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鼻的应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
(一)外鼻夕卜鼻位于面部中央,由骨和软骨构成。
外鼻呈三棱锥体状,前棱最高部为鼻根,向下一次为鼻梁及鼻尖,鼻梁两侧为鼻背,鼻尖两侧为鼻翼。
该三棱锥体的底部即鼻底,鼻底上有前鼻孔,两前鼻孔间是鼻小柱。
鼻翼向外下与面颊交接处有一浅沟,即鼻唇沟上。
(见图一)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富有皮脂腺、汗腺和毛囊,为鼻疥、痤疮、酒糟鼻的好发部位。
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毗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毗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连通。
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所以当挤压鼻或上唇疖肿时,有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外鼻的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
图一外鼻(二)鼻腔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1•鼻前庭位于鼻腔前部,由皮肤覆盖,其特征是皮肤长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故易患疖肿。
由于缺乏皮下组织,皮肤与软骨膜紧密联合,一旦发生疖肿,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简称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
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黏膜移行处称鼻阈。
鼻腔分为内、外侧和顶、底四壁。
(1)内侧壁:即鼻中隔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和筛骨正中板构成。
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丰富,密集成网,此处称为利特尔区,又称易出血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见图二)(2)外侧壁主要由筛骨及上颌骨的内侧壁组成。
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依次称为下、中、上鼻甲。
各鼻甲的外下方均有一裂隙样空间,对应地依次称为下、中、上鼻道。
(见图三)审前功nt-期找血区上曆畝融图二鼻中隔动脉上鼻平上鼻適中鼻直r*a图三鼻腔外侧壁i)下鼻甲及下鼻道下鼻甲是位置最靠前、最大的鼻甲,其前端接近鼻阈,后端距咽鼓管咽口1〜1.5cm。
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可引起鼻塞,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出现耳聋、耳鸣等耳部症状。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图1-16 鼻窦开口部位
图1-16 鼻窦开口部位
(1)上颌窦。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为最大的鼻窦,有5个壁。 ①前壁。前壁有眶下孔和尖牙窝,后者为常用的上颌窦手术进路。 ②后外侧壁。后外侧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近翼内肌,上颌窦病变破坏此壁可致张口困难。 ③上壁。上壁为眶底壁,故上颌窦疾病与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 ④底壁。底壁为上颌骨牙槽突,根尖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⑤内侧壁。内侧壁为鼻腔外侧壁下部,有上颌窦窦口通中鼻道。因上颌窦窦口的位置较高,不易引 流,故感染机会较多。 (2)筛窦。筛窦位于鼻腔外侧壁上部的筛骨中,介于鼻腔和眼眶之间,为蜂窝状结构。筛窦以中鼻甲 基板为界分前、后两组。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筛窦顶壁借薄骨板与颅前 窝相隔。筛窦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称为纸样板,薄如纸,故筛窦病变、外伤及手术可引起眶内或颅内并 发症。
④底壁。底壁为硬腭的鼻腔面,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构成。鼻借此与口腔相隔。 3.鼻窦 鼻窦是位于鼻腔周围颅骨内的骨性含气空腔,共4对。依其所在的颅骨命名,鼻窦可分为上颌窦、 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借自然窦口开口于鼻腔(见图1-16)。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开口于中鼻 道,统称前组鼻窦。后组筛窦和蝶窦分别开口于上鼻道和蝶筛隐窝,统称后组鼻窦。 临床上,若脓性 分泌物聚集于中鼻道,则提示为前组鼻窦炎;若脓性分泌物聚集于上鼻道或嗅裂后段,则提示为后组鼻 窦炎(见图1-17)。
图1-12 利 特 尔 区
②外侧壁。外侧壁为固有鼻腔的重要部 位,构成上颌窦和筛窦的内壁(见图1-13)。 外侧壁表面有3 个阶梯状纵向排列的长条骨片,外有黏膜及骨膜覆盖,构成鼻甲,由下向上依次称为下鼻甲、中鼻甲和上 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1/3,前端位置递次后退1/3。各鼻甲外下方的间隙为鼻道,自下而上依次为下鼻道、 中鼻道和上鼻道。各的关系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后鼻孔
左下鼻道和鼻泪管开口
外侧壁
中鼻甲:前部附着于在筛顶与筛板交接处 的前颅底骨。
后部呈冠状位,向外附着于纸样板, 称中鼻甲基板,将筛窦分为前组和后组。
尾端后上方为蝶腭孔,为蝶腭神经及血 管出入鼻腔。
中鼻甲前下方游离缘平面以上的鼻甲与鼻 中隔之间的间隙称嗅裂;该水平以下的鼻甲 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总鼻道。
窦口鼻道复合体
外侧壁
上鼻甲:前鼻镜下看不见,后上方有蝶筛 隐窝。 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蝶窦开口于蝶筛 隐窝。
位于鼻中隔和上鼻甲之间的右蝶窦口
右上鼻甲、上鼻道和筛窦开口
额窦 筛窦 上颌窦 蝶窦
鼻窦
鼻窦引流
鼻窦引流
前组鼻窦: 额窦:中鼻道 前组筛窦:中鼻道 上颌窦:中鼻道
后组鼻窦: 后组筛窦:上鼻道 蝶窦:蝶筛隐窝
上颌窦
前壁(面壁):中央最薄,略凹陷,称尖牙窝 行上颌窦根治术时经此凿入窦腔;眶下孔为 眶下N及血管通过。
后外壁:颞下窝毗邻, 近翼内肌,上颌窦肿瘤 破坏此壁侵及翼内肌时 可引起张口困难。
内壁(鼻腔外壁):中鼻道 后部有上颌窦裂孔。
上颌窦
上壁即眶壁,眶内和窦内疾病可相互影响, 多见于肿瘤、囊肿及外伤。 底壁: 为牙槽突,与 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 二磨牙关系密切,故牙根 感染时可引起牙源性 上颌窦炎。
筛窦
顶壁:是额窦底壁和 颅前窝(筛骨水平板) 的一部分。
下壁:筛泡 前壁:与上颌骨额突 及额窦相接,额隐窝 后壁与蝶窦相接
额窦
前(外)壁:额骨外板,坚厚,含骨髓 后(内)壁:额骨内板,较薄,与颅前窝 毗邻,存在骨裂。 底壁:眶内上角最薄, 炎症时压痛,囊肿侵及 眶内致眼球移位;开口 于底壁内侧额隐窝。 内壁为中隔
鼻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收缩
鼻窦的生理功能
●空气调节 ●共鸣功能
对共鸣、减轻颅骨的重量和维持头部的 平衡起一定作用。
血管特点: 面部的静脉无瓣 膜,血液可以上下 流动。(危险三角)
内壁 鼻中隔
鼻 腔 构 成
鼻腔
鼻前庭
左、右固有鼻腔
外壁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鼻窦的开口
顶壁 与前颅窝相邻
底壁 与口腔相邻
前后鼻孔
外 侧 壁
鼻甲(下、中、上) 鼻道(下、中、上) 总鼻道 各鼻窦开口: 前组鼻窦开口于中鼻道,窦口鼻 道复合体;后组鼻窦开口于上鼻 道、蝶筛隐窝
外鼻的静脉经面静脉、内眦静脉及眼静脉与颅内海 绵窦相通,且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反流,故挤压 鼻或上唇疖肿可引起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 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外鼻
的结 构
外鼻
皮肤
支架
骨部
软骨部
软骨性
骨性
鼻外侧软骨 鼻中隔软骨 大翼软骨
鼻骨
上颌骨额突 额骨鼻部
动脉——主要来自面动脉 静脉——回流面静脉、眼静脉
大小和形状极不一样。 注意它与眼、骨髓和颅前窝的关系。
各个鼻窦的特点
筛窦
●蜂窝状,每侧有10多个气房。炎症时引流 最差,是鼻息肉的好发部位。
●注意其与眼、脑和鼻腔的关系。
蝶窦
• 最深,是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的途径。
鼻的生理
• 呼吸功能 • 保护功能 • 共鸣功能 • 嗅觉功能 • 表情功能 • 鼻阻力:使吸气及呼气时间延长,促进气体交换,其大小
第二节 鼻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鼻的应用解剖
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解 剖区域(即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 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 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 、前组 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鼻腔
顶壁:主要由筛骨水平板构成,属颅前窝底的一部分, 该骨菲薄而脆,易因外伤或手术误伤导致脑脊液鼻漏 或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 构成。
鼻腔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位于鼻阈和后鼻孔之间。 鼻腔分为内、外侧和顶、底4壁。
1.内侧壁(即鼻中隔 ) 2.外侧壁 3.顶壁 4.底壁
鼻腔
内侧壁: 即鼻中隔,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和筛骨正中板构成。 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颈内动脉系统和 颈外动脉系统)组成网丛,此处称为利特尔区 (Little‘s area),又称易出血区。
鼻窦解剖特点: 窦口小,稍有狭窄或阻塞,即导致鼻窦通气和引流障碍。 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腔黏膜炎症常累及鼻窦黏膜。 各窦口彼此毗邻,一窦发病可累及多窦。 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的位置: 上颌窦 最大,窦口高,在中鼻道外侧壁位置却在最低、最后, 受累机会较多。 筛窦 蜂房结构,不利引流。 额窦 虽位置高,窦口低,但因毗邻前组筛窦,受累其次。 蝶窦 单独开口,发病机会较少。
前壁 上壁 底壁 内侧壁 后外壁
鼻窦
筛窦
形似蜂窝状结构。 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后组则开口于上鼻道。其外侧壁 即眼眶内侧壁,菲薄如纸,称纸样板。顶壁为筛骨板, 与颅前窝相隔。
鼻窦
额窦 居于额骨内。左右各一,形态不对称。额 窦引流至筛漏斗。
蝶窦 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 经管毗邻,此壁为重要解剖部位。顶壁为蝶鞍 底,蝶鞍内有脑垂体。窦口位于蝶筛隐窝。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PPT课件全文
隔将其分为左右两腔,其
开口于蝶筛 隐窝。
蝶窦口Hale Waihona Puke 2024/8/18蝶窦
30
鼻腔的生理
(一)呼吸功能 调温:丰富的血管 调湿:丰富的腺体(每天1000ml) 清洁:鼻毛过滤、粘液毯、溶菌酶、喷嚏反射。
(二)嗅觉功能: (三)共鸣作用: (四)反射功能:
喷嚏反射——清除刺激物 鼻肺反射——调节呼吸
31
2024/8/18
5
2024/8/18
6
2024/8/18
外鼻
• 鼻的皮肤特点:骨部皮肤薄而松,软骨部皮 肤厚且紧,鼻尖、鼻翼和鼻前庭腺体丰富, 易发生座疮和疖肿等。
• 血管: (1)动脉:主要来自面动脉。 (2)静脉: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 神经:运动神经来自面神经;感觉神经来自 三叉神经。
• 淋巴:汇入颌下淋巴结、腮腺淋巴结。
26
▪ 筛窦
▪ 位于筛骨内,发育较早 ▪ 气房呈蜂窝状。 ▪ 前组筛窦:体表投影,内
眦与鼻根间。开口于中鼻 道中份。 ▪ 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27
2024/8/18
28
2024/8/18
▪ 额窦
▪ 位于额骨内、外板之间 ▪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部。
29
2024/8/18
蝶窦
▪ 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 内,由蝶窦中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1
2024/8/18
鼻的应用解剖
鼻(nose)由三部分构成: ▪ 外鼻 ▪ 鼻腔 ▪ 鼻窦
2
2024/8/18
一、外鼻
• 三边形锥体,突出面部 • 各部名称见右图
2024/8/18
外鼻
3
2024/8/18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 引言鼻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位于头部中央的中线位置,负责进出空气的通道,同时也起到过滤、加湿和加温空气的作用。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鼻的结构、功能和神经血管供应等方面的介绍,来深入了解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2. 鼻的解剖结构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鼻、鼻腔、鼻中隔和鼻旁窦。
外鼻是指皮肤覆盖的鼻部,内部为软骨和骨骼构成的鼻骨。
鼻腔是鼻的主要腔隙,被分为两个鼻腔,通过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
鼻中隔由软骨和骨骼构成,起到分隔两个鼻腔的作用。
鼻旁窦是连接鼻腔的腔隙,包括额窦、筛窦、蝶窦和蝶窦等。
3. 鼻的功能3.1 进出空气的通道鼻腔是空气进入和离开人体的主要通道,在呼吸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分配空气的作用。
当人体呼吸时,空气会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经过咽部进入气管。
同时,在呼气过程中,鼻腔则将废气排出体外。
3.2 过滤、加湿和加温空气鼻腔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黏膜,这些组织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其他微粒物质,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此外,鼻腔内的黏膜还能将干燥的空气加湿,并通过血液循环将暖和的血液传递到鼻腔,从而加温空气。
3.3 嗅觉功能鼻腔内存在大量嗅觉神经细胞,负责感知气味。
当空气中有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它们会被嗅觉神经细胞捕捉并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人体的嗅觉感知。
4. 鼻的神经血管供应鼻的神经血管供应主要由脑膜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支提供。
这些动脉为鼻腔和鼻旁窦提供氧气、营养和神经冲动。
感觉神经主要由三叉神经的第一分支提供,控制鼻腔和鼻旁窦的感觉功能。
5.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了解鼻的结构、功能和神经血管供应等方面对于诊断和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保持鼻腔的健康对于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注:本文仅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相关知识的科普,如有疑问或需要实际操作,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嗅觉作用:识别 气味,判断气味 来源,对环境进 行适应
嗅觉影响:影响 食欲、情绪、记 忆等
鼻腔是呼吸道 的入口,负责 吸入氧气和排
出二氧化碳
鼻腔内有丰富 的毛细血管, 可以调节吸入 空气的温度和
湿度
鼻腔内有黏液 和纤毛,可以 过滤空气中的
灰尘和细菌
鼻腔内的嗅觉 细胞可以感知 气味,传递信 息到大脑,产
PRT FOUR
嗅觉受体:位于鼻腔上皮细胞 嗅觉过程: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 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处理嗅觉信息 嗅觉功能:识别气味,判断气味来源,影响情绪和行为
鼻腔粘膜:对 空气进行加湿、
加热和过滤Βιβλιοθήκη 鼻毛:阻挡灰 尘和异物进入
呼吸道
鼻腔分泌物: 清除细菌和病
毒
打喷嚏:清除 鼻腔中的异物
和刺激物
鼻窦:调节鼻 腔压力,保持
呼吸通畅
鼻腔神经:感 知刺激,传递 信息,引发反 射性保护反应
鼻腔粘膜:覆盖鼻腔内壁,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 分泌功能:分泌黏液,湿润鼻腔,防止干燥 排泄功能:排出黏液和异物,保持鼻腔清洁 鼻腔粘膜的免疫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抵抗病原体入侵
鼻周期:鼻腔黏膜周期性充血和消退的现象 鼻周期调节机制: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鼻周期影响因素: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 鼻周期对呼吸的影响:影响呼吸频率、深度和通气量
鼻腔:分为鼻前庭、鼻中隔、鼻后孔三部分 鼻前庭:包括鼻翼、鼻小柱、鼻孔等 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内有鼻甲、鼻窦等 鼻后孔:位于鼻腔后部,与咽部相通 鼻窦: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等,具有调节体温、湿润空气
等功能
鼻窦的位置:位于鼻腔周围,包括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
鼻的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
鼻炎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同时,应避免长期使用鼻 腔减充血剂,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鼻窦炎的防治
01
鼻窦炎定义
鼻窦炎是指鼻窦内的炎症性疾病,常常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
状。
02 03
防治方法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免疫力。对于急性鼻窦炎,可以 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慢性鼻窦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
注意事项
鼻窦炎容易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同时,应避免吸烟和空气 污染等环境因素对鼻窦炎的影响。
鼻息肉的防治
鼻息肉定义
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生长的良性组织肿块,常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防治方法
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免疫力。对于小型鼻息肉,可以使用抗炎药物进 行治疗。对于大型鼻息肉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3
鼻的生理学特性
鼻腔黏膜的生理特性
湿润和调温
鼻腔黏膜富含血管,能够调节吸 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鼻腔 湿润,保护呼吸道。
过滤和清洁
鼻腔黏膜表面的纤毛能够摆动, 将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 异物向喉部推送,起到过滤和清 洁的作用。
嗅觉功能
鼻腔黏膜覆盖着嗅觉上皮,能够 感受气味分子,传递嗅觉信息到 大脑,实现嗅觉功能。
嗅觉检测
鼻子负责嗅觉功能,对于品尝食物和识别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具有 重要作用。
鼻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
鼻整形手术
通过手术方法改变鼻子的外观,如隆 鼻、缩鼻等,以增强面部的美感。
鼻部美容
使用化妆品、按摩等方法来美化鼻子 的外观,如涂鼻梁高光、鼻翼阴影等 。
鼻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呼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