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合集下载

会计利润到应纳税额的调整

会计利润到应纳税额的调整

会计利润到应纳税额的调整一、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财务人员都知道,年终岁末企业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与税务处理有所差异,这就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汇算清缴所得税计算的难度,总结一下需要调增的事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保险费。

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借款费用。

向非金融机构借款费用支出,在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可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

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销售收入5‰,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不得扣除。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公益、救济性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之间各种支出。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特别纳税调整。

对关联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所加收的利息不得扣除。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一、概述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中,填表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填表方法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对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中填表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1. 确定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抠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

在填表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会计利润的数值。

2. 确定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金。

在填表过程中,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值。

3. 调整会计利润。

在填表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抠除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前期错误等。

4. 调整所得税费用。

同样地,可能需要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比如抠除非税收入、税前亏损抵减等。

5. 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是对填表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和调整计算方法进行说明,以便审计人员和监管部门能够理解并核实填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填表说明要点1. 数据来源。

在填表说明中,需要清楚地说明所使用的数据的来源,包括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2. 调整计算方法。

对于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调整计算方法,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数据依据等。

3. 调整依据。

对于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依据,需要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会计准则或内部规章制度等依据,以证明调整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4. 审计证明。

在填表说明中,需要提供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以证明填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填表说明的示例以下是填表说明的示例:1. 数据来源:会计利润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所得税费用的数据来源于税务部门核定的纳税申报表。

2. 调整计算方法:对于会计利润的调整,主要包括抠除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前期错误等。

对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主要包括抠除非税收入、税前亏损抵减等。

会计经验:财务报告附注中所得税费用项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相关项目如何填列

会计经验:财务报告附注中所得税费用项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相关项目如何填列

会计经验:财务报告附注中所得税费用项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相关项目如何填列
财务报告附注中所得税费用项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
过程”相关项目如何填列
1.利润总额。

以合并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数填列。

2.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

以合并财务报表利润总额数,按照25%的法定所得税率计算得出。

3.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

填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影响数,如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处于减半期企业按12.5%税率征收、处于免征期企业按零税率征收、境外业务适用税率与境内投资方税率差异影响等。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

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

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1)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2)按税法规定的免征、减征收入项目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1.利润总额:计算方法: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不论利润总额是正数还是负数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利润总额×母公司的适用税率,统一按照母公司税率填写(如25%)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说明: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计算方法:∑子公司利润总额×(子税率-母税率)例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说明: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参考《计学撮要2011》第388~391页的问答)。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如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结果与上年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差异较大时,应结合重要性水平及判断是否为前期会计差错,如果是会计差错要按照会计差错的处理原则进行追溯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以“-”填列)说明: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如本期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属于不征税收入的;如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

如非同一下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大于投资成本计入营业外收入这部分,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处置被购买方股权的计划,则无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合并报表层面的所得税费用调节表中列入“非应税收入的影响”的负数;计算方法:此类收入金额×纳税主体适用税率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以“+”填列)说明: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例题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例题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例题说到“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啊,别提有多头疼了。

每次看到那些表格、数字,脑袋就嗡嗡响。

明明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公式,结果却让人越来越迷糊。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这件事,别紧张,咱们轻松聊,像喝茶一样,把那些复杂的东西弄明白。

咱们先得搞清楚“会计利润”到底是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会计利润就像你记账时算出来的净利润,账本上看着还挺整齐的,可是,咱们有个问题,账上看的这些利润,跟实际要交的税款好像有些出入。

说白了,就是表面上看,利润是这么多,可一算税款,你会发现数字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呢?哎,别急,咱慢慢道来。

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其实是两码事,别看它们长得差不多。

税务利润,是根据税法的规定来算的,跟会计账簿上怎么记可不一样。

你得知道,税法对一些收入、支出、费用的认定跟会计的方式不完全一样。

所以,别怪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差距,真的是“各自为政”。

会计利润这事儿,就像是你家里账本上那些收入支出,你看着挺清楚,可税务部门有自己的“算盘”在打,这样就造成了我们说的会计利润和税务利润的“调账”了。

好啦,接下来就是“所得税费用调整”了。

大伙儿都知道,企业赚了钱,要交税,这个税额是根据税法来算的。

但会计上有些费用或者收入,可能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标准,或者说,它们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搞得最后税金计算出来,跟账本上的利润完全不符。

所以,咱们得做点调整,把会计利润调整到税务利润的正确位置,这就成了所谓的“所得税费用调整”。

比如,企业买了一些设备,按照会计准则来讲,咱们得把这些设备的费用分摊到每年进行折旧。

而在税法里,设备的折旧可能按加速折旧来处理,这样税务上可以多一些折旧费用,从而减少税款。

看,折旧一调整,利润就变了。

还有些收入,咱们公司可能暂时没拿到现金,但在会计上已经记入了收入,但税务上可能不会立刻确认这笔收入,直到拿到钱才算。

这些差异就需要在“所得税费用调整”里体现出来。

这时候,咱们得根据这些调整计算出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填制方法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填制方法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填制方法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重要经济活动的会计凭证,由企业向税务机关报税时准备的证据文件组成。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的填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会计报表、税务报表,以及说明和说明性表格。

首先,会计报表是一种结算企业收入、支出、盈亏的金融报表,它可以体现企业在当期的经营活动情况,是企业报税的基本凭证。

填写会计报表时,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因税收调整而发生变动的企业收入、支出活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税政政策,以实际发生情况和账簿记录确定企业具体收入、支出和盈亏情况。

其次,税务报表是企业最重要的税收报表,报出企业当期实际纳税状况,对税务主管机关审核税收管理情况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这是企业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时必不可少的步骤。

填写税务报表时,需要准确把握企业当期实际纳税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税政政策,按照税务系统税种、税额、应税性质等要求,填写完整准确的报表内容,保证税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最后,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中,不可避免的就需要说明与说明性表格,以供税务机关审核核实用。

说明表格主要用于说明企业存在的税收调整情况,说明调整的原因,按照调整原因对账簿上的会计事项进行调整,从而展示出企业当期实际纳税情况。

说明性表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税收优惠政策说明;另一种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

其中,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主要描述企业从税收调整中受益的优惠政策,以供税务机关查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则用于展示企业调整前后的盈亏情况,以便税务机关核实。

总的来说,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的填制是企业报税的重要准备过程,也是税务机关考核企业纳税情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填表时,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税务管理,确保会计报表、税务报表准确可靠,以及说明和说明性表格的内容完整准确,从而为税务机关审核核实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会计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数字。

而所得税费用则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款项。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不一致,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税收入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一些非税收入需要进行调整,以排除不属于纳税所得范围的收入。

比如,除非税收入、股东借款、政府补贴等。

2.非税支出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一些非税支出需要进行调整,以纳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

比如,奖金、纳税返还款、研发费用等。

3.长期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根据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而税法规定则可能有不同的折旧和摊销规定。

因此,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调整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数额。

4.收入、费用的确认时间差异:会计准则规定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而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时间。

比如,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间可以与相关费用的确认时间不一致,导致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5.不可抵扣亏损的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亏损进行抵扣,而税法规定了一些不可抵扣亏损的情况。

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这些不可抵扣亏损排除在外。

调整完成后,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税费用的核算与税收征收部门进行核对,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纳税。

总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是为了将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统一,计算出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进行这些调整,可以保证企业合法地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纳税。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用于度量企业运营的盈利能力和所需要缴纳的税费。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会计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盈余。

会计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损益表的数据,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调整的第一步是寻找与所得税有关的项目。

在损益表中,有些项目并不会计入税前利润。

例如,利息收入和红利收入通常会享受税收优惠,所以需要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另外,也有些成本项目在税法中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如研发费用、职工培训费用等,也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第二步是确定调整项目的金额。

这需要企业根据税法规定的具体政策来计算。

例如,如果项费用在税法中规定可以享受50%的税收抵免,则企业需要将该费用的50%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调整的第三步是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缴纳的税费。

根据税法的规定,所得税费用通常是根据税前利润乘以所得税率来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税率的确定也需要根据税法来进行调整。

不同的企业类型和行业可能适用不同的税率。

另外,一些地区还可能有特殊的税收减免政策,需要将这些优惠政策考虑在内。

调整的最后一步是编制财务报表。

调整后的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将会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对于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总结起来,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包括确定与所得税有关的项目、计算调整项目的金额、计算所得税费用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环节。

这个过程涉及到会计准则、税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企业具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和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保证准确和合规。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1)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1)

一、本所附注模板中的披露内容所得税费用(1)所得税费用的组成(2)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注:披露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信息,包括按税法及相关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上期发生额,以及本期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

】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看完这篇文章就能掌握: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看完这篇文章就能掌握: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看完这篇文章就能掌握: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有同学问我,能不能讲讲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的,这位同学也看了,可能是小哥写得不够通俗,这位同学没能学会。

小哥的宗旨是,用最容易理解的逻辑讲课,让每个同学都能学会。

既然之前的文章他学不会,小哥这次就再换一个逻辑来讲解。

这一次,小哥敢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学会!下面请看小哥的表演~先讲逻辑,再给案例。

(一)逻辑逻辑,也就是独孤九剑的“内功心法”。

① 所得税费用 = 当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费用② 当期所得税费用 = 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 + 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将②代入①得,③ 所得税费用 = 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 + 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 + 递延所得税费用因为,④(利润总额± 调整事项)× 所得税税率 = 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根据乘法结合律,也就是把括号拆了,得⑤利润总额× 所得税税率± 调整事项× 所得税税率 = 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把⑤式代入③式得,所得税费用 = 利润总额× 所得税税率± 调整事项× 所得税税率+ 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 + 递延所得税费用这个等式,就是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的逻辑!“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是个啥玩意儿?用专业点的话来说,它就叫应纳所得税额,但应纳所得税额可能太绕了,小哥就给它取个外号,就叫“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我们做审计的时候,会有一张当期所得税费用测算表,最终测算出来的数,就是“当期测算的所得税费用”。

“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是个啥玩意儿?我们知道,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截止日是下一年的5月31日前,而审计报告往往是4月30号之前就出了。

当期所得税费用,在出审计报告的时候就测算过了。

然而,当企业拿着这个测算结果去申报的时候,税局可能会挑几张发票的问题,不让你抵扣。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不会的就来学习吧~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不会的就来学习吧~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不会的就来学习吧~这张表乍一看,哈?好像有点上头。

是不是有点难啊,讲真,第一次做是的,但搞清楚原理,后面就手到擒来了。

这张表的原理是从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出发,通过一些“调节项目”,最终得到利润表上“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的过程。

调节项目主要有两种:1、未包含在当期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费用,但包含在利润总额中的项目,即影响利润总额,但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比如超支的业务招待费、税收罚款滞纳金等;2、未包含在利润总额但包含在当期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中的项目,即不影响利润总额,但影响所得税费用,比如子公司不同税率的影响、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等。

反过来想,如果有一个事项既影响了利润总额,也影响了所得税费用,那肯定不在这个表的调整过程中,比如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损失、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暂时性差异等。

举个例子:本期计提了100万的坏账准备,利润表中记在“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因还未实际发生,税法不让现在扣,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纳税调增,假设税率为25%,则当期所得税费用应增加100*25%=25万,但现在多交了税以后可以少交税,在上次的文章中讲过这个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假设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则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

最后,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25万递延所得税费用(-25万)=0,一正一负,对所得税费用整体并无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项目是对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进行调节,即每一项都需要乘以税率,而不是计算所得税的基数。

下面逐一对表格的填写内容进行梳理。

1、利润总额:即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一般和TB上的审定利润总额链接公式即可,防止TB有变动,但调整表上的数据未及时更新。

2、按母公司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母公司的适用税率。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集团内不同公司的适用税率可能并不一致,比如母公司适用25%税率,但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税率,或者相反。

(完整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完整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本项目金额等于此类成本、费用或损失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指以前年度存在的某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以前年度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末管理层认为满足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故在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贷记本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1.确定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减去费
用所得到的金额。

会计利润通常根据净利润、营业利润或毛利润来计算。

这些数据可在利润表中找到。

2.会计利润的调整:在计算所得税费用之前,会计利润需要进行一系
列调整,以反映税法所要求的项目和方法。

这些调整通常包括:-非税收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调整项目包括非税收收入、非税收费用、非税收现金收入和开支,以确保它们不包含在会计利润中。

-非税收资产和负债的调整:调整项目包括非税收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价值,以反映其税法所规定的价值。

-会计政策调整:会计政策调整可能涉及几个方面,比如折旧、无形
资产摊销、存货计价等,以确保这些调整符合税法要求。

3.计算所得税费用: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法所要求的计算方法,
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通常基于税法所确定的概念,如应纳税所得
额等。

4.记录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需要分别在利
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记录。

利润表上显示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其中通
过将负责所得税费用的部门添加到公司费用中来调整利润。

资产负债表上
显示所得税费用作为一项负债。

总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是一项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它确保
了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计算和记录正确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将税法要求的项
目和方法应用于会计利润,可以准确计算和记录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以满足税务法规的要求。

论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论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论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作者:刘文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3期摘要:会计利润直接乘以相应税率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将会计利润调整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所得税费用的差额,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直接相关,如果相关纳税调整涉及的资产负债已经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则会计利润中已经体现,故无差异,反之则应进行调整。

关键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4-0-01会计与税法相互分离形成了所得税会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同时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使得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利润和所得税税率直接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故需要企业披露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实务中,该表披露的结果五花八门,如有的企业本期并无非应税收入,而表中5行却有数。

有的企业7行填写正数,7行应体现为可弥补亏损抵减所得税额,所以是减项。

还有的企业8行填列负数,8行体现为本年亏损由于未来可转回时间及金额难以确认,故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2行已对此计算了负的所得税费用,所以,此处应为增项,另外笔者认为此处基数应为税法认定的可弥补亏损数,而不是简单的当年亏损额。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填列该表:甲公司2015年度合并报表亏损200万,母公司相关数据如下:业务招待费30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税前可扣除额为20万,计提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研发支出10万元,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0万元,期末10万元。

子公司利润总额10万元。

母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税率,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2016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300万,母公司相关数据如下:业务招待费25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税前可扣除额为23万,计提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研发支出20万元,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10万元,期末5万元。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差异一分钱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差异一分钱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差异一分钱
1.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的基础不同:会计利润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编制的,而税法利润是根据税法规定编制的。

会计利润通常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包括一些会计估计和假设,而税法利润则按照税法规定的严格要求计算。

2.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确认收入的时间和金额、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法等,而税法通常有更具体的规定。

因此,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3.会计准则允许一些调整项目: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计准则允许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反映特定的经济事项。

例如,会计准则可能允许对资产减值、长期合同损益等进行调整,而税法可能没有相应的规定。

4.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务调整:税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税务调整,用于调整会计利润以计算实际所得税费用。

这些调整可能包括非税收入、非税收支出、非税收负债等项目的处理。

因此,会计利润与实际所得税费用之间可能存在一分钱的差异。

总的来说,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之间的差异一分钱通常可以归因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不同要求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

这种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产生影响,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并合规地处理这些差异,以确保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推荐】一文吃透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推荐】一文吃透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当我们测算所得税费用计算是否合理的时候,往往会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税率,如果差异较大,便会进入附注,查看所得税费用科目“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

这张表从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税率开始,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得到的所得税费用金额等于利润表披露的金额。

下面具体说说:1、永久性差异要调整。

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和递延,即,要么当期纳税,要么以后要纳税,对于永久不纳税的收支,对所得税没影响,就不能归入企业所得税支出,即所得税费用。

因此,所得税调整表,调整的就是利润总额中永久不纳税的收支,从而调出一个只有当期和递延的所得税费用。

因此调整过程表中有这么两项“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常见的有,超支的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工会经费、广告宣传费、捐赠、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未取得合法票据的费用支出等)以及“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常见的有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政府补贴、居民企业间利润分红等),都是反映永久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如果当初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则不会造成所得税费用变动,比如100万的资产减值损失,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的时候,利润总额要加回100万计算所得税,假设税率为25%,那么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调增100*0.25,而对于该项资产减值损失造成的税会暂时性差异,我们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00*0.25。

如此,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呈现一增一减的关系,对于所得税费用整体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无法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对该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就会造成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25万,但递延所得税费用由于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未有减少,从而整体所得税费用增加25万。

因此,我们看到调整过程表中有一项“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还是前述例子,如果2016年没对该项资产减值损失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17年预计未来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于是在2017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递延所得税费用为确认-25万,该事项由于对2017年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没有任何影响(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在2016年度),从而对2017年当期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因此,2017年当期整体所得税费用由于该笔去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而调减25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当我们测算所得税费用计算是否合理的时候,往往会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税率,如果差异较大,便会进入附注,查看所得税费用科目“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

这张表从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税率开始,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得到的所得税费用金额等于利润表披露的金额。

下面具体说说:
1、永久性差异要调整。

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和递延,即,要么当期纳税,要么以后要纳税,对于永久不纳税的收支,对所得税没影响,就不能归入企业所得税支出,即所得税费用。

因此,所得税调整表,调整的就是利润总额中永久不纳税的收支,从而调出一个只有当期和递延的所得税费用。

因此调整过程表中有这么两项“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常见的有,超支的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工会经费、广告宣传费、捐赠、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未取得合法票据的费用支出等)以及“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常见的有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政府补贴、居民企业间利润分红等),都是反映永久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如果当初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则不会造成所得税费用变动,比如100万的资产减值损失,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的时候,利润总额要加回100
万计算所得税,假设税率为25%,那么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调增100*0.25,而对于该项资产减值损失造成的税会暂时性差异,我们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00*0.25。

如此,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呈现一增一减的关系,对于所得税费用整体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无法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对该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就会造成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25万,但递延所得税费用由于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未有减少,从而整体所得税费用增加25万。

因此,我们看到调整过程表中有一项“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还是前述例子,如果2016年没对该项资产减值损失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17年预计未来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于是在2017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递延所得税费用为确认-25万,该事项由于对2017年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没有任何影响(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在2016年度),从而对2017年当期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因此,2017年当期整体所得税费用由于该笔去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而调减25万。

这就是调整过程表中的“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再引申一下,如果该笔坏账在2017年收回,从而坏账准备本期转回,转回导致2017年当年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利润总额增加,因此2017年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应当调减这块减值损失的影响,如果该笔减值损失在2016年度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2017
年度就不存在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从而2016、2017年均不存在对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然而这两年都对当期所得税费用产生了影响,2016年归类为“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2017年归类为“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如果2016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2016年就对当期和递延所得税均产生了影响,一增一减,影响抵消,2017年因坏账转回,从而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对2017年当期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产生了影响,一减一增,影响抵消。

3、可抵扣亏损类似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当期确认也不会产生影响,不确认则会造成影响。

原理同上,比如2016年产生可抵扣亏损100万,当年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当年的所得税费用为零,我们用利润总额(假设等于可抵扣亏损100万)乘以税率算出所得税费用为-25万,原因就是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25万,因此归入“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2017年产生200万应纳税所得额,足以弥补2016年可抵扣亏损,由于弥补了2016年可抵扣亏损,因此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从而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而由于2016年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17年也无从转回,因此对递延所得税费用无影响,从而导致整体所得税费用减少25万,归入“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

上年汇算清缴,导致上年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变化,从而确认在本年所得税费用(该处理因各事务所而异),然而与本年利润总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无关,因此你用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还需要加上确认的去年汇算清缴补提的所得税费用,才是利润表中反映的所得税费用。

比如,今年利润总额100万,假设等于应纳税所得额,那么今年的当期所得税费用为25万,然而利润表中有30万,为啥,就是因为还有5万是201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导致补提的所得税费用。

5、税率调整导致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余额的变化。

也不难理解,也是与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无关,与前述一样,横空出世直接影响所得税费用的,不多说。

6、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

合并报表用的是合并利润总额整体乘以母公司的税率,然而有些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如为高新企业,享受优惠税率15%,子公司的所得税费用按照15%计算,合并层面的所得税费用是母公司的加上子公司的,因此直接用母公司25%的税率,显然会多算所得税费用,此时就要对这10%差额的税率进行调整。

这跟前述的影响一样,都属于既与利润总额无关,也与应纳税所得额无关,直接影响所得税费用核算金额的因素调整。

◆常见问题
1、附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会披露“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明细”往往会披露期初期末金额,那么如何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表进行勾稽?
答:期初期末差额,即为未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新增和减少,乘以所得税税率之后,新增即对应“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减少则对应“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因此二者相加即为期初期末差额。

比如,2016年合并报表可抵扣亏损总额100万,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之当期未确认披露100万,2017年合并报表部分子公司继续亏损100万,部分子公司盈利抵扣了50万,那么整体2017年底可抵扣亏损100+100-50=150万。

如此,乘以税率后,新增的25万即为未确认的影响,减少的12.5万即为使用前期的影响,两者相加净额12.5万,即为对2017年度整体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也即期初期末差额50万*0.25的金额。

2、政府补助确认了递延收益,如何体现在纳税调整过程表中。

答:原理同坏账准备。

比如2016年收到政府补助100万,80万递延收益,分5年直线法摊销进营业外收入,2016年当年20万营业外收入,税法上100万在2016年要纳税,形成的税会暂时性差异。

如果2016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则2017年20万转入损益时,这部分损益不再纳税,从而2017年当期所得税费用调减,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调增了递延所得税费用,因此一减一增,对2017年当
年所得税费用整体无影响;如果2016年未确认递延所得税,2016、2017两年均应在纳税调整过程表中体现,分析同前述资产减值损失,不再累赘。

3、坏账核销如何调整,因为不同于坏账转回,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导致坏账准备核销,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要对冲,净额进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资产减值损失。

答:举例说明,2016年确认坏账准备100万,资产减值损失100万,2017年确认收不回来,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100万全部对冲。

如果2016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则不需要专门调整,2017年转回时,虽然不走资产减值损失,但仍然要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为你的实际损失已经产生,向税局备案,便可税前抵扣,因此应纳税所得额调减,从而当期所得税费用调减,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从而一减一增,对2017年整体所得税费用无影响。

即,如果2016年确认了递延,则两年均不需要专门调整,如果未确认,则两年均需专门调整。

4、股份支付是否要专门调整。

答:对于股份支付形成的管理费用是否可税前抵扣,应当结合税局要求,如果不能,即使以后行权也不可以,则应当确认为一项永久性差异,在“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列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