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奴隶制法制的产生及其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礼与刑的关系辨析 • 礼和刑都是奴隶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相同之处: ①本质是相同的:对人们行为的态度相同“礼 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 ②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2、不同之处 ①作用不同: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 于已然之后。”——西汉· 贾谊
• 七、奴隶制时期的刑罚体系 • 1、五刑制度。夏商西周时期都有,分别是 大辟——死刑 膑刑(刖刑)——剔除膝盖骨或砍腿砍足; 宫刑——使人丧失生育能力; 劓刑——割鼻; 墨刑(黥刑)——脸上刺字;
• 2、族刑:罪及家属 • 3、赎刑:用财货折抵刑罚;一般适用于疑 难案件,或对少数上层贵族使用;主要用 “金”(青铜)来赎抵。 • 4、流刑:将犯罪者流放到偏远地区;
• 五、夏、商、西周的主要法律 • 1、夏:《禹刑》夏朝法律的总称;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 2、商:《汤刑》商朝法律的总称;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 3、西周:“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吕刑》/《甫刑》:周穆王命吕侯(甫侯) 制刑
• 六、夏、商、西周的主要罪名 • 1、夏:不孝罪;违背王命罪;昏、墨、贼罪;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左传· 昭公十四年》 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无 忌为贼。 ——(晋)叔向
• • • •
二、中国法律的起源 前提问题:国家何时产生? 最早的国家在夏初,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夏初国家的主要特征: 王位世袭 划分地域以治民 公共权力机构、强制机构的建立 税收贡赋制度的建立
• 三、中国法律从何处起源?(源头在哪里) • 1、礼 • 从字面上讲,指的是一种器具。后引申为一 种礼节仪式; • 来源于求神祈福的祭祀活动; • 2、刑 • “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第一章 奴隶制法制的产生及其演变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夏朝 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约公元· 前770年-前475年:春秋
本章内容
• • • • • •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第三节 奴隶制时期的礼 第四节 奴隶制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五节 奴隶制时期的司法制度 第六节 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化
• 5、劳役刑:限制、剥夺罪犯自由并强制劳 动接受改造。适用于轻微犯罪之人。 圜土——西周时期的监狱。 • 6、拘役刑:限制剥夺自由并从事短期劳役 的刑罚。又称“嘉石之制”
• 八、刑法适用原则和刑事政策(以西周为主) • 1、刑法原则 矜老恤幼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尚书 · 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 自作不典,式尔,有厥 罪 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 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 可杀。” 罪疑从轻; 宽严适中 同罪异罚 • 2、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 用重典”。——《周礼· 秋官· 大司寇》
第三节 奴隶制时期的礼
• 一、“礼”字的词源/内容 • 起源于祭祀活动。 • 旨在维护“宗法等级名分”的一系列精神 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 精神原则:“亲亲”、“尊尊”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 重皆有称也。 ——《礼记》
• 二、礼的制定 : “周公制礼” • 周公以周族原有的习惯法为基础,结合现 实需要,吸收夏商礼中的有用部分,制定 了一套完备而严谨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
• 三、立法指导思想的变化 • 1、夏:“恭行天罚” • 2、商:“受命于天”、用“占卜”定罪量 刑 • 3、西周:“以德配天” (德:敬天、敬宗、保民) “明德慎罚” ——奠定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 “重民”、“重德”、“仁政”的传统
• 四、奴隶制的法律形式 • 1、习惯法。 当时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 2、制定法。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 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 昭公六年》 • 3、誓。与军事行动有关的军纪、军法; • 4、诰。 • 5、训、命。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
• 一、关于法律的起源 •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观点:法律 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 2,法律产生是一个从原始部落氏族习惯到 习惯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渐进的演进 过程。 • 3,法律的产生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受宗教和 道德的影响比较大。
• 四、中国法律文明起源的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礼刑并用,礼源于祭祀,刑始于兵。 • 2,古代社会极端强调血缘关系,使得法律 具有家族主义的色彩。 • 3,刑法发达、民法落后。 • 4,法律沦为专治统治的工具。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第二节 奴隶制时期的刑
• 一、“刑”与“法”的含义及其演变 • “刑”的本义:征伐、杀戮; • “刑”的引申义:残害肢体的肉刑,泛指刑 罚;
• • • • •
二、“法”的含义及其演变 《说文解字》的解释: 西周:形为古体;意思与现代不同; 战国:出现简化体“法” 战国时期法学派诞生后:具备现代“法” 的含义
• 灋(法的古体),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廌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 獬豸者,一角羊也。性知人罪。皋陶治狱, 其罪疑者,令羊触之。 ——《述异记》
• 三、礼的具体形式 • “五礼”、“六礼”、“九礼” 五礼——吉、嘉、宾、军、凶
• 四、礼的性质 • 礼是一种习惯性规范,是一种内涵广泛的 综合性社会规范;不完全等同于法律。 • 礼的内容到后世被分化,有的变成社会道 德,有的成为社会礼俗习惯,有的成为国 家礼仪,有的成为国家法律;
• 五、礼的作用 • 1、保护统治阶级利益,调整人们之间的社 会关系与法律关系,维护严格的宗法等级 秩序。 • 2、预防犯罪。
• • • • •
2、商:乱政罪;疑众罪;三风十愆罪。 愆:罪过。 巫风:舞、歌; 淫风:货、色、游、畋; 乱风: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
• 3、西周 • ①不孝不友罪 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 ②杀人越货罪 • ③群饮罪 • ④违背盟誓罪 盟誓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规则,具有 习惯法的性质。