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进位加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新课标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连续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特点。

(2)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2. 在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要注重步骤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4.1 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法2. 板书内容:(1)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七、课后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将不连续进位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八、教学资源1. 课本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九、教学进度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答疑。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课件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课件
位的部分。
熟练掌握凑十法和破十法等基本 技巧,灵活运用在处理不连续进
位中。
实战演练与技巧总结
通过大量练习题,让学生熟练 掌握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方法和 技巧。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不连续进位 加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 和心得,促进交流和学习。
04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三位数加法基础知识 • 不连续进位加法特点与技巧 •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 练习题设计与应用拓展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 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背景
在数学学科中,加法是基本运算之一。随着数位的增加,加法的难度也逐渐加 大。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思路3
利用分解法,将三位数拆 分成一个整百数和一个两 位数或三个一位数相加, 降低计算难度。
易错点提示及注意事项
易错点1
易错点2
进位错误,忘记将进位数加到前一位上。
对齐错误,将不同位数的数字对齐导致计 算错误。
易错点3
注意事项
计算错误,如加法运算中出现减法运算等 。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持清晰、有条理,避免跳 跃式计算导致漏算或错算。同时,要养成检 查的好习惯,确保答案正确无误。
一位进位,即“逢十进一”。
进位规则
进位时需注意进位的位数和进位 的值,一般情况下是进1,同时 要注意前一位的加法运算也要加
上进位的值。
进位示例
例如计算28+39,在个位上 8+9=17,大于等于10,需要向 十位进位,将进位后的1加到十 位上,28+30+9=67,所以最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2. 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熟练运用不连续进位进行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掌握计算法则。

(2)教师讲解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4. 巩固与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讲解”部分中的“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补充和说明: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指的是在三位数加法运算中,不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会产生进位的情况。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特别是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连续进位加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 预习: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加法是万以内加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加法运算中,不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需要进位,而是只有当某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才需要向更高位进位。

这种加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和演示计算过程。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解释:在万以内数的加法中,当两个数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就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人教新课标2014秋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不连续进位加法,它是整数加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加法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不连续进位加法是指当两个数相加时,不仅要计算个位上的数,还要考虑十位、百位等更高位上的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发现并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1. 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2. 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在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时,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发现并总结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不连续进位加法2. 目录:1. 教学内容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具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黄华【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表达、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题卡【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作铺垫。

口算内容: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形式:抢答直接说得数,抢答过程中单个学生说算法,开一列小火车。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一)导入1、通过教师提问:同学问你们喜欢到海边玩吗?引出情境图2、看图说信息并提出加法问题,教师板书问题3、学生根据第一个问题列出算式:26+12=,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二)算法多样化的探究1、学生估计26+12的得数大约是多少2、师提问“那26+12的准确结果到底是多少呢?引起学生思考3、学生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同桌合作间探究计算方法。

4、生交流方法可能有口算,摆小棒,计数器或者是竖式口算方法教师板书,小棒及计数器的方法找学生到投影前展示,5、引导学生明白算理: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三)竖式的引出与讲解1、竖式的引出通过师提问:可是我们做题时不能总带着小棒和计数器,那该怎么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

2、竖式计算的教学师:以26+12=为例,我们以前经常见到的这种算式又叫横式,在横式下方用竖式计算其结果,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黑板看谁一遍就能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写竖式师:想想我们刚刚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你认为12十位上的一应该写在哪个数的下面?个位上的2又应该写在哪?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结果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师:你会用竖式计算了吗?你能说说竖式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引出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列出横式后,学生用竖式计算,找一生板演。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练习教案二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练习教案二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练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加强他们的数字计算和逻辑思考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将会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掌握如何快速并准确地完成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定义和含义。

2. 学生能够运用退位减法方法,完成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如下:1.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定义和含义。

2. 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步骤。

3. 练习题。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定义和含义,以及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步骤。

2. 数字游戏法。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和创造力。

3. 模拟练习法。

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教案的教学步骤如下:1. 引入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讲解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快速和准确进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技巧。

3. 通过数字游戏,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设计模拟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 讲解错误的解法和常见问题,让学生避免犯错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效果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知识和技巧,加强他们的数字计算和逻辑思考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同时,本教案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

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

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根据所学知识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教育。

2.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方法,利用旧知识,学会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过程,培养他们能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ppt课件标签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表格。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湿地野生动物。

师:这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生1: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生2: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爬行类122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探究体验新知1.教学例1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师根据表中信息,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指生列式)生列式: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又不是整十整百的数,能口算吗?那我们该怎么办?生:用竖式计算。

师:一起说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师巡视了解情况。

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对表现好的学生表扬鼓励。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跟我们一起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年级上册数学《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不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设计课题不连续进位加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书写格式和过程,会根据算理正确笔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具小黑板授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二、探究新知1、小黑板出示习题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指导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4、学习例1巡视、指导、检查。

5、学习例2巡视、指导、检查。

1、学生独立解答。

71+45= 24+49=430+260= 410+380=2、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1、学生看图。

2、组内交流收集的信息、汇报。

3、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学生提问题。

4、①学生读题。

②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组内交流方法。

④指名板书并说说计算方法。

⑤课本37页“做一做”第一行,列竖式计算。

919+80 476+121 93+802 545+54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其余同学组内批改,板书的同学说说计算方法。

5、①读题。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组内交流方法。

④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

⑤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计算、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

⑥课本37页“做一做”第二行,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其余同学组内批改,板书的同学说说计算方法。

授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6、总结笔算方法6、①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②汇报设计意图:①通过对图片和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湿地部分野生动物种类。

②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让学生独立计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③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

教案4.1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1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4.1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两个数相加,个位数相加不满十,直接写出结果。

2. 不连续进位加法:两个数相加,个位数相加满十,但十位数相加不满十,需要进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分析其计算方法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4. 采用课堂小结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

5. 采用课后作业法,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 实物、图片:准备相关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3. 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目标(一)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练习(使用口算卡)50+70= 30+600= 30+300=90+20= 40+50= 0+500=2.求38加25的和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

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习新课1.不进位加法(突破相同数位对齐,重点是百位)出示例1,求下面两个数的和。

请看图(1)教师用投影出示图122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122B,放在图122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5)请学生独立计算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

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

所以和的个位写“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按时完成作业等。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各位数字相加不满十。

2. 不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其中某一位数字相加满十,但不是连续进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避免计算错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2. 演示法:通过黑板演示,展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那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2. 讲解新课- 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 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强调进位的位置和计算顺序。

3. 演示计算过程- 通过黑板演示,展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过程,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4. 练习巩固-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题。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反馈-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预习下节课内容,为学习连续进位加法做好准备。

不连续进位加

不连续进位加

不连续进位加简介:不连续进位加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它在进行加法操作时不进行连续进位的处理。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化计算,并且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文将介绍不连续进位加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原理在普通的加法运算中,当两个数的对应位相加时,如果和大于等于 10,就会产生进位。

而不连续进位加的特点是,只有当第一个加数的对应位为 1 时,才会产生进位。

这意味着,如果第一个加数的对应位为0,即使第二个加数的对应位为9,也不会产生进位。

例如,对于两个四位数的加法:1536 + 9872,传统的加法运算需要按位相加,并进行连续进位:1 5 3 6+ 9 8 7 2--------------1 0 4 0 8而使用不连续进位加的方法,只有当第一个加数的对应位为 1 时才会产生进位:1 5 3 6+ 9 8 7 2--------------1 0 4 0 8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由于不连续进位加的处理方式更加简单,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应用场景1.货币计算不连续进位加法在货币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货币通常以分为单位,计算时常常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这时,使用不连续进位加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计算购物清单中的商品总额时,不连续进位加法可以避免对每一位都进行进位的处理,而只需对需要进位的位进行单独的运算。

这在大规模的商业计算中可以显著减少计算时间和资源消耗。

2.数据加密不连续进位加法在数据加密算法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在一些加密算法中,为了增加复杂性和安全性,常常需要进行多轮的加法运算。

如果每一轮加法操作都进行连续进位处理,会增加运算的复杂度和资源消耗。

而使用不连续进位加法可以简化计算,并减少进位操作的数量。

例如,在某些对称加密算法中,加密过程中需要进行多轮的轮函数运算。

使用不连续进位加法可以减少每一轮的运算时间,提高整体的运算效率。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引言本文旨在介绍关于三位数与两位数或三位数之间进行加法运算时,不涉及连续进位的算式。

通过这些算式的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加法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算式定义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算式是指由一个三位数与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相加,且在进位的过程中没有连续进位的算式。

算式示例以下是一些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示例:1. 123 + 45 = 1682. 876 + 98 = 9743. 521 + 108 = 6294. 347 + 273 = 6205. 915 + 401 = 1316计算方法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的计算方法如下:1. 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相加的结果若小于等于9,则直接写下该结果;2. 若相加的结果大于9,则只写下该结果的个位数部分,并将该进位记下;3. 继续逐位相加并处理进位,直到所有位均相加完毕。

练方法为了更多地练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式,可以尝试以下练方法:1. 编写随机生成算式的程序或使用在线练网站;2. 制作练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下一个算式,并用一个不透明纸片遮住结果,通过口算来计算结果;3. 与同学或家人进行口算比赛,看谁能最快正确地计算出算式结果。

结论通过练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算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加法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这些算式的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示例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无(本文为原创作品)。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在数学运算中,加法一直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计算方式。

然而,在传统的进位加法中,当两数相加的结果大于10时,我们需要把十位上的数字进位到百位上。

这种进位加法虽然在实际运算中简单实用,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很难掌握。

为此,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应运而生。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又称为直接加法或直接进位加法,是一种不需要进行进位的加法运算方法。

该方法省去了繁琐的进位步骤,有助于缩短计算时间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面介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的步骤和实现方法。

步骤一:写出加数和被加数在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时,首先需要写出加法式子,并明确加数和被加数的数字。

例如,我们要计算34+67,可以将34写在上方,将67写在下方。

步骤二: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计算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计算的,即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然后计算十位、百位等。

从低位到高位的加法步骤包括一下几个步骤:1. 计算个位数的和:4+7=11。

暂时不进行进位操作。

2. 计算十位数的和:3+6=9。

同样不进行进位操作。

3. 将个位数的和11拆分成1和1,将1写在个位上,1写在十位上。

4. 计算十位数的和加上进位的结果:9+1=10。

5. 将进位后的数字1写在百位上。

步骤三:进行检验完成计算后,为确保计算结果正确,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逆向计算法。

对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计算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1. 首先减去加数:101-34=67。

2. 如果减去加数的结果与被加数一致,那么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的。

3. 在上述例子中,101-34=67,即计算结果与被加数一致,因此计算结果正确。

通过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计算加法式子,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 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进位加法来说,计算步骤更简单,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2. 此方法省略了进位的繁琐步骤,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3. 这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方法
迁移法、动手实践。
资源和
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可续页、可续栏、可自由调整表格大小)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包括教师
活动和学生活动)
时间
安排
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理念教学过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
430+260 570+380
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122
393
例2:271+31=302(种)271+903=1174(种)
271 271
+31 +903
302 1174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学
反思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加法(二)
第1课时加法
学校董干镇老马街小学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设计者陈益云
课题
不连续进位加法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将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并注意在练习中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课时
一课时
通过图片和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湿地部分野生动物种类,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以及计算过程,同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这个进上去的“1”。
板书
设计
不连续进位加法
例1:271+122=393(种)
271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师:与例2的算式相比,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板书:
2 7 1
+9 0 3
()7 4
提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比较好写,大家都做得很对!可是百位上的数怎么写呢?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进一,百位上写1,千位上写1.
3、引入新课
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计算出每两片树叶上的和,然后与得数相等的花朵相连,学生独立做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的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123+361456+533
2、367+626426+382516+703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1 2 2
()
提问:从哪位开始加起?个位上写几?十位上写几?百位上写几?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
(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271+31
学情
分析
本班的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提问: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2 7 1
+ 3 1
()
师:个位上写几?(1+1=2,写2)
师: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师: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
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在竖式中相应的位置写下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