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定稿)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设计背景与意义平行与垂直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平行与垂直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几何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 掌握判定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能够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平行与垂直的性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方法;- 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解决几何问题。

2. 教学难点:-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 引入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通过展示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2. 知识探究(15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和讨论,总结判定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并进行展示。

3. 知识讲解与拓展(2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讨论,拓展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应用场景。

4. 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

-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5. 归纳总结与拓展(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进行概念梳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是在学习了单一的直线知识后,开始学习两条直线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空间想像力不强,想像理解局部不想交,但延长后相交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年年龄特征,我选用了归纳法、比较法和观察分析法。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状况,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成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分类比较法和观察发现法。

即先让学生想像在一个平面上有两条直线,并记下它们的位置,找出一些有代表性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然后带领学生逐一进行研究和学习。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图形的特征来确定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图形的特征来确定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思考和判断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分析来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图形的特征来确定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分析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有哪些图形中的线段是平行的?”“有哪些图形中的线段是垂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或板书,向学生介绍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

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垂直线是与另一条线段成直角的线段。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 观察与判断(15分钟)给学生发放纸张和直尺,让他们在纸上画出一些线段和图形。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线段和图形,并判断它们是否平行或垂直。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判断的依据,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观点。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练习题。

练习题可以是给出一些线段,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平行或垂直;也可以是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并应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例如,铁路上的平行轨道、建筑物中的垂直墙壁等。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平行和垂直有关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能够辨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2. 技能目标: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能够应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解决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兴趣,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 教学难点:运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教学实例、练习题;2. 学生资源: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平行和垂直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5分钟)(1)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没有交点,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线。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相等。

(2)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垂直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那么它们就是垂直线。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垂直线的性质:垂直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相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并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其中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和垂直的性质解决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等。

4. 深化练习(2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或黑板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深化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判断题、填空题和应用题,以检验学生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直尺、三角板、教学PPT。

2. 学具准备:学生练习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结合生活实例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平行线?什么是垂直线?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教学PPT向学生详细介绍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

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和关系。

3. 判断方法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例,通过教学PPT上的图示,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特点,并总结出判断平行线的条件。

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师在黑板上解答并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通过教学PPT上的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例如,给出一些线段,让学生判断这些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6. 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优秀7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优秀7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优秀7篇)《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例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在掌握直线特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进一步认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对于直线出现的几种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出垂直与平行的位置关系,进而揭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三、说教学程序1、铺垫迁移,导入新课首先利用已经学习的直线的特点这个旧知导入新课题,接着出示白纸作为一个平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面变大会什么样子,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位置会是怎样的?让学生随意画两条直线,在小组内,将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2、研究问题,揭示概念学生展示小组内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分类。

有争议时大胆猜想讨论。

可以通过延长直线的方法帮助验证两条直线的相交。

最后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两条直线相交和两条直线不相交。

引导学生对相交和不相交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讨论。

由此得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A.不相交,通过观察想象,体会“永不相交”可以将直线夸张性的延伸,验证“永不相交”。

得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概念)概念中要注意“在同一平面”的含义,给学生举例说明在同一平面,和不在同一平面,并说明同一平面是可以无限扩大的。

出示判断连习,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

B.相交,测量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得出相交的两种情况:一般相交和垂直。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判断和画出平行和垂直的线段和直线,并能够解决与平行和垂直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和特点。

(3)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2)准确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3)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直尺、量角器、实物模型等。

(3)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概念讲解(约10分钟)(1)平行线的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垂直线的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3. 判断方法(约15分钟)(1)平行线的判断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判断平行线的方法。

(2)垂直线的判断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判断垂直线的方法。

4. 性质和特点(约15分钟)(1)平行线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性质和特点。

(2)垂直线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垂直线的性质和特点。

5. 应用(约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6. 拓展与巩固(约10分钟)通过一些拓展题和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理解和运用。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示意图、实物模型和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判断方法、性质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是一节初中数学课,主要内容是关于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掌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以及应用平行和垂直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2.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3. 应用平行和垂直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的灵活运用;2.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与直线的性质进行对比。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

解释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直线,垂直线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时,相交的角度为90度。

3. 性质讲解(15分钟)a.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平行;- 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平行线与横穿它们的直线的交角和内角互补。

b. 垂直线的性质:- 垂直线与横穿它们的直线的交角为90度;- 垂直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垂直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垂直。

4. 判断方法(15分钟)介绍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a. 平行线的判断方法:- 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且不相交;- 两条直线的法向量相等。

b. 垂直线的判断方法:- 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1;- 两条直线的斜率一个为0,另一个不存在。

5. 实例分析(2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根据给定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关系,求解未知角度的大小。

6. 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平行和垂直性质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如平行线与横穿它们的直线的交角和内角的关系等。

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知识点。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能够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并能够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一张黑板、彩色粉笔、直尺、直角器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铅笔、橡皮擦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行线吗?什么是垂直线?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示意图和实物示范,向学生解释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教师可以用直线段AB和CD来说明平行线的概念,用直线段EF和GH来说明垂直线的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找出其他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例子。

3. 判断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线段的图形,要求学生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直尺和直角器,帮助学生进行判断。

4. 运用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直线EF与直线AB垂直,求证直线EF与直线CD是否平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3与直线y=-0.5x+4是否平行或垂直?请给出理由。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学习的。

“平行与垂直”实际上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由于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加之学生已经掌握直线的基本知识,所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数学的本质特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与垂直的本质特征。

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时,教材都给出了“像这样”的描述,并在最后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由此可知,对于平行与垂直的描述突出了“在同一平面内”和“不相交”两个重要条件。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两种关系。

学生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学生能根据要求画出平行线。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难点是:在同一平面内,直线不再延伸也不再缩小。

二、说教法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愉快中学习。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实物展台相结合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现象。

在验证“在同一平面内”时,让学生通过沿桌面对折纸片后展开,直观地得出“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

并通过举反例的方法加深印象。

在判断不能直接判断的两直线是否平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根据直线的性质得出结论。

在练习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抢答题和必答题的形式全员参与。

同时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层次感与坡度性。

在总结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通过把两张纸叠放在一起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交流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引言概述:平行与垂直是几何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学生理解空间几何关系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平行与垂直的定义,还要引导他们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说课稿将围绕平行与垂直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几何学习能力。

一、平行的定义及性质1.1 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1.2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到另一平行线的距离相等。

1.3 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多种,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相等等。

二、垂直的定义及性质2.1 垂直线的定义:垂直线是两条相交直线的两个相邻角相等。

2.2 垂直线的性质:垂直线上的两个相邻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90度。

2.3 垂直线的判定:垂直线的判定方法包括观察角的关系、利用垂直角的性质等。

三、平行与垂直的关系及应用3.1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平行线与垂直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平行线与垂直线的交点形成直角。

3.2 平行与垂直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平行与垂直的概念经常被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

3.3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运用:通过综合运用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学生可以解决更加复杂的几何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4.1 观察引导:通过观察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4.2 问题导入: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性质。

4.3 练习巩固: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5.1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5.2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5.3 展望未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强化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为他们更深入学习几何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行与垂直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1一、说教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平行与垂直的原型。

学生的头脑里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本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

二、说教法本节课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从学生出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使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分类、观察、讨论等方法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揭示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最后加以巩固、提高与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使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亲身体验,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如求角度、判断图形是否平行或垂直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及性质,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解决几何问题。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时容易混淆,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直尺、量角器、几何工具箱等。

2.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导入与引入、知识讲解与示范、巩固与拓展。

1. 导入与引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如角的概念、角的分类等。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与角的概念进行对比。

2. 知识讲解与示范(3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a. 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b. 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2)引导学生了解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a. 定义:垂直线是与另一条线段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b. 性质:垂直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3)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判断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3. 巩固与拓展(40分钟)(1)进行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2)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如求解未知角度、判断图形是否平行或垂直等。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中,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平行与垂直说课是两种不同的说课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分别从平行说课和垂直说课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一、平行说课1.1 平行说课的定义和特点平行说课是指两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同一学生面前分别进行说课的教学活动。

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说课内容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水平。

1.2 平行说课的优点(1)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优点,提高自身的说课水平;(2)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3)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1.3 平行说课的适用场景(1)适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2)适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进行,可以让观摩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3)适合在教学竞赛中进行,可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二、垂直说课2.1 垂直说课的定义和特点垂直说课是指一位教师向上级领导或专家进行说课的教学活动。

通过垂直说课,教师可以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的指导和评价,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2 垂直说课的优点(1)可以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的指导和评价,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可以借助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3)可以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促进教学的不断创新。

2.3 垂直说课的适用场景(1)适合在学校内部进行,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2)适合在教学评估中进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适合在教学研究中进行,可以促进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平行说课与垂直说课的比较3.1 相同点(1)都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2)都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3)都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3.2 不同点(1)平行说课是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同一学生面前进行,而垂直说课是向上级领导或专家进行;(2)平行说课更注重教师之间的互相借鉴和交流,而垂直说课更注重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的指导和评价;(3)平行说课更适合在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中进行,而垂直说课更适合在学校内部和教学评估中进行。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一一、从角考虑通过证明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的内角互补确定两直线平行二、从线考虑证明两直线同垂直(或者同平行)另一条直线三、从形考虑通过证两直线上的线段是某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三角形或者梯形的中位线和底边等来确定平行。

四、从比例式考虑通过证对应线成比例来确定过对应分点的直线平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二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是六年级下册第八章《平行线与相交线》中的第三课时。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会用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在前一节课又学习了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课《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是本章的重点,在处理同位角概念及三线八角上也是本章的难点,而且为后面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2.会用三角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会用三角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习惯.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在我十多年的几何教学中,学生对“三线八角”很头疼,有的学生到了初四还区分不清,因此我把同位角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2. 理解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垂直;3. 能够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包括求解角度、线段长度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及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知识讲解、练习和总结四个环节。

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实例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学生,什么是平行线?什么是垂直线?请举例说明。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首先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的任意两个对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然后,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包括:-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个对应角相等;- 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平行线与平行线之间的交角为180度。

2.2 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教师接着介绍垂直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的任意两个对应角相等且为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然后,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讲解垂直线的性质,包括:- 垂直线上的任意两个对应角相等且为直角;- 垂直线与平行线之间的交角为直角。

2.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教师介绍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

对于平行线的判断,可以通过观察线段的倾斜程度或者通过测量线段的斜率来判断。

对于垂直线的判断,可以通过观察线段的倾斜程度或者通过测量线段的斜率的倒数来判断。

3. 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题可以包括:- 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求解角度;- 求解线段长度。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与平行和垂直相关的几何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能够辨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2. 技能目标:能够利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解决几何问题,如求解平行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其特征,平行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应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实例图片,引发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知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平行线和垂直线?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并解释它们的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示例来说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 概念强化(15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判断哪些线段是平行线或垂直线。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加深学生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理解。

4. 运用与拓展(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幅地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并计算它们之间的夹角。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总结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及其应用。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平行线和垂直线有哪些特征?你们能举出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进行解决吗?6.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引言概述:说课稿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解析和说明的一种教学准备工作。

本文将环绕平行与垂直这一教学主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平行与垂直的教学目标:1.1 匡助学生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使他们能够理解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直线,而垂直线是与平行线相交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1.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和垂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和垂直概念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1.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比较平行和垂直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内容:2.1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介绍平行线的定义,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互补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线是否平行。

2.2 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介绍垂直线的定义,讲解垂直线的性质,如垂直线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互补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线是否垂直。

2.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应用平行和垂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平行线切割平行四边形、垂直线切割直角三角形等。

三、平行与垂直的教学方法:3.1 情境引入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情境,如铁路上的平行铁轨、建造物中的垂直墙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平行和垂直的认识和理解。

3.2 比较法:通过比较平行和垂直线的特点和性质,匡助学生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加深他们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

3.3 探索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自主发现平行和垂直线的性质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量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评价:4.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记录他们对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发展。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_说课稿引言概述:平行与垂直说课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备的教学工具之一。

通过编写说课稿,教师能够系统地总结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编写一份准确且专业的说课稿。

正文内容:1. 教学内容的准确性1.1 确定教学目标1.2 分析教材内容1.3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1.4 教学资源的准备1.5 教学评价的设计2. 教学过程的规划2.1 教学环节的设计2.2 课堂组织与管理2.3 学生活动的安排2.4 教学时间的分配2.5 教学手段与教具的运用3.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3.1 师生互动的方式3.2 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3.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3.4 情景教学的设计3.5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4. 学生能力的培养4.1 认知能力的培养4.2 创造能力的培养4.3 沟通能力的培养4.4 合作能力的培养4.5 评价能力的培养5. 教学效果的评价5.1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评价5.2 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5.3 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5.4 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5.5 教学效果的总结与分享总结:通过编写平行与垂直说课稿,教师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规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说课稿的编写需要教师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说课稿的编写,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定稿)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定稿)

仄止与笔曲道课稿之阳早格格创做沙湾县第三小教王静尊敬的诸位评委、诸位教授:大家佳!尔是沙湾县第三小教的数教教授王静,尔即日道课的题目是《仄止与笔曲》,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负担培养课程尺度真验教科书籍小教数教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真量.接下去尔的道课将从以下四个圆里举止,道课本,道教法教法,道教教历程,道板书籍.一、道课本1.课本分解:本课是正在教死认识了面战线段,以及射线,曲线的前提上安插的,是小教数教第二教段“空间与图形”中“仄止四边形战梯形”的第一课时的教习真量,也是进一步教习空间战图形的要害前提之一.正在此之前教死已经教过线段、射线、曲线战角等知识,产死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凡是死计中具备“笔曲与仄止”局里的许多真物,也为教死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前提.为此,课本正在编写时格中注沉曲瞅性战可支配性.本节课,主假如助闲教死正在本有的感性认识前提上,按照教死的认知逆序,由死计真例引进,通过预测、动脚绘线、图形反馈、分类、瞅察、计划、归纳去修坐“笔曲”与“仄止”,那二个观念,再通过训练举止坚韧,末尾举止下效性尝试.从教死思维角度瞅,笔曲与仄止那些几许图形,正在凡是死计中应用广大,教死头脑中已经聚集了许多表象,但是由于教死死计的限制性,明黑观念中的“永不相接”比较艰易;另有教死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设念本领尚不歉富,引导他们不克不迭粗确明黑“共一仄里”的真量;再加上往日教习的曲线、射线、线段等钻研的皆是简单对付象的特性,而垂线与仄止线钻研的是共一个仄里内二条曲线位子的相互关系,那种相互关系,教死还不修坐表象.那些问题皆需要西席助闲他们办理.3.教教目标及沉易面决定根据新课目标央供战课本的特性,分离四年级教死的认知本领.本节课尔决定以下的教教目标:(1)、知识目标:分离死计情景,感知仄里上二条曲线的笔曲战仄止关系,带领教死明黑笔曲与仄止是共一仄里内二条曲线的二种特殊的位子关系,收端认识笔曲战仄止线.(2)、技能目标:培植教死亲自动脚支配、合做商量新知的本领;培植空间观念战空间设念本领.(3)、情感目标:正在数教活动中,让教死体验到数教知识正在死计中的真正在存留,加强教死对付数教的兴趣,养成独力思索的习惯,培植应用数教的意识.那样的目标安排,挨破了保守观念教教的逆序,从过于注沉观念自己转移到更多的关注教死的教习历程战情感体验,坐足教教目标多元化,不但是要使教死掌握“知识目标”,还要正在教死的教习历程中,死少各圆里的本领,体验“笔曲与仄止的本量应用”而本节课的教教沉面:是粗确明黑“共一仄里”、“相接、”“互相仄止”、“互相笔曲”等观念,死少教死的空间设念本领.根据课本的特性,分离尔班教死的本量情况,尔将本节课的教教易面决定为:明黑“共一仄里”的观念,“永不相接”战瞅似不相接,而本量上是相接的局里.二、道教法、道教法尔根据课程尺度、教习目标及教情情景,分离数教知识的死成特性,安排的教教要领主假如分类比较法战瞅察创制法.即让教死把共一仄里内的二条曲线的分歧的位子关系,举止分类再分类,比较再比较,瞅察再瞅察,通过动脚动脑自决创制笔曲与仄止观念的真量特性;关于教法,课程尺度指出:正在数教教教活动中,教死是教习的仆人,应赢得广大的数教活动体味,而动脚试验、自决探索与合做接流是教死教习数教的要害办法,分离对付教死教情的分解尔认为本节课教死应采与那样的教法:合做接流法、自决商量法、感知设念法、本量支配法为真止上述教习目标,根据课本编排企图战教情特性,尔安排了如下的教教历程.三、道教教历程为了真止教教目标,完毕教教任务,本课时教教尔将分以下四个关节完毕.①创建情境,感知设念;②自决探索,构修新知;③坚韧拓展,加深认识;④齐课归纳,教会评介.尔先去道道第一关节:创建情境,感知设念.尔准备那样启初道课:共教们,正在通常的教习中您睹过铅笔掉正在天上的情境吗?接着课件演示:二支铅笔从铅笔盒里掉正在天上的情境,并把绘里牢固正在二支铅笔的位子关系上,而后让教死瞅察二支铅笔的位子,并报告教死,正在即日的数教课上,教授把那二支铅笔的位子关系绘成那样的二条曲线:“”.接着让教死收挥设念,二支铅笔掉正在天上,还大概是何如子的呢?[那一关节,尔从“掉正在天上的二支铅笔”进脚,不但是背教死阐明了数教根源于死计的观念,更要害的是“通过掉正在天上的二支铅笔还大概是何如子”的问题,安排起了教死的体味储备,从而让教死收端感知二条曲线的位子关系;其余二支铅笔掉正在天上,还大概一支降正在桌子上,一支降正在天上,那也为教死明黑“共一仄里”创制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关节:自决探索,修构新知(那是教教的沉面,尔分二个条理展启)第一条理:瞅察分类,相识仄止与笔曲的特性.第一步:展示二条曲线位子关系的百般情况尔准备那样带领:二支铅笔掉正在天上还大概是何如子的呢?请共教们先自己正在纸上绘一绘,而后正在小组中接流一下自己的设念,瞅瞅其余共教是何如绘的?谁的设念与寡分歧?教死正在独力思索,小组接流后,展示小组中具备代表性的做品,其余小组相互补充.(教死大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②③④⑤⑥[那一步先让教死独力思索,再正在小组中接流,而后选出具备代表性的情况,展示到乌板上,其余小组互相补充,使教死经历了一个从部分——小组——齐班的逐层递进的历程,共时为教死自决分类提供了歉富的疑息资材.]第二步:自决分类尔准备那样带领:共教们的设念力可真歉富,二支铅笔掉正在天上绘成曲线会有那样多的情况,那您们能把那些情况分分类吗?于是加进教死的自决分类.(教死大概会出现以下几种分法:)第一种:分为二类:相接的一类,不相接的一类,即①④⑥/②③⑤.第二种:分为三类:相接的一类,快要相接的一类,不相接的一类,即①④⑥/②③/⑤.第三种:分为四类:相接的一类,快要相接的一类,不相接的一类,相接成曲角的一类,即①④/②③/⑤/⑥.接着带领教死瞅察比较以上百般分法,道道自己的设念.针对付第二种分法,主要带领教死自己创制问题,通过设念曲线是不妨无限蔓延的,并把曲线绘的少一些,使教死明黑,瞅起去快要相接的一类本量上也属于相接,不过咱们正在绘曲线时,无法把曲线局部绘出.有了第二种分法的分解,对付于第一种战第二种分法,教死通过瞅察与设念很快便会明黑快要相接的一类也属于二条曲线相接的情况.那一步的沉面是带领教死弄浑类似②、③那二种瞅似不相接,本量上是属于二条曲线相接的情况.(尔准备那样超过沉面,突破易面)先让教死关眼设念②、③二组曲线通过延少、延少、正在延少是可会相接;再指名一二位教死上乌板动脚绘一绘,即把那二组曲线延少,截止会何如;而后再通过多媒介课件演示,即通过延少②、③二组曲线,截止二组曲线皆相接的动背历程.从而让教死完毕共识,类似②、③那二种瞅似不相接,本量上是相接的二条曲线,那样也便完毕分类的共识,即相接的一类①②③④⑥,不相接的一类⑤.(板书籍:相接,不相接)[那一步让教死正在自决探索与接流的历程中达分类的共识,即相接的一类,不相接的一类.死少了教死的空间设念本领,让教死正在自决探索、接流、辨析、供证的历程中逆其自然的收当前共一仄里内的二条曲线的二种位子关系.]第二条理:归纳认识,粗确仄止与笔曲的含意.第一步:掀穿仄止的观念:尔准备那样展启:先让教死瞅察“”那样的二条曲线,并让教死道道有什么特性?(教死通过瞅察很快便会创制那二条曲线不相接)而后课件演示二条曲线不管何如延少,永近皆不会相接的动背历程,接着课件掀穿仄止的观念:(正在共一个仄里内不相接的二条曲线互相仄止,曲线a是曲线b的仄止线,曲线b是曲线a的仄止线),并让教死齐读.第二步:掀穿笔曲的观念先让教死瞅察二条曲线相接的百般情况,并道道有什么创制.教死通过瞅察、比较,很快便会创制③、⑥二组曲线很特天,即相接成角.接着让教死用三角板或者量角器考证那二组曲线是可真得相接成曲角.而后,课件示笔曲的观念,(正在共一个仄里内二条曲线相接成曲角,便道那二条曲线互相笔曲.)共时让教死认识垂线战垂足.[板书籍:垂线、垂足]第三步:明黑共一仄里的含意,完备观念.①尔准备那样展启,共教们通过刚刚才的活动,咱们认识了仄止与笔曲,那您能用自己的话道道什么是互相仄止、互相笔曲吗?指名教死道.②自教课本P65,道道自己有什么补充或者不明黑的场合(沉面让教死明黑“共一仄里”的含意). ③课件出示以下少圆体:找找少圆体中互相仄止战互相笔曲的局里.(沉面让教死明黑曲线a 是仄里1的曲线,曲线b 是仄里2的曲线,虽然它们不相接,但是也不克不迭道它们互相仄止)[那一步:让教死正在充分瞅察、设念、考证、自教提问的教习历程中,深刻体验仄止与笔曲的特性,深刻明黑了共一仄里的含意,共时培植了教死科教宽紧的教习做风战自教的本领,也死少了教死的空间瞅察.]第三关节:坚韧拓展,加深认识.①推断底下各组曲线的位子关系:②课件出示汉字仄止的“仄”战笔曲的“垂”,通过小a b 1 2心瞅察让教死创制汉字中的互相仄止与笔曲的局里.[那二个训练是基础题,主假如让教死加深明黑相接、互相仄止、互相笔曲的特性,并从中体验尔国制字艺术的好,从而渗透人文粗神.]③找找几许图形中笔曲与仄止的局里.[那一训练让教死加深了对付笔曲与仄止的明黑战掌握,特天是教死创制了少圆形对付边仄止,相邻的二条边互相笔曲,进一步创制战完备了少圆形的特性]④死计中的仄止与笔曲局里先让教死举例道道死计中的仄止战笔曲的局里,接着西席课件演示死计中的笔曲与仄止局里.如:铁轨、单杠、单杠、门梁、足脚架、围旗旗盘等,让教死充分体验数教与死计的通联,从而激励教习数教的兴趣.第四关节:齐课归纳,教会评介尔准备那样中断那堂课,共教们通过那节课的教习您有什么支获?您感触自己表示怎么样?您的共陪呢?[那样用道话的办法举止归纳,不但是归纳了所教的知识、技能,更要害的是给了教死一次评介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评、互评收端教会评介,真止了课堂评介主体的多元化.]四、道板书籍:[本节课的板书籍,摒弃了保守观念教教的板书籍,力供用简净的笔墨,将观念意义表述领会,正在乌板上展示战利用教死的做品,既能助闲教死更曲瞅天明黑观念,又体现了教死正在教习活动中的主体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令狐文艳沙湾县第三小学王静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沙湾县第三小学的数学老师王静,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平行与垂直》,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接下来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点和线段,以及射线,直线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和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日常生活中具有“垂直与平行”现象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

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猜测、动手画线、图形反馈、分类、观察、讨论、归纳来建立“垂直”与“平行”,这两个概念,再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最后进行高效性测试。

2.学情分析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

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和平行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和平行线。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垂直与平行的实际应用”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永不相交”和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的现象。

二、说教法、说学法我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及学情状况,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成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分类比较法和观察发现法。

即让学生把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再分类,比较再比较,观察再观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垂直与平行概念的本质特征;关于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感知想象法、实际操作法为实现上述学习目标,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教学我将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

①创设情境,感知想象;②自主探索,构建新知;③巩固拓展,加深认识;④全课总结,学会评价。

我先来谈谈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知想象。

我准备这样开始讲课: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你见过铅笔掉在地上的情境吗?接着课件演示:两支铅笔从铅笔盒里掉在地上的情境,并把画面固定在两支铅笔的位置关系上,然后让学生观察两支铅笔的位置,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把这两支铅笔的位置关系画成这样的两条直线:“”。

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两支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是怎样子的呢?[这一环节,我从“掉在地上的两支铅笔”入手,不仅向学生解释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掉在地上的两支铅笔还可能是怎样子”的问题,调动起了学生的经验储备,进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另外两支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一支落在桌子上,一支落在地上,这也为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建构新知(这是教学的重点,我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第一步:展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我准备这样引导:两支铅笔掉在地上还可能是怎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画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展示小组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他小组相互补充。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②③④⑤⑥[这一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展示到黑板上,其他小组互相补充,使学生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程,同时为学生自主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第二步:自主分类我准备这样引导: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两支铅笔掉在地上画成直线会有这么多的情况,那你们能把这些情况分分类吗?于是进入学生的自主分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分法:)第一种:分为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即①④⑥/②③⑤。

第二种:分为三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即①④⑥/②③/⑤。

第三种:分为四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相交成直角的一类,即①④/②③/⑤/⑥。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各种分法,谈谈自己的想法。

针对第二种分法,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并把直线画的长一些,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

有了第二种分法的分析,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分法,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就会明白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这一步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弄清类似②、③这两种看似不相交,实际上是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我准备这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先让学生闭眼想象②、③两组直线通过延长、延长、在延长是否会相交;再指名一两位学生上黑板动手画一画,即把这两组直线延长,结果会怎样;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即通过延长②、③两组直线,结果两组直线都相交的动态过程。

从而让学生达成共识,类似②、③这两种看似不相交,实际上是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样也就达成分类的共识,即相交的一类①②③④⑥,不相交的一类⑤。

(板书:相交,不相交)[这一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达分类的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辨析、求证的过程中顺其自然的发现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第二层次: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第一步:揭示平行的概念:我准备这样展开:先让学生观察“”这样的两条直线,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会发现这两条直线不相交)然后课件演示两条直线不管怎样延长,永远都不会相交的动态过程,接着课件揭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并让学生齐读。

第二步:揭示垂直的概念先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相交的各种情况,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会发现③、⑥两组直线很特别,即相交成角。

接着让学生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验证这两组直线是否真得相交成直角。

然后,课件示垂直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同时让学生认识垂线和垂足。

[板书:垂线、垂足]第三步: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完善概念。

①我准备这样展开,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平行与垂直,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吗?指名学生说。

②自学课本P65,说说自己有什么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重点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③课件出示以下长方体:找找长方体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现象。

(重点让学生理解直线a 是平面1的直线,直线b是平面2的直线,虽然它们不相交,但也不能说它们互相平行)[这一步: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想象、验证、自学提问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平行与垂直的特征,深刻理解了同一平面的含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察。

]第三环节:巩固拓展,加深认识。

①判断下面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②课件出示汉字平行的“平”和垂直的“垂”,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发现汉字中的互相平行与垂直的现象。

[这两个练习是基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特征,并从中体会我国造字艺术的美,从而渗透人文精神。

]③找找几何图形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这一练习让学生加深了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和掌握,特别a b 1 2是学生发现了长方形对边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进一步发现和完善了长方形的特征]④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先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的现象,接着教师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如:铁轨、双杠、单杠、门梁、脚手架、围旗旗盘等,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学会评价我准备这样结束这堂课,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你的同伴呢?[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次评价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评、互评初步学会评价,实现了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说板书:[本节课的板书,摒弃了传统概念教学的板书,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将概念意思表述清楚,在黑板上展示和利用学生的作品,既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又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