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进入新课 】探究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问题1:为什么要干预?◆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认识到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接受凯恩斯主义;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工人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
问题2:怎样干预? ◆国有化; ◆计划化;◆行政化:通过各种手段调节社会生产: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
问题3:国家干预经济有什么影响? 一定程度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但国有企业普遍有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内容及影响;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讲解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原因;归纳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变化的表现。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使各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通过调整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 教学重点 】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人民资本主义。
————————————————————【 教学难点 】对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解;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影响。
————————————————————【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大屏幕等。
问题4:国有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属于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功用事业。
问题5:国有化的推行,对资本主义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私有制之外,出现了国有制,被称为“混合经济”。
高中历史_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三、【学情分析】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学习了必修1政治史的内容,对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
同时,本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漫画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采取的措施;理解国有化、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和“福利国家”的概念。
(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并能概括归纳。
(3)通过对本课学习,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观看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2)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十六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讲授新课经历一:该死的“黑色星期四”、该死的战争啊,让我沦落街头成为乞丐,苦啊!二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破坏,战后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引出本节课内容)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方式之一——国家干预经济此过程我主要是设置探究式问题,掌握教材知识。
(展示四组图片)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西方国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展示憨豆先生经历和两则材料)经历二:感谢政府啊,我也进了国营公司,生活好过多了!材料一:1960 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 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
1967 年提前完成,1968 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为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憨豆先生的变化及材料告诉我们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课堂探究一:1977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表(%)设置两个探究题1.分析上表,哪些国家、行业国有化程度高?2.国有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课堂探究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材料:政府指令要求国营企业承担更多的非赢利性社会责任企业内部的刺激机制和创造力逐渐丧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1978—1981 年,英国国有企业所占投资比重为16.8%,而产出比重只有10.9% ,并且增加了财政负担。
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展示学生自我能力为主。
学生可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我在学生演讲后总结。
此处环节的设置,不仅起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在课堂、用在课堂”。
除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外,还有什么样的调整措施呢?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方式之二——企业自我调整经历三:哈哈!买了股票,我也是老板了!国企效益不好,憨豆先生跳槽到一家效益好的私企工作,全家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课题: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背景: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3.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评价:①利:②弊:二.企业的自我调整1.“人民资本主义”①背景:②含义:③评价:2.“经营者革命”①“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原因:②“经营者革命”的含义:③“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影响: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基础:2.福利资金组成:3.福利制度的特点:4.福利制度的实质:5.福利制度的影响:①积极:②消极:四.调整的影响:1.戴高乐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你认为呢?2.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请结合课本知识说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社会福利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重难点解析】1.你知道这些称呼的含义吗?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并被要求穿制服的工人阶层。
白领:多半都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从事脑力劳动,工作时要求穿西服等正式服装的阶层。
金领:金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
灰领:指专门技能人员。
如,动漫设计技术、游戏制作员、IT程序员、广告设计员等。
粉领:是自由工作者。
2.里根眼中的经济滞胀19世纪70年代在任的里根总统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出路只有一条:减少政府干预,重倡经济自由。
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总统改弦易辙,高举自由经济大旗,使出了"三减一稳"四路拳法: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货币供应量,美国经济逐步走出70年代初滞胀的困境。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2 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1.3 冷战格局下的经济竞争与合作2.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2.1 美国的新政模式2.2 英国的国有化政策2.3 西欧的重建计划2.4 日本的经济发展策略3.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3.1 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3.2 经济体系的制度化建设3.3 国际合作与经济一体化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4.1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4.2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4.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论文、书籍、报道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引导学生理解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表和重要知识点。
3. 教学课件:制作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相关课件,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6. 布置作业: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八、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领会: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整的背景;2.记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3.理解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通过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时代“改革”这一主题,更好的认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单元备课】一、《调整意见中》关于本专题内容阐述如下(★为选讲内容)【单元备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转变的必要性(1)了解新经济实施的背景国内战争的影响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响(2)了解新经济的内容及其作用“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主要表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2)了解上述三次改革的影响二、进度安排:新授课4课时【本课分析】岳麓版高中必修Ⅱ共五个单元,基本按照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线索展开。
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第三、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第五单元则讲述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
本课题在必修Ⅱ模块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课题,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概况,可以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形成知识体系。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过程;(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培养学生对经济调整过程中各国人民的努力和付出的尊重;(3)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评价,认识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和特点;(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战后的国际形势,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2)提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需要调整?”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2)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和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4. 教师讲解:(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和作用;(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教师点评总结,强调重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措施和特点;2. 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调整,而本课就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欧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调整之下,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2)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2)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在二战以前,与凯恩斯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学生回答: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府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之后,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二)新授课过程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战前相比是否有重大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前一课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罗斯福新政主要是一些整顿和调节的措施,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要深入得多,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如何深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依据教材简单回答出“国有化、经济计划、财政手段”即可。
16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新课标的要求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2、理解:国家干预经济、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制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关键: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法指导观察、概括、总结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概括知识,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929年~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继罗斯福新政后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1974~1976左翼工党执政期间,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国有化过程,到1979年1月,英国的国有化经济占有率是:航空业75%、电力100%、造船100%、铁路100%、邮政100%以及电信100%;而在法国,1982年密特朗政府颁布了《国有化法》,使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为国家控股,银行中90%属国家控股;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大致如此。
材料二: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精品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新变化。
【概念解析】-----请自主学习并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调控+资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控+无产阶级政权。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股份公司和股票现代企业有三种形式:独资、合伙、股份。
股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经营。
股票是投资的凭证。
股票的持有着称为股东,也被看作企业的所有者。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预习目标】(C 类)根据以下问题,阅读教材,用铅笔把自己确定的内容在教材中划出并标注序号。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的背景、方式、评价 2.“人民资本主义”的原因、含义、评价。
3、“经营者革命”的原因、含义、作用。
4.福利制度的前提、资金组成、代表国家、特点、实质、评价5.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怎样的状况?对策有哪些?(B 类)完成(C 类)问题后,思考: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是什么?(A 类)完成(C 类)(B 类)问题后,思考: 1.黄金时代的出现和结束说明了什么?2.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或提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以便上课共同探讨。
一、【我的学习目标】【C 类】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实质。
2.小组交流,形成正确答案,掌握归纳概括能力。
【B 类】在C 类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提炼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重难点问题。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3)运用归纳总结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分析;(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比较;(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激发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如战争破坏、战后重建等;(2)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美国的长波理论、日本的战败国重建等;(3)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调整的异同;(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理解;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中历史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8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新课导入
视频《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美国奥巴马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
观看视频,思考国家干预政策什么时候开始的?之后是否继续实施?
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别是不同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均可以借鉴学习,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技术使用:视频、校园录播系统、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
使用环节:导入视频:《新闻直播间》;情景设计:美国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对变化的四个环节问题设计。模拟“福利改革征求意见会议”;图片及文字材料:多处使用;图片升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启示。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 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案例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视屏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 其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本节内容的认识, 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形成一个整体知识结构。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a.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b. 战后欧洲和日本的重建需求c. 冷战格局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2.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c. 日本的经济奇迹d.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3.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a. 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b.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工业化进程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 冷战格局下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案例分析a. 德国的经济调整和统一b.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泡沫破裂c. 英国的脱欧和经济发展5.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启示和反思a.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b.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危机c.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和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典型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启示和反思。
4. 视听资料法:播放相关纪录片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纪录片等。
3. 教学课件:制作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教学课件。
4. 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教案、课件和视听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4. 期末考试:设置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相关考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导学案,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表格,培养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难点:正确理解不同社会制度间经济政策相通性,理解经济政策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文字材料和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通过对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工业文明和近代化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储备。
在史料搜集、分析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经起步,也有了基本能力素养。
因此在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优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学习、情境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20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的这一预言并未实现,其实并非马克思错了。
资本主义的法宝就是“调整”,每当其发展遭遇瓶颈或遇到危机时,西方的精英人士总会不失时机的对其加以调整,而每一次调整过后,资本主义经济总能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
通过导课点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整”。
探究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观察图片说背景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师生探讨:展示组1:战后各国受到战争重创的情景的图片。
展示组2:1929-33年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打击图片展示组3: 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调整,而本课就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欧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调整之下,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2)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
(2)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在二战以前,与凯恩斯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府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之后,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二)新授课过程
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战前相比是否有重大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前一课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罗斯福新政主要是一些整顿和调节的措施,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要深入得多,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如何深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依据教材简单回答出“国有化、经济计划、财政手段”即可。
对各个手段进行充分的讲述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各种做法和作用。
(1)通过读教材第74页表格“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回答以下问题:
①根据图表判断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什么?
②哪些国家哪些行业国有化程度高?这些行业有什么共同点?
③国有化后,西方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而英国法国国有经济的比重最高,邮政、铁路运输这些行业国有化程度最高,而这些行业都为基础设施行业;西方虽然出现了国有制,但是国有制并非主体,西方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制定经济计划,调整地区和部门的经济计划,这样就避免了像20世纪30年代因为生产相对过剩而导致的经济危机。
需要注意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经济计划一般不具有指令性质,而只是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综合性参考指标。
因此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通过国家的财政大量采购商品和扩大劳务开支,用扩大有保障的国家市场来刺激生产,以缓和经济危机。
2.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形成的背景
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策,这种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和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手段的成功实践,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普遍放弃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传统做法,由传统的自由经济政策转向凯恩斯主义,纷纷以各种方式干预经济。
思考:根据课本第74、75页表格以及小子部分的资料,分析西欧、日本、美国分别侧重于哪种方式干预经济?
3.探究: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利与弊
多媒体展示:“黄金时代”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三国财政赤字增长状况
总结:
(1)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但是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而且由于政府开支过大,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债务负担过重。
说明:计划能补自由的缺点,同时也能使它失去优点,所以我国现在正在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结合课后的【解析与探究】思考:持股人数的不断增长(股票分散化)说明了什么?
讲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2)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说明他们由公司的雇员变成了公司的主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人民资本主义的评价)
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向(积极);但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消极)。
2.现代企业经营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说明战前情况: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在多数情况下是合一的,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直接经营者。
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原因)。
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变化)。
3.经营者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利国家的出现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而福利国家的出现也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因为福利制度的推进者主要是国家政权,福利制度本身造成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消费。
1.在引导学生思路的同时,明确提出以下要点:“福利国家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资金来源、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福利制度的本质和影响。
”
学生在预习以及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展示史料:“国家支出的社会福利费,大部分来自各种社会保险税,而社会保险税一般是由工人和企业主共同负担的。
因此无产阶级是用在业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那部分失去工资收入的工人及其家庭的生存;每个工人是用自己在业时工资的一部分来保障自己失去工资收入时的生存,由企业主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税,实际上也是有工人阶级负担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全是一种骗局还是对低收入阶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讲解:这是一种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对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也是一种保障,但也应该注意,这种保障并不是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人民的恩赐。
2.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3.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其自身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重要诱因。
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在“黄金时代”结束后又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措施,使欧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三)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明确重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接受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但也正由于国家的干预,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滞胀”,也正说明“国家干预弥补了自由的缺点,同时也失去了它的优点”这一道理,同时也说明经济政策要适时调整,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作业布置
结合学案梳理巩固本节课知识点,完成学案以及赢在课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