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三篇】
优秀的初步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立基调的话,要恰到利处,形式开朗,吸引人,感人人,让听课者回味无量。
下边是【篇一】1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杂乱、往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累积文中对于人物相貌、语言描绘的佳句。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4意会作者抓住人物相貌、语言、动作进行描绘,反应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采集并阅读同类的歌颂亲情的故事。
如学生采集有困难,教师可供给《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建生命奇观》《 7 岁女孩挽救母亲的动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谈谈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能够先各小组介绍代表报告用课余时间采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能够教师播放地震的有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够展现自己采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讲解 ; 而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觉。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亲人,流浪失所。
1989 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人地故事。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词典,联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沟通学习收获。
3全班沟通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要点记着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报告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默读课文,思虑①用比较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 ;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全班议论 1 用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
(出示影音)旁白:你们看,在地震中楼房倒塌,成了瓦砾堆,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加入救援的队伍。
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加入了到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
然而,救出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艰难。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
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生答:了不起)的父与子。
(板书:了不起)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
(学生读划写)3、学生交流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_____,如此______(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及这对父子间的相互信任。
3、在角色写话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1、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2、抓儿子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从中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深入感受他们的了不起。
二、感悟“了不起”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⑴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板书:父。
⑴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个性化理解──个性化朗读:a、能具体说说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个性化朗读)b、请再读读这句话,说说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个性化朗读)②想象说话──想象画面读:a、8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父亲在废墟里挖掘的画面吗?36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此时父亲形象吗?b、能结合你看到的画面来读读这句话吗?先自由地读读。
再指名读。
③情境感受读:a、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当时处境的危险吗?这位父亲急需别人的帮助。
b、导: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挖下去呢?出示: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句子──个性化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c、导:因为父亲要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于是他挖了……齐读句子。
④深化朗读:a、导: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1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1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1今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使我非常佩服阿曼达和阿曼达的父亲的精神。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儿子被困在废墟下,他的父亲坚决克服困难从废墟下救出儿子的动人故事。
赞扬了在危难之中父子之间的伟大亲情和父亲的执着的信念,以及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
当我读到“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时,我感受到阿曼达的父亲对儿子说的话而坚信阿曼达正在等他。
当我又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时我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孩子,不停地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不管自己受什么苦难,也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子救出来,即使放弃生命。
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爸爸也像阿曼达一样关心我。
那一次,我跟爸爸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回来的时候,天上刮起了大风,我冷得发抖。
爸爸见了,二话没说就把自经济的大衣脱给了我。
回家后,爸爸被冻得发紫。
妈妈问爸爸有没有事,爸爸说:“没事,儿子没冻着就行”我从中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我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决心,许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都可能完成。
所以干什么都要有决心。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2今天,咱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__,__重要讲美国洛杉矶产生了大地震,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不顾自己生命保险,当儿子及时获救时,却让父亲去救其余14个同窗的感人故事。
当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拦阻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充满血丝,衣服褴褛不堪,到处是血迹。
”父亲不顾本身安危,冒着性命危险,挖废墟救自己的孩子,并挖了足足36个小时。
然而这位父亲并不倒下,一句话支持着他持续挖下去,救本人的孩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故事背景 • 人物介绍 • 故事情节 • 主题和意义 • 文学手法 • 读者感悟
01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
地点
圣安东尼奥山庄,洛杉矶
故事背景的描述
1994年1月17日凌晨4点31分,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 7.3级地震,造成约6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经济损
故事中父子最终团聚,强调了生命的 可贵和不可预测,呼吁人们珍惜当下 。
团结互助的力量
故事中人们齐心协力帮助父亲挖掘废墟,展现了团结互助的 力量。
在灾难面前,人们应该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 和挑战。这种精神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05
文学手法
叙事方式
顺叙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父亲发现地震开 始,到他与儿子在废墟中相遇,再到他们共 同经历生死考验,最后获救。这种叙事方式 使故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
求助与合作
他寻求其他受灾家庭的帮 助,与消防员、志愿者等 合作,共同挖掘废墟。
艰难时刻
在救援过程中,阿曼德遭 遇余震、疲劳和失望等重 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 懈。
父子重逢
儿子的坚持
01
儿子在废墟下等待父亲,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求生欲望,终于等
到了救援。
救援成功
02
在众人的努力下,儿子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救治。
06
读者感悟
对父爱的理解
父爱的伟大
文章中的父亲在地震后不顾一切地挖 掘废墟,寻找自己的儿子,展现出了 父爱的伟大和坚定。这种爱超越了生 死,让人深感震撼。
父爱的无私
父亲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寻找,即使在 绝望的时刻也坚持不懈。这种无私的 爱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父爱有了更 深的理解。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通用10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篇1那是一个发生在1988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一位父亲来到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欢笑的学校已变成一片废墟。
那位父亲想挖出他的儿子。
他一直挖着,没有人去帮他,十分凄凉。
读到这儿,我鼻子酸酸的,感到他真可怜。
他一直挖着,白天、黑夜……他挖到36个小时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手上到处都是血迹。
可他一直坚忍不拔,继续挖。
这篇故事真深深的感动着我,我感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一棵伟大的心。
当他们孩子受害时,他们体内会发身剧烈的反应。
他们这时肾上腺素急增,肝里储存的糖分流到血液里。
反馈给受到极度刺激的大脑,脂肪被融到神经中去,为剧烈的生理现象提供能量,肺居然能比以前多呼出10倍的空气。
这重能量是超出常人想像的,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这让我感到父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篇*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感到父爱也不逊与爱,他们结合在一起,保护着我们。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篇2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父与子相见时,他们的伟大,儿子伟大在能信任父亲和能安慰同学;父亲伟大在能为了儿子不惜一切,舍命相救。
信任父亲安慰同学在文中结尾前5。
6段的地方有写父子的对话,“不!爸爸。
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儿子说过这句话说明了儿子深深的记着父亲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可见,父亲和儿子的情感和信任不是一天两天的,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与子啊。
在文中有一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能够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样的句子,说明了儿子7岁就养成了能安慰别人,能鼓舞士气的好习惯,这也离不开父亲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让儿子有信心继续等待。
安慰同学。
不惜一切舍命相救在文中有讲父亲用了38小时,不惜一切在废墟上用肉体的双手挖掘坚硬的钢铁,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样的狼狈,这样的执着,还突破了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这都靠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现在的地震后,父母都会去拼命的找孩子,在汶川的地震中,有多少的父母和学生。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地震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
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
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3、学生读课题二、初读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2、检查字词阿曼达砸着血迹3、引出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⑵挖了多久?(38小时)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__句子比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基本情节,了解地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感人事迹。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自己的感恩情怀,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基本情节,感受父爱的伟大。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父亲在地震中对儿子的关爱和坚持。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PPT、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文本。
4.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舒适,学生座位有序。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意味着什么?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5.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讨论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表现出的情感。
5.4 重点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震中的父与子所展现出的父爱如山。
5.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5.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要求学生珍惜家庭生活,关爱家人。
5.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爱”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情。
六、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父爱主题的感悟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6.2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作文和课后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六、拓展活动7.1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观看与地震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唐山大地震》,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7.2 活动准备准备相应的视频资源,确保播放设备的正常运行。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通用10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通用10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篇1看了孩子的课文,感触很深,文中表现了一对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对儿子阿曼达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爱无私,深邃。
灾难过后,父亲表现出一种永不放弃,靠着坚强的毅力坚信自己能挽救儿子的生命的决心。
而阿曼达也深信父亲永远会和他在一起,所以这让阿曼达感到一种无限的温暖,心无杂念静静的等待父亲的救助。
这需要多么深得信任与依赖呀,这种感情在生命中如此伟大,无不让人动容。
而阿曼达呢?他表现出一种怎样的友情呢?当父亲来救助他时,他却让别的同学先离开。
这正是人间爱的延伸。
阿曼达忘我真诚,这种同学之谊,平凡之中见伟大。
如果世上有奇迹,我想这就是吧。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不放弃,随时都会有奇迹出现。
这篇*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东方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人文思想在家庭伦理的理念中,爱是一脉相通的,人是一脉相随的。
人类只有团结友爱,不轻易放弃,那么没有任何事情能击垮我们。
在灾难中我们才能成长,才能学会怎样做一个坚强充满爱心的人。
感谢父子带给我们的启示。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篇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不禁为这对伟大的父与子万分称赞,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代表作,主要写了: 1994 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同学,多么坚定的父亲,多么伟大的父亲。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的声音仿佛在我耳边响起,让我一次次感到了坚强的力量。
读着读着,那个“满脸灰尘,又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的父亲仿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信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又想起了四川大地震,在 2008 年我们祖国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的时候,也有一位父亲救自己的孩子,他挖了好几个小时,像课文中的父亲一样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6单元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本课的写作素材源于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地震。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
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手上。
地震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约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
地震还造成该市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洛杉矶(shān bīn) 颤抖(chàn zhàn) 废墟(xū x ī) 混乱(hùn hǔn) 血迹(xuè xuě)•••••√√√√√杉 墟 砸 砾 爆shān xūzálìbào混hùn (混合)hún (混水摸鱼)颤chàn (颤抖)zhàn (颤栗)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几”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洛杉矶 燕子矶造句:燕子矶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好地方。
音序:J 部首:石矶jī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日”略扁,“匕”竖弯钩圆转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混凝土 混合造句:空气中混合着多种颗粒弥散在雨中。
音序:H 部首:氵混hùn结构:上下组词:昔日 往昔造句:昔日,这里是一个小山村。
音序:X 部首:日书写指导:左上部第二横长,托上盖下,“日”略扁。
昔xī书写指导:“土”末笔变成提,“虚”长撇舒展,“业”的横略长。
结构:左右组词:废墟 殷墟造句:一座新城从这篇废墟上拔地而起。
音序:X 部首:土墟xū书写指导:“日”略扁,“罒”扁而宽,“又”撇捺舒展。
结构:上中下组词:曼妙 蔓延造句:恐惧的心理在人群中蔓延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1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16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1《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夜以继日地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他的儿子和儿子的14位同学。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感情真挚。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着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文章情感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虽然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学生从电视上也了解到地震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孩子们缺少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的体验,理解起文本还是比较难的。
所以为了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多媒体的运用。
一上课我便播放了一段地震的录像。
学生看得非常专注,当孩子们看完录像时,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虽然课文中没有刻意去渲染灾难的可怕场面,但正是这灾难的背景才更衬托出了父亲那高大的形象。
二、抓住文眼,感悟品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由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接着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默读课文,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找出文中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
文中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令人感动:第一个是他看到儿子的教室已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
我将课堂的突破点确定在第三场景,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
通过分析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来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
同时,抓住这一文眼,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丰满父亲这个形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相关词语。
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心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奇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非同寻常的深沉父爱以及蕴藏其中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认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积累活的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子心中的坚定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以及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3、经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的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
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4、情境学词。
出示洛衫矶地震废墟图,师描述地震过后的惨状。
地震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废墟,还有瓦砾,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还有不幸被瓦砾砸着的人和物。
5、看到这片“废墟”,你有什么感觉?人们会怎样面对这片大地震后的废墟呢?二、通读全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释疑。
2、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品读“了不起”的父亲(3-12自然段)1、引读:在整件事情的发展中,有两个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父与子。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亲,看到这片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他的感受与表现跟别的父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快速默读文段3-11自然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通用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篇1《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好了,教师规划好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
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创设情景1、课件出示洛杉矶大地震过后的图片,配乐解说。
2、书空课题----生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在这场大地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开声音大声读。
2、生交流。
3、师用六要素法引导概括主要内容。
过渡语:其实,面对这样一场大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生回答:“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板书:了不起)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
(板书:父亲儿子)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过渡:那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1、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
2、生汇报交流。
(出示课文片段)3、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有许多好心人劝了他、消防队长劝了他、警察也劝了他,可父亲的回答却是这样的三句话。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急忙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然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心中充满了绝望。
但他仍然坚定地站着,想起他对儿子的承诺,他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他开始挖掘,不顾一切地寻找他的儿子。
消防队员和其他家长试图阻止他,告诉他没有希望了。
但他只是回答:“你们愿意帮我吗?”然后继续进行挖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了废墟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废墟下的儿子回应:“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地震中坚守对儿子的承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找到并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
课文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将父亲的爱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受感动。
同时,也展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依赖,体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伟大。
整篇课文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力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篇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6篇人间处处有真情,世界上有伟大的母爱、无私的父子之情和师生深厚的感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的便是一个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感人故事。
文中主要讲了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他人的劝阻,在瓦砾堆里挖了整整38个小时,最终救出了儿子。
但是自己却满脸灰尘,衣服破烂不堪,浑身到处都是血迹。
这是一个多么无私的父亲啊!他一直在坚持一个信念,“儿子,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父爱是深沉的,是执著的,虽然有时带有指责,但那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爱。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回姥姥家,在路上,爸爸骑着摩托车,非常冷,爸爸看我很冷,把他的衣服给我穿,这令我非常感动,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是无私的。
啊,父亲的爱是多么伟大,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
我们要学习文中父亲的那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需要勇敢面对困难,勇敢战胜困难,同时再一次让我体会到了父亲的含义,父亲永远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
(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作文【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这篇文章,使我悄然泪下。
这对伟大的父与子,使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父亲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顾自己的安全,不听别人的劝告,一心只要救儿子。
因为这位父亲答应过儿子,所以父亲恪守诺言。
父亲的心中似乎只有这么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使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因为我的儿子在等我!父亲的信守若言,说一不二,使自己的儿子阿曼达及阿曼达的十三位同学得以生还。
父亲即使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也要救儿子。
哪怕他要挖一年,那一年不吃不喝也愿意。
儿子阿曼达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先人后已,即使自己早已疲惫不堪,也要先让同学出去。
他和父亲一样,脑袋中只有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阿曼达让自己的父亲先救他的同学。
因为父亲答应过自己的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阿曼达临危不惧,因为这个优点,才能使阿曼达在没有水和食物,到处一片漆黑的世界里坚持38小时,甚至比这更多得时间!阿曼达还鼓励自己的同学,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父亲,相信自己的父亲一定回来救他们的!难道这对伟大的父与子不值得我们敬佩吗?【篇二: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对我的启示】那些天,学习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那种深厚的父子亲情,深深的震撼了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六组
主题:父爱
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吴宇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本文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从中受到启发。
2、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以为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3、学情分析
学习本文要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深情的感染,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评价任务
1、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并从中体会人物情感。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回顾
活动一:检查生字词。
活动二:概述主要内容。
评价:正确读写生字词,能概述主要内容。
环节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活动一:“父”与“子”分别“了不起”在何处?(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
活动二:品析重点句子。
活动三:把父与子紧紧联在一起的是什么?
评价:理解父与子分别“了不起”在何处,能从对人物的具体描写中分析。
环节三:拓展延伸
活动一: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并写下来。
活动二:个别展示。
评价: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决不放弃,恪守诺言
了不起
子: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在找“父”与“子”了不起的地方时,表现地比较好,找得比较准确,概括的也比较好。
在品析重点句子时,应让学生多读,反复读,加想象,更能体会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