)。
然而,这并不是个稳定的状况;价格相对于货币收入将趋向下跌,使AC线向右边移动。
更重要的是,如果价格相对于货币收入没有下跌,则不管是货物税还是所得税的最重要的含义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其中任何一项税都倾向于产生失业,并使可供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减少。
P3和在效用上与P2相等的初始价格上的点(与AB平行的预算线和通过P2的无差异曲线之间的切点)之间的差异比之其中任何一点和P1的差异要小;确实,在货物税(或等量的所得税)趋近于零时,前者差异与后者差异的比率也趋近于零.结果是,如果认为价格的刚性和失业的产生是主要后果,结论必然是所得税与货物税对“福利”具有基本相同的影响。
它们之间在效果上的任何区别都是“微不足道”的。
此途径挽救不了这个分析。
正像刚才所述的各种考虑和假设的货物税的全面转移所充分表明的,此类分析显然是打算作为“长期的”分析——比较“静态分析”,而不是动态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从短期的价格刚性中抽象出来并假设对新环境的完全适应。
但是,如果这样,则光凭图3.1既说明不了所得税,也说明不了货物税的最终效应,这一点很清楚。
例如,假设把货物税用作对每单位Y的补贴,这样即可得知新预算线的斜率(若合理调整货物税和补贴,也许可为AC所示),但其位置并不能由此得知;因为它的位置并不是仅由消费者的喜好和算术运算来决定,还要由可供社会选择的技术可能性来决定。
一个“正确的”分析为了把技术可能性引入本论题,我们假设面对一个有许多完全相同的个人的社会——他们的趣味相同,偏好相同,就连个人拥有的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将拥有同样的收入,且消费者相同的商品组合,因此,我们可以像图3.2所示的,以任何一个人的位置来表示社会的位置。
在社会可利用的资源一定时,将存在一些技术上可能生产的X和Y的组合。
这些产品组合可以通过一条生产无差异曲线来表示。
由于在我们假设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将消费每一种商品的一个可除尽的份额,故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数量来划分这个生产曲线的坐标,并在任何个人的无差异图上绘制其结果。
图3.2上的GH就是这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定每个人最后都选择相同的组合,这条曲线表明在技术上对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的X与Y的各种可互相替代的组合。
应该强调的是,图3.2是适用于个人的。
因此,它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我们这里关心的是个“配置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分配的”问题,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处理由相同个人组成的社会而从分配问题上抽象出来。
如果社会本身起初处在充分竞争均衡的位置,则每个人将会处在P1的位置上。
在这一点上,消费上的替代率(消费无差异曲线斜率)与市场购买替代率(预算线斜率所示的价格比率)相等。
接下来,该替代率又与生产中的替代率(生产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
正像P1处在技术上可以被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组合的边缘上(这些可能性当然不仅包括GP1H线上的,而且还包括生产无差异曲线与原点之间的各点)这个事实所示,技术可能性被充分利用了。
在这张图式上,我们怎样表示出比例所得税呢?如果税收收入被暂时储存起来或以人均补贴的形式归还给个人,该图式显然将完全保持不变。
因为这样一项所得税和补贴,不会改变X和Y的相对价格,也不会改变消费无差异曲线或生产可能性。
它们在现阶段的分析中纯粹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变化。
如果国家使用所得税收入,利用原生产X或Y的资源生产比如说Z,生产可能性显然就被改变了。
现在将会出现一条新的生产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生产特定数量的Z的条件下,可以被生产的X和Y 的各种组合。
但是,生产无差异曲线的变化仅仅依赖于生产出的Z量,而不是依赖于如何取得生产资金。
如果我们假设Z量已确定并保持不变,则不管征收所得税还是货物税,新的生产无差异曲线将是相同的;从而在对所得税和货物税的差异进行研究时,在不失去普遍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假设GP1H为扣除生产Z所需资源后的生产无差异曲线。
因此,图3.2为了对比例所得税与货物税进行各方面比较,既可以表示征税前,也可表示征税后的情况。
那么,货物税又怎么表示出来呢?有一个条件是很明显的,即均衡的位置必须在生产无差异曲线GH上。
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生产无差异曲线上方的任何位置在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在其之下的任何位置,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此是不稳定的。
除此之外,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货物税的基本特征是它导致两种价格——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的分离——因而,也就导致在原来相同的两种价格比率——与消费者有关的价格比率和与生产者有关的价格比率之间的偏离。
令消费者全部开支保持不变,则其在市场上采购时能够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必须通过包括税收的价格来计算,令生产者全部收入保持不变,则其在市场上销售时能够用一种商品来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条件必须通过不包括税收的价格来计算。
消费者的均衡要求消费者购买时能够替代的比率与他们在消费中愿意替代的比率相等,也就是消费者预算线与消费无差异曲线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