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5章 第2讲 生活中的透镜(教师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一一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体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
件和存储器像件距替代(胶v)片:作像为成到像透的镜光光屏心并的记距录离像的。信息。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4 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5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 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_凸___ 透镜,二维码 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缩__小__(选填 “缩 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二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构造
平面镜 凸透镜
投影片放置处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物
像
凸透镜
凹面镜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屏幕相当于 光屏 。
知识点二 投影仪
B
A
B'
屏 幕
A'
知识点二 投影仪
3.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内容导览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 3.认识虚实像的区别。(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设计
生活中凸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迁移拓展训练
小王在看地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
本课最大特色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提问: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3、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讲授新课: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3.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照相机的原理。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问题探讨
要点记忆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各自的成像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凸透镜、纸片、光屏、光具座
四、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
根据自己的实际见识情况进行举例
通过观察实物和观看图片,说出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自制模型照相机
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观察放大镜成像特点后,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的异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程讲授新课导入本课小结我来闯关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1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020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形成原因及异同点。
素养目标课程导入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结构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 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
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A半透明纸凸透镜B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1.用眼睛观察半透明纸,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看是否能在半透明纸上得到室外景物清晰、倒立的像。
2.改变室外景物与自制模型照相机的距离,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观察像的位置到镜头的距离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如何变化?通过以上操作,你能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归纳总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照相机暗箱内的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越小,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即暗箱越短。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3.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 平时我们看到照相机成的像都是正立的,这是因为为了取景方便,经过技术处理将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转变成了正立的,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水滴系列)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教学难点】1.虚像的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学生准备:1. 全班分为四组,收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资料。
每一组事先按课本P94“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环节目标分析: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生活经验二、新课讲授:本环节目标分析:目标一、认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照相机成像特点认知序列1.激发学生对照相机的研究的热情,寻找学生的关注点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镜头美景和摄像机记录的精彩瞬间,让欣赏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价值,由此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学生欣赏同时引发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交流、讨论,可能有提出以下物品:学生对照相机、摄影机和摄像头,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对它们会产生以下疑问?[生甲]我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生乙]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生丙]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生丁]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注:学生可以自主讨论完成一些疑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材分析:在初步熟悉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看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切的明白得透镜,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而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进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气氛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明白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
(3)提高用实验的方式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别离成什么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比较。
(2)难点凸面镜成像的几种情形的要紧特点。
教学方式:观观点、讨论法、分析法、问答法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假设干个、硬纸板假设干张、凸面镜假设干个。
课前预备:(1)全班分为四组,搜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顶用到的透镜的资料。
(2)组织每一组事前按讲义P63“想一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
(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
教学进程:(一)课题导入教师:透镜不但能够改变光线,还能够成像,下面咱们就来熟悉一下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透镜。
(二)新课教学1.照相机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现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面镜,光圈操纵进光量,快门操纵胶卷何时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和如何冲印照片(注:这一步可由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同窗们你们说说看,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照相机镜头后集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什么像呢?(让学生试探)制作模型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成像,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取得一清楚的像,观看像的特点。
(2)探讨:从拍照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进程方式,不重结论)教师指出实物照相机在拍照时把半透明纸换成感光胶片,通过感光就能够够取得照相底片了。
学生总结: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学情分析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学生均知道照相机但对其调节不清楚或没有具体的感受;对投影仪的调节只是在课堂上看老师做过,没有具体的参与;放大镜的经常使用,生活中一些物品的放大作用还不能熟练感受到;成像特点没有归纳过。
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做相应的调整。
3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本节的难点是:
(1)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在学情分析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析解决重难点的具体方式与方法。
4教学过程。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明白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教学重点:通过观看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通过观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通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教学用具: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亮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节日家人团圆或外出旅行,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漂亮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发。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看、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照相机大伙儿想了解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关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奇异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什么缘故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什么缘故同样的照相机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什么缘故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专门白,有时拍出的专门暗,这是如何回事?什么缘故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通过对比相机的观看和大伙儿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
教师适时的引导、评判。
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2.光通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那个像冲洗出来确实是照片。
像是如何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锐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通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能够得到照片。
想想做做:方案1: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亮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2.分析: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1.教学目标:(1)知道并理解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分析:(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观察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问题分析:学生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对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的时候采取探究法、实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
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学习的愉快。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揭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学生展示——拓展延伸——目标检测——课后小结●教学情境(一)导入(1—2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畹町中学校园图片,以及冬季田径运动会图片、文化艺术节图片。
[问题]这些丰富多彩的照片是由照相机拍的,同学们知道这些照片是怎样得到的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生活中的透镜【设计意图】日常生活图片,学生很熟悉,勾起记忆的同时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照相机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分析照相机成像光路图及成像特
(续表)
三、放大镜
下面,我们做两个小游戏:
1.在玻璃上滴一滴水,把它靠近书本,观察书本上的字,会发现字明显变大。
2.找一个凸透镜,靠近手指观察手纹,或靠近比较小的字观察现象。
结论: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
活动一: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光路图,分析凸透镜成像.
结论: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
活动二:
展示图片: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
展示图片: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播放视频“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
播放视频“凸透镜、凹透镜成像光路”。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教案《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2)了解实像和虚像。
2.科学思维:通过观看投影仪、放大镜,了解投影仪、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3.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模型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筒、半透镜的纸、凸透镜(焦距为5~10cm)。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照相机能留下美好的瞬间记忆;利用投影仪,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利用放大镜,可以将细小的物体放大。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是什么透镜?其镜头成像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声音的产生照相机,你会发现所有的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
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手机可以照相,你会发现能照相的的手机反面都有一个镜头。
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照相机原理:凸透镜成像来自物体(人或景物)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特点:物距>像距,像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
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学技术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想想做做自制微型照相机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如图。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的薄膜。
这样就做成了微型照相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照相机主要构造
知1-讲
知1-讲
1.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 胶片:相当于光屏。 3. 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视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知1-讲
同学们,通过自制照相机的成像视察实验,以及你们 的生活经验。照相机的成像有什么特点?
知4-讲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 像时的情景。请分别指出其特点。 (1)凸透镜成实像时,光屏__能__承__接__到__所__成__的__像__, 物和实像在凸透镜_异__侧___。 (2)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 不_能__承__接__到__所__成__的__像__, 物和虚像在凸透镜___同__侧___。
的后面。
总结
知1-讲
•用照相机拍照时,比较人到镜头的距离和像到镜头 •的距离及比较像与人的大小关系,用比较法。 •在第(2)小题的解答中可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因为实 •际使用中会有这样的直观感觉,人若离照相机越远 , •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小。
知1-练
1 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
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电子监控器。
知2-讲
请学生视察投影仪的构造,并视察其成像有什么特点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 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 像距大于物距。 •3.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2-练
1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 中的甲类似,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乙中的( B )
知识点 4 实像和虚像
知4-讲
定义
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教者单位教材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课题§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理解实像和虚像。
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学生通过实验及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情态、态度和价值观(1)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教学难点能区分实像和虚像教具自制照相机的模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电子蜡烛、考试垫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削冰取火”引入生活中的透镜。
1、播放视频2、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1、观察、回答问题2、进入情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介绍照相机2、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3、探究照相机成像特点4、体会照相机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介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指导学生组装模型照相机组织学生探究照相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物距对像大小的影响了解照相机的发展及主要构造组装模拟照相机用模拟照相机“拍照”你“拍”到了什么样的像?操作并体会照相机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通过自制教具激发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二、投影仪1、投影仪的使用2、探究投影仪成像特点3、体会投影仪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演示投影仪的使用组织学生探究投影仪成像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物距对像大小的影响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操作并体会投影仪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利用实验加强感知认识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交流讨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放大镜1、探究放大镜成像特点3、体会像、物与透镜的位置关系组织实验引导分析使用放大镜观看卡片上的文字分析、比较像、物与透镜的位置关系与照相机、投影仪有何不同利用实验加强感知认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比较生成新知四:实像和虚像观察比较成像原理图。
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照相机 ★ 1 1 10二 投影仪 ★ 1 1 三 放大镜 ★ 1 1 四实像和虚像★22一、照相机: 1.镜头:凸透镜; 2.原理:光的折射;(1)物距: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u >2f );(2)像距:胶片在一~二倍焦距之间靠近焦点处(f <v <2f ); (3)物体越远,像越小,胶片越靠近焦点; 3.像的性质: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光路图:如右图; 5.透镜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 (2)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 6.物体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 (2)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7.其他说明: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例题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答案】C【解析】解:A、电子眼成像特征和照相机是一样的,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
B、电子眼摄像头和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所以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故C正确。
D、电子眼的成像规律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对光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透镜接触不多,对透镜的原理和作用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镜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对透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幻灯机、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以便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透镜。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幻灯机和显微镜中的图像,来了解透镜的放大作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眼镜、望远镜等。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学案例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理解透镜的原理。
2.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师在问题导向过程中,要发挥引导和辅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和策略。
(三)小组合作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光学原理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并能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透镜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透镜的原理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能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4.利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实例导入,如投影仪、照相机等,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包括焦距、折射率等基本概念。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 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探究新知
实验:自制模拟照相机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 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反_____(填“反”或“折”)射;用 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凸__透____镜,二维码图 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缩__小___(填“缩小”或“放大”)像。如图 所示是时下流行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 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物__距_____(填“物距”或“像距”)。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 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应
当如何使用这架照相机来“拍摄”景物?( C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5.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cm的放大镜(直径为3~5cm)、两块约为20cm×20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讲生活中的透镜1.生活中的透镜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
【例题1】(2019云南模拟题)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课前预习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1.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例题2】(2019四川自贡)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答案】C【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故B正确。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一、选择题1.(2019山东德州)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习题精练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答案】C【解析】(1)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2)当反射面上凹凸不平时,光在上面会发生漫反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
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正确;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投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正确。
2.(2019广西北部湾)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解析】监控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经它们的镜头所成像均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3.(2019广东深圳)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 放大镜B. 近视眼镜C. 监控摄像头D. 投影仪【答案】C【解析】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C.监控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合题意。
4.(2018新疆模拟题)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答案】B【解析】已知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符合题意;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
不符合题意。
D.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物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5.(2019湖南娄底)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凸;小于。
【解析】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1m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已知物距为1m,则焦距应小于0.5m,即50cm。
6.(2019四川达州)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
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答案】②;反射。
【解析】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2f>u>f,像距v>2f,即所成的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
二、填空题7.(经典题)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答案】实照相机【解析】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8.(经典题)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答案】凸透镜,倒着,实。
【解析】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幻灯机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9.(经典题)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所起的作用与_______工作原理相似。
它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放大的、_______像。
【答案】放大镜。
虚。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10.(经典题)如图所示,甲是的工作原理图,乙是的工作原理图.(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者放大镜)【答案】照相机,放大镜。
【解析】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三、综合应用题11.(自编提)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投影仪,结合平时学习得到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2)螺纹透镜的作用是什么?(3)除屏幕上的像与投影片的景物上下颠倒外,左右有没有颠倒呢?(4)如何让投影片的像最清晰?(5)要使屏幕上的像增大一些,应该怎样操作?(6)上述操作实质是调节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会聚光线(3)左右也颠倒了,即完全相反(4)上、下调节透镜的位置即可(5)向后移动投影仪,再上、下调节透镜的位置(6)减小了投影片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增大了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