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课程设计1. 背景和目的本课程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场所,都有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因此,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多媒体技术基础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多媒体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多媒体技术中的编解码技术•多媒体协议和传输技术2.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广告等方面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游戏、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智能家居、汽车、医疗等方面的应用2.3 多媒体技术实践本部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多媒体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多媒体编解码实验•多媒体传输实验•多媒体应用开发实验3.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还将配合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将参加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以检验其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成绩单和综合评价两种方式。

成绩单将管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作业成绩,在参加综合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将给学生基于整体表现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4. 教学进度本课程将在35周内完成。

具体进度如下:周期教学内容第1-3周多媒体技术概论第4-6周多媒体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第7-9周多媒体编解码技术第10-12周多媒体协议和传输技术第13-16周多媒体学科前沿案例分享第17-18周多媒体教育应用第19-20周多媒体娱乐应用第21-22周多媒体网络游戏应用第23-24周多媒体虚拟现实应用第25-26周多媒体文化遗产保护第27-29周多媒体智能家居应用第30-32周多媒体汽车应用第33-35周多媒体医疗应用5. 总结本课程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学生将学习到多媒体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应用技术,在完成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之后,将有深刻的理论升华与实际经验积累,并具备基本的多媒体开发能力。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通过学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多媒体技术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多媒体创作。

实验设备与材料:1. 一台个人电脑2. 多媒体制作软件(例如Adobe Premiere Pro、Adobe Photoshop等)3. 影音资料(可从网络下载或自行制作)实验原理及步骤:1. 多媒体技术概述- 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 探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 了解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 学习如何导入、编辑和处理音频、视频和图像素材。

- 掌握多媒体特效的添加与调整方法。

3. 多媒体创作实践- 设计一份制作计划,选择一主题进行多媒体创作。

- 收集所需素材,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处理。

- 导入素材到多媒体软件中,进行排版和剪辑。

- 添加多媒体特效,调整素材的音视频效果。

- 生成最终的多媒体作品。

4. 多媒体作品展示与评价- 对所创作的多媒体作品进行展示。

-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 所有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实验提示与注意事项:1. 在进行多媒体创作前,先明确创作主题和目标受众。

2. 在素材的选择和编辑上,要注意版权问题。

3. 切勿滥用多媒体特效,保持作品的简洁和易读性。

4. 在多媒体作品展示中,要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与建议。

5. 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可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掌握了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进行简单的多媒体创作,并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沟通和展示。

同时,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提升了多媒体创作的能力和审美素养。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在本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中,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成功运用多媒体制作工具进行了简单的多媒体创作。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解多媒体的基本特性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多媒体的基本特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素材1.5 教学步骤1. 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定义。

2. 通过时间线的方式,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3. 讲解多媒体的基本特性,如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等。

4. 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娱乐、广告等。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多媒体硬件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学会选择合适的多媒体硬件设备2.2 教学内容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组成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多媒体硬件设备的选择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2.4 教学资源多媒体硬件设备实物或图片相关操作软件2.5 教学步骤1. 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组成,包括计算机、显示器、音箱等。

2. 介绍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如摄像头、打印机、扫描仪等。

3. 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选择原则,如性能、价格、兼容性等。

4.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

第三章:多媒体软件与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分类掌握常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创作和编辑3.2 教学内容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常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3.4 教学资源多媒体软件实物或图片相关操作软件3.5 教学步骤1. 讲解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如音频软件、视频软件、图像软件等。

2. 介绍常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如Adobe Premiere、Audacity、Photoshop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多媒体技术一直处于高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根据这种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注意知识和内容的更新,保持时效性。

本门课程实践性强。

多媒体技术不仅理论体系完整,而且更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理论内涵和技术要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多种类型的多媒体作品,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逻辑;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和常用多媒体外设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结合多媒体作品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和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帮助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媒体定义、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 1、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内容。

•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的最新发展作适当介绍。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计算机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光存储设备的使用。

• 1、理解:多媒体接口卡的工作原理、光存储系统的原理。

•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特点与分类,常用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系统的运行环境作适当介绍。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Photoshop制作篮球图片姓名:李均平班级:07级本科(1)班学号:071210115指导教师:彭统乾成绩:完成时间:2010.12完成地点:软件四实验室一、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本课程设计题为Photoshop制作篮球图片,使用Photoshop6.0开发工具制作,所用功能均为自身功能。

所制作出的图片,最终效果尽可能地接近现实事物。

二、总体设计根据问题描述和要求,完成该作品首先,应首先对Photoshop的基本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具有简单的使用经验。

在制作篮球图片的过程中,应首先制作出篮球的基本轮廓,具体为建立一立体的球体;接着,为球体着上红褐色;再为球体画上花纹;最后为篮球印上商标。

三、详细设计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1)启动Photoshop 6.0,建立一个新文件,取名为“篮球”,宽度为800象素,高度为600象素,分辨率为300。

(2)将前景色设置为深灰色,在图层控制面板中新建一个图层。

在图层控制面板中点选白色的背景层,并将背景层全部选取。

(3)执行命令[选择]4[全部]。

再执行命令[滤镜]4[纹理]4[染色玻璃],将单元格大小设置为2,其他参数不变。

(4)运用浮雕滤镜,让球表面凹凸起来。

执行命令[滤镜]4[风格化]4[浮雕效果],将角度设置为-160,其他参数不变。

(5)执行命令[图像]4[调整]4[变化],弹出“变化”对话框,选择“中间色调”在其中加深红色,单击【确定】完成后效果如图1所示。

图1(6)在工具栏点击椭圆形选取框工具,选取当前层为背景层,在绘图区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7)执行命令[编辑]4[复制],将选取所选部分进行复制。

继续执行菜单命令[编辑]4[粘贴],将所选区域拷贝一层,默认名为图层2。

(8)将前景色设为白色,点击层面板背景层,执行命令[编辑]4[填充],填充背景层为白色,效果如图2所示。

图2(9)在层面板上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要选取的层,为当前层内物体建立一个浮动选区,再点击该层眼睛图标将其关闭。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案教案标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案目标: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操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2. 多媒体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 多媒体教学软件。

3. 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二、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的处理和传输方式。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如语文、数学、科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制作课件、演示实验过程等。

3. 指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或演示视频。

四、多媒体技术的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25分钟)1. 分组进行多媒体技术操作实践,每组选择一个学科或主题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关内容,如动画、音乐、图片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所掌握的多媒体技术知识。

2. 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如网页设计、影视制作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巧、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等。

2. 学生的作品评价和互评,包括内容的丰富性、创意性和表达能力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多媒体技术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设计题目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9 年 9月 2日至 9 月 5日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摘要.................................................................................1 关键字 (1)一、概述 (2)1.1 课题的意义和解决的问题 (2)1.2 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 (3)1.3 系统的特点与创新点 (3)1.4 软件与硬件的运行环境 (4)二、功能需求分析 (4)2.1 课题的社会和技术背景 (4)2.2 客户与功能的需求分析 (5)2.3 系统运行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分析及确定 (6)2.4 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 (6)三、系统设计 (6)3.1 软件与开发平台 (6)3.2 框架与模板间的联系 (7)3.3 项目的详细设计 (7)四、技术实现 (8)4.1 主要功能模板的实现 (8)4.2 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10)4.3 亮点和创新点的实现 (11)五、总结........................................................................12 参考文献 (13)附录 (14)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设计者:莫仁宗学号:11600122摘要《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是来源于互联网。

而吸引浏览用户的则是视觉效果出色、信息量丰富、使用起来便捷的网页,所以网页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从网页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设计中要素和技巧,最为基本的框架和运用PS处理图片,DW的使用,以及用Adobe premiere对一些视屏的剪辑等等。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多媒体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多媒体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原理,掌握常用的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与设备:计算机、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如WinRAR、7-Zip 等)实验步骤:1. 打开计算机,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取名为"实验文件夹"。

2. 在"实验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原始文件"的子文件夹,用于存放待压缩的多媒体文件。

3. 搜索并下载一个视频文件(如MP4格式),将其保存到"原始文件"文件夹中。

4. 打开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如WinRAR)。

5. 在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中,选择"添加"或"压缩"功能,打开"原始文件"文件夹并选择其中的视频文件。

6. 设置压缩参数,如压缩方式、压缩级别等,然后点击"确定"开始进行文件压缩。

7. 压缩完成后,在"实验文件夹"中会生成一个压缩文件(如.rar或.zip格式),将其命名为"压缩文件"。

8. 掌握多媒体文件解压缩的方法,打开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选择"解压"功能。

9. 在解压功能中,打开"压缩文件"并选择解压的目标文件夹10. 点击"确定"开始解压缩,等待解压缩过程完成。

11. 解压缩完成后,在目标文件夹中会生成解压缩后的视频文件。

12. 双击解压缩后的视频文件,确认解压缩是否成功。

13. 实验结束后,可以删除"实验文件夹"及其中的所有文件。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媒体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确保已提前安装并熟悉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压缩文件的命名可依实际情况进行命名,但需注意不要使用中文或特殊字符。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图文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图文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图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绪论1.1项目背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尤其对于电视、电影、广播、报纸、计算机网络都具有突出的作用。

在这样的氛围中,各电视台领先一步,充分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合理的制作新闻,并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电视制作形式,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现在扫描仪,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打印机等设备,已经变的很普遍,为用视频软件经过处理制作出自己的视频奠定了基础。

1.2设计目的视频编辑与制作是多媒体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够更好的掌握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要求进行视频输入、编辑、输出,制作出需要的视频短片。

主要内容是搜集和剪辑素材、编辑视频和音频、制作字幕、合成视频短片等,最后完成一个内容上完整的视频。

1.3开发环境视频制作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V7.0 简体中文版文档开发环境: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第二章设计步骤2.1 确定视频主题高中毕业后带着对象牙塔的神往,怀着对伊甸园的憧憬,我踏入了这座落在前湾港畔的美丽校园。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

转眼间都快到大四了,大学生活也接近尾声,回想一下过去的生活感慨万分,想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做一段视频简单的记录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也就有了我的视频主题——我的大学生活。

2.2 素材的搜集做什么工作之前都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的,要查阅什么相关资料,搜集一些相关素材,然后再在这些素材中选出对自己有用的进行处理。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这一块做好了,以后进度就很快了。

在前期工作中,我搜集了很多视频,最后经过筛选就确定了作品中的从学长那里搜集的相关视频。

2第三章详细设计3.1 素材处理1、导入素材在编辑影片前,要准备好影片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文件素材,包括视音频素材、图片、图形文件、MP3等音频文件、VCD、DVD 影片文件素材等,将其分门别类存入到电脑硬盘中,然后再导入到Premiere Pro 里。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为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展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并分析其包括的各个媒体类型,如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

2. 多媒体技术的原理: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方式、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技术等。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介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软件: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软件,如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全面的了解。

2. 示范法:通过演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的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

2.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3.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方式、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交互技术等。

4.介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5.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软件,如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等。

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7.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的操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8.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软件操作练习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提高情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02902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别:通识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非计算机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计算机概论二、课程简介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新学科,是人类处理信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观念及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因此,学习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标准,对信息专业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在吸取最新多媒体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媒体及媒体处理技术,熟练掌握的数据压缩技术及相关的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了解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与软件基础,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

最终使学生既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又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概论本章首先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

然后回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几个重要标准。

接着简述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说明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最后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典型应用和发展前景。

第一节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第四节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础2.多媒体硬件平台3.多媒体软件技术4.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5.多媒体界面设计与人-机交互技术6.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应用技术【教学重点难点】1.媒体及其类型;2.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与定义;3.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前景。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_____学时:_____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多媒体创作和处理能力,为学生在多媒体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处理和编码。

2、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3、具备分析和解决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多媒体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管理。

4、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媒体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课程内容(一)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1、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图像压缩标准(如 JPEG、PNG 等)。

3、音频压缩标准(如 MP3、WMA 等)。

4、视频压缩标准(如 H264、MPEG 等)。

(三)多媒体硬件设备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图像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3、音频采集设备(如麦克风、录音笔等)。

4、视频采集设备(如摄像机、摄像头等)。

5、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四)图像处理技术1、图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图像的获取、编辑和处理(如裁剪、旋转、调色等)。

3、图像特效的制作(如模糊、锐化、浮雕等)。

4、图像的合成与融合。

(五)音频处理技术1、音频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

2、音频的录制、编辑和特效处理(如降噪、均衡、混响等)。

3、 MIDI 音乐的制作与编辑。

(六)视频处理技术1、视频的基本概念和数字化。

2、视频的剪辑、合成和特效处理(如过渡效果、字幕添加、调色等)。

3、视频的编码与解码。

(七)多媒体创作工具1、常用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介绍(如 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Audition 等)。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使用Authorware多媒体工具设计一个精美的个人简历。

(共60分)一、基本分(50分)1.使用Authorware制作一个求职的个人简历文件,该文件命名规则为“学号+姓名”(080120150张子风)存储在本地磁板D根目录下,如图3所示。

该文件至少有六个页面(含六张),第一张为封面;最后一张为实验报告,将每个界面的演示窗口大小规定为800*600)。

2.使用Adobe Audition制作一段带有背景音乐自我介绍的音频文件(首先介绍自己的院系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否则视为无效),播放时间在1~3分钟,文件类型为mp3。

3.使用绘声绘影将5张以上(含5张)个人数码照片制作一段视频文件,每张照片应用一个视频滤镜效果,每相邻两张图片要有转场效果,播放时间在1~3分钟,并将第2步骤制作的自我介绍音频文件应用其中,共享文件类型为mpg格式,使用学号做文件名并存储在本地磁盘D的根目录下,如图1,再将该视频插入电子简历一个界面中。

图14.在电子简历一个界面中使用移动设计路径移动动画,播放时间为5秒。

5.最后一个实验报告的界面中要求叙述以下内容:⑴院系、年级、姓名、学号⑵实验名称⑶实验内容及要求⑷实验软件⑸实验步骤(记录)(6)实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6.课程设计递交结果:文件—发布—打包,打包时包含全部内部库及外部之媒体,如图2。

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号+姓名”(080120150张子风)如图3。

将打包生成的a7r 文件与wmv视频文件放入该文件夹,文件夹不得超过10MB图2图3二、创意加分(10分)在完成标准作业要求的前提下,对作业有独创性及设计美观的作业跟据情况给予加分。

方法如下:(1)思想性、科学性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内容贴近作者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2)创造性素材获取及其加工属原创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内容、结构设计合理(3)技术性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代码精简人机交互方便,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准确、页面浏览速度快(4)艺术性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完美运用各种形式表现主题,有感染力、界面美观、布局设计独到,富有新意注:如有抄袭的情况,根据雷同程度扣分,情节严重者 0分!。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篇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强化对PCM波形音频数据格式的理解 2.掌握音频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 3.理解混声原理4.提高VC++数字音频处理程序设计能力二、实验内容1.向内存加载两个或多个 PCM波形音频文件 2.将两个音频数据的样本进行比例叠加 3.播放实验音频并进行评价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预习PCM波形音频文件数据格式 2.实验前准备两个不同内容的音乐文件带到实验室3.实验前熟悉教师提供的框架性代码 4.实验中要独立完成混声处理代码编写 5.另自选一项数据处理设计进行实验四、实验步骤1.启动VC++编程环境 2.打开框架性解决方案文件3.添加关键代码 4.运行程序 5.验收五、实验报告1.完成本项目实验后,学生应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格式与要求见附件。

实验2《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实验学时: 2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4 实验要求: 1实验类别: 3一、实验目的1.强化对BMP位图数据格式的理解2.掌握数字图像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 3.理解图像融合的基本原理 4.提高VC++图像处理程序设计能力二、实验内容1.向内存加载两个或多个 BMP位图文件2.利用像素操作实现单色、灰度图像的显示 3.通过操作像素实现图像的倒立和正立显示4.实现两个图像的叠加5.通过像素操作处理图像扭曲问题。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预习BMP位图文件数据格式2.准备两个分辨率相同但内容不同的BMP位图文件3.熟悉教师提供的框架性代码 4.独立完成各项实验任务5.做好实验记录四、实验步骤1.启动VC++编程环境 2.打开框架性解决方案文件3.编写关键代码 4.运行程序 5.验收五、实验报告1.完成本项目实验后,学生应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格式与要求见附件。

实验3《数字视频处理程序设计》实验学时: 2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4 实验要求: 1实验类别: 3一、实验目的1.强化对AVI、YUV视频文件数据格式的理解 2.掌握数字视频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 3.理解视频合成的基本原理4.提高VC++视频处理程序设计能力二、实验内容1.向内存加载3个AVI视频文件2.实现3个视频图像的水平拼接3.将RGB视频图像转换成YUV颜色模型的图像序列,并显示YUV视频图像 4.实现视频的倒置播放,并输出到文件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预习AVI和YUV视频文件数据格式2.准备两个帧速率、图像分辨率、位深度相同但内容不同的AVI文件 3.熟悉教师提供的框架性代码 4.独立完成各项实验任务5.做好实验记录四、实验步骤1.启动VC++编程环境 2.打开框架性解决方案文件3.编写关键代码 4.运行程序 5.验收五、实验报告1.完成本项目实验后,学生应提交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学分:周课时: 4一、总学时: 72 (理论48 + 实践 2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展示、学习以及娱乐的新兴学科。

学习多媒体技术, 掌握制作多媒体产品的技术和技巧, 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所企盼的。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术语的基础上,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了解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并具备独立开发和创作多媒体产品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先行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三、课程内容大纲内容(按章节详细列出)第一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为学习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和将来实际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包括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等。

1.1 多媒体概述1.2 媒体与多媒体1.3 媒体素材1.4 多媒体的基本特性1.4.1 多媒体的发展史1.4.2 什么是MPC1.4.3 MPC标准的基本内容1.4.4 多媒体应用领域1.4 多媒体存储介质的变革1.5 多媒体软件1.6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1.7 多媒体产品的版权问题1.8 制作多媒体需要哪些知识1.9 多媒体知识与就业第三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MPC标准, 掌握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激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一些扩展设备(触摸屏、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要点, 掌握相关的多媒体硬件技术。

2.1 基本硬件2.1.1 激光存储器2.1.2 显示适配器2.1.3 CRT显示器2.1.4 LCD显示器2.1.5 显示器健康新概念2.1.6 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2.2 多媒体设备及其特性2.2.1 触摸屏2.2.2 图像扫描仪2.2.3 数码照相机与摄像机2.2.4 输出设备2.2.5 手写板和手写笔第四章美学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构图规则、色彩理论和颜色搭配, 具备美学常识和界面设计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主要参考书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第二版)》,钟玉琢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ISBN 7-04-0155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林福宗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302-12414-0
课程设计项目要求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以3人一组的形式完成3个计划项目的任意一个,具体的项目要求如下。

一、 3DMAX建筑模型创建项目要求
1.项目要求概述
学生以3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既定要求的建筑模型灰模(无材质贴图的模型)创建,要求如下:
●能正确分析DWG图,并完成必要的建模准备工作;
●能熟练使用AutoCAD和3D MAX等工具完成建筑模型创建;
●模型正确,尺寸精准,能为后续贴图渲染等工作提供较好支持;
●模型简化;
●完成模型光滑无毛刺,能以较快速度渲染;
2.进度安排(以完成美式别墅为例)
1.简化和导入CAD图 0.5天
(注意,在主体建模完成第二部分后应该着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保证在最后一次课时与灰模及其渲染图一并提交)
3.最终作品样例(以完成美式别墅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